少数民族文化-定义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在中国,少数民族是构成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也是中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在不断发展和传承,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和艺术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最大的一个族群,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独具特色。
蒙古族的歌舞艺术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蒙古族的“呼麦”艺术。
呼麦是一种特殊的喉唱,它的奇妙之处在于歌手同时演唱两个不同的声部,一般分别为低沉的嘶哑音和高亢的尖锐音。
演唱者通过对舌头、喉咙、唇齿等部位的调控,将嗓音分成两个独立的声部,创造出独特的音乐效果。
呼麦艺术在唱腔和音乐节奏上都具有高度的自由度,让演唱者能够实现无限的创造性。
此外,蒙古族的民族舞蹈也很具特色,如《呼格达里》、《那达慕大会》等经典舞蹈,都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草原情调,让观众感受到了蒙古族的豪迈和激情。
此外,蒙古族的传统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发展得十分独具特色。
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受到广泛的欢迎和推崇,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藏族传统文化和艺术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民族,藏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在中国文化领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藏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其中以唐卡画最具代表性。
唐卡画是藏族绘画艺术之一,以描绘佛教经典故事和藏传佛教法义为主要内容。
唐卡画风格奇特,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构图复杂且严谨,给人以宁静、神秘的感受。
它的绘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和仪式,需要专业的画师使用特制的颜料和绘画工具,在规定的时间和环境下进行制作。
唐卡画传承了藏族文化中丰富的宗教、文化、历史等内容,是藏族民族文化中珍贵的组成部分。
另外,藏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简单、优美,多以手、眼、身体的比划来表现故事情节,跳起来让人无限遐想和感受。
三、哈尼族传统文化和艺术哈尼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表达着他们生活在山村中的独特境遇和文化特征。
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导言:民族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民族内部所形成的、与该民族保持密切关联的、有各种具体表现形式的文化。
它是民族的精神财富和独特的文化遗产,不仅与该民族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还与该民族的价值观、信仰体系以及生活习惯等密切相连。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深度的探索和回顾性的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对民族文化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一、民族文化的定义和特征1. 民族文化的定义民族文化是指在一个民族内部所形成的、与该民族密切相关的文化体系。
它包括民族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建筑等各个方面,以及表达该民族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信仰体系等文化元素。
2. 民族文化的特征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连续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独特性体现在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艺术形式和文化符号,使其与其他民族有所区别;连续性指民族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系统,代代相传;多样性则表现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内,也存在着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
二、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影响因素1. 形成因素民族文化的形成与民族的历史、地理、社会和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历史因素包括民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历史事件对文化的塑造作用;地理因素指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如地形、气候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等;经济因素则指经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 影响因素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和文化传播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途径。
三、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1. 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来源,它能够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并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2. 传承历史和传统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历史和传统的重要载体,通过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可以使后代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少数民族知识点汇总

少数民族知识点汇总少数民族是指在中国各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包括藏、彝、壮、维吾尔、苗、回、瑶、满、蒙古、布依、傣等55个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各有其独特的文化、习俗、风情,本文将为您汇总少数民族的一些知识点。
一、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自治区、县、市。
其中,西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约为91.2%。
此外,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
二、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主要使用的语言包括藏语、蒙古语、汉语、壮语、回语、维吾尔语、彝语、傣语等。
其中,藏语是西藏地区的官方语言,使用范围广泛;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被广泛使用。
三、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服饰丰富多彩,彰显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渊源。
比如,藏族的传统服饰有藏袍、袍、袜、鞋等,给人们带来了浓郁的藏族风情;瑶族的传统服饰则以瑶族蓝、红、紫、绿四种颜色为基调,花式的绣花和挑针等工艺也是其独特之处。
四、少数民族习俗少数民族的习俗多种多样,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惯。
比如,藏族和土族的传统婚礼都十分盛大,亲朋好友们携带着礼品到新房拜访,夹道欢迎、唱歌跳舞、吃饭喝酒等都是传统的婚礼仪式。
而蒙古族则喜欢沐浴在清新的草原之上,三五成群地与家人朋友欢聚在一起,共同享受纯净的空气和宽阔的草原。
五、少数民族美食少数民族美食也是各具特色,让人垂涎欲滴。
比如,阿昌族的宴席上必备的是鸡炖毛豆和辣椒炒肉,口味辣香扑鼻;藏族则以酸奶和酥油茶为佳肴,口感独特,回味无穷;壮族注重面食,以米粉、米线、面皮等为主食,配上各种肉类和蔬菜,香气四溢。
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有许多文物、历史建筑、宗教文化、手工艺品等,代表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例如,云南丽江的木府、石林;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辽宁文物馆中的清真寺钟楼、雷峰塔,都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总之,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文化和习俗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丰富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
藏族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内容

藏族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内容藏族文化是藏民族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生活、习俗与地理环境的特点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是藏民族智慧的结晶,她凝聚着藏民族的情感意志和精神追求,体现着民族的精神,是藏民族的灵魂和标志。
藏族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宗教文化、世俗文化、大众文化、宗教密宗文化、地域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婚丧文化、节日文化、山文化、水文化、石文化、树文化等;狭义的按藏民族传统的分类法可将上述内容分为大小十大明:声明、内明、因明、医明、工巧明为五大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算学称之为五小明。
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经典、历史文献、逻辑哲学、天文历算、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
这一切不仅是藏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财富,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
藏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特征藏族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五大特点,一是藏族传统文化是以本教文化为根基和源泉,外来佛教文化为充实、丰富并起到先导作用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雪域文化。
二是伴随着这个民族的产生而随之形成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藏族文化,它的发展经历了远古、古代、近代和现代社会,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今天,她依然以根深叶茂充满生机和活力活跃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除了她具有人类文化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其他的八种个性特征:即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神奇性、稳定性、开放性、导向性和国际性。
三是藏族文化越来越成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喜爱、都享用、都欣赏和研究的“热门共享”文化。
四是藏族文化和文化产业具有全球性的交流传播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空间。
五是藏族文化将日益面临国内外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迫切需要保护抢救和合理利用。
二、藏族传统文化与宗教的联系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这样说:不懂宗教文化就不能全面弄懂藏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形式

民族文化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形式。
从总的方面来看,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的民族文化定义即普遍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
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
其中,物质方面的成果实质上就是民族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包括人的衣、食、住、行、用所属的多种物品,以及制造这些物品的物品。
如食物、服装、日用器物、交通工具、建筑物、道路、桥梁、通讯设备、劳动工具等等。
精神方面的成果是观念性的东西,通常以心理、观念、理论的形态存在,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心态、心理、观念、思想等。
如伦理道德、价值标准、宗教信仰等。
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
如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
制度方面的成果是精神成果的外显,是人们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包括政权体系、法律法规等。
如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土司制、寨老头人制、合款制、各种规约等。
又如党和国家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少数民族的实际,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狭义的民族文化定义狭义的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其实,人类文化很难将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截然分开。
所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创造物,都凝聚着创造者的观念、智慧、意志,这些都属于精神的因素。
之所以提出狭义民族文化概念,就是要排除纯粹的物化自然世界,集中研究人类自身的心理状态。
因此,狭义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说是民族人文文化,是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等。
民族事务工作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在中国,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党和国家不仅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还专门成立了管理民族事务的工作部门。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回族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数为9816802。
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分布也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由中国国内及国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
伊斯兰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元代有“四等人”制,回回的地位一般高于汉族。
回回中的贵族、官宦、学者及商人的活跃,对于元朝的开国和中西交通的开拓,以及军事、政治、经济诸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为回回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和在各项事业中的长期发展打下了根基。
然而元朝回回人又是被征服者,在蒙古贵族劫持下辗转流徙,生活上不稳定,风俗习惯有时也不被尊重,为回回人形成对环境变迁的适应性以及抗争性的共同习理提供了主要条件。
明代曾把回回称作“回夷”,说明回回已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而存在。
回回人与蒙古人的地位相似,“善加抚恤,密切防闲”,反映了明朝统治者对于各地陆续内附和归化的蒙古人和回回人的政治待遇。
清代,在严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刺激下,回族人的民族意识愈趋强烈,为了民族自尊和民族生存而进行着顽强的搏斗。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回族的政治经济文化。
解放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回族人民在政治上没有地位,经济和文化发展缓慢。
国民党政府歧视少数民族,不仅无视回回的风俗习惯,而且根本不承认回族的存在。
回回族只能称回教徙,蒋介石操纵下的“国民大会”把回民称作“内地生活习惯特殊之国民”。
回族内部的军阀、官僚和有宗教特权的教主,也加重对回民的剥削和奴役。
1949年前,回族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
但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
农村回民大多无地、少地,或只占有山地、沙地、盐碱地、词滩地,农民破产和逃亡现象比较普遍。
以河南省辉县为例,1948年在430户回族农民中就有赤贫、贫农和下中农414户,占总户数的93 9/5。
《少数民族习俗》课件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少数民族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ppt课件的 介绍,可以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进而促进其 保护和传承。
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但少数民族习俗仍然保持着其独特 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将传统习俗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可以创 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生态保护
许多少数民族习俗都与自然环境密 切相关,如祭祀山神、保护水源等。 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理念,对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
通过ppt课件介绍少数民族在资源利 用、生态平衡等方面的智慧,可以引 导人们关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少数民族俗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渊源
少数民族习俗的形成和发展受到 历史、地理、政治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
。
现代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文化的交流,少数民族习俗面 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展望
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习俗需要政 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 过创新和发展,让少数民族习俗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
的美食。
居住习俗
总结词
居住习俗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建筑风格。
详细描述
居住习俗是少数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居住方式。这些建筑风格 通常与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傣族的竹楼、土家族的吊脚楼等, 都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
婚丧习俗
总结词
婚丧习俗是少数民族文化中最为独特的 一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婚姻 和丧葬方式。
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引言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由非主要民族群体所形成和发展的文化。
这些文化在丰富国家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充满活力的一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定义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由非主要种族或民族所创造和传承的独特文化形态。
这些文化通常包括语言、宗教、习俗、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等多个方面。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常常以与主要民族文化有明显区别的方式表达和展示。
特点1. 多元性: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由于地域、历史、族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宗教信仰、习俗、舞蹈形式、服饰风格等。
2. 传统性: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少数民族文化往往保留了很高程度的传统性。
传统的习俗和活动在少数民族社区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保护。
这些传统的文化元素不仅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生活方式,也是他们自我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
3. 融合性:尽管少数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传统,但多数情况下,它们也受到了来自周边少数民族以及主要民族文化的影响。
这种融合性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和演变,吸收了其他文化的元素,发展出更多元化的新形式。
影响1. 社会认同: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少数民族群体来说,是维系自身社会认同和共同体感的重要媒介。
通过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少数民族群体能够保护和强化自身的身份认同,增加对主流社会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2. 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整个社会的历史记忆和多元性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族群之间的差异和共通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旅游业发展:具有独特和吸引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许多少数民族社区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手工艺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这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少数民族社区带来了经济收入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文化的概念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与文化相关的概念更是数不胜数。
从词源学的意义上来说,culture(英)、kultur(德)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保护、耕种、栽培”的意思。
学术界认为,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在社会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可以说一万个学者眼中就有一万种文化的定义,1952年,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合著的《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一书,列举了西方学术界各种文化的定义 160 多种。
1965 年,莫尔的著作《文化的社会进程》里更是列举了关于文化 250 多种的说法。
文化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的一种历史现象。
“《大英百科全书》将文化概念分两类。
第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将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一种来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语言、信仰、价值、传统、习惯、制度、思想,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工具中的体现”[1]。
中国《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1]。
尽管文化是一个没有特定的概念,就本质而言,文化与人是一体的。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一次总体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人文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就是人文化,即经过人或社会加工改造过的一切都是文化,认为文化包括人类通过后天学习所掌握的各种思想、技术和物质文明;既有精神产物,也有物质产物:既有属于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有由此决定的上层建筑部分。
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而变化,因此,文化会呈现出多样性。
[1] “文化的狭义理解偏重于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就是指人类的精神或精神文化,它包括精神领域里的一切东西,不仅仅包括信仰、能力、精神、感情、意志、思想等人的主观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些活动的观念性的成果,如文学、理论、学说、艺术、宗教、习惯、道德、风俗等。
20 世纪中期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狭义文化具有了更多的商品属性。
目前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狭义的文化领域[1]”。
2.2 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其概念仍未得到严格、统一的界定。
专家学者对文化产业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深入研究,但人们因研究的立场、角度、方法的不同而对文化产业的范围界定也有所不同。
因此,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叫法,在英国叫创意产业,在美国叫版权产业,在西班牙称文化休闲产业,在中国台湾地区称创意文化产业,在中国叫文化产业,除了这些,一些国家或学者还称之为文化工业等。
学术界认为,1947 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最先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的概念更多指文化的商品产业化。
关于文化产业概念之间也存在着分歧。
如,J.奥康纳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那些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于他们的文化价值。
它首先包括了文化传统产业—电视、广播、出版、唱片、新媒体、设计、建筑等,还包括传统艺术—手工艺、视觉艺术、剧院、博物馆和画廊、音乐会、演出等”。
提摩.坎泰尔认为:“文化产业是指那些使用同类生产和组织形式如工业化的大企业的社会机构,这些机构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如音乐出版部门、报纸、期刊和书籍的出版部门、影像公司、商业性体育机构,等等。
”安迪.C.普拉特认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与以文化形式出现的物质生产中所牵扯到的各种活动有联系”。
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学术界一致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里的概念较为全面,它认为文化产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其产品性质而言是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另一方面就其经营性质而言是是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生产活动。
它既包括传统的文化产业如电视、广播、出版等,也涵括了如互联网和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分为,创意文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娱乐文化产业、影视文化产业、演艺文化产业等等,它的范围和内容在不断的扩大和细化。
文化产业的内涵就是以经营符号性商品和信息为主的活动,文化商品的经济价值,来自于它们的文化价值。
总之,文化产业概念包含“文化”与“产业”两个方面,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行业。
它生产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既有一般产业的特征,又有文化自身的属性。
2.2 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其概念仍未得到严格、统一的界定。
专家学者对文化产业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深入研究,但人们因研究的立场、角度、方法的不同而对文化产业的范围界定也有所不同。
因此,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叫法,在英国叫创意产业,在美国叫版权产业,在西班牙称文化休闲产业,在中国台湾地区称创意文化产业,在中国叫文化产业,除了这些,一些国家或学者还称之为文化工业等。
学术界认为,1947 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最先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的概念更多指文化的商品产业化。
关于文化产业概念之间也存在着分歧。
如,J.奥康纳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那些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于他们的文化价值。
它首先包括了文化传统产业—电视、广播、出版、唱片、新媒体、设计、建筑等,还包括传统艺术—手工艺、视觉艺术、剧院、博物馆和画廊、音乐会、演出等”。
提摩.坎泰尔认为:“文化产业是指那些使用同类生产和组织形式如工业化的大企业的社会机构,这些机构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如音乐出版部门、报纸、期刊和书籍的出版部门、影像公司、商业性体育机构,等等。
”安迪.C.普拉特认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与以文化形式出现的物质生产中所牵扯到的各种活动有联系”。
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学术界一致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里的概念较为全面,它认为文化产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其产品性质而言是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另一方面就其经营性质而言是是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生产活动。
它既包括传统的文化产业如电视、广播、出版等,也涵括了如互联网和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分为,创意文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娱乐文化产业、影视文化产业、演艺文化产业等等,它的范围和内容在不断的扩大和细化。
文化产业的内涵就是以经营符号性商品和信息为主的活动,文化商品的经济价值,来自于它们的文化价值。
总之,文化产业概念包含“文化”与“产业”两个方面,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行业。
它生产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既有一般产业的特征,又有文化自身的属性。
2.3 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各个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整体。
专家学者们对民族文化的界定和范围,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一般分为广义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狭义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认知。
广义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普遍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化,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三个方面,对少数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切文化的总和。
少数民族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体育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艺术创作、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礼仪风尚等都是民族文化。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少数民族的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当前发展的一种文化态势。
狭义的少数民族文化特指各个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一切精神文明的集合,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它表达了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文化。
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众心里状态的描写,在少数民族文化中传递着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挥文化的能动性和不断丰富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
2.4 民族文化产业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民族文化产业是关于民族文化的产业化的一种过程,它关系到民族性问题。
由于民族文化因时代、区域不同而具有差异性,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相对复杂,对民族文化产业也可以有多种理解。
因此对于民族文化产业应注重实践性,而不必过分纠缠于学理上的讨论,可以从实践的角度作出一定的解释。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民族文化产业可以被看作是各个民族的人们共同体所进行的文化生产的活动。
我们国家由 56 个民族组成,民族文化产业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是全民族的文化产业,但在多数的情况下,我们所指的民族文化产业,实际上是指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也可以指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产业因为从论述的角度不同,有不的概念和范围,但是最起码应该尊重民族的特性,进行民族文化产业的外延。
本文中所用的民族文化产业就是以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去进行分析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