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靑囊经 释义
《青囊序》注解

《青囊序》注解唐?曾文遄?原著原文: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
注解:天地之道,一阴一阳。
人道之始,一夫一妇。
因此,地理家以雌雄为首。
知雌雄则知生死衰旺,知雌雄则知龙水三合。
反之,则独阳不生,纯阴不长。
龙属阳,水属阴,此龙水一定之理也。
故龙无乙辛丁癸,水无甲庚丙壬。
自旺朝生则为阴,从生趋旺则为阳,此龙水无一定之说,形也。
故龙亦有时而阴,水亦有时而阳,此阴阳之真诀也。
总无人会,是以诸书皆对不同也。
原文:先看金龙动不动,次察血脉认来龙。
注解:杨公看雌雄之法,必从看金龙开始。
水火金木库于辰戌丑未,亢娄鬼牛居之。
因此,称四大水口为金龙。
先看其水归何库,则知其结何局。
所谓“入山观水口”,即此意也。
血脉即是水,既察去水而认局,又要察来水而认龙。
则可知龙之吉凶贵贱矣。
原文:龙分两片阴阳取,水对三义细认踪。
注解:右行为阴,左行为阳。
因此称之为两片。
这是就来龙而言的。
三义者,生旺墓也。
龙之生处即水之旺处,龙之旺处即水之生处,同归于墓。
是为玄关,是为三合。
原文:江南龙来江北望,江西龙去望江东。
注解:此言五行之生旺各有方隅。
南方本火位,而火之胎养生实在北。
是以江南行龙必望北方之水。
西方本金位,而金之胎养生实在东。
是以江西行龙必望东,以收东方之水。
原文:是以圣人卜河洛,瀍润二水交华嵩。
相其阴阳流水位,卜年卜世世都宫。
注解:此是承上文而言的。
古圣人建都立国,都离不开此。
所谓相其阴阳,即杨公之看雌雄也。
所谓观其流泉,即杨公之认水立向也。
原文:晋世景纯传此术,演经立义出玄空。
朱雀发源生气旺,一一讲说开愚蒙。
注解:晋郭景纯风水之术得传于葛仙翁。
郭景纯作《葬书》以传消纳之法。
以玄空为主。
朱雀者,穴前也。
《葬书》云:朝于生旺,流以囚谢,泽于将衰。
是取生旺之气流向穴前而后出墓库。
此即玄空大卦也。
原文: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关。
山管山兮水管水,此是阴阳不待言。
注解:无极则谓之一,由无极而生太极则有阴阳,故谓之二。
有阴阳则有生旺墓,故谓之三。
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译解阐释地理堪与真理

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译解阐释地理堪与真理摘要:一、引言1.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的概述2.地理堪舆学的重要性和影响二、青囊经译解1.青囊经的来源和历史背景2.青囊经的主要内容与地理堪舆学原理3.青囊经在现代堪舆学中的应用与价值三、天玉经阐释1.天玉经的来源和历史背景2.天玉经的主要内容与地理堪舆学原理3.天玉经在现代堪舆学中的应用与价值四、宝照经译解1.宝照经的来源和历史背景2.宝照经的主要内容与地理堪舆学原理3.宝照经在现代堪舆学中的应用与价值五、地理堪舆真理探讨1.地理堪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地理堪舆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3.地理堪舆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六、结论1.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在地理堪舆学中的贡献2.地理堪舆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正文:【引言】在我国古代,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被视为地理堪舆学的三大经典。
它们不仅揭示了地理环境的奥秘,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建筑、选址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三部经典进行译解和阐释,探讨地理堪舆学的真理。
【二、青囊经译解】青囊经,又称《青囊地理经》,相传为唐代地理学家杨筠松所著。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地理堪舆学的原理和方法,如山水之局、阴阳五行、龙脉、砂水等。
在现代堪舆学中,青囊经仍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三、天玉经阐释】天玉经,又称《天玉地理经》,为宋代地理学家赖布衣所著。
天玉经以易经、道德经为基础,结合地理环境,阐述了天地自然法则在地理堪舆学中的运用。
在现代堪舆学中,天玉经为选址、规划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宝照经译解】宝照经,又称《宝照地理经》,为明代地理学家刘伯温所著。
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理堪舆学的原理,并以实例进行分析。
宝照经对现代堪舆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五、地理堪舆真理探讨】地理堪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揭示了天地自然法则在地理环境中的运用,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研究地理堪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地理《青囊序》注解(十八)

地理《青囊序》注解(十八)
[原文]:宗庙本是阴阳元,得四失六难为全,三才六建虽为妙,得三失五尽为偏。
盖因一行扰外国,遂把五行颠倒编,以讹传讹竟不明,所以祸福为胡乱。
[蒋平阶注]:此节旁引世俗五行之谬,以见地理之道,惟有玄空大卦,看雌雄之法,所以尊师传戒后学也。
盖唐以后,诸家五行杂乱而出,将以扰外国,而反以祸中华,至今以讹传讹,流毒万世,曾公所以辨之深切也欤。
[今注]:宗庙本是阴阳元:即指地理风水之道,应以河图洛书之阴阳五行及九星五行为本,玄空大卦五行即九星五行,脱离其中之原理就失真了!盖因唐朝一行禅师为扰外国,将阴阳雌雄之五星正理,颠倒编排,而创造出九星小遊年卦例伪诀,令人用之以推算风水理气,虽然有些卦例偶有合宜,但十之六七为误,十之三四勉强吻合,大部份都不可为用也。
一行禅师当时之目的是要扰乱外邦,没有想到此风水伪诀,后来竟反而残害中华,至今以讹传讹,流毒极深,一般人得此伪诀,更不知真正的风水学是怎样的,诚可叹可悲,亦是一行禅师想不到的事。
目前传世的三合法,龙门八大局,九星派,遊年卦例编排法……均是风水学中之伪诀伪法,读者千万不要误入歧途。
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译解阐释地理堪与真理

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译解阐释地理堪与真理(原创实用版)目录1.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的概述2.地理堪舆与真理的关系3.对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的译解阐释4.总结正文一、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的概述《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是古代中国著名的三部地理堪舆经典,分别由杨公、郭璞、张子房所著。
它们详细阐述了地理堪舆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被历代堪舆家视为必读之作。
二、地理堪舆与真理的关系地理堪舆,又称风水学,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环境选择与利用的学问。
它旨在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研究,揭示其对人类生活、生产、发展的影响,从而指导人们的生活、建筑、城市规划等活动,使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地理堪舆的真理性在于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显著效果。
三、对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的译解阐释1.青囊经《青囊经》是杨公所著的一部地理堪舆经典,主要讲述了地理堪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书中指出,地理堪舆的要点是“山川形势”、“地气”、“水法”等,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详细分析,指导人们的生活、建筑、城市规划等活动。
2.天玉经《天玉经》是郭璞所著的一部地理堪舆经典,重点讲述了地理堪舆的实践技巧和经验。
书中强调,地理堪舆应注重“形势”、“地气”、“方位”等因素,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风水布局方法,如“山向配合”、“水法布局”等。
3.宝照经《宝照经》是张子房所著的一部地理堪舆经典,主要讲述了地理堪舆的高级理论和方法。
书中阐述了地理堪舆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理念,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地理堪舆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四、总结《青囊经》、《天玉经》、《宝照经》是古代中国地理堪舆学的重要经典,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地理堪舆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
虽然受到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些经典中的部分内容可能显得陈旧和迷信,但其核心理念和实践经验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囊经全文及白话文

青囊经全文及白话文
《青囊经》全文如下:
天尊地卑,阳奇阴偶。
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辟阖奇偶,兆生成,流行终始。
八体宏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极,制临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网。
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始刚,阴德宏济,阳德顺昌。
《青囊经》白话文如下:
天为阳,地为阴。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这是宇宙生成变化的基本原理。
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这是五行阴阳变化循环的次序。
在这个过程中,一和六产生(兆),二和七促成(生),三和八助长(成),四和九成熟(终),五和十又变化为(始)新的循环。
之后八种形态的宏布,子母互相施用。
在这个宇宙体系中,天在上为定位,山泽之气在下为通气。
雷风相互逼近(相薄),水火相互排斥(不相射)。
中央五气产生极变化极至(立极),制临四方。
背一面九:三七为(离)(坎)二经居旁,二八四六:是(震)(兑)二经居旁。
纵横交错而纪网。
阳者依靠阴者存在而阴者又凭借阳者而存在(阳以相阴),阴者包含阳者而阳者又由阴者所含(阴以含阳)。
阳生于阴柔产生始刚(柔生始刚),阴德宏济阳德顺昌。
《青囊序》注释

《青囊序》註釋前言蔣大鴻《地理辨正》一書,註者甚多,以其門人姜堯、章仲山之註疏為最精,然以不敢洩露天機故,註疏雖字字珠玉,唯不得訣者,讀之則恍如墮五里霧中,終不知所謂也。
其餘各家,因不得訣,所註直同夢夢,不過逞一己聰明,加以猜測而已。
沈竹礽著《地理辨正抉要》,乃據一己發明,將《地理辨正》內之《青囊序》、《青囊奧語》、《天玉經》及《都天寶照經》均一一註疏,且不守秘,盡情將一己所知兯諸於世,其胸懷坦蕩,實非術士所能。
惜沈竹礽窮一生精力,於玄空亦僅能破安星之秘密,對排龍及收山出煞二訣,實無所知也,故其《抉要》,乃僅能依挨星及替星法立論,終未能探驪龍頸上明珠。
今依本派三訣,尌沈氏《抉要》加以補正,明乎此,再讀蔣大鴻書,即便瞭如指掌,且知蔣氏師弟著述亦非泛泛之言,不過不肯明白說出耳。
凡術家最重得訣,知訣則一撥便會,不知訣者,雖尋千堆故紙,亦必治絲益紛。
本篇補正沈氏,亦效沈氏之胸懷可昭日月耳,沈氏固一代宗師,不可以其未得全訣即輕視之也。
一、楊兯養老看雌雄楊筠松不見于史傳。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云:「地理口訣一卷,不知何人所集。
曰楊筠松、曾楊乙、黃禪師、左以、朱以桃、范越鳳、劉兯、賴太素、張師姑、王吉,凡十家」。
又楊兯遺訣曜金歌,並三十象圖一卷云:「楊即筠松也,人號楊救貧。
」《宋史》藝文志,楊救貧正龍子經一卷,贛州府志:「楊筠松,竇州人。
僖宗朝,掌靈臺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祿大夫。
黃巢破京城,乃斷髮入崑崙山,步龍至虔州。
以地理術授曾文辿、劉江東。
世號救貧以人是也。
卒於虔,葬雩都藥日壩」。
按贛州府志所載楊筠松傳,不知所據,實淺陋不足觀,疑術人序楊救貧書文中語也。
攷《唐書》職官志,左光祿大夫,從一品。
右光祿大夫,正二品。
司天臺有靈臺郎二人,無掌靈臺地理之說。
靈臺郎係正第八品下階,與右光祿大夫相距二十階。
《新唐書》作正七品下,亦距十九階,直妄說爾。
蔣大鴻所著《地理辨正》,采楊曾諸書。
以形家言而論,實較他家為勝。
惟句句謎語,令人易入殊途,蔣注尤甚。
《青囊序》一,雌雄是何义

《青囊序》一,雌雄是何义今天开始写《青囊序》,《青囊序》为杨筠松弟子曾文辿所作。
有的地理家认为是曾师写的堪地的顺序的文章。
而我认为,杨公风水理论大多缘于《青囊经》,《青囊序》更多是解释杨公理论,读《青囊序》让我们更能深入理解。
《青囊序》开遍第一句就是“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
”对这句话的解释,千百年来,可谓是五花八门。
有的把“雌雄”解释为阴阳,有的说天地,有的认为是山与水等。
甚至有的地理家把“诸书”二字解释成峦头理气。
我对经文的解释一般与众不同,各位易友觉得不对就一笑而过。
对开篇一句理解,我觉得着重要理解以下几个字,一是“看”字,二是“雌雄”,三是“对”字。
传说,古代《连山易》有一种阴阳来源的说法。
人死腐朽后的骨殖,男女是不一样。
古人是通过其耻骨来辨其性别的。
男人的耻骨是一整根,女人的耻骨由于构造及生产的原因,会变成两短根。
男女死后辨性别就看耻骨,就如卦画的阴爻和阳爻。
回到经文,首先说到一个“看”字,阴阳是看不到的,形可见而气不可见。
形同样也有阴阳,比如地球一般理解为阴,实际上地核的温度跟太阳表面温度其实差不多,地幔中的溶浆形成热对流,跟大气对流一样。
所以“看”的绝对不是阴阳。
杨公有一句话,叫“山山水水来交会,天然有穴在其中”。
从这个角度来,地理家看山山水水是有道理的。
常言说”一等地师观星斗、二等地师看水口、三等地师满山走”。
都着落在一个“看”字。
“雌雄”两字,我有别于其它人的看法,首先,既然雌雄应该是指有生命的东西,并且着落在一个“情”字上。
就如六十四卦中的咸卦一样,泽山咸卦,山泽上下交感而通气,少男少女眉目传情,情窦初开。
山水也要有情,郭璞《葬经》也说:“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
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山水都要有情,山龙环抱有回顾,水流曲折有回朝。
具体在《葬经》中有描写:朱雀翔舞,朝揖而有情,反背则无情而腾去;青龙蜿蜒则情意婉顺,突兀僵硬则龙踞而无情;白虎低伏则驯服,如虎蹲昂头视六则噬主衔尸;玄武垂头,受穴之处,玄武高昂不垂伏则拒尸。
地理《青囊序》注解(七)

地理《青囊序》注解(七)
[原文]: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关,山管山兮水管水,此是阴阳不待言。
[蒋平阶注]:阴阳之妙用始于一,有一爻、即有三爻,有一卦、即有三卦,故曰一生二,二生三。
此乃天地之玄关。
万物生生之橐籥也。
又恐人误认山水为一,而不知辨别,故言山之玄关自管山,而水之玄关自管水,不相混杂。
盖山有山之阴阳,而水有水之阴阳。
通乎此义,则世之言龙穴砂水者,真未萝见矣。
俗注生旺墓三合为玄关者,非。
[今注]:一是阳也,二是阴也,三是一与二相交而成阴阳交媾生万物也,所以三是指阴阳交媾,是生万物之玄关,有阴有阳,有雌有雄,必须交媾方能生育也。
再明白讲,一是阳爻,二是阴爻,三是阳爻交阴爻谓之为三也。
山管山兮水管水,此乃指山有山之阴阳与雌雄,用之以管山。
水有水之阴阳与雌雄,用之以管水。
山的阴阳与雌雄只能用之于山,绝对不可用之于水。
而水的阴阳与雌雄,只能用之于水,
绝不可将水的阴阳与雌雄用之于山。
此是山水阴阳之分野,倘若误用,则犯阴阳差错,祸福旋踵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靑囊经释义
黄石公著董直讲释义
上卷
天尊地卑,阳奇阴偶。
解:此言天者,即谓上天,主性为尊贵,象数为奇为阳者也;所谓地者,即谓大地,主性为卑微,象数为偶为阴者也。
何谓奇偶者,单数为奇,双数为偶矣。
犹如《一》之形象为天为奇为阳,而数为一三五七九;如《一一》之形象为地为偶为阴,而数为二四六八十矣。
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
解:此言河洛象数合天地之生成化育;犹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谓天地阴阳象数夫妇相配之生成。
如天一与地六化为北方之水,地二与天七化为南方之火,天三与地八化为东方之木,地四与天九化为西方之金,天五与地十化为中宫之土,此谓天地阴阳象数配四象五行宫位之化育生成矣。
阖辟奇偶,五兆生成。
解:此二句接前而言之,讲述了天地阴阳象数五行全在於开辟奇偶之原理,而化育生成四面五宫之五行矣。
流行终始,八体洪布,子母分施。
解:此三句接前而言之,讲述由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两仪,太极两仪分天地人三才;两仪生四象,四象分老少,而成五宫五行周流行始至终;再由四象生八卦之体象,而分布八方;成先天八卦为乾一位南为天配天父,兑二位东南为泽配少女,离三位东为火配中女,震四位东北为雷配長男,巽五位西南为风配長女,坎六位西为水配中男,艮七位西北为山配少男,坤八位北为地配地母是也。
又变成后天八卦九宫为坎一位北属水,坤二位西南属土,震三位东属木,巽四位东南属木,中五位中央属戊己土,乾六位西北属金,兑七位西属金,离九位南属火,先后天八卦而各成天地父母子女之分工施用矣。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簿,水火不相射。
解:此四句接前文而言先天八卦相对位之配也;如正南方乾为天父配对正北方坤为地母,而成父母相配为夫妇,为天地定位也;又如西北方艮为山为少男配对东南方兑为泽为少女,而成少女配少男为夫妇,为山泽通气也;又如东北方震为雷为長男配对西南方巽为风为長女,而谓長女配長男成夫妇,为雷风相簿;又如正东方离为火为中女配对正西方坎为水为中男,而谓中女配中男成夫妇,为水火不相射矣。
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解:此六句接前文而言后天八卦九宫象数五行来由之原义也;以人立中央为中五立极,统制四方而论之;而成背后为北方坎卦水之数一,前面向南方离卦火之数九,而成为背后一面向九也;左旁东方震卦木之数三,对右旁西方兑卦金之数七,而成为三七居手之两旁也;左肩东南方巽卦木之数四,对右肩西南方坤卦土之数二,而成为二四居人之两肩也;左足东北方艮卦土之数八,对右足西北方乾卦金之数六,而成为六八居人之两足也;即谓后天八卦方位之形成矣。
縱横纪纲,阳以相阴。
解:此二句接前文的先天八卦分布方位而言之;讲述竖橫经纬纲纪都出於相对面方位而论之阴阳夫妇相配矣。
阴以含阳,阳生於阴。
解:此二句接前文的后天八卦從先天八卦演变方位而论之阴阳相含相生之原义也;犹如先天南方乾为天为天父为阳变后天离为火为中女为阴,此谓阴女以含阳父之精也;如先天北方坤为地为地母为阴变后天坎为水为中男为阳,此谓阳男生於阴母腹之气矣。
故言以借阳父之精,用阴母腹之气化育生孕之原义。
柔生於刚,阴德洪济,阳德顺昌;是故,阳本阴,阴育阳。
解:此接前文而言之,柔者为阴,刚者为阳;阴女化生於阳男之精气也,阴者包容万象,阳者顺其阴变也;故言阳本阴,阴育阳,阴中有阳精,阳中有阴气者也。
天依形,地附气,此之谓化始。
解:此言总结上卷的天地阴阳五行象数及先后天八卦九宫演变规律也;如果按天推理者,取法依据於卦爻阴阳的形象;若按地推理者,取法依据在於气之数多少也;此即谓天地人万物开始之化育生存玄机的道理,故言变易也。
中卷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解:此接前文而言之,在天者分布有水火木金土之四象及中央五大五行之星象也;在於地者分布有水火木金土四方及中宫五大五行之气形也。
天分星宿,地列山川。
解:此接前文而言之,在天者分布又有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居东方为青龙木之气;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居北方为玄武水之气;奎娄胃昂毕嘴参七宿居西方为白虎金之气;井鬼柳星张翌轸七宿居南方为朱雀火之气,中央无星宿为玄天土之气矣。
在地分列者,又有四大名山为昆仑山,须弥山,终南山,天台山;又分成五岳山,东岳泰山在山东济南府泰安州;西岳华山在陕西西华府华阴县;南岳衡山在湖广衡州府衡山县;北岳恒
山在山西大同府浑源县;中岳嵩山在河南河南府登封县;又分成五湖,饶州之鄱阳湖在江西南康府;岳州之青草湖在湖广岳州府;润州之丹阳湖在江南镇江府;鄂州之垌庭湖在湖广岳州府;苏州之太湖在江南苏州府。
气行於地,形丽於天。
解:此接前文而言之,讲述天星之象,下载之气行於地;地气之形,上升之形丽於天矣。
因形察气,以立人纪。
解:此言以形象而堪察气精之衰旺,以自己本人为纪纲立极。
紫微天极,太乙之御。
解:此言天星垣宫而言之,紫微垣为天之北方,如帝君之位,用以立极者;太乙垣为天之中央而成为帝之御印矣。
君临四正,南面而治。
解:此言如帝君立於中央,统领四方,面向南方而治理天下者。
天市春宫,少微西掖;太微南垣,旁照四极。
解:此接前文而言之,天市垣位居天之东方,属春季之宫位;少微垣位居天之西方,属秋季之宫位;太微垣位居天之南方,属夏季之宫位;紫
微垣位居天之北方,属冬季之宫位;以太乙垣位居天之中央,属四季之余气宫位,旁照四方之气矣。
四七为经,五德为纬;运乾坤舆,垂光乾纪。
解:此接前而言之,以四方北斗七星为经度,用五方五行为纬度;运行乾元之卦,推理坤母之卦,变换无穷,普光照应於乾卦之纲纪矣。
七正枢机,流通终始。
解:七正者为贪巨禄文廉武破也,加之左辅右弼而成九宫九星者。
此言以九星之枢机推排流通八卦九宫之开始与终结矣。
地德上载,天光下临。
解:此言地上之万物向上升载,而天之光茫下降临地;形成天地万物灭而复生,生而复灭矣。
阴用阳朝,阳用阴应;阴阳相见,福禄永贞;阴阳相乘,祸咎踵门。
解:此接前文而言之,天地万物之阴阳;应该以阴配合阳,以阳搭配阴,才能有互相乎应之原理者;阴阳相会则福禄永贞也;若净阴净阳不相通者,主祸咎踵门而来也。
天之所临,地之所盛;形止气蓄,万物化生。
解:此言天之气下临地面,而地上之万物有所昌盛;即地上万物之形灭则气蓄而上升於天,此谓天地万物循环化育生存之道矣。
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解:此言天地万物主要由气之感受而应变不停,是祸是福皆由人类所造成矣。
是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须而一体,此之谓化机。
解:此言总结中卷天地人万物之间,在天有星象可观,在地有气形之体可察;天上地下人间三者须成一体互相配合,此谓天地人万物之交化玄机的道理也;即言之交易矣。
下卷
无极而太极也,理寓於气,气囿於形。
解:此言天地人万物從一个零开始论之;一者一也,零者零也;所以言天地人万物之开始於一个零,谓无极;而终於左一加右零谓之十,而成太极矣。
而把太极内存,比喻之成气物原理,又气体养於内,而循环变成各种不同之不易形体矣。
日月星宿,刚气上腾;山川草木,柔气下凝。
解:此言日月星宿寒暑往来,阳光下照大地阳气升腾返回天空中;山岳湖泊,大川江河草木皆然昌盛,而因阴气下临,凝巨而成天地万物之不变的美景。
资阳以昌,用阴以成;阳德有象,阴德有位。
解:此言以阳光资生万物者而昌盛,用月光之阴以成昼夜也;阳者有形之象易见之,阴者无形难见而有方位矣。
地有四势,气從八方。
解:此言在地有四面之形势,而气從八方八卦九宫推理生死之不变原理矣。
外气行形,内气止生;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解:此言八方主客之气者,外为客,內为主;客之气行走不固定於宫位也,主之气有固定宫位,天地自然生生不息也;若客之风来袭则主气受寒而分散,客之水来护则主气止而集聚矣。
是故,顺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门;推五运,定六气。
解:此接前而言之,故须顺其五行生克制化之原理;用八卦九宫推排抽爻换象之龙穴砂水向六法,分布顺逆推排八卦九宫;推理五行生克制化之生死,来定六法推排出各宫位之生死。
明地德,立人道;因变化,原终始;此之谓化成。
解:此言总结下卷天地人永不变易之原理;若知地之吉凶者,先明人们在生活农耕中之道理;因年之日月星宿寒暑往来,原始至终永無变更。
此即谓原始生化机密也,即为不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