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标准化项目管理指南

合集下载

标准化工作指南

标准化工作指南

目次前言引言1范围2术语和定义2.1标准化2.2标准化的目的2.3规范性文件的种类2.4标准和法规的负责机构2.5标准的种类2.6标准的协调2.7规范性文件的内容2.8规范性文件的结构2.9规范性文件的制定2.10规范性文件的实施2.11在法规中对标准的各种引用2.12合格评定2.13特性的测定2.14合格评价2.15合格保证2.16批准和承认的协议2.17合格评定机构和人员的认可前言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分为如下几部分:——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已发布)——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已发布)——第3部分:引用文件;——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

本部分为GB/T 20000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IEC指南2:1996《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SO/IEC指南2:1996重新起草。

本部分根据GB/T 1.1—2000的规则将ISO/IEC指南2:1996中未编号的“范围”一章编为第1章,同时设置第2章“术语和定义”,将ISO/IEC指南2:1996中“范围”一章之后的术语和定义归集到此第2章中,因此,本部分的术语条目的编号是在ISO/IEC指南2:1996的章条编号前加“2”。

例如,ISO/IEC指南2:1996中的1.1,在本部分中编号为2.1.1。

本部分与ISO/IEC指南2:1996相比,存在如下技术性差异:——本部分删除了ISO/IEC指南2:1996中11.4的术语“mandatory standard”及其定义。

因为此术语及其定义极易与我国“强制性标准”的概念相混淆,且与《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中关于“标准”的定义不协调。

——本部分删除了ISO/IEC指南2:1996中1.3的拒用术语“domain of standardization”、2.7的拒用术语“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和7.5.1的拒用术语“mandatory requirement”。

ISO10006-97项目管理的质量指南

ISO10006-97项目管理的质量指南

国际标准ISO10006 第一版1997/12/15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的质量指南引言本标准提供了对项目管理的质量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其实现的质量体系要素、概念和实践的指南。

本标准是ISO9004-1的补充。

本指南具有广泛的通用性,适用于各种规模、复杂程度各异的项目。

本指南既适用于有项目管理经验者确保其组织充分应用ISO9000族标准中的实践方法,也适用于有质量管理经验的人,要求其与项目组织配合,将其知识和经验用于项目。

不可避免地,人们会发现指南中的某些材料对他们未必是必须的,然而他们应当记住其他人可能要依靠这些材料。

人们业已认识到,项目管理中应考虑两方面的质量:项目过程的质量和项目产品的质量。

这两方面中的任何一个达不到要求,都可能对项目产品、项目产品的利益相关者及项目组织产生重大影响.这再一次强调了达到要求的质量是一项管理职责,要求项目组织的各层次都对质量作出承诺,对相应的过程和产品负责。

项目的过程和产品质量的产生和保持,要求实施系统管理,以确保理解和满足顾客的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评价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且在项目管理的实施中考虑组织的质量方针。

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国际标准ISO10006是由ISO/TC176/SC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分委员会制定的.本标准中的附录A-C仅供参考。

目录1、范围2、引用标准3、定义4、项目特性4.1总则4.2项目管理4.3组织4.4项目阶段和项目过程5. 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5.1总则5.2战略过程5.3依赖性管理过程5.4与范围有关的过程5.5与时间有关的过程5.6与成本有关的过程5.7与资源有关的过程5.8与人员有关的过程5.9与交流有关的过程5.10与风险有关的过程5.11与采购有关的过程6、总结项目经验附录A项目管理的质量惯例—-引用ISO9000族标准附录B进展评价用于质量附录C文献目录表1 项目管理过程说明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的质量指南1 范围本指南以项目管理过程为构架,以此来讨论其应用。

项目管理术语表

项目管理术语表

序号章节缩写含义11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2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31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41CAPM项目管理助理认证51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61PgMP项目集管理专业人士认证71PMI-ACP PMI敏捷从业者认证81PMI-RMP PMI风险管理专业人士认证91PMI-SP PMI进度规划专业人士认证101PMO项目管理办公室111PBO基于项目的组织121OPM组织级项目管理134CCB变更控制委员会144IPECC五大过程组154FTA故障树分析165QFD质量功能展开176LOE支持型活动186CPM关键路径法196CCM关键链法206PDM紧前关系绘图法216PMS项目管理信息系统226AON活动节点法236SS开始到开始246SF开始到完成256FS完成到开始266FF完成到完成276ES最早开始日期286EF最早完成日期296LS最晚开始日期306LF最晚完成日期317ACWP已完成工作实际成本327CA控制账户337COQ质量成本347EVM挣值管理357PV计划价值367EV挣值377AC实际成本387BAC完工预算397CV成本偏差407SV进度偏差417VAC完工偏差427CPI成本绩效指数437SPI进度绩效数据447EAC完工估算457ETC完工尚需估算467TCPI完工尚需绩效指标478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488TQM全面质量管理498OPM3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模型508CMMI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518PDPC过程决策程序图528MTBF故障时间间隔538MTTR平均修复时间548OBS组织分解结构558RBS风险分解结构568WBS工作分解结构57/RBS资源分解结构589RACI执行、负责、咨询和知情矩阵599RAM责任分配矩阵6011EMV预期货币价值6111SWOT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6212FFP固定总价合同6312CPAF成本加奖励费用合同6412CPFF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6512CPIF成本加激励费用合同6612PP-EPA总价加经济价格调整合同6712FPIF总价加激励费用合同6812T&M工料合同6912SOW工作说明书7012RFI信息邀请书7112RFP建议邀请书7212RFQ报价邀请书7312IFB投标邀请书7412ADR替代争议解决7513SME主题专家7613NGO非政府组织包括内容包括:业务需要、产品范围描述、战略计划。

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一、标准化的相关概念1、标准的定义:国家标准GB3935.l-83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对标准作如下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该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l)标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统一规定"。

这种统一规定是作为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

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做到全国统一。

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但推荐性标准如经协商,并计入经济合同或企业向用户作出明示担保,有关各方则必须执行,做到统一。

(2)标准制定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这里讲的"重复性"指的是同一事物或概念反复多次出现的性质。

例如批量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投入,重复加工,重复检验等;同一类技术管理活动中反复出现同一概念的术语、符号、代号等被反复利用等等。

只有当事物或概念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并处于相对稳定时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使标准作为今后实践的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又能扩大"标准"重复利用范围。

(3)标准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

这就是说标准既是科学技术成果,又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这些成果和经验都是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和验证基础上,加之规范化,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能具有科学性。

(4)制定标准过程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就是制定标准要发扬技术民主,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做到"三稿定标"即征求意见稿一送审稿一报批稿。

如制定产品标准不仅要有生产部门参加,还应当有用户、科研、检验等部门参加共同讨论研究,"协商一致,"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术语标准化管理和术语翻译--以MTL《FWS用户手册》翻译项目为例

术语标准化管理和术语翻译--以MTL《FWS用户手册》翻译项目为例

Graduation Report for Master ofTranslation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and Terminology Translation—Case Study of MTL’s FWS User’s GuideByRen YanheSupervisor: Prof. Chang YutianPractice Tutor: Mr. Jiang Yongjun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April 2014毕业报告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报告,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实践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笔译项目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报告作者签名:年月日毕业报告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报告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报告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报告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毕业报告;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毕业报告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毕业报告;在以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毕业报告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保密的毕业报告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报告作者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致谢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常玉田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常教授对本人的悉心指导和鼓励,论文从定题到完稿,倾注了常教授大量的心血,感谢教授的谆谆教诲和对学术的执着态度。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术语标准范本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术语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689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术语标准范本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管理规范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术语标准范本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术语2 术语2.0.1 建设工程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经政府批准立项的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各类建设工程(建筑物、设施等)并已进行前期策划、规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交验、试运行等工作。

简称为项目。

2.0.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策划、组织、实施、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或若干过程的管理。

简称为项目管理2.0.3 建设工程总承包(construction general contracting)受发包人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作。

简称为总承包。

担任总承包工作的,称为总承包人。

2.0.4 建设工程分包(construction subcontracting)总承包人将在合同约定的工作范围中的部分工作委托给具有相当资质的企业完成的过程。

术语管理规范模板

术语管理规范模板

术语管理规范模板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术语的管理和使用,以确保团队内部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术语的统一使用可以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效率,并避免因使用不一致的术语导致的误解和混淆。

术语定义在本文档中,术语的定义如下:•术语:指用于描述特定领域或行业的词语或短语。

•术语管理:指对术语进行收集、定义、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术语库:指存储和管理术语的数据库或文档。

•术语负责人:指负责术语管理工作的团队成员。

•术语审核:指对新术语或变更的术语进行审查和确认的过程。

术语管理流程术语收集团队成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新的术语或发现术语存在歧义时,将其提供给术语负责人。

术语负责人将收集到的术语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审查和管理。

术语定义术语负责人将收集到的术语进行定义,以确保团队对术语的理解一致。

术语的定义应尽量简洁准确,避免含糊不清或多义的情况。

术语管理工具为了更好地管理术语,团队可以使用专门的术语管理工具或平台。

术语管理工具可以提供术语的存储、查询、导出等功能,方便团队成员进行术语的管理和使用。

术语审核在新术语或变更的术语被纳入术语库前,需要进行术语审核。

术语负责人负责组织审核过程,包括邀请相关人员进行术语的审查和确认。

术语更新与维护随着项目的进行和业务的发展,术语库需要不断更新和维护。

术语负责人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术语库,确保其中的术语与最新的业务需求和规范一致。

术语使用指南为了帮助团队成员正确使用术语,术语负责人可以编写术语使用指南。

该指南可以包括术语的定义、使用示例、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便团队成员在工作中能够准确地使用术语。

总结术语的管理是团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明确的流程和规范,可以确保团队成员的术语使用一致,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

术语管理不仅仅是一个团队级别的工作,也是对整个公司或组织在特定领域内的专业性和标准化的体现。

因此,术语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希望本文档能为术语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项目管理-术语指南

项目管理-术语指南

缩略语与术语指南文件修改控制目录1.缩略语 (1)2 术语 (3)缩略语与术语指南 1 1.缩略语ACWP Actual Cost of Work Performed 执行成本BBD Baseline of Basic Design 基本设计基准BCR Baseline Change Request 基准变更请求BCWP Budgeted Cost of Work Performed 执行预算BCWS Budgeted Cost of Work Scheduled 初始预算BDD Baseline of Detailed Design 详细设计基准BIT Baseline of Integration Testing 集成测试基准BOS Baseline of Operational System 运行系统基准BPD Baseline of Preliminary Design 概要设计基准BRA Baseline of Requirements Analysis 需求分析基准BSC Baseline of Source Code 产品源代码基准BUT Baseline of Unit Testing 单体测试基准CAR Configuration Audit Report 配置审计报告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能力成熟度模型CSA Configuration Status Accounting 配置状态记录CSCI Compute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 计算机软件配置项DP Defect Prevention 缺陷预防IC Intergroup Coordination 组间协调ISM Integrated Software Management 集成软件管理KP Key Practice 关键实践KPA Key Process Area 关键过程区域MR Meeting Record 会议纪录OPF Organization Process Focus 组织过程焦点OPD Organization Process Definition 组织过程定义OSSP Organization’s Standard Software Process 组织标准软件过程OST Operational Support Tool 支持工具OTE Operational Test Environment 测试环境/系统PCM Process Change Management 过程更改管理PM Project Manager 项目经理PR Peer Reviews 同行评审PSM Project Software Manager 项目软件经理QPM Quantitative Process Management 定量过程管理RAF Risk Accounting File 风险记录表RDS Requirements Documents 需求文档RF Risk Factor 风险指数RL Risk List 风险排序表RM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需求管理RMP Risk Management Plan 风险管理计划RQP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Plan 需求管理计划RR Review Record 评审记录RTM 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 Matrix 需求跟踪矩阵SCCB Software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软件配置控制委员会SCM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软件配置管理SCML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Leader 软件配置管理负责人SCMP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lan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SDP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n 软件开发计划SEF Software Estimation File 软件估计书SEG Software Engineering Group 软件工程组SEP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软件工程过程SEPG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 软件工程过程组SMDB Software Measurement Database 软件度量数据库SMP Software Measurement Plan 软件度量计划SOW Statement of Work 工作陈述SP3 SPP Plan SPP计划SPE Software Product Engineering 软件产品工程SPI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软件过程改善SPP Software Project Planning 软件项目策划SPTO Software Project Tracking and Oversight 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SQA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软件质量保证SQAL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Leader 软件质量保证负责人SQAP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Plan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SQM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 软件质量管理SRS 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W-CMM Software-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TCM Technology Change Management 技术改革管理TL Test Leader 测试负责人TP Training Program 培训大纲TR Technique Report 技术报告TR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Documents 技术需求文档WBS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任务分解书2 术语1.比较基准(Compared Baseline):是在项目策划时得到的,是项目所有最初计划数据的集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删除 I S O 1 5 1 8 8 : 2 0 0 1 的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国家邮政局科学研究规划院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于欣丽、 罗虹、 张志云、 肖玉敬、 叶盛 、 程永红 、 宋敏、 徐俊荣、 卢丽丽。
4 . 2 . 1 概迷
本阶段包括对项 目可行性的评价 , 对其权益、 经费及组织的框架描述 , 以及依据可行性研究和框架 ,
编制任务书( 见表 1 ) ,
阶 段 要 求
表 1 准备 阶段
确定项目的宗旨及其目标
可行 性 评 价
和工作手段。
4 . 3 . 3 . 1 工作组
项目领导人在选择工作组成员时, 应考虑有待研究的专业领域的特点、 用户的需求以及各方的代表 性, 有必要使标准化术语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选择工作组成员时应考虑到他们的经验、 积极性、 语言知识、 是否有能力在他们各 自专业领域推广标准化术语以及为各 自观点辩护的能力和解决分歧意
定 的;
— 将术语" 3 . 4 国际标准化” 删除, 因第 5 章提及的条款不再存在, 应予删除; — 由于术语“ 3 . 4 国际标准化” 删除, 随后术语的编号作相应的提升; — 将第 2 章中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有相关 I S O标准的我国标准, 均改为我国国家标准( 其后标注一致性程度标识) ; 2 ) I S O / T R 1 2 6 1 8 : 1 9 9 4 改用符合国情的 G B / T 1 3 7 2 5 代替; 3 ) I S O 1 0 0 0 6 : 1 9 9 7 直接采用 I S O标准。 为了便于使用,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 将“ 本国际标准” 改为“ 本标准, F ’

选 择一位 领导 人
表 2 设计 阶段
阶 段 项 目领 导

成立 工作 组
制定工作计划
明确职责和确定时间进度
界定项 目的范围
设 计 项 目规 划
制定突发事故的预案 确定工作方法
确认工作手段
G B / T 1 9 0 9 9 -2 0 0 3
术 语 标 准 化 项 目管 理 指 南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标准化项目各阶段的设置和工作程序的管理, 同时也对项 目的协调和统一作出
了规定 。
本标准不涉及其他标准中的术语加工、 项 目管理或质量保证等问题, 只是为了满足术语标准化项 目 管理工作的成员和术语工作组管理人员对术语标准化项 目管理的需要。 本标准不规定术语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见G B / T 1 0 1 1 2 ) , 不涉及概念、 概念体系、 术语和定义的协 调( 见G B / T 1 6 7 8 5 ) , 不涉及术语标准编写规则( 见G B / T 2 0 0 0 1 . 1 ) 及建立和使用术语数据库的原则与
G B / T 1 9 0 9 9 -2 0 0 3
月 U

本标准修改采用 I S O 1 5 1 8 8 : 2 0 0 1 《 术语标准化项 目管理指南) (英文版) ) 。 本标准根据 I S O 1 5 1 8 8 : 2 0 0 1 重新起草。
结合我国的具体需要, 本标准在采用 I S O 1 5 1 8 8 : 2 0 0 1 时, 作了如下修改: — 将“ 第5 章 国际术语标准化项 目管理” 的内容全部删除, 因为它是专为 I S O自己的需要而规
G B / T 1 6 7 8 5 术语工作 概念与术语的协调( G B / T 1 6 7 8 5 -1 9 9 7 , e g v I S O 8 6 0 : 1 9 9 6 ) G B / T 1 6 7 8 6 术语工作 计算机应用 数据类 目( G B / T 1 6 7 8 6 -1 9 9 7 , e g v I S O / D I S 1 2 6 2 0 : 1 9 9 6 ) G B / T 2 0 0 0 1 . 1 标准编写规则 第 1 部分: 术语( G B / T 2 0 0 0 1 . 1 -2 0 0 1 , I S O 1 0 2 4 1 : 1 9 9 2 I n t e r n a - t i o n a l t e r mi n o l o g y s t a n d a r d s -P r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I a y o u t , N E Q)
确认潜在 的用户
确定用户的需求 确认当发生重大风险时, 出现误解和用户要求协调的情况 明确权益方面的向题 明确经营方面的间题
准备 框 架 描述
明确参与本项目的机构
任务书编制 编制任务书 制定验收标准
4 . 2 . 2 可行性评价
术语标准化项 目的可行性评价包括: a ) 确定项 目的宗 旨及其 目标( 谁想做, 做什么, 为谁做) ; b ) 确认潜在的用户及他们的需求。该项工作可以通过访谈或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有关的小组成
I S O 1 0 0 0 6 : 1 9 9 7 质量管理 项目 管理中的质量指南( Q u a l i t y m a n a g e m e n t -G u i d e l i n e s t o q u a l i -
t y i n p r o j e c t ma n a g e me n t )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述定义 。
见 的能力 。
要尽可能地限定工作组的规模 , 这有助于更好的交流和合作 , 从而达到最佳效率。通常一个工作组
有5 至8 名领域专家成员。有经验丰富的术语学家参加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所定术语的精确性。要 使参与编制标准化术语的所有成员能了解他们的具体任务, 以及这些任务对小组的整体使命会起什么
验证
3 . 4
v e r i f i c a t o n
通过检查证据从而确认所规定的要求 己得到满足。
术语标准化 t e r m i n o l o g y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c s / T 1 9 0 9 9 -2 0 0 3
制定术语标准或技术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章节, 并由权威机构批准发布的工作 。
G B / T 1 9 0 9 9 -2 0 0 3


一个技术领域的文献使用了为用户普遍赞同且一致的术语, 是其质量的体现。术语标准化是概 念、 概念体系及术语和定义的统一和协调, 其目 标是获得规范的术语, 使一条术语对应于一个概念, 且一 个概念只对应于一条术语, 这样, 就可以减少由于多义现象、 同义现象、 或者同形同音异义现象而引起的 歧义, 且便于根据术语学的原则与方法创建新的术语。 标准化术语产生于术语标准化过程, 它包括人类知识各专业领域中所使用的专门语言的单义概念 指称集。标准化术语有利于信息交流, 并为信息存取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手段, 当术语的内涵取得普遍共 识时, 可产生经济效益。标准化术语又有助于概念和术语的协调, 从而促进贸易, 提高国家的生产力, 增 加进人国际市场的机会 术语使用的不一致可导致误解和潜在的经济损失。 术语项目 管理的标准化旨在促进术语标准化, 避免由于对推荐的或已标准化的术语的重复工作而 造成损失 , 以及 由于制定的是缺乏一致性或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的术语而增加费用 , 最终的 目标是使项 目 富有成果和具有成本效益。
4 . 2 . 4 任务书编制
应在术语标准化项 目确定的宗旨和框架的基础上, 编制书面的任务书, 规定完成项目必需的所有要 求。此文件将为设计阶段的规划工作提供便利, 并对必须满足特定需求和宗旨的标准化术语尤为重要 此文件还应包含该项 目的完成情况, 包括: 项 目背景的描述, 申请原因及要达到的目标和目的, 以及
确定要记录的数据类 目
记 录决议
根据需要举行定期会议
4 . 3 . 2 项 目领导
鉴于项目领导人在术语标准化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选择一位熟悉待研究专业领域、 同时也 熟悉术语工作的原则和方法的领导人极为重要。
4 . 3 . 3 项 目规划
术语标准化项 目规划包括: 成立工作组 , 制定包括项 目时间进度的工作计划, 确定项 目的工作方法

G B / T 1 9 0 9 9 -2 0 0 3
潜在的用户和他们的需求等概述。 应制定项 目的验收标准, 并与以前制定的项 目验收标准进行比较。验收标准的示例见附录 C . 4 . 3 设计阶段
4 . 3 . 1 概述
本阶段包括选择项 目 领导人和制定项 目规划( 见表 2 ) .
员进行调查 ;
c ) 确认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重大风险、 出现误解或用户要求协调等问题。 4 . 2 . 3 框架描述 对项 目的权益 、 经费和组织方面的框架说明, 包括 : a ) 明确有待研究并加以标准化的术语所涉及的权益问题。资料归谁所有?谁有权处置?是部分 还是全部?谁有权使用这些资料, 以及在什么时候可以使用? b ) 明确本项 目所涉及的经费问题。谁对本项 目提供经费资助?资助的条件是什么?涉及的总 金额有多少?是一次性拨款, 还是要根据详尽的成本分析, 将术语数量、 进度安排以及人力情 况都考虑在内, 先做出预算? c ) 明确参与本项 目的组织及其参与的条件
G B / T 1 3 7 2 5 -2 0 0 1 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G B / T 1 5 2 3 7 . 1 术语工作
1 : 2 0 0 0 )
词汇 第 1 部分: 理论与应用( G B / T 1 5 2 3 7 . 1 -2 0 0 0 , e g v I S O 1 0 8 7 -
方法( 见 GB / T 1 3 7 2 5 ) , 不涉及项 目管理 中的质量指南 ( 见I S O 1 0 0 0 6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