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合集下载

卵巢交界性肿瘤ppt课件

卵巢交界性肿瘤ppt课件

定期复查
在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复查,以便 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心理支持
关注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寻求心理支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和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
关注症状变化
留意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出现腹痛、腹胀、月经 不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自行滥用激素类药物或减肥药等,以免加重 病情或产生副作用。
腹痛。
腹部肿块
腹胀
阴道不规则流血
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在 腹部触及肿块,质地软
硬不一,活动度好。
由于肿瘤占据一定空间, 可引起腹部胀满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阴道 不规则流血,量少,持
续时间长。
体征表现
腹部压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压 痛,多位于下腹部。
腹水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腹水, 表现为腹部膨隆、呼吸困 难等症状。

评估生育能力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 随访过程中可以评估其生育能
力。
提高预后的措施
早期发现与诊断
提高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认识 ,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提高预后
的关键。
手术切除彻底
手术时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 减少复发的风险。
合理的术后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 理的术后治疗方案,如化疗、 放疗等。
定期随访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卵巢肿瘤。
如CA125、CEA等,可作为辅助诊断 手段,但缺乏特异性。
病理学诊断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组织病理 学检查,是确诊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最 终方法。
鉴别诊断
卵巢恶性肿瘤
两者在临床和影像学上存在相似 之处,但卵巢恶性肿瘤的恶性程

什么是粘液性肿瘤

什么是粘液性肿瘤

什么是粘液性肿瘤
粘液性囊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上皮性肿瘤,主要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多发生在30-50岁的女性。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
会导致病变,影响身体健康。

以下将介绍粘液性囊腺瘤的病理变化。

良性粘液性囊腺瘤的囊性肿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15-30cm,甚至50cm以上,表面光滑,内含浓稠粘液。

囊内壁光滑,很少有。

镜下上皮为单层高柱状粘液上皮,胞浆含清亮粘液,核位于基底部。

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

胞浆含大量粘液。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之间。

肉眼观与良性粘液性囊腺瘤无明显区别,但半数病例囊内壁可见和包膜增厚,或为简单分支,但多为生长活跃有复杂纤细分支的。

镜下,上皮高柱状,增生成
2-3层,并失去极向,有轻或中度异型性,核分裂像可见。


质少,但无间质浸润。

粘液性囊腺癌大部分患者年龄在40-60岁。

病理变化与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相似,但恶性程度更高。

治疗需及早进行。

良性及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偶尔可自行穿破,使粘液性上皮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并分泌粘液,形成腹膜假粘液瘤。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卵巢交界性囊腺瘤

卵巢交界性囊腺瘤

❖2.1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erous borderline tumor)
❖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多为单房囊性为主肿块,囊壁 及间隔厚,有时可见乳头状结节。增强扫描实性 部分呈较明显强化。
❖2.2 黏液性交界性肿瘤(mucinous borderline tumor)
❖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体积较大,长径多>10 cm, 单侧多见,多房囊性呈蜂窝状。囊壁及间隔不规 则增厚,呈结节状。与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不同, CA199水平可升高。
冠状位脂肪抑制T1WI 增强扫描图像,肿块外 围区域明显强化,内部 裂隙状低强化
鉴别诊断-Brenner瘤(勃纳勒瘤)
❖ Brenner瘤为少见的上皮性肿瘤,多为良性,50 岁以上多见。该病以实性或囊性或囊实性,常为 多房、囊壁薄而规则,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实性 成分及囊壁轻中度强化。
轴位CT增强扫描图像, 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 较明显强化,内见多发 无定形钙化
轴位CT增强扫描图像, 腹盆腔巨大囊实性肿块, 实性部分及分隔强化明 显,提示血供丰富,局 部见亮点征
影像学表现
❖ 良性者为边界清楚、均匀薄壁的囊性病变; ❖ 交界性者壁或分隔增厚,呈结节样突向腔内; ❖ 恶性者软组织成分增多,实性成分强化较明显
病例
鉴别诊断-硬化性间质瘤
❖ 硬化性间质瘤约占性索间质肿瘤的6%,20~30岁 多见,部分肿瘤有内分泌功能,患者可出现月经 紊乱、不孕、性早熟等症状。肿瘤多为囊实性或 实性肿块,瘤体血供丰富,CT、MRI增强扫描表 现与肝海绵状血管瘤相似,表现为对比剂从外周 向中心快进慢出强化模式,较为特异。
LOGO
上皮组织,20~50岁常见,约 占卵巢肿瘤的30%[3],分为浆液性及黏液性囊腺 瘤,又各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 (病理特点方面)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 (病理特点方面)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病理特点方面)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体腔上皮),最常见的是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

(一)浆液性肿瘤1.良性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是浆液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浆液性肿瘤的60%,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发生(约占20%)。

病变肉眼观,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囊肿,囊内充满稀薄、清亮的浆液,体积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数厘米,大者可达儿头大或更大,表面光滑,多为单房性,少数可为多房性。

囊内壁光滑为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部分伴有乳头状突起,称为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

镜下,囊壁和乳头间质均由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上皮呈单层低立方状、柱状、纤毛柱状或钉状,核多位于中央,染色质纤细,核仁缺如或不明显,无病理性核分裂像。

有时在囊壁和乳头间质内可见圆形钙化小体(沙粒体)。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serous cystade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其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属低度恶性,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病变肉眼观,与良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相似,但乳头状突起往往比良性者丰富而广泛,常布满整个囊内表面,双侧发生率较高。

镜下,主要表现为乳头上皮呈2~3层,乳头分支较稠密或有微乳头状突起,核异型和核分裂像易见(每高倍视野不超过1~2个),无间质浸润。

3.浆液性囊腺癌(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半数为双侧性。

患者以40~60岁妇女为最多。

病理变化肉眼观,多数为多囊性,部分或大部囊内或囊外有乳头状突起,囊内多含混浊液体,乳头状物多为实性菜花状,常侵犯包膜并有出血坏死。

镜下,乳头分支多或呈实心团块,上皮细胞增生多呈3层以上,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常见,包膜和间质均有浸润,沙粒体较多见。

粘液性囊腺肿瘤是什么

粘液性囊腺肿瘤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粘液性囊腺肿瘤是什么
导语:粘液性囊腺肿瘤是什么病呢?大家知道吗?这种病的发病人群是哪类?该怎么治疗呢?这种病的症状有哪些?大家对这些问题清楚吗?如果得了这种
粘液性囊腺肿瘤是什么病呢?大家知道吗?这种病的发病人群是哪类?该怎么治疗呢?这种病的症状有哪些?大家对这些问题清楚吗?如果得了这种病我们该怎么办呢?每种病都有他的发病原因,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粘液性囊腺肿瘤的相关内容。

一概念
粘液性囊腺瘤:常见,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30%。

多为单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体积较大或巨大。

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内充满胶冻样粘液,含粘蛋白和糖蛋白。

囊内很少有乳头生长。

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高柱状上皮,产生粘液。

二症状表现
单纯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声像图表现为:(1)有界限分明的光滑清晰的边界;(2)肿瘤轮廓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声区;(3)囊壁纤薄,光滑完整;(4)多房性囊区有间隔细光带回声;囊肿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

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肿瘤声像图表现为:(1)肿瘤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可有多房或单房;(2)囊壁尚光滑,但囊壁内有大小不一的局限性光斑或乳头状光团结构突向囊内,但轮廓光滑;(3)乳头状突起之间常有砂样钙化小体,呈明显强回声光点。

三区别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需与卵巢炎性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黄体囊肿、卵巢黏液性囊腺瘤、陈旧性宫外孕包块等相鉴别。

(1)卵巢炎性囊肿临床特点为患者下腹疼痛、体温升高、下腹胀气、腹肌紧张等,声像图多为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混合性肿块。

(2)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特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手术治疗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手术治疗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手术治

介绍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是一种卵巢肿瘤,通常是良性的。

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文将介绍该疾病的手术治疗过程。

准备
在手术治疗前,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可能包括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MRI)以及实验室检查。

手术步骤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的手术治疗通常是通过腹腔镜手术完成的。

以下是一般的手术步骤:
1. 麻醉: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确保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

2. 手术切口:医生会在腹部进行小切口,然后将腹腔镜插入腹腔。

3. 探查腹腔:医生会使用腹腔镜来检查卵巢和其他腹腔器官,以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4. 切除肿瘤:一旦确定肿瘤的位置,医生会使用腹腔镜器械将肿瘤切除。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发现肿瘤有可能恶变,医生可能会决定切除整个卵巢。

5. 清除腹腔:手术结束后,医生会清除腹腔内的任何血液或其他液体,并关闭手术切口。

恢复和后续护理
手术后,患者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

医生会提供必要的药物和护理建议,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定期随访和检查也是确保患者康复的重要步骤。

结论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这种手术通常通过腹腔镜进行,具有较小的创伤和更快的康复时间。

然而,每个患者的病情是独特的,手术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决定手术治疗前,请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个体化的建议和治疗计划。

交界性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介绍

交界性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交界性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介绍
导语:交界性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是恶性肿瘤疾病的一种,对于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那么交界性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一般是要采
交界性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是恶性肿瘤疾病的一种,对于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那么交界性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一般是要采取化疗、放疗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的,对于患者的伤害也是最小的,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下吧。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一般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

一般来说,应该去医院进行手术。

化疗。

放疗及生物治疗。

从病理上看这个应该是一个良性于恶性之间的肿瘤,既然已经切除了就好了,定期复查就行了、建议患者在术后定期复查B超,不复发就好了,复发需要进一步处理。

关于交界性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治疗方法的分析,希望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患者在患病后,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树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相信交界性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患者一定可以早日康复的。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粘液性囊腺瘤为卵巢上皮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占卵巢肿瘤的23.5%。

卵巢上皮主要由与宫颈管内膜上皮相似的细胞组成,与肠道粘膜也近似。

其中大多数为良性,恶性粘液性囊腺癌的发生率比浆液性囊腺癌为低,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20%。

一、诊断要点:1.粘液性囊腺瘤:(1)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以30~50岁为多。

(2)症状:肿瘤较小者无任何症状,随肿瘤增大可出现腹部肿块、腹胀、腹痛等,并可生长为人体最大的肿瘤。

中等大小的肿瘤,囊内液粘稠,比重大,较易扭转而引起腹痛。

粘液瘤自发破裂可产生腹水。

15%~25%肿瘤间质可呈黄素化反应,因而引起月经失调或绝经后出血等。

(3)体征:妇科检查于“子”“宫”一侧可触及囊性肿物,囊壁稍厚,有分叶感,表面光滑,活边,与“子”“宫”可分开。

(4)病理检查:镜下检查见肿瘤上皮为单层高柱状能产生粘液的上皮,与宫颈内膜腺上皮相似;有时可见杯状细胞;个别肿瘤与肠粘膜上皮相似。

粘液上皮细胞核小或呈半月状。

约15%~25%的肿瘤内可见间质黄素化。

2.交界性肿瘤:多发生在17~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临床表现与上相同。

镜下检查见肿瘤上皮增生,上皮层次可增多,报道有可达三层者。

增生上皮向腔内突起,有的形成“乳”“头”,一般短而粗。

上皮细胞有轻或中度核异型表现,细胞核增大,形状不规则,染色质深,但间质无浸润。

3.粘液性囊腺癌:(1)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

(2)症状:自觉腹部增大及腹内有肿块,常有下腹坠胀不适。

肿瘤由于生长迅速及广泛转移,往往出现腹水压迫症状。

压迫横膈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压迫膀胱及尿道时,可有尿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压迫直肠可有大便不畅;压迫髂静脉时,可有下肢水肿等。

(3)体征:“子”“宫”外有肿块,囊性感,但软硬不均,表面凹凸不平,不活动,“子”“宫”直肠凹内可触及不规则、固定、较硬的结节状肿块。

出现腹水时,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4)病理检查:镜下检查见上皮增生,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分裂活跃,间质有明显浸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导语: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这样的症状,但是真正了解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右卵巢交界性粘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这样的症状,但是真正了解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我们周边也很少有人患上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但是由于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这种症状。

1961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提出交界瘤的诊断条件:即囊腺瘤的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核不典型,但无肿瘤细胞组织向间质的浸润。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了这一类型。

一般认为,交界瘤为潜在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上预后较好。

如文献报道,浆液性者5年生存率92%~100%,10年生存率75%~90%,但易局部复发;粘液性者5年生存率98%,10年生存率96%。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病理所见大多数肿瘤为多房性,切面可见有囊壁增厚区或出现乳头,乳头可呈片状如同天鹅绒,亦可因反复分支而呈疣状突起或息肉样。

肿瘤大,平均直径>15cm,多数为双侧性。

肿瘤包膜破裂时,肿瘤细胞及粘液外溢,种植生长,可形成假性粘液瘤。

CT表现:盆腔部位大肿瘤,为多房性囊性肿块,薄壁,间隔粗细不均,有局限性囊壁增厚,并有结节状软组织团块向囊内突出,有增强效应,囊内液体密度高于水。

腹腔可形成假性粘液瘤。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少见的症状,那就是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了,我们知道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要做好对于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预防和治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