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凝剂缓凝机理及实验研究
高温缓凝剂AMPS-IA的性能及作用机理解释

2014年第2期内蒙古石油化工31高温缓凝剂A M PS--I A 的性能及作用机理解释魏绪伟1,曹成章1,齐志刚1,彭志刚1,步玉环2,曹会莲r(1.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摘要:针对深井固井高温环境下水泥浆稠化时间和抗温性能难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抗高温缓凝剂A M PS —I A ,并考察了高温缓凝性能、抗盐性能及它对水泥石抗压强度的影响。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聚合物络合物中最明显的特征在于1405cm _1处吸收峰的出现。
在溶液吸收光谱分析中,聚合物络合物中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变化代表了一C —O 基团上发生了跃迁,一C =O 基团的电子云密度降低。
根据红外光谱及溶液吸收光谱分析,证实了缓凝剂中的配位体与水泥中的钙离子形成了金属螯合物,通过测试手段证实了A M PS 一队缓凝剂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高温缓凝剂;红外光谱分析;溶液吸收光谱分析;作用机理中图分类号:T E 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4)02一0031一03随着勘探开发井深的日益加深,高温高压作用下,引起油井水泥的物化性能发生明显变化,对油井水泥缓凝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
A M PS类高温缓凝剂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缓凝剂。
目前,缓凝剂作用机理解释仅局限于理论分析上的假设,造成对缓凝剂性能的认识不清楚。
目前,羧酸盐类缓凝剂的作用机理假设主要有两种:羟基羧酸、氨基、羧酸及其盐对硅酸盐水泥的缓凝作用主要在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络合物形成基(一O H ,一C O O H ,一N H 2)。
C a 2+为二价正离子,配位数为4,是弱的结合体,能在碱性环境中形成不稳定的络合物。
羟基在水泥水化产物的碱性介质中与游离的C a2十生成不稳定的络合物,在水化初期控制了液相中的C a2十的浓度,产生缓凝作用。
随着水化过程的进行,这种不稳定的络合物将自行分解,水化将继续正常进行,并不影响水泥后期水化。
建筑石膏减水剂与缓凝剂作用机理研究共3篇

建筑石膏减水剂与缓凝剂作用机理研究共3篇建筑石膏减水剂与缓凝剂作用机理研究1建筑石膏减水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石膏制品生产和施工现场的特殊辅助剂。
它可以通过调整建筑石膏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提高石膏制品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作用机理与缓凝剂有相似之处。
下文将就建筑石膏减水剂与缓凝剂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一、建筑石膏减水剂的作用机理1.物理作用建筑石膏减水剂可以通过物理作用使其分散作用在石膏颗粒表面上,提高其流体性,改善施工工艺性能。
同时与水泥、砂、骨料等物质形成离子亲和力,增大分散作用的灵敏度,改善运输性能,降低分散剂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
2.化学作用建筑石膏减水剂可与带正电荷的石膏颗粒表面吸附,在石膏颗粒表面吸附形成物理吸附膜,并与水中的阴离子形成离子键相结合,改进石膏颗粒的分散作用并减轻颗粒间的粘着相互作用,提高石膏浆的流动性,改进施工可塑性,改善细观结构,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3.润滑作用建筑石膏减水剂可以通过其优良的润滑作用,减少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和阻力,提高石膏浆体的流动性和可勾性。
在混凝土中,通过减少内部粘着作用,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减少砂浆的扎实度等,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装运能力,减少内部的缩短。
二、建筑石膏缓凝剂的作用机理1. 延长凝结时间大多数建筑石膏缓凝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延长石膏变硬时间,从而达到调整施工时间和固化时间两个目的。
其原理是在石膏的晶体生长过程中,由于草酸盐离子与石膏结晶有相似的晶体结构,因此草酸盐离子会进入石膏晶体结构中,使石膏晶体生长减缓,从而达到缓凝的目的。
2. 防止夜间冻结对于低温环境下施工的建筑石膏制品,缓凝剂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石膏制品在夜间冻结前已经固化的现象。
缓凝剂可以促进石膏结晶表面水泡的稳定存在,从而减缓结晶速度,防止由于瞬时结晶带来的局部高温现象。
从而达到减缓石膏结晶速度的效果,防止建筑石膏在夜间冻结后出现不利的内部瓦解和外部破裂现象。
综上所述,建筑石膏减水剂和缓凝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润滑作用。
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的影响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的影响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承载能力和施工性能,但在实际使用中,混凝土的缺陷和劣化问题也比较突出,如裂缝、龟裂、脱落等。
因此,如何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一直是混凝土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其中,添加缓凝剂是一种常见的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方法之一。
二、缓凝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缓凝剂是一种可以延缓混凝土凝固时间的化学添加剂,主要有有机缓凝剂和无机缓凝剂两种。
有机缓凝剂主要是通过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过程来延缓凝固时间,常见的有木质素、葡萄糖、蔗糖等;无机缓凝剂主要是通过吸附水泥颗粒表面的Ca2+离子,阻碍水化反应的进行,常见的有磷酸盐、硫酸盐等。
三、缓凝剂的添加量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缓凝剂的添加量缓凝剂的添加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0.1%~0.5%,具体添加量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要求进行确定。
2.缓凝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减少龟裂、裂缝的发生添加缓凝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释放和收缩,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应力,从而减少龟裂、裂缝的发生。
(2)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添加缓凝剂可以减少混凝土中孔隙和毛细孔的数量和大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此外,缓凝剂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添加缓凝剂可以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得到改善,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化时间添加缓凝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流动性,有利于施工;但同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化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和控制。
四、缓凝剂的应用技术及注意事项1.缓凝剂的应用技术(1)混凝土搅拌时应将缓凝剂与水同时加入,充分搅拌均匀。
(2)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对缓凝剂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添加量和混凝土性能。
(3)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早干燥或过度水化。
混凝土缓凝剂原理

混凝土缓凝剂原理混凝土缓凝剂是一种化学添加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从而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混凝土缓凝剂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一、混凝土的凝固过程在了解混凝土缓凝剂的原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混凝土的凝固过程。
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水泥在混合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使混凝土逐渐硬化,最终形成坚固的结构体。
这个过程称为混凝土的凝固硬化过程。
混凝土的凝固硬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塑性阶段、凝结阶段和硬化阶段。
在塑性阶段,混凝土仍然处于流动状态,可以被挤压和模压成各种形状。
在凝结阶段,混凝土开始逐渐变硬,但仍然可以被挤压和模压。
在硬化阶段,混凝土已经达到足够的强度,不再能被挤压和模压,成为坚固的结构体。
二、混凝土缓凝剂的作用机理混凝土缓凝剂是一种化学添加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从而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混凝土缓凝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阻碍水泥的水化反应混凝土缓凝剂可以阻碍水泥的水化反应,从而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水泥在混合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使混凝土逐渐硬化,最终形成坚固的结构体。
混凝土缓凝剂可以抑制水泥与水的反应,降低水化反应速率,从而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2. 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缓凝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混凝土缓凝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内摩擦力,使混凝土更加流动。
此外,混凝土缓凝剂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分散性,使混凝土中的颗粒均匀分散,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3. 控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混凝土缓凝剂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
混凝土缓凝剂可以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延长,从而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中保持流动状态,方便施工。
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的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的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然而,混凝土的硬化时间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因此,添加缓凝剂成为了一种解决混凝土硬化时间长的有效方法。
缓凝剂是一种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使其更易于施工,同时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研究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的效果和影响,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不同种类缓凝剂对混凝土特性的影响;2. 研究不同添加量缓凝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3. 研究缓凝剂添加时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4. 研究缓凝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缓凝剂是一种可以延缓水泥水化反应速率的添加剂,主要成分为草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
缓凝剂可以在混凝土中与水泥反应,形成缓凝物质,从而减缓水泥水化反应速度。
常用的缓凝剂有草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
缓凝剂的添加可以使混凝土具有以下特性:1. 延长混凝土凝固时间;2. 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3. 降低混凝土的凝结热;4.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缓凝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添加量过多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添加时间太晚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水泥、砂子、碎石、混凝土搅拌机、天平等。
2. 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将水泥、砂子、碎石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
3. 将缓凝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混凝土中,搅拌均匀。
不同种类的缓凝剂添加量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4. 浇注混凝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振捣和养护。
振捣时间和强度应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缓凝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进行调整。
5. 取出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测试和性能分析。
葡萄糖酸钠缓凝剂原理

葡萄糖酸钠缓凝剂原理一、引言葡萄糖酸钠缓凝剂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
它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和凝胶稳定性,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调节食品的pH值和凝胶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葡萄糖酸钠缓凝剂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二、葡萄糖酸钠缓凝剂的原理葡萄糖酸钠是一种有机酸盐,通过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方式来实现缓凝的效果。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葡萄糖酸钠可以与钙离子或其他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阻止凝胶形成和凝胶的收缩。
三、葡萄糖酸钠缓凝剂的作用机制1. 缓冲作用:葡萄糖酸钠能够调节食品体系的pH值,使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当食品体系过酸或过碱时,葡萄糖酸钠可以中和过量的酸或碱,使体系的pH值保持稳定。
2. 凝胶稳定性: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葡萄糖酸钠能够与钙离子或其他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物,从而阻止凝胶形成和凝胶的收缩。
这种络合物能够稳定凝胶体系,提高食品的质感和口感。
四、葡萄糖酸钠缓凝剂的应用1. 面包制作:葡萄糖酸钠可以在面团中起到酸化剂的作用,促进酵母发酵,提高面包的体积和口感。
2. 酱料加工:葡萄糖酸钠可以调节酱料的酸碱度,增加酱料的稳定性和质感。
3. 糕点制作:葡萄糖酸钠可以改善糕点的质地和保持其湿润度,延长糕点的保鲜期。
4. 肉制品加工:葡萄糖酸钠可以提高肉制品的保水性和嫩度,改善口感。
5. 饮料制作:葡萄糖酸钠可以调节饮料的酸碱度和味道,增加饮料的稳定性和口感。
六、结论葡萄糖酸钠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和凝胶稳定性,能够在食品加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葡萄糖酸钠能够调节食品的pH值和凝胶状态,提高食品的质感和口感。
在不同的食品加工领域中,葡萄糖酸钠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缓凝剂缓凝机理及实验研究

按照化学成分, 缓凝剂分为有机缓凝剂和无机缓凝剂两种。常用的有机缓凝 剂包括: 木质素磺酸盐及其衍生物、羟基羧酸及其盐( 如酒石酸、酒石酸钠钾、 柠檬酸等) 、多元醇及其衍生物和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其中, 多数有机缓凝剂通 常具有亲水性活性基团, 因此兼具减水作用, 又称为缓凝减水剂。无机缓凝剂包 括: 硼砂, 氯化锌, 铁、铜、锌的硫酸盐、磷酸盐和偏磷酸盐等。
2.3 糖类、多元醇类及其衍生物 醇类化合物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具有不同程度的缓凝作用, 其缓凝作用在于羟基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与水化产物表面上的O2- 形成 氢键, 同时, 其他羟基又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 同样使水泥颗粒表面形 成了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 从而抑制水泥的水化进程。在醇类的同系 物中, 随其羟基数目的增加, 缓凝作用逐渐增强。一元醇随烷基的增加 表面活性增强, 直链的正辛烷可以吸附在气液相界面上形成单分子膜, 起到保湿作用, 有利于防止水化、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缝的产生。丙三醇 具有强烈的缓凝作用, 掺量过大甚至可以使水泥水化过程完全停止。单 糖、低聚糖, 如葡萄糖、蔗糖等, 均具有较强的缓凝作用, 它们的缓凝机 理与醇类相同。
2.缓凝剂的缓凝机理
2.1 无机类缓凝剂 水泥的水化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低溶解度的固体与水生成更低溶解度的固体产 物的反应过程。也就是说, 这是一个随水泥浆体系中液相量不断消耗, 而与之相 接触的固相量不断增加的过程。无机电解质的加入( 尤其在水泥水化初期) 会影响Ca( OH) 2, C- S-H 析出成核及C-A- S-H 的形成过程, 进而对水泥的凝结 硬化产生影响。
谢谢大家!
表3.1 不同石膏的缓凝作用
石膏种类
化学式
溶解度 /(g性无水石膏 天然无水石膏
缓凝剂原理

缓凝剂原理缓凝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延缓水泥浆或混凝土中水分子的凝聚速度,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可流动性和可泵性。
缓凝剂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控制混凝土的凝聚速度,防止混凝土在运输、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出现过早凝固的现象。
一、缓凝剂的分类缓凝剂根据其化学成分和作用方式可以分为有机缓凝剂、无机缓凝剂和复合缓凝剂。
有机缓凝剂主要是指聚羧酸盐类缓凝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负电荷,从而防止水泥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可流动性。
无机缓凝剂主要是指磷酸盐和硫酸盐缓凝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水泥中的钙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的沉淀物,从而减缓水泥的凝聚速度。
复合缓凝剂则是以上两种缓凝剂的混合物,其作用机理是综合了两种缓凝剂的优点,具有更好的缓凝效果。
二、缓凝剂的作用原理缓凝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水泥浆或混凝土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延缓其凝聚速度。
水泥浆或混凝土中的凝聚速度是由水泥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水分子的含量决定的。
当水泥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时,水泥浆或混凝土的凝聚速度也会增加,反之亦然。
而水分子的含量则是影响水泥浆或混凝土凝聚速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水分子的含量较高时,水泥浆或混凝土的凝聚速度会减缓,反之亦然。
缓凝剂的作用机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阻断水泥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缓凝剂可以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负电荷,从而防止水泥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可流动性和可泵性。
2.吸附水分子缓凝剂可以吸附水分子,从而降低水泥浆或混凝土中的水分子含量,减缓其凝聚速度。
3.与水泥中的钙离子发生化学反应无机缓凝剂可以与水泥中的钙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的沉淀物,从而减缓水泥的凝聚速度。
三、缓凝剂的应用范围缓凝剂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在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由于时间和距离的限制,混凝土容易出现过早凝固的现象。
此时可以添加适量的缓凝剂,延缓混凝土的凝聚速度,使其具有更好的可泵性和可流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羟基羧酸、氨基羧酸及其盐 羟基羧酸、氨基羧酸及其盐对硅酸盐水泥的缓凝作用主要在于它们 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络合物形成基(-OH,-COOH,-NH2) 。Ca2+ 为二价正离 子, 配位数为4, 是弱的结合体, 能在碱性环境中形成不稳定的络合物。 羟基在水泥水化产物的碱性介质中与游离的Ca2+ 生成不稳定的络合物, 在水化初期控制了液相中Ca2+的浓度, 产生缓凝作用。随着水化过程的 进行, 这种不稳定的络合物将自行分解, 水化将继续正常进行, 并不影响 水泥后期水化。其次, 羟基、氨基、羧基均易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 再加上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缔合, 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层稳定的溶剂 化水膜, 阻止了水泥颗粒键的直接接触, 阻碍水化进行。而含羧基或羧 酸盐基化合物也易与游离的Ca2+ 生成不溶性的钙盐, 沉淀在水泥颗粒表 面, 从而延缓水泥水化速度 。
2.缓凝剂的缓凝机理
2.1 无机类缓凝剂 水泥的水化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低溶解度的固体与水生成更低溶解度的固体产 物的反应过程。也就是说, 这是一个随水泥浆体系中液相量不断消耗, 而与之相 接触的固相量不断增加的过程。无机电解质的加入( 尤其在水泥水化初期) 会影响Ca( OH) 2, C- S-H 析出成核及C-A- S-H 的形成过程, 进而对水泥的凝结 硬化产生影响。
2.4 糖蜜类减水剂。 糖蜜中的主要成分是己糖酸钙, 具有较强的固- 液表面活性, 因此能吸 附在水泥矿物颗粒表面形成溶剂化吸附层, 阻碍颗粒的接触和凝聚, 从而 破坏了水泥的絮凝结构, 使水泥的初期水化糖钙含有多个羟基, 对水泥的 初期水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可以使游离水增多, 提高了水泥浆的流动性。 糖蜜属于非引气型缓凝剂, 原因在于它的气- 液界面活性较低,不利于降低 水的表面张力, 因而引气量不大。
谢谢大家!
图 3.1 石膏掺量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4.硫代硫酸钠及其它缓凝剂的复配技术及缓凝机理
硫代硫酸钠又称大苏打或海波,为硫酸盐类的早强剂,一般用于冬 季施工中。目前,对硫代硫酸钠及缓凝剂复配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下 面为自己在近期试验中的一些体会: 在混凝土外加剂复配中,硫代硫酸钠可以与多元醇类、磷酸盐类等缓凝 剂复配,既能改善混凝土的保坍性能又能减小因缓凝剂缓凝效果引起的 混凝土构件拆模时间长的诟病; 对于因水泥“缺硫”( 水泥孰料粉磨时要添加5%左右的石膏)造成混 凝土凝结快,坍损大的问题,采用萘系减水剂并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与 缓凝剂复配会明显减小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1.缓凝剂的种类
按照化学成分, 缓凝剂分为有机缓凝剂和无机缓凝剂两种。常用的有机缓凝 剂包括: 木质素磺酸盐及其衍生物、羟基羧酸及其盐( 如酒石酸、酒石酸钠钾、 柠檬酸等) 、多元醇及其衍生物和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其中, 多数有机缓凝剂通 常具有亲水性活性基团, 因此兼具减水作用, 又称为缓凝减水剂。无机缓凝剂包 括: 硼砂, 氯化锌, 铁、铜、锌的硫酸盐、磷酸盐和偏磷酸盐等。
2.3 糖类、多元醇类及其衍生物 醇类化合物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具有不同程度的缓凝作用, 其缓凝作用在于羟基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与水化产物表面上的O2- 形成 氢键, 同时, 其他羟基又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 同样使水泥颗粒表面形 成了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 从而抑制水泥的水化进程。在醇类的同系 物中, 随其羟基数目的增加, 缓凝作用逐渐增强。一元醇随烷基的增加 表面活性增强, 直链的正辛烷可以吸附在气液相界面上形成单分子膜, 起到保湿作用, 有利于防止水化、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缝的产生。丙三醇 具有强烈的缓凝作用, 掺量过大甚至可以使水泥水化过程完全停止。单 糖、低聚糖, 如葡萄糖、蔗糖等, 均具有较强的缓凝作用, 它们的缓凝机 理与醇类相同。
3.水泥中石膏的种类、掺量的影响
一般水泥熟料中C3A含量较高,若不加缓凝剂,在使用时,加水 拌和后,很快就会凝结而无法施工。掺加适量石膏就可以控制水泥的 水化速度,调节凝结时间,而且由于石膏的掺入,还可提高早期强度, 降低干缩变形,改善水泥的耐久性等一系列性能。
石膏的种类 石膏除了二水石膏外,还有硬石膏及工业副产石膏,硬石膏在常温下的 溶解度比二水石膏大,但其溶解速度很慢,故其掺入量应比二水石膏要适当 增加。一般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石膏掺量(以SO3计)在1.5%~2.5% 之间,不同石膏的缓凝效果不同,具体情况见表3.1。
3.2石膏的掺量 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不正常凝结。一般情况下,石膏还不至 多到造成快凝,但其掺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对凝结时间的影响便会变得 很小。如图3.1所示,当石膏掺量(以S03计)小于约1.3%时,石膏掺量过小, 水泥会产生快凝。进一步增加S03含量时,石膏才出现明显的缓凝作用,但 石膏掺量(以S03计)超过2.5%以后,凝结时间增长很少。也有许多研究者指 出,石膏的适宜掺量,应是加水后24h左右能够被耗尽的数量。
表3.1 不同石)
相对溶解速度
相对缓凝作用
半水石膏 二水石膏 可溶性无水石膏 天然无水石膏
CaS04·0.5H20 CaS04·2H20 CaS04·(0.001~0.5)H2O CaS04
6 2.4 6 2.1
快 慢 快 最慢
很强烈 较强烈 很强烈 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