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凝剂概述
混凝土缓凝剂原理

混凝土缓凝剂原理混凝土缓凝剂是一种化学添加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从而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混凝土缓凝剂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一、混凝土的凝固过程在了解混凝土缓凝剂的原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混凝土的凝固过程。
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水泥在混合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使混凝土逐渐硬化,最终形成坚固的结构体。
这个过程称为混凝土的凝固硬化过程。
混凝土的凝固硬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塑性阶段、凝结阶段和硬化阶段。
在塑性阶段,混凝土仍然处于流动状态,可以被挤压和模压成各种形状。
在凝结阶段,混凝土开始逐渐变硬,但仍然可以被挤压和模压。
在硬化阶段,混凝土已经达到足够的强度,不再能被挤压和模压,成为坚固的结构体。
二、混凝土缓凝剂的作用机理混凝土缓凝剂是一种化学添加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从而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混凝土缓凝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阻碍水泥的水化反应混凝土缓凝剂可以阻碍水泥的水化反应,从而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水泥在混合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使混凝土逐渐硬化,最终形成坚固的结构体。
混凝土缓凝剂可以抑制水泥与水的反应,降低水化反应速率,从而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2. 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缓凝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混凝土缓凝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内摩擦力,使混凝土更加流动。
此外,混凝土缓凝剂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分散性,使混凝土中的颗粒均匀分散,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3. 控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混凝土缓凝剂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
混凝土缓凝剂可以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延长,从而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中保持流动状态,方便施工。
缓凝剂缓凝机理及实验研究

按照化学成分, 缓凝剂分为有机缓凝剂和无机缓凝剂两种。常用的有机缓凝 剂包括: 木质素磺酸盐及其衍生物、羟基羧酸及其盐( 如酒石酸、酒石酸钠钾、 柠檬酸等) 、多元醇及其衍生物和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其中, 多数有机缓凝剂通 常具有亲水性活性基团, 因此兼具减水作用, 又称为缓凝减水剂。无机缓凝剂包 括: 硼砂, 氯化锌, 铁、铜、锌的硫酸盐、磷酸盐和偏磷酸盐等。
2.3 糖类、多元醇类及其衍生物 醇类化合物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具有不同程度的缓凝作用, 其缓凝作用在于羟基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与水化产物表面上的O2- 形成 氢键, 同时, 其他羟基又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 同样使水泥颗粒表面形 成了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 从而抑制水泥的水化进程。在醇类的同系 物中, 随其羟基数目的增加, 缓凝作用逐渐增强。一元醇随烷基的增加 表面活性增强, 直链的正辛烷可以吸附在气液相界面上形成单分子膜, 起到保湿作用, 有利于防止水化、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缝的产生。丙三醇 具有强烈的缓凝作用, 掺量过大甚至可以使水泥水化过程完全停止。单 糖、低聚糖, 如葡萄糖、蔗糖等, 均具有较强的缓凝作用, 它们的缓凝机 理与醇类相同。
2.缓凝剂的缓凝机理
2.1 无机类缓凝剂 水泥的水化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低溶解度的固体与水生成更低溶解度的固体产 物的反应过程。也就是说, 这是一个随水泥浆体系中液相量不断消耗, 而与之相 接触的固相量不断增加的过程。无机电解质的加入( 尤其在水泥水化初期) 会影响Ca( OH) 2, C- S-H 析出成核及C-A- S-H 的形成过程, 进而对水泥的凝结 硬化产生影响。
谢谢大家!
表3.1 不同石膏的缓凝作用
石膏种类
化学式
溶解度 /(g性无水石膏 天然无水石膏
混凝土中缓凝剂掺量标准

混凝土中缓凝剂掺量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中的重要材料,但是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常常出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不足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添加缓凝剂来解决。
缓凝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减缓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长,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缓凝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缓凝剂的掺量标准。
二、缓凝剂的分类缓凝剂根据其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常见的有磷酸盐类缓凝剂、有机酸类缓凝剂、天然高分子缓凝剂等。
磷酸盐类缓凝剂是一种常用的缓凝剂,它能够使水泥中的三钙硅酸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这种新物质可以阻碍水泥的水化反应,从而减缓混凝土的凝结速度。
有机酸类缓凝剂是一种新型的缓凝剂,它具有良好的缓凝效果和防水性能。
有机酸类缓凝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与水泥中的钙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减缓水泥的水化反应。
天然高分子缓凝剂是一种天然的缓凝剂,主要由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
它可以与水泥中的一些成分反应,从而减缓水泥的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三、混凝土中缓凝剂的掺量标准混凝土中缓凝剂的掺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缓凝剂的掺量应该在1%~3%之间。
但是,具体的掺量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考虑。
1. 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缓凝剂掺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当混凝土的水胶比较大时,需要添加更多的缓凝剂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此外,混凝土的配合比中的砂率、石子率等也会对缓凝剂的掺量产生影响。
2. 使用环境混凝土的使用环境也是影响缓凝剂掺量的一个因素。
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混凝土的凝结速度会加快,因此需要添加更多的缓凝剂。
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混凝土的凝结速度也会变慢,此时需要适当减少缓凝剂的掺量。
3. 缓凝剂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缓凝剂其掺量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磷酸盐类缓凝剂的掺量较大,有机酸类缓凝剂的掺量较小。
缓凝剂

缓凝剂一、缓凝剂定义缓凝剂是能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缓凝剂的主要种类有:羟基羧酸及其盐类,如酒石酸、柠檬酸、葡萄糖酸及其盐类以及水杨酸;含糖碳水化合物类,如糖蜜、葡萄糖、蔗糖等;无机盐类,如硼酸盐、磷酸盐、锌盐等;木质素磺酸盐类,如木钙、木钠等。
二、常用缓凝剂(1)糖蜜缓凝剂糖蜜缓凝剂是由制糖下脚料经石灰处理而成,其主要成分为已糖钙、蔗糖钙等。
一般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1%~0.3%(粉剂),0.2%~0.5%(水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延长2~4h,掺量每增加0.1%(水剂),凝结时间约延长1h,当掺量大于1%时,混凝土长时间酥松不硬;掺量为4%时,28d强度仅为不掺的1/10。
(2)羟基羧酸及其盐类缓凝剂这类缓凝剂一般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03%~0.10%,混凝土凝结时间可延长4~10h。
这类缓凝剂会增加混凝土的泌水率,在水泥用量低或水灰比大的混凝土中尤为突出。
若与引气剂一起使用,则可得到改善。
(3)木质素磺酸盐类缓凝剂这类缓凝剂一般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2%~0.3%,混凝土凝结时间可延长2~3h。
三、缓凝剂的作用机理各种缓凝剂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有机类缓凝剂大多是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以及水化产物新相表面具有较强的活性作用,吸附于固体颗粒表面,延缓了水泥的水化和浆体结构的形成。
无机类缓凝剂,往往是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难溶的薄膜,对水泥颗粒的水化起屏障作用,阻碍了水泥的正常水化。
这些作用都会导致水泥混凝土的缓凝。
缓凝剂对水泥品种适应性十分明显,不同水泥品种缓凝效果不相同,甚至会出现相反效果。
因此,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拌,检测效果。
缓凝剂一般掺量较少,使用时应严格控制掺量,过量掺入不仅会出现长时间不凝现象,有时还会出现速凝现象。
各种缓凝剂的掺量见表4—22。
缓凝剂主要用于高温季节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泵送和滑模混凝土施工以及远距离运输的商品混凝土。
缓凝剂不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下施工的混凝土,也不宜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和蒸养混凝土。
混凝土外加剂种类及作用

混凝土外加剂种类及作用混凝土外加剂是指为改进混凝土性能而添加到混凝土中的一种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持久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能。
一般来说,混凝土外加剂可以分为增塑剂、减水剂、减水减粘剂、延缓剂、早强剂、缓凝剂、气泡剂、抗裂剂、增粘剂等多个种类。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种类以及它们的作用。
1.增塑剂:增塑剂是将普通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的一种外加剂。
它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降低混凝土的黏性,提高混凝土的流动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2.减水剂:减水剂是一种通过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含水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外加剂。
它能够改变水泥和粒面接触的性质,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3.减水减粘剂:减水减粘剂是一种能够同时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和粘度的外加剂,它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4.延缓剂:延缓剂是一种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它可以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5.早强剂:早强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外加剂。
它可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硬化,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6.缓凝剂:缓凝剂是一种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它可以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7.气泡剂:气泡剂是一种在混凝土中生成气泡的外加剂,它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
8.抗裂剂:抗裂剂是一种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外加剂。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和开裂。
9.增粘剂:增粘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粘结性的外加剂。
它可以改善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增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总之,混凝土外加剂种类繁多,每种外加剂都有其不同的作用。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持久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和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某些化学物质,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主要分为四类:减水剂、缓凝剂、加速剂和增强剂。
本文将主要介绍这些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一、减水剂减水剂是指能降低混凝土水泥用量的化学物质。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三点:1. 减少水泥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黏性,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使混凝土易于施工。
2. 减少水泥与水之间的化学反应速率,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得到改善。
3. 通过表面张力的调节,形成较为均匀的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减水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中。
例如:路面、桥梁、隧道、地下工程、高层建筑等。
二、缓凝剂缓凝剂是指能延缓混凝土凝固时间的化学物质。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两点:1. 缓慢释放氢离子,降低混凝土中的pH值,减缓水泥的水化反应速率,从而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2. 形成凝胶化反应产物,使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得到优化,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缓凝剂的主要应用场合是在需要延长混凝土凝固时间的情况下使用。
例如:大坝、水库、隧道、地下室等。
三、加速剂加速剂是指能够加速混凝土凝固时间的化学物质。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两点:1. 通过提高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速率,加速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2. 通过促进水泥中的硅酸盐反应、铝酸盐反应等反应,加速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加速剂的应用场合主要是在需要尽快达到规定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使用。
例如:桥梁、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等。
四、增强剂增强剂是指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化学物质。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两点:1. 在混凝土中形成新的化合物,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通过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增强剂的应用场合主要是在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情况下使用。
例如: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大型水利工程等。
缓凝剂作用

缓凝剂作用缓凝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用于减缓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延长其可搅拌、施工和浇筑的时间。
下面将详细介绍缓凝剂的作用及其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首先,缓凝剂能够延缓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中的水泥与水发生反应,形成水化产物,这个过程称为凝结。
凝结的速度取决于水泥的种类和含量、施工环境温度等因素。
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施工情况下,需要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以便施工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搅拌、浇筑和抹光等工作。
缓凝剂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延缓水泥浆体的凝结速度,从而满足施工的需要。
其次,缓凝剂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流动性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良好的流动性可以保证混凝土能够充分填充模板,减少气孔的生成,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强,会导致浇筑时的坍落度过大,甚至造成流态失稳。
缓凝剂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其达到合适的坍落度。
同时,缓凝剂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内耗力和粘性,提高其液体性,使混凝土更容易施工和抹平。
再次,缓凝剂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温升。
混凝土的凝结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较快,容易产生热裂纹和内外温差引起的构件变形等问题。
缓凝剂的加入可以减缓混凝土的凝结速度,降低温升,从而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这样就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等问题,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最后,缓凝剂的应用还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研究表明,适量添加缓凝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冻融性能。
这是因为缓凝剂的添加可以优化水化产物的形成过程,调整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缓凝剂在混凝土施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温升,改善力学性能等。
因此,合理应用缓凝剂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确保工程质量。
Sika retardol-25型缓凝剂说明书

Sika® Retardol-25混凝土缓凝剂简介是一种适用于中、长时间缓凝的普遍液体混凝土外加剂。
Sika Retardol-25缓凝剂,符合SIA标准162(1989)和FSHBZ A部分。
应用 SikaRetardol-25 用于高质量混凝土:-可控制延缓凝结时间-大体积灌浇混凝土-避免冷接缝产生-长时间运输过程中-恶劣环境浇灌混凝土-高温环境-混凝土需要重复震动的地方-要求凝结后迅速硬化并要求终凝为高强度优点-可控制延长凝结时间-增加强度-减少收缩徐变-不含氯化物-对钢筋无腐蚀Sika Retardol-25 的特殊优点尤其可用于桥梁建筑和要求苛刻的工业领域,高层建筑和水电站等。
———————————————————————————————————技术数据类型改性磷酸盐颜色/形态浅黄色液体比重 1.13±0.03kg/lPH值7.4±1.0贮存储存在1℃~40℃之间,防霜冻保质期如果存放适当,在未开包装情况下,保质期18个月包装200公斤桶装(不可回收)应用掺量水泥重量的0.3-3.0%,所达到的缓凝等级直接依靠于掺量比,按次序受影响于:水泥的质量和保存期限、骨料、水灰比、周围环境的温度、新拌混凝土的温度、水泥的掺量。
在许多情况下,最好是通过测试来确定所需的用量。
Sika Retardol-25 适用于所有波特兰型号的水泥,包括抗硫酸盐水泥。
Sika Retardol-25 一定不要与防冻剂一起使用。
分散性 Sika Retardol-25 可与计量的水一起加入搅拌机或混合加入混合的水中。
西卡可提供自动和精确计量的设备来满足施工需求。
模板用于缓凝混凝土的模板必须密实、不吸水。
普通木质模板要预先用水润湿至饱和或用脱膜剂或西卡的Sika-Form-Oil 乳液处理。
混凝土的铺放掺有Sika Retardol-25 的混凝土,需按照优质混凝土的生产及浇注标准来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缓凝剂概述
缓凝剂是一种能推迟水泥水化反应,从而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新拌混凝土较长时间保持塑性。
方便浇注,提高施工效牢,同时对混凝土后期各项性能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外加剂。
目前.木质素硫磺盐是产量较大、应用较为广泛的缓凝剂。
除此以外,糖蜜类、羟基羧酸类以及少数无机盐类缓凝剂也得到了普遍使用。
因此。
结合缓凝剂的不同种类,论述了缓凝荆的缓凝作用机理。
1缓凝剂的种类
缓凝剂的种类按其化学成可分为无机缓凝剂和有机缓凝剂两大类。
1.1无机缓凝剂
(1)磷酸盐、偏磷酸盐类缓凝剂磷酸盐、偏磷酸盐类缓凝剂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无机缓凝剂。
正磷酸(H,P00的缓凝作用并不大,但各种磷酸盐的缓凝作用却较强。
在相同掺量情况下,磷酸盐类缓凝刺中缓凝作用最强的是焦磷酸钠(№:P如7)。
(2)硼砂(Na:BJ畴·10H20)色粉末状结晶物质。
吸湿性强,易溶于水和甘油,水溶液呈弱碱性.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缓慢风化。
(3)氟硅酸钠(NaZi瞄白色结晶物质,密度2.689·tin4,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有腐蚀性。
一般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1%-0.2%。
1.2有机缓凝剂
有机缓凝剂按其官能团的不同可分为木质紊磺酸盐、羟基羧酸及其盐、多元醇及其衍生物、糖类及碳水化合物等。
(1)羟基羧酸、氨基羧酸及其盐此类缓凝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羧酸基或氨基,常见的此类缓凝剂有柠檬酸、葡萄糖酸、水杨酸等及其盐。
此类缓凝剂的缓凝效果较强,掺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O.05%--O.2%。
(2)多元醇及其衍生物多元醇及其衍生物的缓凝作用较稳定,特别是在使用温度变化时仍有较好的稳定性。
其中一元醇缓凝作用较小.但随烷基的增加。
表面话性增强;二元醇中的乙二醇基本没有缓凝作用,丙二醇以后的二元醇缓凝作用逐渐增强;丙三醇缓凝作用很强,甚至可以使水泥水化作用完全停止。
此类缓凝剂掺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0.05%-0.2%之间。
(3)糖类
葡萄糖、蔗糖及其衍生物和糖蜜及其衍生物.由于原料广泛、价格低廉,同时具有一定的缓凝作用。
因此使用也较为广泛。
其掺量一般为胶凝材料用量的O.1%-0.3%。
2缓凝剂的作用机理
2.1无机缓凝剂作用机理
水泥浆体凝聚过程的发展取决于水泥矿物的组成和胶体粒子问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取决于水泥浆体中电解质的存在状态。
如果胶体粒子之间存在相当强的斥力,水泥凝胶体系将是稳定的.否则将产生凝聚。
电解质能在水泥矿物颗粒表面构成双电层,并阻止粒子的相互结合。
当电解质过龟时,双电层被压缩,粒子问的引力强,水泥凝胶体开始凝聚。
绝大多数无机缓凝剂都是电解质盐类,可以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带电离子。
阳离子的置换能力随其电负性的大小、离子半径以及离子浓度不同而变化。
而同价数的离子的凝聚作用取决于它的离子半
径和水化程度。
一般来讲,原子序数越大,凝聚作用越强。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也会对水泥浆体系稳定状态产生影响。
水泥的水化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低溶解度的固体与水生成更低溶解度的固体产物的反应过程。
也就是说,这是—个随水泥浆体系中液相量不断消耗,而与之相接触的固相量不断增加的过程。
因此,无机电解质的加人会影响Ca(OH):、C—S—H析出成核及C—A—S—H的形成过程,进而延迟了水泥的凝结硬化。
2.2有机缓凝剂作用机理
(1)羟基羧酸、氨基羧酸及其盐
此类缓凝荆对硅酸盐水泥的缓凝作用主要在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含有—OH等络合物形成基。
羟基在水泥水化产物的碱性介质中与游离的ca“生成不稳定的络合物,在水化初期控制了液相中的c8“的浓度,产生缓凝作用。
随着水化过程的进行。
这种不稳定的络合物将自行分解,水化将继续正常进行,并不影响水泥后期水化。
其次,羟基、氨基、羧基均易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再加上水分子之问的氢键缔合.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阻止了水泥颗粒键的直接接触,阻碍水化的进行。
(2)糖类、多元醇类及其衍生物
此类缓凝剂对水泥的水化反应具有程度不同的缓凝作用,其缓凝作用在于羟基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与水化产物表面上的O。
形成氧键,同时,其他羟基又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同样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从而抑制水泥的水化进程。
在醇类的同系物中,随其羟基数目的增加,缓凝作用逐渐增强。
单糖、低聚糖。
如葡萄糖、蔗糖等,均具有较强的缓凝作用。
它们的缓凝机理同醇类。
(3)糖蜜类减水刑
糖蜜中的主要成分是己糖酸钙.具有较强的固一液表面活性,因此能吸附在水泥矿物颗粒表面形成溶剂化吸附层。
阻碍颗粒的接触和凝聚.从而破坏了水泥的絮凝结构.使水泥的初期水化糖钙含有多个羟基,对水泥的初期水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使游离水增多,提高了水泥浆的流动性。
糖蜜属于非引气型缓凝剂,原因在于它的气一液界面活性较低,不利于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因而引气量不大闻。
3结论
(1)大多数无机缓凝剂是电解质盐类,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带电离子,产生置换和凝聚作用,在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难溶的膜层,阻止水泥的水化,产生缓凝效果。
(2)有机缓凝剂分类不同,缓凝机理不同。
主要依靠形成络合物、水化薄膜、吸附层等来延缓水泥的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