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掌握调节方法;

2.利用点光源产生的同心圆干涉条纹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二、仪器及用具(名称、型号及主要参数)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 激光器,透镜等

三、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如图所示。两平面反射镜M 1、M 2、光源 S 和观察点E (或接收屏)四者北东西南各据一方。M 1、M 2相互垂直,M 2是固定的,M 1可沿导轨做精密移动。G 1和G 2是两块材料相同薄厚均匀相等的平行玻璃片。G 1的一个表面上镀有半透明的薄银层或铝层,形成半反半透膜,可使入射光分成强度基本相等的两束光,称G 1为分光板。G 2与G 1平行,以保证两束

光在玻璃中所走的光程完全相等且与入射光的波长无关,保证仪器能够观察单、复色光的干涉。可见G 2作为补偿光程用,故称之为补偿板。G 1、G 2与平面镜M 1、M 2倾斜成45°角。

如上图所示一束光入射到G 1上,被G 1分为反射光和透射光,这两束光分别经M 1和M 2’反射后又沿原路返回,在分化板后表面分别被透射和反射,于E 处相遇后成为相干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图中M 2’是平面镜M 2由半反膜形成的虚像。观察者从E 处去看,经M 2反射的光好像是从M 2’来的。因此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和由平面M 1与M 2’之间的空气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是完全一样的,在讨论干涉条纹的形成时,只需考察M 1和M 2两个面所形成的空气薄膜即可。两面相互平行可到面光源在无穷远处产生的等倾干涉,两面有小的夹角可得到面光源在空气膜近处形成的等厚干涉。若光源是点光源,则上述两种情况均可在空间形成非定域干涉。设M 1和M 2’之间的距离为d ,则它们所形成的空气薄膜造成的相干光的光程差近似用下式表示 若 M 1与M 2平行,则各处d 相同,可得等倾干涉。系统具有轴对称不变性,故

2cos d i

δ=

屏E 上的干涉条纹应为一组同心圆环,圆心处对应的光程差最大且等于2d,d 越大圆环越密。反之中心圆斑变大、圆环变疏。若d 增加,则中心“冒出”一个条纹,反之d 减小,则中心“缩进”一个条纹。故干涉条纹在中心处“冒出”或“缩进”的个数N 与d 的变化量△d 之间有下列关系

即 λ =

2△d N

根据该关系式就可测量光波波长λ或长度△d 。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

1. 单击登陆进入实验大厅

2. 选择光学实验单击

3. 双击迈克尔逊干涉仪进入实验界面

4. 在实验界面单击右键选择“开始实验”

5. 调节仪器。(抓图)

6. 测量:由测量波长关系式可知,λ是以定值,平移M 1来改变d ,观察等倾圆环条纹

的变化规律并记录。每“冒出”或“缩进”50个圆环(中央亮斑最大)记录一次M 1镜的位置,连续9次,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抓图)

2

d N

λ

?=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1.数据列表

条纹的吞吐数N10 50 100 150 200

d i /mm 48.49405 48.47880 48.46296 48.44682 48.43099

条纹的吞吐数N2250 300 350 400 450

d i+5/mm48.41513 48.40906 48.38347 48.37799 48.35196

△N= N2- N1250 250 250 250 250

△d i = (d i+5 -d i )/5/mm -0.015784 -0.013948 -0.015898 -0.013766 -0.015806 △(△d i)=△d i -△d/mm 0.059418 0.061254 0.059304 0.061436 0.059396

2. 数据处理

由上表知|△?d|= 0.075202mm N= 250

U A= 5.77350*10-6m

U B= 1.08305*10-6m

∴U△d= 5.87421*10-6m

∴Uλ= 2UΔd/N =46.99368nm

计算平均值?λ= (2△?d)/N = 601.616nm

根据标准值λ标= 632.8nm

百分相对误差:

E=(| λ-λ标|)/λ标×100%=(|601.616-632.8|)/632.8×100%=4.927%

∴λ= (601.62 + 46.99)nm

六、回答预习思考题

1.测He-Ne激光波长时,要求n尽可能大,这是为什么?对测得的数据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处理?

答:n越大所测得的波长的精确度就越高,对实验测得的数据采用逐差法进行处理。

2.从实验原理图1中看,如果把干涉仪中的补偿板B去掉,会影响到哪些测量?哪些测量不受影响?

答:补偿板有两个作用,其一是补偿光程,其二是消色差,且最主要作用为消色差。补偿板B的作用是使光程差仅由M1、M2的位置决定,若去掉B,那么光程差还受到平行板厚度、倾角、折射率等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可以知道,这样的话会使各个刻度的测量带来影响,而对于圆环数N则没有影响。

测量实验报告 (已填写答案)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系别: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工程测量实验室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实习报告中文字部分自己填写 2、实验或实习报告中的表格,请填写自己或小组观测的数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倾式DS3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 3.练习一测站的测量、记录、计算和检核。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每组实习设备为DS3微倾式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1个、铅笔、计算器自备。 三、方法与步骤: 1、水准仪的认识: (1)部件名称、位置、作用及使用方法。 (2)了解水准尺分划注记的规律,掌握读数方法。 2、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要求高度适中,地面坚实稳固,架头水平,仪器连接牢固。 (2)粗平:观察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时的运动方向与圆水准气泡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从仪器构造上注意观察脚螺旋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与仪器的升降之间的关系。 (3)瞄准水准尺: (4)精平与读数: 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2、实验数据记录:(请填写自己观测的数据,以下为示例) 测站测点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备注 1 A-1 1.568 1.416 0.15 2 第1台阶 2 A-2 1.568 1.265 0.30 3 第2台阶 3 A-3 1.568 1.11 4 0.454 第3台阶 4 A-4 1.568 0.966 0.602 第4台阶 1.中心连接螺旋要旋紧,防止仪器从架头上摔落。 2.每次读数前,均须消除视差和进行精确整平。 3.记录人员记录数据时,要向观测人员回报,记录以m为单位,记为mm。 4.为了人和仪器的安全,测站点和转点应选在路边。 5.仪器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脚螺旋,水平微动螺旋都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使用时不宜旋到顶端。 五、思考题: 1、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中,已经观测了后视点,当观测前视点时是否还要再次粗略整平及精确整平?为什么? 答:不能进行粗略整平。因为此项操作会改变仪器的高度,导致分别进行后、前视读数时的仪器高度不同,所测高差中引入了该高度差。 必须进行精确整平。因为水淮测量中,水淮仪必须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要通过精确整平才能获得。 2、用脚螺旋粗略整平,若操作熟练后,只用两个脚螺旋即可整平,如何操作?

测量仪器说明书

目录 一、GeoPluse浅地层剖面仪操作规程 (1) 1、仪器简介 (1) 1)功能简介 (1) 2)系统配置 (1) 2、GeoPluse浅地层剖面仪系统配置连接 (1) 1)换能器安装 (1) 2)5430A收发机与5210A接收机连接 (2) 3)接通电源 (4) 3、5210A与5430A收发机功能键简介 (4) 1)5430A收发机功能键简介 (5) 2)5210A接收机功能键简介 (5) 4、数据采集后处理 (7) 二、Knudsen 320Ms双频测深仪操作规程 (14) 1、仪器简介 (14) 1)工作原理 (14) 2)功能简介 (14) 2、系统配置连接 (15) 1)换能器连接 (15) 2)Knudsen 320Ms主机与电脑的连接 (15) 3)接通电源 (16) 3、Knudsen 320Ms菜单结构 (16) 4、数据采集后处理 (21) 三、TideMaster型潮位仪操作规程 (29) 1、仪器硬件设置 (29) 1)主要设备仪器 (29) 2)操作及安装使用 (31) 2、临时验潮站站址选择原则 (31) 3、仪器的软件设置 (31) 四、GPS操作规程 (41) 1、工作原理 (41) 2、基准站操作 (41) 1)仪器架设 (41) 2)用手簿启动基准站 (44) 3、Trimble SPS461 GPS罗经设置及使用说明 (46) 1)网络连接方法设置461 (46)

2)SPS461 信标机定位定向仪液晶屏设置说明 (51) 五、海底管线铺设导航、定位技术 (64) 1、GPS定位原理 (64) 2、海洋定位技术 (65) 1)差分GPS技术 (65) 2)信标差分技术 (65) 3、GPS 控制网及基准站的设立解算 (66) 1)基准站的选定和设立 (66) 2)GPS控制网的布设、施测和解算 (67) 3)测区的坐标七参数的解算 (68) 4)利用转化参数转换坐标 (69) 4、海底管道施工导航定位技术 (69) 1)海底管线临时定位桩施工 (69) 2)铺管船法海底管线铺设导航定位 (71) 六、海底管线预、后调查方案 (75) 1、概述 (75) 1)项目概述 (75) 2)海底管线状态简介 (75) 2、使用检测仪器进行海底管线铺设后调查内容 (76) 1)海底管线外观检查 (76) 2)经处理后的完工调查 (77) 3、后调查作业设备及选用原则 (77) 1)测深设备 (77) 2)旁侧声纳 (78) 3)浅地层剖面仪 (78) 4、调查作业施工 (79) 1)作业准备 (79) 2)计划线布设 (79) 3)作业方法和步骤 (80) 4)作业注意事项 (82) 5、数据采集、记录以及报告 (83) 1)数据采集 (83) 2)数据处理 (84) 6、组织机构与职责 (85)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87789

迈克耳逊干涉仪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掌握调节方法; 2.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钠光波长和精细结构。 二.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钠光灯、透镜等。 三.实验原理 迈克耳孙干涉仪原理如图所示。两平面反射镜M1、M2、光源 S和观察点E (或接收屏)四者北东西南各据一方。M1、M2相互垂直,M2是固定的,M1可沿导轨做精密移动。G1和G2是两块材料相同薄厚均匀相等的平行玻璃片。G1的一个表面上镀有半透明的薄银层或铝层,形成半反半透膜,可使入射光分成强度基本相等的两束光,称G1为分光板。G2与G1平行,以保证两束光在玻璃中所走的光程完全相等且与入射光的波长无关,保证仪器能够观察单、复色光的干涉。可见G2作为补偿光程用,故称之为补偿板。G1、G2与平面镜M1、M2倾斜成45°角。

如上图所示一束光入射到G1上,被G1分为反射光和透射光,这两束光分别经M1和M2反射后又沿原路返回,在分化板后表面分别被透射和反射,于E处相遇后成为相干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图中M′2是平面镜M2由半反膜形成的虚像。观察者从E处去看,经M2反射的光好像是从M′2来的。因此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和由平面M1与M′2之间的空气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是完全一样的,在讨论干涉条纹的形成时,只需考察M1和M2两个面所形成的空气薄膜即可。两面相互平行可到面光源在无穷远处产生的等倾干涉,两面有小的夹角可得到面光源在空气膜近处形成的等厚干涉。若光源是点光源,则上述两种情况均可在空间形成非定域干涉。设M1和M′2之间的距离为d,则它们所形成的空气薄膜造成的相干光的光程差近似用下式表示 若M1与M′2平行,则各处d相同,可得等倾干涉。系统具有轴对称不变性,故屏E上的干涉条纹应为一组同心圆环,圆心处对应的光程差最大且等于2d,d 越大圆环越密。反之中心圆斑变大圆环变疏。若d增加则中心“冒出”一个条纹,反之d减小则中心“缩进”一个条纹。故干涉条纹在中心处“冒出”或“缩进”的个数N与d的变化量△d之间有下列关系 根据该关系式就可测量光波波长λ或长度△d。 钠黄双线的精细结构测量原理简介: 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为:当,时V=1, 此时干涉条纹最清晰,可见度最大;时V=0,可见度最小。 从一视见度最低的位置开始算起,测量一次视见度最低处的位置,者其间的光程差 为,且由关系算出谱线的精细结构。 四.实验结果计与分析 次数初读数 d1(mm) 末读数 d2(mm) △ d=|d1-d2| (mm) (nm)(nm ) 137.7247937.754420.02963592.6592.6

经纬仪实验报告

篇一:经纬仪测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dj6、dj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dj6、dj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3、掌握用dj6、dj2光学经纬仪按方向观测法(全圆方向观测法)测水角的方法及记录、计算方法,了解各项限差要求及检核。 4、掌握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垂直角的方法(中丝法)。 二、实验原理与方案 1、人员组织: 第10实验小组由7人组成,每轮实验设置: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机动人员5人。 2、仪器设备: dj6、一光dj2经纬仪各l台、记录板1块、测伞1把、记录手簿1本(附记录板)、木桩1根、水泥钉1枚、2b铅笔2、粉笔1支。 3、实验原理: (1)水平角观测原理如图3-1所示。空间两直线oa和ob相交于点o,将点 a、o、b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得相应投影点a′o′b′,水平线o′a′和o′b′夹角β即是过两方向线所做铅垂面夹角-水平角。经纬仪水平度盘上的读数a和b,则水平角β为两读数之差: β=b-a 图3-1 (2)全圆方向观测法原理如图3-2所示。方向观测法是在一测回把测站上所有观测方向,先盘左位置依次观测,再盘右位置依次观测,取盘左盘右平均值作为各方向的观测值。如图测站点o周围有待测目标a、b、c,选a作为起始方向。用盘左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a、b、c、a,读取观测值,称为上半测回;然后纵转望远镜,改用右盘逆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a、c、b、a并读数,称为下半测回。上、下半测回合起来称为一个测回。 图3-2 (3)垂直角观测原理如图3-3所示。垂直角是在同一铅垂面某目标方向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a,其围为0°~±90°,图中za、za为a、b方向的天顶距读数。用经纬仪望远镜找准目标a、b,由垂直度盘读数减去水平线在度盘上的度数,即可得到垂直角。 如图3-3 三、实验容与步骤 (一)安置仪器 1、对中整平(锤球对中) (1)将三脚架调整到合适高度,开三脚架安置在测站点o上方,在脚架的连接螺旋上挂上锤球,如果锤球尖离标志中心太远,可固定一脚移动另外两脚,或将三脚架整体平移,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并注意使架头大致水平,然后将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2)将经纬仪从箱中取出,用连接螺旋将经纬仪安装在三脚架上。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若锤球尖偏离测站点标志中心,可旋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经纬仪,使锤球尖精确对中测站点标志中心,然后旋紧连接螺旋。 2、精确整平对中 (1)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两手同时向或向外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注意气泡移动方向始终与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 (2)将照准部转动90°,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3)再将照准部转回原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水准管在任何位置,气泡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精品

1 2 1 2 1 2 1 2 1 2 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 2) 观察等倾、等厚和非定域干涉现象 3) 测量氦氖激光的波长和钠光双线的波长差。 实验仪器: 氦氖激光光源、钠光灯、迈克尔逊干涉仪、毛玻璃屏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光源 S 出 发的光经过称 45。 放置的背面镀银的半透玻璃板 P 1 被分成互相垂直的强度几乎相等的两束光, 光 路 1 通过 M 1 镜反射并再次通过 P 1 照射在观察平 面 E 上,光路 2 通过厚度、折射率与 P 1 相同的玻 璃板 P 2 后由 M 2 镜反射再次通过 P 2 并由 P 1 背面的 反射层反射照射在观察平面 E 上。图中平行于 M 的M ' 是M 经 P 反射所成的虚 1 2 2 1 像,即 P 到 M 与 P 到 M ' 的光程距离相等,故从 P 到M 的光路可用 P 到M ' 等 价替代。这样可以认为 M 与 M ' 之间形成了一个空气间隙, 这个空气间隙的厚度 可以通过移动 M 1 完成,空气间隙的夹角可以通过改变 M 1 镜或 M 2 镜的角度实现。 当 M 与M ' 平行时可以在观察平面 E 处观察到等倾干涉现象,当 M 与M ' 有一 1 2 1 2 定的夹角时可以在观察平面 E 处观察到等厚干涉现象。 2:激光器激光波长测量原理: 由等倾干涉条纹的特点,当 θ =0 时的光程差 δ 最大,即圆心所对应的

1 2 1 2 干 涉级别最高。转动手轮移动 M1,当 d 增加时,相当 于增大了和 k 相应的θ 角 ,可以看到圆 环一个个从中心 “冒出” ;若 d 减小时,圆环逐渐 缩小, 最后“淹没”在中心处。 每“冒” 出或“ 缩”进一个干涉环,相应的光程差改变了一个波长, 也就是 M 与 M ’ 之间距离 变化了半个波长。 若将 M 与 M ’ 之间距离改变了 △d 时,观察到 N 个干涉环变化,则 △d=N 由此可测单色光 的波长。 3:钠光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在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低压钠黄灯双线的等倾干涉条纹时,可以看到 随着动镜 M 1 的移动,条纹本身出现了由清晰到模糊再到清晰的周期性变化,即 反衬度从最大到最小再到最大的周期性变化, 利用这一特性, 可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对于等倾干涉而言,波长差的计算公式为: 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 (1) )观察非定域干涉条纹 1) 通过粗调手轮打开激光光源, 调节激光器使其光束大致垂直于平面反光镜 M 2 入射,取掉投影屏 E ,可以看到两排激光点 2) 粗调手轮移动 M 1 镜的位置,使得通过分光板分开的两路光光程大致相等 3) 调节M 1 、M 2 镜后面的两个旋钮, 使两排激光点重合为一排,并使两个最 亮的光点重合在一起。此时再放上投影屏 E ,就可以看到干涉条纹。 4) 仔细调节 M 、 M 镜后面的两个旋钮,使 M 与 M ' 平行,这时在屏上可 以看到同心圆条纹,这些条纹为非定域条纹。 5) 转动微调手轮,观察干涉条纹的形状、疏密及中心“吞” 、“吐”条纹随光程差 改变的变化情况。

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关于温度传感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温度传感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具体研究了三种温度传感器关于温度的特性,发现N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P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两者的线性性都不好。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关于温度有很好的线性性质。PN节作为常用的测温元件,线性性质也较好。本实验还利用PN节测出了波 尔兹曼常量和禁带宽度,与标准值符合的较好。 关键词:定标转化拟合数学软件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NATURE OF TEMPERATURE SENSOR 1.引言 温度是一个历史很长的物理量,为了测量它,人们发明了许多方法。温度传感器通过测温元件将温度转化为电学量进行测量,具有反应时间快、可连续测量等优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作者对三类测温元件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出了电阻率、电动势、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热电阻的特性 2.1实验原理 2.1.1Pt100铂电阻的测温原理 和其他金属一样,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利用铂的此种物理特性制成的传感器称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通常使用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零度阻值为100Ω(即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应用温度范围广,是中低温区(-200℃~650℃)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本实验即采用这种铂电阻作为标准测温器件来定标其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曲线,为此,首先要对铂电阻本身进行定标。 按IEC751国际标准,铂电阻温度系数TCR定义如下: TCR=(R100-R0)/(R0×100) (1.1) 其中R100和R0分别是100℃和0℃时标准电阻值(R100=138.51Ω,R0=100.00Ω),代入上式可得到Pt100的TCR为0.003851。 Pt100铂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Rt=R0[1+At+B t2+C(t-100)t3] (-200℃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2.掌握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盘读数的配置方法。 3.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4学时。 2.实验小组由4人组成:操作仪器,记录,竖立花杆轮流进行。 3.实验设备:DJ6光学经纬仪1台,三角架一个,花杆2根,记录纸2张,铅笔1支。 三、方法与步骤 (一)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1.在指定点位上安置经纬仪并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经纬仪的操作: 对中和整平: (1)粗略对中 ①在测站上安放脚架,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②转 动光学对中器使光学对中器分划板上的小圆圈和测点的标志 同时清晰,踩紧一条架腿,两手分别握住另两条架腿,前后 左右移动架腿同时观测对中器使对中器基本对中测站标志。 (2)精确对中: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地面测站点位于光学对中器圆圈的中心; (3)粗平:通过伸缩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精平: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精确居中,气泡偏移不超过两格; ①首先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上水准管轴与任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两手同时对向或者反向转动那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②然后转动照准部90度,使水准管轴与上面那两个脚螺旋连线垂直,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再转回原来的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则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时气泡都居中了。 (5)精确对中:此时通过观察对中器看看地面测点是否偏离了圆圈的中心,若未偏离则说明此时仪器对中整平好了。若偏离了,则应稍松开连接螺旋(注意:仍然保持着与基座的连接)在三脚架上平移仪器进行精确对中; (6)再看一下长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不居中则重复(4)(5)项步骤。 瞄准: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使用标位于视场内。 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 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 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单根纵丝平分,或 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 读数: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 镜的目镜套,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刻划清晰,读取度盘刻划线位 于分微尺所注记的度数,从分微尺上该刻划线所在位置的分数 估读至0.1′(即6"的倍数)。 (二)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1.度盘配置:设共测n个测回,则第i 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 i-1 )180/n。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在该测回的度盘位置,扳下复测扳手,瞄准起始目标,扳上复测扳手(或采用度盘变换手轮配置度盘)。 2.一测回观测: 盘左:瞄准左目标A ,进行读数记a 左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 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 左;计算上半测回角值?左=b 左 - a 左 。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 2)观察等倾、等厚和非定域干涉现象 3)测量氦氖激光的波长和钠光双线的波长差。 实验仪器: 氦氖激光光源、钠光灯、迈克尔逊干涉仪、毛玻璃屏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光源S 出发的光经过称。45放置的背面镀银的半透玻璃板1P 被分成互相垂直的强度几乎相等的两束光,光 路1通过1M 镜反射并再次通过1P 照射在观察平 面E 上,光路2通过厚度、折射率与1P 相同的玻 璃板2P 后由2M 镜反射再次通过2P 并由1P 背面 的反射层反射照射在观察平面E 上。图中平行于1M 的'2M 是2M 经1P 反射所成的虚像,即1P 到2M 与1P 到'2M 的光程距离相等,故从1P 到2M 的光路可用1P 到'2M 等价替代。这样可以认为1M 与'2M 之间形成了一个空气间隙,这个空气间隙的厚度可以通过移动1M 完成,空气间隙的夹角可以通过改变1M 镜或2M 镜的角度实现。当1M 与' 2M 平行时可以在观察平面E 处观察到等倾干涉现象,当1M 与'2M 有一定的夹角时可以在观察平面E 处观察到等厚干涉现象。 2:激光器激光波长测量原理: 由等倾干涉条纹的特点,当θ =0 时的光程差δ 最大,即圆心所对应的干

涉级别最高。转动手轮移动 M1,当 d 增加时,相当 于增大了和 k 相应的θ 角 ,可以看到圆 环一个个从中心“冒出” ;若 d 减小时,圆环逐渐 缩小,最后“淹没”在中心处。 每“冒”出或“缩”进一个干涉环,相应的光程差改变了一个波长,也就是 M 与M ’之间距离 变化了半个波长。 若将 M 与 M ’之间距离改变了△d 时,观察到 N 个干涉环变化,则△d =N 由此可测单色光的波长。 3:钠光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在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低压钠黄灯双线的等倾干涉条纹时,可以看到随着动镜1M 的移动,条纹本身出现了由清晰到模糊再到清晰的周期性变化,即反衬度从最大到最小再到最大的周期性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可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对于等倾干涉而言,波长差的计算公式为: 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 (1)观察非定域干涉条纹 1)通过粗调手轮打开激光光源,调节激光器使其光束大致垂直于平面反光镜2M 入射,取掉投影屏E ,可以看到两排激光点 2)粗调手轮移动1M 镜的位置,使得通过分光板分开的两路光光程大致相等 3)调节1M 、2M 镜后面的两个旋钮,使两排激光点重合为一排,并使两个最亮的光点重合在一起。此时再放上投影屏E ,就可以看到干涉条纹。 4)仔细调节1M 、2M 镜后面的两个旋钮,使1M 与' 2M 平行,这时在屏上可以看到同心圆条纹,这些条纹为非定域条纹。 5)转动微调手轮,观察干涉条纹的形状、疏密及中心“吞”、“吐”条纹随光程差改变的变化情况。

经纬仪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地球物理1701班学号:0110170 实验一经纬仪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名称:经纬仪认识与使用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仪器: 经纬仪1台,三脚架1个。 四、实验内容: 1、熟悉经纬仪的构造,熟悉各部件功能及使用;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方法; 3、熟悉经纬仪测角的流程; 4、掌握经纬仪测水平角、垂直角的瞄准方法; 5、按物理实验报告格式,独立编写并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与方法: 1、经纬仪的构造及各部件功能及使用方法 DJ6 经纬仪由三部分组成: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组成。各部件名称如图1 所示。 图 1 经纬仪各部件名称 1)各部件功能及使用各种旋钮的作用与经纬仪基本一致,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加深认识。

水平制动螺旋:粗瞄后制动,照准部则不能转动;水平微动螺旋:水平 制动螺旋制动后,水平微动螺旋可以小范围微动, 用于精确照准目标;竖直制动螺旋: 粗瞄后制动,望远镜则不能转动; 竖直微动螺旋:竖直制动螺旋制动后,竖直微动螺旋可以小范围微动, 用于精确照准目标; 脚螺旋:用于对中和整平仪器; 物镜调焦螺旋:旋转该螺旋,进行物镜调焦,看清目标成像。目 镜调焦螺旋:旋转该螺旋,进行目镜调焦,看清十字丝成像。指 标水准管调节螺旋:调节该螺旋,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反光 镜:360 度转动反光镜,是读数窗的亮度最大。 光学对点器:用于仪器对中。 2、经纬仪使用方法 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按以下流程进行:安置仪器—仪器对中整平—瞄准——读数。如果是垂直角测量,在读数前应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1)对中整平 (1)安置仪器 将三脚架成正三角形打开,测站点在三角形中心,架头大致水平,拧紧固定螺旋将仪器安置在架头上。 (2)精确对中如果测站点位未出现在光学对点器视野中,可两手各握住一个脚架架腿移动脚架,使测站点位大致位于对点器标识圆圈附近,最后用脚螺旋精确对中。 (3)粗略整平 33

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核酸蛋白检测仪、紫外检测仪是液湘色谱仪中的一种紫外检测装置,核酸蛋白检测仪、紫外检测仪是根据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于现代色谱仪器的要求而改进设计的一种新型紫外检测仪。该仪器在创新方面的主要特点为: 1.该仪器除配有输出10mV记录仪信号外,还配有输出适合计算机积分仪的输口,这 样很方便构成色谱工作站系统。(可同时进行计算机和记录仪信号输出,亦可省去记录仪) 2.该仪器的数字显示设计为固定光吸收,A显示计算机用和可变量程光吸收A显示记 录仪用两种可选模式,这样可方便于规范化读数(特别是可应用于药品生产的GMP 工艺规范化管理),同时亦可根据科研需要进行可变量程的高灵敏度读数,这样可方便于对低浓度样品检测。 3.该仪器采用新型进口IP28光电倍增管和改进型电路结构,使仪器工作更为稳定可 靠。 该仪器配有上层析柱、恒流泵、部分收集器等等,即组成一套完整的液色湘色谱分离分析系统。它可应用于现代生物学研究,药物测定、农业科研、化工、食品及医疗单位对具有紫外吸收的样品作定量分析。本仪器主要元器件均采用进口,仪器全部采用LED数字显示,使用方便。 二.主要技术性能 (1)核酸蛋白检测仪提供波长:254nm、280nm。 (2)紫外检测仪提供波长:220nm、254nm、280nm、340nm。 (3)量程范围:0~100%T、0~2A、0~1A、0~0.5A、0~0.2A、0~0.1A、0~0.05A。 (4)流式样品池:容积100微升、光程3毫米。 微量样品池:容积30微升、光程10毫米。 (5)记录仪输出:10mV (6)积分仪输出:0.1A/mV (7)数显模式:固定A量程读数(0~2.0A);可变A量程读数(0~2.0A、0~1.0A、0~0.5A、0~0.2A、0~0.1A、0~0.05A)。 (8)量程在0.05A档时:噪音≦0.002A。 (9)工作环境温度:0℃~35℃。 (10)仪器可连续工作。 (11)电源:220VAC±10%50HZ。 (12)单体外形尺寸:280×180×158(mm)。 (13)主机重量:5㎏。 三.工作原理 从光源发出的光经狭缝,滤色器聚焦到样品池上,此单色光通过样品池射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面上,使光束由于样品浓度不同所引起透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光电流变化,此光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并输入到对数转换器、使透光率T转换成光吸收A输出即A=lgT/1=ε·CL式中ε为待测样品的摩尔消光系数,C为样品浓度,采用摩尔/升单位,L为光程,用厘米作单位。根据上式只要测出了A、L和ε就可求出样品浓度C。若从放大器直接输入到记录仪,则在记录仪上绘出的是样品透光率T变化的图谱,若从对数转换器输入到记录仪上,在记录仪上绘出的是样品光吸收变化的图谱。 四.仪器结构 核酸蛋白检测仪、紫外检测仪是单光路结构,由紫外检测器、和记录仪部分组成现将其构造分别说明如下: 1.紫外检测仪: 它由光源、干涉滤色片、样品池、光电倍增管、放大和对数板、低压板和高压板等组成。面板上有四氟塑料管的进样口和出样口,A调零以及调节“光量”大小旋(光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方法并观察各种干涉图样。 2、区别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和非定域干涉,测定 He-Ne 激光波长 二、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 He-Ne 激光器及光源、小孔光阑、扩束镜(短焦距会聚镜)、毛玻璃屏等。 (图一) (图二) 三、实验原理 ①用 He-Ne 激光器做光源,使激光通过扩束镜会聚后发散,此时就得到了一个相关性很好的点光源,射到分光板 P1和 P2上后就将光分成了两束分别射到 M1 和 M2 上,反射后通过 P1 、 P2 就可以得到两束相关光,此时就会产生干涉条纹。 ②产生干涉条纹的条件,如图 2 所示, B 、 C 是两个相干点光源,则到 A 点的光程差δ =AB-AC=BCcosi , 若在 A 点出产生了亮条纹,则δ =2dcosi=k λ (k 为亮条纹的级数 ) ,因为 i 和 k 均为不可测的量,所以取其差值,即λ =2 Δ d/ Δ k。 四、实验步骤 1、打开激光电源,先不要放扩束镜,让激光照到分光镜 P1 上,并调节激光的反射光照射到激光筒上。 2、调节 M2 的位置使屏上两排光中最亮的两个光点重回,并调至其闪烁。 3、将扩束镜放于激光前,调节扩束镜的高度和偏角,使光能照在 P1分光镜上,看显示屏上有没有产生同心圆的干涉条纹图案。没有的话重复 2 、 3 步骤,直到产生同心圆的干涉条纹图案。 4、微调 M2是干涉图案处于显示屏的中间。 5、转动微量读数鼓轮,使 M1 移动,可以看到中心条纹冒出或缩进,若看不到此现象,先转动可度轮,再转动微量读数鼓轮。记下当前位置的读数 d0 ,转动微量读数鼓轮,看到中心条纹冒出或缩进 30 次则记一次数据,共记录 10 次数据即 d0、 d1 (9)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 报告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2.掌握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盘读数的配置方法。 3.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4学时。 2.实验小组由4人组成:操作仪器,记录,竖立花杆轮流进行。 3.实验设备:DJ6光学经纬仪1台,三角架一个,花杆2根,记录纸2张,铅笔1支。 三、方法与步骤 (一)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1.在指定点位上安置经纬仪并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经纬仪的操作: 对中和整平: (1)粗略对中 ①在测站上安放脚架,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②转动 光学对中器使光学对中器分划板上的小圆圈和测点的标志同时清 晰,踩紧一条架腿,两手分别握住另两条架腿,前后左右移动架 腿同时观测对中器使对中器基本对中测站标志。 (2)精确对中: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地面测站点位于光学对中器圆圈的中心; (3)粗平:通过伸缩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精平: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精确居中,气泡偏移不超过两格;

①首先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上水准管轴与任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两手同时对向或者反向转动那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②然后转动照准部90度,使水准管轴与上面那两个脚螺旋连线垂直,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再转回原来的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则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时气泡都居中了。 (5)精确对中:此时通过观察对中器看看地面测点是否偏离了圆圈的中心,若未偏离则说明此时仪器对中整平好了。若偏离了,则应稍松开连接螺旋(注意:仍然保持着与基座的连接)在三脚架上平移仪器进行精确对中; (6)再看一下长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不居中则重复(4)(5)项步骤。 瞄准: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使用标位于视场内。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单根纵丝平分,或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 读数: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套,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刻划清晰,读取度盘刻划线位于分微尺所注记的度数,从分微尺上该刻划线所在位置的分数估读至′(即6"的 倍数)。 (二)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1.度盘配置:设共测n个测回,则第i 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 i- 1 )180/n。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在该测回的度盘位置,扳下 复测扳手,瞄准起始目标,扳上复测扳手(或采用度盘变换手轮配置度盘)。 2.一测回观测:

直径测量仪DMS-600说明书

烟台双合汇升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1.概述----------------------------------------------------------------3 2.仪器的结构-------------------------------------------------------- 3 3.主要性能参数与及使用条件--------------------------------- 4 4.操作指南--------------------------------------------------------- 4 5.仪器常见故障及注意事项------------------------------------ 10

一、概述 DMS-600智能测微仪是利用电感测量原理:电感传感器的把微小位移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放大,再把放大后的信号量进行数字化并采集,送入嵌入式微机进行处理。可直接将采集来的数据经过运算显示出被测工件直径尺寸的绝对值。根据预先设定的工件尺寸公差界限,用模拟光柱及颜色指示出被测工件合格与否,操作简便直观。 ●本产品采用工业级彩色TFT触摸屏,亮度高、寿命长,特别适合各种工业生产环 境的应用,制作了中文菜单操作界面,大大方便了操作和人机交互。 ●本产品可以进行多达30种规格被测参数进行设置,也具有分组功能,还具有测 量数据的存储和查询功能等。 ●数据通讯功能可使现场多台量仪组成网络或者直接将数据存入USB移动盘里, 通过专用软件形成SPC统计图表以实现现场在线质量管理。也可以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修改和补充产品的功能,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和的不同要求。 ●本产品为用户提供极大方便,半自动校对零位,数据存储,统计分析。 二、仪器结构 1.触摸屏; 2. 电源开关;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引言】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A.A.Michelson)发明的。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Morley)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迈克尔逊用镉红光波长作为干涉仪光源来测量标准米尺的长度,建立了以光波长为基准的绝对长度标准,即1m=1 553 164.13个镉红线的波长。在光谱学方面,迈克尔逊发现了氢光谱的精细结构以及水银和铊光谱的超精细结构,这一发现在现代原子理论中起了重大作用。迈克尔逊还用该干涉仪测量出太阳系以外星球的大小。 因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并精密测出光速,迈克尔逊于190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和调整方法。 (2)测量光波的波长和钠双线波长差。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钠光灯、扩束镜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原理 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点光源 S发出的光射在分光镜G1,G1右表面镀有半 透半反射膜,使入射光分成强度相等的两束。 反射光和透射光分别垂直入射到全反射镜M1 和M2,它们经反射后再回到G1的半透半反射 膜处,再分别经过透射和反射后,来到观察区 域E。如到达E处的两束光满足相干条件,可 发生干涉现象。 G2为补偿扳,它与G1为相同材料,有 相同的厚度,且平行安装,目的是要使参加干 涉的两光束经过玻璃板的次数相等,波阵面不会发生横向平移。 M1为可动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 M2为固定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侧面和下面有两个微调螺丝。 2.可动全反镜移动及读数 可动全反镜在导轨上可由粗动手轮和微动手轮的转动而前后移动。可动全反镜位置的读数为: ××.□□△△△ (mm) (1)××在mm刻度尺上读出。

《测量学》经纬仪实验指导书 2018(1) (1)

《经纬仪实验》实验指导书 实验课仪器使用及安全须知 1、严格遵守“1米原则”、“一臂原则”! 2、严禁在道路中间安置测站! 3、严禁坐仪器箱子及其他实验器材! 4、长距离搬运仪器应装箱,短距离搬运严禁扛在肩上、不加任何防护!装 箱仪器拿起前,务必检查箱盖是否紧闭! 5、严禁将水准尺靠着树干、路灯或墙柱上!水准尺不用时,应顺着放在路 边。 6、仪器取用及装箱,严禁在手托或怀抱仪器箱的情况下进行!仪器装箱前 务必将所有制动螺旋松开,光学经纬仪须将竖盘指标补偿器关闭。 7、仪器安置前,务必检查三脚架是否安装稳固!在光滑地面上,必须做好 相应防护措施! 8、安置仪器时,在旋紧连接螺旋前绝对不能松手! 9、使用钢尺严禁遭车辆碾压!钢尺使用完毕应做擦拭处理。 10、三脚架、仪器上所有螺旋的使用宜用力适度,严禁用力过猛!严禁用手、 手帕等物擦拭目镜、物镜等光学部件! 11、实验/实习完成后,收工时务必清点仪器和工具,以防丢失!尤其是测 钎、尺垫等工具,应派专人负责看守与携带。

经纬仪实验1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根据测角原理掌握经纬仪的构造特点。 2、认识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名称和作用、轴系关系。 3、学会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认识DJ6经纬仪各部件的名称;熟悉经纬仪各螺旋的作用及操作方法。 2、了解经纬仪上主要轴线的名称及应满足的条件。 3、练习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 三、实验步骤 1、认识DJ6光学经纬仪的各操作部件,掌握其使用方法。 将经纬仪三脚架架腿张开安放在地面上,使架头大致水平,三个脚尖插入地面使之稳定。开箱取出经纬仪放在架头上,一手扶住经纬仪,一手旋紧脚架中心连接螺旋,将经纬仪与三脚架稳固连接。逐一认识经纬仪的各操作部件,了解其作用及使用方法。 2、掌握经纬仪的基本操作。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步骤可分为: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 1)对中和整平——光学对中、整平 (1)目估法对中、整平(未放仪器的情况) 使三脚架的中心位于测站点的铅垂线上(丢石子);目估法使架头保持水平 (2)前后左右移动两个脚法对中(已安放仪器的情况) 固定三脚架一脚;双手持脚架另二脚并不断调整其位置;同时观测光学对点器十字分划,使对点器十字分划基本对准测站标志,踩实脚架

手持测距仪使用说明书

1.先要给激光测距仪装上电池,对于那些可以直接充电的激光测距仪,我们在使用前要先把电充满。 2.每一个激光测距仪上都会有一个开关电源,有的是通过轻按“发射键”,测距仪内部电源就可以打开,通过目镜可看见测距仪处于待机状态。 3.打开电源后,在测量前,我们还要选择好单位,操作方法是长按“模式键”,就可以直接选择你要选择的单位了。 4.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测距仪目镜中的“内部液晶显示屏”瞄准被测物体,注意手不要抖动,这样可以减小误差,测量结果会更准确。 5.确定描准之后,轻按“发射键”,这时测量的距离就会显示在“内部液晶显示屏”上,我们可以记下这个数值,如果担心测量不准确,可以多测几次。 6.在瞄准被测物体时,如果感觉被测物体不是很清晰,我们可以通过“+/-2屈光度调节器”来调节被测物体远近的清晰度,可以通过顺转或逆转来调节远近,以达到最理想的清晰度。 注:各种品牌各种型号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基本使用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看看说明书应该操作都不会有问题。 扩展资料: 手持式测距仪,是根据利用电磁波学、光学、声学等原理且具有

小巧机身,用于距离测量的仪器。 原理:手持式测距仪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 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脉冲法测量距离的精度是一般是在+/- 1米左右。另外,此类测距仪的测量盲区一般是15米左右。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 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迈克耳逊干涉仪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掌握调节方法; 2.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钠光波长和精细结构。 二.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钠光灯、透镜等。 三. 实验原理 迈克耳孙干涉仪原理如图所示。两平面反射镜M1、M2、光源 S和观察点E (或接收屏)四者北东西南各据一方。M1、M2相互垂直,M2是固定的,M1可沿导轨做精密移动。G1和G2是两块材料相同薄厚均匀相等的平行玻璃片。G1的一个表面上镀有半透明的薄银层或铝层,形成半反半透膜,可使入射光分成强度基本相等的两束光,称G1为分光板。G2与G1平行,以保证两束光在玻璃中所走的光程完全相等且与入射光的波长无关,保证仪器能够观察单、复色光的干涉。可见G2作为补偿光程用,故称之为补偿板。G1、G2与平面镜M1、M2倾斜成45°角。 如上图所示一束光入射到G1上,被G1分为反射光和透射光,这两束光分别经M1和M2反射后又沿原路返回,在分化板后表面分别被透射和反射,于E处相遇后成为相干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图中M′2是平面镜M2由半反膜形成的虚像。观察者从E处去看,经M2反射的光好像是从M′2来的。因此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和由平面M1与M′2之间的空气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是完全一样的,在讨论干涉条纹的形成时,只需考察M1和M2两个面所形成的空气薄膜即可。两面相互平行可到面光源在无穷远处产生的等倾干涉,两面有小的夹角可得到面光源在空气膜近处形成的等厚

干涉。若光源是点光源,则上述两种情况均可在空间形成非定域干涉。设M1和M ′2之间的距离为d ,则它们所形成的空气薄膜造成的相干光的光程差近似用下式表示 若M1与M ′2平行,则各处d 相同,可得等倾干涉。系统具有轴对称不变性,故屏E 上的干涉条纹应为一组同心圆环,圆心处对应的光程差最大且等于2d,d 越大圆环越密。反之中心圆斑变大圆环变疏。若d 增加 则中心“冒出”一个条纹,反之d 减小 则中心“缩进”一个条纹。故干涉条纹在中心处“冒出”或“缩进”的个数N 与d 的变化量△d 之间有下列关系 根据该关系式就可测量光波波长λ或长度△d 。 钠黄双线的精细结构测量原理简介: 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为: 当,时V=1,此时干涉条纹最清晰,可见度最大;时V=0,可见度最小。 从一视见度最低的位置开始算起,测量一次视见度最低处的位置,者其间的光程差为,且由关系算出谱线的精细结构。 四. 实验结果计与分析 钠光的平均波长 次数 初读数 d 1(mm ) 末读数 d 2(mm ) △d=|d 1-d 2| (mm) (nm) (nm) 1 其中λ=2*Δd/100,根据λ0=; = E=% 钠光的精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