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固安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廊坊2008-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经济数据2012

一、城市规模及人口
1-1 河北省设区市(市区)土地面积 (2009年)
1-2 2010年年河北省11设区市人口统计表
各城市土地面积和人口状况 (2009年)
二、经济发展指标
2-3 2011年一至三季度河北设区市地区GDP总量及人均拥有量排行表
2-4 2008年-2010年设区市生产总值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2-5 2000-2010各市地区生产总值汇总表
单位:亿元
2-6 2008年-2010年各市地区产业结构
三、城市房地产开发情况
3-1商品房房地产开发情况
单位:平方米
3-2 2008年各市商品房按用用途销售情况
单位: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4-1 2008年-2011年设区市各城市固定资产投资
4-2设区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4-3 2008年-2010年各市地区居民储蓄存款
4-4 2008年-2010年各市地区农村居民收入
4-5 2008-2010年各市人均居住面积
单位:平方米/人
五、城镇化水平
5-1 城镇化水平。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府2006年第四季度工作要点》的通知-廊政办[2006]111号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府2006年第四季度工作要点》的通知-廊政办[2006]111号](https://img.taocdn.com/s3/m/dbc4173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7.png)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府2006年第四季度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府2006年第四季度工作要点》的通知(廊政办[2006]1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政府2006年第四季度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予印发。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六年九月二十六日2006年第四季度市政府工作要点1、全力做好项目工作。
继续抓好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申报争列工作,积极争取申报省十大主导产业支柱项目。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细化项目前期工作,健全项目工作机制,定期进行督导,特别是对列入省重点的项目,加强协调调度,为早日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加强对“5·18”“9·8”“9·26”大型招商活动中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
继续组织好全市第四次项目拉练观摩。
2、扎实开展财政工作。
全力组织收入,应收尽收不虚收,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加强调度,实现财政收入的均衡增长。
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启动乡财县管的改革探索,摸索经验,达到理顺体制、规范管理的目的。
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调整支出结构,在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的同时,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
3、认真做好统计工作。
继续加强和改进地区GDP核算,实现专业数据与GDP核算数据的全面衔接。
4、着力抓好科技工作。
修订完善《廊坊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积极争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和全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继续搞好《廊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和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两个产业分规划的编制工作。
2010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

廊坊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作者:来源:《廊坊日报》2月23日,市长王爱民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金融危机、甲流威胁的严峻形势和经济增长、国庆安保的艰巨任务,全市上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唱响“保当期增长、促科学发展”的主旋律,化危为机、攻坚克难,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视察并对我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一)保增长任务圆满完成。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 60亿元,同比增长10.8%;全部财政收入143.4亿元,增长17. 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9.3亿元,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2.4亿元,增长14.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2.5亿元,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5亿元,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34元,分别增长12.5%和11%。
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第一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居第二位,全部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居第三位。
全市用电量增速全省第一,贷款增幅、增量分居第一位和第三位。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以项目、产业、园区为抓手,同步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金字塔型现代产业体系已具雏形。
项目质量显著提高,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264项,同比增加394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占30.6%,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和现代农业项目占86%。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加快,富士康产业基地一期投产,新奥薄膜太阳能电池投产并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华为产业基地投入运营效益良好,中兴产业基地、首钢装备制造业基地、廊坊科技谷、燕达健康城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产业升级加速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53.1%,占到全省同行业的33.4%,装备制造、健康休闲、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廊坊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廊坊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廊坊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楼廊坊市统计局2011年3月8日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锐意进取,团结实干,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完成年初和“十一五”规划既定目标,为“十二五”的顺利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宏观经济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31.1亿元,增长12. 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712.3亿元,增长13. 5%;第三产业增加值461.4亿元,增长14.0%。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9:53.9:34.2 调整为11.8:53.5:34.7。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4.7%,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在2008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年均递增13.0%,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
赞宴公子永垂不朽3楼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38.8万人,增长3.8%,其中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下岗再就业人数738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低于省下达任务目标2个百分点,连续多年在全省最低。
二、农业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6.7万亩,增长2.0%;粮食单产404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0.6%;总产量192.4万吨,增长2.6%。
棉花播种面积63.0万亩,下降7.5%;总产量4.8万吨,下降5.5%。
油料播种面积24.4万亩,下降12.2%;总产量3. 9万吨,下降9.5%。
蔬菜播种面积156.1万亩,下降0.3%;总产量634.4万吨,下降0.9%。
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肉类、牛奶产量分别增长3.2%和3.4%,禽蛋产量下降1.9%。
宁夏固原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10日在固原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固原市市长白尚成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已提交大会的《固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2010年,是我市应对各种挑战、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年,也是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
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实现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多产业发展并举转变的总体要求和“一五五”工作思路,提振信心,奋力攻坚,全力抓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15件大事和改善民生的25件实事,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及“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104亿元、1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和30%,突破“两个百亿元”大关目标;地区生产总值是2005年2.32倍,年均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46元(约1031美元),同比增长16.9%,是2005年2.3倍,年均增长18%。
“十一五”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是“十五”的3倍,年均增长2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亿元,同比增长49%,是2005年3.7倍,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73元,同比增长10%,比2005年增长98.7%。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0元,同比增长15.5%,比2005年增长99.4%。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81‰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1.61%。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三次产业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2010年,预计完成农业增加值28.9亿元,同比增长10%,是2005年2.25倍,年均增长8.4%。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2月20日在尉氏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县长范付中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0年政府工作回顾2010年,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监督支持下,同全县人民一道,高扬“科学发展”主旋律,团结拼搏,务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保持了全县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3.8亿元,增长12.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365万元,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1亿元,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8亿元,增长20%;金融机构各类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1.2亿元、40.3亿元,分别增长20.3%、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61元,增长7.9%;全社会用电量达5.8亿千瓦时,增长11.7%。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质量兴县战略深入推进,“耐驰”牌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全市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扎实推进银企合作,加快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设,新增贷款7.29亿元,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缓解。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75.2亿元,增长22.7%。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大力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积极承接发达地区链式和集群式产业转移,深入开展产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全年引进内资22.6亿元,外商实际投资760万美元,对外贸易出口总额857万美元。
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健全了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切实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各类重点建设项目127个,完成投资55亿元。
产业链条有效延长。
以河南福甬服装工业城项目建设为标志,纺织服装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雏鹰农牧、天源面业、旭梅香精、阿凡达精工家具等相关项目的拉动下,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规模进一步壮大;在金久龙科技园项目的支撑下,橡胶制造产业将有质的飞跃;随着腾龙皮具项目的实施,皮革制品产业实现了皮革初加工向皮制品制造的迅速转变;随着创和钼业和伟达金属集团铜合金等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金属材料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随着申福电子、富士康配套项目的相继落地开工,现代电子产业将有新的突破。
行政2010年总结2011年工作安排

生产准备区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思路2010年工作总结2010年以来,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区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冀中能源集团、峰峰集团公司和矿年初各项工作部署为指针,全面落实“以人为本,依法从严治矿”的方针,严细安全质量管理,突出现场防控,合理组织生产,以“生产准备、样样都行”的理念致力于锻造、锤炼过硬队伍,团结带领全区干部职工拼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204工作面安装和试生产、206工作面结束、405地区掘进等各项工作任务,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呈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2010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1、生产任务:每月均完成了矿下达的计划指标,截止11月底,完成掘进总进尺1387.5米,生产原煤158532万吨。
2、安全:杜绝了重伤和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
3、质量:全年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7%。
4、成本:全年控制在矿计划内。
二、2010年主要工作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坚持安全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加强。
坚持落实矿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不动摇,坚持每天早、晚两次召开碰头会,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班队长以上管理人员参加的安全办公会,坚持每月一次的员工安全活动日等。
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班组安全互保联保制度》、《机电设备巡查检修制度》等制度,创新实施了《班前安全确认卡》、《班队长现场交接班卡》。
完善激励机制,调整班队工资分配政策,加大安全生产在班队工资考核中的分配比例。
认真抓好规程措施的编制、贯彻和现场落实,做到了以现场实际为依据,不学习贯彻不实施,规程措施与现场实际相一致。
今年,我区共从事大煤开采、巷道掘进、工作面安装、结束四项生产和工作任务,我们克服专业任务更换频繁,支护、防突、新职工多等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安全生产任务,杜绝了重伤和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
突出重点加强顶板支护、防突、巷道运输管理,严格要求、检查前探梁、机尾点柱、临时点柱、大件设备运输的正规操作和使用。
发生人身、设备的安全事故,分析不过天,分析必处罚,事故必通报,班前会必传达、强调。
2010年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困难最多、挑战最大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三鹿奶粉事件的重创以及雪灾、风灾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石家庄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目标,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动力,以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以全新的姿态向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道路大步迈进,全市呈现出总体经济回升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位次普遍前移。
地区生产总值跃上了3000亿元台阶,完成3110亿元,增长11.1%;全部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大关,完成310.2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5.96亿元,分别增长14.18%和14.47%,县域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3.18%,藁城、平山、鹿泉、井陉四个县(市)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85.5亿元,增长26%。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上缴税金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90.6亿元,增长18.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2%。
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值三项指标没有达到预期外,绝大多数指标达到或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8.7亿元,增长41.3%。
一批事关省会长远发展的产业支撑、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及民生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总投资96.9亿元的987个中央投资项目,363个竣工、533个开工建设;总投资436亿元的7个省产业支撑项目正在按计划加快推进;总投资2686亿元的295个省市重点项目中,48个项目竣工,23个正在按进度推进,152个开工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廊坊市固安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河北政府工作报告2010-06-20 19:53:49 阅读37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2009年,是固安发展史上创新突破的一年。
我县高扬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紧紧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重大机遇,坚持以推进科学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为主线,深入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壮县、园区强县、环境兴县四大战略,解放思想、再造优势、放大机遇、合力攻坚,全县经济社会不仅保持了企稳向好、蓬勃上扬的发展态势,而且取得了令人振奋、好于预期的阶段成果,在建设科学发展强县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体现在经济发展上,综合实力更加雄厚。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4.9亿元,增长13.5%,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财政收入提前五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当年完成4.5亿元,增长5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亿元,增长55.5%,两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5亿元,增长39.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6亿元,增长40.5%,两项指标连续四年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7亿元,增长18.1%,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全年争列省重点建设项目25个,数量连续三年居全市首位。
固安工业区成功扩区,规划面积由4平方公里扩大到24平方公里,扩区面积居全省同类开发区首位。
先后被权威机构授予“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省级开发区”、全国唯一“2009年最佳通信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固安温泉休闲商务产业园区纳入省级园区管理正式获批。
各乡镇产业功能区建设全面推进,承接项目转移、优化产业布局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046万元,新增建成面积1.7平方公里,累计入区项目182个,完成投资30.6亿元。
全年改建固安镇奥科等全民创业辅导基地3家,新建渠沟乡顺隆创业辅导基地1家,柳泉镇协创创业辅导基地被评定为“全省中小企业创业示范辅导基地”。
新增注册商标150件,申报知名商标8件、著名商标1件,有4家民营企业获市级“知名字号”荣誉。
当年新增民营企业205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306家,完成营业收入82.5亿元,实现增加值23.1亿元,分别增长33%和27.3%。
农业产业化经营率预计达到51.6%。
总投资8500万元的10万亩“双节双高”示范区全面开工,粮食等五大传统主导产业品质、效益双提升,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获全省最高奖项“海河杯”竞赛一等奖。
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深入扎实,被农业部、国土部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二)体现在城乡统筹上,一体化更加协调。
城乡规划全面启动。
组建了规划评审委员会,成立了城乡规划局。
全年投资600多万元,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编制了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城区、牛驼镇、马庄镇等控制性详细规划、22个村庄规划、城市总体设计,以及街道环境、景观风貌、绿地系统、道路交通、抗震防灾、供电、人防、通讯、环卫、医疗卫生等19项专项规划,基本实现了城乡规划层次、内容上的全覆盖。
县城形象明显改观,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全年共完成拆迁面积45.3万平方米、建设面积36.3万平方米,分别增长了78.1%和46.1%。
全年总投资12.89亿元,实施了30项重点城建项目,投资额相当于上一年的三倍。
当年改造城区路网20.3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2%,城市化率连续三年跻身全省30强。
市政设施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城区亮化率、生活垃圾清运率均保持100%,获得2009年全省唯一的“省级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农村面貌有效改善。
林城万人小镇、京南国际新城、大龙堂、马公庄、屈家营等一批新民居建设扎实推进。
东高公路建设顺利启动,投资7000多万元,完成东湾互通连接线13公里、南石匣等农村公路改造66.2公里,进一步完善了农村路网。
全县当年造林绿化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7%。
同时,大力开展“清洁城乡、保护健康”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四位一体”沼气池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三)体现在民生发展上,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实事工程取得新进展,年初既定的18件实事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任务。
同时,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大力实施了一批新的民生工程。
社保能力得到新加强,全县新增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等参保人员3060人,征缴社保基金突破1亿元。
城乡低保面和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超过90%,五保对象、低保户参合率达到100%,全年报销医药费3125.1万元,受益群众93821人。
就业再就业工作大力推进,“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
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次。
2009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6亿元,同比增加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8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096元,分别增长13.7%和12%,两项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四)体现在协调进步上,社会事业更加和谐。
教科文卫全面发展。
全年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3个,建设县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
制定了《固安县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总体规划》。
高中阶段教育适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86.9%,较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农村卫生体系“三基两化”工作顺利推进,考核居全市第一位。
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有效阻止了甲流等流行病的扩散和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成功申报3项省级、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投资300万元的屈家营音乐会堂续扩建工程全部完工,“发现固安”系列丛书正式编印出版。
《固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东湖庄、屈家营两个文化旅游村建设正式启动。
社会环境持续稳定。
强力推进“安全生产年”等各项活动,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保持了重大事故的“零发生”。
积极开展大接访活动,不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妥善化解各类信访隐患。
稳步推进以人防、物防、技防为重点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投资310万元,成立了特警巡逻大队,增加了城区技防设施,有效巩固了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全力做好物价、统计、审计、质监、防震减灾、人民武装等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地方志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五)体现在保障基础上,发展支撑更加坚强。
环保事业再上台阶。
2009年,全县万元GDP能耗降低9%,完成COD削减283.21吨,SO2削减406.67吨,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被评为全市“环境保护目标管理优秀县”。
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对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验收。
服务能力逐步优化。
全面贯彻落实“干部作风建设年”各项要求,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服务年”活动,修订了《项目投资服务手册》,开通了政府门户网站和项目服务邮箱,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反映诉求的渠道。
建成了固安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118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集中办理,有效缩短了审批流程。
全年共削减行政事业性收费58项、行政权力21项,行政审批170项。
组建固安县新源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全年组织各类银企对接活动20多次,累计投放贷款26.5亿元,存贷比提高了2.74个百分点。
工行固安支行被省行评定为“2009年县域支行市场竞争力十强”。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修订了《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定》和《政府工作规则》,围绕推进科学发展重点工作,实施并进一步完善了实地调研、现场办公、每周调度、定期通报等制度,有效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进一步树立了廉洁高效、公平公正的政府形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九届五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科学发展强县的奋斗目标和京南“卫星城”的发展定位,坚持工业立县、项目壮县、园区强县、环境兴县,倾力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乡、现代交通、社会保障四大体系,努力推动固安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1.1%(按可比口径增长4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万元GDP能耗降低5%;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政府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全力谋求项目突破。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按照“重点发展二产、稳步发展一产、放手发展三产”的思路,倾力实施“大项目突破年”。
一是抓好大项目引进。
借助京津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不断发展扩大已有优势,重点瞄准国家部委、科研院所、大型国企及重点民企、外资等,大力引进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休闲商务、现代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龙头项目。
全年计划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至5个,开工率力争达到60%。
二是强化园区承载力。
固安工业区积极用足、用好成功扩区的机遇,着力在区域管理、项目建设、环境建设、经济总量四个方面实现新实破。
同时,完成道路、景观、重要节点、水电热气配套、新农村建设等方面38项重点工程,全力提升园区建设水平、产业水平和服务水平。
迅速启动固安温泉休闲商务产业园区。
乡镇产业功能区扶优汰劣,科学整合,使其特色更鲜明、平台更坚实、产业更发达。
同时,着眼首都新机场即将选址建设,提前做好临空产业发展研究及空港经济区的谋划。
三是扩大传统优势。
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产业优势,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企业走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之路。
(二)全力改善城镇面貌。
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总体部署,聚焦京南“卫星城”的发展定位,大力推动“城市建设攻坚年”。
一是健全规划体系。
围绕对接北京、融入廊坊的发展需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重点抓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启动新昌街城市设计,努力实现规划的全面覆盖和与京廊的有效衔接。
二是加快建设步伐。
全面启动总投资39亿元的45项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廊涿公路城区段拆迁改造,倾力打造永定路高标准“迎宾大道”和“城市客厅”,打造京南宜居之城。
三是强化有效监管。
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深化“省级卫生县城”的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形象和管理水平。
四是推进沿路治理。
进一步树立城镇建设一盘棋的大局观,强化属地管理和责任意识,全面提升我县的对外形象。
五是完善路网格局。
重点谋划推进固雄、知高公路建设,加快东高公路建设进度,积极配合推进固安至廊坊市区快速路、固安至永清快速路、牛驼至廊霸路连接线。
同时,实施新昌东街东延、农兴路西段、大广高速至廊涿路连接线、大广高速至106国道连接线、城区东外环等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