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艺术》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皮影戏》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皮影戏》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皮影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艺术领域,教材为《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三单元“民间艺术”中的第二章“皮影戏”。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皮影戏的历史简介、基本制作方法、表演技巧以及创新表现。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认识皮影戏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培养幼儿动手制作皮影、进行表演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皮影的制作技巧和表演技巧。

教学重点: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基本制作方法,学会简单的表演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皮影戏表演视频、皮影戏道具、投影仪、白布。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画笔、色卡、皮影制作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皮影戏表演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关注传统民间艺术。

2. 范例讲解:介绍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展示皮影戏道具,讲解基本制作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发皮影制作模板和材料,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皮影。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幼儿互相展示、交流制作完成的皮影。

4. 表演技巧学习:(1)教师示范皮影戏表演,讲解表演技巧。

(2)幼儿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表演能力。

(3)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六、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历史背景2. 皮影制作步骤3. 表演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皮影角色,并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进行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制作和表演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民间艺术展览,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鼓励幼儿将皮影戏表演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开展“我是小小皮影戏演员”主题活动,激发幼儿对皮影戏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皮影制作步骤和技巧2. 表演技巧的教授与练习3.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皮影制作步骤和技巧皮影制作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并示范制作步骤,确保幼儿能掌握关键技巧。

幼儿园大班教案《皮影戏》完整版

幼儿园大班教案《皮影戏》完整版

幼儿园大班教案《皮影戏》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大班教材《艺术领域》第五章《传统民间艺术》第三节《皮影戏》。

具体内容包括皮影戏的历史简介、基本制作方法、表演技巧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皮影戏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制作皮影,锻炼他们的耐心和细致。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皮影的制作技巧和表演技巧。

重点: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以及表演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皮影戏表演视频、皮影制作材料(如羊皮纸、剪刀、颜料等)、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皮影戏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皮影戏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5分钟)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我国民间艺术中的地位。

3. 制作皮影(10分钟)教师示范皮影的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制作。

4. 表演技巧学习(5分钟)讲解皮影戏表演的基本技巧,如操作方法、光影运用等。

5.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皮影戏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7.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皮影制作,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皮影戏简介起源:古代民间艺术发展:唐宋时期盛行,明清达到顶峰2. 皮影制作方法选材:羊皮纸、彩纸等制作:剪影、上色、组装3. 皮影表演技巧操作:掌握影人动作要领光影:利用光影效果展现故事情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皮影戏故事,并制作相应的人物皮影。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有趣的故事,并制作相应的人物皮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皮影戏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幼儿园中班《皮影戏》教案

幼儿园中班《皮影戏》教案

幼儿园中班《皮影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艺术领域,教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民间艺术”部分的第二节“皮影戏”。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基本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环节,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皮影戏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的皮影制作和表演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环节,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皮影的制作技巧和表演技巧。

2. 教学重点:了解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皮影戏道具、投影仪、幕布、光盘、故事书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皮影戏人物模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皮影戏视频,引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初步了解皮影戏。

2. 讲解:介绍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基本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3. 实践:(1)分发皮影戏人物模板,指导幼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皮影。

(2)组织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故事,用自制的皮影进行表演。

4. 互动: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表演,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历史起源、制作方法、表演技巧。

2. 皮影制作步骤:剪、折、粘、画。

3. 皮影戏表演注意事项:团队合作、动作连贯、表情生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皮影戏故事,并表演出来。

2. 答案:各组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创意,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皮影戏的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和表现力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民间艺术展览,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

初中试讲皮影艺术教案

初中试讲皮影艺术教案

初中试讲皮影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提高对传统艺术的认知。

2. 培养学生对皮影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皮影艺术的欣赏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皮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2. 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和道具制作3. 皮影艺术的特点和审美价值4. 学生动手制作皮影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皮影戏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皮影艺术。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皮影艺术?它在我国的历史和发展如何?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皮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

2. 介绍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和道具制作,让学生了解皮影艺术的完整流程。

3. 分析皮影艺术的特点和审美价值,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艺术的魅力。

三、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些经典的皮影戏片段,让学生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你喜欢哪部皮影戏?为什么?四、实践(10分钟)1. 教师分发皮影道具的制作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皮影道具。

2.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富有特色的皮影道具。

3. 学生互相展示制作成果,共同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皮影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增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皮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皮影道具制作的热情和创意表现。

3. 学生对皮影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的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皮影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年级美术下册《会动的皮影》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下册《会动的皮影》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皮影艺术的历史背景与艺术特点
(1)教师讲解:介绍皮影艺术起源、发展及其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
(2)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地区的皮影戏风格和特点。
(3)互动提问:引导学生关注皮影艺术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皮影制作技巧
(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皮影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要点讲解:强调皮影制作中线条、色彩、形状的运用。
4.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组织皮影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皮影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6.结合评价标准,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不断进步。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皮影戏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皮影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4.结束语: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传承和发扬皮影艺术,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使者。
五、作业布置
1.创作实践: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皮影制作技巧,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皮影形象。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展现皮影艺术的特点。(占总作业量的40%)
2.皮影表演: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简短的皮影故事,并进行表演。要求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形象鲜明。在表演过程中,注意操作影人、配音等技巧的运用。(占总作业量的30%)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互动,让学生了解皮影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动植物、人物等形象,提炼出特点,运用到皮影设计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大班主题教案《皮影表演》含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皮影表演》含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皮影表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教材《皮影表演》,涉及第四章“民间艺术”中的第三节“皮影戏简介与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表演技巧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和制作工艺,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 学会基本的皮影表演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场简单的皮影戏表演。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皮影表演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及表演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皮影戏道具、投影仪、幕布、音箱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皮影人物模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播放一段皮影戏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皮影戏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和制作工艺。

(2)展示皮影人物道具,讲解皮影表演的基本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为例,讲解皮影人物的制作方法。

4. 课堂实践(1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提供的模板制作一个皮影人物。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每组学生用自己制作的皮影人物进行表演练习。

(2)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指导改进。

6. 表演展示(5分钟)每组学生进行皮影戏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表演技巧。

2. 皮影人物制作步骤。

3. 表演评价标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皮影人物,并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进行表演。

2. 答案:(1)皮影人物制作:根据模板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皮影人物。

(2)故事编写:以《格林童话》或《安徒生童话》为题材,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皮影表演技巧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大班社会教案:皮影戏(二篇)

大班社会教案:皮影戏(二篇)

大班社会教案:皮影戏设计意图:在以前,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谁家有婚丧嫁娶、添口增丁等喜事,都要请一场皮影戏前来助兴,但据皮影艺人介绍,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人愿意学皮影戏,皮影艺术面临青黄不接,甚至失传的危险。

组织这一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喜爱这一民间艺术,了解这一民间文化,激发幼儿热爱这一民间文化的情感。

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皮影戏,感受皮影戏的艺术特色,2、利用乡土资源,产生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联系皮影艺人来源表演。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俏夕阳”的碟片。

活动过程:1、以手影导出活动。

教师:孩子们,看老师给你们做一个手影游戏教师站在表演皮影戏节目的幕后边表演边问:这是什么?教师表演两三个手影让孩子们猜。

激发孩子们对影子的兴趣。

教师小结,引出皮影戏表演。

2、请皮影戏艺人表演皮影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幼儿欣赏。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表演?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这是我们一种民间戏剧,叫皮影戏。

表演时,表演者站在白色幕后面,在很强的灯光映照下,一边操纵手中的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传的曲调唱出故事情节。

3、请出表演者,示意幼儿欢迎表演者。

孩子们向表演者提出各种想知道的关于皮影戏的问题,皮影戏艺人回答孩子们的问题,让孩子们亲眼目睹表演者的表演。

4、幼儿尝试表演皮影戏,表演者教幼儿怎样使皮影动起来,并模仿学一两句唱曲。

5、幼儿到幕后尝试表演皮影戏。

6、欣赏春节晚会节目“俏夕阳”,尝试模仿表演者使自己的身体关节动起来。

幼儿在欢快的乐曲伴奏下,边动边走出活动室。

活动结束。

活动评析:皮影戏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民族特色,为了不让这一遗产失传,让孩子们了解皮影戏,教师特邀请皮影戏的演唱师傅来现场表演,使孩子们深受感染,并与演唱师傅互动,更深刻地了解皮影戏,受到教育,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

大班社会教案:皮影戏(二)课题:皮影戏教学目标:1. 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学习皮影戏的基本构成和表演方式;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4.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5.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皮影教案初中

皮影教案初中

皮影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影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发展、表演形式等。

2. 让学生掌握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皮影艺术的基本知识。

2. 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皮影戏视频片段。

2. 皮影制作课件。

3. 皮影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5分钟)播放皮影戏《黄鹤楼》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段皮影戏的人物造型和平时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激发学生对皮影艺术的兴趣。

二、探究皮影艺术(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皮影艺术的起源、发展和表演形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收集的皮影相关资料。

3. 教师展示皮影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

三、皮影人物创作(15分钟)1. 教师讲解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讨论的结果创作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皮影人物画,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传承民间传统文化。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皮影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2. 学生谈谈自己对皮影艺术的看法,以及如何传承和保护民间传统文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皮影戏片段,激发学生对皮影艺术的兴趣。

在探究皮影艺术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资料,加深了对皮影艺术的认识。

在创作环节,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和技巧,还培养了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更多地去了解和欣赏皮影艺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传承意识,让他们成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保护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影艺术》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为题材,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独树一帜。

但相对我们这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几乎不了解什么是皮影,因此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互联网、图书馆等地方查找资料,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达到事功半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皮影相关知识、人物造型特征及美感。

2、实践目标: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自主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特征。

难点: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

教师准备:
1、录像:皮影戏《三顾茅庐》。

2、课件:皮影的制作。

3、皮影实物及有关皮影的图片。

学生准备:
1、了解和收集皮影的相关资料。

2、分组合作便于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欣赏:播放《三顾茅庐》片段的皮影戏片段,请大家说一说这段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和平时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就是这部动画片,一下激起了我们对于皮影的研究兴趣,下面就请同学来共同探究一下吧。

请在我们各组同学准备的资料中中国对皮影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现在就请你跟随我们走进光影间跳动的精灵——皮影的探究过程吧!
二、探究学习
1、一组分享探究皮影的传说与历史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

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


皮影最早诞生于2000年前,俗称“影子戏”,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戏曲艺术,因为它比电影出现的早,也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鼻祖。

请同学们看我们组给大家搜集的有关皮影的美丽传说。

放幻灯片《皮影的美丽传说》、《皮影戏的概念》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曾是人们对皮影戏的记忆,一幅白白的纱,一盏昏黄的灯,光影间演绎者人间百态。

下面请跟随我们第二组同学一同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点。

2、二组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征
造型特征:造型平面化、艺术化、卡通画、戏剧化。

3、三组探究皮影的地区分布特点
欣赏各地皮影人物,了解其特点:
陕西皮影:纤巧秀丽,色彩鲜艳,北京皮影:脸谱京剧化,富有京味文化,四川皮影:简约纯朴。

4、四组探究皮影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皮描样镂刻着色熨平上油订缀
5、五组探究皮影的玩法请学生给皮影人物摆造型
提问:通过你的观察,告诉大家皮影人物为什么能动?
两个学生给皮影人物摆一个造型。

告诉大家,皮影人物是靠身上的关节活动的。

6、六组探究皮影的延伸与拓展
皮影戏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

因为演出的内容丰富,老人小孩都喜欢看。

可是随着电视、电影的出现,人们的欣赏习惯改变了,皮影艺术慢慢被人们遗忘了。

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学着制作、表演皮影了。

为了让大家关心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阳”老年舞蹈队的奶奶们就编了一段皮影舞蹈,我们大家来看看。

我们也学学她们,一起跳跳皮影舞蹈吧!通过各组同学对皮影的研究及资料准备我们是不是也想画一画皮影呢?
三、艺术实践
用线画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点的作品。

要求:注意设计要点,线条细致而不繁琐,简洁而不空洞,注意线条的刚柔、粗细、疏密变化。

四、展示评价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看过了大家的展示,老师真的很佩服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搜集到这么多资料,宣传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

中国皮影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

希望同学们能将研究深入下去,发现更多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民族艺术瑰宝。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拥有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自豪,更应该为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而不懈努力。

希望同学们以后要继续挖掘、创新,让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