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主题单元设计-文档

合集下载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研究、学习细胞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关于细胞的内容大多是微观的、抽象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高中生物学第一节内容,课程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展开,然而系统是什么,什么是生命系统以及生命系统的层次有哪些,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些问题需要在本节课中解决。

本节课又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生物学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结构及功能相关的部分知识,已经知道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但是对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认识还不到位,加之又是高中生物学的第一节课程,学习时有一定难度。

本节课利用大熊猫与冷箭竹为情景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回归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一)生命观念1.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的细胞,建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且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科学思维1.归纳总结细胞的统一性,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归纳、抽象和概括,阐明细胞有统一性的结构模式。

(三)社会责任1.理解教材中采用了我国珍贵的保护动物大熊猫,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渗透保护动物的情感。

2.通过对病毒相关问题的分析,关注人体健康、关爱生命。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细胞学说的要点及其意义。

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难点细胞学说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课件展示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照片,并引导学生讲述克隆猴诞生过程。

(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初中已经学过的克隆羊“多莉”的实例,总结出克隆猴的诞生过程。

)导入新课:人类虽然已经在生物学研究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去细胞中挖掘,并利用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的名言“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走近细胞,走近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开启高中生物学学习的新篇章。

初中生物《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适用七年级年级所需课内共用5课时,每周两课时,课外一课时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单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开始,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

学习重点:学习使用显微镜;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说出洋葱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教学难点:解决使用显微镜时遇到的问题;说出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

本单元共有四节: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中习得显微镜的操作技能,是学习第二节、第三节的基础,也是学习生物学,研究生命活动、生命现象的基础;第二节《植物细胞》、第三节《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的知识内容,是学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内容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时,应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理解和处理这些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从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的角度,认识细胞这个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并能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同时能够从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统一的角度,认识细胞这个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说出洋葱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4、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提高制作、观察临时装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体验“模拟制作”活动,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激情参与课堂,发挥自己潜在的实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2、认同动物体和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树立唯物主义观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对应课标1、知道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初中生物《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适用年七年级级所需时课内5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3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前面刚刚学完认识生物的内容,那么,生物的基本结构怎样呐,顺利成章的出现了,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所以本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内容共四节。

第一节是“练习使用显微镜”,既是学习第二、三节的基础,也是学习生物学,研究生命活动、生命现象的基础。

通过学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形成“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

教材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先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通过模型化的图片具体阐述。

本章需要多次使用显微镜,而本章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开始,教会学生规范的使用显微镜,学会制作临时装片,也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基础。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识植物、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5、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标:1、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像;2、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3、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交流心得。

2、交流制作临时装片的心得,客观真实的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3、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对应课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2、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功能单位。

3、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不同点。

4、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作用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有哪些?2、我们怎样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呢?3、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有哪些?4、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5、细胞核有哪些作用?专题划分专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 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二:植物细胞(2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三:动物细胞(1 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四: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课时)其中,专题(或专题2中的“构建动物细胞模型”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用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3、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

《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优秀教案

《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优秀教案

第2单元第3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

(重点)2、说出人和动物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

(重点)3、说出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技能目标: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重点)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锻炼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动物细胞的形态图片。

2、教师准备《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实验用具。

3、FLASH:(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2)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3)DNA和染色体的结构4、视频文件:(1)DNA的双螺旋结构;(2)DNA的复制。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第2单元第3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2、人和动物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与相同点3、组成生物体的细胞各部分的功能二、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六、课堂作业填空题1.和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而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细胞中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一定的。

5.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6.染色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能____________________,并能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2.在各种生物细胞内,其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一定的结构是A.线粒体B.液泡C.染色体D.叶绿体。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核心素养目标
1. 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学会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理解细胞的发现和显微镜的发展,掌握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通过学习细胞的代谢、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知识,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探究兴趣。
7.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 细胞衰老的概念和特征
- 细胞衰老的原因和机制
- 细胞死亡的概念和类型:程序性死亡、非程序性死亡
- 细胞衰老和死亡与生物发育、健康的关系
8. 细胞的实验技术:
- 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
- 细胞染色和观察
- 细胞培养和显微操作
- 细胞遗传物质的提取和检测
9. 细胞与生物工程:
- 细胞工程的概念和应用:细胞培养、细胞融合、转基因技术等
- 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用
- 细胞工程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0. 细胞的未来发展:
- 细胞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如高通量测序、单细胞测序等
- 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的前景
- 细胞研究对生物科学和医学的贡献和挑战
5. 细胞的增殖:
- 细胞增殖的概念和类型: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复制等
- 细胞增殖的过程和调控
- 细胞增殖与生物发育、繁殖的关系
6. 细胞的分化:
- 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类型:干细胞、分化细胞
- 细胞分化的过程和调控
- 细胞分化与生物发育、功能的关系
7.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 细胞衰老的概念和特征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细胞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 细胞的发现和显微镜的发展: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重点:细胞的代谢活动
解决办法:通过实验演示细胞代谢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的代谢活动,并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的代谢过程。
4.难点:细胞的分裂与繁殖
解决办法:通过动画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的分裂与繁殖,并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的分裂与繁殖。
教学方法与策略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请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答案: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态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细胞质是细胞内的物质和生命活动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和细胞器之间的物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繁殖。
5.细胞的实际应用
提供以下拓展阅读材料:
-《细胞治疗:从基础到临床》(作者:詹姆斯·汤普森)
-《基因编辑与细胞工程:重塑生命的新技术》(作者:詹妮弗·杜德纳)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深入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内涵。通过阅读拓展阅读材料,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代谢活动、细胞的分裂与繁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加深对细胞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理解,并认识到保护细胞就是保护生命。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解决办法:通过观察细胞模型、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以及分析细胞的各项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难点:细胞的显微镜观察与识别
解决办法:提供清晰的显微镜图片,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并教授识别细胞结构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

第一章走进细胞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胞是研究生物学的基础,本节主要让学生知道细胞学说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基本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领会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体会生物概念、生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培养学生生物学习思维和生物学研究素养。

二、教学目标:1.从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归纳出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形成生物界是统一的观念,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闸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3.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出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核心素养:生物观念:认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明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科学思维:能熟练区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科学探究:通过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了解生物学问题探究的过程。

社会责任: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说出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简要说明其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能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解释为什么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难点:解释为什么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五、学情分析: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初中基础细胞生物学知识,本节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习细胞的有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注意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细胞知识的指导作用。

学习相关内容时应用理论知识加以解释,应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些理论的过程。

通过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探究式、问题诱导法七、教学准备:图表、课件等。

八、教学课时:1九、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大熊猫吃冷箭竹”,问题探讨: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迥异,但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讨论:①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冷箭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②与同学相互评价各自的证据是否正确和充分。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进细胞”,标题为“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材通过引入细胞的定义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本章节内容紧密围绕细胞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旨在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为后续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打下基础。课程设计将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教材为依据,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十.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在课堂小结环节,首先回顾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细胞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特别强调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协同作用。同时,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细胞的生命力。
为了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一次当堂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细胞在不同生物体中的作用。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和指导。
-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对讲解的知识点进行积极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体验细胞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勇敢提问,参与课堂讨论。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此外,在课堂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课堂活动设计不够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细胞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2. 认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 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4、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5、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

6、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细胞膜的功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通过对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细胞中物质的认识和对细胞内能量转化的理解,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
础,逐步树立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2.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珍惜生命,爱护自然的情感。

对应课标: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基本结构以维持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3. 相比植物细胞有线粒体,叶绿体两种能量转换器
学生讨论后回答:这种生物的每一个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教师总结:没错,这是一种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我们把具有这种结构特点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

这是单细胞生物中的一种生物叫做眼虫。

其实,在自然界中,单细胞生物还有很多,如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等等。

单细胞生物大多生活在水域或潮湿的环境中,有些寄生在其它生物体上。

下面我们就以草履虫为例学习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活动三】.观察草履虫:
首先给大家7分钟的时间请大家预习教材P67的实验,明确实验步骤,并回忆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方法,同时标记出你的问题。

教师质疑:
1.显微镜的结构中哪些结构可以放大物像?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确定的?
2.显微镜的哪一结构可以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明亮?哪些结构可以使我们看到物像或使物像更清晰?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怎样的?每一步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4.回忆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是如何操作的?
5.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1.显微镜结构中目镜和物镜可以放大物像,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目镜的倍数乘以所用
物镜的倍数来决定的。

2.显微镜中的反光镜可以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明亮,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可以使我们看到
物像或使物像更清晰。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安放、调光、观察物像。

在调光中我们应该注意:用低倍镜,
并且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准;在观察物像我们应该注意:标本要正对通光
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应该顺时针旋转,并且眼睛应该从侧面看着物镜,在寻找物像时眼睛应该看着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
止。

4.在盖盖玻片时,应该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气泡的产
生。

5.为什么我们会在培养液的表层取培养液?
教师引导:我先不回答大家的问题,在我们教材的提示下请大家开始实验,请大家在实验的过程中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完后描述实验现象和提出问题:
实验现象:每一草履虫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它的运动方式是旋转着前进。

疑问:1.为什么草履虫的运动是旋转着前进的?
2.草履虫的一个细胞是如何完成各项复杂的生命活动的?
教师鼓励: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解答你们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提示:可结合P67插图)
学生回答:从P67插图可知,草履虫的结构及其功能如下:3. 识别评价方法评价要点
4.研究性评价方法评价要点
纤毛:运动结构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
口沟:食物从口沟进入体内
食物泡:消化食物
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收集管和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
细胞核:大核和小核
【活动四】: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再次对这一特点进行证实。

参考教材P66实验步骤做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和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草履虫向有肉汁一侧培养液中移动。

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对于草履虫来讲,食盐是有害刺激,而肉汁是有利刺激。

由此可知,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教师进一步强调:草履虫虽然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但是它也具有生物所具有的的特征,因此一个草履虫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活动五】请大家分析教材P67旁栏小资料和教材P68插图分析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分析后回答:由小资料可知,草履虫可净化污水,对人类是有利的;由插图可知,赤潮会使鱼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对人类是有害的。

由此可知,单细胞生物有些对人类有益,有些有害。

教师强调:其实许多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的天然饵料,但是也有些单细胞生物寄生在人体内,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对人体能造成伤害。

评价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