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游记
游崆峒山记作文600字初中

游崆峒山记作文600字初中我一直盼着去崆峒山玩,终于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
一到崆峒山脚下,我就被那高大的山峰给震住了。
山上的树好多呀,密密麻麻的,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就像在唱歌欢迎我们。
我们沿着小路往上走。
小路弯弯曲曲的,像一条大蛇。
路边有好多小花,五颜六色的,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
我忍不住去闻闻,还有淡淡的香味呢。
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了一个小亭子。
亭子的柱子是红色的,顶是尖尖的。
我们就在亭子里休息了一下,吃了点东西。
从亭子往外看,能看到好远好远的地方,那些山啊,都变得小小的。
再往上走,就到了一个大寺庙。
寺庙里有好多佛像,佛像都特别大,看起来很威严。
寺庙里还有一些和尚在念经,那声音嗡嗡的,感觉很神秘。
我在寺庙里转了一圈,觉得很新奇。
快到山顶的时候,路变得更陡了。
我有点害怕,但是爸爸妈妈在旁边鼓励我。
我就鼓起勇气继续走。
到了山顶,那种感觉太棒了。
风呼呼地吹着我的脸,我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世界的顶端。
能看到好多山连绵起伏,就像波浪一样。
云朵就在我的身边飘着,我伸手好像就能抓到。
这次游崆峒山,我玩得可开心了,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崆峒山是个特别好玩的地方,我去了一次就忘不了。
刚到崆峒山,我就兴奋得不行。
那山好高啊,仰头看都看不到顶。
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的,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大象。
我一路走一路看,眼睛都忙不过来了。
我们沿着山路前行。
山路两边的草丛里,时不时会蹦出一只小蚂蚱。
我就去追小蚂蚱,小蚂蚱跳得可快了,一下子就钻进草丛里不见了。
这时候,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叽叽喳喳的,像是在开音乐会。
我找啊找,看到了一只小鸟站在树枝上,那小鸟的羽毛可漂亮了,五颜六色的。
走着走着,看到了一个瀑布。
虽然这个瀑布不是很大,但是水很清澈。
水从山上流下来,打在石头上,溅起一朵朵白色的小水花。
我把手伸到水里,水凉凉的,特别舒服。
我还捧起水来洗脸,一下子就觉得精神多了。
到了山腰,有一片很大的草地。
草地上有好多人在休息。
作文游崆峒山400字

作文游崆峒山400字
游崆峒山。
崆峒山啊,真是美得让人惊叹!早上一去,阳光和云雾交织在
一起,就像是进了神仙住的地方。
走在小路上,脚下那厚厚的青苔,感觉就像走在地毯上,特别舒服。
山上的古寺,真的好有年代感啊。
钟声一响,整个山谷都回荡
着那声音,让人心里特别平静。
里面的佛像,看上去特别庄严,看
得我都有点想跪下来拜拜了。
那些香客,一个个都特别虔诚,我也
跟着许了个愿。
爬到山顶,哇,那景色简直了!远处的山啊、村庄啊、田野啊,全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像是在看一幅超大的风景画。
微风吹过来,
还带着松树的香味,真的让人心旷神怡。
到了晚上,崆峒山就更美了。
月光照在山林上,整个地方都亮
堂堂的,好像被一层银色的纱给罩住了。
夜风一吹,还带着点草木
的香味,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站在那里,我都能听到大自然好像在“砰砰砰”地跳着心脏,让人感觉好平静啊。
这次去崆峒山,真的是大开眼界了!那里的风景、气息都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希望崆峒山能一直保持这种美好,让更多人去感受那份宁静和美丽。
优秀作文:游崆峒山记

优秀作文:游崆峒山记
甲辰夏秋之交,夜入平凉,翌日立秋登崆峒。
行车至中台,山路盘囷如虬,层林重叠如蓑,来往车错而程速不减,行走人杂而香火不绝。
迎目一碑矗,曰崆峒山区,侧顾一亭立,云道弥圣地。
前行入山道,丛枝蔽盖,旁逸斜出,簇道其中,隐迹其间。
首见金刚殿,持金锏,踏火轮,怒目高立,威震山林。
复前行,既至上天梯。
言至自然,山峰各异,惟峻峭者相与同。
上天梯各阶,奇陡者一阶高可堪余之前臂,少险者一级高约及余之半掌,如陇上蜀道,从势通天,吞池入云,极峻于天,东瞰五岳。
棋盘岭者,几峰互为纵横,风蚀日久,约错视如棋盘经纬,其上丛树缀,盖为棋子也。
蜡烛峰者,人之谓丹霞地貌也,形比明烛,色若苔石。
至若冬消春回,乍暖还寒,雪融似蜡滴,如张宗子云“明烛天南”,颇为景趣。
曰平凉季候多干寒,崆峒地貌少坦荡。
或见花草石虫,荫蔽遮天,时时见飞鸟,动静自如;处处闻鸣虫,啼默由是。
清风徐来,可舞雩尽兴;浓云浑盖,可清谈乘凉。
而或遇观逢庙,得亭入洞,方可知匠师之技非逊于鬼神。
人言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某更见元帅之威风。
前可仰金刚罗汉刚威,后能拜菩萨先祖慈悲。
只更有轩辕神农悟道,秦皇汉武巡临;有赵灵官善财运,黎山母赐平安;有四海龙君护江山,甘霖之降润生民赤心,三教老祖保社稷,教义之化滋百姓诚思。
各梯各台,各宫各殿,相互勾栏,彼此错檐,交廊共台,面面俱雕龙画凤,巧夺天工,宫中有宫,殿中有殿,环环皆铁索连扣,细达绝顶。
数入宫观,别有洞天。
平凉崆峒山一日游作文

平凉崆峒山一日游作文
《平凉崆峒山一日游》
哎呀呀,前几天我去平凉崆峒山玩了一天,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有趣的体验呀!
早上,我早早地就起了床,收拾好东西就出发啦。
到了崆峒山脚下,我抬头一看,哇塞,这山可真高呀,就像一个巨大的巨人站在那里。
我心里有点犯嘀咕,这么高的山,我能爬得上去吗?不过,来都来了,怎么着也得试试呀。
我就开始往上爬啦,这一路上呀,那风景可真是美极了。
路边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五颜六色的,可好看啦。
我还看到了一只小松鼠,它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的,特别可爱。
我就跟着它跑了一会儿,哈哈。
爬着爬着,我就累得气喘吁吁了,这时候我看到旁边有个大石头,我就一屁股坐上去了,哎呀,可真舒服呀。
我正坐着休息呢,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在喊:“快看,那边有个瀑布!”我赶紧站起来看,哇,真的有个瀑布呀,水从山上哗哗地流下来,就像一条白色的巨龙。
我兴奋地跑过去,把手伸进水里,哎呀,水好凉呀,感觉一下子就把我的疲惫都给冲走了。
我在瀑布边玩了好一会儿,才继续往上爬。
终于,我爬到了山顶。
从山顶上往下看,哇,那景色简直太美啦!下面的房子都变得好小好小,就像一个个小盒子一样。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在山顶上待了一会儿,我就开始下山啦。
下山的路可就没那么好走了,我得小心翼翼地,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不过,下山的路上我也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一个奇怪的石头,长得像一只猴子,我还和它合了个影呢。
这一天下来呀,我虽然很累,但是特别开心。
平凉崆峒山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呀,下次我还要带我的朋友们一起来玩!嘿嘿!。
【二年级作文】崆峒山游记_250字

【二年级作文】崆峒山游记_250字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去了崆峒山游玩,这是我第一次去崆峒山,我对这里充满了好奇。
当我们到达崆峒山的时候,我被迎面而来的新鲜空气和美丽的景色所震撼。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空气清新,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和美好。
爬上山顶,我看到了整个崆峒山的全景,远处的山峦叠嶂,近处的树木葱茏,令我感到无比的震撼和兴奋。
在山上,我们还看到了古老的崆峒山寺,寺庙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仿佛把我带入了古代,使我对古代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寺内香炉缭绕,经幡飘扬,让我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
除了古老的宗教文化,崆峒山还有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比如翠绿的山涧和清澈见底的小溪。
我和小伙伴们在山谷中流淌的溪水上捉鱼、戏水,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学到了珍惜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崆峒山之行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我会珍惜这次难得的旅行机会,更好地学习和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也希望大家都能亲身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珍惜我们的家园。
游玩崆峒山作文

游玩崆峒山作文《游玩崆峒山》哇塞!提起崆峒山,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棒的游玩经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崆峒山玩,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一路上,我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到了崆峒山脚下,我抬头一看,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是一个巨人站在那里。
我心里不禁打起了小鼓:“这么高的山,我能爬上去吗?”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宝贝,别怕!咱们一步一步来,肯定能爬到山顶!”于是,我们开始爬山啦!刚开始的时候,我精力充沛,跑得比兔子还快,把爸爸妈妈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我一边跑一边喊:“爸爸妈妈,你们快点呀!”可是没跑多久,我就累得气喘吁吁,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我一屁股坐在地上,说:“我不行啦,我要休息!”妈妈走过来,递给我一瓶水,说:“孩子,加油!就像小蜗牛一样,虽然慢,但只要坚持,总会到达终点的!”听了妈妈的话,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往上爬。
爬着爬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很陡的台阶前。
我看着那台阶,心里直发怵,这简直就是天梯啊!爸爸在前面说:“别怕,孩子,抓住旁边的铁链,一步一步往上走。
”我小心翼翼地抓住铁链,一步一步往上挪,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终于,我们爬上了那段陡峭的台阶。
站在那里,我放眼望去,哇!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就像绿色的波浪;山下的房子变得像火柴盒那么小;路上的行人就像小蚂蚁一样在慢慢移动。
我不禁感叹:“这景色也太美了吧!”我们继续往上爬,一路上还看到了很多古老的寺庙和奇特的石头。
有的石头像猴子,有的像大象,还有的像仙女,真是千奇百怪,让人惊叹不已!在爬山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
他也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爬山的。
我们俩互相鼓励,一起往上爬。
他说:“咱们比比谁先爬到山顶!”我说:“好呀!”就这样,我们你追我赶,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
站在山顶上,我感觉自己就像站在云端一样,风呼呼地吹着我的脸,舒服极了!我大声喊道:“崆峒山,我征服你啦!”这次游玩崆峒山,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游崆峒山的作文400字

游崆峒山的作文400字游崆峒山的作文400字篇1崆峒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那里风景优美,如同仙境一般。
怎么不信吧,那就看我的介绍。
我先简介一下,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
是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科考价值。
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
崆峒山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森林覆盖率90%以上,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
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功;林海浩荡,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山水一色,有漓江神韵。
在山脚下往山头上望,云遮雾涌,神秘莫测,渐渐地雾越变越浓上面似乎是皑皑白雪。
在半山腰往下看一眼望不到谷底,往山顶看真是雾锁山头山锁雾,山套山,雾涌雾。
由于那里树木茂盛,所以就像走进大森林般的感觉。
站在山顶往下望只见浩瀚的林海。
这里最壮观的景色还是通天桥了。
通天桥它长约五十米左右。
地势险峻,景观奇特。
走在桥上我们就像是腾云驾雾的神仙。
这就是崆峒山,如同仙境一般。
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到崆峒山走走看看。
游崆峒山的作文400字篇2国庆节放假,爸爸妈妈带我去登崆峒山。
崆峒山很高很陡,有很多人没爬到山顶上就停下来了,我很累,但我还是坚持着。
一路上,我和爸爸又说又笑,很是高兴,可妈妈呢,她呀,只顾着拍照,才没有功夫理我和爸爸呢。
半路上,我看到路边有一个树枝秋千,忙跑过去荡了起来。
就这样走走、停停、玩玩,我们一家爬到了中台,休息了一会儿,就登“上天梯”了。
登“上天梯”的人很多,台阶又多又陡,大家你挤我,我挤你,谁都不让谁,我紧紧地抓住爸爸妈妈的手,生怕走丢了。
回头往下看看,心里有点害怕了,不敢继续走了,爸妈鼓励我说:“别害怕,有爸爸妈妈保护你呢,要一个脚步一个台阶的走,准能到达山顶的。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心里没那么害怕了。
山顶有许多美丽的景观,有三教洞、四海龙宫……看到一颗大树杆缝里夹了许多钱,我好奇的问妈妈,为啥人要把钱放到树上去,妈妈告诉我说:“那是游人寄托了一个心愿,只要游人把钱放在上面,他的心愿就会实现”。
游玩崆峒山作文

游玩崆峒山作文嘿,你知道吗?上回我那趟崆峒山之旅,简直就像是穿越到了仙境里头,美得让人心醉神迷,今儿个我就给你细细道来,保准你听了也想立马打包行李,直奔那云深不知处。
一早儿,天刚蒙蒙亮,我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得睡不着,爬起来就往车站奔。
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小时候过年等着穿新衣裳一样。
车窗外的风景嗖嗖地过,可我眼里心里全是崆峒山的影子,心里默念着:“快点儿,再快点儿!”到了山脚下,抬头一望,哎哟喂,那山简直就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云雾缭绕,仙气飘飘。
山不高,但气势逼人,一眼望去,层峦叠嶂,郁郁葱葱,好像是大自然最得意的作品,摆在那儿,让人忍不住想亲近,想探索。
我沿着山路往上爬,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棉花上,软绵绵的,特别舒服。
路两旁,野花野草争奇斗艳,时不时还能看见几只蝴蝶翩翩起舞,就像是专门来给我引路的。
我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儿,心里头那个惬意,简直没法儿说。
越往上走,风景就越发迷人。
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像是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的;近处的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喝上一口,那叫一个甘甜。
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美景。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个“天梯”,简直就是悬在空中的一条路,窄得只能容下一只脚。
我小心翼翼地爬着,心里头那个紧张啊,就像是第一次上台演讲一样。
不过,当我终于站在“天梯”的顶端,回头一看,哇塞,那种成就感,那种征服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山顶上,风特别大,吹得人脸生疼,但也吹走了所有的烦恼和疲惫。
我站在那儿,放眼望去,整个山谷尽收眼底,那种感觉,就像是整个世界都踩在了我的脚下。
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自己仿佛融入了这片天地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
下山的时候,我还遇到了几位道士,他们穿着道袍,手里拿着拂尘,看起来仙风道骨的。
我好奇地跟他们聊了几句,他们说话不紧不慢,字字句句都透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
听他们讲崆峒山的历史,讲山上的奇闻异事,我感觉自己好像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崆峒山简介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城西的一个小乡镇,它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至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其主峰有2000多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
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西镇奇观”和“道源圣地”之美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崆峒山脚下淳朴和善的劳动人民的生计则靠的就是他们的这一方水土,他们吃住全靠这一方水土及自己辛勤的劳动。
正常年份泾河就对这些庄稼人没有任何意义了,一旦遇到遇到干旱的年份,泾河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农民的庄稼灌溉全靠泾河了,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泾河水孕育了崆峒人民,而崆峒山则给了他们坚强的臂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这项休闲活东也就随着火热起来了。
早在旅游还是作为一件奢侈行为的时候,在1986年5月,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自1994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崆峒山依次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和“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景区”等桂冠;在2002年10月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以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皇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登上了“国家名片”。
与此同时,崆峒旅游胜地的发展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在镇子上,很多农户家就开个农家乐,专门做一些崆峒的特色小吃或小菜,以此获得收入,或者有些农民则每天早晨带着他们的土特产或者手工艺品早早的在山上排好摊,等着游人来购买他们的东西为纪念,当然这不但为崆峒的人民增加了收入,也使这也构成了崆峒山的一景。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种类繁多,动物有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
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
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
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
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一、历史极为久远,文化内涵极为丰富1、崆峒山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登山问道的圣地据学者研究,甘肃东部的平凉、天水是上古三皇诞生之地,又是女娲、夸父的诞生地,文化极为久远深厚。
因此,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其功业成就之后西巡疆界,亲自登临崆峒山,向在崆峒山隐居的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这在《庄子·在宥》篇中有详细记载,治学严谨的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司马迁本人曾亲自登临崆峒山。
他在太史公自叙中说:“吾尝西至崆峒,北过琢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
他的记载应当是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谨慎作出的,当代台湾学者南怀瑾在著作中说:“黄帝遍学各种学问,最后西上甘肃的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又说:“黄帝的功业,主要是起于黄河平原的东方与北方,而他的文化学术思想主要是得之于西北高原系统。
”还论述广成子说,所谓广成子,究竟有无其人,往往名号是代表一种内容,广成子是集中国文化之大成的意思。
如今崆峒山的望驾山,山下的问道宫,上天梯旁的摩崖石刻“黄帝问道处”就是对这一千古盛事的纪念。
2、崆峒山是古代北方民族团结融合的象征崆峒一词在古代本无山字偏旁。
它本是一个氏族部落民族语言的音释。
它所表达的是一个方位或这一区域所有部落的总概念。
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记载“北戴斗极为空桐。
”意思是北斗星正下方为空同。
另一部典籍《汲冢周书》中更进一步解释:“正北的大夏、莎车、戎翟、月氏、空同、姑藏”等十部族统归空同。
部族融合发展并消亡后,中心区域的名山加以山字偏旁专用指山。
其实古人对这一地域概念相当清楚,从唐代李白、杜甫,至明代吕大器,至清代林则徐诗中所提到的崆峒大体指一个大的区域,这一区域的大致范围是东起河南汝阳,西至甘肃河西。
中心区平凉可能就是商周时期十大部族中空同族的居息地。
3、崆峒是古代著名君王巡幸出游的西极由于轩辕黄帝西巡疆界,登崆峒访名师而万古留名。
所以后世的周穆王乘八骏访西王母于泾川瑶池,后又西登崆峒。
秦始皇平定六国之后也西登崆峒,汉武帝处处效法黄帝,黄帝败炎帝战蚩尤,武帝也大肆征伐,同时西登崆峒。
因武帝的登临有司马迁陪同,所以在《史记》中记载非常详细。
汉武帝并在平凉设立了中央的牧马机构——军马场。
这个机构一直沿续到明代,唐太宗也亲自登临。
4、崆峒是三教合一共尊共荣的宗教摇篮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起源于东汉。
而它的思想理论基础却是盛行于春秋以来的黄老之学,应当说黄帝、老子都是道教的祖师。
另据道教典籍说老子的前身就是在崆峒修炼的广成子,而广成子又是黄帝的老师,追根溯源崆峒山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当不为过。
据说秦汉时崆峒便有方士隐居,魏晋时便有道教宫观。
到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最后归隐崆峒,崆峒山现存避诏碑一块,上有皇帝两次召见张三丰的诏书和张三丰避而不去的答词。
明朝嘉靖初年,朱元璋第二十子朱松后裔被封为韩王驻藩平凉,韩王妃崇尚道教,在崆峒山大规模修建了太和宫等道教宫观,把崆峒列为全国道教十二大“十方常住”之一,聘全真龙门派第十代掌门苗清阳为全山主持,自此,道教在山上代代相传,到建国前全山道教宫观达40多处,道士百余人,现已传至第三十代。
佛教在崆峒山也历史悠久。
已有一千五百多年。
在唐代时,山上佛教活动已具相当规模。
据铸造于金代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的一口铁钟上的铭文记载,崆峒山中台至皇城的上天梯石台阶就是仁智禅师在唐贞观年间开凿的,还有唐太宗为山上明慧禅院御赐田地的记载。
元朝,皇子忙哥剌被元世祖封为安西王,管辖陕、甘、川等地。
安西王信奉佛教,主持修建了崆峒山东台宝庆寺,封自己的王相商挺为宝庆寺主持,并授银质三品印,统管陕西、四川、西夏等路(省)的佛教事务。
明代万历年间修建了中台凌空塔,明神宗皇帝还给崆峒山真乘寺藏经楼赐了匾额,皇太后给崆峒山佛教赐送经书三万多册。
到清朝初年,崆峒山佛教寺院已达19处,现在崆峒山道佛并存,互让互尊,有一种包纳一切、雍荣大度的和谐气氛,这成了崆峒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独特现象。
崆峒山还培育了一批儒家学者,最著名的有汉代的王符,他是和王充齐名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著有《潜夫论》。
皇甫谧,朝那人,除大多数人熟知他是医学针灸鼻祖之外,他还是博学多才的学者,《甲乙经》是我国针灸术最早著作。
明代前七子李梦阳号崆峒子,还有“明八大才子”之一的赵时春,以上四人早年都曾在崆峒山潜心读书,是崆峒山的钟灵毓秀造就了这一批学者文人的旷世才华。
5、崆峒山是文人墨客登临赏景抒发情怀的人间胜境由于崆峒山悠久光辉的历史,加之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观,因而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士、骚人、迁客。
司马迁曾慕名登临;东汉大哲学家王符曾流连忘返;晋代大医学家皇甫谧曾隐居山中采药著述,研习针灸、著成《针灸甲乙经》。
此后历代文人名士有的虽没有到过崆峒山,但题咏盛赞崆峒的佳篇妙笔,云集霞蔚,洋洋大观。
如南北朝王褒,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岑参、元稹;宋朝李清照、游师雄、张亢;明朝李攀龙、赵时春;清朝王士祯、左宗棠、林则徐、谭嗣同;民国于右任、傅作义、邓宝珊。
这些佳篇妙章,画幅墨宝已成为崆峒山丰富的文化宝藏。
6、崆峒山是中国五大武术流派崆峒派的发祥之地崆峒山也是中国武术发祥地之一。
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就记载说:“空同之人武”,李白在诗中赞道:“世传崆峒勇”,杜甫也盛赞“崆峒足凯歌”。
崆峒派武术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齐名的五大武术流派之一。
当代传人燕飞霞曾于1956年在全国武术观摩赛时获冠军。
1957年随中国武术团赴缅甸表演,获剑、枪、拳、掌、佛尘五项冠军。
崆峒武术与道教文化紧密相连,神秘奇诡,特点独特,实为我国武术奇葩,2001年5月第一届崆峒武术节在崆峒山隆重举行,著名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欣然题词“崆峒武术,威峙西陲”以表示祝贺。
7、崆峒山是古代关陇锁钥三秦咽喉的兵家必争之地古代交通不便,六盘道未通之前陇山南北横阻,而崆峒地处陇山中段,扼七关之首,控制六原,是保中原守关中的重要通道,北宋韩琦、范仲淹;南宋吴介、吴璘等名将都曾在此督军作战。
晋代符登,十六国时期的赫连定曾在此扼守。
唐代刘昌、段秀实抵御吐蕃,都借助“高岭崆峒,山川险阻”而克敌制胜,所以在历史上崆峒山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和抵抗强敌、保卫中原方面曾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因此崆峒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远古到清代,金戈铁马,有过数不清的故事。
8、崆峒山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主要通道崆峒山在中古前又称为“笄头山”。
汉时,笄头道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北路第二站。
从汉至唐这里曾有过一段驼铃叮咚,商贾不绝的胜况。
二、地形地貌极为奇特,自然风光极为优美1、崆峒山是高海拔地区的丹霞地貌,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孤山峰岭,峰丛广布,方山洞穴发育,怪石突兀,山势险峻,气势雄伟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
这种以下白垩系浅紫红色调为主的巨厚层砾岩自然地貌,是受我国少有的南北向构造主导、新构造运动频繁作用形成的,是国内丹霞地貌类型中形成时代较早的类型,是大面积黄土高原上独有的自然奇观。
这一奇特的自然遗迹最早被我国广东中山大学教授、地理学界知名学者黄进先生所发现,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研究,认为崆峒山虽与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一样同为典型的丹霞地貌,但由于崆峒山地处高海拔地区显得尤为珍贵。
这一自然遗迹的发现,为研究本区地质构造、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的演化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对揭示广大黄土高原区分布的岛状基岩山的形成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崆峒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自然保护的珍贵财富崆峒山林深似海,草茂花繁,松柏苍翠,药材遍山。
已知的植物有1000余种。
其中蕨类植物21科18属30种,裸子植物6科9属15种,被子植物97科397属703种,古树名木有紫果云杉、油松、园柏、五角枫、辽东栎、大果榆、丝棉木等近60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