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精品】

第一次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 D(当dānɡ摧枯拉朽塞sài 从流飘荡屏bǐnɡ眼花缭乱)2. C(“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
用形容中国军人的力量是使用对象错误。
)3. B(A项,宾语残缺,应改为“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的现象。
”C项,谁“连胜三局”?表意不明。
D项,缺少主语,删除“随着”。
)4. A5. B(A比喻,本体:吕伟跳水时的姿态;喻体: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B中的“犹如”表示想象;C对偶,“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
D拟人,“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对准”、“迅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6. B(诗人骑在马上,穿行于山间小路,安闲地欣赏着沿途的旖旎风光。
就在此时,诗人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
认真研读本诗,诗句中“兴长”“惆怅”很明显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
从“村桥原树似吾乡”一句中,写出了睹物思乡,触景生情,看到他乡景色与家乡景象相同,激起了作者思乡愁绪,心情自然有很大的变化。
)7. D(这首诗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
以听觉写动景,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以视觉写静景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
)8. D(“凄然”跟后面“使人感而悲”属于“形容词+补语”的形式,后面的“使人感而悲”是用补充说明“凄然”的,很明显要由此化开,因此,句子的节奏划分,应当为“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9.(1)至,到(2)极,甚(3)跑10.(1)夜已经很深了,山愈发显得高峻与迫近,阴森森地好像要下与人搏斗。
(2)像是行走在空山深林间,听到一两声春鸟的叫声,自然而然使人惆怅惊骇。
11. 景物:一色荷花,风自两岸,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
感受: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作者最后写沈庆的歌声的作用:渲染此地凄凉、清冷的气氛。
【参考译文】第二天,(我们)又转向北边经过小桥,沿着溪水向东行走,又向西拐了三四个弯,就到了姚贵聪先生的家门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总分:12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17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⑴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⑵,猎马带禽归。
(《野望》)⑶,志在千里。
(《龟虽寿》)⑷冰霜正惨凄,。
(《赠从弟》)(5)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6) 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7)《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两句诗(8)《钱塘湖春行》中通过莺歌燕舞描写早春景物的的诗句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3分)10月13日,北京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新浪、搜狐、网易等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会议,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批评,并明确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
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网站负责人分别就互联网标题乱象治理、网站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交流。
会上,各网站负责人做出承诺,将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人,杜绝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⑴~⑶题。
(4分)今天,无论是浩hàn芦苇荡中丹顶鹤的美丽,树林中麋鹿的隐逸,黄海森林公园的深邃绵延,永丰林的清新质朴,荷兰花海的眼花潦乱,还是大纵湖芦荡的迷谲,金沙湖的柔美,九龙口的奇特,无不向我们展示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盐城,一个历史苍桑的盐城,一个生态斐然的盐城,一个让人由衷()赞叹的地方。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分别订正:改为改为。
二、阅读(53分)(一)诗歌阅读。
(6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由写远游点题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
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年级语⽂上册⽉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在备考时可以尝试多做⼀些语⽂试卷,这样可以⼤幅度去提⾼语⽂学习成绩。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年级语⽂上册⽉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年级语⽂上册⽉考考试试卷 ⼀、积累与运⽤ 1.下列句⼦加点字注⾳正确的⼀项是( ) A.倔强(juè)阔绰(chuò)叱咤风云(chà) B.慨叹(kǎi)澎湃(bài)销声匿迹(nì) C.饶恕(shù)狡黠(jié) 迥乎不同(jiǒng) D.静穆(mù)梦寐(mèi)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项是() A.酝酿 觅⾷ 萤⽕⾍ 不屑置辨 B.狼藉 鄙夷 ⽂曲星 张皇失措 C.滑稽 问⿍ 孺⼦⽜ 获益匪浅 D.深邃 肆虐 度假村 ⼀劳永逸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正确的⼀项是( ) A.所谓“以⼈为本,”在很⼤程度上就是顺应民⼼,⽽不是修正民⼼。
B.别⼈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才的唯⼀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
4.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2分) A. 《芦花荡》是⼀篇⼩说,选⾃《孙犁⽂集》,写的故事发⽣在抗⽇战争时期。
B. 《蜡烛》中的育乞西本是⼀位仇恨侵略、渴望解放、热爱和平⽽富有爱⼼的南斯拉夫⽼妇⼈。
C. ⾬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D. 标题、导语、背景是⼀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5. 按要求填空。
(9分) ⑴《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象的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2分) ⑵为⼈处世要洁⾝⾃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
(请⽤《爱莲说》中的名句填写)(1分) ⑶《望岳》中作者将泰⼭的神奇秀丽之归于⼤⾃然的诗句是 ,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涵养文化底蕴(22 分)1.活动会主持人为迎接此次活动,拟写了一篇演讲稿,以下是演讲稿首段,部分汉字主持人无法确定2.根据活动内容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1)◎诗文中有情曹操在《龟虽寿》中一句“①,志在千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王绩在《野望》中写下“②,徙倚欲何依”,自然地引出了几分彷徨和苦闷;《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③,路远莫致之”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花草的美景“④,⑤”来渲染轻松愉悦的心境。
(2)◎诗文中有趣。
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以生花妙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⑥,⑦”记录了山川早晚景色迥乎不同的情趣。
(3)◎诗文中有志。
刘桢用“⑧,⑨”赠予堂弟,以松柏在霜雪中傲立的姿态劝勉堂弟;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⑩”之句表达了自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崇德八年级同学就新闻“用事实说话”这一话题,模拟开展了一场“斯诺专访”。
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应任务。
3.根据采访记录,在①②③处选择对应的问题。
A.对于新闻应该“用事实说话”这一观点,请问您有何看法呢?B.有人认为新闻“是经过记者筛选的事实,它与真正的事实难免有偏差”,您的《红星照耀中国》是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呢?C. 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您是如何确保自己获取“事实”的呢?4.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补全横线④处斯诺的回答。
二、阅读感悟生命意义(45 分)文学类作品阅读罗素说:“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平“淡”的生活,也可以有滋有“味”。
冬天汪曾祺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
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
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
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
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
统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A4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卷·基础知识达标测(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7分)1.默写诗文。
(共10分)(1)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2),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4),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5),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6)王维《使至塞上》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的名句是,。
(7)《赠从弟》(其二)中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句子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4分)(1)辽宁舰官兵xián shú( )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2)长髯覆盖了两频,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 hēi( )脸膛。
(3)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 bù kě dāng( )。
(4)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 wú xiāo xī( )了。
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 新中国的航天事业是白手起家....的,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现在已经取得了辉煌成绩。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4分)请将1-5题答案依次填入下面表格内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朔.方(shu ò) 蜷.缩(qu án ) 愠.怒(w ēn ) 绽.开(zh àn ) B .呜咽.(y è) 猝.然(c ù) 惩.罚(ch éng ) 瞥.见(pi ē) C .打颤.(ch àn ) 眷.念(ju àn ) 拭.干(sh ì) 倔.强(ju é) D .挟.持(ji ā) 藩.篱(f ān ) 差.事(ch āi ) 面颊.(ji á)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顷听 嘹亮 辗转反侧 B .黯淡 诬篾 磨刀霍霍 C .酬谢 晕眩 无精打采 D .狼籍 先遣 情不自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 为了防止埃博拉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强了防范措施。
C.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继承。
D.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在于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4.下列关于汉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果、目、山、本”等字是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可以从它们的字形联想到字义。
B .“从”是一个会意字;是两个侧立的人形;后一个跟着前一个;“从”的本义是跟随;“众”也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许多人站立着。
C .“财、贷、贱、呗”都是形声字;都用“贝”作形旁;表示它们都跟钱财有关。
D .汉字的字形跟字义、字音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从字形推测出它的准确读音和意思。
5.下列对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表达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急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歌颂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运用(35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皑皑(ái)玛瑙(lǎo)千锤百练踉踉跄跄B.咀嚼(jiáo)蔫巴(niān)酣然入梦万簌俱寂C.澎湃(bài)蹊跷(qiāo)风烛残年故弄悬虚D.呜咽(yè)祈祷(qí)苛捐杂税围追堵截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今的扬州新城,交通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人民安居乐业。
B.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C.在“学雷锋活动”中,我校学生李明经常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D.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担忧。
3. 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3分)(A)作为国家级5A风景区,春季的瘦西湖风景区是海内外游客旅游的好季节。
/(B)然而一到节假日,景区周边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凸显,特别是南门主入口更为突出。
/(C)作为改造瘦西湖南大门的重点项目,瘦西湖南门文化休闲广场的打造,一直在建设和筹划中。
/(D)这一个项目将建设成以休闲为主、业态多元、配套完善的综合性文化休闲区,目前正在火热建设中,大约明年底左右可建成。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为节能减排,北京部委大楼顶上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这些部委包括国资委、财政部、工信部、教育部、人保部……。
B.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C.金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二、三个小时,他才来。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枣核》巧妙地以“枣核”为线索,表达同窗深厚的民族感情。
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歼灭(jiān)纤维(qiān)提防(dī)寒噤(jìn)B. 星宿(xiù)伛偻(yǔ)疟子(yào)锐不可当(dāng)C. 憎恶(zèng)诘问(jié)差使(chāi)蹒跚(pán)D. 愧怍(zuò)取缔(tì)奔丧(sāng)吊唁(yà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狼籍赋闲琐屑触目伤怀。
B. 尴尬烦躁簌簌大庭广众。
C. 愧怍荒僻取缔长途拔涉。
D. 霹雳取缔烦燥微不足道。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 能否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D. 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5. 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二、阅读理解(4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给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惟余莽莽A . 只是B . 单单,只C . 只剩D . 助词2. (2分) (2017九上·成都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倍受欢迎的。
B . 高靖朝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
C . 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D . 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8九上·北京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家训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①________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家训在中国源远流长。
据《史记》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
周公旦由于要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伯禽临行之前,周公以自身经历来告诫他为人为官的准则。
从此,周公训子便成为一段中国家训文化中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③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训,如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朱伯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维艰”等等。
它们感召来者,②________后人。
④近年来,随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凝聚祖先智慧的家训,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
以吴越钱氏为例,近年已经恢复了祭祖时恭诵《钱氏家训》的仪式。
为了便于今人记诵,古老的《钱氏家训》采用了新的形式,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章。
个人章强调“【甲】”;家庭章强调“【乙】”;社会章强调“【丙】”;国家章强调“【丁】”。
⑤在今天,那些千古流传、有广泛影响的优秀家训已经远远超出了“家”的范畴,成为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泉。
(1)对文中划线字读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感召(zhāo)“仪式”中的“式”字笔顺,第二画是“横”B . 感召(zhào)“仪式”中的“式”字笔顺,第二画是“斜钩”C . 感召(zhāo)“仪式”中的“式”字笔顺,第二画是“斜钩”D . 感召(zhào)“仪式”中的“式”字笔顺,第二画是“横”(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置业滋养B . 治业滋养C . 置业滋润D . 治业滋润(3)下列词语中的“就”与“就封”一词中的“就”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就业B . 持就火炀之C . 功成名就D . 瞬息可就(4)依据文段,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②“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③“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④“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A . ②①③④B . ②③①④C . ③①②④D . ③②①④(5)《钱氏家训》中,“家庭章”和下列《论语》中内容一致的一项是()A .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B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C .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D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4. (9分) (2016七上·南宁期中) 按要求填空。
(1)夕阳西下,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3) 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 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请完整默写唐代诗人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5. (2分)(2017·温州) 名著阅读。
(1)“兄弟”是《水浒》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根据下列内容分别选择正确的一项。
【甲】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
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
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A.武松B.李逵C.鲁智深(2)根据《沙乡年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
《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6. (12分)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前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浏览信息、购买生活用品等。
而网络平台依托大数据,就能掌握用户的大重信息。
材料一:漫画材料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2018年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网民认为手机APP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不会轻易下载APP,其比例比去年提高了两成;网民希望揭露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黑心企业的比例,从去年的五成上升到七成;一旦遭遇信息诈骗,网民选择投诉曝光的比例,从去年的58.7%提升到83.1%。
材料三: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认为: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界限并不明确,哪些信息类型可以被互联网平台搜集和提供给第三方?哪些情况下将被视为侵犯用户隐私?立法与执法环节都还未能跟上商业环境的变化。
因此不能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法律支持。
材料四:5月1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体系日渐完善。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表示:“对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改,不泄露,不毁损,不出售,不非法向他人提供,这是网络平台必须承担的义务。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调查显示的结果。
(3)综合学材料,探究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8七上·温州期中)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________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从“差、千、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诗中的空白处,应为________。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7分)8. (7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题目。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乙] 初,范文正公(1)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2),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3)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1)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
(2)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3)扶病:抱病、带病。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2)士大夫莫敢往别(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B . .然则何/时而乐耶C . .闻者为/之缩颈(3)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受到审判,原因是他狂妄惑众。
苏格拉底辩解说:他自己以不知为不知,而其他智者悉以不知为知,故神的启示说他是大智。
这话是千真万确的,但却惹怒了许多陪审的雅典城智者们,这样便多投了几个贝壳到有罪的瓶子里去(按照当时希腊的法律,陪审员认为有罪就拿一个贝壳投到有罪的瓶子里;认为不应判死刑,贝壳就投到无罪的瓶子里去),苏格拉底就只好在监狱中吃毒人参了结生命。
明代人曾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位相士非常灵验,衙门师爷推荐他给知县老爷看相,老爷欢喜迎接,请他赐教。
相士左看右看,说:“老爷眼大无神,口大无唇,耳大无轮,鼻大无准,看来看去像个兔子。
”知县老爷大怒,喝令绑了,师爷埋怨相士不该乱说,自找麻烦,相士后悔。
也愿给老爷重看。
师爷便向老爷解释,相士昨晚通宵喝酒,醉眼蒙眬,现在老爷一怒,酒已醒了,愿意认真看老爷尊容。
老爷气解,也就松绑叫他进来再看。
相士看了半天,央求差役说:“刚才的绳子还在,请老爷再把我绑上吧,因为他实在像个兔子。
”相士和苏格拉底同样都由于不肯说假话,不愿以不知为知,结果也差不多。
宋朝宰相王安石,平日不修边幅,身上长了虱子。
有位下属去相府请安,谈得投机,发现相爷须上有物蠕动,就好奇地把它捏住,但立刻就不好意思地扔在地上,自言说:“我道是个虱子,谁知不是。
”王安石心里清楚,顺手从地上捡起来一看,也自言说:“我道不是个虱子,谁知是。
”客人以是为非,想给相爷拍马屁,谁知王安石偏要以是为是,幽默地揭穿了来客的虚伪,这就使狼狈不堪的尴尬不属于王安石反而属于客人。
说真话,在某些场合是极其危险的,要有大无畏的刚正精神和赴汤蹈火的勇气。
如果培养出这种风气,社会就易上轨道。
问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
(2)思考文中引用苏格拉底和明代相士的例子,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3)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请分析运用对比论证的好处是为了________。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在今后社会生活中我们自己应该如何做呢?请结合生活经历简要分析一下。
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①在欧洲旅行,每每看到火车里,乘客埋头在轻浅流动的阳光下阅读,都让人感叹真是一道风景。
阅读让个人的视阈更加宽广,让社会更有文化韵味,让民族更具文化素养。
这样的阅读,往往带来超越功利的精神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