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1 概率及其意义 教案 (2)

合集下载

25.2.1 概率及其意义.课件+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5.2.1 概率及其意义.课件+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懂 关键
关于概率的计算
(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计算;
(2)利用试验所有结果出现的机会均等、概率和为1计算.





例4 元旦游园晚会上有一个闯关活动,规则是从袋中摸出1
个球,若是红球,则可以过关.现有甲、乙两袋球,甲袋中放了
20个大小、质量完全一样的球,其中8个白球,5个黄球,5个绿
球,2个红球;乙袋中放了30个大小、质量完全一样的球,其中
100
说明做100次这种试验,事件A不可能发生6次.其中正确的个
数为
A.3
( D )
B.2
C.1
D.0





应用二 求简单事件的概率
例2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5个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
同的球,其中有10个红球,求摸出1个球不是红球的概率.
15−10
解:P(摸出1个球不是红球)=
15
=
1
.
3

生的概率.





例如,在上面的抽签试验中,“抽到1号”这个事件包含
可能的结果,在全部5种可能的结果中所占的比为
于是这个事件的概率P(抽到1号)=
这个事件包含
2
1
5
,
;“抽到偶数号”
种可能的结果,即抽到 2号,4号 ,在
全部5种可能的结果中所占的比为
的概率P(抽到偶数号)=
1
5
1 种
2
5
.
2
5
,于是这个事件
10个红球,20个白球.要想过关的机会大,你选择哪个口袋?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章随机事件的概率全章教案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章随机事件的概率全章教案

第二十五章随机事件的概率25.1.1什么是概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二〉教学思考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一收集数据一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三〉解决问题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教具准备】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后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学生:抓阉、抽签、猜拳、投硬币,……教师对同学的较好想法予以肯定.(学生肯定有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可的方法.如抓阉、投硬币)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阉、投硬币的方法呢?由学生讨论: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而朝上”还上“反面朝上”,但同学们很容易感觉到或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所以小强、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质疑:那么,这种直觉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以投掷壹元硬币为例,不妨动手做投掷硬币的试验来验证一下.说明:现实中不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的”,设置实际生活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对此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也为下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交流活动打下基础.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3.教师布置试验任务.(1)明确规则.把全班分成10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验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行.(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及“正面朝上” 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注意:(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试验活动、是否愿意交流等,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2).要求真实记录试验情况.对于合作学习中有可能产生的纪律问题予以调控.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所以有可能有些组试验获得的“正面朝上”的频率与先前的猜想有出入.提出问题:是不是我们的猜想出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相信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性,引导他们小组合作,进一步探究.解决的办法是增加试验的次数,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合作.4.全班交流.把各组测得数据一一汇报,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对数据进行累计,按照书上Pm 要求填好25-2.并根据所整理的数据,在25. 1-1图上标注出对应的点,完成统计图.表m正面向上的频率10.55。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案:25.2.1概率及其意义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案:25.2.1概率及其意义

课题25.2.1概率及其意义授课时间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试验,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感受理论概率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经历试验等活动过程,学会用分析的方法在较为简单的问题情境下预测概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分析的方法在较为简单的问题情境下预测概率. 难点:对概率的理解.
自主学习
内容
预习教材136——141页,找出疑问的地方.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法学法二次备课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拿出一枚硬币抛掷,提问:结果有几
种情况?
抛掷一枚普通的六面体骰子,
“出现数字为5”的概率为多少?
思路点拨:(1)关注的是哪个或
哪些结果;(2)注意所有机会均
等.(1)、(2)这两种结果个数的比就是
所关注的结果发生的概率.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展开对
的试验,并从中得到规律:如果掷
的次数很多,试验的频率渐趋稳定,
平均每6次就有1次掷出“6”.
实际问题导入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在实验中
寻找方法.
通过试验,让学生
逐步计算一个随机
事件发生的试验频
率,并观察其中的
规律性,从而归纳
出试验概率趋于理
论概率这一规律。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25-2-1 概率的意义 教学课件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25-2-1 概率的意义 教学课件
知识回顾
1.事件的分类:
确定事件
事件
随机事件
2.随机事件A的概率:
大量重复试验
随机事件A
事件A发 生的频率
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概率及其求法
总是接近某个常数 事件A发
估计
生的概率
新课导入
课时导入
在同样条件下,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 不发生,那么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能否 用数值进行刻画呢?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概率的定义
抛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的概率为 1 ,可 2
记为P(出现反面)= 1 2
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新课讲解
分析的关键有两点:
(1)要清楚我们关注的是哪个或哪些结果;
(2)要清楚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 (1)的结果个数
概率= (2)的结果个数
如在投掷一枚正方体骰子的游戏中,
当堂小练
3.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有2种可能的结
果,它们的可能性相同,由此确定“正面向上”的
概率是
1 2
.
4.10件外观相同的产品中有1件不合格.现从中 任意抽取1件进行检测,抽到不合格产品的概
1
率为 10 .
当堂小练
5.不透明的袋子里有1个红球,3个白球,5个黄球,每
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1个球:
当堂小练
1.“明天降水的概率是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 A.明天降水的可能性较小 B.明天将有15%的时间降水 C.明天将有15%的地区降水 D.明天肯定不降水
当堂小练
2.事件A:打开电视,它正在播广告;事件B:抛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朝上的点数小于7;事件C: 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3个事件 发生的概率分别记为P(A)、P(B)、P(C),则 P(A)、 P(B)、P(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B ) A.P(C)<P(A)= P(B) B.P(C)<P(A)<P(B) C.P(C)<P(B)<P(A) D.P(A)<P(B)<P(C)

2024-2025学年华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第25章随机事件的概率25.2.2频率与概率

2024-2025学年华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第25章随机事件的概率25.2.2频率与概率

第25章 随机事件的概率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2 频率与概率教学目标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2.掌握用列表法、画树状图法求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3.运用频率估计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列表法、画树状图法求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 难点:由试验得出的频率与理论分析得出的概率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复习巩固概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关注结果发生数事件发生=P .导入新课【问题1】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下后,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面朝上,另一种是正面朝下.你认为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可能性相同吗? 学生讨论,师归纳总结引出课题: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2 频率与概率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活动1(学生互动,教师点评)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硬币:(1)同桌两人做20次掷硬币的游戏,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2)各组分工合作,分别累计正面朝上的次数到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次,并完成下表:教学反思(3)请同学们根据已填的表格,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4)观察上面的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结论:(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当抛掷硬币的次数很多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值是稳定的,接近于常数0.5,在它左右摆动.无论是掷质地均匀的硬币还是掷图钉,在试验次数很大时正面朝上(钉尖朝上)的频率都会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这就是频率的稳定性.【总结】(老师点评总结)1. 对一般的随机事件,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总是在一个固定数的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mn 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做P (A )=mn.一般地,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它的概率.2.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即学即练】(小组讨论,老师点评)某篮球队教练记录该队一名主力前锋练习罚篮的结果如下: (2)比赛中该前锋队员上篮得分并造成对手犯规,罚篮一次,估计这次他能罚中的概率.【解】(1)表格中从左往右依次为0.900,0.750,0.867,0.787,0.805,0.797,0.805,0.802教学反思(2)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该前锋罚篮命中的频率稳定在0.8左右,所以估计他这次能罚中的概率为0.8.探究点二 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问题2】小明、小凡和小颖周末都想去看电影,但只有一张电影票.三人决定一起做游戏,谁获胜谁就去看电影.游戏规则如下:连续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若两枚硬币都正面朝上,则小明获胜;若都反面朝上,则小颖获胜;若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则小凡获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活动2(学生互动,教师点评)让学生每人抛掷硬币(课前准备好)20次,并记录每次的试验结果,通过观察自己的结果说明游戏是否公平.5个学生为一个小组,把5个人的试验结果数据汇总,得到小组试验数据100次,依次累计各组的试验数据,得到试验200次、300次、400次、500次…时的试验结果,全班一起填写上表.通过做试验让学生思考从试验中有哪些发现. (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从试验中我们发现,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基本稳定,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发生的概率大于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这个游戏不公平,它对小凡比较有利.【合作探究】议一议:在上面抛掷硬币的试验中,(1)抛掷第一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 (2)抛掷第二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3)在第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情况下,抛掷第二枚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如果第一枚硬币反面朝上呢?问题1:上述问题中一次试验涉及几个因素?你是用什么方法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结果的?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找学生代表叙述自己的解答过程,最后教师给出标准答案.总共有 4 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 小明获胜的结果有 1 种:(正,正).所以小明获胜的概率是14.教学反思小颖获胜的结果有 1 种:(反,反).所以小颖获胜的概率是14.小凡获胜的结果有 2 种:(正,反),(反,正).所以小凡获胜的概率是24=12. 因此,这个游戏对三人是不公平的. 问题2:利用树状图或表格的优点是什么?什么时候用树状图比较方便?什么时候用表格比较方便?(学生总结,教师点评)当试验包含两步时,列表和画树状图都可以,当试验包含三步或三步以上时,画树状图比较方便.典例讲解(学生交流,老师点评)例1 如图,甲为三等分数字转盘,乙为四等分数字转盘.同时自由转动两个转盘,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转盘指针指向的数字均为奇数的概率.【解】列表如下:乙甲 1 2 3 41 (1,1) (1,2) (1,3) (1,4)2 (2,1) (2,2) (2,3) (2,4) 3(3,1) (3,2) (3,3) (3,4)由表格可知,一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个转盘指针指向的数字均为奇数的有4种,故P (均为奇数)=412=13. 【总结】1.列表法就是把要求的对象用表格一一表示出来分析求解的方法.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元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的方法.2.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以上的元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画树状图的方法.例2 准备两组相同的牌,每组两张,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分别是1和2.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称为一次试验.(1)一次试验中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可能有哪些值? (2)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等于3的概率是多少?【探索思路】 (引发学生思考)一张牌有几种结果?一次试验涉及几个元素? 【解】通过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教学反思(1)由树状图可知,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可能是2,3,4. (2)总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为3的结果有2种,因此P (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等于3)=24=12.【题后总结】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比较多,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那么我们可以利用树状图或表格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求出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即学即练】 【互动】(小组讨论)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它可以继续直行,也可以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则两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全部继续直行的概率是( )A.19B.16C.13D.12由表格知,一共有9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两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全部继续直行的有一种,所以两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全部继续直行的概率是19.【答案】A课堂练习1.“六一”儿童节,某玩具超市设立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开展抽奖活动.顾客购买玩具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就可以获得相应奖品.下表是该活动的一组统计数据:教学反思A.当n很大时,指针落在“铅笔”区域的频率大约是0.70B.假如你去转动转盘一次,获得铅笔的概率大约是0.70C.如果转动转盘2 000次,指针落在“文具盒”区域的次数大约有600次D.如果转动转盘10次,一定有3次获得文具盒2.两个正四面体骰子的各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若同时投掷这两个正四面体骰子,则着地的面所得的点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 )A.14B.316C.34D.383.把1枚质地均匀的普通硬币重复掷两次,落地后两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1B.12C.13D.144.从1,2,-3三个数中,随机抽取两个数相乘,积是正数的概率是( )A.0B.13C.23D.15.现有两个不透明的袋子,其中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1、2的两个小球,另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2、3、4的三个小球,小球除标号外其他均相同.从两个袋子中各随机摸出1个小球,两球标号恰好相同的概率是( )A.12B.13C.14D.16参考答案1.D【解析】A.由题意知A选项不符合题意;由A可知,转动转盘一次,获得铅笔的概率大约是0.70,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指针落在“文具盒”区域的概率大约为0.30,转动转盘2 000次,指针落在“文具盒”区域的次数大约有2 000×0.3=600(次),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随机事件,结果不确定,故D选项符合题意.2.A【解析】同时投掷两个正四面体骰子,有(1,1) , (1,2) , (1,3) , (1,4) , (2,1) , (2,2) , (2,3) , (2,4) , (3,1) , (3,2) ,(3,3) , (3,4) , (4,1) , (4,2) , (4,3),(4,4)共16种结果,点数之和等于5的有(1,4) , (2,3) , (3,2) , (4,1)共4种情况,所以P(点数之和等于5)=416=14.3.D【解析】画树状图如图所示.∴P(两次都是正面朝上)=1 4 .4.B【解析】随机从1,2,-3中抽取两个数相乘,积的结果共有1×2=2,1×(-3)= -3,2×(-3)=-6三种,所以积为正数的概率是1 3 .5.D【解析】画树状图,如图所示.教学反思由图可知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标号相同的只有1种,所以两球标号恰好相同的概率是1 6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一、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二、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1)列表法就是把要求的对象用表格一一表示出来分析求解的方法.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元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的方法.(3)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以上元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画树状图的方法.布置作业教材第147页练习题,第153页习题25.2第3,4题.板书设计课题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2 频率与概率【问题1】一、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例1【问题2】二、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例2教学反思。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25-2-1 概率及其意义 教案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25-2-1 概率及其意义 教案

25.2.1 概率及其意义【知识与技能】通过试验,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感受理论概率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经历试验等活动过程,学会用分析的方法在较为简单的问题情境下预测概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运用分析的方法在较为简单的问题情境下预测概率.对概率的理解.多媒体课件.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学生活动:对表25.2.1中的问题进行试验.思路点拨:(1)关注的是哪个或哪些结果;(2)注意所有机会均等.(1)、(2)这两种结果个数的比就是所关注的结果发生的概率.【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寻找方法.问题情境1:课本P137问题1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展开对“问题1”的试验,并从中得到规律:如果掷的次数很多,试验的频率渐趋稳定,平均每6次就有1次掷出“6”.【教学说明】通过试验,让学生逐步计算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试验频率,并观察其中的规律性,从而归纳出试验概率趋于理论概率这一规律.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见课本P139例1思路点拨:本题是简单的古典概率,理论上很容易求出其概率.P(抽到男同学名字)=;P(抽到女同学名字)=,得出结论为抽到男同学名字的概率大【教学说明】让学生感受到古典概率的内涵以及计算方式.拓展延伸:课本P140“思考”【教学说明】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再在全班进行发言.例2见课本P140例2思路点拨:这是一个理论概率问题,袋中球的总数为8+16=24只,由于红球有8只,因此,P(取出红球)=,黑球16只,P(取出黑球)= .也可以这样计算黑球:P(取出黑球)=1-P(取出红球)=.例3见课本P140例3思路点拨:这是一道通过比较取出黑球的概率大小进行判断的题目,首先要计算从甲、乙两只口袋中取出黑球的概率,P甲(取出黑球),P乙(取出黑球)=,所以选乙袋成功机会大.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任意投掷均匀的骰子,4朝上的概率是______.2.袋中装有6个红球和7个白球,且除颜色外,这些球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红球的概率是______.3.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和小王),随机抽取一张,抽取红桃的概率是______.4.如图,有一个被等分为8个扇形的转盘,转动转盘,指针落在白色区域的概率是( )A.1B.1/3C.5/8D.3/85.袋子里有1个红球,3个白球,5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1个球:(1)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2)摸到白球的概率是多少?(3)摸到黄球的概率是多少?(4)哪一个概率最大?【答案】1.1/6 2.6/13 3.1/4 4.C5.(1)1/9 (2)1/3 (3)5/9 (4)摸到黄球的概率最大1.什么叫概率?2.本节中的试验结果所产生的趋势与理论概率之间有什么关系?3.试验次数的大小与所得的“估计值”有什么关系?4.谈谈你对概率的理解和体会.【教学说明】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共同回顾本节知识,理清解题思路与方法.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5.2”中选取.通过抛掷硬币,用学生喜欢的掷骰子和扑克牌试验导入新课,吸引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让学生充分认识概率的意义;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运用分析的方法预测概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缜密性,并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1 概率及其意义 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1 概率及其意义 教学设计

25.2.1概率及其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概率的含义.2.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学会列出机会均等的结果以及其中所关注的结果,从而求出某一事件的概率.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学习重点、难点:1.某一具体事件的概率实验.2.某一具体事件的概率值所表示的含义. 学习任务:知识点一:概率及其意义: 完成下列问题:1.抛掷一枚硬币有个可能的结果:“”和“”.这两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各占50% 的机会,50% 这个数表示事件“出现正面”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表示,叫做该事件的概率.如,抛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的概率为21,可记为=21知识点二:概率的表示方法:1.让我们一起回顾已经做过的几个实验及其结果,并完成课本表25.2.1,从中发现,几个动手实验观察到的频率值也可以开动脑筋分析出来,当然,最关键的有两点:(1)要清楚我们关注的是结果;(2)要清楚的结果.(3)P(关注的结果)=个数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的关注的结果个数如p(掷得“6” )=61,读作:掷得 等于61.2. 任意投掷均匀的骰子,4朝上的概率是_______ 知识的应用:1.掷一枚普通正六面体骰子,求出下列事件出现的概率:P (掷得点数是6) =________ ;P (掷得点数小于7)= _________ ;P (掷得点数为5或3)= _________ ;P (掷得点数大于6)= ___________ . 从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中任抽一张·P (抽到红心) = _______ P (抽到黑桃) = _______P (抽到红心3)= _______ P (抽到5)= __________ 知识点三:概率表示的意义: 完成下列问题:1.掷一个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掷得6的概率等于61表示什么意思?答 .2.掷一个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掷的不是6(也就是1-5)的概率等于多少呢?这个概率值表示什么意思呢?答归纳总结:概率的取值范围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就越接近;反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它的概率越接近.2.当A 为必然事件时,P (A )=;当A 为不可能事件时,P (A )=;当A 为随机事件时,P (A )的取值范围为;知识的应用1.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设置了如图所示的翻奖牌,如果只能在9个数字中选中一个翻牌,试求以下事件的概率(1)得到书籍;(2)得到奖励;(3)什么奖励也没有2.从1到9这九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是偶数的概率是( )A .B .C .D .3.(2013四川南充)有五张卡片(形状、大小、质地都相同),上面分别画有下列图形:①线段;②正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④等腰梯形;⑤圆.将卡片背面朝上洗匀,从中抽取一张,正面图形一定满足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A. 51B. 52C. 53D. 544.(2013•绍兴)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3个白球、2个黄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可以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则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为( )A .B .C .D .5.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4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他们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通过多次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附近,则口袋中白球可能有( )A .16个B . 15个C . 13个D . 12个课后作业:1.(2013年佛山市)掷一枚有正反面的均匀硬币,正确的说法是( ) A .正面一定朝上 B .反面一定朝上C .正面比反面朝上的概率大D .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0.5 (2013•宁波)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3个白球和5个红球,它们除了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3.(2013•攀枝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如果a ,b 是实数,那么a+b=b+a”是不确定事件B . 某种彩票的中奖概率为,是指买7张彩票一定有一张中奖C . 为了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力,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比较合适D . “某班50位同学中恰有2位同学生日是同一天”是随机事件4.小明制作了十张卡片,上面分别标有1~10这十个数字.从这十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恰好能被4整除的概率是( )A .B .C .D .参考答案:知识点一:1. 正面向上、反面向上、相等2抛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的概率为21, p (出现反面)知识点二:1. (1)那些或那个;(2)所有机会均等. (3)6的概率.2. 61知识的应用:1.P (掷得点数是6) =61;P (掷得点数小于7)= 1;P (掷得点数为5或3)= 13 ;P (掷得点数大于6)=0.2. P (抽到红心) =14P (抽到黑桃) =14_P (抽到红心3)=152P 抽到5)=113知识点三:1.掷得6得可能性是六分之一.2.56归纳总结: 1. 1; 0.2. 1; 0 ; 0≤P (A )≤ 1 ; 知识的应用1.(1)得到书籍=19;(2)得到奖励=89;(3)什么奖励也没有=19 2.B 3.B. 4.B 5.B 课后作业:D摸到红球的概率是5.83.D4.B。

九年级数学上册 25.2.1 概率及其意义(第2课时)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25.2.1 概率及其意义(第2课时)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2)在靶子1中,飞镖投在区域A或B中的概率
第五页,共18页。
实验
所有机会均等 的结果
关注的结果
关注结果发 生的概率
抛掷一枚硬币 正面
正面
0.5
(zhèngmiàn); (zhèn
反面
gmià
n)
第六页,共18页。
实验
所有机会均等 关注的结果 关注结果发生
的结果
的概率
两个正面
(zhèngmiàn);
第八页,共18页。
实验
所有机会均 等的结果
关注的结果
关注结果发 生的概率
从一副没有 大小王的扑 克牌中随即
地抽一张
黑桃;
方块 (fānɡ kuài); 梅花;
红桃。
黑桃
第九页,共18页。
0.25
实验
筹码1: 一面x ,一面0, 筹码2: 一面0,一面#, 筹码3: 一面#,一面x ,
所有机会 均等的结
抛掷两枚硬币 两个反面; 两个(liǎnɡ
0.25
一正一反; ɡè)正面
一反一正。
第七页,共18页。
抛掷
的实验
(pāo
(shíyàn)
zhì)
实验
所有机会均 等的结果
关注的结果
关注结果发 生的概率
掷得“1”;
掷得“2”;
抛掷一枚正 六面体骰子
掷得“3”; 掷得“4”;
掷得“6”
1 6
掷得“5”;
掷得“6”。
(3)布袋中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
别,因为我对取出一只红球没有把握,所以我就说“从布袋中取出一只
红球的概率是50%”;

) 不同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2.1概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3.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2.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当A是必然事件时,P(A)= ________ ;当A是不可能事件时,P(A)= __________ ;
任一事件A的概率P(A)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
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则它的概率越接近________;反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则它的概率越接近_________.
3.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作_______________ .
4.在上面的定义中,m、n各代表什么含义?m
n的范围如何?为什么?
5.下列事件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1)抛出的铅球会下落(2)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为2秒(3)买到的电影票,座位号为单号(4)x2+1是正数
(5)投掷硬币时,国徽朝上
6.频率与概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答案】1. 1;0 ;0≤P(A)≤1 ;
2.1;0.
5. (1)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
(3)随机事件(4)必然事件
(5)随机事件
二、自主学习:
1.某商场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规定:顾客购物10元以上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
(1)计算并完成表格;
(2)请估计,当n 很大时,频
率将会接近多少?
(3)假如你去转动该转盘一次,你获得铅笔的概率约是多少?
【答案】(2) 0.7 ;(3) 0.7
2.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共20只,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
摸球的次数n
100
150 200 500 800 100
摸到白球的次数m
58 96 116 295 484 601 摸到白球的频率n m
0.58
0.64
0.58
0.59
0.60
5
0.601 (1)请估计:当n 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______;
(2)假如你去摸一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是______,摸到黑球的概率是______; (3)试估算口袋中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 【答案】(1) 0.6;(2) 0.4;(3) 8.12只 三、达标检测:
转动转盘的次数n
1
00 150 200 500 800 1
000 落在“铅笔”的次数m
68
111
136
345
564
701
落在“铅笔”的频
率n m
1.在抛掷一枚普通正六面体骰子的过程中,出现点数为2的概率是______.
2.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当你抬头看信号灯恰是黄灯亮的概率为______.
3.袋中有5个黑球,3个白球和2个红球,摸出后再放回,在连续摸9次且9次摸出的都是黑球的情况下,第10次摸出红球的概率为______.
4.袋子中装有2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到黑球的概率大,还是摸到白球的概率大一些呢?说明理由,并说明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要判断哪一个概率大,只要看哪一个可能性大.).
【答案】1.1
6
2.1

12

3.1
5
4.摸到黑球的概率大
四、尝试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