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论文
陕西电大渭南分校大荔教学点06秋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陕西电大渭南分校大荔教学点06秋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绪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语言和文学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语言和文学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表现形式。
在中国,汉语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魅力引领着世界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和探究。
汉语语言文学的研究不仅涉及语言学、文学理论,还涵盖了文化、历史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而本次毕业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汉语语言文学,探究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和价值。
第一章:汉语语言文学概述本章主要介绍汉语语言文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复杂的语言之一,在中华文化的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语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第二章:汉语语言文学典籍的文化内涵研究本章主要分析《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过对这些典籍的透彻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
第三章:汉语语言文学创作的现状本章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言文学创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强,汉语语言文学的创作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国际化的特点。
研究现代汉语语言文学的创作特点,有利于揭示现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第四章:汉语语言文学的传播与推广本章探讨汉语语言文学的传播与推广,重点分析新媒体对汉语语言文学传播的影响,以及汉语语言文学的海外传播和国际化推广。
目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进行,汉语语言文学正逐渐走向国际化。
本章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汉语语言文学的海外传播和推广,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结论通过深入研究汉语语言文学的起源、发展、文化内涵、创作现状以及传播与推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智慧,然后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遗产。
浅析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之悲剧性(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浅析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之悲剧性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语言系莫言[提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鲁迅先生小说作品中三类主要女性悲剧人物的分析和他的人生经历来论述:“鲁迅小说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是在于她们经济上缺乏独立性以及经济上长期处于被压迫地位。
”本文首先从经济角度对鲁迅先生《明天》中的单四嫂和《祝福》中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三类悲剧的女性形象进行论述。
然后通过对鲁迅的生平及婚姻悲剧来分析其对悲剧人物创作上的影响。
[关键词]悲剧经济地位封建礼教社会关系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始终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
其中,中国妇女问题、尤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鲁迅作为我国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杰出体现者和现代先进意识的代表者。
他的思想对中国现当代民族的精神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他毕生追求的是对民族灵魂进行改造,使中国人得到合理正常的发展。
在他的33篇小说中,涉及到女性的篇目并不多,但在为数不多的篇目中,无不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揭示残酷的社会现实,用一把特殊的手术刀,剖析民族灵魂,以完成对国民性的改造,同时也愤怒地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
《明天》、《祝福》、《伤逝》、《离婚》等小说中塑造的几个女性人物形象,其题材“多取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其形象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鲁迅曾说过“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人民群众的命运极为悲惨。
他们实际所经历的不过是两种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①这正是由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等级制度造成,这种制度否定了人的平等地位和应有权利,实行上对下,尊对卑,男对女,长对幼,强对弱的压迫和奴役。
在鲁迅看来,人民群众的悲惨命运首先是由他们政治上、经济上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地位造成。
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引言本文以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为题,将展示一篇典型的电大毕业论文结构和写作方式。
电大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完成学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能够了解电大毕业论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正文1. 研究背景和目的在电大毕业论文的开头,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研究背景是指所研究问题的所在领域和已有研究的基础。
研究目的则是表明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对于一篇电大毕业论文,一个明确、具体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2. 文献综述在电大毕业论文中,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已有研究的进展和现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在文献综述中,应该引用相关的学术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
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电大毕业论文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等。
在论文中,应当清晰地描述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技术细节,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来解决研究问题。
4. 研究结果在电大毕业论文的研究结果部分,我们需要对研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研究结果,配以文字说明。
在结果分析中,应当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价,提出对结果的观点和看法。
5. 结论和展望在电大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我们需要对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结论部分要简明扼要,明确表达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在结论部分还可以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进行简要提及,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结语本文介绍了一篇电大毕业论文范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式。
在写作电大毕业论文时,我们应当明确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在文献综述中汇总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中详细描述研究过程,以及在研究结果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最后,我们需要在结论部分对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希望本文对于正在撰写电大毕业论文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能够成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研究专业层次:本科级别: 12秋学号:姓名:分校(工作站):西安电大直属二分校指导教师:2014年10月18日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研究(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直属二分校12级工商管理专科,陕西省西安市710100)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跨国经营为发展策略来开创海外市场。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企业培育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但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主要体现在外贸出口和少量的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化经营的起步阶段。
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对于我们研究中小企业跨国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开展跨国经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对策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国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中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
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发展战略,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很多中小企业把经营视线拓展到海外市场,开始积极探索跨国经营的发展道路。
一、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势我国是一个物产丰富历史悠久的国家,根据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中有着以下竞争优势。
(一)拥有特色产品优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少数民族众多。
同时衍生出的民族特色产品种类齐全。
如瓷器、丝绸、中药等。
而很多是由中小企业生产。
在我国,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相比,虽然很缺乏尖端的科技和创新能力,但却拥有更多的实用技术。
(二)中小企业战略制定灵活战略制定的灵活性强调的是战略制定的速度和战略决策的效率。
及时把握市场信息的意义。
而此时,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更凸显了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
大企业倾向与规模经济,追求先进技术和大批量生产规模效应,以期达到最佳规模,获得更多收益。
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模式正在被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所取代。
作为广播电视专业的毕业生,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实现创新发展。
首先,广播电视行业要注重内容的创新。
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模式单一,内容呈现方式相对固定,无法满足现代人多样化的需求。
而新媒体的兴起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互动性、个性化等元素,创造更多样化的节目形式,增加内容的吸引力和可塑性,使广播电视节目更加符合观众的需求。
其次,广播电视行业要注重技术的升级。
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的播出设备和技术手段正在不断升级。
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学习掌握新的技术,熟悉使用新的设备,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广播电视行业也要加强技术研发,发展新的技术手段,提高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广播电视行业要注重市场营销的创新。
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模式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广告市场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广告渠道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广告主和观众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要适应市场的变化,研究新的广告模式和渠道,开拓新的商业模式,提升广告收入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广播电视行业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作为广播电视专业的毕业生,我们要有创新思维,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实现创新发展。
只有这样,广播电视行业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电大法学专业本科论文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非法行医罪姓名:学号:20061610020121分校:榆林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点:榆林电大指导教师:日期: 2007.10.02目录内容摘要 -------------------------------------------------------1 引言 ----------------------------------------------------2一、非法行医罪的概念------------------------------------------------2二、非法行医罪的特征----------------------------------------------3-6三、非法行医罪的共同犯罪问题---------------------------------6-8四、非法行医罪与其他罪的界限------------------------------------8-9五、非法行医罪刑罚适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0-11六、结论-----------------------------------------------------------11 参考文献 -------------------------------------------------------11论非法行医罪【摘要】: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自1997年新刑法设立非法行医罪这一罪名后,使非法行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打击。
多年来,由于江湖野医游医易被发现和识别,因而成为了打击非法行医的重点对象。
然而,在医疗机构中那种“红帽子底下开黑店”式的非法行医现象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打击和制裁。
使正常的医疗管理秩序和就医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了严重的侵害和威胁。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论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学号:1361001458004姓名:汪雄专业:行政管理学:年级2013级学校: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指导老师:张琼老师论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在一般意义上定义,行政事业单位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
所以,在整个社会看来,行政事业单位是代表着国家形象,管理着整个社会有效正常的运行.与其他企业单位不同的是,员工的工资靠国家财政拨款,在人事上是定员定编,在干部选拔上是服从上级分派。
还有行政事业单位最主要的特征是在人事上几乎没有自主权。
行政事业单位是一个特殊的单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方面面临着种种缺陷。
笔者从现状入手,探讨了问题的发生以及由此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机制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性资源,对它的开发和充分有效利用可以增加社会财富,也可以保证社会良性运行。
相对于物质资源来讲,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时效性和社会性,与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与时代脱节,没有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发展模式。
享誉全球的松下公司的口号是企业即人,并多次宣称“要造松下产品,先造松下人”,由此可见,人才对于企业的成功有着显著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围绕整个职能目标让企业拥有最优秀的职工,能使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经济的发展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向深层次的职能发展下去.与企业相比而言,行政事业单位是代表着国家在行使权力--能影响到国家的形象。
再次,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联系紧密,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
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决定着其单位的工作服务水平,因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决定着单位所有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员工各方面能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剖析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剖析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名:***学号:*********指导老师:***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2005年秋学校:陕西电大咸阳分校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剖析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内容摘要:茅盾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一系列的形态各异.性格有别的女性,其实,在这些女性形象身上,也存在着诸多显在和潜在的共性.茅盾笔下之所以会出现一群似乎同属一型的女性形象,是与他本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性格、气质、密切相关的.女性形象的独特创造。
赋予了茅盾小说极强的艺术魅力,但也有艺术把握上的失误.关键词:茅盾小说女性形象抒情笔调艺术分寸感纵观茅盾所有的小说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女性形象在他的小说中占有非常瞩目的地位,从而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女性形象的艺术画卷.在这些女性形象中,蕴含着茅盾对生活深沉思考,诉说了他寻求女性美的美学情愫,同时,也为他的小说增添了不尽的艺术魅力.正如有的论者所说:从“时代女性”的群像.终因茅盾的倾心尽力的描绘,而在文学史上的熠熠生辉,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文学形象类型。
不可想象,如果没有了这些独特的女性形象,茅盾的小说将会变的多么苍白乏味啊!也正因为如此,对茅盾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视,成为茅盾小说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也出现了许多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然而,此前的研究大多是从“时代女性”、“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角度入手,论述他们的时代共性:也有人对茅盾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研究,从而区别他们共性中的不同性。
茅盾自己就曾把《蚀》中的女性分为两种类型:即“静女士、方太太属于同一类型;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属于又一类型。
”其中前者恬静,脆弱,耽于幻想,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后者则刚强、浪漫、务实,思想开放。
也有人将其分成三种类型来分析比较其性格差异,但都未能从更深刻的意义上,第1页共7页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宏观的把握茅盾笔下的所有女性形象,外在和内在的共同特征,并进一步透视作家创作时共同的心理机制,揭示其对茅盾小说创作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2017 年6 月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摘要】饮食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
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三秦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下孕育,具有非常的内涵和外延。
本文将介绍三秦饮食文化的发展概况,熟悉三秦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特色,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三秦饮食文化。
【关键词】关中概况趣闻面食特色小吃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陕西位于中国的中部,古代被称为中原腹地,分数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有关
中北山和秦岭分隔为三大自然区域,横跨三个气候带,形成了肥沃的平原,物产丰富,地灵人杰,素有鱼米水乡的美誉。
陕西的饮食文化,传承精辟的亨饪技艺,给中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在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怀抱之中,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灌溉农业自古著名,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南北宽百余公里,东西长400 余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 。
它所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
关中平原是钙质黄土,兼之气候的作用,生长的小麦相对汉中小麦受土时间要长些,故而原粮的出粉率高,而且筯道白晳、易揉易和。
关中的饮用水多取自冲积扇上的深井泉水,水质清冽纯净。
先天的优势,为关中面粉能捏弄出种种好的吃法提供了基础条件。
一.三秦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地域广袤,因此,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
“关中八大怪”就由此而产生。
其中与饮食有关的有以下几个:
(一)面条像裤带
陕西地处中国内地中部,降水量较少,干燥,因此盛产小麦,当地人民以面食为主。
各种各样的面食,其中有一种当地特有的面叫做奤奤(地方音为“biang'biang” )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 米上下,厚度和硬币差不多,像人的皮带一样,一根面条通常可达二两,因而对饭量小
的人来讲,一顿饭吃一根面条就足够了。
这个“奤”字,据传说,非常难写,笔画很多。
关于这个“奤”字有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朝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夹个言喽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坐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挝个勾搭勾麻糖,坐上车走咸阳” 。
1
(二)锅盔像锅盖
锅盔是一种用慢火烙的大饼,形状大如锅盖。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用手是揉不动的,人要骑在杠子上压揉,然后放在大锅里,下面用小火慢慢烤制。
这样的锅盔外焦里酥,清香可口,边薄中厚,表面鼓起,馍瓤干酥,层次分明,形似一朵大菊花,色香味俱佳。
锅盔很大,大得像锅盖一样,所以叫做锅盔像锅盖。
当然它也很厚,吃的时候要张着大嘴,那自然也要瞪着眼睛,所以这种锅盔又叫“瞪眼锅盔” 。
(三)辣子是道菜
都说湖南人和四川人能吃辣子,但他们和陕西人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他们拿辣子当作料,陕西人拿辣子当菜。
陕西特有的一种“秦椒”被称为“辣椒之王” ,关中人没菜、没油、没肉都可以,唯独不能没有辣子。
贾平凹在散文里写道:“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吼秦腔,端一碗捞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嚷嚷。
”
(四)大碗喝酒不耍赖。
客观地说,关中人的酒量并不算出众,东比不过河南人,北比不过陕北人和蒙古人,就连和南面的汉中人较量,关中人也未必能占优势。
然而由于关中人性格耿直,又不善辞令。
因而往往是你说咋喝他就咋喝。
二.关中的饮食
消费生活民俗是经济民俗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经济民俗中,最为敏感的神经,是日常生活最为活跃的事象,在消费生活民俗的衣、食、住当中,饮食习俗占居首要地位。
地域、民族、经济条件不同,饮食也就有所差异,以陕西本省来论,比如陕南人喜吃大米,陕北人多食杂粮,而关中人则爱吃麦面。
一般的饮食包括茶、酒、饭、菜、汤、果。
下面就依此顺序来详细了解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一)茶
茶在关中人的日常饮料中,有着悠久的民俗传承。
老百姓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来客必有烟酒茶。
茶饭、茶饭,关中至今农村以饭食论优劣,往往说:“谁家茶饭好,谁家茶饭不好”。
茶与关中人饮
2
食密切于此可见一斑。
关中虽然不产茶,人民饮茶成习,这在城乡都是司空见惯的了。
除了冲泡饮用之外,西府山区还有一种罐罐茶,属羌人的遗俗。
(二)酒
酒是我们祖先最早发明的饮料之一。
关中人在日常礼俗中,处处事事离不开酒,酒的品种多,酒的佳话也多,名酒的传说洋溢着沁人心脾的酒香味而传遍天下。
白水县是杜康仙师的故乡,在那里流传着杜康美酒醉刘伶的传说。
全国名优酒“西凤酒”,素有“醉倒蜂蝶十里香”的美誉。
其中享有国际声誉的黄桂稠酒,那是远在唐代已久有盛名了。
“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和他的酒友“酒中八仙” 当年就是常到长安酒肆畅饮黄桂稠酒而吟诗论文的。
(三)面食种类
关中地区人民的饮食,随着节令的变化,一年四季不同。
一般地说,冬天,人们喜食烩面片、烩菜等热腾腾的饭菜;夏天,爱吃煎饼、面皮子、凉拌三丝等。
关中面食主味离不开醋,在这一点上,正应了中华味系的一个铁则,即: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关中地区面食的种类很多,主要分面条、锅饼和蒸馍三大类。
仅面条就有近千种名目,如臊子面、旗花面、麻食面、炸酱面、油泼面、长面、短面、细面等。
细分起来,东府(大荔一带)面和西府(宝鸡一带)面又有不同。
西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细”字,最细的象头发丝那么细。
东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宽”字,最宽的象宽皮腰带。
蒸馍(馒头)类的有以下几种:蒲城蒸馍(椽头馍)因蒸熟后遇风一吹即裂开缝子,又称“开花馍” 。
特点是面硬,有嚼头;合阳面花(花花馍)这种花花馍做工精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它配合四时八节,做成各有讲究的礼馍;兴平云云馍:因形状很像古画中的一朵云彩而得名。
它又像一副没带腿的眼镜,所以俗称“眼镜馍” 。
此馍造形美观、白中透黄,久放不变质;金线油塔:民间最简单的制法如同花卷。
不同的是将和好的面团拉成长丝,盘绕成一堆,呈塔形,就叫油塔。
此品层多丝细,松绵不腻。
食用时可配上葱节蘸面酱。
此外还有蒸饺、包子、蒸麦饭、米面皮子等,都是生活中常吃的食品。
(四)陕西风味名菜
陕西风味名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
编入《中国菜谱》(陕西卷)的就有
3
201 种。
故有“长安美肴,华夏古馐”之称。
陕菜以关中菜为代表。
在取料上以猪、羊肉为主,具有料重味浓香肥酸烂的特点,而取料单一、滋味纯正又是它的独特风格。
传统名菜有“带把肘子、葫芦鸡、枸杞炖银耳、三皮丝(猪皮、鸡皮、海蛰皮)、奶汤锅子鱼、口蘑氽双脆、煨鱿鱼丝、烩三鲜、金边白菜”等。
汤中有“菠菜豆腐汤、酸辣肚丝汤、金针银耳汤、肉丝汤、鸡丝汤、鸡蛋汤”等。
饭食中首推天下第一碗羊肉泡馍。
近年来菜饭合一,又开发出了“仿唐宴、长安八景宴、饺子宴、灌汤包子宴、羊肉泡馍宴”等。
(五)特色小吃
西安是中国的小吃王国。
“腊牛羊肉”、“面皮子”、“泡泡油糕”、“金线油塔”、“黄桂柿子饼”、“岐山哨子面”都是老少皆知的名吃。
下面就具体讲一下最能代表陕西特色小吃的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特有的风味食品,料重味醇,肉烂汤浓。
牛羊肉泡馍有三种烹饪方法,一是单做(烩成汤菜),二是干泡(无汤),三是水围城。
食用时要告诉厨师,要哪种做法,并告诉要素要肥,或要“肥素” ,厨师都能满足要求。
吃时要像蚕食一样,从一边一
点儿一点儿地吃,切忌搅动,能始终保持鲜味不变。
说到饮食,离不开干鲜果品。
关中地区首推临潼的石榴、火晶柿子,其它像关中红杏、彬县晋枣、三原鸡心黄柿子、富平庄里合儿饼、华县草莓、同州西瓜、周至猕猴桃、大荔花生都是历史上有名气的传统果品。
三.结语
陕西美食由来已久尤其是关中的美食,这里的历史悠久,文化繁荣,饮食文化也不例外,这里只是简要的介绍了关中的饮食与文化,更深入的东西还待以再研究。
期待大家对关中的饮食文化加以关注加以研究,让我们共同了解共同促进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民俗学的新发展。
4
【参考文献】
[1]吴国栋.陕西烹饪大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2]董宪民.陕西导游新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 [3]聂石樵,李炳海.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秦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聂石樵,李炳海.中国文学史.第一卷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一,先秦、秦汉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王季生,刘志远.三秦文化.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