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两首PPT【精选推荐课件】

合集下载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
苏洵 苏轼 苏辙
散文:唐宋八大家 诗歌:开创豪放词风 画家
书法家
销 徐安千赤
明 水沈成
月 水舟之



游 子
秋 大

以月
1同
;




苏轼《赤壁赋》墨迹
东坡赤壁全景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苏
东 坡

其吟
苏东坡
人啸
也图

旷 达

其 词
(1036——1101),
桃 店
也 豪
名苏轼,字子瞻,号


画 家
东坡居士,北宋眉山


之 意
人。文学家,书画家。


伴 挥
思想:苏轼思想

之 际
较复杂,虽以儒家思
每 得
想为主,但老庄哲学

趣 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 蛾眉共比高。
·下阕:再现周瑜的形象并赞美他的功 业,引出自己功名无望,壮志难酬的 感慨,转而以旷达的心态看待历史和 人生,求得思想的解脱
·怀古抒情
探究性问题讨论:
1、一般认为这是首豪放词,但 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抒发的情感 有点消极,如“人间如梦”,你认
为呢?
2、 第一句可否理解为“大浪 淘尽了历史的尘沙,惟有真 正的英雄、风流人物还为世 人千古传颂”?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30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30张

情感


1080
《卜算子》
悲伤独居 顾影自怜


1082
《念奴娇》
渴望建功 释然洒脱


1082
《定风波》
不畏坎坷 笑对风雨
1083

《浣溪沙》
积极进取 昂扬乐观
学习任务四:理怀古之思
1.在本词中,我们从眼前的赤壁山川、滚滚长江,到苏 轼想起三国往事,周瑜的英雄事迹,再到自己抒发的感 情,那么由此可以简单概括出咏史怀古诗词的鉴赏思路 是什么呢?每一环节用三个字概括。
学习任务二:忆周郎才俊
1.词下片中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周瑜 赤壁之战
学习任务二:忆周郎才俊
2、三国英雄人物众多,为何作者只缅怀周瑜,而 不选择其他人物?请具体分析
周瑜
苏轼








孙 权
曹 操
解析人物 词中塑造的周瑜形象
角度 年龄
外貌气质 装束 神态
词中原句
(周瑜结婚时24岁,
小乔初嫁了 赤壁之战时34岁)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形象特点 年轻得意 风姿俊朗 风流儒雅 从容淡定,足智多谋,战果辉煌
年少有为、意气风发的儒将
解析人物 现实中的苏轼
政治生活上
家庭生活上
21岁,进汴京应试得第二
22岁时,母亲病逝
24岁,任福昌县主薄
28岁时,父亲病逝
26岁,任直吏官
30岁时,结发妻子亡故
34岁,经历王安石变法
40岁时仍写词悼念发妻
36岁,批评王安石变法,贬杭州通判
39岁,调密州知州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25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25张

柒 课堂小结
小结
这首词的上阕词人临古地,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 色,烘托出了苏轼在下阕中所思之人——周瑜,由 周瑜想到自身,最终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情。
捌 布置作业
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领会咏史怀古诗词的特点,并试着鉴赏《春日 秦国怀古》。
谢谢!
分组讨论
(1)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可称为英雄的有哪 些人呢?
示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 葛亮……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分组讨论
①“遥想公瑾当年”,“当年”指何时?
“当年”对周瑜而言,是他指挥赤壁大战之时,此时的周瑜正意气 风发。而苏轼此时却是被贬黄州,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不免伤感抑郁。
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词的代表作品,朗读时应
该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叁 解释题目,了解文体
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 赤壁怀古:地点(赤壁) 题材(咏史怀古词)
了解咏史怀古诗词
咏史怀古诗词: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 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或词人以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 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词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用美人衬托周瑜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更显得周瑜年少有为。正如 西楚霸王项羽,身边若没有美人虞姬,便少了些许柔情。一个细微之处, 一个女子的入场,便使整首词有了无限情思。而苏轼被贬黄州之前,早 已经历了丧妻之痛。两相对比,更抒发了苏轼内心的无限感慨。
分组讨论
(3)词人的形象和周瑜的形象构成什么关系?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文意概括
(3)下阕哪些词语写出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 雄姿英发——意气风发,英姿飒爽; • 羽扇纶巾——英俊儒雅;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年轻有为。
文意概括
解读上阙
•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笔下的大江景象蕴含着他什么样的情感? • 豪迈、奔放之情 • 2.面对这样的情景,苏轼想到了什么? • 千古英雄人物,豪杰。 • 3.苏轼专门提到了谁? • 周瑜 • 4.为何苏轼看到大江会联想到这些英雄们?大江这个意象有什么涵义? • 流水象征时间流逝,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句,大河则象征历史长河滚滚
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 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 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 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这句诗蕴含着哪些信息?
东去,向东流去,象征历史洪流滚滚而去;淘尽,意为洗尽,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意思是“千古英雄都随着历史洪流流去了”。
拓展提升
问题引导: 2.追问:仅仅是英雄其人流去吗? • 还有他们的功业。 3.追问:不管多么辉煌的功业,最终都随波而逝,这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价值观? • 淡看功名的价值观。 • 小结:由此可见,在遭受到种种打击之后,苏轼已经看淡功名,产生了超脱的想法。
而去。
文意概括
解读下阙
• 1.大家在之前已经明确了周瑜的形象,苏轼为何要用大量笔墨着力刻画周瑜的形象? • 周瑜年轻有为、意气风发,而作者却早生华发,这是作者有意用周瑜同自己进行对比。 • 2.对比目的是什么? • 作者是被贬官到黄州,写周瑜是借此悲叹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骋。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41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41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 处,明月夜,短松冈。
叁 问题2:面对现状,苏轼是什么心态?
多情应笑我——多愁善感 人生如梦——理想的初步破灭 一尊还酹江月——有江有月,活在当下
壹 乌台诗案
北宋元丰二年,新旧党争激烈进行,苏东坡被卷入其 中,御史中丞蔡确举报苏东坡的诗文中有攻击新党内 容。苏东坡到底写了什么呢? 原来,这一年苏东坡被派往湖州担任刺史,按照惯例 苏东坡要写一道谢表感谢皇帝的任命。御史从这篇谢 表中挑出来文字表达上的问题。“愚不识时,难以追 陪新进”被错误地的理解成,苏东坡适应不了局势的 变化,很难和王安石提拔的新派官员共事。这一下, 苏东坡被树立成反对新政的典型。
壹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 乌鸦,故称乌台)
• 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 州。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说 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 牧养小民”
• 王安石变法期间,保守派和变法派斗争激烈,两派领 袖分别是两位丞相司马光和王安石,因前者给后者的 长信中有“生事”二字,于是“生事”成了攻击变法 的习惯用语;“新进”则是苏轼对王安石引荐的新人 的贬称,他曾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 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 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
壹 乌台诗案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 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 黄州已两年余。 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 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 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 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38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38张

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
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
归宿。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二
十岁以一篇《刑赏忠厚论》高中进士,可谓意气风发,
志得意满。然而他步入仕途后,历经坎坷:因反对宰
相王安石变法,自求外放;因为“乌台诗案”,被捕下
B 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深沉的昔盛今衰的感伤 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把它寄托在丛生的野草、西下 的夕阳等凄清的景物中。这样更深沉含蓄。
补充材料一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 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 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悟· 拓展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①乌衣巷:故址在今南京秦怀河南朱雀桥边,本孙吴卫戍部队营房所在, 兵士住宅区。 ②朱雀桥:又名朱雀航,是秦淮河上的浮桥,面对正南门朱 雀门, 故名。东晋太宁二年 (324)以后,以船舶连接而成,长九十步,宽 六丈,是京城内交通要道。③ 王谢:具体指东晋时王导和谢安,左右朝廷 的两姓豪门望族。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27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27张

在词盛行的宋代,人们根据词作的风格将其划分为两派:
豪放派
婉约派
纵横捭阖,气魄宏大,豪放不羁 缠绵悱恻,婉丽多姿,音调谐婉
苏轼
豪放旷达
辛弃疾
李清照
柳永
知人论世——生平(四海
丁忧
母丧、父丧,三年又三年
批王安石变法
36岁贬杭州:欲把西湖··· 贬密州:老夫聊发···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 为下阕追怀英雄渲染气氛,做好铺垫。
下阕——人物
3.怀古词中有借古人自比(相似之处)、与古人对比(相 反之处),词人与周郎形成了怎样的关系?试比较两者关系。
角度
周瑜形象
年龄/婚姻 24,年轻得意,幸福美满
外貌 际遇 职务
与上司的 关系
风姿俊朗,从容儒雅 指挥镇定,功成名就 东吴都督,位高权重
从此,苏轼徜徉天地山川,竹杖芒鞋,风雨不 惧……
课堂检测: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
净的词句是:__大__江___东___去_____,_浪___淘__尽_______,千__古___风__流___人___物。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的词句是:
小组合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描绘壮丽之景;本词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概括了 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 者的历史联想。 ②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 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 写 周 瑜 的才华和功 勋 ,塑选了 一个指挥若定、从容不道的儒将形象。 ③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词人想要建功立业的壮 志豪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21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21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学习目标: ●1.梳理积累,感受豪放风格 ●2.涵泳品味,体悟作者情感
看题目—— 怀古诗
●题目 ●特点
→ 怀古咏史诗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 件或古代人物为题
材,或,或表达
昔盛今衰的兴替之

观眼前之景(临古地)感。这类诗由于多 写历史之人(怀古人)写古人往事,且多
初读诗词,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叫衬托。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本文多处运用衬托手法,结合本词内容试做分析
正衬
千古英雄, 多少豪杰
美人
周瑜赤壁雄威
英雄周瑜意气风 发
曹军灰飞烟灭
反衬
周瑜事业有成
周瑜用兵如神 我功业无成


词人与周瑜对比:
●4、借代
●5、虚实结合
●6、对比
表现手法
●7、衬托
●8、用典
赏析手法
拟人
比喻
夸张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借 代
夸张
乱:岩石山崖险怪
樯橹灰飞烟灭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气势 磅礴 雄奇
拍:惊涛力度之大
壮美
卷:波涛气势之大
赏析手法(衬托和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总结
•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 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 一方面表现在对赤壁之景的描写上:“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画面 波澜壮阔,雄奇壮美。
• 另一方面表现在作者抒发的情感上,通过 塑造功成名就的周瑜,表明了自己渴望建 功立业的心态,表达出豪放洒脱之情。
作业
苏轼内心解读
建功年龄 职务 际遇
外貌 人生
周瑜 34岁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英俊儒雅 幸福美满
苏轼 47岁 团练副使(虚职)
功业未成 早生的“雄姿英发” 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 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人生态度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怀古片段分析
•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句子,并分析周瑜的形象。(小组 讨论)
• 小乔初嫁了——年轻得志(侧面衬托) •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 • 羽扇纶巾 ——儒雅斯文 • 谈笑间 ——作战指挥若定 • 樯橹灰飞烟灭——足智多谋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江山依旧,物是人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 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放的去处。面 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 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感知初读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时间与空间完美的结
合。在结构上总领全文,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 笔。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 承
接上文对景色的描写,“一时多少豪杰”既照 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赞写周瑜 作了铺垫。
题目解读
•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 名的歌伎,调因此而得名。前片四十九字; 后片五十一字,共一百字。此调宜于抒写 豪迈感情。
• 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 主要内容是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 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整体感知
• 请具体说下,哪些句子写赤壁,哪些言怀古? •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
• 有人说,此句是作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 哀叹。
• 又有人认为是作者和全词一脉相承,进一步抒发 追求“积极向上的梦境”的雄心。
• 旷达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 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都 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坚强地处理。当挫折、 失败来临时,不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 消沉、萎靡不振,而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 了再爬起来。学会旷达,我们不再因生活中几 句逆耳的言语而耿耿于怀;学会旷达,我们不 再因生活中些许所谓的烦恼而忧心忡忡;学会 旷达,我们站在人生另一个高度上去看待和审 视周围的人和事。
教学目标
• 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提高古诗 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 酬的情怀
• 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积极乐观地面对 人生的态度
知识积累
• 生平: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 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 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 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就个 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 国古代第一全才”。
• 背诵这首词,仔细品读词作雄浑壮阔的 意境。
• 预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文结构

咏赤壁
念奴娇 怀周瑜 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感人生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写景 抒怀
江山如画 人生如梦
不知道自己缺点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想要改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条件在于勇气和 信乃是由健全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而来。成功了自己笑一辈子,不成功被人笑一辈子。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从胜利学得少,从失败学得多。你生而有 前进,形如蝼蚁。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 活。知识玩转财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阻止你前行的,不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百块石头,而是你鞋子里的那一 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最值得欣赏的风景,是自己奋斗的足迹。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生活不可能像你想 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 到位,立竿见影。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字就是“变”字。事实胜于雄辩,百闻不如一见。思路决定出路 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你的思维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这滴水却凝聚着海洋的全部财富;是质量上的一而非数量上的一;你的思维拥 所有过不去的都会过去,要对时间有耐心。人总会遇到挫折,总会有低潮,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 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 碍。拥有资源不能成功,善用资源才能成功。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 防而又不受害。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态度决定高度。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我不是富二代,不能拼爹,但为了成功,我可 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人一辈子不长不短,走着走着,就进了坟墓,你是要轰轰烈烈地风光下葬,还是一把骨灰撒向河流山川。严于自律:不能成为自己本身之主人 他周围任何事物的主人。自律是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将其导向他所希望的目标的惟一正确的途径。生活对于智者永远是一首昂扬的歌,它的主旋律永远是奋斗。眼泪的存 伤不是一场幻觉。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益己及他。有能力办实事才不会毕竟空谈何益。故事的结束总是满载而归,就是金榜题名。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 的信心,甚至以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有很多东西飘然于 之外。过去再优美,我们不能住进去;现在再艰险,我们也要走过去!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你的所有不甘和怨气来源于你 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
写作背景
• 苏轼 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 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此职位实为虚 职,因此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他游历访古, 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赤壁怀古》。
感知初读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抒发怀古之情
写景片段分析
• 作者具体选用了哪些意象 ?

大江、乱石、惊涛、千堆雪
• 乱:山崖的险怪 • 穿:山峰的高耸 • 惊:巨浪的汹涌 • 拍:怒涛的力度 • 卷:波涛的强劲有力
夸张 比喻 拟人
视觉 听觉
雄伟壮丽、气势恢宏 江山如画
• 石乱山高,两岸的悬崖峭壁高傲地 耸入云霄,夕阳的大半已沉入水中,在 乱石高山后投下了鬼魅般的黑影。惊涛 骇浪汹涌澎湃,不停地击向江岸,似乎 想将其冲毁撕裂。浪花就这样翻滚腾跃 着,仿佛扬卷起了千堆的白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