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很实用

合集下载

钣金展开长度及系数计算方式

钣金展开长度及系数计算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钣金展开计算公式
如图2中钣金的展开长度 L=L1+L2+L3 L2=(π/2*R+Y*T)θ/90 其中π=3.1415,R为钣金内侧折弯半径,T为钣金厚度,θ为折弯角度(单位度)
图2:
三:常用材料Y因子和K因子数值 •材料:软黄铜、铜,Y因子:0.55,K因子:0.35。 •材料:硬黄铜、铜、软钢、铝,Y因子:0.64,K因子:0.41。 •材料:硬铜、青铜、冷轧钢、弹簧钢,Y因子:0.71,K因子:0.45。
钣金展开长度 及系数计算方 式
钣金的展开长度和钣金的厚度、折弯半径、折弯角度,以及钣金材料属性(通过Y和K因 子来表示)有关系。
一:首先介绍Y因子和K因子
1. K因子为钣金内侧边到折弯中线距离和钣金厚度的比值,如图1中K因子的方程式:K=A/T。
图1:
2. Y因子是根据折弯中线相对于钣金厚度计算出来的比值,Y因子公式:Y=K*(π/2)。Proe 中Y因子默认为0.5。

钣金件展开计算方法及工艺处理

钣金件展开计算方法及工艺处理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及工艺处理一、钣金件展开方法:1、展开的计算原理:板材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客观存在到拉应力,内层受以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的长度在弯曲后与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折弯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下图所示的R角)较大,折弯角度(下图所示θ角)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层的距离用<90时)2.计算方法:2.1展开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展开长度=料外+料外-补偿量2.2.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设计标准值3、预开底孔3.1.展开过程中,除了对外形展开以外,对一些比如抽牙(翻边)攻丝,攻牙(挤牙.切削)翻边胀铆螺母(Z类产品).花齿压铆螺母(S类产品).压铆螺钉(FH类产品).压铆螺钉(NY类产品). 压铆螺母柱(SO、BSO、SOO、SOPC类产品)(注意3.5M3与M3底孔的差异).展开过程中,要先进行预开底孔(详细见附表五)4.开工艺孔:对于一些精度要求不高,需焊接打磨的产品,折弯转角处我们可以开一个折弯工艺孔,大小由板厚来决定,要比板厚大一些,也不宜过大,编程过程中尽量选用已使用过的合适的模具。

(便于减少模具及加工时间)。

4.1图有三种情况:全包、半包、搭边。

①所有搭边关系的,无需开工艺孔;②对于有包边板厚T〈1.5mm,无需开工艺孔;③对于有包边且板厚T≥1.5mm,需在转角处加开工艺孔。

工艺孔有两种方式:圆和U形;长圆孔的圆心在折弯线上。

如图a.b所示1.展开后为线段的部分,将其处理成下图所示工艺孔形式:如图c所示工艺孔宽度取0.5(LASER)或2.0(NCT)。

3当抽形边缘与折弯边(内尺寸)距离小于2.0mm,则会影响折弯加工,此时,相应折弯变形区作割孔处理或更改抽形尺寸,如附图e所示:1)在下列情况下,一律不允许开工艺孔:①有外观面或装配关系要求,未经客户允许的工件;②单独出货,未经客户允许的散件。

(完整版)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完整版)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A+B-2T+0.5T
上式中取:λ=T/3
K=λ*π/2
=T/3*π/2
=0.5T
3 R≠0 θ=90°
L=(A-T-R)+(B-T-R)+(R+λ)*π/2
当R ≧5T时 λ=T/2
1T≦ R <5T λ=T/3
0 < R <t λ=t 4<="" p=""></t λ=t>
(实际展开时除使用尺寸计算方法外,也可在确定中性层位置后,通过偏移再实际测量长度的方法.以下相同)
D/2={(r+T/3)2
+2(r+T/3)*(h+T/3)
-0.86*(Rd-2T/3)*[(r+T/3)
+0.16*(Rd-2T/3)]}1/2
12卷圆压平
图(a): 展开长度
L=A+B-0.4T
图(b): 压线位置尺寸 A-0.2T
图(c): 90°折弯处尺寸为A+0.2T
图(d): 卷圆压平后的产品形状
4 R=0 θ≠90°
λ=T/3
L=[A-T*tan(a/2)]+[B
-T*tan(a/2)]+T/3*a
(a单位为rad,以下相同)
5 R≠0 θ≠90°
L=[A-(T+R)* tan(a/2)]+[B
-(T+R)*tan(a/2)]+(R+λ)*a
当R ≧5T时 λ=T/2
1T≦ R <5T λ=T/3
以下Hmax取值原则供参考.
当R≧4MM时:
材料厚度T=1.2~1.4取Hmax =4T

钣金折弯展开计算方法

钣金折弯展开计算方法

钣金折弯展开计算方法
钣金折弯展开计算方法是通过数学计算和几何原理来确定钣金
在折弯过程中的展开长度和折弯角度。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1. 确定钣金的初始尺寸和形状,包括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参数。

2. 根据折弯的形式和要求,确定折弯的位置和角度。

3. 计算折弯后的展开长度。

展开长度是指钣金在折弯后展开时的实际长度。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展开长度:
展开长度 = 弯曲弧长× 弯曲角度 / 360
弯曲弧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弯曲弧长 = 弯曲半径× 弯曲角度× 2π / 360
弯曲半径是指折弯处的圆弧的半径,可以通过钣金的厚度和折弯角度来确定。

4. 确定折弯后的平面展开图形。

根据折弯位置和角度,可以通过几何原理和数学计算来确定折弯后的平面展开图形。

以上是一种常用的钣金折弯展开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钣金形状和折弯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完整版)钣金折弯展开计算

(完整版)钣金折弯展开计算

展开的计算法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钣金加工计算公式

钣金加工计算公式

钣金加工计算公式钣金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技术,用于将金属板材加工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在进行钣金加工时,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以确保加工质量和精度。

下面是钣金加工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1.板材展开长度计算公式:展开长度=(外周长+冗余值)/压延系数其中,外周长指的是材料未加工前的周长,冗余值一般选取材料厚度的1-2倍,压延系数是指未加工前材料与加工后展开形状之间的长度比例。

2.弯曲件折弯长度计算公式:折弯长度=弯曲半径*弯曲角度*(π/180)弯曲半径是指折弯件曲面的半径,弯曲角度是指折弯件的弯曲角度。

3.压铆螺栓强度计算公式:F=P*n其中,F代表螺栓预紧力,P代表螺栓所受的拉力,n代表螺栓数量。

4.膨胀螺栓强度计算公式:F=A*σ其中,F代表螺栓所受的拉力,A代表螺栓横截面积,σ代表应力。

5.拉伸区域面积计算公式:A=b*t其中,A代表拉伸区域的面积,b代表宽度,t代表厚度。

6.承载能力计算公式:P=(0.6*σ*A)/γ其中,P代表承载能力,σ代表应力,A代表横截面积,γ代表安全系数。

7.拉伸量计算公式:δ=(F*L)/(E*A)其中,δ代表拉伸量,F代表受力,L代表长度,E代表弹性模量,A 代表横截面积。

8.扭矩计算公式:T=k*F*r其中,T代表扭矩,k代表比例系数,F代表力,r代表力臂。

以上仅为钣金加工中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具体的计算公式还会受到材料性质、工艺要求和实际应用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确保加工质量和安全性。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大全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大全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大全
1. 矩形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长方形展开长度 = 原料长度 + 2 弯曲圆弧压缩量。

长方形展开宽度 = 原料宽度 + 弯曲线圆弧长度 + 弯曲线直线长度。

2. 圆柱形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圆周展开长度 = 弧长公式,L = π D(D为圆柱直径)。

圆周展开宽度 = 圆周展开长度 / 2。

3. 圆锥形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圆锥展开长度= π D tan(α)(D为圆锥底部直径,α为锥角)。

圆锥展开宽度 = 圆锥母线长度。

4. 不规则形状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可使用数学软件进行建模计算,或者通过测量得到各部分的尺寸,然后进行展开计算。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钣金展开计算公式,钣金加工中展开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零件形状和加工要求来确定使用哪种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弹性变形、加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展开后的尺寸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很实用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很实用

先说一个名词:折弯余量
折弯余量这个名词我在论坛别的贴子已经说过,这里再重复一下:
一个已成形的钣金折弯,它有三个尺寸:两个轮廓尺寸和一个厚度尺寸,定义两个轮廓尺寸为L1、L2,厚度尺寸为T,我们都已知道,L1+L2是要大于展开长度L的,它们的差值就是折弯余量,我定义为K,那么一个弯的展开尺寸L=L1+L2-K。

一般冷轧钢板的K值(条件:90度弯,标准折弯刀具)
T=0.8K=1.6 1.6-0.8=0.8
T=1.0K=1.8 1.8-1.0=0.8
T=1.2K=2.1 2.1-1.2=0.9
T=1.5K=2.5 2.5-1.5=1.0
T=2.0K=3.5 3.5-2.0=1.5
T=2.5K=4.3 4.3-2.5=1.8
T=3.0K=5.0 5.0-3.0=2.0
T=3.5K=6.5 6.5-3.5=3.0
T=4.0K=7.0 7.0-4.0=3.0
T=5.0 K=8.5 8.5-5.0=3.5
实例二:
实例三:
不规则折弯按K因子=0.5,直接用AUTOCAD画中性层测量。

如有偏差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一般也差不了多少。

折弯时调整下模槽宽也可将偏差的展开尺寸调整成合格的折弯外形(当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还有一外钣金件总有一些壁外形偏差允许大一些,可将偏差累积到那些壁去。

死边按L1+L2-0.5t
在模型中直接修改dev.l值为1.5*t就可以了!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很实用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很实用
在网上看到一个折弯计算公式分享给大家,作者不详。

先说一个名词:折弯余量
一个已成形的钣金折弯,它有三个尺寸:两个轮廓尺寸和一个厚度尺寸,定义两个轮廓尺寸为L1、L2,厚度尺寸为T,我们都已知道,L1+L2是要大于展开长度L的,它们的差值就是折弯余量,定义为K,那么一个弯的展开尺寸L=L1+L2-K。

一般冷轧钢板的K值(条件:90度弯,标准折弯刀具)
实例一
实例二
实例三
不规则折弯按K因子=,直接用AUTOCAD画中性层测量。

如有偏差再根据具体情况
调整。

一般也差不了多少。

折弯时调整下模槽宽也可将偏差的展开尺寸调整成合格的折弯外形(当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还有一外钣金件总有一些壁外形偏差允许大一些,可将偏差累积到那些壁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