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西方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西方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西方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介绍西方文明的起源及其重要发展阶段。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文明逐渐形成。

古希腊思想家们开创了哲学、科学和政治学等领域,以理性和思辨为核心,尤其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为代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马帝国则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也是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欧洲及地中海地区大部分。

罗马提倡法治和公民权利,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和行政机构。

罗马帝国还在工程、建筑、文学和法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世纪是西方文明的转折点。

在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欧洲陷入动荡和黑暗时代。

然而,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和修道院学校的兴起,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封建制度和条约法律的发展,也为现代民主体制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时期。

在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欧洲出现了一股追求自由、独立思考和艺术创新的风潮。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开始,艺术家和学者们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重新研究和模仿古代艺术和文学作品。

这一运动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对教育、宗教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启蒙运动则是西方文明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追求智慧、理性和人权的思潮。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倡导人类解放、社会进步和民主原则。

他们对神权和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些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方案。

启蒙运动的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其他民主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使西方国家在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变得更加强大。

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制度模式也逐渐传播到全球,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体而言,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明的起源与演变

西方文明的起源与演变

西方文明的起源与演变西方文明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文化环境背景,其核心价值观与经济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内容,都具有复杂的内在联系与延续性。

想要理解这种文明形态的本质所在,就必须把握其历史演化的脉络,深入探讨其之中的各种因素、事件和人物等要素,来分析其形成背景与发展主线,进而提炼出尽量完整和准确的论述框架。

1、西方文明的起源背景西方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文化。

当时的埃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国之一,拥有巨大的文化和科技资源,其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不过,对于现代西方文明的形成而言,最关键的还是公元前8世纪左右古希腊文明的发生。

希腊文明的兴起主要是受到了周边文化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东方的巴比伦和埃及等强大文化的辐射下形成的。

这时期的希腊地区是一个分散的城邦体系,或多或少地都受到外部贸易和文化宣传的影响。

希腊文明的发展引领了一种新的思想方式和学术传统的兴起。

这些思想和传统主要体现在古希腊在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创新成就上。

2、西方文明的发展主线自古希腊文明的蓬勃发展以来,西方文明的发展主线就已经开始明显揭示。

这一期间,西方地区所发生的经历大都是哲学、艺术、实践和政治等方面意义的显著变化,而这些领域的变革,在逐步产生和丰富的基础上,也为整个文化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西方文明而言,其发展的主线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素:(1)经济制度的发展。

在西方文明的演化历程中,经济制度的发展可以被认为是其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

这些经济制度不仅影响到了这一文化体系的基础。

而且还为文化的发展和其他相对重要的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如建筑、艺术、科学等领域。

(2)西方文明的政治制度。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与经济制度相一致的,是其充满制度化的政治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也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深沉的根植,同时也是其其他重要方面得以进行的基础,如文学、科学和艺术等领域。

(3)文化环境的变革。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The emergence of civilization and its early development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目录/CONTENTS
01 人类文明的产生
02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课程标准:①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②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 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古代西亚文明的表现。
政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最高统治者,君权
神授,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 汉 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 谟
贡的地方行政单位。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 比
权柄
太 阳 神 沙
整的成文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 王
问题思考:观察下图并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农耕畜牧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
• 当时的社会出现了农业和 手工业的分工。
• 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 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 分工的发展,一部分人从 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 工作。
• 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 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 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题目演练
1.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
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
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 )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C
C.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古代西亚文明的发展流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3课课件《西方文明之源》(共82张PPT)(共8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3课课件《西方文明之源》(共82张PPT)(共82张PPT)

罗马共和国的危机和帝国的建立
• 社会危机 ——公元前1世纪
公元前73年,罗 马中部卡普亚城的角 斗士领袖斯巴达克组 织了暴动。他率领这 批人杀富济贫,转战 各地,队伍曾发展到 12万多人。奴隶主闻 风丧胆,加紧了镇压。
斯 巴 达 克 起 义
公元前71年初秋的一天,斯巴达克与敌军展开 生死决战。他和6万多起义奴隶壮烈牺牲,6千多名 被俘虏的起义者,全部被钉死在从卡普亚到罗马城 路边的十字架上。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 重地打击了罗马的贵族统治。
• 公 元 前 年 , 恺 撒 夺 权 。 49
恺撒是古罗马著名的 奴隶主政治家、军事家、 演说家和作家。他率军征 服高卢,攻击德意志,侵 入不列颠岛,进军埃及, 转战小亚西亚等地,享有 很高的威望。他还彻底击 溃了主要的政敌,集执政 官、保民官、独裁官等大 权于一身,实行个人专权, 结束了罗马的共和制度。 后来,由于反对者的潜势 恺撒统治下的罗马, 力未被彻底消灭,他死于 实际上处于从奴隶社会共 反对派的一次刺杀阴谋之 和制向奴隶社会帝制转变 中。 的过渡时期。
雅典娜神像
狄奥尼索斯剧场
在雅典卫城的山顶俯瞰现存最古老的石造圆形剧场——酒神剧场 (Theater of Dionysos,又称狄奥尼索斯剧场),就像一个扇贝的形状。 它的规模可以容纳1.7万人,公元前6世纪,人们在卫城山丘的南面建了这 座剧场,给当时发展起来的希腊悲喜剧提供了专属的表演场所,这也是在 一年一度的酒神狂欢节期间,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 里斯托芬等人的作品首次登台的地方。
称霸地中 海(前2C)
罗马帝 国(前27
年)
地跨欧 亚非大 帝国(2 世纪)
帝国 分裂 (395 年)
西罗马 帝国

2020届高考历史课标版二通史课件:第四讲 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罗马

2020届高考历史课标版二通史课件:第四讲 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罗马
第四讲 西方文明之源 ——古代希腊、罗马
总纲目录
考点一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与法制 考点二 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 了宝贵遗产。
总体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古代雅典、罗马创立了先进的政治文明和法律体系;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起源
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 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是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
概念补遗 城邦:城邦或称城市国家,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 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各自力 量对比的差异,后来各个城邦的政权形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有的城邦从贵 族政治演化为民主政治,有的城邦则长期维持着贵族政治。 (2)民主进程 ①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权力相互制约。
答案 D 本题以僭主的历史命运作为背景材料设置历史情境,考查雅典民 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 两大关键信息:一个是僭主的身份及其上台方式,另一个是僭主的最终结局。 僭主是未经过正当选举而上台的,因此不符合民主程序;僭主最终受到流放等 惩罚,说明当时的雅典民主政治已经是人心所向,故D项符合题意。在梭伦改 革后,雅典贵族已不能垄断国家政权,故A项错误。僭主被放逐并未违反法制, 故B项错误。僭主被放逐正是平民拥有政治权利的体现,故C项与题意相反, 排除。

《西方文明史》课件

《西方文明史》课件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科学革命
哥白尼、牛顿等科学家的发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 现代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
蒸汽机、电力等技术革新,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和现 代化进程。
信息技术革命
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对现代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全球化与西方文明的影响
西方文明的发展趋势
01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深刻改变西方
文明的发展轨迹,为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02
多元化与包容性增长
面对全球化和移民潮的冲击,西方文明正努力实现多元化和包容性增长
,尊重不同文化和背景,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03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不同文化的交融,西方文明面临来自 其他文明的竞争和质疑,导致文化认同的模糊和传统价值 的削弱。
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固化等现象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引发 了社会紧张和冲突,对西方民主制度和社会稳定构成挑战 。
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对西方文明的发展提出了 严峻的挑战,需要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绿色转型。
改变了西方世界的面貌。
机械化生产
工业革命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向 机械生产的转变,大大提高了 生产效率和生产力。
城市化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形 成了新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
贫富分化
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贫富分化和 社会不平等的问题,成为后来
社会变革的重要原因。
社会与经济的变革
总结词
面对环境危机,西方文明正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

西方文明发展历程讲座

西方文明发展历程讲座

西方文明发展历程讲座
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如下:
1.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之一。

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6世纪期间,古希腊城邦兴起,其民主政治、哲学思想、科学知识和艺术创作都对西方文明有深远影响。

2.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扩张使古希腊文明得以继承和发展。

罗马在政治、法律、工程和军事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3. 中世纪:中世纪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段时期,天主教教会的权威达到巅峰,它在宗教、教育和文化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

此外,欧洲也经历了封建制度的发展和崩溃。

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从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在欧洲兴起。

这个时期的文化爆发导致了对古典文化的重新研究和艺术、科学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兴。

5. 科学革命:17世纪是科学革命的时期。

伽利略、牛顿等科
学家的贡献推动了科学方法的发展,带来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新理解。

6. 工业革命:18世纪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导致了西方国家的
工业化和经济繁荣。

蒸汽机、铁路和机械化大大改变了社会和经济的面貌。

7. 战争和冷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西方国家经历了巨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动荡。

这些冲突和对抗塑造了当代西方文明的特点。

8. 现代西方:今天的西方文明是多元化和开放的。

它包含了先进的科技、民主政治、人权意识和市场经济。

同时,西方文明也面临着全球化、环境问题和文化多样性等新的挑战。

第3课西方文明的起源

第3课西方文明的起源

1、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
斯巴达是另一个著名的城邦 斯巴达:内陆国、农业、崇武、
少数奴隶主贵族专政
斯巴达
斯巴达境内被征服居 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 人,需要用暴力镇压 反抗以维持统治,所 以说斯巴达崇尚武力, 对内男子从小就必须 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从20岁开始服役,直 到60岁退役。
木 马 计
土 耳 其 特 洛 瓦 镇 的 标 志 物
西 方 文 明 之 源
希 腊 文 明 罗 马 文 明
起源:爱琴文明 雅 典:
城邦时期
斯巴达:
罗马城邦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克里特文明——克诺李斯王宫
公元前2000年,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迈锡尼文明——狮子门
迈锡尼文明
布匿战争
第一次,罗马占上风 第二次,迦太基先胜后败 第三次,罗马大获全胜, 征服迦太基
斯 巴 达 克 起 义
共和制
帝制
凯撒
屋大维
恺撒大帝
奥古斯都——屋大维
阅读课文,整理罗马发展线索
罗马城 (前8C) 罗马共和国
(前509年)
称霸地中海
(前2C)
西罗马帝 国灭亡 (476年)帝国分裂 (395年)
活动与探究?
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 世纪的古代希腊,你 愿意生活在雅典还是 斯巴达为什么?
二、罗马共 和国的兴亡
Ancient Rome
亚尔巴龙伽城的国王侬米多尔的弟弟阿穆留斯,他 通过政变篡夺了王位。阿穆留斯为了防止其后代报仇, 下令杀死了自己的侄子,并强迫侄女去做女祭司。不 久,被迫当祭司的侄女竟生下一对双生子。 阿穆留斯又恨又怕,他立即下令处死侄女,并派一 个奴隶把孪生兄弟扔到河里去。恰巧一只母狼来河边 喝水,它闻声走过来嗅了嗅篮子里的孩子,不但没有 把他们当作一顿丰盛的晚餐,反而用自己的乳汁来喂 养他们。后来一个牧羊人发现了哥俩,于是就把他们 带回家抚养。牧羊人还给他们起了名字,一个叫罗慕 路斯,一个叫雷慕斯。他们长大后立志报仇,兄弟俩 领导亚尔巴龙伽人民起义,推翻了残暴的阿穆留斯。 后来他们在昔日遇救的地方建立起新城市,“罗慕路 斯”的读音就成了“罗马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
启蒙真谛在于自我启蒙 ;卢梭的浪漫主义
第 1 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 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 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泰勒斯
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中叶
请分析: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 什么变化?
三.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雅典人,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 人物之一。 马克思称他为_“__哲__学__的__创__造__者__”__、__“_ 智慧”的化身。 德尔菲神谕说他是_全__希__腊__最__富__有__智慧的人。 主要研究 道__德__哲__学_ 。
1.背景: 智者学派鼓吹个人主义思想;社会道德堕落个人主义盛 行;城邦民主政治弊端暴。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3.“智者运动”: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起 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问题的运动。
4.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3.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义?黑格尔说: “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学家的研究相比, 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阅读思考:什么是智者运动?
1.智者运动兴起的背景 (古希腊哲学为什么会 从探索物质世界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 2.什么是“智者”、“智者运动” (时间、研 究对象)?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是谁?有何主 张? 3.如何理解智者运动的主张及其影响?
一.智者运动 1.背景: 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公民的基本素养;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
(5). 理智认为是错的,任何情况下不该做也不该想 。
强调思想自由和理性(独立思考的精神)
3.评价: 对人性的哲学研究是人文精神的发展,崇尚知识和自 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四.苏格拉底之死: 1.苏格拉底究竟犯了什么罪? 2.苏格拉底为何要选择死? 3.通过苏格拉底的死,可以得出什么认识?给我们带来 的启示是什么?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 感觉。(P100)
评价: 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第一次觉醒, 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过分强调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忽视客观规律,追求名 利忽视社会道德,为极端个人主义提供依据。
探 究 : 苏 格 拉 底 为 什 么 会 死 ?
苏格拉底:揭示人的 价值在于道德理性
莎士比亚:歌颂人性的高 贵与尊严,把文艺复兴从 质朴推向雅致
人文主义的复苏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肯定 人的自然本能,把人性从 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的成熟
法国的启蒙运动: 从人的共同属性出发,以 理性的原则构建政治制度
莎士比亚:
歌颂人性的高贵与尊严, 把文艺复兴从质朴推向雅 致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4).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精英治国;
苏格拉底指出:“用豆子抓阄办法来选举国家领导人是 非常愚蠢的,没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 手或建筑师或吹笛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 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评价:体现了他对雅典民主政治弊端——抽签选举、 轮流做庄的反思,具有进步意义。
义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种思潮 。核心是关心 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 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即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是一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中也有一个发 展过程
人文主义的起源
人文主义的复苏
智者运动:把人自身 作为探索的主题,并 强调人的自然权利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肯定 人的自然本能,把人性从 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2000级学生马加爵在 宿舍残忍杀害4名同学…… 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 洋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2005年复旦大学 研究生张亮虐杀30多只小猫……
什么是人文精神?(humanism) 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狭
苏格拉底受审申辩:“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 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 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 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超过对我的残 害。”
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 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 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 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五.古பைடு நூலகம்腊罗马人文精神的延续
1.斯多亚学派: (1)代表: 雅典:芝诺、西塞罗; 罗马:塞内卡主张:人同自然都产生于——逻格斯;
人人 带有理性,所有人人生而平等。
2.影响: 第一次论证天赋人权、生而平等的人文主义核心理论; 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提供依据。
六.中世纪人文精神的没落 1.原因: 封建制度建立;封建教权、神学束缚 2.表现: 以神学为衡量文化的最高标准;以宗教文化取代人文主 义思想与科学。
2.哲学及政治主张: (1).自认“无知”的思想;
(2)“认识你自己”; 概念: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
评价: 是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 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
(3). “美德即是知识” 认没有识:人自体现愿做了恶苏,格之拉所底以对作道恶德是问出题于的思无知考,,反“邪对恶智即者无忽 视知”道;德没,有追知求识功,利甚的至主无张法。去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