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用钢现状及需求展望
铁路货车用钢材现状与发展(第一版)下载

强度极限(MPa) 屈服极限(MPa) 延伸率(%) 耐大气腐蚀性 强度级295 440 305 21 强度级325 450 325 21 强度级345 490 345 21 强度级390 530 390 19 不到普通碳 素钢两倍
为普通碳素钢的两倍以上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强度的提高,材料的耐大气腐蚀性和 延伸率会逐渐降低。 2002年,俄罗斯钢铁公司开始为铁路货车研制强度级为400 ~500的高强度耐候钢,目前该类型钢材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都已确定,正在进行各项综合试验,其主要机械性能见表4。
2.2.2.5 长大货物车 我国长大货物车的整体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长大货物车 对制造工艺、 材料性能的要求都很高, 为了降低自重、保证运行可靠 性,长度货物车都选用高强度材料,其屈服极限一般都在680MPa以上。 2006年以前,我国长大货物车材料主要采用从日本进口的 WEL-780A 和从德国进口的 DILLIMAX690T,该两种材料强度高、轧制均匀性好、焊 接性能好、 焊接变形小,且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需求。 2006年,为了 节约成本,同时为推动我国高强度钢材的发展,从载重450t落下孔车开 始,长大货物车开始采用国产高强度钢,主要有 HG785E 和 HG690 ,经过 实际运用后,发现该两种材料主要缺点是:轧制均匀性不好、局部地方 存在夹层和气孔。长大货物车有时需要厚度 200mm 的钢板,但国产高强 度钢厚度系列少,最大厚度仅为50mm,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因此,研制强度高、轧制均匀、焊接性好、厚度系列多的高强度钢 材是推动我国铁路长大货物车乃至其他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技术政策,2012年前, 我国部分铁路将陆续实现客货分线,为大轴重货车的发展创造 了极为有利条件,届时,中国铁路将全面跨入世界重载铁路行 业,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大轴重货车的发展需要开发 更为优质的材料,以提高车辆可靠性、实现轻量化设计、减少 磨耗、主要零部件实现寿命管理等,为此,在提高设计、工艺 水平的同时,应充分认识货车用钢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一 步加强铁路与冶金行业的合作,以优质的材料来促进铁路车辆 工业的迅速发展。
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钢铁行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担负着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钢铁的广泛应用范围使其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钢铁行业的市场现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现状1.1 产能与产量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钢铁产量持续居于全球首位,均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
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产能已经开始逐步减少。
1.2 供需关系钢铁行业的供需关系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中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长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同时,全球市场上也出现了过剩的钢铁产能。
这种供应过剩对钢铁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竞争压力。
1.3 国际贸易全球钢铁行业之间的贸易规模巨大。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进口国。
随着全球资源和市场的不断整合,国际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激烈。
同时,各国政府对于钢铁产业的保护和贸易争端的增加,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未来发展趋势2.1 结构调整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环境问题,钢铁行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
一方面,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来实现。
另一方面,要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技术创新,提升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2.2 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执行,钢铁企业将被迫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绿色生产能力。
开发和采用绿色技术,实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将是钢铁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2.3 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钢铁行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推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应用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创新,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结语:综上所述,钢铁行业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都需要充分的关注。
我国铁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铁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我国铁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全球最大的铁路网之一。
本文将对我国铁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铁路的发展现状1. 近年来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完善。
高铁和城际铁路的建设连接了许多城市和地区,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
目前,我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了14.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居世界第一。
2. 运输能力的大幅提高随着高铁的发展,我国铁路的运输能力也大幅提高。
多数高铁列车的速度超过300公里/小时,运输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铁路运输还具有稳定、安全、低碳的特点,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青睐。
3. 国际合作的深化我国铁路的发展也得益于国际合作。
中国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了铁路建设在亚欧大陆的连通性。
与俄罗斯、中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铁路合作不断加强,为我国铁路与世界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更多机会。
二、未来趋势分析1. 高铁网络的扩张和升级未来,我国高铁网络仍将继续扩张和升级。
根据“十四五”规划,我国高铁里程将超过3.5万公里,全面实现高铁与城市的连通。
同时,高铁的速度将进一步提升,更多的线路将实现时速350公里以上。
2. 优化铁路货运结构在发展高铁的同时,我国还将继续优化铁路货运结构。
通过建设更多货运专线和货运枢纽,提高铁路货运能力和效率,推动铁路货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
这将有助于减少公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物流效率。
3. 引入新技术推动智能化发展智能化是未来铁路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已经开始在铁路领域引入新技术,如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未来,这些新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信号设备、列车控制、乘客服务等方面,实现铁路系统的智能化。
4.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我国铁路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通过加大电气化、减少能耗、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措施,我国铁路可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挑战,并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钢铁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钢铁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近年来,钢铁行业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钢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其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巨大。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一、钢铁行业现状1.产能过剩:过去几年,钢铁行业的产能扩张速度较快,导致全球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由于国内市场饱和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2.环保压力增大:钢铁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环保监管,钢铁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
3.价格波动大:国际市场上,钢铁价格受到全球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较为剧烈。
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容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企业经营面临较大的风险。
二、钢铁行业市场前景1.需求回暖: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建筑、基础设施以及汽车等领域对钢铁的需求依然存在。
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为钢铁行业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2.产能优化升级:为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政府推出了钢铁去产能政策,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
随着产能的优化和结构调整,行业将逐渐实现供需平衡,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3.环保转型:面对环保压力,钢铁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绿色生产。
发展低碳、环保的钢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创新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钢铁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
通过推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尽管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和价格波动等诸多挑战,但其市场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内需求的回暖,钢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哎呀,钢铁行业啊,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玩意儿。
你想想,它可不仅仅是那些冷冰冰的钢铁块,背后可是有着不少故事和潮起潮落。
现在的钢铁行业,简直就像一部悬疑剧,剧情紧凑得让人心惊胆战。
全球的钢铁生产,好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争夺那钢铁的王座。
中国、印度、美国,都是大腕儿,谁也不愿意示弱。
想当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就像坐火箭似的,一路飙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
这可是让不少国家直呼“哎呀,太厉害了”。
说到发展现状,那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钢铁价格啊,真是时高时低,有时候一涨吓死人,有时候又降得让人怀疑人生。
这种波动就像天气预报,今天晴天明天雨,没个准儿。
这其中的原因可就多了,供需关系、国际市场、环保,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弄得行业内的朋友们每天都在琢磨“今天的钢铁行情如何?”真是愁人。
再说趋势,未来的钢铁行业又要怎么发展呢?大伙儿现在都在谈绿色发展,这可不是空口白话。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环保,搞起了循环经济。
钢铁生产如果能变得更环保,那真是太好了,谁都不想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对吧?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利用废料,回收再利用,真是聪明得很。
你看,这不就是“废物利用”嘛,老祖宗说的好,何必浪费呢?还有科技的进步,真是推着钢铁行业往前走。
新技术层出不穷,什么人工智能、自动化生产,都开始在钢铁厂里大展拳脚。
以前那些沉重的劳动,现在机器一来,轻松多了。
这样一来,生产效率蹭蹭上涨,成本也能控制得更好。
毕竟,大家都想在竞争中占个上风,谁不想“抱得美人归”呢?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像劳动力转型这种事儿。
以前靠人工,现在机器上阵,许多工人面临转型的烦恼。
想想啊,钢铁行业的朋友们,如果不与时俱进,可能就要被时代抛在后头。
大家都知道,时代在变化,不学习就得被淘汰。
话说回来,国际贸易也给钢铁行业带来了不少挑战。
你看看,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就像一场复杂的交响乐,稍不留神,就容易走音。
钢铁的出口和进口都受到各种的影响,特别是关税问题。
钢铁行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钢铁行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一、引言钢铁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钢铁行业市场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和变革。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钢铁行业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基础建设需求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升级,钢铁产品在建设项目中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为钢铁行业带来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2. 房地产行业需求房地产行业一直是钢铁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
钢材作为房屋结构中的主要材料,其需求量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房地产业态的多元化,钢铁行业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3. 汽车制造业需求汽车制造业作为钢铁行业的重要客户之一,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对于钢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钢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满足汽车制造业的需求。
4. 装备制造业需求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钢铁产品的需求也有较大影响。
航空航天、电力、船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钢铁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钢铁行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力度,以满足装备制造业的需求。
5. 环保要求影响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于环境政策的加强,钢铁行业面临着更高的环保要求。
对于环保型钢铁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同时,传统钢铁产品也需进行相应的环保改造。
钢铁企业需要注重绿色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市场前景展望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钢铁行业市场的需求将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钢铁产品的需求。
同时,随着我国制造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不断推进,对高品质钢铁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铁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

铁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引言:铁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当前铁的现状,并对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一、铁的现状:1. 全球铁矿石储量和产量的增长:目前全球铁矿石储量较为丰富,且正在不断增长。
一些主要产铁国家如澳大利亚、巴西等,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这为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铁矿石供需格局的变化: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铁矿石需求的不断增长。
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使得铁矿石供需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这进一步推动了铁产业的发展。
3. 环保压力增大: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需求,铁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
传统的高炉炼铁工艺存在着大量排放的问题,因此,绿色、低碳的铁矿石开采和炼铁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1. 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绿色、低碳的铁矿石开采和炼铁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例如,利用先进的炼铁技术,可以减少废气和废渣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新能源的应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新能源的应用将为铁产业提供更加可持续的动力。
新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用于铁矿石的开采、炼铁过程中的电力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高性能钢的需求增加: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高性能钢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高性能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船舶等领域,因此,铁产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4. 国际合作的加强:铁产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国际合作对于推动其发展至关重要。
各国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和炼铁技术的交流合作,将进一步促进全球铁产业的繁荣发展。
结论:铁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铁产业将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同时,高性能钢的需求增加和国际合作的加强也将为铁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铁路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展望

中国铁路现状与发展1.中国铁路现状1.1 大要从1876年修建第一条铁路到现在,中国铁路已经走过了 130年的历史。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铁路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一个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干支结合的拥有相当规模的铁路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并渐渐趋于完满。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当前已达 76,580 km,列世界第三(美国、俄罗斯此后),亚洲第一。
其中国家铁路63,342km,合资铁路8,462km,地方铁路4,776km。
当前,中国铁路用占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占世界24%的换算周转量,换算密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
中国铁路客货运量在国内运输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 35 % 和55 %左右。
近十几年来中国铁路在客运加快、货运重载、铁路信息化和建立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等方面获取重要发展,线路构造进一步优化。
复线里程25,566km,复线率 33. 4 % 。
电气化铁路里程 21,604 km,电气化率 28. 2 % 。
加快线路里程 16,500 km,占营业总里程 21.6 %。
1.2 中国铁路设施与装备中国铁路在进行新线建设的同时,还对既有线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
--对主要干线进行复线改造,增建第二线。
--对山区铁路和主要运输通道推行电气化改造。
--延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
--换铺重型钢轨,60kg/m钢轨已成为主要繁忙干线正线的主型钢轨。
--采用全长淬火钢轨,主要繁忙干线正线均已铺设无缝线路。
京九铁路从北京至深圳,连接九龙,沿线经过京、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正线全长 2,381km,另加天津至霸州和麻城至黄石两条联系线,总长 2,536km。
京九铁路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线路最长的铁路干线。
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同至秦皇岛运煤专线全长 652km,开行 1 万 t级单元列车,已推行完成开行 2 万 t 级单元列车的技术改造,年运量达到亿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铁路用钢现状及需求展望
1 铁路发展现状
据《2018年铁道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 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9万公里;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5.3万公里。
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36.9公里/万平方公里。
2 铁路发展政策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发布我国铁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基于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目标,预计从目前一直到2025年,我国铁路基建投资规模都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年均固定资产投资在8000亿元以上。
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2018-2020)》中关于铁路建设领域指出,以中西部为重点,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项目,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进一步完善铁路骨干网络;加快推动一批战略性、标志性重大铁路项目开工建设;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加快国土开发性铁路建设。
实施一批集疏港铁路、铁路专用线建设和枢纽改造工程。
3 铁路用钢消费规模及消费结构
3.1 铁路交通简介
·铁路系统主要组成:线路、机车车辆、车站、调度控制、通讯信号以及管理运营等。
·线路部分包括: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等。
·铁路车辆特指没有动力装置、依靠机车牵引在铁路线上运行的运输工具。
·机车按牵引动力分为: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力机车。
·车站按业务性质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3.2 铁路用钢主要品种(见图3)
3.3 铁路基本建设用钢消费测算
(1)按铁路里程测算
据调研铁路部门相关单位和公开信息数据整理,高速铁路每公里耗钢量约为3734吨;普速铁路建设平均每公里耗钢量约为1000-2000吨/公里,取中值为1500吨/公里。
2016-2020年,我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新增2.9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新增1.1万公里;复线里程增加3.1万公里环含高铁)。
那么,简要估算如下:
·高铁建设耗钢量=每公里耗钢量×新增高铁里程,即:3750×1.1=4125万吨。
·普速铁路建设耗钢量=每公里耗钢量×(新增普速铁路营业里程+新增普速复线里程)。
即:1500×(1.8+3.1×0.6)=5490万吨
注:普速复线在既有单线基础上增建二线,房屋工程量小,用钢主要为铺轨、桥梁及隧道工程,参照普速铁路平均每公里耗钢量1500吨/公里,建议选取0.5-0.7,取中值为0.6
·2016-2020年,高铁建设+普速铁路建设合计为9615万吨,年均消费量约1923万吨。
(2)按铁路用材消费量测算
近年来,我国每年铁路轨道用材产量保持在470万吨左右,净出口量约5 0万吨,铁路轨道用材(钢轨、道岔等)表观消费量约420万吨。
由此推算,2 016-2020年,我国铁道用材表观消费量合计约2100万吨。
·据调研,铁路建设中,铁路轨道用材表观消费占钢材消费比重在15%-2 0%(取中值为17.5%),根据铁路轨道用钢材表观消费量2100万吨测算,铁路建设钢材消费约12000亿吨,年均消费量为2400万吨。
(3)按铁路固定资产测算
2016-2018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8015亿元、8010亿元和8 028亿元。
预计2019年和2020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每年8000亿元的水平。
基于此,2016年-2020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0050亿元。
据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估算经验值,铁路建设投资耗钢强度为0.333万吨/亿元。
·按此算,2016-2020年,铁路建设耗钢量为13337万吨,年均消费量26 67万吨。
(4)铁路基本建设用钢消费测算结论
·将上文三种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简单平均,得出2016-2020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用钢为1.17亿吨,年均消费2330万吨。
4 铁路用钢品种质量发展趋势
4.1 钢筋
(1)高强度化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建筑业节能对我国整体节能具有重大意义。
钢筋作为建筑用重要材料之一,其强度等级和质量水平对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有着直接影响。
在建筑中使用高强钢筋,既可以降低钢材消耗,同时又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目前,我国钢筋按照《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10)划分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代表不同的强度和屈服度。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最新公布的《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取消了335Mpa级钢筋,增加了600Mpa钢筋,进一步强调高强钢筋的应用。
(2)功能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和建筑行业标准逐步提升,对建筑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钢筋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钢筋品种也在向着耐腐蚀性、耐低温、复合化等各种功能性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服役环境的特殊要求。
目前,我国钢筋生产企业在钢筋产品抗震性、耐腐蚀性、耐低温性等功能性技
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但随着建筑环境的复杂和标准不断提升,钢筋功能性提升仍然有巨大的空间,也是钢筋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5 铁路用钢需求展望(“十四五”期间)
·依据《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目标,到2025年,我国铁路网密度为18 3 km/万km2,人均铁路网密度为1.21km/万人,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奋斗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未来铁路建设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发展。
·依据《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制定的目标,“十四五”(2021-2025年)期间,铁路新增营业里程为2.5万公里低于“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新增2.9万公里的水平;“十四五”期间高速铁路新增营业里程0.8万公里也低于“十三五”期间1.1万公里的水平。
·“十四五”期间,铁路建设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西部地区规划项目多,规模庞大,完善中西部地区路网覆盖,解决区域布局不均衡。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质环境复杂、地质条件恶劣,铁路建设单位用钢量将远大于东部地区。
因此,即使“十四五”铁路新增营业里程规划目标小于“十三五”目标,也不意味着钢材消费量会低于“十三五”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