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0)--《物理化学》(上)考试试卷及答案(B)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0)--《物理化学》(上)考试试卷及答案(B)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0)--《物理化学》(上)考试试卷及答案(B)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8)--单元测试卷

第十章 电化学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电池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放电,则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应为 。 A :m r Δ H ; B :r m ΔG ; C :m r ΔS T 2. 适用于恒温恒压下电化学过程的可逆性判据为 。 A :W G ′≥?; B :0≤?G ; C :W G ′≤? 3. 关于阴极阳极和正极负极,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电势较高的电极称为正极,反之为负极; B :在阴极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反之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 C :正极就是阳极,负极就是阴极 4. 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征是 。 A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大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B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小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C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等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5. 已知H 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285.85kJ mol ???,标准摩尔生成吉氏函数为 1237.14kJ mol ???。若采用电解的方法使1molH 2O 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且反应进度?ξ =1mol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理论上输入的电功至多为237.14 kJ ; B :理论上输入的电功至少为237.14 kJ ; C :理论上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285.85 kJ 6.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为o o 222H ()0.5O ()H O(l)p p +→,在298K 时o 1.229V E =,则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o K 为 。 A :1.0; B :1.44×1020; C :3.71×1041 7. 若o 2{Fe |Fe}E a +=,o 23{Fe ,Fe |Pt}E b ++=,则o 3{Fe |Fe}E += 。 A :(2a -b )/3; B :(2a +b )/3; C :(a +b )/2 8. 电池反应2-20.5Cu 0.5Cl 0.5Cu Cl +++的标准电势为o 1E ,2-2Cu Cl Cu 2Cl ++=+的标准电 势为o 2E ,则o 1E o 2E 。 A :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9. 若将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写为222H (g)0.5O (g)H O(l)+→,或写为 2222H (g)O (g)2H O(l)+→。相应电池反应的电势和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分别为12E E 、和o o 12K K 、。则它们间的关系为 。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OO六一二og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化学试题A卷 注意:学号、姓名和所在年级班级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计算题。(本大题6分) 将某电导池盛以0.02 mol dm3 KC l溶液(25C时其电导率为0.277 S m1), 在25C 时测得其电阻为82.4 Q,再换用0.005 mol dm 3K2SO溶液,测得其电阻为326.0 Q。求: (1) 电导池常数K(l/A); (2) KSO溶液的电导率; (3) KSO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二. 问答题。请回答下列各题。(本大题4分) 在进行重量分析实验时,为了尽可能使沉淀完全,通常加入大量电解质 (非沉淀剂),或将溶胶适当加热,为什么?试从胶体化学观点加以解释。 三. 计算题。请计算下列各题。(本大题10分) 均相反应2A+B3Y+Z在一定温度体积下进行,测得动力学数据如下: 其中C A,0及C B,0分别表示A及B的初始浓度;A,0表示A的初始消耗速率,即,假定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为 (1) 确定分级数,的值和总反应级数; (2) 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四. 计算题。请计算下列各题。(本大题6分) CH 4气相热分解反应2CHGR +H2的反应机理及各元反应的活化能如下:

已知该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试求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五. 计算题。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8分)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在 25C 时为1.448 V : Pt | H 2 ( p ) | HCl ( b=0.1 mol - kg -1, =0.796 ) |Cl < p ) | Pt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 计算氯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E (Cl |Cl 2 |Pt )。 六. 推导题。(本大题6分) 气相反应2A(g) Y(g), 是二级反应,反应开始时只有A ,压力为p”, 试推导反应系统的总压力p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 七. 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本大题共 22小题,总计60分) 1、 (3分)在等温等压下影响物质的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 ) (1) 是表面积A; (2)是表面张力 ; (3) 是表面积A 和表面张力 ;(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 系。 2、 (3分)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同温度下平液面的蒸气压。是不是 ? 3、 (2分)微小颗粒物质的熔点 与同组成大块物质的熔点 的关系是:( ) (1) ; (2) = ; (3) ; (4)不能确定。 4、 (4分)朗缪尔等温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2) CH CH 3- +H- E I =423 kJ -mol CH + CH4GH +H- 日=201 kJ -mol -+ CH 4 CH 3- +H E 3=29 kJ -mol -+ CH 3- CH 4 E -i =0 kJ -mol (D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练习参考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练习参考 一、问答题 1.用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的实验操作中,为什么要求读出最大压力差? [答] p(内)

《物理化学》下册试卷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教育专业、化工、应化专业) 一、选择填空(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 ·kg -1和0.1mol ·kg -1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Λm (1) :Λm (2)为( )。 (a )1 : 5 (b )5 : 1 (c )10 : 5 (d )5 : 10 2 CaCl 2的摩尔电导率Λm 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λm 关系为( ) (a ))Cl ()Ca ()CaCl (22-++=m m m Λλλ (b ) )Cl ()Ca (2 1)CaCl (22- ++=m m m Λλλ (c ))Cl ()Ca 2 1()CaCl (22- ++=m m m Λλλ (d ) )]Cl ()Ca 2 1([2)CaCl (22- ++=m m m Λλλ 3. 在10cm 3 、1mol ·dm -3 的KOH 溶液中加入10 cm 3 水,其摩尔电导率如何 变化?( ) (a )增大 (b )减小 (c ) 不变 (d )无法判定 4. 浓度为m B 的H 3PO 4溶液,其平均离子活度系数为γ± ,则H 3PO 4的表 观活度a B 可表示为( ) (a )4 θB B 4?? ? ??=±m m a γ (b ) θ B B 4m m a ±=γ (c )?? ? ??=±θB B 27m m a γ (d ) 4 θ B 4B 27??? ??=±m m a γ 5. 电极 OH - (a -)|HgO(s)| Hg(l)作为还原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 (a )Hg Hg →+-+e (b )- -++→+e O H HgO(s)OH Hg(l)22 (c )2O Hg(l)HgO +→+- e 2 (d ) - 2OH Hg(l)O H HgO 22+→++-e 6. 细胞色素(Fe 3+ ) + e →细胞色素(Fe 2+ ),在298K 时标准电极电势为0.25V ,则反应:H 2(g) + 细胞色素(Fe 3+ ) → H + + 细胞色素(Fe 2+ )的θ m r G ?为( )kJ ·mol -1 (a )48.2 (b )24.1 (c )-24.1 (d )-48.2 7. 将一原电池两极短路,此时电池与环境交换的热量与反应焓变的

《物理化学实验》练习题

《物理化学实验》练习题 ●本练习题供平时练习所用,对期末考试有指导作用,望同学们认真做答. ●此次练习题需要当做一次物理化学作业一样提交. 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 1.写出物理化学实验中所使用的两种温度计:和。 2.氧气钢瓶外表油漆的颜色是色;氢气钢瓶外表油漆的颜色是色。 3.在静态法测定乙醇饱和蒸气压的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4.热分析法测定“步冷曲线”时,根据曲线上的或可以确定相变温度。 5.测定物质的磁化率所使用的磁天平有磁天平和磁天平两种。 6.测量物质的燃烧焓所需的测量仪器是,燃烧反应在内进行。 7.测量液体饱和蒸气压所依据的原理是方程,通过实验数据作直线可以求出。 8.在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的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和。 9.物质的旋光度与和等因素有关。 10.诱导极化率(或变形极化率)由极化率和极化率两部分组成。 11.写出恒温槽构造中的两个部件:和。 12.用氧弹量热计测量得到的是恒容热Q V,则恒压热Q p= 。 13.在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的实验中,若空气未被抽净,则所得蒸气压的数值偏。 14.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可采用电桥法,测量电池的电动势采用 法。

15.在最大泡压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16.接触温度计是用作 ,而贝克曼温度计是用作 。 17.热分析法所测量的“步冷曲线”是以 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所得的曲线。 18.惠斯登(wheatston )电桥法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时,需要 作电源和 作示零装置。 19.对消法测量电池电动势需要用到 电池和 电池。 20.在偶极矩测量实验中,介电常数是通过测量 而得的。 21.在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的实验中,C 0/C = 。 22.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体系的电导随时间逐渐 ,反应体系的pH 随时间逐渐 。 23.贝克曼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范围为 ℃,最小分度为 ℃。 24.获得真空时所使用的仪器是 ;测量真空度的仪器是 。 25.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中,从毛细管中逸出泡的半径越 ,则最大液柱差△h m 越 。 二、单项选择题:将所选择的答案号添入括号中(每题1分,共50分): 1. 下面四条曲线分别代表A 、B 、C 、D 四个恒温槽的灵敏度曲线,其中恒温效果最好的是( )。 控温灵敏度曲线 2. 在氧弹量热计中萘的燃烧反应为: C 10H 8(s)+12O 2(g)→10CO 2(g)+4H 2O(l) 在K 2.298时,测得反应的恒容热?-=kJ 5152v Q mol -1,则萘的燃烧焓= ?m c H

物理化学(下)试题 应化材化

物理化学(下)试题 (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专业用) 一、选择题(22分) 1.强电解质CaCl 2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 ) A.)()()(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 B.)()(5.0)(22- ∞+∞∞+=ΛCl Ca CaCl m m m λλ C.)(2)()(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 D.)]()([2)(22- ∞+∞∞+=ΛCl Ca CaCl m m m λλ

2.强电解质CaCl 2的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α与电解质活度B α之间的关系为 ( ) A. B αα=± B. 3B αα=± C. 2/1B αα=± D. 3 /1B αα=± 3.在不可逆电极过程中,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 ( ) A.阴极电势变低,阳极电势变高 B. 电池的电动势降低 C.电解池耗电能增加 D. 以上说法都对 4.某电池反应为-+ +=++OH Hg l O H g O l Hg 42)(2)()(2222,当电池反应达平衡 时,电池的电动势E 必然是 ( ) A. 0>E B. ?E E = C. 0

华东理工物理化学试题04

华东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451 物理化学 资料来源于网络,由 https://www.360docs.net/doc/7f12324080.html,/ 友情整理 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本作品只用于学习和交流,严禁用于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7f12324080.html,/ 欢迎光临免费考研网,更多更好的资料等你下载! 一、(24分) 1. 气体A 的临界温度高于气体B 的临界温度,则气体A 比气体B ___液化。(难、易) 2. 某实际气体的温度低于其波义耳温度,在压力较小时 pV ___nRT 。(<=>,,) 3. 对于封闭系统,在恒压和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H Q p D =,由于焓是状态函数,所以p Q 也是状态函数。___ (对,错) 4. 如图所示,一过程沿路径(1)由a 膨胀到b ,然后沿路径(2)由b 压缩到c ,试在图 上用阴影表示出整个过程所做的功。 5. 系统经过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从初态到达终态其S D ___0。(<=>,,) 6. 理想稀溶液中溶剂A 的化学势表达式为=A m _________。 7. 在式q q K RT G m r ln -=D 中,q m r G D 是化学反应到达平衡时的摩尔吉氏函数的变化值。 ___(对、错) 8. 在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所得溶液的表面张力___同温度下纯水的表面张力。 (<=>,,)

9. 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恒温恒压条件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可逆 非体积功。___(对、错) 10.当温度趋于0K 时,子配分函数0q 的值趋于___。 11.随着粒子数增大,max ln W 与W ln 的差别越来越___。(大、小) 12.某化合物能与水作用,若他的初浓度为3 1-×dm mol ,1小时后降为3 8.0-×dm mol ,2 小时后降为36.0-×dm mol ,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__。 133/10=时可简化为 14) 1516的表示式为__ 二 1)(2l O H 的18.285-×-=D mol kJ H m f q , 试求)(42g H C 的q m f H D 。 (2)已知℃25时乙醇)(52l OH H C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和二甲醚 )()(23g O CH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数据如下)。 15269.277),(-××-=D mol kJ l OH H C H m f q , 1528.1366),(-××-=D mol kJ l OH H C H m c q ,

物理化学实验级补充教材

物理化学实验补充教材Ⅱ 实验十八: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一、实验目的:(参照书) 二、实验原理:(参照书) 三、实验步聚: 1、仪器清单: DELTA326电导率仪 1台秒表 1只双管反应管 1支 平底试管 1支刻度移液管(25ml)2支胖肚移液管(20ml)1支 刻度移液管(10ml)1支烧杯 2只洗耳球 1只 移液管架 1只磁盘 1只抹布 1块 洗瓶 1只容量瓶(100ml) 1只软木塞(橡皮塞) 2只 滴管 1支滤纸若干 NaOH 0.02000mol·dm-3 CH3COOC2H5 0.02000mol·dm-3 KCl 0.1mol·dm-3 2、实验步骤: 1)、DELTA326电导率仪的使用: (1)仪器的校正: a、把电导探头悬空放置,按校正键,仪器进入第一点校正状态,待屏幕锁定。 b、马上把电导探头(连电极套筒)插入校准溶液(0.01mol·dm-3KCl溶液)中,按校正键,进行第二点校 正,待屏幕锁定。 c、按读数键进入测量状态。 d、取出电极,用蒸馏水冲洗传感器并用滤纸吸干电极。 (2)样品测试: a、按模式键,选择电导模式为μs。按住读数键并保持,显示屏左上角显示[— ∕A ]),即选择 ∕ ](不是[—手动终点确定模式。 b、将电极插入到盛有待测样品的小烧杯中,按读数键,小数点闪烁,电导值不断变化,显示屏左上角无标 记显示,按读数键,显示屏左上角出现稳定指示图形[— ∕ ],此时屏幕锁定,读数即为样品的瞬间电导值,再按读数键,小数点继续闪烁……。 c、数据测完后冲洗传感器。 2)、实验步骤: a、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ml的0.1000mol·dm-3KCl标准溶液到100ml的容量瓶中,用三重蒸馏水稀释至刻 度,配制0.0100mol·dm-3的KCl标准溶液,校正电导率仪。 b、小心移取0.0200mol·dm-3NaOH溶液20ml于B管(管中无玻璃支管);移取0.0200mol·dm-3 CH3COOC2H5 溶液20ml于A管(管中有支管),,注意不要混和 ..插上电极(即电极在盛 ....,A管塞上带空的塞子,B.管中 NaOH管中)。 c、用洗耳球从A管往B管不停地缓慢地吹、吸气,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读数一次,10min 后吹吸停止,20min后读数改为2min一次,直至反应进行1小时后停止测试,得G t,取出电极洗涤干净。 d、在上述反应的同时,移取0.0200mol·dm-3NaOH溶液20ml于平底试管中,再移取20ml蒸馏水与其混和 得0.0100mol·dm-3NaOH,静置。 G。 e、G t测定后,将洗净的电极插入平底试管中测定0.0100mol·dm-3NaOH的电导值,取三次的平均值即得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 ()K O H m 291,2∞=4.89×10-2-1 2 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 ,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 ·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 )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9、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 ; (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

物化实验答案教材

物理化学实验 版一 实验一 燃烧热的的测定 1. 说明恒容燃烧热(V Q )和恒压燃烧热(P Q )的差别和相互联系。 区别:恒容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值,恒压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地焓变 联系:对于理想气体 P v Q Q nRT =+? 2. 在这个实验中,那些是体系,那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内筒和氧弹作为体系,而外筒作为环境。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有少量热量从内筒传到外筒,使得内筒水温比理论值低,而使得燃烧焓偏低。 3. 加入内筒中水的温度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 答:因为本实验中要尽量避免内外筒之间的热量交换,而内筒中由于发生反应,使得水温升高,所以内筒事先必须比外筒水温低,低的数值应尽量靠近化学反应使内筒水温升高的值,这样,反应完毕后,内外筒之间达到一致温度,而外筒温度在反应开始前和反应后数值相等,说明热量交换几乎为0,减小了实验误差。 4. 实验中,那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如果要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应从哪几方面考虑? 答:内外筒开始反应前的温度差造成误差,我们应提高软件质量,使软件调试出的温度如(3)所述,有利于减小误差。又如点燃火丝的燃烧带来的一定的热量,造成误差,应寻求一种让反应自发进行的方法,或寻求一种更好的点火材料。 实验二 Pb-Sn 体系相图的绘制 1.是否可用加热曲线来做相图?为什么? 答:不能。加热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不能保持准静态过程。 2.为什么要缓慢冷却合金做步冷曲线?

答:使温度变化均匀,接近平衡态。 3.为什么坩埚中严防混入杂质? 答:如果混入杂质,体系就变成了另一多元体系,使绘制的相图产生偏差。 实验三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1. 配1、2、3各溶液进行实验的目的何在?根据实验的结果能否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答:实验1是为了计算I 2在CCl 4和H 2O 中的分配系数。实验2、3是为了计算和比较平衡常数K ,当2Kc ≈3Kc 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2. 测定四氯化碳中I 2的浓度时,应注意什么? 答:应加入5~10ml 水和少量KI 溶液,还要先加入淀粉,充分振荡,滴定后要回收。 实验四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静态压 1. 本实验方法能否用于测定溶液的蒸气压,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克-克方程只适用于单组分液体,而溶液是多组分,因此不合适。 2. 温度愈高,测出的蒸气压误差愈大,为什么? 答:首先,因为本实验是假定?H m (平均摩尔汽化热)在一定范围内不变,但是当温度升得较高时,?H m 得真值与假设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所以会使得实验结果产生误差。 其次,(假定气体为理想气体),PV =n R T 。V 是定值,随着T 升高,n 会变大,即使n 不变,p 也将变大,即分子运动加快,难以平衡。 实验五 蔗糖水解 1. 旋光度t β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入如何控制? 答:旋光度与溶液中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的浓度有关。实验中计时必须准确,操作必须迅速,因为这样才能准确求得一定时间内的旋光度变化。实验中通过将所取出的反应液放入事先在冰水中冷却的试管中,使反应速率迅速下降,然

物理化学试卷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一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其中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在一定温度、压力下,pV = nRT,( ?U/?V ) = 0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 对) 2.H2O(l,100℃,101325 Pa) → H2O(g,100℃,101325 Pa)的ΔG<0。 (错) 3.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过程。 ( 对) 4.CO2的标准生成焓就是同温同压下,石墨的标准燃烧热。 ( 对) 5.Ag|AgNO3(m')||AgNO3(m")|Ag浓差电池,m较小的一端为负极。 (对) 6.1mol理想气体,在273K,从p 定温可逆膨胀到0.1p ,该过程的ΔG 为?5226 J。( 对) 7.已知298K时,反应N2O4 (g) ═ 2NO2 (g)的K为0.1132,今在定温且N2O4 (g)及NO2(g)的分压各为101325 Pa时反应向右进行。 ( 对) 8.定温、定压下,ΔG>0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错) 9.虽然Qp=ΔH,Qv=ΔU,但Qp、Qv不是状态函数。( 对) 10.定温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摩尔电导率总是减小的。( 对) 11.溶胶是多组分多相体系。 (对) 12.比表面Gibbs自由能和表面张力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错) 13.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入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错) 14.溶胶和真溶液是均相体系。(错) 15.若天空中的水滴要起变化,一定是较大水滴进行蒸发,水汽凝结在小水滴上,使大小不等的小水滴相等。( 错)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 1.298K及101325Pa条件下,1mol过冷水蒸气变成1mol的液态水则ΔG A 。 A. ΔG < 0 B.ΔG > 0 C.ΔG = 0 D.不一定2.某体系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下列关系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A 。 A. Q = 0 B. ΔCp = 0 C. ΔU = 0 D. ΔH = 0 3.当某溶质溶于某溶剂形成浓度一定的溶液时,若采用不同的浓度表示方法,则下列描述溶质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活度数据相同 B. 浓度数据相同 C. 化学势相同 D. 前三个都相同 4.下列体系的状态性质中,不是强度性质的是A 。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是独立设课、并与物理化学理论课程内容相配套的实验课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化学及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化学过程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设计思路: 本实验课程分两学期开设,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21个基础实验,初步掌握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熟悉各种物理化学现象,了解和掌握各种大型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学会实验数据的归纳和分析方法。实验内容的选取,包括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和胶体、物质结构等部分有代表性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概貌;另一方面,根据现有仪器设备的条件,力求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上得到较全面的训练。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系统学习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并能在今后的科研及生产 - 1 -

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目标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学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能测定,熟悉物理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要求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实现课程目标,具体学习要求: 1.学生按选课时间按时到课,不得随意调课、缺课; 2.实验课前学生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所用仪器构造和操作 规程,熟悉实验内容,明确要测量和记录的数据,书写预习报告。 3.实验过程中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做到认真观察、及时 记录、勤于思考。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由指导教师检查,并完成工作台和实验室整理及安全检查后方可离开。 4.实验结束后认真分析整理实验结果和数据,按要求书写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提 交。 5.爱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公用设施。 四、教学进度 - 1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下)期末试卷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B(下)期末考试A卷 选择题30’(5’×6) 1、边长为L的正方形,在其四个顶点上各放有等量的点电荷,若正方形中心O处场强值、电势值均为零,则四个顶点带电情况为? A.顶点a、b、c、d处都是负电荷 B.顶点a、b处是正电荷,顶点c、d处是负电荷 C.顶点a、c处是正电荷,顶点b、d处是负电荷D顶点a、b、c、d都是负电荷 A、D的U O≠0,B的E O≠0,由矢量叠加证明E O=0,由两等量异号电荷的中垂面为零势面证明U O=0 2、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荷代数和Σq=0,则能肯定? A.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B.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 C.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 D.以上均错 3、半径R1的导体球带电q,外罩一带电Q的半径为R2的同心导体球壳,q点距球心O的距离为r,r

5、牛顿环实验装置中,曲率半径为R 的平凸透镜与平玻璃板在中心恰好接触,其间充满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一真空中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则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中,暗环的半径r k 表达式为?A.n /k r k R λ= B.R n /k r k λ= C.R λkn r k = D.R λk r k =6、一动量为P 的电子,沿图示方向入射并能穿过一宽为D ,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均匀磁场区,则该电子出射、入射方向间的夹角为多少? A.α=cos -1P eBD B.α=sin -1P eBD C.α=sin -1eP BD D.α=cos -1 eP BD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 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 γ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 (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K O H m 291 ,2∞=4.89×10-2 -12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华东理工期末考试试题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2006–2007学年下册B卷) 来源:苗铃炯?的日志 华东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B 卷) 2007.1.9 开课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专业:04级大面积考试形式:闭卷所需时间120 分钟 考生姓名:学号:班级:任课教师 一、概念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对于的分解反应,可分别用、、表示反应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2.反应,在条件下A的消耗速率可以表示为。 3.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则A的半衰期为。4.阿仑尼乌斯方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对,错) 5.在边长为a的立方箱中运动的理想气体分子其质量为m,平动能为,则它所处平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6.写出麦克斯韦-玻尔兹曼(MB)分布公式。 7.粒子因受激发而离开基态能级的数目越多,值愈大,可见的物理意义是 。 8.相空间中的每一个点,代表的一个微观状态。(系统,一个子)9.当系统的温度时,能量标度的零点设在基态能级上的配分函数。10.铺展系数的物理意义可用式表示,其中为粘附功、为。

11.某固体颗粒与液体的接触角,则这种液体润湿该固体颗粒。(能,不能) 12.根据表面相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写出一个表面张力的热力学表示式。 13.将A、B、C三根玻璃毛细管的一端分别浸入水中,已知它们的半径,设它们与水的接触角均为0°。哪根玻璃毛细管凹面上方水蒸气的压力最 小? 14.将少量肥皂加入水中,则水的表面张力。(增大,减小,不变)15.过饱和蒸气的存在可用公式解释。(拉普拉斯,开尔文,兰缪尔)16.使用盐桥的目的是。 17.电解质溶液是第二类导体,它的导电是依靠。 18.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其摩尔电导率均随溶液浓度增大出现极值。 (对,错) 19.摩尔电导率与间的关系为。 20.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征是。 二、(14分) 纯物质A在高温下的气相分解是一级反应,反应式为。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纯A(g) 迅速放入一恒容反应器中,然后用实验测量t时刻容器内的总压p及A完全反应后的总压。做了两个温度下的实验,数据列于下表中,假设气体是理想气体,反应的活化能E a不随温度而变化,试求此活化能。 T/K t/s p/Pa 553454 2.476∞ 4.008 578320 2.838∞ 3.554 三、(12分) 已知复合反应按如下链反应机理进行,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也列于后:链的引发 链的传递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doc

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工)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科目代码:862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参考书目:《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天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可由下列教材中任选一种) 《物理化学实验》石油大学出版社吴肇亮等; 《基础化学实验》(上、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吴肇亮等 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概述 物理化学课程主要包括热力学原理和应用、化学动力学基础、相平衡基础、表面胶化和统计力学基础部分。其中前三部分为主要内容。 考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掌握物理化学一般方法,并具备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中,要求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 在有关的物理量计算和表述中,应注意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制(SI制)及遵循有效数运算规则。在涉及数值的计算中应注意物理量单位的运算及传递。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下面按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初步、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六个部分列出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会用”)三个层次。 (1)化学热力学 1.热力学基础 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 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明了热力学能、焓、熵、Helmholtz函数和Gibbs函数等热力学函数以及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概念。 掌握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在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应用于特定系统的时候,会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次是Van der Waals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 掌握熵增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明了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了解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推导重要热力学公式的演绎方法。 2.相平衡

物理化学下册试卷

OO 六一二OO 七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化学 试题A 卷 (化工生工二两院各专业用) 注意:学号、姓名和所在年级班级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 一. 计算题。 将某电导池盛以 0.02 mol dm 3 KCl 溶液(25C 时其电导率为 0.277 S m 1),在25C 时测 得其电阻为 82.4 Q,再换用0.005 mol dm 3 K2SO4溶液,测得其电阻为 326.0 Q 。求:(1) 电导池常数 K(l/A) ; (2) K2SO4溶液的电导率; (3) K2SO4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二. 问答题。 在进行重量分析实验时,为了尽可能使沉淀完全,通常加入大量电解质(非沉淀剂),或 将溶胶适当加热 ,为什么?试从胶体化学观点加以解释。 三. 计算题。) 均相反应2A+B 3Y+Z 在一定温度体积下进行,测得动力学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4 反应温度T/K 300 300 300 320 cA,0/mol m-3 1 200 1 200 600 800 cB,0/mol m-3 500 300 500 800 A,0/mol m-3 s-1 108 64.8 27.0 11 530 其中cA,0及cB,0分别表示 A 及B 的初始浓度; A,0 月 A 的初始消耗速率 ,即,假定 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为 (1) 确定分级数 ,的值和总反应级数; (2) 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四. CH4气相热分解反应 2CH4 C2H6 +H2的反应机理及各元反应的活化能如下: CH4 CH3- +H- , CH3- + CH4 C2H6 +H- H- + CH4 CH3- +H2 H- + CH3- CH4 已知该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试求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五.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在 25 C 时为1.448 V: Pt | H2( p ) | HCl ( b=0.1 mol - kg-1, =0.796 ) |Cl2( p ) | Pt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 计算氯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E (Cl |Cl2|Pt )。 六. 推导题。 气相反应2A(g) Y(g),是二级反应,反应开始时只有 A ,压力为pA,0 , 试推导反应系统的总压力 p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 七. 选择题 1、 在等温等压下影响物质的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 ( ) (1) 是表面积 A ; (2)是表面张力 ;(3)是表面积 A 和表 面张力 ; (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2、 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同温度下平液面的蒸气压。是不是 ?() 3、 微小颗粒物质的熔点 与同组成大块物质的熔点 的关系是:( )。 E1=423 kJ-mol-1 E2=201 kJ-mol-1 ; E3=29 kJ-mol-1 E-1=0 kJ-mol-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