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检验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为光谱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光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常见的光谱仪器的使用方法;3. 学习光谱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分光光度计:型号XYZ-123;2. 标准溶液:A溶液、B溶液、C溶液;3. 试剂:甲醇、硫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故障及时修理或更换;b. 清洗光学元件,确保无污染;c. 校准仪器,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光谱测量a. 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待仪器预热后进行测量;b. 调节仪器参数,如波长、积分时间等,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设置;c. 使用甲醇进行基线校正,确保测量结果准确;d. 分别加入A溶液、B溶液和C溶液,记录吸光度数据;e. 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进行光谱数据分析。
3. 数据处理和分析a. 对测得的吸光度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排除噪声干扰;b. 计算各样品的最大吸光度和波长;c. 利用光谱数据,分析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化学试剂时,注意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护目镜等;2.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注意实验室卫生和安全;3. 注意仪器操作规范,避免损坏仪器和发生意外事故。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A溶液的光谱图显示吸收峰位于400 nm附近,推测其主要成分为某种有机化合物;2. B溶液的光谱图显示吸收峰位于600 nm附近,推测其主要成分为某种无机物;3. C溶液的光谱图显示吸收峰位于800 nm附近,推测其主要成分为某种混合物。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成功测量了A、B、C三种溶液的光谱数据。
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我们初步推测了各溶液的成分和性质。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测量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电磁辐射的能量与波长的关系,可以获取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等重要信息。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光谱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二、光谱的基本原理1. 电磁辐射的特性:介绍电磁辐射的波长、频率、能量和光速等基本概念,以及电磁辐射的分类和特点。
2. 光谱的分类:介绍连续谱、发射谱和吸收谱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物质中的产生机制。
3. 光谱仪的原理:介绍光谱仪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入射光的分光、光谱的记录和检测等关键过程。
三、光谱实验的准备工作1. 实验仪器与材料:列举光谱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常用材料清单,包括光源、光栅、检测器等。
2. 实验环境与安全:提醒学生在进行光谱实验时需注意的实验环境要求和安全事项,如保持实验室的洁净、安全操作光源等。
3. 样品制备与处理:介绍样品制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光谱实验的步骤和方法1. 标定光谱仪: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光谱仪的标定工作,包括波长校准、灵敏度校准和零点校准等。
2. 光谱测量: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进行光谱测量,包括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光栅、调节光谱仪的参数、记录光谱数据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介绍常用的光谱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如峰位测量、峰面积计算、光谱拟合等,帮助学生从光谱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五、光谱实验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 光谱信号弱:分析可能导致光谱信号弱的原因,如光源强度不足、样品浓度过低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光谱峰形不对称:介绍可能导致光谱峰形不对称的原因,如仪器漂移、光栅质量差等,并提供相应的校正方法。
3. 光谱峰峰值不明显:分析可能导致光谱峰峰值不明显的原因,如仪器分辨率不足、样品浓度过高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六、光谱实验的数据分析案例1. 发射光谱分析:以某种金属离子的发射光谱为例,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光谱数据分析确定金属离子的存在和浓度等相关参数。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地质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匡助学生了解光谱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光谱技术以及光谱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方法。
二、光谱的基本原理1. 光谱的定义:光谱是指将光按照波长或者频率进行分解和显示的过程。
2. 光谱的分类:根据波长范围的不同,光谱可分为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谱等。
3. 光谱的产生原理:光谱的产生是由于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作用所导致的。
三、常见的光谱技术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于研究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常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浓度测定。
2. 红外光谱:用于研究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可以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鉴定功能性基团等。
3. 核磁共振光谱:通过核磁共振现象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4. 质谱:通过对物质份子进行离子化和质量分析,用于鉴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四、光谱数据的分析与解读1. 光谱峰的位置和强度:光谱峰的位置反映了物质吸收或者发射的波长,峰的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或者含量有关。
2. 光谱峰的形状:光谱峰的形状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如对称性、键的种类等。
3. 光谱峰的宽度:光谱峰的宽度与物质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有关,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份子运动、份子间相互作用等。
4. 光谱的峰位移:光谱的峰位移可以提供物质的环境信息,如溶剂效应、温度效应等。
五、实验操作指导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样品,并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2.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制备好需要进行光谱分析的样品。
3. 仪器调试: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仪器的调试和校准。
4. 光谱测量: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谱技术和测量条件,进行光谱的测量。
5. 数据分析与解读:根据测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光谱峰的分析与解读,得出相应的结论。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注意安全: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仪器的正确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光谱检验作业指导书

1项目工程概况与工程量1、1项目工程概况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辽宁盘山新城热力有限公司热电项目安装工程得光谱分析工作。
1、2工程量委托单位委托得各类金属构件(含焊接接头、焊接材料)得合金成分复验及甄别得光谱分析工作。
1、3编制依据1、3、1《中国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1、3、2《中华人民共与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1、3、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3、4 DL/T991-2006《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1、3、5 DL/T 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1、3、6 DL/T 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1、3、7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2 项目作业进度得安排满足现场光谱分析得需要,保证下道工序得正常进行。
3 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3、1作业人员得质量3.1.1 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按理化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得要求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取得相应得理化检验资格。
取得不同级别得检验资格得人员,只能从事与该资格级别相适应得检验工作,并负相应得技术责任。
3.1.2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无色盲、色弱,校正视力在4、8以上。
3.1.3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熟悉所用仪器得原理、使用方法,作业时应严格执行相关得标准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3.1.4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必须经过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3.1.5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必须明确被检试件得有关技术条件与要求,了解现场得作业环境,对于不符合作业条件得应事先采取措施。
3.1.6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做好仪器得保养、维护工作。
3、2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得要求3.2.1现场光谱分析采用便携式光谱分析仪。
3.2.2所用得光谱仪必须定期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得光谱仪方可使用。
3.2.3所用得光谱仪得安全性能要良好,其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
3.2.4光谱仪得使用性能要良好,能够满足标准得要求与现场光谱分析得实际需求。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分析物质的光谱可以获得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质等信息。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提供光谱实验的详细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指导。
二、光谱原理1. 光的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和能量等特性。
2. 光谱的分类:根据波长范围的不同,光谱可分为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
3. 光谱的形成:当光通过物质时,会发生吸收、散射或透射等现象,形成特定的光谱图案。
三、实验准备1. 实验器材:光源、光栅、光电管、光学仪器等。
2. 实验药品:具有吸收特性的物质样品。
3. 实验环境:实验室应保持安静,避免干扰光谱实验的结果。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选择具有吸收特性的物质样品,并将其制备成适当的溶液或固体样品。
2. 设置实验装置:将光源安装在适当位置,将光栅装置与光电管连接好,并调整光栅的角度和位置。
3. 调节光源: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并调节其亮度和稳定性。
4. 获取光谱图像:将样品置于光路中,通过调节光栅的角度,使得光谱图像清晰可见,并使用光电管记录下光谱图像。
5. 数据处理:使用光谱软件或计算机程序对所获得的光谱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感兴趣的信息。
五、实验数据处理1. 光谱峰位分析:通过测量光谱图像中各个峰位的波长或频率,可以确定物质的特征峰位。
2. 光谱强度分析:通过测量光谱图像中各个峰位的强度,可以了解物质的吸收程度或发射强度。
3. 光谱峰形分析:通过观察光谱图像中峰位的形状,可以推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六、实验结果分析1. 光谱图解读:根据光谱图像中的峰位和峰形,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2. 光谱峰位对比:将实验结果与已知的标准光谱进行对比,确定物质的种类或纯度。
3. 光谱强度对比:比较不同样品的光谱强度,可以了解物质的吸收或发射特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或有害物质。
光谱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确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保障设备、人员的安全。
2范围凡本公司用光谱分析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检验频次:炉内试样的采取次数以调整到炉内化学成份达到规定出炉的成份为止(非固定取样),第一包铁水抽取的试样个数以符合浇注控制标准为止,量产时的取频次参见生技下达到作业标准。
取样规则:3.2.1取制过程应简便而快速进行,样品要有代表性,要获得一个激冷表面,使其作为分析面。
具体制取方法为:在样品冷却一段时间后,水淬急冷分析表面,使其迅速凝固导致晶粒细化(白口化过程)且要求样品表面均匀。
制样规则:3.3.1制取样品时要严格遵守制样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注意维护保养制样设备。
3.3.2非磁性规则样品应避免用磁性夹具制取而应采用氧化铝或碳化硅砂轮、砂带研磨来制取样品。
(砂轮粒度为80~120)3.3.3制取的样品表面要光滑,条纹方向一致,加工好的工作面应平整、光洁,无气孔、砂眼、缩孔、缩松、毛刺、裂纹和夹杂等缺陷。
3.3.4研磨设备专用以避免污染。
分析条件:3.4.1电压控制在220±10%范围,频率控制在50HZ±2%范围;3.4.2氩气要求纯度大于%,氩气压力为;3.4.3室温控制在22~28℃,湿度<70%,无震动,无粉尘和化学污染,无电磁干扰。
操作分析过程:3.5.1开机3.5.1.1合上电源闸,按下稳压器启动按钮,待电压稳定到220V3.5.1.2按下仪器后面板上红色开关由OFF变成ON3.5.1.3打开氩气瓶上的氧气表开关,将分压表调至3.5.1.4检查氩气净化器各开关及连接3.5.1.5按下后面板上STANDBY开关3.5.1.6按下SOURCE开关3.5.1.7打开电脑及打印机3.5.2分析3.5.2.1生产样品的分析在完成类型标准化后便可以进行生产样品的分析了,点击图标F5在弹出之对话框中输入炉号(NO)、质量牌号(Quality)、操作者(Operator)、及样品编号(Sample No)完毕后点OK结束。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

1.目的本规范规定了光谱分析人员具体工作,确保光谱分析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2.范围适用于光谱分析人员与相关人员3.引用文件《光谱仪操作规程》《化学成分分析记录》《化学成分分析报告》4.光谱分析试验作业流程4.1待测样品准备工作4.1.1试验委托单上基本信息是否与样品信息一致。
4.1.2委托检测项目是否在本业务范围内。
4.1.3检查待测样品尺寸、检测面是否符合要求;4.1.4确定检测工艺,指定检测方案(如需要)4.1.5是否需要提供技术服务。
4.1.6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有权拒绝接受。
4.2试验准备阶段4.2.1开机前必须详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熟悉仪器各种功能菜单和操作;明确分析任务,正确选择并熟悉分析方法。
4.2.2试样、标样和应在专用砂轮和工具上进行加工,加工后,应符合制样要求,光谱试样要注意除去表面污物、缺陷。
4.2.3选择好测定方法,并将标准样块和待测样品准备好。
4.2.4检查电极是否需要更换,电极在使用前都应用铁刷将“放电”部位进行擦拭。
4.2.5检查实验室工作环境:保证试验室温度+18℃―+28℃;湿度≤75%;电源电压稳定在230±10%V;仪器尽可能避免震动。
4.2.6检查电路、气路是否已妥善连接。
4.2.7检查湿式过滤盒的刻度,满足要求水位。
4.2.8将氩气压力设置为0.7Mpa。
4.3检测阶段4.3.1开机顺序,首先开启光谱仪的辅助设备仪器(稳压器、氩气净化器等),最后开启光谱仪(欧式插板)和光源开关,稳定一段时间,使得仪器能量达到最佳状态。
4.3.2开启计算机,打开光谱仪程序“Spark Analyzer Vision Mx”软件,检查仪器稳定性。
4.3.3用待测标准样品检查仪器曲线的稳定性。
4.3.4选择是否要进行ICAL(标准化)和类型标准化样品校正。
4.3.5开始待测样品测量。
4.3.6光谱分析人员需遵守光谱分析仪操作规程。
4.3.7光谱分析中,发现操作失误或数据异常应将放弃本次试验结果,重新进行试验。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1.1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中辽阳宏伟无损检测工程有限公司所从事合金钢材质复核分析,以及它们的焊接接头,焊接材料、紧固件用钢的光谱分析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有关工作程序。
2.编写依据2.1 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
2.2 DL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2.3 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3.人员资格3.1凡从事光谱分析的工作人员, 必须经专业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方能从事光谱分析工作。
3.2检验人员工作时,严格执行《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及有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4.仪器设备的要求4.1仪器应轻拿轻放,不应受到撞击。
注意电极位置。
4.2仪器应放在干燥的地方,以防光学零件发霉,不能放在有腐蚀作用的物品的地方。
4.3仪器应注意防灰,工作完毕,应盖好目镜。
4.4当保护玻璃污损时应及时更换。
5.检验程序光谱分析工作全过程包括(1)接受委托 (2)分析前准备 (3)分析 (4)整理记录、发报告。
5.1接受委托单: 委托部门需写明分项工程名称、、材质、规格、数量、部件名称, 要求完成的时间。
如不符合委托单内容要求的, 检验人员有权不予接受, 并待按要求重新填写符合要求后, 接受委托, 以便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5.2分析前准备5.2.1技术准备: 了解试件状况, 以便选择分析条件, 原始材质所含元素及成分根据条件作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
5.2.2设备、仪器、检验条件准备5.2.2.1 选择合适的仪器,电极材料及电极的固定、仪器的调试等。
5.2.2.2试件的准备,首先要对试样进行清理,去掉试件表面的异物和氧化层,清理面积足以满足分析工作进行即可。
否则有可能造成分析上的错误结论,如:铬黄油漆镀层分析时,会呈现明亮的铬线。
注意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以便作出必要措施。
5.2.3对分析的合金管道及焊缝,应绘制系统管路图并在分析过程中作编号标记。
5.2.4制定分析措施,确定分析工作条件,(火花或电弧),检查光谱仪是否符合安全可靠的工作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谱检验作业指导书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1目的
确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保障设备、人员的安全。
2范围
凡本公司用光谱分析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检验频次:炉内试样的采取次数以调整到炉内化学成份达到规定出炉的成份为止(非固定取样),第一包铁水抽取的试样个数以符合浇注控制标准为止,量产时的取频次参见生技下达到作业标准。
取样规则:
3.2.1取制过程应简便而快速进行,样品要有代表性,要获得一个激冷表面,使其作为分析面。
具体制取方法为:在样品冷却一段时间后,水淬急冷分析表面,使其迅速凝固导致晶粒细化(白口化过程)且要求样品表面均匀。
制样规则:
3.3.1制取样品时要严格遵守制样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注意维护保养制样设备。
3.3.2非磁性规则样品应避免用磁性夹具制取而应采用氧化铝或碳化硅砂轮、砂带研磨来制取样品。
(砂轮粒度为80~120)
3.3.3制取的样品表面要光滑,条纹方向一致,加工好的工作面应平整、光洁,无气孔、砂眼、缩孔、缩松、毛刺、裂纹和夹杂等缺陷。
3.3.4研磨设备专用以避免污染。
分析条件:
3.4.1电压控制在220±10%范围,频率控制在50HZ±2%范围;
3.4.2氩气要求纯度大于%,氩气压力为;
3.4.3室温控制在22~28℃,湿度<70%,无震动,无粉尘和化学污染,无电磁干扰。
操作分析过程:
3.5.1开机
3.5.1.1合上电源闸,按下稳压器启动按钮,待电压稳定到220V
3.5.1.2按下仪器后面板上红色开关由OFF变成ON
3.5.1.3打开氩气瓶上的氧气表开关,将分压表调至
3.5.1.4检查氩气净化器各开关及连接
3.5.1.5按下后面板上STANDBY 开关
3.5.1.6按下SOURCE 开关
3.5.1.7打开电脑及打印机
3.5.2分析
3.5.2.1生产样品的分析
在完成类型标准化后便可以进行生产样品的分析了,点击图标F5在弹出之对话框中输入炉号(NO )、质量牌号(Quality )、操作者(Operator )、及样品编号
(Sample No )完毕后点OK 结束。
把制备好的样品放火花台上至少激发三次取相近的三次数据平均并打印上报各相关人员,分析操作同前。
3.5.3标准化
3.5.3.1在Analysis 进入分析窗口下点击F7根据提示放置标准样品,点GO 激发,每个样品视情况而定激发次数,但至少三次,取相近的三次数值点击F9平均并存储打印(所谓相近即对比两激发点的数值偏差,一般来讲两点间的测量值不超过%即可)。
3.5.3.2依提示激发下一个标准样品,直到所有的标准化样品分析完毕,操作方法同上。
3.5.3.3
分析完之后,标准化系数表将显示出所有相关信息,如果某元素的偏差较大,超出要求的范围,此元素就会被印上红色标记,这种情况要从新制样,重做标准化,若数值都比较好则点击表格下方的accept ,完成标准化。
3.5.4类型标准化
3.5.
4.1输入做类型标准化的控制块的元素含量,
进入Method 选中Fe-20(均为双击鼠标),双击Config 进入后双击Clobal
standards 在出现的画面中选择New ,在出现的画面框的左框中输入类型控制块的名称(Name ),在基体名称(Base Element )的下拉菜单中选择Fe ,并在Type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 前打上√在右框中填写元素符号、含量、选择含量单位(下拉菜单),全部输入完毕则点下面的OK ,保存。
关闭Config 再次进入Method ,在顶端窗口 的下拉菜单中选择Type standard ,则类型标准化的样品从Globle Library 调出,选中输入的样品编号点add 把位于右框的样品选至左框中,此时完成类型标准化样品的输入工作。
注:可一次输入多个样品(点击New 从新输入反复操作
即可)。
3.5.
4.2做类型标准化
a)在Method中选择需要应用的分析程序Fe-20,在上端窗口中选择Analysis TypeStandardization Samply。
然后进入分析程序(Analysis)从上端窗口选中要分析的类型控制块名称,开始分析,放样品点GO,完毕点F9,至少激发三次,取相近值平均。
b)在Method中选完应用的分析程序后,回到分析窗口,在上端窗口点击要分析的类型控制块名称,然后按快捷键Shft-F8,放样品激发,完成类型标准化。
3.5.5数据查询及统计
3.5.5.1在开机后的Windows界面下,双击DIA图标,在弹出之对话框中的Name栏中输入Supervisor,无密码,直接敲Enter进入。
3.5.5.2在出现的画面中可查询以前的数据并可用Ctrl键选择性的打印数据。
也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5.6关机
3.5.6.1关机与开机顺序相反。
3.5.6.2注意关断电源。
3.5.6.3用一块较大的样品盖好激发台。
样本要求:
3.6.1尺寸大小应能封闭火花台,以适合激发和分析过程要求。
3.6.2样品分析表面应避免灰尘,样品分析面应向上放置。
3.6.3样品表面应避免生锈、霉变。
3.6.4样品保存期:汽车零部件类分析样品的保存期为15年,其它产品为3~5年。
3.6.5采样依据标准:GB/T5678-1985
3.6.6技术指标:以客户要求为技术指标,以GB为参考依据。
定期维护
3.7.1每日
3.7.1.1每班上班后先进行一次火花台的清理。
3.7.1.2开机后首先检查氩气纯度,压力指示是否正常,并检查各相关仪器的连接是否完好。
3.7.1.3检查激发斑点是否正常,一般为中心亮晶晶的,周围一圈黑。
3.7.1.4做类型标准化
3.7.1.5每周做两次线性标准化(即两点标准化)。
3.7.2每月
3.7.2.1清理氩气排气塑料管。
3.7.2.2更换两个水瓶中的水。
3.7.2.3擦洗火花台右侧的石英窗。
3.7.2.4更换电极。
3.7.2.5检查打印机的色带或墨盒等。
3.7.3每半年
3.7.3.1清理仪器的灰尘。
3.7.3.2更换空气过滤网。
常见错误信息及解决办法
3.8.1 Argon Low---氩气压力低
当你按开机顺序将仪器打开后或在使用中出现此信息,说明分压表的压力没有达到规定的,或者氩气传输管道有泄漏。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分压表上的压力和检查管道。
3.8.2 Clamp Up---压板没有压好
在激发样品前,为确保安全就需要你将样品放在火花台上后,用压板压好,因为样品在激发过程中作为负极。
当样品表面的氧化层过厚或粘有胶水纸时,都不能形成导电。
解决方法:将样品顶部的氧化皮打磨,胶水、纸擦掉,检查压板是否放好。
3.8.3 Door Open---安全门未关好
在仪器的前面板罩有一个拱型罩,这是光源的电缆,所以在激发过程中,一定要将此罩与仪器前面板贴紧以安全保护。
如果没有贴好就会出现上述信息。
解决方法:将罩取下,重新安装。
3.8.4 Source Off---光源开关没有打开
解决方法:将光源开关按下。
3.8.5No DONGLE---没有软件狗
SPECTRO分析软件是受密码保护的,在计算机的并口安有DONGLE,如果没有解密
狗,就无法应用分析软件。
3.8.6 No communication, No data received, please check jardware---计算机与光谱仪没有通讯
光谱仪的所有工作都是由计算机的程序控制的,所以开机后,计算机与光谱仪进行通讯。
解决方法:如果开机后显示上述信息,就需检查通讯电缆线与计算机的COM口的接触和电缆线与光谱仪后面板处口的接触
3.8.7Reference intensity above limit for channels Fe1---参比强度低于设置的强度值
仪器在出厂时,给出了参比线的强度范围,但随着仪器的不断使用和其它条件的变化,如氩气,制样等的变化,参比强度值可能低于或高于原来的设置。
解决方法:检查激发的斑点是否正常;在“Program development”(扩展程序)中用“Ctrl+3”键的Calibration limit(校正范围)进行调整。
3.8.8SATEUS---它是“Sample Test of Usefulness”的缩写,实际意思是“有用的样品
检测”用于预燃阶段判定样品的均匀性,有无气孔、砂眼、裂纹等。
解决方法:重新磨样或重新取样。
3.8.9 SETEME---是“Security Test of Measurement”的缩写,实际的中文意思是“安全检测”用于积分阶级判定样品的好坏。
解决方法:重新磨样或重新取样。
SEREPS---是“Self Regulated Prespark time”的缩写,实际的中文意思是“自调整预激发技术”用于预燃阶段来判定单位时间内的有效放电次数。
解决方法:重新磨样或重新取样。
4相关文件
无
编制: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