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贵族姓氏

合集下载

古罗马常见的王室姓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古罗马常见的王室姓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古罗马常见的王室姓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古罗马王室姓氏作为古罗马帝国贵族阶层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些姓氏源远流长,起源于古罗马的建立时期,并在后来的统治者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古罗马王室姓氏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罗马帝国,该帝国在其疆域最大时的统治者出自不同的家族,各自拥有自己独特的姓氏。

这些姓氏通常是其他贵族家族的名称或者国家官职的标志。

这些姓氏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了不同统治阶层的权力与地位。

古罗马王室姓氏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起源和意义,但它们共同构成了古罗马王室家族的华丽篇章。

这些姓氏代表了古罗马帝国的君主和他们的统治方式,反映了古罗马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

它们通过连系不同的统治者,使古罗马王室家族的历史更加卓越和辉煌。

本文将对古罗马常见的王室姓氏进行详细介绍,探讨其起源、意义以及对古罗马帝国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姓氏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罗马王室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探索古罗马帝国的辉煌与衰落。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首先概述古罗马王室姓氏的重要性和影响,说明古罗马王室姓氏在古罗马社会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接着说明文章的结构,即在正文部分将重点探讨古罗马王室姓氏的起源,并列举一些常见的古罗马王室姓氏。

最后,引言中需要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研究古罗马常见的王室姓氏,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古罗马王室姓氏的起源和常见的古罗马王室姓氏。

在古罗马王室姓氏的起源部分,可以详细介绍古罗马王室姓氏的起源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它们在古罗马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探讨古罗马王室姓氏与部落组织、地域、血缘关系等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还可以介绍古罗马王室姓氏的传承方式和特点,如父系或母系。

在介绍过程中还可以引用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加深读者对古罗马王室姓氏起源的理解。

极简古代历史系列——日本贵族姓氏

极简古代历史系列——日本贵族姓氏

极简古代历史系列——日本贵族姓氏樱木高乔深田酒井高田广末高河口华原井上桜庭木村土屋其一、源氏其二、平氏其三、藤原氏其四、橘氏其五、在原氏其六、清原氏其七、菅原氏其八、大江氏其九、安倍氏其十、贺茂氏其十一、纪氏其十二、小野氏日本皇室采用宫号(尊称)+名字的方式,比如日本皇太子的女儿被称为”敬宫爱子内亲王”敬宫是宫号,爱子是名字,内亲王(公主)是爵位.他的父亲叫“浩宫德仁”。

浩宫是宫号德仁是名字.现任天皇名字是“继宫明仁”继宫是宫号明仁是名字日本有四大姓历史悠久,为大家所熟知。

这四大姓分别是∶源(gen),平(pei),橘(kitsu),藤(tou)原。

日本天皇是没有姓的,一般百姓在古时候也没有。

这四大姓是天皇给与的,称之为赐姓。

其中前三个姓是把皇族列为臣下的时候,天皇赐的。

藤原氏是赐给中臣镰足.不比等父子的。

但是一般都习惯称为∶『源(gen),平(pei),藤(tou),橘(kitsu)四大姓』【源】一般认为,源氏最早是由嵯峨天皇赐姓给皇子女们开始的,所以最早就叫嵯峨源氏。

因为皇子女本来就不少,这样一来,源氏就有很多支。

据传有村上源氏、醍醐源氏…等等17~20支之多。

但是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源氏是指武门栋梁辈出的清和源氏。

其他还算得上荣耀的也只有宇多源氏、村上源氏、嵯峨源氏三支,所以没有特别的说明的话,源氏一般就是单指清和源氏。

清河源氏这支非常发达,星星之火逐渐向全国开拓发展,后来为了区别他们,就以他们的定居地为头称呼他们。

比如什麼甲斐源氏,常陆源氏,信浓源氏,摄津源氏,美浓源氏…等等一大堆。

【平】据说是因为桓武天皇建都于『平安京』,於是从中取了一个『平』字作为赐姓。

被赐予这个姓的有桓武、仁明、文德、光孝天皇的皇子女们。

其中最发达的是桓武那支,其实仁明以后的平氏是真正的源氏,只是因为有几个皇子当时故意选择了平姓。

【藤原】在大化革新的时候,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合作建立了一朝廷为中心的强大中央集权国家。

法国贵族姓氏

法国贵族姓氏

法国贵族姓氏1.冯姓。

von(冯或范)这个一般都是出现在人名当中的,在西方人眼里一个姓氏有带有von的人必定是贵族的后代,尤其是德国或者奥地利的人名的姓氏中。

古代德语名族有名无姓,因为同名人太多所以就把von加在名字的后面,在加上出生地,称为某贵族家庭的某某某,用来区别人另一个同名人。

十七世纪以后,von就成为了贵族名字的一部分,这是贵族出身的特殊标志。

2.罗素。

英国贵族贝德福德公爵。

1551年,伯爵的爵位被授予罗素家族,历代公爵的姓氏都用罗素代替自己的姓氏,从而代表了贵族家庭的特点。

第五代伯爵于1694年晋升为公爵,现在的贝德福德公爵是安德鲁·拉塞尔,拉塞尔家族的第15代公爵。

3.卡文迪许。

德文郡公爵,英国贵族,卡文迪什家族拥有的头衔。

德文郡第一任公爵威廉的姓氏是卡文迪许。

从那以后,卡文迪什带被用来代替姓氏。

卡文迪什出生在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

他的父亲是德文郡公爵二世的第五个儿子。

他父亲死后,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

之后,他的总资产超过140万英镑,成为当时英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4.卡佩。

卡皮王朝,法国封建王朝。

这个家族的名字是以这个家族的创始人hugues capet的名字命名的。

家族的前身是罗贝尔家族,是法兰克贵族,起源于东法兰克王国。

至于家族如何保住自己的皇位,主要的说法是开普家族的地盘有点小,实力弱,无力控制当地的贵族。

但是卡罗琳家族的主人,作为卡佩家族的祖先之一,保证了他们高贵的血统。

5.坎贝尔。

英国世袭贵族阿盖尔公爵,第一代伯爵科林·坎贝尔,苏阿盖尔公爵也是格兰历史上重要的坎贝尔部落首领。

他们领导着全球350多万坎贝尔人,负责管理家族财产,包括森林、土地、旅游、城堡和矿产资源。

6.霍华德。

霍华德家族是英国贵族诺福克公爵,阿伦德尔伯爵。

1485年,约翰·霍华德被授予德国首位诺福克公爵。

从那以后,霍华德取代了这个姓氏,他的儿子托马斯也取名为霍华德。

在英国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统治时期,他是贵族家庭,诺福克第二公爵。

沙俄贵族姓氏等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沙俄贵族姓氏等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沙俄贵族姓氏等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沙俄贵族姓氏等级是指沙俄时期贵族家族姓氏之间的等级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等级制度成为沙俄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等级体系中,贵族姓氏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反映了各个家族在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方面的差异。

沙俄贵族姓氏等级的形成源于俄罗斯帝国的封建制度。

在这个制度中,贵族家族通过功勋和奉献,获得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特权。

不同贵族家族的等级不仅取决于其祖先的功绩,还与其在政府和军队中的地位相关。

在这个等级体系中,姓氏被视为家族的象征和身份的象征,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标识。

沙俄贵族姓氏等级对沙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贵族家族提供了一种明确的社会地位的象征。

通过拥有高级姓氏,贵族们能够在社会中显示出其家族的高贵和荣誉。

其次,这种等级制度也对贵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拥有更高级别姓氏的家族通常更容易获得政府高层职位和军队指挥权,从而加强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然而,沙俄贵族姓氏等级也面临一些批评和争议。

有人认为这种等级制度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并限制了普通人的社会流动性。

此外,一些姓氏的等级并不完全反映其家族在实际中的贡献和成就,而更多地取决于政府的恩赐。

因此,有人对这种等级制度的公正性提出了质疑。

尽管如此,沙俄贵族姓氏等级在沙俄社会中仍然被广泛认可和接受。

它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历史和传统,并为贵族家族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荣耀。

即使在今天,贵族家族的姓氏等级仍然在一些俄罗斯人的身份认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未来,沙俄贵族姓氏等级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人们对于这种等级制度的看法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然而,无论如何,沙俄贵族姓氏等级将继续作为沙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并对俄罗斯社会产生影响。

通过进一步研究该等级制度的历史和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沙俄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顺序。

英国贵族姓氏

英国贵族姓氏

英国贵族姓氏欧洲贵族十大姓氏是von、霍华德、坎贝尔、卡佩、罗素、唐(don)、Cumberbatch、卡文迪许、德(de)。

1、von(冯或范)这个一般都是出现在人名当中的,在西方人眼里一个姓氏有带有von的人必定是贵族的后代,尤其是德国或者奥地利的人名的姓氏中。

古代德语名族有名无姓,因为同名人太多所以就把von加在名字的后面,在加上出生地,称为某贵族家庭的某某某,用来区别人另一个同名人。

十七世纪以后,von就成为了贵族名字的一部分,这是贵族出身的特殊标志。

2、霍华德家族都是历代诺福克公爵,英国贵族,阿伦德尔伯爵1485年约翰·霍华被授予德第一代诺福克公爵。

此后霍华德就代替了家族的姓氏,其儿子托马斯也姓霍华德,英格兰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在位期间名门贵族,也是第二代诺福克公爵。

3、“德”(de)是法国贵族或旧家的标志,如法国著名寓言诗人让·德·拉封丹就是贵族家庭出身。

“堂”(Don,一译唐)是西班牙贵族姓氏的标志,如拜伦《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有姓的。

波特家族拥有最实用的死亡圣器。

波特这个姓氏在巫师界相对较新,在12世纪才逐步露出头角,这个姓氏是为了向家族祖先斯廷奇库姆的林弗雷德(Linfred,别名“波特”)致意。

多谢@悟空小秘书邀请,虽然温莎王室具有德国人血统,但是这并不是说温莎王室是德国人的后裔。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就在于欧洲的王室之间相互通婚,导致的结果就是欧洲各国王室的血统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很难说这些王室的人从血统上到底是哪国人。

而英国温莎王室,之所以很多人说是德国人的后裔,原因就在于温莎王室的先人,是来自于德意志汉诺。

汉诺选帝侯后裔之所以能够入主英国,这与英国光荣革命有关。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爆发后,时任国王的詹姆士二世被赶出了英国,他的大女儿玛丽和女婿廉入主英国。

英国国会为了防止可能会再出现天主教徒成为英国国王,因此在1701年通过了《王位继承法》,禁止天主教徒继任英国王位,并剥夺了詹姆士二世的儿子的继承权。

欧洲贵族姓氏

欧洲贵族姓氏

欧洲贵族姓氏1.1.贵族2.(一)形成3.贵族,最初指的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包括军事贵族、世俗贵族、宗教贵族。

4.古罗马时期,贵族是享有特权的公民。

他们和平民阶级相对立、形成特权阶级的公民家庭集团。

在公元前400年之前,贵族曾垄断一切官职和圣职。

罗马皇帝必须是贵族出身。

贵族免服兵役。

4世纪以后,贵族逐渐演变成非世袭的荣誉头衔。

5.(二)欧洲贵族的形成:6.欧洲的贵族分为血统贵族,受封贵族和职务贵族。

最主要的是血统贵族。

欧洲的血统贵族是在战争中形成的。

当他们还是游牧民族时,一批能征善战的英雄聚集在部落首领周围。

7.(三)贵族的姓氏标志:8.西方贵族的姓氏标志在名与姓之间。

“德”(de)是法国贵族或旧家的标志,如法国著名寓言诗人让·德·拉封丹就是贵族家庭出身。

“堂”(Don,一译唐)是西班牙贵族姓氏的标志,如拜伦《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

“冯”(von)则是德国和奥地利封建贵族姓氏的标志,如歌德笔下的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

9.(四)蓝血贵族10.蓝血(sang bleu)贵族11.人们常用“蓝血”来修饰欧洲贵族,“蓝血贵族”源自西班牙王室。

古老的西班牙人认为贵族身上流淌着蓝色的血液。

那时古老的卡斯蒂利亚贵族宣称自己的血统最为高贵、纯正。

贵族常自豪地挽起袖管,展示自己雪白小臂上清晰可见的蓝色静脉血管,称之为蓝血。

这与肤色黝黑的摩尔人大不相同。

因为不从事体力劳动所以肤白如雪,贵族由此显示自己与“劳动者”的根本区别。

其实造成“蓝血”的真正原因和贵族的生活习惯也有密切的关系,比如银器。

欧洲贵族十分喜欢用各种银器,餐具、盛水器皿、盥洗用具、宗教礼器等,一定程度造成了这些人“银中毒”,这样的人皮肤十分白皙、细嫩,导致静脉血管都依稀可见,看上去像是蓝色12.后来西方人用蓝血泛指那些高贵和智慧的精英才俊!13.美第奇家族14.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又译梅迪契家族),是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家族。

日本贵族姓氏

日本贵族姓氏

樱木高乔深田酒井高田广末高河口华原井上桜庭木村土屋其一、源氏其二、平氏其三、藤原氏其四、橘氏其五、在原氏其六、清原氏其七、菅原氏其八、大江氏其九、安倍氏其十、贺茂氏其十一、纪氏其十二、小野氏日本皇室采用宫号(尊称)+名字的方式,比如日本皇太子的女儿被称为”敬宫爱子内亲王”敬宫是宫号,爱子是名字,内亲王(公主)是爵位.他的父亲叫“浩宫德仁”。

浩宫是宫号德仁是名字.现任天皇名字是“继宫明仁”继宫是宫号明仁是名字日本有四大姓历史悠久,为大家所熟知。

这四大姓分别是∶源(gen),平(pei),橘(kitsu),藤(tou)原。

日本天皇是没有姓的,一般百姓在古时候也没有。

这四大姓是天皇给与的,称之为赐姓。

其中前三个姓是把皇族列为臣下的时候,天皇赐的。

藤原氏是赐给中臣镰足.不比等父子的。

但是一般都习惯称为∶『源(gen),平(pei),藤(tou),橘(kitsu)四大姓』【源】一般认为,源氏最早是由嵯峨天皇赐姓给皇子女们开始的,所以最早就叫嵯峨源氏。

因为皇子女本来就不少,这样一来,源氏就有很多支。

据传有村上源氏、醍醐源氏…等等17~20支之多。

但是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源氏是指武门栋梁辈出的清和源氏。

其他还算得上荣耀的也只有宇多源氏、村上源氏、嵯峨源氏三支,所以没有特别的说明的话,源氏一般就是单指清和源氏。

清河源氏这支非常发达,星星之火逐渐向全国开拓发展,后来为了区别他们,就以他们的定居地为头称呼他们。

比如什麼甲斐源氏,常陆源氏,信浓源氏,摄津源氏,美浓源氏…等等一大堆。

【平】据说是因为桓武天皇建都于『平安京』,於是从中取了一个『平』字作为赐姓。

被赐予这个姓的有桓武、仁明、文德、光孝天皇的皇子女们。

其中最发达的是桓武那支,其实仁明以后的平氏是真正的源氏,只是因为有几个皇子当时故意选择了平姓。

【藤原】在大化革新的时候,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合作建立了一朝廷为中心的强大中央集权国家。

镰足死的时候,天智天皇为了缅怀他的功绩,赐给了三样东西。

日本有四大贵族姓氏!一篇文章讲清楚它们的奇葩来历!

日本有四大贵族姓氏!一篇文章讲清楚它们的奇葩来历!

日本有四大贵族姓氏!一篇文章讲清楚它们的奇葩来历!天皇是没有姓氏的。

当然,在古代日本,普通百姓也是没有姓氏的。

反正家中长子就叫太郎,老二叫次郎,老三就叫三郎——以此类推就好。

不用称呼姓氏那么麻烦。

只有贵族和武士阶层拥有姓氏,就跟如今的商标一样,拥有什么样的姓氏,代表着这个家族生产的成员的优劣(至少当时上层日本人这么认为)。

最尊贵的姓氏有四个:源、平、藤原、橘。

就像商标中的驰名商标,贵族中的名牌产品,当时这四个牌子的日本人简直是贵族中的贵族,公鸡中的战斗机。

下文中将陆续来讲解这四个姓氏的来历和恩怨。

源氏按照日本旧制,天皇之子女,以天皇为第一世,亲王(天皇之子)、内亲王(天皇之女)为第二世,如此算到第六世,如果没有继承皇位的皇族便自动脱离皇籍。

虽然规矩是有的,但规矩总是需要被打破的。

在日本历史中,无论日本天皇是否是国家的实际掌权者,其家族都是被国家奉养的,这帮皇族生活优裕、好逸恶劳,天天除了吃喝玩乐,大约就是研究如何生育下一代。

如此一来,多代天皇的子女积累繁衍下去,就变成了国家的巨大负担。

当历史的坐标指向一个号为嵯峨的天皇时,这个拥有妻妾28人、子女50人的天皇已经能够感受到生命难以承受之轻了——或者说是金库难以承受之重了。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嵯峨天皇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下令将17名皇子、15名皇女从皇籍中离脱,赐姓源氏,降为臣籍,从此“源氏”出现了。

这些人便被世人称为“嵯峨源氏”。

一般认为,嵯峨天皇采用源氏这个新创的姓,是暗示这些被踢出皇籍的子女们“与皇族同源”,也算是给子女们一个安慰。

有了首嵯峨天皇创,等于给了后世的天皇的倾泻子女财政压力的好办法。

如果当时有大屏幕户外广告的话,广告语一定这么写:自从有了“源氏”,天皇再也不用避孕套(药)了!后世天皇每当子嗣过多,就用赐姓入臣的方式来减缓经济危机。

前前后后共有二十一位天皇赐与子嗣“源”氏。

源氏成为从皇族析出的非常重要的贵族政治力量。

二十一之源氏分流之中,清和天皇析出的清和源氏最为有名,影响也最为广泛的,后世建立镰仓幕府的源赖朝、战神源义经便来源于此,我们之后会提到他们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1-18 14:05 eriajade|三级
* 1066-1087 威廉一世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征服王"
* 1087-1100 威廉二世King William II Rufus "红毛王"
* 1100-1135 亨利一世King Henry I Well-Educated, Beauclerc "儒雅王" * 1135-1154 斯蒂芬(King Stephen) (布洛瓦王朝)
安茹王朝
House of Anjou
* 1154-1189 亨利二世King Henry II Curtmantle "短斗篷王"
* 1189-1199 理查一世King Richard I Coeur de Lion "狮心王"
* 1199-1216 约翰King John Lackland "无地王"
金雀花王朝
House of Plantagenet
* 1216-1272 亨利三世King Henry III
* 1272-1307 爱德华一世King Edward I Long Shank "长脚王"
* 1307-1327 爱德华二世King Edward II
* 1327-1377 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 1377-1399 理查二世King Richard II
兰开斯特王朝
House of Lancaster
* 1399-1413 亨利四世King Henry IV
* 1413-1422 亨利五世King Henry V
* 1422-1461 1470-1471 亨利六世King Henry VI
约克王朝
House of York
* 1461-1483 爱德华四世King Edward IV
* 1483 爱德华五世King Edward V
* 1483-1485 理查三世King Richard III
都铎王朝
House of Tudor
* 1485-1509 亨利七世King Henry VII
* 1509-1547 亨利八世King Henry VIII
* 1547-1553 爱德华六世King Edward VI
* 1553 简·格雷Lady Jane Grey
* 1553-1558 玛丽一世Queen Mary I the Bloody "血腥玛丽"
* 1558-1603 伊丽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
斯图亚特王朝
House of Stewart
* 1603-1625 詹姆斯一世King James I
* 1625-1649 查理一世King Charles I
共和政府
* 1653-1658 奥利弗·克伦威尔,护国公
* 1658-1659 理查·克伦威尔,护国公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House of Stewart
* 1661-1685 查理二世King Chales II
* 1685-1688 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
* 1689-1691 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King William III and Queen Mary II) * 1691-1702 威廉三世King William III
* 1702-1714 安妮女王Queen Ann
汉诺威王朝
House of Hannover
* 1714-1727 乔治一世King George I
* 1727-1760 乔治二世King George II
* 1760-1820 乔治三世King George III
* 1820-1830 (1810-1820 摄政) 乔治四世King George IV
* 1830-1837 威廉四世King William IV
* 1837-1901 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House of Sachsen-Coburg-Gotha
* 1901-1910 爱德华七世King Edward VII
* 1910-1936 乔治五世King George V
温莎王朝
The House of Windsor
* 1910-1936 乔治五世King George V
* 1936 爱德华八世King Edward VIII
* 1936-1952 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
* 1952- 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