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序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

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

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一、阴阳爻:1、阴阳爻:▅▅▅▅▅阳爻,九。

阳爻在最下第一爻为初九,在最上第六爻为上九,在二至五爻为‘九二’至‘九五’;▅▅▅▅阴爻,六。

阴爻在第一爻为初六,在上爻为上六,在二至五爻为‘六二’至‘六五’。

2、爻位:八卦里,每卦3爻,自下而上,为下爻、中爻、上爻也。

64卦里,每卦6爻,自下而上,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也。

阳爻在最下第一爻为初九,在最上第六爻为上九,在二至五爻为‘九二’至‘九五’;阴爻在第一爻为初六,在上爻为上六,在二至五爻为‘六二’至‘六五’。

看64卦的卦象时,不论主卦互卦变卦,一般都以该三个爻的八卦之中爻为主事者。

64卦离,上下两卦对应的爻位,互相感应作用可以看出上下是否相应。

二、先天八卦图:1、八卦起源:传为伏羲圣王,根据阴阳四时变化,直接排出先天八卦图。

再把先天八卦图等分八份,就成为八卦。

每卦3爻,以下爻(初爻)为大为重,以上爻为小为轻。

方法如下:1)先画3个同心圆环,在其空白圆弧中间,涂出圆弧形阴阳爻(涂黑表示阴,涂白表示阳),每卦3爻,以下爻(初爻)为大为重,以上爻为小为轻。

就能直接排出先天八卦图。

按照古人习惯,以下为北方(配冬季),左为东方(配春季),上为南方(配夏季),右为西方(配秋季)。

2)内圈圆(下爻),从垂直子午线等分成2份,象征冬至到夏至为上半年、夏至到冬至为下半年。

相邻两格比较而言分阴阳:——上半年逐渐转暖为阳(涂白色);——下半年逐渐转冷为阴(涂黑色)。

第一爻(初爻)成。

3)中间圆环(中爻),再加上水平卯酉线,等分成4份,象征四时: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季节的中点。

)相邻两格比较而言分阴阳:——上半年里,冬至后至春分较冷为阴(涂黑色),春分后至夏至较热为阳(涂白色)。

——下半年里,夏至后至秋分较热为阳(涂白色),秋分后至冬至冷为阴(涂黑色)。

第二爻(中爻)成。

4)外圈圆环(上爻),再把四季等分,等分成8份,象征八节: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易经」八宫六十四卦中上卦、下卦奥秘图文详解

「易经」八宫六十四卦中上卦、下卦奥秘图文详解

「易经」⼋宫六⼗四卦中上卦、下卦奥秘图⽂详解易经⼋宫中为何会有上下卦的定论?这个要从⼋宫卦序的构成与排列说起。

⼋个宫中,卦位的排列能有什么呢?有朋友⼀定会说,易经卦序的排列能有啥,还不就是那六⼗四个卦。

是的卦还是那些卦,没有任何改变。

但学习易经是不能固守思维,易学得精髓就是变化中的相辅相成、有始有终、循环往复。

所以在学习易学得过程中⼀定要仔细的观摩思考,⽅能获取更丰富的易学精髓。

⾔归正传,下⾯开始今⽇的讲课,易经⼋宫上下卦。

图上就是易经⼋宫六⼗卦的排布,那这卦中为何要分上下卦呢,这⾥我们就要⼀起来细看⼋宫中各卦的图了。

(乾、兑、离、震)宫(巽、坎、⾉、坤)宫看了这个⼋宫总的图,还是看不清楚其中的构成⽞妙所在,这⾥就要细看各个宫位中,⼋个卦象的构成。

下⾯就先看看乾宫的卦序:乾宫(乾、姤、遁、否、观、剥、晋、⼤有)这⾥⾯先看到前四卦是否发现⼀个共同点,四个卦中上卦都没有变动,还是天(乾)卦,乾宫的四个上卦。

下卦(观、剥、晋、⼤有)卦中,上卦变动了,不在是天为上卦了,上变⽽下不变。

关于⼋宫中个卦变动在前⾯讲过:⼀世、⼆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卦、归魂卦。

这⾥再简单讲讲,后⾯游魂与归魂。

游魂卦(晋):游意是来往、不固定、移动。

魂是漂浮不定,游魂即是不固定、经常移动的魂。

此意⽤在游魂卦上,就有了“变”的主象,因⽽,游魂卦不管出现在预测何种事上,均以“变”都是主象。

⼋宫中游魂卦有⼋个(晋、⼩过、讼、⼤过、颐、明夷、中孚、需),在后续的学习易经中,看卦⽂的时候,可以详细品读其中卦象是否均有不定数。

归魂卦(⼤有):游的反象变是归,意为“不变”。

⾔外之意是意定不变。

同时也是事项的定点。

下⾯看看其他⼏个宫的卦象:兑宫(兑、困、萃、咸、蹇、谦、⼩过、归妹)离宫(离、旅、⿍、未济、蒙、涣、讼、同⼈)震宫(震、豫、解、恒、升、井、⼤过、随)巽宫(巽、⼩蓄、家⼈、益、⽆妄、噬磕、颐、蛊)坎宫(坎、节、屯、即济、⾰、丰、明夷、师)⾉宫(⾉、贲、⼤蓄、损、睽、履、中孚、渐)坤宫(坤、复、临、泰、⼤壮、夬、需、⽐)看完⼋宫中各卦序的排列,是否有所感悟了。

周易的结构组成

周易的结构组成

《周易》的结构组成——摘录于兴让著《周易研究》第三章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结构组成,《周易》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周易》本身乃由符号错综而成,其结构就显得更为复杂。

就简略而论,《周易》的结构乃是阴阳符号变易而成。

还有,《周易》的结构乃是《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卦相摩相荡重叠而成。

如果再往详细一点,就是《周易》中的原始八卦各代表一种物象;两种物象又各互相重叠组成了新的事物象征。

也有两个原始八卦相重叠组成了新的事物象征,这种事物又由六个爻位组成;这六个爻位的容变易又赋予了这个事物的一个特定容。

就一般情况而言,这是人们所共知的常识。

《周易》的研究到了宋代,一个叫邵雍的易学大师的研究颇令人关注。

在《周易》的占卜方面,他发明了“数字起卦”法,对占卜术来说,可以说是一次变革。

除此以外,他对《周易》的卦形结构组成也颇有研究,并推出了《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六种图形(见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

我们先来看看邵雍所谈的这些结构。

这些图形被朱熹首次列入他的《周易本义》之首,并加了注译。

其图形(二)下注为:《系辞转》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

”《说卦传》曰:“《易》,逆数也。

”《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自《乾》至《坤》,皆未得生之卦,若逆推四时之比也。

”后六十四卦次序放此。

其图形(三)下注为:《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周易》64卦的排列顺序有什么内在规律?

《周易》64卦的排列顺序有什么内在规律?

《周易》64卦的排列顺序有什么内在规律?对于《周易》64卦排序原理,孔子在《易传》中专门有一篇《序卦传》作专门论述。

笔者在研读《周易》的过程中,也发现了64卦的一些排列规律,借这个题目奉献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一,为什么64卦排序以乾坤两卦为首而以既济、未济两卦为尾?这个课题涉及到交互卦的问题。

每个卦都有自己的交互卦,交互卦反映本卦的本质与内涵。

每个卦都有交互卦,交互时,舍弃本卦的初爻与上爻,而取其中爻,以其上下互卦组成新卦即为交互卦。

《系辞传》云:“《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交互卦取本卦之中爻,故可辩其是与非,知其存亡吉凶之道,所以交互卦能反映本卦的本质与内涵。

每个卦都有交互卦,交互卦还会有交互卦,但是交互卦的交互卦最终就会归结为4个卦,这4个卦就是《乾》、《坤》、《既济》、《未济》。

也就是说《周易》64卦,或其交互卦直接就是这4个卦,或其交互卦的交互卦就是这4个卦(具体交互卦规律见附表),这4个卦就是所有卦的交互卦的最终结果。

《乾卦》的交互卦还是《乾坤》、《坤卦》的交互卦还是《坤卦》。

《乾》、《坤》两卦的交互卦都是其自身,已经不再发生变化。

《既济卦》的交互卦是《未济卦》,《未济卦》的交互卦为《既济卦》,两卦互为交互卦,所以也不再有别的变化。

“既济”、“未济”表示事物所处的两种状态,但《既济卦》的交互卦是《未济卦》,《未济卦》的交互卦是《既济卦》,说明这两种状态是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事物永远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始而有终,终而又始。

《周易》64卦推演了天地万物之间的一切道理和规律,而这些道理和规律的内涵和实质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道理和规律,这就是万物生于天地父母,永远处于始而有终,终则又始的运动变化之中。

这是宇宙间最基本的道理和规律。

《乾》、《坤》两卦代表天地父母,是万物的本源,故《周易》以《乾》、《坤》两卦为开头;《既济》、《未济》两卦代表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揭示事物不断运动变化的规律,故《周易》以《既济》、《未济》两卦为结束。

周易(易经)64卦数学排列规律图

周易(易经)64卦数学排列规律图

周易(易经)64卦数学排列规律图展开全文(图一:《周易》64卦数学排列规律图)图二、三:叉线图1、2)1.图2-5的规律都包含在图1中,《易经》64卦在数学排列上,有着严密的对称性;2.“64卦规律图”的存在,证明了流传至今的“通行本《易经》”在卦序排列上是正确传承的。

任何不同于“通行本《易经》”的卦序都是有问题的;3.《易经》64卦不仅在数学排列上具有此严密的对称规律,在内容上,也是前后卦相连贯的(请参见鄙人作品“易说《易经》”)。

这非常神奇,肯定消耗了作者n多的脑细胞。

这也说明“通行本《易经》”的作者极有可能是一个人,最多是几位要好的史官相互合作写的,不大可能是几代人前后续写的; 4.图1否定了若干不正确的64卦规律图,其实什么“河图”“洛书”根本就是数学问题,跟《易经》毫不沾边; 5.图1的规律由“8卦”顺序决定。

我本来拟定的顺序有二,一是乾坤巽震艮兑坎离,二是乾坤艮兑巽震坎离。

我们知道乾qian代表天,坤kun代表地,巽xun代表风,震zhen代表雷,兑dui代表泽,坎kan代表水,离li代表火。

图1说明8卦的顺序必然是这两者之一,先天八卦、后天八卦都有问题,按它们画图1的话,都不能得到最简单,最简洁的图形;6.图1有助于《易经》的初学者;7.图1不能说成是“卦序图”,其实除非是从1到64按顺序排,实在找不到“卦序图”。

而图4只在局部存在卦序规律,图4可以得出图5。

8.给图1添上两条“对角轴线”,可以发现除了4组卦外,都能以某一条“对角轴线”形成“翼式对称”;而1、2;29、30;27、28;61、62等4组,不能以这两条“对角轴线”形成“翼式对称”(它们踩在某一条“对角轴线”上,按此轴线折叠后,相对的两卦不是分布于轴线两侧)。

ok,“翼式对称”的各卦,其卦符旋转180度,就是其奇偶数的卦符,如第25卦的卦符旋转180度得到第26卦的卦符;“非翼式对称”的8卦,其卦符自身上下卦相对称。

ok,这便是图5中巽和兑、震和艮同步出现的原因。

《易经》六十四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卦序

《易经》六十四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卦序

《易经》六十四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卦序《易经》六十四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卦序1.六十四卦中,上卦体为主导体,即主事时令,下卦体为方位,即主事方位。

上下卦体结合反映了什么时令在什么方位的关系。

如上乾下坤,上乾主事春风前后各22.5天、合计45天的时令,下卦体坤主事西方。

这一结合体反映了乾主事时期来到主事方位坤,形成了新的统一体。

2.六十四卦中,按照上卦体相同归类的原则,归为八类,每类有八个卦体。

如上卦体为离,那么下卦体有八类,即离、巽、坤、震、坎、艮、乾、兑。

这六十四卦中,按照上单经卦的生成排列数序,为坤、震、坎、艮、乾、兑、巽、离。

上卦体相同,下卦体的排列原则为:以与上卦体相同为始点,依次递进生成。

如:上卦体为巽,那么所有上卦体为巽的复合卦排列规则是巽、坤、震、坎、艮、乾、兑、离。

其他依次类推。

3.上卦体相同的八个卦体时令之和为45天的时令,即每一个卦体的时令又把主事卦体45天分为8份,每一份为5.625天。

如:上卦体所有相同的为艮,每一个艮统5.625天,即上艮下艮卦体统第一个5.625天,上艮下乾统第二个5.625天,上艮下兑统第三个5.625天,上艮下离统第四个5.625天,上艮下巽统第五个5.625天,上艮下坤统第六个5.625天,上艮下震统第七个5.625天,上艮下坎统最后一个5.625天。

其他依次类推。

一句话:以上卦体相同归类,八个相同上卦体之和统一个单经卦的45个单位时令,八个45天,即64个上卦体时令之和就是一个360度的周期(圆周)。

简单的说,六十四卦中,每一个卦体统5.625天。

下卦体为方位属性,八个上卦体相同而下卦体不同,反映了八个5.625天依序组合为45天的大时令,大时令以8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来到一个方位。

六十四卦卦序:1.八个上卦体相同为坤、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为1——8的顺序,上坤下坤体为六十四卦第1卦,下卦体依次为震、坎、艮、乾、兑、离、巽,即上坤下巽为六十四卦的第8卦;2.上卦体相同为震,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9——16卦,其中上震下震为9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坎、艮、乾、兑、离、巽、坤,即上震下坤为第16卦;3.上卦体相同为坎,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17——24卦,其中上坎下坎为17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艮、乾、兑、离、巽、坤、震,即上坎下震为第24卦;4.上卦体相同为艮,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25——32卦,其中上艮下艮为25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乾、兑、离、巽、坤、震、坎,即上艮下坎为第32卦;5.上卦体相同为乾,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33——40卦,其中上乾下乾为33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兑、离、巽、坤、震、坎、艮,即上乾下艮为第40卦;6.上卦体相同为兑,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41——48卦,其中上兑下兑为41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离、巽、坤、震、坎、艮、乾,即上兑下乾为第48卦;7.上卦体相同为离,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49——56卦,其中上离下离为49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巽、坤、震、坎、艮、乾、兑,即上离下兑为第49卦;8.上卦体相同为巽,下卦体不同的八个卦体为六十四卦中的第57——64卦,其中上巽下巽为57卦,中间依次为下卦体是坤、震、坎、艮、乾、兑、离,即上巽下离为第64卦。

通俗解读《易经》(3)

通俗解读《易经》(3)

通俗解读《易经》(3)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在八单卦的基础上,将一单卦与每一单卦重叠组合,共八个单卦乘以八组,等于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每一卦由两个单卦共六爻组成,因两单卦重叠,六爻卦名重卦。

爻、单卦、重卦在解卦中会同时应用。

六十四卦总数和卦名不变,因取义不同,在排列组合上亦显不同,可以组成多种卦序,下面向大家介绍三种常用的卦序排列。

一、孔子《序卦传》排列法孔子的卦序排列是依据六十四卦相互发展渐进的关联及因果关系而排列的,其前后卦的相互关联及因果关系在《序卦传》有详细叙述。

《周易》经文卦序排列采用孔子的卦序排列法,分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

上经1、乾卦,由两个乾卦单卦重叠组成,乾为天;2、坤卦,由两个坤卦单卦重叠组成,坤为地;3、屯卦,由上坎卦和下震卦重叠组成,为水雷屯;4、蒙卦,由上艮卦和下坎卦重叠组成,为山水蒙;5、需卦,由上坎卦和下乾卦重叠组成,为水天需;6、讼卦,由上乾卦和下坎卦重叠组成,为天水讼;7、师卦,由上坤卦和下坎卦重叠组成,为地水师;8、比卦,由上坎卦和下坤卦重叠组成,为水地比;9、小畜卦,由上巽卦和下乾卦重叠组成,为风天小蓄;10、履卦,由上乾卦和下兑卦重叠组成,为天泽履;11、泰卦,由上坤卦和下乾卦重叠组成,为地天泰;12、否(音pǐ)卦,由上乾卦和下坤卦重叠组成,为天地否;13、同人卦,由上乾卦和下离卦重叠组成,为天火同人;14、大有卦,由上离卦和下乾卦重叠组成,为火天大有;15、谦卦,由上坤卦和下艮卦重叠组成,为地山谦;16、豫卦,由上震卦和下坤卦重叠组成,为雷地豫;18、蛊(音gǔ)卦,由上艮卦和下巽卦重叠组成,为山风蛊;19、临卦,由上坤卦和下兑卦重叠组成,为地泽临;20、观卦,由上巽卦和下坤卦重叠组成,为风地观;21、噬嗑(音shìkè)卦,由上离卦和下震卦重叠组成,为火雷噬嗑;22、贲(音bì)卦,由上艮卦和下离卦重叠组成,为山火贲;23、剥卦,由上艮卦和下坤卦重叠组成,为山地剥;24、复卦,由上坤卦和下震卦重叠组成,为地雷复;25、无妄卦,由上乾卦和下震卦重叠组成,为天雷无妄;26、大畜卦,由上艮卦和下乾卦重叠组成,为山天大蓄;27、颐卦,由上艮卦和下震卦重叠组成,为山雷颐;28、大过卦,由上兑卦和下巽卦重叠组成,为泽风大过;29、坎卦,由两个坎卦单卦重叠组成,坎为水;30、离卦,由两个离卦单卦重叠组成,离为火。

周易-八卦顺序

周易-八卦顺序

周易-八卦顺序先天八卦的排序: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后天八卦顺序:一数坎来二数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数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风水学最常用的三种:1、实用八卦图先天八卦主“生”,据说人的饮食、穿衣、生老病死、养殖种植、冶炼金属等等生态、生产方面的事情,可由先天八卦演算。

后天八卦主“克”,祭祀、婚丧嫁娶等,可由后天八卦演算,由八卦、五行、干支、八门及四象,综合相配。

(2)实用九宫图四正:为北、东、南、西,即:坎、震、离、兑,数为一、三、九、七。

四维:又叫四隅,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即:坤、乾、艮、巽,数二、六、八、四。

中宫:为中央,五。

(3)实用九宫八风图在九宫图上加进一年节气和干支,就成为另一种中国风水学实用图——九宫八风图。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是肺,壬是膀胱癸肾脏。

八卦气场通过五脏影响人体,试验:即用磁铁或电磁铁,每三个一组按阴阳爻排成八个卦象,其次序取先天八卦之序,体验者在卦中面南背北,附加磁场转动,体验者的反应结果:乾卦转向南时(正常卦位),肺凉脚热;坤卦转向南时(反卦位),脾热脚凉;离卦转向南时,心热肾凉;坎卦转向南时,(即“水火既济”卦)肾热心凉;兑卦转向南时,肺凉;艮卦转向南时,脾热;震卦转向南时,肝热。

人造的八卦场中,人的脏腑感觉基本与相对应方位的属性相关联。

在实验中,除了磁铁模拟八卦气场以外,还可以用运气书符、书卦、书画、挂于墙壁的方法进行体验,这就是风水学中用符调场的方法。

宇宙气场尽管人肉眼看不到,但它是按这个规律分布。

无论事物大小都是一个太极,均在后天八卦的运转之中。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应用1)紫微六壬:“先天、后天”两者都要用;2)六爻:用“先天”多,“后天”看风水用;3)梅花易数:均用“先天八卦”的“数”;4)八字:基本不用“先天”,懂卦词,能忽悠就得。

5)风水:“先天、后天”两者都要用(“先天”主要用其“数”);6)名字:7)手机:从先天64卦卦序中可以看出,阴阳的变化是自上而下的,所以先天卦是以上爻为初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0
成 内涵 格 的积 ,因此 “ 两仪 生 四象 ”释 为 2 2 4 “ x = , 四象 生八 卦 ”释为 2 4 8 x : 。用 内涵 格 8与其 自身
作 积就 得 内涵 格 6 4,积 中元 素 的 坐 标表 示恰 好 相应 于 卦 的 内外体说 法 内卦 为左 坐标 , 卦 为右 坐标 . 夕 如 果 以数 字 3 、1 、2 、0分别 表示 老 、长 、中、少 ,并 以正 负号 “ ”和 “ ”分 别表 示 阳和 阴 那 么 + 一
关键词:周 易 ;卦序 结构 ; 内涵格 ;主卦 ;从 卦 ;散卦
中 图 分类 号 : 8 B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3 75 (0 1 9 0 6 " 7 17 — 0 92 1) — 00 0 0
周 易 卦 序, 错综 复 杂, 呈 线 性序 , 显 两 向多 层 次 的 平 面结 构 。经 分 上 下, 不 而 卦别 主从 , 综 不变 成 错
6 4中的补 运算 和倒 序 运算 ,这 两运 算也 因此而 分 别被 称为 交错 运算 和 交综 运算 。重卦 生成 法被 解 释
收稿 日期 : 0 1 0 — 1 2 1- 8 2
作者简介: 张清宇(9 4 )男 , 14 一 , 上海人 , 中国社 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 向: 现代逻辑研究 。


乾震 坎 艮兑 离巽 坤八 经 卦就 可 依次 记成 + 、+ 、+ 、+ 、一 、一 、一 、一 ;四 阳卦 的绝对 值依 次 从 3 2 1 0 0 1 2 3 大 到小 ( 、2 1 ) 3 、 、0 ,四 阴卦 的绝对 值 依次 从 小到 大 ( 、1 、3 ,一 顺 一逆 。 内涵格 6 0 、2 ) 4中元 素 的坐 标可 以 由这 些 正 负数 ( 八 经 卦 的卦 名 )来 表示 。邵雍 的连续 二 分法 恰 好就 是 连续 不 断地 作 内 或
张 清 宇
( 中国社会科 学院哲 学所 ,北京 103 ) 0 7 2
摘 要: 易卦是 一 类 古老 而又神 奇的 符号 , 以有种种 解释 。采 用 内涵格 解释 , 卦 的 交错 和 交 综解 可 把 释成 内涵格 中的代 数运 算 , 由此 引 出错 综 不变组 的概 念并 用 于分析周 易卦序 结构 。 4卦或 两个 一组 , 6 或 四个一 组 , 阴阳平衡 , 环往 复 , 循 形成 2 O个错 综不 变组 。 卦有 主从 之 别 ( 卦也 叫散 卦 ) 从 。主 卦 6组 1 6 卦 . 下篇 各 3组 , 卦 而 立其体 , 定周 易卦 序 的基 本 结构 。上篇 3组 象天 而 圆 , 正后 交 , 上 统散 决 先 以乾坤 为始 , 8散 卦 。 统 继之 以乾坤 之 交泰 否 , 1 卦 , 统 6散 终之 以坎 离。 下篇 3组 法地 而 方 , 交后 正 , 先 以震 艮 巽 兑之 交成 恒损 益 为始 。 1 散 卦 , 统 6 继之 以震 良巽 兑 , 8散 卦 , 统 终之 以坎 离之 交既 济未济 。散 卦 1 4组 4 8卦 。 按错 综组 、 篇 组、 区组 、 跨 跨 自综 组 四部 分从 左 至右 定一 大序 , 又按 1 0小区 ( 下篇 各有 正 二 区和 上 交三 区) 从上 至 下成 另一大序 , 观之 散 乱 , 象实存 。序 卦 的总原 则 为 以阳驭 阴 , 法 以刚制 柔 , 首乾 而主 长 男。整 个卦 序 井然 森 然杂 而不 乱 , 逆顺 错 综 , 处对 称 , 处 一往 一 复 , 妙趣 无 穷 , 呈现 出一 种 两 向( 左 至 从 右 、 上 至下 ) 从 多层 次 ( 、 组 、 ) 平 面结构 , 篇 区、 卦 的 见文 中周 易卦序 结构 图。
组 ;从 左 至右, 上至下 ,依 篇 、区 、组为 序 ;总原则 以阳驭 阴 ,以刚制 柔 ,首乾 而 主长男 [ 从 1 ] 。
6 4卦 或 两个 一组 , 或 四个 一 组 ,阴 阳平衡 ,往 复 循环 ,形 成 2 错 综 不 变组 。卦 有 主从 之别 . 0个
( 卦也 叫散 卦 ) [ 从 2 1 。主卦 6组 1 ,上下 篇 各 3组 ,统 散 卦而 立 其体 ,决定 周 易序 卦 之骨 构 。上 6卦
篇 3组 6卦象天 而 圆 ,先 正后交 ,以乾坤 为始 ,统 8散 卦 ,继 之 以乾坤 之交 泰 否 ,统 1 卦 ,终 之 6散 以坎离 。下篇 3组 1 0卦法 地 而方 ,先交 后正 ,以震 艮巽兑 之 交咸 恒 损 益为 始 ,统 l 卦 ,继 之 以 6散 震 艮巽 兑 ,统 8散 卦 ,终 之 以坎离 之 交 既济 未 济 。散 卦 1 4组 4 8卦 ,错 综组 、跨篇 组 、跨 区组 、 自 综 组 四部 分从 左 至右定 一 大序 ,又 按 1 0小 区 ( 下 篇各 有 正二 区和交 三 区 )从 上 至下 成 另一 大 序 , 上
观 之散 乱 ,法 象实 存 。上下 篇 各有 抱 、插 、嵌 三 势 。又 有 回互 、交 错 、顺 布三 序 :上 篇用 回互 .下
篇 用顺 布 ,交 错 通上下 篇 。井然 森然 杂而 不乱 ,逆顺 错综 ,处 处对 称 ,一往 一 复 ,妙趣 无 穷 。 兹分 三节 ,详 论于 下 。
21 0 1年 第 9期 第2 9卷 ( 1 4期 ) 总 3

节 学



J U N LO IEU IE S Y O R A FB J N V R Ⅱ. I
NO. 2 1 9, 0 1 Vo .9 1 2 Ge ea .3 n rlNo 1 4
周 易卦序 结构分析


阴阳平衡 。错 综不 变
关 于易 图 ,我 采 内涵格解 释 ,详见 文[ 3 1 。内涵格 概念 取 自相干 命题 逻 辑 的语 义理论 ,它被 定义 为
带 阳滤 子 的德摩 根格 。德摩 根 格是 带有 补 运算 的分 配格 ,补运算 满 足 双重 否 定 律和 逆 否律 。阴 阳两
仪 ,阳先 阴后 ,天 上地 下 ,成 内涵格 2 。老少 阴 阳四象 ,老 先少 后 、 阳顺 阴逆 ,成 内 涵格 4 。乾震 坎 艮兑 离 巽坤 八 经 卦 ,老 长 中少 、 阳顺 阴逆 ,成 内涵格 8 。六 十 四卦 之 间 的错 综关 系被 解 释 为 内涵 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