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阶段

合集下载

民族工业的萌芽阶段

民族工业的萌芽阶段

民族工业的萌芽阶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民族工业是指各个民族在工业领域的发展,是中国民族经济的一部分。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民族工业处于萌芽阶段。

第一阶段:创业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而且处于战乱的状态,许多先进的工业设备都被战争所破坏。

因此,国家需要对工业进行全面的开发和建设。

在这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工业发展也同时开始了。

最初的萌芽阶段主要表现为各个民族群众的创业行为。

各个民族群众摆脱贫穷,希望能够通过创业实现财富的积累和生活的改善。

因此,从事工业生产成为了许多民族群众的首选。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学习和掌握了生产技术,开办了一些小型工厂和工作室,在民间开始了自己的生产活动。

这些创业者包括了汉族、蒙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各个民族,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勤劳节俭成为了这个阶段最鲜明的特点。

由于当时工业的发展条件相对较差,许多民族工业都处于小型化和手工化的阶段。

常见的民族工业产品有服装、食品、饮料、家具、玩具等。

这些产品虽然规模不大,但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解决了一部分民众的生活需要和创造了社会财富。

而且,它们的存在也为后来的民族工业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政策扶持阶段1956年后,随着国家逐步走向稳定和工业发展的加快,民族工业进入了政策扶持阶段。

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针对民族工业的政策,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贷款扶持、设立专业学校、提供技术支持等。

这些政策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在这个阶段,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也开始逐渐扩大。

相比创业阶段,民族工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采用先进技术的产品不断出现。

尤其是缺少工业支持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提供的扶持政策对于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新疆地区以棉纺织、皮革制品为主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956年开始,新疆地区出台了一系列对民族工业的扶持政策,例如对皮革、棉纺织等行业提供贷款扶持、免费提供土地和厂房等。

豆芽的生长流程

豆芽的生长流程

豆芽的生长流程
一、萌芽
第一个阶段:豆芽萌芽时期。

豆子播种后的前两天,没有太大变化,慢慢地它的皮会裂开,体积增大,育苗盆或者其它器皿中的水会减少。

二、幼苗
第二个阶段:绿豆开始长出幼苗。

进入生长期。

一般情况下,第三天的时候,它的种皮就会裂开,并从缝隙里长出一个淡黄色的嫩芽,这个嫩芽就是它的根。

三、抽生
第三个阶段:绿豆芽的叶片开始进入抽生期。

第五天的时候,豆芽的根继续生长,并长出侧根,幼芽抽出,并慢慢长出幼叶。

四、长高
第四个阶段:豆芽进入长高期。

一般培养7~10天,即可摘取食用。

不过要注意卫生问题,以免豆芽感染病菌坏掉,造成损失。

学话萌芽阶段的婴儿语言的特征

学话萌芽阶段的婴儿语言的特征

学话萌芽阶段的婴儿语言的特征
学话萌芽阶段是婴儿前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大约发生在
9-12个月大时。

以下是该阶段婴儿语言的特征:
1.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9个月时,婴儿开始对语言刺激作出恰当的反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执行成人简单指令,并建立相应动作联系;二是一定的语音能和实体相联系,但缺少概括性。

2.语言交际功能开始扩展:婴儿能通过语音、动作、表情的结合进行交流(情境性表达)。

约12个月时,孩子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这是语言发生的标志。

3.能辨别母语中的各种因素:婴儿在此阶段能够辨别母语中的各种因素,能把听到的语音转化为音素并认识到这些语音所代表的意义。

总体来说,学话萌芽阶段婴儿的语言发展表现出逐步从听、说、理解等多方面逐渐向全面语言能力发展的趋势。

如需更多与儿童发展有关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企业内部控制发展五个阶段

企业内部控制发展五个阶段

2.2企业内部控制的演变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完善阶段、成熟阶段、超越阶段。

‘(⑧《企业内部控制》,张颖郑洪涛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5页)第一个阶段为萌芽阶段:公元前3600年以前至20世纪30年代,主要理论是内部牵制。

1912年,R.H.蒙可马利在其出版的《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所谓内部牵制,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

第二个阶段为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40一70年代,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在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

195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报《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CAP No.29SeopeoftheIndependentAuditorSReviewofInternalControl)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accounting)和内部管理控制(internaladministrativeeontrol)两类,这一分类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内部控制“制度二分法”的由来。

第三个阶段为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逐步从一般含义转向具体内容的深化。

其标志是美国AIC以于1988年5月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55),在公告中,“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

公告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公告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下列三个要素组成:(1)控制环境(eontrolenvironment),(2)会计制度(aeeountingsystem),(3)控制程序(eontrolProeedure)。

第四个阶段为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1992年9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工CPA)与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执行官协会(FEI)、国际内部审计师(I工A)和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工MA)组成的发起组织委员会(theColnlnitteeof SponsoringOrganizati。

发展历程的成语

发展历程的成语

发展历程的成语
1.萌芽阶段:萌芽、发端、始祖、生根发芽、芝麻开花节节高。

2.发展阶段:壮大、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方兴未艾、如日中天。

3.崛起阶段:一跃而起、冠绝群雄、平地一声雷、扶摇直上、独
步天下。

4.辉煌阶段:锦绣前程、金碧辉煌、飞黄腾达、光彩熠熠、璀璨
夺目。

5.衰退阶段:日薄西山、黯然失色、风华正茂、四海沉浮、挽歌
落日。

拓展: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的成长都有其特有的历程,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各个阶段都需
要有正确的方向和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

在逆境中,
不放弃努力和奋斗的精神更为重要。

同时,在成功的云彩中,更应保
持谦逊和谨慎。

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进行划 分,其目的并不在于这些阶段本身 ,而是要借助这些阶段来把握人力 资源管理的整个发展脉络,从而可 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它。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六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二、建立阶段 三、反省阶段 四、发展阶段 五、整合阶段 六、战略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六个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六个阶段
四、发展阶段
即行为科学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组织行为学的方法开始兴起,它的发展使人事 管理对个体的研究与管理扩展到了对群体和组织 的整体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也从监督制裁道人性 激发、从消极惩罚到积极激励、从专制领导到民 主领导、从唯我独尊到意见沟通、从权力控制到 感情投资,并努力寻求人与工作的配合。
1、全球化的挑战 2、知识经济的挑战 3、新技术的挑战 4、变化管理的挑战
历史——中国的情况
1. 解放初-50年代中期
废除了封建的包工制度 实行“低工资,高就业”制度 1955年将供给制改为工资制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班组管理,劳动定额,定编定员等
2. 1958-1961
企业增员过多,劳动计划管理和定员定额制度失效 取消了计件工资制和奖励制度
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
经验管理阶段 (1769—1910)
科学管理阶段 (1911—1980)
文化管理阶段 (1981—)
1. 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2. 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 3. 缺乏合理的分工 4. 靠经验、直觉决策 5. 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 6. 管理稳定性差 7. 管理效果:效率低下、
士气低落
1.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2. 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 3. 控制方式——严格的外部
6.1992-2000 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1992年1月《关于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 革的意见》 1992年7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 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 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企业制度,下岗分流 劳动法 1998年2月《“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 1998年6月《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 业工作的通知

事物发展阶段划分

事物发展阶段划分

事物发展阶段划分
一、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是事物的起点,事物从无到有,从细小到开始运筹帷幄,各
种可能性正在等待被探索,这一阶段相当重要。

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或者
有人的建议、此时一个想法开始产生,确立大方向,开始尝试,验证如何
来发展,细化具体方案,试行和失败重新尝试,你怎样探索和实践,使想
法成型。

二、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是事物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是由萌芽阶段得到有效发展的
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个体特性和环境变化,确定运作规划,实施,了解受众,建立市场体系,塑造形象,塑造品牌,实施营销,建立
渠道,积累经验,做出必要的改进,获取满意效果,扩大空间,探索发展
路径,融入新技术,把握发展本质,在完善中发展。

三、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是事物走向完整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应该把握机遇,
做到及时完善,真正实现把事物做到最好,让其实现最大价值,及时发现
问题的出现,及时根据把握客观规律,做到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预判未
来的发展,不断深入探索新技术、新环境,从而达到最大的效能,遵循市
场规律,不断改进,把握市场发展趋势。

教育学发展史上各个时期代表人物、著作及其主要观点

教育学发展史上各个时期代表人物、著作及其主要观点

义忘归"。
第四,重视师道和学无常师。韩愈的《师说》是中国教育史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贵遗产。它阐述了师道的重要性: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惑也终
不解矣"。
我国历史中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中世纪的教育改革家。
王安石认为变法的关键在于人才,有了人才,就可以"变更天下之弊法"。欲有足够的人才,必须
布鲁纳
《教学过程》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倡导发现教学法
瓦根舍因 克拉夫斯基
范例教学理论
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 心理学》
家训》 自己的指导思想。他主张从"胎教"开始,并对"胎教"提出严格的要求。"胎教"之法是否科学有待
研究,但他重视幼儿教育是对的。他认为一般人家没有条件进行"胎教",也要从婴儿期进行教育。
他主张"父以教为事",但反对一味溺爱"姿其所欲",把孩子娇惯成家庭的暴君。"少成若天性",
以后再教育就困难了,就是打死也无济于事。
第一,要善于识别人材、培养人材。他认为人材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识别和扶持,"世有伯乐,
韩愈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第二,提倡勤奋刻苦、独立思考。韩愈有几句格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这
是他治学多年的宝贵经验的结晶,也是他对前人治学经验教训的总结。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生动活泼。他"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恢笑啸歌,使皆醉
人物
著作
主要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萌芽阶段
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号。

到原始公社末期,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

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有用1~8个圆点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和分正方形为100个小正方形的图案,半坡遗址的房屋基址都是圆形和方形。

为了画圆作方,确定平直,人们还创造了规、矩、准、绳等作图与测量工具。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这些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