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典型例题分析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经典例题解析

光合作用经典例题解析

光合作用经典例题解析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光合作用的经典例题,准备好和我一起探索这神奇的世界了吗?先来看这道题: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10 毫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 5 毫升,那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多少呢?这可不难哦!咱们来算一算,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也就是 10 5 = 5 毫升。

怎么样,是不是一下就明白了?再看这道,说如果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减少,那光合作用的速率会怎么变化?这就得好好想想啦!色素吸收光能少了,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就会受影响,产生的 ATP 和[H]就少啦,那暗反应也跟着受连累,所以光合作用速率肯定下降呀!还有这道,问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有啥影响?这就好比给植物“加餐”啦,二氧化碳多了,暗反应的原料充足,那合成的有机物也就多啦,光合作用自然就增强咯!哎呀,这些例题是不是很有趣?多做做这样的题,咱们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就更深刻啦!第二篇哈喽呀!今天咱们接着讲讲光合作用的经典例题哟!比如说这道:给植物提供不同波长的光,发现红光下光合作用效率最高,这是为啥呢?哈哈,这是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红光的吸收最多呀,能转化更多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再瞅瞅这题,温度从25℃升到30℃,光合作用强度发生了变化,这咋回事呢?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会有变化呀,如果在适宜范围内升高,酶活性增强,光合作用就变强;要是超过了最适温度,酶活性反而下降,光合作用也就弱啦。

还有一道有意思的,干旱条件下,光合作用减弱,知道原因不?因为没水呀,气孔关闭,二氧化碳进不来,暗反应没法好好进行,光合作用可不就弱了嘛。

做这些例题的时候,咱们得像小侦探一样,仔细分析每个条件和变化,找出背后的原因。

这样一来,光合作用这块儿的知识咱们就能轻松拿下啦!怎么样,和我一起研究这些例题是不是还挺好玩的?加油哦,小伙伴们!。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0个例题分析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0个例题分析
植密度,以达到最佳的生长和产量效果。
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关系例题
详细描述
例题6:请分析设施农业中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 农作物产量?
答案
设施农业是一种通过人工控制环境因素来促进农作物生 长的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可以通过调节光照、温度、 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优化作物的生长环境 ,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例如,采用无滴膜、反光膜等 材料可以增加光照强度;采用温室效应原理可以提高温 度;采用喷雾、滴灌等技术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采用二 氧化碳施肥技术可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这些措施都可 以有效提高设施农业中的农作物产量。
02 细胞呼吸例题分析
细胞呼吸基本过程例题
要点一
总结词
理解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分 为三个阶段: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在糖酵 解阶段,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产生少量能量;在三羧 酸循环阶段,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在 氧化磷酸化阶段,电子传递链将能量转化为ATP。
0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 应用例题分析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综合例题
总结词
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分析例题,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 呼吸的相互关系,掌握光合作用和细 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以 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影响因素综合例题
总结词
掌握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
详细描述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是生物体 内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如肌肉收缩、神经传导、主动运输等。此外,细胞呼吸还参与 其他代谢过程,如脂肪酸氧化、氨基酸合成等。

光合作用典型例题分析

光合作用典型例题分析

光合作用典型例题分析例1、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A. 红光和黄绿光B. 黄光和蓝紫光C. 红光和橙光D. 红光和蓝紫光分析:绿叶中的色素有四种,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答案:D例2、光合作用碳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的物质是()A. O2和C3化合物B. 叶绿体色素C. O2和H2OD. [H]和ATP分析:光合作用的碳反应包括两个过程:一是CO2的固定,二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CO2的固定过程是CO2+C5 2C3,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是2C3(CH2O)+ C5,其中[H]和ATP是由光反应提供的。

答案:D例3、一般来说,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夏季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

其原因是()A. 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B. 酶的活性降低C. 气孔关闭,氧释放不出来,抑制光反应D. 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分析:一般情况下光照增强,蒸腾作用也随之增强,以降低叶片的温度。

但在夏季光照最强的中午,由于光照过强,植物为了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造成萎蔫、干枯,通过植物进行适应性调节,气孔关闭。

虽然光反应产生了足够的氢和ATP,但因气孔关闭造成碳反应所需二氧化碳的供给不足,从而影响碳反应的进行,光合作用减弱。

答案:D例4、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有()A. C6H12O6、NADPH、ATPB. NADPH、CO2、ATPC. NADPH、O2、ATPD. C6H12O6、CO2、H2O分析:选项A、D有葡萄糖。

葡萄糖是光合作用最终的产物。

选项B中有CO2,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光反应阶段,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NADPH和ATP。

答案:C例5、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 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B. 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C. 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 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分析:按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会减少,C5化合物的含量会增加。

专题10 光合作用(解析版)

专题10 光合作用(解析版)

专题10 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①研磨②过滤:用单层尼龙布过滤→收集滤液。

(2)分离色素——纸层析法滤纸条上呈现四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①色素带的条数与色素种类有关,四条色素带说明有四种色素;(二)绿叶中的色素及其吸收光谱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这4种色素吸收的光波长有差别,但是都可以用于光合作用。

(三)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1.叶绿体的模式图①叶绿体膜:双层膜;②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③基粒:由类囊体堆2.(1)结论: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2)实验方法的巧妙之处①巧选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带状分布,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

②妙法排除干扰因素: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

③巧妙设计对照实验:a.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上可分为有光照和无光照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b.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一次验证实验结果;c.照射不同色光进行对照,直观地证明了叶绿体吸收的光谱有差别。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连线)2.光合作用过程(1)反应式:CO 2+H 2O――→光能叶绿体(CH 2O)+O 2。

(2)基本过程(据图填空)图中:①NADPH ,②2C 3,③ADP +Pi ,④O 2,⑤(CH 2O)。

(3)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1)定义表示法: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其他表示方法①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消耗的CO 2的量。

②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 2的量。

(3)研究意义:直接关系农作物的产量。

4.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实验原理①利用抽气法排除叶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使其沉入水中。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例题分析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例题分析

2、(2023山东理综)以测定旳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 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旳影响,成果如图所
示。下列分析正确旳是( A )
净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A.光摄影同步间,35℃时光合作 用制造旳有机物旳量与30℃相等 B.光摄影同步间,在20℃条件下 植物积累旳有机物旳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 造旳有机物旳量开始降低
曲线图类
1、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取 得试验成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旳是( )
A.图甲中旳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 B.图甲中旳C点相应图乙中旳c点 C.图甲中旳DEF段相应图乙中旳efgh段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旳有机物含量会增长
在相对密闭旳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旳变化曲线图(见图3) (1)假如N点低于M点,阐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旳有机物总量 增长; (2)假如N点高于M点,阐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旳有机物总量 降低; (3)假如N点等于M点,阐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旳有机物总量 不变; (4)CO2含量最高点为c点,CO2含量最低点为e点。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例题分析
【例1】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 旳是( )
A.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B.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 D. ①产生旳[H]和①不但用于还原C3化合物,还可用于 矿质离子吸收等 解析:光反应中生成旳ATP专用于暗反应还原C3化合物 之需,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答案:D
A、昼夜不断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断地光照,该植物生长旳最适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 持在20℃条件下该植物积累旳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 该值物积累旳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旳2倍

光合作用专题(附答案)

光合作用专题(附答案)

23.下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甲图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氧气产生的速度,乙图表示该植物的氧气释放速度。

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1)甲图中,0S段的限制因素是,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阶段;点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

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阶段(2)在B点时,ADP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呼吸强度不变,请根据乙图分析,甲图中C点所处的光照强度是千勒克司,该植物在此光照强度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度是毫升/小时,释放氧气的速度是毫升/小时。

(4)据乙图分析,该植物在甲图中A点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B点的_______倍。

29.(9分)如图是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重要生理过程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I~V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1)图中物质e和g分别是和。

(2)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提取该物质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

(3)过程Ⅱ的名称是,过程V发生的具体场所是。

(4)在较强光照下,I过程中b的去向是。

(5)上述I—V生理过程中,能发生在乳酸菌体内的有,能发生在念珠藻细胞中的有。

31.(每空2分,共12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是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图。

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2)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菠菜不同的叶在叶绿体色素含量上的区别,分别选择了菠菜“深绿叶”、“嫩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色素层析结果如乙图A、B、C三组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组滤纸条是深绿叶的,c带的颜色为。

(3)丙图是测量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结果图。

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固定CO2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相等的点是。

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4)图丁表示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的“半叶法”。

将对称叶片的一半(A)遮光,另一半(B)不做处理,并用适当的方法阻止g/h)= 。

光合作用例题讲解

光合作用例题讲解

光合作用例题讲解光合作用是植物和某些藻类、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光合作用的例题,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例题1:光合作用的速率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

光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会促进暗反应的进行,而暗反应产生的葡萄糖则可以为光反应提供能量。

因此,光合作用的速率可以看作是光反应和暗反应速率的总和。

假设植物在一个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将100克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那么光合作用的速率可以表示为:速率 = (100克× 280毫升/克) ÷ (1000毫升× 1000克/升) = 280毫升/克× 1000毫升/升÷ 100克 = 2800毫升/小时例题2: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氧气、水、二氧化碳、葡萄糖、维生素C等。

其中,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它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主要方式。

例题3:光合作用的效率光合作用的效率指的是光合作用的总能量转化与总二氧化碳释放之间的比率。

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是消耗能量的,而光合作用的效率取决于这两个反应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般来说,光合作用的效率越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就越好。

例题4: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光合作用是植物和某些藻类、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的过程,但它也有一些限制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0-30摄氏度之间,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此外,光照强度也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会促进暗反应的进行,而暗反应产生的葡萄糖则可以为光反应提供能量。

如果光照强度过高,会抑制暗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史上最全的光合作用题型带解析(绝对经典)

史上最全的光合作用题型带解析(绝对经典)
D.叶肉细胞③中O2的产生量小于⑥中O2的吸收量,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减少
10.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如图所示。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为(3y-2x-z)/12(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
B.光呼吸与有氧呼吸相似,都能消耗O2产生CO2
C.从能量利用角度看,光呼吸与暗反应都消耗ATP
D.光呼吸是植物在不利条件下,对细胞的一种保护措施
2.以测定的C0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
A.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叶肉细胞间隙的氧气浓度,图中b点比a点高
C.光斑开始,光合作用开始,光斑移开,光合作用停止
D.Ⅰ、Ⅱ所指示的阴影面积不一定相等
8.植物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其张开度有多种调节机制,其中的一个调节机制如图(ABA代表脱落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SO2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光合速率
A.光照强度为乙图中a时,则甲图中指针将向左偏转
B.光照强度为乙图中c时,A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少
C.甲图中,细胞代谢产生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产生场所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D.当光照强度为乙图中d时,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两植物的02释放量的差值为12mg
12.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 mol/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典型例题分析
例1、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
A. 红光和黄绿光
B. 黄光和蓝紫光
C. 红光和橙光
D. 红光和蓝紫光
分析:绿叶中的色素有四种,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答案:D
例2、光合作用碳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的物质是()
A. O2和C3化合物
B. 叶绿体色素
C. O2和H2O
D. [H]和ATP
分析:光合作用的碳反应包括两个过程:一是CO2的固定,二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CO2的固定过程是CO2+C5 2C3,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是2C3
(CH2O)+ C5,其中[H]和ATP是由光反应提供的。

答案:D
例3、一般来说,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夏季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

其原因是()
A. 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
B. 酶的活性降低
C. 气孔关闭,氧释放不出来,抑制光反应
D. 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
分析:一般情况下光照增强,蒸腾作用也随之增强,以降低叶片的温度。

但在夏季光照最强的中午,由于光照过强,植物为了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造成萎蔫、干枯,
通过植物进行适应性调节,气孔关闭。

虽然光反应产生了足够的氢和ATP,但因气孔关闭造成碳反应所需二氧化碳的供给不足,从而影响碳反应的进行,光合作用减弱。

答案:D
例4、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有()
A. C6H12O6、NADPH、ATP
B. NADPH、CO2、ATP
C. NADPH、O2、ATP
D. C6H12O6、CO2、H2O
分析:选项A、D有葡萄糖。

葡萄糖是光合作用最终的产物。

选项B中有CO2,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光反应阶段,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NADPH和ATP。

答案:C
例5、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 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 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 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 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分析:按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会减少,C5化合物的含量会增加。

因为在碳反应阶段,一个主要的变化过程是一个CO2分子与一个C5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C3化合物。

如果中断了CO2气体的供应,C5化合物不消耗,其相对含量就会增加,C3化合物不形成,其相对含量就会减少。

答案:C
例6、把载有新鲜水绵和细菌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

光线从反光镜
反射上来后,可看到细菌从分散状态逐渐向水绵方向运动,水绵附近细菌的密度增加。

如果在反光镜上方放置一个三棱镜,使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这时看到细菌逐渐聚集成明显的两堆,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这类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

(2)放置三棱镜后,细菌聚集成两堆的原因是____ _____。

分析: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根据异化作用类型,题目中提到的这类细菌应该属于需氧型。

叶绿体被红光和蓝紫光照射部位的光合作用最强,放出的氧气最多,需氧细菌就聚集在这里。

答案:(1)需氧呼吸型(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绿体被红光和蓝紫光照射部位光合作用较强,放出的氧气多。

例7、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 增加室内CO2浓度
B. 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 增加光照强度
D. 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分析:从温度入手作答: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若增大室内昼夜温差,白天温度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合成的有机物就多,而夜晚温度低,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就会减少,作物积累的有机物就多。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室内CO2浓度,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也就有利于增加产量。

光是光合作用的
动力,增强光照同样可以加强光合作用而提高产量。

再从光与色素的关系作分析:绿色植物之所以是绿色的,是因为对绿光的吸收少而将绿光反射回来。

所以,绿光的光合作用效果较差。

同样,绿色玻璃盖顶吸收的绿光也很少,而吸收其他的光较多,可
能会与绿色植物争夺其他颜色的光。

对B项也可联想到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粮食产量比较高和新疆的哈密瓜比较甜等常识。

答案:D
例8、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下图1表示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

(2)请据图回答:
①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_;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_。

②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_。

分析:(1)图1虽然出现了磷酸甘油酸等未见过的化合物名称,但是同时也标出了
含有的碳原子数,可以看出它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

光合作用碳(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①在有光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反应,产生NADPH和ATP,进一步完成还原过程,消耗磷酸甘油酸(C3),形成二磷酸核酮糖(C5)。

停止供应CO2后,不能完成固定过程,不消耗二磷酸核酮糖(C5),也不形成磷酸甘油酸(C3)。

这样,在短时间内,二磷酸核酮糖(C5)的来源不变,去路减少,浓度将在较低的水平上急剧上升。

观察图2中表示浓度上升的有B、D,B中表示停止供应CO2前,浓度为0,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而D无论在停止供应CO2之前还是之后,都符合实际情况,所以选D。

同理,磷酸甘油酸(C3)的去路不变,来源减少,浓度下降。

在图2中表示浓度下降的有A、C,两者的区别是停止供应CO2后浓度是否立即下降,显然应该选C。

②在CO2存在的条件下,植物可进行CO2的固定,产生磷酸甘油酸(C3),但因缺乏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不能形成磷酸甘油醛(C3),原有的磷酸甘油醛(C3)又不断被消耗,使之含量极少。

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植物开始进行光反应,产生NADPH和ATP,形成磷酸甘油醛(C3),浓度从0开始逐渐增大,后因光反应与碳反应的正常进行而使磷酸甘油醛(C3)的含量上升并保持在正常水平,所以选B。

答案:(1)叶绿体基质(2)①D C ②B
例9、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A. 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C. 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D.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分析: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吸作用释放CO2,若在同一时间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则光合作用将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全部利用后还不够,会从外界环境中去吸收CO2,从曲线上看,表现为吸收CO2。

同样,当呼吸作用的强度大于光合作用的时候,呼吸作用放出的CO2光合作用用不完,会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在曲线上表现为释放CO2。

若两者的强度相等,意味着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在曲线上表现为不吸收也不释放CO2。

P点的含义正显示了两者相等的情况。

答案:B
例10、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是因为下层()
A. 光照强度较弱
B. 红光及蓝紫光比例较高
C. 湿度较高
D. 温度较高
分析:根据实际经验,森林下层植物所受到的光照强度较弱。

阳光照射到森林群落的树冠上,上层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红光和蓝紫光,因此,透过上层植物的树冠到达下层植物的叶片时,红光和蓝紫光相对较少。

在森林群落中,上层植物直接受阳光照射,温度较高;下层植物由于所处环境隐蔽,气候凉爽,故蒸腾作用强度较低。

因此,森林下层的温度较上层低,湿度较上层高。

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较小,在一定范围内,湿度高对光合作用有利,但湿度较高不是下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的原因。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