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病合理用药(研究运用)
慢性病防治中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合规性

慢性病防治中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合规性慢性病是指在病程较长,并且进展缓慢的疾病。
由于慢性病的性质和特点,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并且合理用药和药物合规性在慢性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合理用药和药物合规性两个方面探讨慢性病防治中的关键问题。
一、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指在慢性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病情特点和药物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选择、用药方案制定和用药监测等。
合理用药能够确保药物的疗效最大化,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最小化,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药物选择与个体差异在慢性病防治中,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和病情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不同慢性病的治疗,医生应根据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确定适合患者的药物类型、剂量和用法用量。
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其他疾病的药物治疗情况,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2. 用药方案制定与依从性合理的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制定,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信息传递。
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且便于患者遵守的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的剂量、用法用量、频次和疗程等。
同时,医生还应详细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相关信息,如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3. 药物监测与调整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药物的疗效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药物监测和疗效评估。
患者应按医生的指导进行定期复诊和检查,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药物合规性药物合规性是指患者在慢性病治疗中,按照医生的建议和用药方案,正确、规范地使用药物,并且坚持长期用药。
药物合规性对于慢性病防治的成功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和治疗成本的控制。
1. 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知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向患者传递关于药物治疗的知识和信息。
医生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如口头讲解、书面资料、宣教视频等,帮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等,从而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知水平。
慢性病防治中的合理用药和避免滥用

慢性病防治中的合理用药和避免滥用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合理用药和避免滥用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合理用药和避免滥用药物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慢性病的防治。
一、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指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药物治疗:1. 依据疾病特点选择药物:不同的慢性病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以选用降压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选用降糖药物。
在选择药物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
药物的剂量、使用频率以及使用时间等都需要遵守。
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导致疗效不佳或产生不良反应。
3. 定期复查和调整用药方案:慢性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调整用药方案。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指导。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效果,适时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遵守药物禁忌和注意事项: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了解药物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避免因用药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避免轻视或忽略。
二、避免滥用药物滥用药物是指在治疗过程中过度依赖药物、滥用药物或不当使用药物,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
为了避免滥用药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遵循“药物只是治疗手段,而不是唯一解决办法”的原则。
慢性病的治疗并不仅仅依靠药物,还包括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患者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控制饮食,适度锻炼,减轻病情,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2. 注意避免依赖性药物的使用。
某些药物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对于这些药物的使用要特别谨慎。
如果患者需要使用此类药物,应尽量缩短使用周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逐渐减量或停药。
3. 谨慎使用非处方药。
某些慢性病患者在自行购买药物时,往往会选择非处方药。
常见慢性病合理用药

常见慢性病合理用药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病情进展较缓慢的疾病。
这些疾病常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而药物治疗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但慢性病的长期治疗往往会导致药物副作用和药物耐受性,因此,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慢性病的合理用药策略。
糖尿病合理用药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糖尿病合理用药的主要策略是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如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药物、格列美脲等。
这些药物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适用于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
可以使用人类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等。
使用胰岛素需要定期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监测和调整用药方案。
高血压合理用药高血压是指静脉血压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压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氟苯尼双等。
这些药物通过促进钠的排泄,使体内容量减少,从而降低血压。
•ACEI和ARB类降压药物:如贝那普利、厄贝沙坦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或作用,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这些药物能够防止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监测和调整用药方案。
高血脂合理用药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的情况,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脂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脂水平,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常用的降脂药物有:•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或加速胆固醇的代谢,使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降低。
•纤维酸类药物:如贝特类药物。
常见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常用药物合理使用建议

常见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常用药物合理使用建议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病情进展缓慢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合理使用家庭常用药物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常见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常用药物合理使用建议进行探讨。
首先,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物是常见的家庭常用药物。
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其次,定期测量血压,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控制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量,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西红柿等,以帮助降低血压。
其次,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使用降糖药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定期检查血糖水平,以便调整用药剂量。
其次,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定期进行眼科、肾脏等相关检查,以及接种疫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冠心病患者在家庭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也需要特别关注。
冠心病患者常常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
首先,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调整用药方案。
其次,冠心病患者在使用药物的同时,还应注意控制饮食,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保持适量的运动,以帮助控制血脂水平和稳定心脏状况。
除了以上几类常见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常用药物合理使用建议外,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其次,患者在使用药物的同时,应遵循医嘱,不可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此外,患者应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合理使用家庭常用药物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慢性病管理合理用药指南

慢性病管理合理用药指南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慢性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合理用药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慢性病管理的角度出发,为您介绍慢性病管理合理用药的指南。
一、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慢性病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患者的慢性病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以达到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二、合理用药的原则1. 个体化原则: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各异,用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2. 综合治疗原则:慢性病管理不仅仅是药物治疗,还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营养调理等多方面的治疗手段。
3. 安全有效原则: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4. 规范用药原则: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频次。
三、常见慢性病的合理用药指南1. 高血压(1)降压药物: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等,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2)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停药或漏服药物。
2. 糖尿病(1)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药物,患者需根据血糖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2)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在用药的同时,还需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3. 心血管疾病(1)抗凝药物:心血管疾病患者常需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用药需遵医嘱。
(2)运动锻炼: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用药的同时,还需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四、慢性病管理的注意事项1. 定期复诊: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诊,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 注意生活方式:慢性病患者在用药的同时,还需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慢性病患者在用药时需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常见老年慢性病用药分析及对策

常见老年慢性病用药分析及对策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药动力学、身体对于药物的敏感程度以及机体内部环境都与其他年龄层次的患者具有不同的特点。
目前,老年人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频率较高,这已经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程度以及生命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常见老年慢性病用药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对其策略进行探讨则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标签:社区;老年;慢性病;用药目前,药学服务的热点也是重点问题就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问题。
对于老年人群而言,他们需要更为专业便捷的药学服务。
近年来,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在不断的完善,很多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也逐渐建立起来,这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特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年龄都比较大,生理机能也都在逐渐的退化,所以所服用的药物吸收效果欠佳,新陈代谢也都比较缓慢。
老年人在用药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一次少量服用的方法,在具体用药的时候也都会考虑患者的身体特征与技能情况,以便及时将给药的方案进行调整[1]。
老年人要比年轻人更容易对药物敏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老年慢性患者在服用一些抗焦虑、镇静催眠的药品以及CNS抑制剂的时候,都会出现走路不稳、神经混乱、失禁以及骨折等比较危险的现象。
根据相关的研究,老年患者若是服用地西泮,那这种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要比年轻人长4~5倍,另外,服用地西泮所导致睡醒后仍然困倦的频率要比年轻人高出2倍左右;老年人肾脏功能开始衰弱,在服用西咪替丁之后容易出现精神错乱等。
1.2 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身体机能以及内环境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已经不再能够保护机体不受体位低性血压的影响,因此,若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有服用α-受体阻断药物,那么就会出现体位低血压的现象[2]。
1.3 低钠血症对于老年人来说,低钠血症是一种恶性症状,将会对身体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若是存在充血性心衰,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出现呕吐就会导致胃肠道钠丢失,另外使用利尿剂也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出现低钠血症。
常见病的合理用药

(4)愈喘气雾剂:含异丙肾上腺素及愈木酚甘油醚及维生素C等。本品既可平喘又可祛痰,适用于哮喘发作,亦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高血压、甲亢病人慎用。
(5)丙酸培氯松气雾剂:本品不仅有解痉、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作用,而且还有消炎和抗渗出等作用,对长期依赖口服激素的支气管哮喘者,换用本品,口服激素可逐渐减量或不用,如将此药由鼻腔喷人,还可治疗过敏性鼻炎,能提高控制哮喘发作的疗效。本品无支气管扩张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急性哮喘发作,可加用支气管扩张药或激素制剂。
(2)解痉平喘。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解痉平喘药:①β2受体激动剂如喘乐宁、喘康速气雾剂等。②抗胆碱能药如溴化异丙托品等。③甲基嘌呤类如优喘平、茶喘平等。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使用,尽管并非所有患者用药后肺功能都会有所改善,但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3)糖皮质激素类,如强的松,每千克体重0.4~0.6毫克,每日服用,连续2~3周。如果能明显改善肺功能,可考虑长期应用,但应及时减量到最低有效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品不可与拟肾上腺素类平喘药合用,以免引起心律失常,亦不可长期使用或超量给药,以免引起淬死。
109.支气管哮喘病人应禁用、慎用哪些药物?
常见慢性病的临床合理用药-3438-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438-常见慢性病的临
床合理用药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感冒:重视对症治疗,合理选择药
物
1、《普通感冒规范诊疗的专家共识》中临床运用最广泛的镇咳药是()
A、伪麻黄碱
B、马来酸氯苯那敏
C、对乙酰氨基酚
D、右美沙芬[正确答案]
2、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以()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A、胸部
B、肺部
C、鼻咽部卡他[正确答案]
D、口腔
3、()是促使CRD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外因
A、吸烟
B、感冒[正确答案]
C、饮酒
D、咳嗦
4、普通感冒频率是成人每年发病()
A、2-5次
B、1-4次
C、2-6次
D、2-4次[正确答案]
5、区分于普通感冒的特征,其中不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降糖药的分类
➢ 促胰岛素分泌剂: • 磺脲类:格列吡嗪(秦苏、美吡达、迪沙、瑞易 宁)、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
• 格列奈类:瑞格列奈(诺贺龙)、那格列奈 (唐 力)
➢ 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文迪雅)和吡格列酮 ➢ 双胍类: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阿卡波糖
5
专业应用
❖ 用药十忌
➢ 忌自行乱用药 ➢ 忌间断用药 ➢ 忌无症状不服药 ➢ 忌频繁换药 ➢ 忌不测血压,凭感觉
用药 ➢ 忌血压降低过快 ➢ 忌晚临睡前用药 ➢ 忌用药不达标
➢ 忌单纯依靠药物治疗
➢ 忌单一药物应用(除 轻型高血压)
6
专业应用
糖尿病用药
❖ 24小时血糖浓度与胰岛素分泌变化
7
专业应用
8
专业应用
❖ 药物的效力:
▪ 短效:糖适平、美比达、迪沙片、甲磺丁脲、诺和龙 等,日服3次。
▪ 中效:优降糖、达美康,日服1-2次。 ▪ 长效:瑞易宁、格列美脲,日服1次。
9
专业应用
❖ 合理用药方法和时间
➢ 需餐前服用药物 • 早餐前一次服用药物:各种缓(控)释剂一般在 早餐前15~30分钟服用。
时至下午14时血压最低。
3
专业应用
❖药物的效力 :
许多降压药的“时效性”,即服药后开始起效的时间 大多在1.5—2小时达高峰;持续药效时间如长效降压药 (缓释或控释剂),可持续24小时平稳降压,中效药为8— 12时左右。
长效:拜新同(控释片) 中效:硝苯地平(缓释片)、络活喜 短效:尼莫地平等
运动影响等。
15
专业应用
❖ 适当性
➢ 用药适当表现在给药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患者作出准 确诊断并确定治疗目的后,要正确选择药物,制定恰 当的剂量、单剂量给药的间隔时间、适当的治疗天数 和治疗周期、适宜的给药途径、适当的联合用药,这 些都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
16
专业应用
❖ 经济性
➢ 指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应尽可能低。即以 尽可能少的药费支出换取尽可能大的治疗收益,减轻 病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能够找到一种经济有效的治 疗方案,实现“少花钱,治好病”的目标。
19
专业应用
❖ 因此,充分发挥非药物治疗的作用控制病情,就 可以减少用药,既减少药费开支,又减少了药物 的毒副作用。
❖咨询电话:(周一至周五)
20
专业应用
21
专业应用
12
专业应用
❖ 合理的用药时间
➢ 他汀类降脂药:正确的用法是空腹服用,一般在饭后 2个小时后或饭前30分钟至1小时左右服用效果最好。 由于胆固醇具有夜间合成增加的特点,所以此类药物 如每日给药一次,则宜晚间服用。
➢ 贝特类降脂药:如非诺贝特,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 0.1g,每日3次,维持量每次0.1g,每日1-2次。为 减少胃部不适,可与饮食同服。
常见慢性病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室
目录
1 高血压用药 2 糖尿病用药 3 血脂异常用药 4 慢性病合理用药的原则
2
专业应用
高血压用药
❖ 血压24小时正常波动曲线:
科学研究证实:大多数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在24小时内有“二高二低”的生物
钟节律变化。即早6-8时、下午16-18时血压最高;夜里零点至3时和中午12
4
专业应用
❖ 合理的用药时间
➢ 长效药“一定要在晨起立即服药” ➢ 中效药,另一次服药时间“只能在下午16—17时服用”
❖ 其道理就是把药物作用高峰时间和血压升高时间完全对应起 来,达到既理想降压又安全降压的目的。
❖ 只有科学合理的用药,即使白昼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又不 使夜间血压过度降低,才能起到稳定24小时血压的目的。 同时实践证实这样服药比均衡给药的中风发生率明显下降。
• 需三餐前服用的药物:磺脲类中短效制剂。
• 只需早晚餐前服用的药物:中长效磺脲类药物如 格列苯脲、格列齐特
➢ 需餐后服用的药物:二甲双胍这类药物 ➢ 餐中服用的药物:主要为阿卡波糖(拜糖平)和伏格
列波糖 (倍欣)
10
专业应用
❖ 使用注意事项
➢ 知道药名 ➢ 了解药物排泄途径 ➢ 进食量准确运动规律 ➢ 吃的少降糖药要减量 ➢ 认识药物的副作用 ➢ 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 监测记录 ➢ 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周期
13
专业应用
❖ 使用注意事项
➢ 长期服用:长期服用或终身服用
➢ 定期复查血脂、肝、肾功能:服药后1~3个月应复查 血脂、肝及肾功能。长期服药时可3~6个月复查一次。
➢ 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服用降脂药物还应坚持调整饮食 及改善生活方式,同时进行体育锻炼,以增进药物的 疗效。
➢ 慎用可使血脂升高的药物:如利尿剂、胺碘酮、糖皮
17
专业应用
慢性病的根本治疗策略——标本兼治
药物治疗
(治“标”)
非药物干预
(治“本”)
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饮食和能量过剩、身体活动不足、吸烟、饮酒)
18
专业应用
❖ 非药物干预——实现减少和降低慢性病发生的 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
❖ 药物治疗——实现改变症状,缓解疾病引起的 痛苦和进一步恶化;
质激素等。
14
专业应用
常见慢性病合理用药的原则
❖ 安全性:
➢ 作为诊断、预防、治疗疾病的药物,由于其特殊的药
理、生理作用,使这具有两重性,即有效性和不安全
性,包括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等。所谓“是药三分
毒”,提醒人们请注意药物有害的一面。
❖ 有效性
➢ 药物治疗有效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人所患疾
病的轻重、心理状态、药物相互作用、并发症和饮食
11
专业应用
血脂异常用药
❖ 常见的降脂药物
➢ 主降胆固醇的药物:常用的有消胆胺、降胆宁等; ➢ 降胆固醇兼降甘油三酯的药物:以他汀类为主,包括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及血脂康等; ➢ 主降甘油三酯也可降胆固醇的药物:以贝特类常用,
包括苯扎贝特、菲诺贝特、吉非贝齐等,还常用的有 烟酸及其衍生物(如烟酸肌醇酯、阿昔莫司)和(W3)脂肪酸(如鱼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