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水沟顶板安全风险专项辨识

担水沟顶板安全风险专项辨识
担水沟顶板安全风险专项辨识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议纪要

一、会议时间:2017年12月20日

二、会议地点:公司三楼会议室

三、主持人:矿长

四、参会人员: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

采煤副总工程师安监科技术科采掘队组负责人五、风险辨识环节:针对山西中煤担水沟煤矿发生“1?17”重大顶板事故

六、会议内容:

2017年12月20日,在公司×××会议室,×××矿长组织×××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等分管领导和安监科、技术科、采掘队组负责人,针对2017年1月17日山西中煤担水沟煤矿“1?17”重大顶板事故,组织开展专项辨识评估,相关内容如下:

1.副立井提升设备安全保护装置失效,安全保护装置失效,运行超速……。

3.本矿曾经经安排井口电焊作业,有电焊火花产生……。

……。

经过讨论共辨识评估重大安全风险2项,见附表“专项辨识评估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根据此辨识评估结果,机电科负责修订完善井口电焊安全技术措施,制定提升系统大修计划并尽快实施。

针对山西中煤担水沟煤业有限公司“1·17”重大顶板事故专项安全风险

辨识评估报告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梅花沟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

2017年1月17日10时45分,山西省朔州市中煤集团担水沟煤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0人死亡。为确保安全生产,深刻汲取事故教训,2017年12月20日,矿长xxx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召开了针对担水沟煤矿1.17事故进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会议,对8102综采、5104和2104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对存在风险的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杜绝事故发生。

一、会议要求:

1、相关科室、组队负责人将辨识结果告知于各自所辖区域员工;

2、将此次辨识成果应用于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中;

3、采掘队组按照管控措施,对各自施工作业的危险区域进行严格管控。

二、评估结论:

本次辨识共辨识出重大危险的有6条,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设定了重大安全风险区域作业人数上限(采煤工作面不得超过20人,掘进工作面不得超过8人),并要求将此次辨识成果应用于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中。

山西怀仁中能芦子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6月20日

一、评估范围

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范围主要以顶板及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危险源为主。

一、1.17事故情况

(一)“1·17”重大顶板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

山西中煤担水沟煤业有限公司4203采煤工作面胶带顺槽锚杆长度不够,没有起到锚固作用,在进行巷道维修时,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发生冒顶,导致人员被埋。

(二)“1·17”重大顶板事故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巷道支护设计不合理。4203工作面胶带顺槽巷道高3.3米,顶板支护锚杆长2.2米,冒顶处煤厚5.6米,锚杆未进入煤层顶部岩层,没有起到锚固作用。

2、矿压观测弄虚作假。4203采煤工作面胶带顺槽安设的顶底板位移观测记录顶底板移近量全为0,与该巷道压力显现明显、巷道底鼓严重等事实不符。

3、矿井采掘接替紧张,上一阶段的矿压未稳定就开始施工新工作面。4203工作面掘进施工时,相邻的4202工作面正在回采。

4、超能力组织生产。该矿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年,每月产量

应在7.5万吨左右,但2016年11月份生产原煤40万吨,12月份生产原煤26万吨。

二、风险辨识:

参会人员在充分讨论下,针对我矿现回采、掘进工作面:3020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30103回采工作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明确了17项可能引发顶板灾害的危险,具体如下:

(1)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时两巷及工作面支护强度不足,易造成顶板事故。

(2)掘进工作面掘进施工过程中支护质量较差,锚网索支护不符合规程要求,锚杆安装质量、金属网挂设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时,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3)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时,支架初撑力达不到要求,易发生大面积顶板垮落,造成顶板事故。

(4)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顶板出现离层,未及时处理,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5)综采工作面检修采煤机或更换大型设备前,未采取护帮护顶措施或措施不到位和支架间隙过大,顶板暴露时间较长,易造成顶板冒落伤人事故。

(6)综采工作面上隅角悬顶面积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可能造成顶板大面积垮落伤人的安全风险。

(7)综采工作面上、下出口超前支护失效或间排距不符合要求,易发生顶板冒落、单体支柱倾倒、巷道片帮伤人。

(8)综采工作面两巷片帮伤人。

(9)综采工作面在处理两巷漏帮、顶板破碎时,未严格按照措施施工或处理方法不正确,处理过程中无人监护,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10)综采工作面在超前支护区域回撤单体液压支柱前未检查支柱是不完好或顶板情况检查不到位,可能发生顶板事故。

(11)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检修时,未检查周围顶板、巷帮或检查不到位,片帮或顶板破碎掉渣,易发生顶板片帮事故。

(12)综采工作面割煤过程中,未按规程规定进行移驾,出现顶板离层、破碎,易造成冒顶、片帮。

(13)综采工作面没有矿压观测资料,没有摸清围岩活动规律易造成顶板冒顶

支护设计不合理,支护轻度不够,不能有效、合理控制顶板,易造成顶板冒落。

(14)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未逐根进行压力试验,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超过8个月后,未及时进行检修,也未进行压力试验,可能造成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足或支护强度不够发生顶板离层垮塌事故。

(15)掘进工作面若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定,岩巷掘进工作面不加强悬矸活石清找,易造成冒顶片帮。

(16)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空顶作业、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或临时支护使用不符合要求,易造成冒顶和片帮。

(17)未开展顶板离层监测或监测方法不符合要求,易造成顶板事故。

三、风险评估

本次专项风险辨识评估采用风险矩阵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了逐项评估(详见安全风险评估表1),其中:重大风险2项、较大风险15项、一般风险5项、低风险项(详见表2)

三、风险分级管控

四、评估应用

根据辨识评估结果。编制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时应当考虑以上辨识评估内容。

第二节、管控措施

根据风险清单,制定专项管控措施如下:

综采工作面管控措施

1、要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移架时要及时迅速,片帮严重端面距较大时,要及时把护帮板打出支护梁端顶板,或者移超前架支护。顶板破碎时,要紧跟煤机前滚筒后立即移架,防止前方漏、冒顶。相邻支架顶梁要升平,不得出现明显的高低差,空顶处要及时接实封严。支架工与煤机手要配合好,不得出现煤机滚筒割支架前梁或护帮板等现象。

2、支架升起后,必须达到初撑力要求。

3、工作面上下端头不放煤的支架,尾梁插板全部伸出,尾梁摆起距后部运输机机头尾上端0.5m,除特殊情况外放煤控制器要锁好,以维护上下端头出口处的顶板,任何人不得随意操控。

4、工作面要严格控制好层位和采高,沿底板回采。

5、出口和端头支护、两巷超前支护如因检修设备等原因需架棚或改柱时,必须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打好临时单体支柱,并打紧打牢铰接梁的水平楔。超前支护要架设牢固,不得提前或滞后拆除。

6、顺槽巷出现网兜时,要将网兜放掉并把网重新联好。巷道冒顶或片帮严重段要补打锚杆。如发现巷道受压变形、顶帮开裂严重以及发生冒顶时要编制专门措施进行处理。

7、支护铰接顶梁要统一,不同型号规格的铰接顶梁不得混用。

严禁出现任何形式的单脚棚(包括长钢梁、木梁等顶梁)。

8、加强顶板监测管理。综采队需每天对巷道的顶板及两帮情况进行观察,重点地段要挂警示牌,将每天的顶板及两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对于有顶板冒落及煤壁大面积片帮预兆的地段,必须进行提前支护。支护方式由生产科、安全科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方案,综采队负责施工。

9、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加快工作面推进度,提高回采率。

10、当顶板破碎时,采煤机割煤后必须及时进行移架支护,移架跟不上时必须停止割煤,采煤机割煤后及时将护帮板打出。

11、顶板破碎压力大时,要坚持先维护顶板后移架。在两组支架间的煤壁侧用单体柱配合4m圆木或半圆木架顺山棚刹顶,托住圆木或半圆木后,再移相邻支架。

12、若顶板破碎并有冒顶或空洞时,应立即进行刹顶背帮,然后进行割煤。

13、煤壁片帮范围较大时要及时超前进行移架。移架后,工作面端面距超过700mm时,应打贴帮柱;超过1.0m时,除打贴帮柱外应打中间点柱进行加强支护。

14、处理片帮、冒顶事故时,必须坚持迅速快捷的原则,缩小范围,自外向里,由边缘向中央,循序进行;现场要有专人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协调作业,并有专人观察顶板情况,退路要畅通,物料要充足,工具齐全。

15、处理顶板问题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13204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一章专项辨识评估对象概况 1.工作面概况 1.1工作面位置、周边关系及开采情况 工作面位于二采区的东部,西部隔25m煤柱为13203工作面采空区;南部到二采区回风大巷;北部到本工作面切眼,东部隔25m煤柱为矿井边界,上部8、9号煤层均不可采。地面的相对位置是砖窑沟东南,武家庄西南,地表为荒坡及耕地,13204工作面对应地面为沙坪村东北, 1.2地形地物 地面标高1022 m~1104 m,井下标高,965 m~972 m 1.3工作面参数、开采技术条件及煤层赋存特征 (1)工作面几何参数 走向长度1126/1146,倾斜长度180,面积204480。 (2)工作面煤层赋存特征 开采煤层13#,煤层厚度平均13.22m,煤层结构复杂,有1~4层夹石,煤层倾角为2°-6°,煤层硬度3~44°,煤种长焰煤,稳定程度较稳定 13#煤层顶底板情况是伪顶、直接顶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厚度1.5~3m,老顶岩性为粗粒砂岩,厚度5~14m。底板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厚度平均0.6m。

第二章专项辨识评估责任体系 2017年8月28日在矿四楼会议室,成立专项辨识评估领导小组,组长周庆前,成员见下表,对13204综采工作面进行了新工作面设计前的专项辨识评估。 13204工作面设计前安全风险专项辨识人员名单 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3.1 风险点划分

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现将13204工作面作为一个风险点排查。 3.2.1 危险源辨识 对13204综采工作面风险点危险源辨识如下: 环境因素: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表陷落等危险源。物的因素(设备设施):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单体液压支柱、乳化液泵站、移动变电站等。 人的因素(作业活动):开采煤机、开刮扳输送机、操作泵站、打设支柱、检修设备等。 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要求,只对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以下只对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地表陷落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估。 3.2.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工作面两巷在掘进过程中各揭露2条断层,断层处前后煤层裂隙多、易冒顶、片帮,回采时应加强断层带顶板及巷道管理。 该工作面煤层走向NE,倾向NW,煤层倾角2°~6°平均4°。煤层褶曲处裂隙节理发育,致使煤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易冒顶、片帮,对回采和支护管理有影响,回采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局部冒落及片帮现象,回采时应加强顶板及巷道管理。

本省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本省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本省担水沟煤矿冒顶重大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6月20日

本省担水沟煤矿冒顶重大事故专项辨识评估人员签字

本省担水沟煤矿冒顶重大事故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一、辨识评估会议时间:2017年6月20日 二、辨识评估会议地点:四楼会议室 三、辨识评估主持人:矿长鲁占发 四、辨识评估参会人员:董事长范金发、生产副矿长徐振荣、总工程师周庆前、安全副矿长朱建国、机电副矿长郭永孝、通风副矿长赵建翔、行政副矿长尹杰、机电副总陶志清、通风副总李振清、调度指挥中心主任张日军、安监科科长李刚、地测科科长郭孝文、机电科科长张瑞华、通风科科长白洁、技术科科长陈新宙、行政综合办主任苗成、综采队队长杨正兵、机掘队队长冯日宏、机运队队长冯利敬。 五、风险辨识评估项目:针对本省担水沟煤业有限公司发生冒顶重大事故、开展矿井全覆盖顶板重大风险辨识 六、风险辨识评估方法:作业现场危险性评价法(LEC 法)、七、辨识评估会议内容: 2017年6月20日,在我矿四楼会议室,矿长鲁占发组织,董事长范金发、生产副矿长徐振荣、总工程师周庆前、安全副矿长朱建国、机电副矿长郭永孝、通风副矿长赵建翔、行政副矿长尹杰、机电副总陶志清、通风副总李振清、地测副总张日军、安监科、技术科、调度指挥中心、机电科、地测科、

通防科等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参加,针对2017年1月17日,我省担水沟煤业有限公司4203采煤工作面胶带顺槽锚杆长度不够,没有起到锚固作用,在进行巷道维修时,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发生冒顶,导致人员被埋,造成10人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对我矿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各运输巷道开展专项辨识评估,相关内容如下: (一)、辨识范围 1、13203工作面两巷的维修 2、13204掘进工作面 3、辅运大巷、主运大巷、主回风巷 (二)、重大风险因素辨识 1、13204掘进巷道930米处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要 (三)、重大风险管控措施 1、认真吸取担水沟煤业公司事故教训、全面剖析事故原因,一是支护设计不合理;二是顶板管理措施不落实;因此我矿需提高风险防范意思,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严防同类事故发生。 2、对13204掘进工作面质量不合格工程,认真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确保质量达标。 八、重大风险辨识评估运用 1、对井下在用巷道、施工巷道进行一次全面隐患大排查。检查在用巷道的支护状况、掘进施工巷道的工程质量情况、修护巷道的措施落实情况、采煤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情况、应力

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

石湖矿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 2018年4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安全风险辨识 (1) 第一节安全风险辨识原则 (1) 第二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1)

第三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级标准 (1) 第四节安全风险因素 (2) 第五节安全风险辨识 (5) 第二章安全风险评估 (15) 第一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5) 第二节安全风险评估 (19) 第三章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25) 第一节瓦斯灾害管控措施 (25) 第二节火灾防治管控措施 (29) 第三节顶板灾害防治管理措施 (31) 第四节支护设备(支柱)防治管控措施 (34) 第五节其他类灾害防治管控措施 (35) 第一章安全风险辨识 第一节安全风险辨识原则 以重大危险源为重点,突出对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引发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建立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切断风险转变为隐患的链条,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第二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主要包含51000工作面范围内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运输等系统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重大危险因素。 第三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级标准 在“煤矿安全风险管控”辨识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规范确定的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标准,结合我矿实际,制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A类、Ⅰ级)、较大风险(B类、Ⅱ级)、一般风险(C类、Ⅲ级)和低风险(D类、Ⅳ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其中: 一、重大风险(A类、Ⅰ级、红):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二、较大风险(B类、Ⅱ级、橙):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三、较大风险(C类、Ⅲ级、黄):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四、一般风险(D类、Ⅳ级、蓝):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第四节安全风险因素 一、瓦斯: 矿井属于瓦斯矿井。根据201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结论,本矿绝对CH4涌出量为1.85m3/min,相对CH4涌出量为0.49m3/t,绝对CO2涌出量为2.29m3/min,相对CO2涌出量为0.61m3/t,依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相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7月5日

前言 为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的通知、山西安监函〔2017〕47号《关于认真做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宣贯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建设工作。 为高质量地搞好安全风险分级和辨识评估工作,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矿井上下所有主要作业场所和相关作业范围,进行全面排查和分级,针对水、火、煤尘、瓦斯、顶板等主要灾害和运输系统、大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致灾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分级和评估,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空间分布图,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1)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8)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8) 第四部分风险管控措施 (13) 附件: (16)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序号姓名职务签字备注 1 矿长 2 总工程师 3 生产副矿长 4 机电副矿长 5 安全副矿长 6 机电副总 7 采掘、防治水副总 8 通风副总 9 生产科长 10 安检科工程师 11 机电科工程师 12 通风队工程师 13 采煤工程师 14 掘进工程师 15 防治水主管 16 测量主管 17 监控主管

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

Fuhdasuyhgasdf 10工作面设计前专项辨识评估 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7年8月5日 会议地点:综合楼调度会议室 主持人:矿总工程师 参会人员:地测科科长通风技术科科长 安全科科长机电科科长 生产科科长防治水科科长 通风区队长职业病防治科 监控室主任掘进队技术员 综采队技术员调度安全指挥中心主任 风险辨识范围:02工作面 2017年8月5日,在公司综合楼调度会议室,张红兵矿总工程师组织通风技术科、安全科、生产科、机电科、地测科、调度安全指挥中心、综采队及掘进队等相关业务科室和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经验判断法,针对W31002综采工作面回采设计,重点对该辨识范围内瓦斯、水、火、煤尘、顶板、运输系统、供电、通风、职业病等危险因素,开展专项辨识评估,具体内容如下: 一、风险辨识 1、顶板

(1)W31002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悬顶距离过大,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垮落; (2)W31002综采工作面三角区、两顺槽顶板维护作业时,容易造成片帮、冒顶; (3)W31002综采工作面回采梯次减撤架作业时,回风顺槽控顶距可能较大,容易冒顶; (4)W31002综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存在褶曲,容易造成工作面冒落现象; (5)W31002综采工作面回采可能受DX20陷落柱的影响,易造成冒顶。 2、瓦斯 (1)W31002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可能造成瓦斯积聚; (2)W31002综采工作面推进至DX20陷落柱时,有毒有害气体涌出量增大; (3)W31002运输(回风)顺槽的高冒区可能造成瓦斯积聚; (4)光感式瓦斯检查仪、甲烷传感器和便携式瓦斯检查仪监测数据出现误差; (5)W31002运输顺槽挖设的水仓可能造成瓦斯积聚。 3、煤尘 (1)W31002综采面采煤机、前后溜、皮带运输各转载点未安装喷雾装置、未及时打开或损坏,造成煤尘飞扬; (2)W31002综采面推进至DX20陷落柱和过褶曲构造采用爆破作业时,可能造成煤尘积聚;

机电提运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机电运输专业生产期间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四月

前言 为贯彻执行煤安监行管〔2017〕5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通知,晋煤安发〔2017〕181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建设工作。 为高质量、高效率地搞好安全风险分级和辨识评估工作,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矿井上下所有主要作业场所和相关作业范围,进行全面排查和分级,针对水、火、煤尘、瓦斯、顶板等主要灾害和运输系统、构造、大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至灾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分级和评估,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空间分布图,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

机电专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一、供电系统基本情况 矿井采用10kV双回路电源供电。一回电源线路来自弓家庄110kV变电站的10kV母线段,供电距离4km,另一回电源线路来自交口35kV变电站的10kV母线段,供电距离6km,采用两趟导线型号LGJ-185架空线路输送至地面变电所。两回路电源安全可靠,能满足矿井供电要求。地面10kV变电所内设2台S11-1000/10/0.4型变压器,运行方式为一用一备运行,负荷保证率为100%。主要通风机、地面空压机房、监测监控系统均实现了双回路双电源供电。 矿井井下采用10kV双回路电源供电,中央变电所两趟电源线路由地面10kV变电所不同母线段馈出,采用两趟MYJV22-8.7/10-3×95 mm2型电力电缆敷设至中央变电所,线路长约450m。 中央变电所内安装14台PJG系列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永磁机构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安装2台KBSG-200/10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排水及大巷、运输供电,2台KBSG-100/10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风机专用。 入井电源线路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井下局部通风机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及双风机双电源供电,并能自动切换,井下电气设备装有漏电、过流、接地三大保护,掘进工作面实现了瓦斯风电闭

(完整版)1.1专项辨识评估会议纪要

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7年6月1日 09:00 会议地点:调度三楼会议室 主持人:殷绍林 参会人员:马文峰、张海云、张明仕、杨富均、周斌蒋金华、丁正付、游兵、李志红、李盛平、谢世林、蒋敏杨旭宗、邓松林、吴必建、唐扬国、晋加兵、冉伟生、邓文风险辨识环节:雷雨极端天气供电安全 会议主要内容: 2017年6月1日,在矿调度三楼会议室,总工程师殷绍林组织调度室、通风科、机运科、安监处、采煤一队、三队、五队、掘进一队、三队、五队、开拓队、准备队、机电队、机运队、通维队等相关业务科室和井下作业单位,针对雷雨季节极端天气供电安全开展专项辨识评估。 一、风险辨识 4月至10月为雷雨季节,根据我矿所处地理位置及历年的情况,可能会发生雷击而造成的无计划停电事故。因雷击造成无计划停电事故,继而可能有矿井主通风机停止运行、井下作业碛头局扇停止运行、井下排水点水泵停止工作;导致井下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集聚、煤巷与半煤巷掘进碛头瓦斯集聚、甚至瓦斯爆炸事故;排水点水泵停止作业则可能导致设备、巷道被淹。 二、风险评估

本次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逐项评估。该方法采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D=L×E×C。其中:L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表示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表示可能造成的后果、D表示危险性。安全风险评估按危害程度、控制能力和管理层次将安全风险划分为重大安全风险和一般安全风险两个等级。D值大于270,确定为重大风险,小于270确定为一般风险,评估参数详见表1。 表1 评估参数表 通过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共辨识出一般风险5项,无重大风险,详见表2。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范例

案例示范: ××煤矿 ××××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1)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2)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2) 第四部分风险管控措施 (7) 附件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10)

××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煤矿生产能力600万吨/年,采用平硐开拓,布置主平硐、副平硐、进风斜井、回风斜井四条井筒;主采2号煤层,平均厚度米;井下布置2个综采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顶板:2号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基本顶为细粒砂岩,中等稳定。 2.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t,绝对瓦斯涌出量min,采煤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t,绝对瓦斯涌出量min,掘进绝对瓦斯涌出量为min,属高瓦斯矿井。 3.煤尘:2号煤挥发分%,煤尘具有爆炸性。 4.自然发火:2号煤层不易自燃,自然发火期大于12个月。 5.矿井水:矿井正常涌水量37m3/h,最大涌水量56m3/h。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6.冲击地压:2号煤层顶底板均为有弱冲击倾向性岩层,煤层无冲击倾向性。 7.运输提升:主运输采用阻燃型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 … …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及下一年度采掘范围。根据矿井五年生产接续规划,下一年度矿井采掘作业集中在三采区、四采区两个采区,各采区分别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和2个综掘工作面,总产量600万吨,进尺7300米,采掘范围具体为: 综采一队回采三采区2303工作面,采完接2304工作面。 综采二队回采四采区2401工作面,采完接2402工作面。 综采活动范围为:2303、2304、2401、2402工作面回采。 综掘活动范围为:2304、2305、2402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 … …。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年××月××日,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名单详见签字表)召开了年度安全风险辨识会议,布置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职责分工,并由安全副矿长组织风险辨识评估知识培训。 ×至×日各小组分头收集资料,开展风险辨识评估;×日安检科对辨识评估报告、清单和管控措施进行汇总整理;×日,矿长组织会审。 一、风险辨识

采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采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 评估报告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兴仁县桂兴煤矿 11806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二〇一七年九月

11806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编制: 参加人员: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11806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 评估报告 2017年9月10日,总工程师晏中科组织生产技术科、通风科、机电科等业务科室的相关人员,对11806采煤工作面进行了安全风险专项辨识,共梳理出该采面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3项,较大安全风险6项。并对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管控措施。 一、采面的基本情况 11806工作面是一采区M18煤层第4个工作面,位于北翼。工作面以西为11808回风巷(已回采结束),以东为11804备采工作面。以北为井田边界保护煤柱。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M18煤层,通过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赋存较稳定,属于可采煤层。煤层厚度在~2m之间,煤层倾角为20°~23°。 通过前期钻孔的资料及原11808工作面的回采情况分析工作面无大的断层、区域有小范围褶曲、等地质构造。对比11804机运巷和11808回风巷掘进的情况,在工作面下部沿走向煤层有局部变薄的现象(长度40m),对开采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工作面高度,该段开采时要适当起底。 煤层的顶底板情况见下表:

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回采波及的含水层主要是其老顶,顶部含水极弱的砂岩含水层,透水性好,一般情况下干燥无水,局部可能会有少量的封存静水,造成顶板偶有少量淋水,水量小于h,该含水层与其它含水层无直接补给关系,对回采的影响较小。底部含水层对该工作面的开采基本没有影响。本工作面不接近老空水,该面无其它涌水(突水、淋水)水源。预计该面正常涌水量为h,最大涌水量h。 该工作面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对采面无大的危害。 根据瓦等级鉴定报告,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无突出危险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出具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M18煤层无爆炸危险性。

(完整版)复工复产前专项安全系统风险辨识

芦溪县南坑泉水坳煤矿 复工复产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芦溪县南坑泉水坳煤矿 二?一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复工复产前专项辨识评估人员签字

芦溪县南坑泉水坳煤矿 复工复产前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第一章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时间 矿井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时间:2017年10月23日 第二章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人员构成矿成立复产复工前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参与评估工作人员构成如下: 组长:柳建德 副组长:周建华 成员:黄明强、钟青萍、刘国新、吴未萍、赖凤萍、钟青萍、钟庚彩、陈宗航、童均 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项目 矿井复工复产前专项辨识评估 第四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泉水坳煤矿在10 月份已停产一个月,十一月份进行复工复产,在复工复产前须对井下进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评估范围主要包含:+320 运输大巷、+360-- +400 总回风巷、22032 采区工作面回风巷、22032工作面、井下电气设备、监测监控系统、 22032工作面溜子道、22032补溜子道掘进工作面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逐 项评估。该方法米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D=L X E X C。其中:L表示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表示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表示可能造成的后果、D表示危险性。安全风险评估按危害程度、控制能力和管理层次将安全风险划分为重大安全风险、较大 安全风险、一般安全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D值大于等于270 为重大风险,小于270大于等于140为较大风险,小于140大于等于70为一般风险,小于70为低风险,评估参数详见表1。 表评估参数表

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部分

第6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一、工作要求 1.工作机制 建立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体系和工作制度,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职责和流程。 2.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1)年度辨识评估。每年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2)专项辨识评估。以下情况应开展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a.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 b.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c.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反风演习、工作面通过空巷(采空区)、更换大型设备、采煤工作面初采和收尾、安装回撤、掘进工作面贯通前;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露天煤矿抛掷爆破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 d.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全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所在省份、所属集团煤矿发生较大事故后。 (3)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机制,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生产计划、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完善。 3.安全风险管控 (1)制定并落实《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列出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明确管控措施以及每条措施落实的人员、技术、时限、资金等内容; (2)划分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并符合有关

限员规定; (3)矿长及分管负责人、副总工程师、科室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本矿相关重大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区(队)长、班组长熟知本工作区域或岗位重大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作业时对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确认; (4)矿长每年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5)及时公告重大安全风险; (6)按期向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监察机构如实报告重大安全风险。 4.保障措施 (1)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2)每年组织入井(坑)人员,以及参加辨识评估人员参加安全风险知识培训。 5.发展提升 在实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鼓励煤矿区(队)长、班组长和关键岗位人员掌握相关的其他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组织作业时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确认。 二、评分方法 1.按表6-1评分,总分为100分。按照所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扣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2.项目内容中缺项时,按式(1)进行折算: C -B A ?= 100100 …………………………………(1) 式中 A ——实得分数; B ——缺项标准分数;

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煤矿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煤矿煤矿 二〇一七年八月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名单

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第一节工作面概况 (1) 第二节工作面安全生产条件 (2) 第三节工作面生产系统 (3) 第二章安全风险辨识 (9) 第一节安全风险辨识原则 (9) 第二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9) 第三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级标准 (10) 第四节安全风险因素 (10) 第五节安全风险辨识 (13) 第三章安全风险评估 (23) 第一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23) 第二节安全风险评估 (27) 第四章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34) 第一节瓦斯灾害管控措施 (34) 第二节火灾防治管控措施 (39) 第三节顶板灾害防治管控措施 (41) 第四节支护设备(支柱)防治管控措施 (44) 第五节其它类灾害防治管控措施 (45)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概况 一、概况 *****煤矿位于***旧府办事处陈贝屯村,矿井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5~13°,局部达14°,井田面积约为,批准开采 C 5b、C 6 a号煤层。矿区内构造简单,但小断层较多。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相对瓦 斯涌出量为min,矿井平均涌水量50m3/h。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t,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采用皮带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运煤。1155采煤工作面于2017年7月20日布置切眼贯通,形成通风系统。 二、工作面位置: 1155回采工作面为一盘区内最后一个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运输上山右侧,南部为1153工作面采空区隔离煤柱,东部距井田边界155m,北部为二盘区采区(未开采)。 工作面煤层顶板标高为+1400~+1385;该工作面倾向长度45~130米:工作面运输巷长度为699m、回风巷长度为682m,可采面积为69756m2。 三、地面相对位置: 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回采面地面标高为+1700~+1825m。 四、回采对地面的影响: 本回采面位于井田的东南部;地表主要为山地,地貌属黄土丘陵区;地面标高为+1700~+1825m之间,无村庄、河流及其他构筑物等地面设施,预计在开采过程中地面塌陷程度微小,应加强地面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

2018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一月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煤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90万吨/年,采用四个斜井单水平开拓,分别为主井、副井、回风井和行人井;批准开采4、7、9#煤层,4、7#煤层为剥蚀层,仅井田东北角存在,设计首采区9#煤层,平均厚度;初步划分为两个采区,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顶板:9号煤层顶板为石灰岩,泥灰岩为主,局部为泥岩,砂质泥岩,中等稳定。 2.瓦斯: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t,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min,属低瓦斯矿井。 3.煤尘:9号煤煤尘具有爆炸性。 4.自然发火:9号煤层属自燃煤层,倾向性等级为Ⅱ类。 5.矿井水:矿井正常涌水量430m3/d,最大涌水量550m3/d。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6.冲击地压:9号煤层无冲击倾向性。 7.运输提升:主运输采用阻燃型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绞车运输。

地面建设主要危险因素:各施工建设场所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矿井地面建设施工场所和各大生产系统及采掘施工范围。井巷工程计划进行井底附属硐室及集中轨道运输巷、三条采区上山等工程施工,共施工2个炮掘工作面和3个综掘工作面,施工范围具体为: 掘进一队进行行人井及等候室、集中轨道运输巷、无极绳牵引车硐室、消防材料库、永久避难硐室工程施工。 掘进二队进行井底车场、水泵房、变电所、水仓、管子道工程施工。 掘进三队进行井底联络排水巷、集中轨道运输巷、轨道上山工程施工。 掘进四队进行回风上山、截水联络巷、胶带上山工程施工。 地面绞车房、联合建筑等其他建设施工场所。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专项安全系统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要求措施

员工培训记录 一、教学目标 职工能够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促进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课时安排培训时间:8月4日下午 培训地点:炭山煤矿职工会议室培训人: 王德华、仁仕、小平 备注: 三、授课容 一、矿井瓦斯安全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 1.事故原因 (1)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设施破坏、风流短路造成巷道无风、微风引起瓦斯事故; (2)无计划停风和停电、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风筒断开或严重漏风导致瓦斯事故; (3)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造成瓦斯事故; (4)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导致瓦斯事故; (5)采掘工作面断层区域瓦斯涌出异常导致瓦斯事故; (6)巷道支架背后空间及高冒区等地点易积聚瓦斯; (7)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管理不到位,瓦斯检查不到位(空班、漏检和假检); (8)盲巷不及时密闭等情况时,一旦遇到足够引爆瓦斯的火源,完全可

能引发瓦斯事故; 2.事故危害 (1)瓦斯事故轻则引起瓦斯超限影响安全生产,重则造成瓦斯窒息伤人、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风险。 (2)瓦斯事故的危害。 (1)瓦斯爆炸时产生的瞬时温度在1850℃~2650℃之间,不仅会烧伤人员、烧坏设备、财产损失等,还可能引起火灾。 (2)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会使气体突然膨胀而引起空气压力的骤然增大,再加上爆炸波的叠加作用或瓦斯连续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压力会越来越高。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瓦斯爆炸产生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可能引起火灾和二次爆炸。 (3)瓦斯爆炸后,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尤其是爆炸后产生的高浓度一氧化碳直接导致井下人员伤亡。 (4)瓦斯爆炸可能引发煤尘爆炸事故。 3.事故原因分析 发生瓦斯事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5%~16%; (2)氧气浓度不低于12%; (3)有650℃~750℃的引爆火源存在。 在这三个条件中,氧气无法进行控制,所以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取为: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遇到引爆火源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4.管控措施 1.防止瓦斯超限的管控措施

煤矿新设备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

附录6.4 新设备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 XX煤矿斜井架空乘人装置(变化风险评估)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XX年XX月XX日

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 为了提升人员运送效率和安全可靠性,XX煤矿计划将原斜井人车运送人员更改为斜井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为了确保安全使用斜井架空乘人装置,由机电副矿长组织,相关部门参加,成立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 组长:XXX(机电副矿长) 副组长:XXX(机电科科长)、XXX(机电队队长) 主要成员:XXX、XXX、XXX(安全副矿长、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科供电主管、机电科设备主管、机电队技术员、运输队队长和运输队相关人员) 职责: 1.收集与斜井架空乘人装置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2.开展架空乘人装置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3.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转化应用。 4.补充年度风险清单及管控方案。 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本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覆盖了与斜井架空乘人装置相关的设备选型、安装、运行、维护保养,以及斜井架空乘人装置的结构。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前,相关人员收集了与架空乘人装置相关的以下资料和信息: 1.设备说明书。 2.煤矿斜井相关资料。

3.设备常见故障。 4.设备操作规程。 5.相关标准:《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 5012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煤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安全检验规范》(AQ 1038)、《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 5010)、《煤矿安全规程》、《索道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规范》(GB/T 9075)、《爆炸性环境第1 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 383 6.1)、《爆炸性环境第2 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 3836.2)、《爆炸性环境第4 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 三、设备概况 (一)使用环境条件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环境温度不超过55℃;爆炸性气体(甲烷)和煤尘的矿井中;无强烈振动和冲击的地方;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气体和导电尘埃的环境中;无大量滴水的地方;污染等级:3级;污染种类:1类;架空乘人装置工作时周围空气中的甲烷、煤尘、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不得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所规定的安全含量。 (二)基本性能参数 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基本性能参数见表1。 表 1 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基本性能参数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2017年7月5日

目录

煤矿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煤矿生产能力600万吨/年,采用平硐开拓,布置主平硐、副平硐、进风斜井、回风斜井四条井筒;主采2号煤层,平均厚度米;井下布置2个综采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顶板:2号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基本顶为细粒砂岩,中等稳定。 2.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t,绝对瓦斯涌出量min,采煤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t,绝对瓦斯涌出量min,掘进绝对瓦斯涌出量为min,属高瓦斯矿井。 3.煤尘:2号煤挥发分%,煤尘具有爆炸性。 4.自然发火:2号煤层不易自燃,自然发火期大于12个月。 5.矿井水:矿井正常涌水量37m3/h,最大涌水量56m3/h。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6.冲击地压:2号煤层顶底板均为有弱冲击倾向性岩层,煤层无冲击倾向性。 7.运输提升:主运输采用阻燃型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 … …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及下一年度采掘范围。根据矿井五年生产接续规划,下一年度矿井采掘作业集中在三采区、四采区两个采区,各采区分别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和2个综掘工作面,总产量600万吨,进尺7300米,采掘范围具体为: 综采一队回采三采区2303工作面,采完接2304工作面。

综采二队回采四采区2401工作面,采完接2402工作面。 综采活动范围为:2303、2304、2401、2402工作面回采。 综掘活动范围为:2304、2305、2402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 … …。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年××月××日,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名单详见签字表)召开了年度安全风险辨识会议,布置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职责分工,并由安全副矿长组织风险辨识评估知识培训。 ×至×日各小组分头收集资料,开展风险辨识评估;×日安检科对辨识评估报告、清单和管控措施进行汇总整理;×日,矿长组织会审。 一、风险辨识 通过经验判断法,重点对辨识范围内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共辨识出主要安全风险××项,具体如下: 1.顶板: (1)2303、2304、2401、2402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悬顶距离过大,有可能突然大面积垮落,瓦斯涌出;……。 (2)2402综采工作面运回两巷掘进过程中将穿过一条位于四采区东北部空巷,且空巷位置处围岩破碎,易冒顶;……。 (3)2304运回两巷的掘进及综采工作面回采将穿过三采区西北部DF4断层,断层落差0~3m,断层带围岩破碎,易冒顶;……。

复工复产前专项安全风险辨识

山西灵石华瀛冯家坛煤业有限公司复工复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产前编制: 审核: 审批: 华瀛冯家坛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7月5日 复工复产前专项辨识评估人员签字

山西灵石华瀛冯家坛煤业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前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一、辨识评估会议时间:2017年7月5日 二、辨识评估会议地点:二楼会议室 三、辨识评估主持人:总经理武金中 四、辨识评估参会人员:常务副矿长郜昌廷、总工程师彭明启、安全副矿长杨星林、机电副矿长王士勇、安全副总王成现、机电副总王怀东、通风副总宋卷英、调度主任薛道寒、安监科副科长曹虎、机电科科长王保刚、机电科副科长王志平、生产技术 综合科副科长郭龙龙、监控副科长梁俊杰、探放水队长孔凡成、采煤队长武虎山、掘进队长张启元等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在办公

矿井复工复产前专项风险辨识会议。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五、风险辨识评估项目:矿井复工复产前专项辨识评估 六、辨识评估会议内容: 2017年7月5日,在二楼会议室由总经理武金中组织、常务副矿长郜昌廷、安全副矿长杨星林、机电副矿长王士勇、安全科、生产科、机电科、地测科、通风科等相关业务科室,针对矿自5月8日因地面环保设施不达标被责令停工停产至今,准备复工复产,在复工复产前,开展矿井复工复产前专项辨识评估,相关内容如下: (一)现状分析 1、020108采煤工作面情况: (1)020108工作面平均倾斜长度为108m,工作面走向长度为890m,平均采高为1、1m,煤层倾角为0~8°,目前工作面已回采370m,还剩520米。 (2)020108工作面上、下两个安全出口高度、宽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出口,工作面端头支护、出口抬棚数量达到要求(3)020108. 及超前支护质量合格; (4)020108工作面泵站压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5)020108皮带运输、轨道运输及小绞车得使用均符合要求; (6)020108工作面架棚支护强度均符合要求。 2、掘进工作面情况: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煤矿 ×月

目录第一章煤矿危险因素 第二章风险辨识范围 第三章风险辨识评估 第四章风险管控措施 附件1 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第一章煤矿危险因素 一、矿区生产概况 ×××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年经产能核定后,其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采剥工程概况: 开采工艺:单斗-卡车间断开采工艺。 剥采计划:对煤矿东部进行剥离,剥离后采场将形成1个采煤台阶,4个剥离台阶,剥离台阶:高度10米,坡面角60°。,×××计划实施内排作业,剥离土方实现内排,降低排土费用。 二、存在的危险因素 在总结历年煤矿安全生产经验基础上,借鉴安全评价有益资料,再考虑剥离区地质环境,经综合分析,庆升露天煤矿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边坡滑坡:随开采地质条件变化及各种人为因素而出现的边坡滑坡; 2.交通运输事故:主要采用自卸车进行土方运输,运输过程中因车辆、人、环境等出现的各种车辆伤害事故; 3.火灾:來至煤层自燃以及外来火种引发的各种火灾; 4.触电伤害:变配电场所、维修车间及矿区内各种电气设备,其使用及维护不当造成的触电伤害; 5.煤层自燃发火:×号褐煤自燃周期为×个月,属于易自燃煤

层;剥离及储存过程中应将煤层暴露时间和储存周期控制在自燃周期以内; 6.煤尘:×号褐煤挥发分高,煤尘具有爆炸性;采掘过程中产生容易煤尘,运输、粉碎过程中也易产生煤尘,煤尘不但不利于职业健康,同时也对正常运转的设备造成影响。 第二章风险辨识范围 以煤矿生产系统、运输系统、破碎系统为辨识范围,结合×××采剥计划,此次辨识的具体内容为: 1.生产系统:二个剥离作业单元内土方剥离及排卸作业,即将形成的4个剥离台阶及边坡,包含作为剥离台阶组成部分的安全挡墙、坡顶、坡底线,工作平盘的各种技术标准;最终出煤期,煤炭采剥环节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运输系统:运输道路系统及服务运输系统的各种辅助工作; 3.排土系统:排土作业及服务于排土作业的各种辅助工作; 4.破碎系统:生产工艺对人员、环境、管理的提出的各项安全技术要求。 第三章风险辨识评估 1月20日,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名单详见签字表)召开年度安全风险辨识会议,布置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职责分工,并由安全副矿长组织风险辨识评估知识培训。

2018年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煤业有限公司 2018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煤业有限公司 2018年1月8日

****公司2018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4)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5)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6) 第四部分风险管控措施 (12) 附件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15)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公司二号井生产能力*万吨/年,采用斜井开拓,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三条井筒;主采K4、K9、K10煤层,其中:K4煤层平均厚度1.1米,K9煤层平均厚度1.6米,K10煤层平均厚度1.8米;井下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采面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回采作业面采用单体柱配合π型钢梁支护,掘进采用11#工字钢支护。矿井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顶板: (1)K4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基本顶为粉砂岩,中等稳定。 (2)K9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基本顶为粉砂岩,不稳定。 (3)K10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基本顶为粉砂岩,不稳定。 2.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2 3.54m3/t,绝对瓦斯涌出量 4.92m3/min,采煤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2.7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53m3/min,掘进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48m3/min,属高瓦斯矿井。 3.煤尘:K4、K9、K10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性。 4.自然发火:K4、K9、K10煤层不易自燃,无自然发火史。 5.矿井水:矿井正常涌水量11m3/h,最大涌水量23m3/h。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6.矿井通风:矿井采用机械抽出方法。采面全压风通风,掘进采用局扇压入供风。 7.运输提升:主运输采用阻燃型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轨道串车提升。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及下一年度采掘范围。根据矿井年度采掘接续计划,下一年度矿井采掘作业集中在一水平一采区,采区分别布置1个炮采工作面和2个掘工作面,产量8万吨,进尺1725米,维修320米。采掘维范围具体为:采一队回采110402工作面,采完接111001工作面,采完接110904工作面,采完接110903工作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