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微量元素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十字相乘法

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十字相乘法

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十字相乘法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十字相乘法一、引言动物营养与饲料一直是养殖业中的关键问题。

动物的健康与生长与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密度密不可分。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如何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使之达到最佳的营养效果,一直是养殖户们头疼的问题。

本文将从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十字相乘法角度,探讨了解动物营养与饲料,提高养殖效益的途径。

二、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基础知识1. 动物体内营养元素动物体内的营养元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这些元素是动物正常生长和生理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2. 饲料的分类与特点饲料主要分为粗饲料和浓缩饲料两大类。

粗饲料多为纤维素质较高的植物材料,如青贮料、干草等;浓缩饲料则是富含能量和蛋白质的植物或动物制品,如玉米、豆粕等。

3. 动物对饲料的需求不同种类的动物对饲料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它们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和比例都不尽相同。

三、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十字相乘法“十字相乘法”是指在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关系,根据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和原料的营养水平,通过科学合理地搭配,使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之间达到良好的比例和平衡,达到最佳的营养效果。

1. 蛋白质与能量的比例蛋白质与能量是动物体内两个重要的营养元素。

良好的蛋白质和能量比例可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生产性能。

过高或过低的蛋白质和能量比例都会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

2. 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配合比例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们的配合比例直接影响着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水平。

3. 氨基酸的平衡配比不同的动物对氨基酸的需求有所不同,而且氨基酸之间也有相互促进和抑制的关系。

在饲料中的氨基酸平衡配比很重要,对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四、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实际应用与建议1. 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在生产过程中,养殖户要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生理状态和饲料原料的营养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保证其营养成分的平衡和充分。

动物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知识点

动物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知识点

1、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2、一般饲料的营养组成:水(《14%)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3、影响饲料营养成分的因素:A植物的生长环境a土壤b肥料c气候;B植物的品种收获期加工调直机贮存条件a饲料的种类与品种b收获期c饲料作物的部位d贮存条件4、消化:饲料在消化道中由较复杂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较简单的小分子物质5、吸收: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6、吸收的途径:胞饮吸收、被动吸收、主动吸收7、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的营养物质占食入的营养物质百分率8、动物的能量来源: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质9、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是遗传物质的基础;可功能和转换成糖、脂肪;是动物产品的重要成分10、蛋白质不足的后果:消化机能絮乱;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受阻;易患贫血症及其他疾病;影响繁殖;生产性能下降11、必需氨基酸:指在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慢数量少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12、限制性氨基酸:饲料或日粮中缺乏一种或多种必需氨基酸时就会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致使整个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下降13、(单胃动物)猪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特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在小肠并在酶的作用下最终以大量氨基酸和少量的寡肽的形式被机体吸收利用,大肠的细菌虽能利用少量的氨化物合成菌体蛋白但最终大部分还是随粪便排出,因此猪能大量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而不能大量地利用氨化物14、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代谢的特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在瘤胃靠微生物的降解,其次是在小肠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因此反刍动物不仅能大量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也能很好的利用氨化物(也就是说饲料中的蛋白质通过瘤胃中的微生物进行较大的改组合成饲料中不曾有的氨基酸,因此很大程度上认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瘤胃微生物的蛋白质营养)15、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功能:体组织的构成物质;供给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机体内能量贮备物质;粗纤维是动物日粮中不可缺少的成分16、(单胃动物)猪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特点:以葡萄糖代谢为主,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靠酶的作用进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为辅在大肠中靠细菌发酵进行,其营养价值较小,因此猪能大量利用淀粉和各类单糖双塘等无氮浸出物,但不能大量利用粗纤维17、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特点:以挥发性脂肪酸代谢为主在瘤胃和大肠中靠微生物发酵,葡萄糖代谢为辅在小肠中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因此反刍动物不仅能大量利用无氮浸出物也能大量利用粗纤维(消化率可达到42%~61%)18、皂化价:脂肪酸皂化时所需要的碱量19、碘价:每百克脂肪或脂肪酸所能吸收的碘质量20、常量矿物质元素: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的元素。

《动物营养与饲料》期终考试试卷

《动物营养与饲料》期终考试试卷

《动物营养与饲料》期终考试试卷1.微量元素2.消化能3.标准乳4.瘤胃氮素循环5.饲料的消化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国际饲料分类法,根据饲料营养特性,将饲料分为大类。

2.动物必需脂肪酸中以为最重要,已被列入家禽饲养标准。

3.肉鸡出现脑软化症的原因是缺。

4.动物总营养需要=维持营养需要+ 。

5.配合日粮时,应考虑日粮的营养性、、经济性和市场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设计配方时应直接以饲养标准中的数据来进行设计。

()2.植物中含有丰富的V A原。

()3.尿素的饲喂对象是反刍动物,可溶解在水中喂给。

()4.维生素D2和D3对所有动物的活性都相同。

()5.秸秆氨化处理可以提高饲料粗蛋白的含量。

()6.动物的预混料中用石粉作载体,若不加严格限制,磷元素易超量。

()7.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与动物性饲料相同。

()8.微量元素添加剂属于营养性添加剂。

()9.动物体重越大,则其维持需要肯定也越大。

()10.单一饲料原料的使用比配合饲料更科学。

()11.皂化价高低可以反映脂肪酸饱和程度,碘价的高低可以反映脂肪酸分子量的大小。

()12.血粉粗蛋白质含量达80%以上,且消化率高,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

()13.因为动物体只能利用L-赖氨酸,不能利用D-赖氨酸,所以生产上一般用L-赖氨酸盐酸盐。

()14.奶牛泌乳期应多喂鱼粉、蚕蛹等饲料以增加采食量,促进泌乳。

()15.牛体脂品质受饲料脂肪性质影响较小,而猪体脂品质受饲料脂肪影响较大。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1.下列化学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氯B.钠C.硒D.钙2.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结果以()表示。

A.标准差B.平均值C.变异系数D.以上都可以3.鸡对粗纤维的利用差,为了控制饲粮中粗纤维水平应限制使用的原料为()。

A.玉米B.豆粕C.麸皮D.小麦4.动物发生甲状腺肿大是由于饲料中缺乏()。

A.碘B.硒C.钠D.铁5.能促进钙、磷吸收的是()。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2、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

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5、中性洗涤纤维:指饲料通过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6、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7、非必需氨基酸:8、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EAA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EAA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中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一缺乏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缺少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效应: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

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10、氨基酸拮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这就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11、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

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12、氨基酸平衡:若某种饲粮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13、理想蛋白:氨基酸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4、瘤胃降解蛋白:进入瘤胃的且能被降解的蛋白质。

15、瘤胃未降解蛋白:16、非淀粉多糖(NSP):指饲料中除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

17、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钼

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钼

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钼钼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是人类和动物营养健康的必要元素。

钼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功能,能够帮助动物维持有效的新陈代谢状态,维持健康的免疫系统,改善动物的繁殖能力,避免由缺乏钼引起的病症发生。

钼也能改善动物饲料营养均衡,维持肌肉发育和动物头部增重等。

钼已经被确定为一种必要的微量元素,并被认定为动物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发现,全球动物饲料中大多数均含有能够满足动物需求的钼量。

钼主要来源于动物食物,如牛奶、蛋白质、鱼粉、肉类和豆制品等。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缺乏钼而引起的动物疾病也时有发生。

缺钼将导致动物免疫力下降,影响其日常生活。

当动物摄取的钼量不足时,它们的肝脏就会失去其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这将影响血液的净化作用,最终导致动物免疫力下降,从而使动物更容易患上疾病。

此外,由于耗竭血液抗原来源,使抗原受损,进而使动物免疫力减弱。

缺钼也将导致动物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受损。

当动物摄取的钼量不足时,它们的代谢工作会受到影响,当动物吃饱以后也会失去能量,从而导致动物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受损,特别是对于幼崽而言,它们的缺钼更严重。

此外,钼的缺乏还会对动物的繁殖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缺钼可降低雌性动物的受精率,减少受精卵的存活率,从而影响动物的繁殖能力。

钼是一种维持动物健康生活和发育的重要元素,因此,在动物饲料中应添加钼。

除了添加钼进行缺钼补充之外,动物也可以从饮水水中获得钼元素,但一定要注意饮水的水质,以防动物摄入有害元素,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钼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动物的健康生活至关重要,如果动物摄取的钼量不足,将对其生活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钼的重要性,以及饲料中钼的添加。

因此,理解钼的重要性,制定正确的饲料配方,以此提高动物的健康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对于单胃动物气能可忽略不计 禽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尿能)=总能 - 排泻物含量 = DE - UE
猪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 + 尿能)=DE - UE
49
(4).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表观消化能(AME)= 总能(GE)-粪能(FE)尿能(UE) - 气能
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反刍动物:尿素 UE = 31M M为尿素含量
47
尿能的来源: 饲料中未被利用的物质 蛋白质周转产生的含氮化合物 (沉积N = 合成N - 周转N) 体蛋白动员产生的含N化合物
48
代谢能 = 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尿能 即:ME = DE - (Eg+ UE) = GE - FE - UE - Eg
52
(4)维持净能(NEm) 维持动物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耗 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
(5).生产净能(NEp) 指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 功的部分。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增重净能、产蛋 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53
(三)能量转化规律的实践意义
6
(四)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及相互关系
1.元素比较(表1-2)
7
表1-1 动植物体化学元素比较
2.化合物组成比较
1)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 成分,如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水和矿物质;
9
第二类是合成或分解的中间产 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氨、尿素、肌酸等; 第三类是生物活性物质,如酶、 激素、维生素和抗体等。

动物营养学第八章矿物质营养(微量元素)

动物营养学第八章矿物质营养(微量元素)
Se缺乏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硒缺乏—小鸭白肌病
▪ 腿麻痹无力
硒缺乏—小鸭白肌病
▪ 腿麻痹无力, 喜卧,头向 后伸展
硒缺乏—小鸭白肌病
▪ 腿麻痹不能 站立,头颈 收缩、摇摆
硒缺乏—小鸭白肌病
▪ 胸部肌肉苍 白、湿润
仔猪桑葚心
心肌缺血、色白,桑葚心 心外膜及心内膜呈线状出血
心脏外有纤维素附着 心包积液、肺水肿
吸收方式:易化扩散(螯合或转铁蛋白结合) Fe吸收率很低,成年动物5-10%,主要原因在于:
(1)年龄:幼龄动物高于成年动物; (2)动物性饲料中的血红素化合物比植物饲料
中的无机Fe盐更易被吸收; (3)螯合物,有些螯合物(如抗坏血酸Fe、胱
氨酸Fe、有机酸、VE、单糖)提高其吸收,有 些则抑制吸收,包括二价离子(Zn2+、Mn2+、 Co2+)植酸盐; (4)体内铁贮、吸收细胞内铁蛋白和细胞内总 铁浓度。
硒缺乏——脑软化症
硒缺乏
硒缺乏——脑软化症
硒缺乏——渗出性素质
(2)过量
Se过量易中毒,5-10ppm的摄入量可导致中 毒,典型症为碱病和瞎撞病,硒中毒量约为需要 量的20倍,土壤含Se 0.5ppm时植物量可能高于 4ppm,成为潜在的中毒危险。
缓解措施:
(1)土壤中加硫酸盐,降低植物对Se的吸收量;
I较易进入乳和蛋中,乳蛋含I量受日粮I量的影 响很大。
4.缺乏与过量
(1)缺乏
缺I时出现甲状腺肿大,生长受阻,出现侏儒; 繁殖力下降,初生幼畜无毛,皮厚,颈粗,种畜 发情无规律,影响N发育。
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大;(1)硫氰酸 根离子或高氯酸根离子;(2)硫脲、硫脲嘧啶 等分子中含有-SH基,可抑制碘化物氧化为游离I, 继而抑制I渗入酪氨酸中。此时,加I只能部分控 制甲状腺肿。

动物营养微量元素概述

动物营养微量元素概述

安庆奶牛场(1980)年曾报道牛锰中毒 55例。主要症状:肉垂、胸前水肿,产 奶量下降,进行性消瘦,腹泻等。经化 验得知,地下水锰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 45倍。
五、硒
(一)含量、分布和营养生理作用 体内含硒0.05~0.2ppm.肌肉中含硒
量最多,肾肝中硒浓度最高。体内硒一 般与蛋白质结合存在。
硒的营养生理作用
吸收率低,5%~10%。
影响吸收的因素:饲粮锰的浓度低、吸 收部位存在低分子配位体、动物处于妊 娠期以及鸡患球虫病提高锰的吸收;饲 料中高铁、钙、磷、植酸、钴降低锰的 吸收;锰的来源对吸收影响大,大豆粕、 棉籽粕中锰的吸收率高,70%,菜子粕 达50%。
代谢 吸收进入细胞的锰以游离形式与 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转运到肝。氧化 态锰与转铁蛋白结合后再进入循环。肝 锰和铁锰保持平衡状态。
第二,维持铁的正常代谢,有利于血红 蛋白合成和红细胞成熟。铜是血浆铜蓝蛋白的
组成成分,催化Fe2+ Fe3+ ,合成血红蛋白,因此铜 缺乏会导致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减少性贫血
第三,参与骨的形成。铜是骨细胞、胶 原和弹性蛋白形成不可缺少的元素。赖氨
酰氧化酶对骨和血管及肺组织中胶原和弹性蛋白肽链 上赖氨酸和羟赖氨酸残基形成交联至关重要,从而影 响细胞的弹性及骨质的机械性能,严重缺铜会引起主 动脉破裂。
抗氧化作用。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的成分,对体内氢或脂过氧化物有较强 的还原作用,保证细胞膜的完整和功能 的正常。 硒对胰腺的组成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保证肠道脂肪酶的活性,促进乳糜微粒 正常形成,从而促进脂类及其脂溶性物 质的消化吸收。
排泄 经胆汁和胰液从消化道排泄,经 小肠黏膜上皮和肾排出一部分。
(三)缺乏与过量
锰缺乏导致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饲 料利用率下降、骨异常、供济失调和繁 殖功能障碍。 骨异常是缺锰的典型症状。 禽类产生溜腱症。表现为胫跖关节畸形 与肿大,胫骨远端和跗跖骨末端弯曲, 腿骨粗短。腓长肌腱滑出骨突,严重者 不愿走动,不能站立,甚至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缺乏与过量
五、Se
(1)缺乏
1)猪、鼠肝坏死为主,也可出现白肌病、桑椹 心;
2)鸡,渗出性素质和胰腺纤维化; 3)牛羊白肌病或营养性肌肉萎缩; 4)繁殖成绩下降,产仔(蛋)下降,不育、胎衣
不下。 Se缺乏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缺锌症状
鸡缺硒症状
(2)过量
五、Se
Se过量易中毒,5-10ppm的摄入量可导致中毒,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
缺锌——羊
缺锌——羊
雏鸡缺锌
(2)过量
二、Zn
过量Zn有效强耐受力,反刍动物更敏感,过量Zn干 扰Fe、Cu吸收,出现贫血和生长不良,动物厌食。
4.来源
二、Zn
动物性饲料含量丰富,其他饲料的含量一般均超过 实际需要量,含Zn化合物有硫酸锌、碳酸锌、氧化 锌等。
三、Cu
1.含量与分布
体内平均含Cu2-3ppm,主要存在于肝、大脑、肾、 心、被毛,肝是主要的贮Cu器官,肝Cu含量比血Cu 含量作为Cu状况指标更可靠。
(3)参与骨形成。
(4)与繁殖有关。
三、Cu
3.缺乏与过量
放牧牛羊容易缺乏,主要缺乏症: (1)贫血,补Fe不能消除; (2)骨骼异常,骨畸形,易骨折; (3)N症状,共济失调(ataxia),初生瘫痪; (4)羽毛、被毛脱色; (5)反刍动物腹泻、肠粘膜萎缩; (6)繁殖成绩差。
缺铜——猪
缺铜——猪
缺铁皮肤—皱褶
缺铁皮肤—皱褶
(2)过量
一、Fe
Fe过量:(>400mg/头)引起仔猪死亡。反刍动物对过 量Fe更敏感。饲料Fe达400ppm时,肥育牛增 重降低。
Fe耐受量:猪3000ppm,牛和禽1000ppm,绵羊 500ppm。
4.来源
一、Fe
青草、干草及糠麸、动物性饲料(奶除外)均含Fe,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
一.铁
二.锌 三.铜 四.锰
五.硒 六.碘 七.其他元素
一、 Fe
1.含量及分布
各种动物体内含Fe60-70ppm,其中60-70% 存在于Hb中,3%在肌球蛋白,26%为贮备。 不足1%为Fe转运化合物。
一、Fe
2.营养作用
(1)参与载体组成,转运和贮存营养素; (2)参与物质代谢调节,Fe2+或Fe3+是酶的活化因子,
二、Zn
(1)参与体内酶组成。体内有200多种酶含Zn,这些 酶主要参与蛋白质代谢和细胞分裂。
(2)维持上皮组织和被毛健康,从而使上皮细胞角 质化和脱毛。
(3)维持H的正常功能,如胰岛素。 (4)维持生物膜正常结构与功能。 (5)与免疫功能有关。
二、Zn
3.缺乏与过量
(1)缺乏 典型缺乏症是皮肤不完全角化症,以2-3月龄仔猪发 病率最高,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上履皮屑,皮肤皱 褶粗糙,结痂,伤口难愈合,同时生长不良,骨骼发 育异常,种畜繁殖成绩下降。
2.营养作用
(1)作为GSH-Px的组成成分,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每克分子GSH-Px含4原子Se,该酶催化已产生的过氧化氢和 脂质过氧化物还原成无破坏性的羟基化合物,保护细胞膜。
(2)为胰腺结构和功能完整的必需,缺Se时,胰腺萎缩,胰脂酶 产量下降,从而影响脂质和VE的吸收。
(3)保证肠道脂酶活性,促进乳糜微粒形成,故有促进脂类及脂 溶性V的消化吸收的作用。
3.缺乏与过量
四、 Mn
(1)缺乏
主要影响骨骼发育和繁殖功能。
禽典型缺乏症是滑腱症,1日龄鸡喂缺Mn日粮则在 第2周出现滑腱症,种母鸡缺Mn导致鸡胚营养性软 骨营养障碍,症状类似滑腱症,蛋壳强度下降;
猪缺Mn是腿部骨骼异常。
鸡缺锰
火鸡缺锰
(2)过量
四、 Mn
Mn过量导致生长受阻,贫血和胃肠道损害,禽耐受力 最高,猪最差。 中毒剂量:动物敏感性存在差异
但利用率差,仔猪常在3日龄左右补Fe,可用FeCl2、 FeSO4 、 葡 聚 糖 Fe , 肌 注 150-200mg 聚 糖 铁 , 可 满足3周的需要,但缺VE时补Fe可引起部分死亡。
二、Zn
1.含量及分布
动物体平均含Zn30ppm,其中50-60%在骨中,其余 广泛
分布于身体各部位。
2.营养作用
缺铜——牛
缺铜——牛
三、Cu
1.Cu过量可中毒,猪对Cu中毒耐受力等于牛,羊最差; 2.中毒症状是由于肝Cu积聚,Cu不得不从肝释放入 血,从而导致溶血。
4.来源
三、Cu
牧草、谷实糠麸和饼粕饲料含Cu较高,玉米和秸杆 含Cu低,但与土壤Cu、Mo状况有关,缺Cu地区可
施 硫酸铜肥,或直接给家畜补饲硫酸铜。
TCA中有1/2以上的酶和因子含Fe或与Fe有关。 (3)生理防卫机能,Fe与免疫机制有关,游离Fe可被
微生物利用。
一、Fe
3.缺乏与过量
(1)缺乏 典型缺乏症为贫血,表现为食欲不良,虚弱,皮 肤和粘膜苍白,皮毛粗糙,生长慢。血液检查, Hb低于正常,易发于幼仔猪.
原因: 1)初生猪Fe贮少(30mg/kg重); 2)生后生长旺盛; 3)母乳含Fe低。
1.含量与分布
四、 Mn
体内含Mn比其他元素低,总量0.2-0.5ppm,主要 集中在肝、骨骼、肾、胰腺及脑垂体。
2.营养作用
四、 Mn
(1)Mn参与硫酸软骨素的合成,保证骨骼的发育 (半乳糖转移酶和多聚酶);
(2)参与胆固醇合成(丙酮酸羧化酶的成分); (3)参与蛋白质代谢; (4)保护细胞膜完整性(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成分); (5)其他代谢。
2.营养作用
三、Cu
(1)参与酶的组成以及体内代谢。 作为亚氯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Fe的转Fe蛋白的形成,促 进Fe形成Hb; 作为单胺氯化酶,参与胶原蛋白和采食性蛋白的形成; 作为细胞色素氯化酶和胺氯化酶成分,维持N健康; 作为酪氨酸酶,参与被毛色素的形成。
(2)维持Fe的正常代谢,有利于Hb合成和红细胞成熟。
禽:2000ppm 猪:400ppm 反刍:1000ppm
4.来源
四、 Mn
植物饲料特别是牧草、糠麸含Mn丰富,动物饲料 含Mn少,一般情况不需补充,幼年常用硫酸锰补 充。
五、Se
1.含量与分布
体内含Se约0.05-0.2ppm,主要集中在肝、肾及肌 肉中,体内Se一般与蛋白质结合存在。
五、Se
症为碱病和瞎撞病,硒中毒量约为需要量的20倍, 土壤含Se 0.5ppm时植物量可能高于4ppm,成为
潜在 的中毒危险。
缓解措施: (1)土壤中加硫酸盐,降低植物对Se的吸收量; (2)饲料加入某些物质(如硫酸盐、过量蛋白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