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文本

合集下载

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

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

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日益壮大,拆迁作为一种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苏州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和经济中心之一,其城市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苏州市政府制定了一项拆迁规划,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市民的居住需求。

本文将以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为标题,介绍该规划的背景、目标、实施方式和影响等内容。

背景苏州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苏州市的土地资源逐渐紧张。

为了有效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解决城市中的拥堵问题,并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苏州市政府决定制定2024年拆迁规划。

目标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功能;3.解决城市中的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状况;4.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实施方式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将通过以下方式来实施:1.制定详细的拆迁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拆迁工作按计划进行;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确保拆迁和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3.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4.积极引导房屋拆迁后的合理利用,推动城市更新。

影响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的实施将产生以下影响:1.改善居住环境:拆迁规划将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改善市民的生活条件。

2.提高交通状况:拆迁规划将解决城市中的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出行效率。

3.促进经济发展:拆迁规划将释放土地资源,为新的项目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4.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拆迁规划将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的实施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苏州高新区及所辖东渚街道等镇(街道、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苏州高新区及所辖东渚街道等镇(街道、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苏州高新区及所辖东渚街道等镇(街道、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1.15•【字号】苏政复〔2019〕5号•【施行日期】2019.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苏州高新区及所辖东渚街道等镇(街道、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9〕5号苏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批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的请示》(苏府呈〔2018〕13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苏州高新区及所辖东渚街道、横塘街道、枫桥街道、镇湖街道、浒墅关镇、通安镇、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

在苏州高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增加50公顷(通过省内有偿调剂获得建设用地规模指标16.6667公顷,购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附带建设用地规模指标33.3333公顷)的前提下,将29.4546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有条件建设区,157.9328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限制建设区;将55.9892公顷限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189.749公顷限制建设区调入有条件建设区;将144.6099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

规划修改后,苏州高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允许建设区规模增加13.2117公顷,限制建设区规模减少87.8054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规模增加74.5937公顷。

本次规划修改安排苏州高新区“三优三保”专项规划流量指标123.6公顷,增划村镇建设用地控制区157.9328公顷,你市应组织并督促苏州高新区加大建设用地复垦力度,确保流量指标按期归还。

二、切实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你市要指导苏州高新区依据经批准的规划修改方案,对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进行规划布局调整,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生态有改善,确保不突破调整后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落到实处。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的公告(苏府公[2013]6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的公告(苏府公[2013]6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的公告(苏府公[2013]6号)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31•【字号】苏府公[2013]6号•【施行日期】2013.01.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的公告(苏府公〔2013〕6号)因公共利益需要,根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相关的规定,经研究,市政府决定对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横塘街道老镇改造(一期)项目规划红线范围内的房屋实施征收。

房屋被依法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收回。

现将征收决定事项公告如下:一、征收项目名称: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横塘街道老镇改造(一期)项目。

二、征收范围:晋源路北、文化路东地块:晋源路:180号;文化北路:17、19、21、23、25、27、29、29-1、31、33、35、37、39号;横塘南街:4至6、6-3、6-6至6-9、8至18、18-1、19至21、23至28、30、30-1至30-3、30-6、30-9、30-12、32-1、32-3至32-15、37、37-101至37-103、37-201至37-203,38至40、42-101、44-102、45-204、46、48-104、48-201至48-203、56、64至67、69至72、76、76-101至76-103、76-201、76-202-1至76-202-2、76-203号、公厕、泵房、泵房北侧(使用人新联保洁服务公司);横塘窑浜:1、3至15号;横塘西街庙场:1至4号;横塘西街:5、7、7-201至202、7-204、7-301至7-304、8-101至8-103、8-201至8-202、8-301至8-302、9、21-101至21-109、21-201至206、23、25、27、29、29-2、31、33、35至37、39-1、41、45、45-1、47、49、49-1至49-2、51、53、53-1、55、57、57-1、59、61、63、65、67、69、69-1、71、73、75、77、横塘西街房屋(使用人王七妹)、79号(上述门牌如有出入,以规划红线图确定的范围为准)。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征求意见稿)》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征求意见稿)》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征求意见稿)》苏州高新区(虎丘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市虎丘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城乡规划建设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苏州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高新区(虎丘区)行政区域内,因城乡规划建设征收集体土地或使用集体土地非农业建设用地的,需要拆迁集体土地上房屋及地面附着物,并对房屋所有权人进行补偿、安置的,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区农村发展局是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主管部门(以下称区房屋拆迁主管部门)。

区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相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区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区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管理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浒墅关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协助区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对所辖行政管理区域内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活动进行管理,并设立房屋拆迁办公室。

从事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的工作人员,须经区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统一培训后上岗。

第五条加强对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工作的领导。

区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区发改、财政、建设、城管、农发、审计、监察、社保、国土、规划、公安、工商、法制、房产、物价、信访、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等部门。

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处理在拆迁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各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镇(街道)、浒墅关开发区等应成立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各自行政管理区域内房屋拆迁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六条本细则所称拆迁人,是指取得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相关文件的单位;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及地面附着物的合法所有权人。

第七条拆迁人实施拆迁前,应当依照本细则规定,取得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相关文件,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材料2015130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材料2015130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为加快高新区发展转型、深化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合理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的存量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编制《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的编制将合理挖潜存量用地,科学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彰显山水特色,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细化道路交通组织和绿地景观体系,进一步优化市政设施配套,全面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科学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4年5月份启动,并于2014年12月完成专家论证。

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2015年2月27日。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一、规划范围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狮山街道行政边界、西至金枫路(中环快速路)、北至枫津河,总规划用地面积19.01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苏州主城中心区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发展高效、乐活宜居的生态型城区。

三、建设规模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25.0万人。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755.75公顷;军事用地1.93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45.23公顷。

四、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带、十字、一环、八片”的空间结构:1、“一带”:即运河景观带,沿京杭运河构建游憩休闲的城市景观带,将滨河绿化景观建设与大运河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居民,对话主城,彰显特色。

2、“十字”:由东西向狮山路城市发展轴和南北向长江路片区发展轴形成十字型发展主轴,依托轨道交通及城市中心建设,沿轴线集中布局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

3、“一环”:即两山周边的环状发展公共设施,以两山城市中央公园为核心,环狮山和何山布局文化、体育、创意、商业商务等公共设施,打造围绕两山的中央活力区。

4、“八片”:即八大功能片区,包括狮山路商务商业区、狮山-何山活力休闲区、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金山浜总部经济区、向阳路创意研发区以及南、北两大生活区。

五、各类建设用地1、城市建设用地在规划范围内,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630.0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35.48%;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150.0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55%;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197.1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23%;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332.1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8.92%;规划仓储物流用地面积为1.6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09%;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309.7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64%;规划公用设施用地面积28.7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2%;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103.7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5.91%;预留白地2.5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14%。

区域规划—高新区完成版

区域规划—高新区完成版

区域规划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311王雨、叶志晨、周季君、丁鑫、吴嘉伦坎基比比、张政勇、印畅、石天泽苏州高新区区域发展概念规划——人文地理1311第四组第一部分苏州高新区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一、自然地理概况分析(一)地理区位分析(叶志晨) (3)(二)自然资源分析(王雨) (6)(三)地质地貌(丁鑫) (9)(四)气象气候(丁鑫) (10)(五)水文水系(丁鑫) (11)二、社会经济概况分析(一)历史沿革(叶志晨) (14)(二)行政区划与人口(坎基比比) (15)(三)人口分析(印畅) (17)(四)区域发展背景分析(周季君、吴嘉伦) (18)国际层面、国内层面(周季君) (18)江苏层面、苏州层面、高新区层面(吴嘉伦) (20)(五)区域发展技术条件分析(石天泽) (24)(六)区域发展阶段分析评价(张政勇) (25)(七)SWOT分析(王雨、叶志晨、周季君) (27)苏州高新区区域发展概念规划——人文地理1311第四组第一部分苏州高新区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一、自然地理概况分析(一)地理区位分析1.绝对地理位置东经120°,北纬31°左右。

地处北温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热适中。

2.相对地理位置苏州高新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临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是苏州城市“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翼。

3.经济地理位置A.国际层面①国际产业转移: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经济能量的集聚和扩散会导致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

一个经济波动周期大概为五十年,而现在正处于第四阶段到第五阶段的过渡时期,这不失为苏州产业转型的一个机遇。

②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苏州是国际产业转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但它从事的都是简单的装配工作,是一个高科技产业链条末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环节部分。

而苏州高新区设立的思想就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向型经济聚集区、现代化新城区“三位一体”,因此它也肩负着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担。

苏州高新区行政区划

苏州高新区行政区划

苏州高新区行政区划篇一:苏州市区行政区划整理沧浪区沧浪区辖8个街道:公园街道、府前街道、胥江街道、南门街道、吴门桥街道、葑门街道、双塔街道、友新街道。

公园街道辖:社区居委会(锦帆路、沧浪亭、滚绣坊、大公园、苏医新村)。

府前街道辖:社区居委会(西美、佳安、司前、道前、金狮)。

胥江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吉庆、万年、三香、枣市、泰南、金桥、胥江、潼泾、胥虹、新沧)。

南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玉兰、养蚕里第一、养蚕里第二、竹辉、南门、瑞光、西大街、东大街、东二路)。

吴门桥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南环第一、南环第二、金塘第一、解放、吴门桥、盘溪第一、盘溪第二、内马路、翠园、人民桥、湄长、兴隆桥、润达、何家塔、南环第三、龙港苑、大龙第一、邱家桥)。

葑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葑门路、宏葑、横街、东街、里河、觅渡第一、杨枝第一、杏秀、长岛);村委会(南园、联青)。

双塔街道辖:社区居委会(二郎巷、相王路、百步街、定慧寺巷、钟楼、网狮巷、唐家巷、桂花)。

友新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友联第一、友联第二、友联第三、福星、象牙、姑香、新康第一);村委会(双桥、友联、三香、三元、盘南、新郭)。

平江2004年底,平江区辖6个街道:观前街道、平江路街道、苏锦街道、娄门街道、城北街道、桃花坞街道。

观前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察院场、小公园、玄妙观、旧学前、装驾桥、香花桥、西北街、平门)。

平江路街道辖:社区居委会(中张家巷、平江历史街区、大儒巷、录葭巷、拙政园、北园、东园)。

苏锦街道辖:社区居委会(火车站、苏锦、光华)。

,娄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娄江、永林、永林二村、东环、相门、苏大北、新湘苑、官渎村、梅巷村、齐门)。

城北街道辖:村委会(幸福、花锦、金光、金星、新华、新塘、苏站)。

桃花坞街道辖12个社区居委会(西中市、刘家浜、环秀、中街路、养育巷、通和、学士、西街、仓桥、石幢、铁路、桃花坞)。

跨塘镇辖:居委会(桥北、新镇);村委会(蠡塘、娄江、娄东、娄中、湖滨、剑湖、古娄、上楼)。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二O一O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背景 (4)第一节区域概况 (4)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5)第三节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 (6)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7)第三章规划目标 (9)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9)第二节控制目标 (9)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布局优化 (11)第五章农用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13)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13)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13)第三节合理利用与保护其他农用地 (14)第六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5)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5)第二节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 (15)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6)第四节强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18)第五节保障重点基础设施用地 (18)第七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21)第一节构建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基础 (21)第二节土地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工程 (21)第三节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2)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管制 (23)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23)第二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23)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4)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 (25)第十章土地综合整治 (27)第一节推进土地整理 (27)第二节开展土地复垦 (27)第三节适度开发宜农后备资源 (28)第十一章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 (29)第一节强化镇(街道)规划目标调控 (29)第二节各镇(街道)土地利用规划 (29)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33)第一节完善规划实施管理政策 (33)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33)第十三章附则 (35)附表 (3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科学确定土地利用战略,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促进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协调统一,为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
随着高新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带来的挑战日益增加,因此,优先发展公交、特别是发展大容量快速公交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的必然选择。

为落实公交优先,加快公共交通建设,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委托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编制《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与《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范围一致,为苏州高新区行政陆域范围,总面积约223 平方公里。

2、交通现状
根据高新区居民出行调查报告,高新区居民出行以通勤出行为主,在交通出行方式中以个性化交通出行为主,现状公交出行方式的承担比例不高,高峰小时交通需求较为集中,导致道路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居民对大容量快速公交方式普遍比较认可和期待。

3、现代有轨电车特点
现代有轨电车符合高新区“科技、人文、生态、高效”的发展主题,现代有轨电车不同于传统有轨电车,代表了现代交通发展趋势,能够弥补高新区在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运能之间的空档,成为高新区骨干公交网络的组成部分。

□科技:
●现代化:多种供电方式、智能化
●经济性:造价为地铁的1/6~1/4
□人文:
●舒适新颖、造型美观、100%低地板
●塑造城市形象、打造特色交通
□生态:
●噪音比机动车交通低5~10dB
●能耗:小汽车1/9、公交车1/4
□高效:
●客运能力大:0.6~1.5万人次/h
●速度快:营运车速25~30km/h
●周期短:2年左右,满足发展需求
4、功能定位
现代有轨电车是高新区内部公交次骨干系统,是轨道交通的延伸、过渡和补充,以满足客流需求,适应并引导城市发展,展示高新区特色风貌的的生态公交系统。

5、线网规划
规划确定6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布设有轨电车的道路总长度约80公里(其中,共线段长度约14公里),在规划年形成苏州乐园站、城际站、生态城站、湿地公园站四大综合枢纽。

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
6、功能分析与线位走向
1、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T1):18.8公里
功能分析:与轨道交通1号线换乘,作为轨道交通1号线在高新区往西的延伸,联系中心城区与湖滨片区,作为近中期太湖大道的骨干公交系统,交通联动促进湖滨片区快速发展。

串联节点:生态城起步区、生态城枢纽、科技城中心、科技大厦、大阳山森林公园、白马涧生态园、何山公园、苏州乐园枢纽、狮山片区中心。

2、现代有轨电车2号线(T2):15.8公里
功能分析:联系浒通片区和湖滨片区,作为阳山北部骨干公交系统,起交通联系功能,并引导沿线用地开发。

串联节点:生态城枢纽、生态城起步区、通安、阳山森林公园、浒通片区中心、新区城际铁路站。

3、现代有轨电车3号线(T3):9.2公里
功能分析:与有轨电车1号线一起成为高新区东西向主干线,承担湖滨片区东西向联系功能,促进生态城的发展。

串联节点:太湖观景带、湿地公园、生态城板块、生态城枢纽。

4、现代有轨电车4号线(T4):17.8公里
功能分析:承担狮山片区和浒通片区之间次要客流走廊功能,作为轨道交通3号线的补充。

串联节点:新区城际铁路站、浒通片区中心、大阳山医院、白马涧生态园、狮山片区中心、苏州乐园。

5、现代有轨电车5号线(T5):20.4公里
功能分析:承担湖滨片区北部的客运需求,依托枢纽与有轨电车T3线形成湖滨片区环路线路,加强湖滨片区交通联动作用。

串联节点:太湖景观带、湿地公园枢纽、湿地公园、生态城起步区、科技城中心、科技大厦、生态城枢纽。

6、现代有轨电车5号线(T6):12公里
功能分析:为环太湖旅游观光线,将环太湖主要景点串联,并通过湿地公园枢纽起到客流集散作用。

串联节点:湿地公园枢纽、湿地公园、太湖景观带。

7、近期建设
1、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总体方案:
1)线位走向: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T1起点自生态城起步区,经龙安路--太湖大道—建林路—华山路—湘江路—何山路—珠江路—金山路,至苏州乐园站,线路全长18.8公里。

2)敷设方式:全线主要采用地面道路敷设方式,在太湖大道上布设断面转换和跨绕城高速、浒光运河时,采用跨线桥形式。

2、功能定位:狮山片区和湖滨片区之间的快速客运通道;支撑沿线地区的开发建设。

3、建设目标:强调快速服务功能,行程车速达到25—30km/h。

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线位走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