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治

合集下载

一例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一例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一例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及防治作者:刘亚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30期刘亚猪旋毛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当人或者动物感染猪旋毛虫病后很有可能会出现死亡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对旋毛虫病进行及时诊断,才能够避免疫病的大面积扩散,保证人和动物的安全。

旋毛虫会在猪的小肠部位寄生,其中幼虫会寄生在横纹肌位置,成虫以及幼虫所寄生的宿主相同,当成虫繁殖之后宿主可以作为中间宿主进行传播。

由于猪旋毛虫病并不具备较为明显的疾病特征,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诊断方式进行优化,并在确诊后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基于此,本文选择1例猪旋毛虫病作为案例,分析了猪旋毛虫病临床症状表现、病理学变化、实验室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手段,以期可以为猪旋毛虫病的控制提供参考。

一、案例背景2020年1月中旬阶段,廊坊市安次区某养殖户共饲养生猪50头,一头公猪开始出现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的症状,三天后出现了肠炎症状,体温高达41℃,发病后期呼吸功能出现严重障碍,临死前身体消瘦。

在该猪发病后立即进行隔离饲养,对其他猪进行疾病监测,并对该病死猪实施解剖检查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定为猪旋毛虫病。

二、临床症状表现猪旋毛虫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最初感染症状较为轻微,只是出现了肠炎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猪身体温度上升,出现了便血和下痢症状,进食欲望下降,身体体重快速降低。

旋毛虫会进入到病猪的肌肉内,导致肌肉出现发炎以及疼痛的症状,病猪吞咽功能、咀嚼功能以及行走功能均受到了一定影响,在发病后15天内死亡。

三、病理学变化对一例病死猪进行解剖检查,可以发现肌肉存在急性发炎的症状,心肌细胞变性,肌肤组织存在充血点和出血点。

选取病死猪肌肉进行检查,肌肉颜色为苍白色,在肌肉切面组织上方存在白色结节,结节大小为针尖大小。

通过显微镜对肌肉标本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肌肉内部出现了虫体包囊,包囊内部存在幼虫,幼虫形状为折刀形。

在小肠上皮组织中存在成虫,肠黏膜出现了发炎症状,黏膜水肿明显,渗出明显,在肠腔内充满了溶液,黏膜存在血斑,偶尔存在溃疡现象。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方法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方法

d o i:10.19369/j.c n k i.2095-9737.2016.07.134猪旋毛虫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方法吴立章(黑龙江省依兰县团山子乡畜牧发展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4800)摘要:旋毛虫病是由于哺乳动物肠道内寄生有旋毛线虫成虫以及肌肉组织中寄生有幼虫等导致,基本上任何哺乳动物都能够感染该病,特别是肉食性动物较多。

在家畜中,除犬和猫之外,猪具有最高的发病率。

另外,如果人们生食或食入半熟的寄生有旋毛虫包囊的猪肉等也会发生感染,因此日常要加强防治。

关键词:猪;旋毛虫病;流行病学;临床诊断;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141-011 病原学旋毛形线虫是该病的病原,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毛首目毛形科。

正常情况下,旋毛虫主要是经由“猪-人”进行传染,且虫体整个生活史不仅能够在同一个宿主体内进行,也能够寄生在不同宿主间。

一般猪只食入寄生有活动幼虫的饲料或者饮水后,幼虫一般在胃内脱囊移出,并移行到小肠内寄生,经过40h左右就能够发育成成虫。

成虫通过交配,会钻入到肠腺和淋巴间隙,再经过7~10天雌虫则产出幼虫。

一条雌虫能够在肠内生存6星期,而其产出的幼虫数量能够达到1500条左右。

大部分产出的幼虫会进入到黏膜下的微血管,并通过血液循环侵入到横纹肌,包括骨骼肌和心肌,并在此处发育变成感染性幼虫。

感染性幼虫体外通常包裹层结缔组织,形成包囊。

如果这种活的幼虫又被其他哺乳动物宿主或者人类食入,则会重新开始又一次的生活循环。

2 流行病学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另外鼠、猫、犬也可作为重要传染源,其中导致人类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

猪只主要是由于食入体内寄生有旋毛虫的老鼠而感染虫体。

鼠类是杂食动物,往往相互残食,只要体内侵入旋毛虫就会在鼠群中长时间造成水平感染,污染环境,从而发生交叉感染。

人类感染该病通常是由于生食或者食入未熟透的肉类而导致。

最新猪旋毛虫病防治【动植物养殖】

最新猪旋毛虫病防治【动植物养殖】

猪旋毛虫病防治
猪旋毛虫病的防治采食不洁饲料是引起猪旋毛虫病的重要原因。

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形线虫的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引起的一种
重要人畜共患病。

猪的感染较为普遍,人、鼠、犬、猫都可发生,本病在公共卫生上极为重要,是肉品卫生检疫中的首要项目。

病原:旋毛形线虫,成虫纤细,肉眼几乎难以辨认。

雄虫长1?4―1?6毫米,雌虫长3―4毫米。

寄生于肌肉内的幼虫,可长达10―15毫米。

蜷曲于肌纤维间形成梭状包囊。

流行特点:旋毛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宿主包括人、猪、犬、鼠、熊、狼等49
种动物。

包囊抵抗力强,盐渍或烟熏不能杀死肌肉深部的幼虫。

猪感染旋毛虫主要是吞食了老鼠,或用生的废肉屑和含有生肉屑的泔水喂猪也可引起旋毛虫病的流行。

人感染旋毛虫多与吃生猪肉、或食用腌制与烧烤不当的猪肉制品有关。

症状与剖检:猪少量感染无明显症状,只有严重感染时才出现临床症状。

表现
为体温升高,下痢,有时呕吐,患猪消瘦,喜卧,后肢麻痹,呼吸困难等。

极少死亡。

肌肉旋毛虫常寄生的部位为膈肌、舌肌、喉肌、肋间肌和胸肌等,剖检有时在
这些肌间可见灰色细小结节。

诊断:采取易寄生部位的小块肌肉,剪成麦粒样大小,用玻片压薄后,放在低
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寻找本病原幼虫体。

防治方法:严格执行肉品卫生检验制度,病猪肉应经高温处理或焚烧,深埋。

扑杀饲养场周围的老鼠,病鼠尸体应加以焚烧或深埋。

目前对猪旋毛虫病还较少开展药物治疗,对人可用噻苯咪唑等药物治疗。

一例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治体会

一例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治体会

福建畜牧兽医第43卷第6期2021年时调整治疗方案袁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遥参考文献:[1]时帅峰.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诊断及治疗[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1):94-95.[2]闻联国.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治疗方法[J].山东畜牧兽医,2020,41(7):40-41.[3]姜良娟.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治疗方法探讨[J].畜牧业环境,2020(6):87.一例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治体会叶紫岗建瓯市农业农村局福建建瓯353199摘要某猪场保育猪出现顽固性腹泻袁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毛首线虫病袁采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拌料治疗袁效果良好遥关键词猪毛首线虫病诊断治疗文献标识码院B文章编号院1003-4331渊2021冤06-0076-02猪毛首线虫病是由毛首科毛首属中的猪毛首线虫寄生于猪盲肠尧结肠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遥由于虫体前端细长像鞭梢袁内为单细胞的食道曰后端粗短像鞭杆袁内为肠管及生殖器官袁故又称鞭虫[1]遥猪毛首线虫病致病机理是虫体的头部深深地刺入肠黏膜袁造成肠黏膜机械性损伤袁同时虫体分泌的毒素可引起盲肠和结肠慢性卡他性炎症袁有时有出血性炎症遥该病的致病程度主要取决于虫体的感染数量遥少量虫体感染时袁一般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袁在管理良好的猪场袁很少发生该病;发病严重时袁可造成盲肠黏膜出血性坏死尧水肿和溃疡袁患猪临床上表现为食欲减退尧顽固性腹泻和脱水袁若继发细菌感染袁可引起猪群大量死亡[2]遥近年来袁随着猪场向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袁该病在规模化猪场中发病率逐步减少袁但在某些饲养条件比较简陋的猪场时常发生遥现将一例保育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治与体会报道如下遥1发病经过2021年7月15日袁建瓯市某肉猪场从外地购回一批体重约20kg的保育小猪52头遥刚买回的头几天袁小猪采食基本正常袁也无其他不良表现遥10d后袁少数猪只腹泻袁排黄色稀粪袁曾用土霉素尧磺胺间甲嘧啶及恩诺沙星注射液治疗袁用药后腹泻症状有所改善袁但不能治愈遥20d后大部分猪只出现腹泻尧消瘦尧不吃袁严重的2头衰竭而亡袁用药基本无效遥2临床症状猪栏内的猪只皮肤苍白尧被毛杂乱尧消瘦尧眼球凹陷尧精神沉郁袁常卧地袁吃食减少遥患猪排黄色带黏液稀粪袁少数带血遥严重的患猪极度消瘦袁行走不稳袁体温升高袁顽固性腹泻袁咳嗽尧气喘袁最终衰竭死亡遥3病理变化剖检2头病死猪袁可见脱水严重尧眼结膜苍白尧肛门红肿袁皮下胶冻样水肿遥剖开胸腔袁可见心包积液袁心冠胶冻样水肿袁肺脏苍白遥腹腔内可见结肠和盲肠肿大明显袁剖开后可见肠黏膜肿胀袁有绿豆大小坏死灶袁肠黏膜表面覆有灰黄色黏液袁可看到乳白色毛首线虫袁前端钻入肠黏膜袁形成结节遥胃和小肠黏膜卡他性肠炎遥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病变遥4实验室检查4.1细菌学检查无菌取病死猪肝脏尧脾脏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禽疾病诊疗中心检查袁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袁37益温箱培养24~48h袁未见细菌生长遥4.2聚合酶链式反应渊PC R冤无菌取病死猪的肝脏尧脾脏尧淋巴结尧肺尧大小肠及内容物等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禽疾病诊疗中心进行猪瘟尧猪圆环病毒病尧猪蓝耳病尧猪伪狂犬病尧猪传染性胃肠炎尧猪流行性腹泻尧猪轮状病毒病的PCR检测袁结果均为阴性遥4.3寄生虫学检查刮取盲肠黏膜压片镜检袁在低倍镜下可见蛇状线虫及少量小袋纤毛虫遥剪开盲肠和结肠后袁把肠道放入清水盘内静置6h尧冲洗肠内容物袁挑检虫体进一步鉴定遥虫体呈鞭状袁长20~ 30m m袁前端呈细丝状尧未端膨大遥有的末端尾部向背面卷曲袁为雄虫遥有的未端钝圆尧较尖尧没有卷曲袁为雌虫袁雌虫体内未见虫卵应该为毛首线虫的幼虫遥此外袁肠内容物及粪便中未检出虫卵袁5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尧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袁确诊该病为猪毛首线虫病遥6鉴别诊断猪毛首线虫病在临床上需与猪小袋纤毛虫病尧猪毛滴虫病尧猪传染性胃肠炎尧猪流行性腹泻尧猪轮76. All Rights Reserved.福建畜牧兽医第43卷第6期2021年状病毒病尧猪大肠杆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遥1冤猪小袋纤毛虫病是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袁多见于保育猪袁是条件性疾病袁当猪场环境适合小袋纤毛虫繁殖时渊如天气转变尧饲料更换以及肠道内一些疾病导致肠炎时冤虫体就大量繁殖袁临床上出现腹泻袁排出的粪便呈黑褐色袁多采用地美硝唑或甲硝唑治疗袁诊断时可采集肠壁刮取物镜检检出大量小袋虫遥2冤猪毛滴虫病也多见于保育猪袁该病的发生与猪场的卫生条件及饮用水不清洁有关袁表现排水样黄色稀粪袁剖检可见肓肠和结肠肿大明显袁肠内充满黄色水样内容物袁抽取肠内容物及肠壁刮取物镜检袁可检出大量梭型尧大小9~20滋m会游动的虫体袁临床上采用地美硝唑治疗遥3冤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袁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袁猪场中各日龄猪都会感染发病袁哺乳仔猪病死率可达100%袁保育猪也有少量死亡袁病程10~20d袁只能使用疫苗预防袁药物治疗效果差遥4冤猪流行性腹泻也是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袁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袁对哺乳仔猪和断乳保育猪危害大袁发病率达100%袁哺乳仔猪病死率可达80%袁病程会持续1~2个月袁也只能使用疫苗预防袁药物治疗效果差遥5冤猪轮状病毒病在猪场时有发生袁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保育猪袁发病率达80%袁病死率达50%袁传染性相对较弱袁多局限在个别窝仔猪或个别栏小猪袁目前只能采用疫苗预防袁发病时用干扰素治疗有一定效果遥6冤猪大肠杆菌病可发生于各种日龄猪袁在仔猪阶段出现黄白痢袁在保育猪阶段出现腹泻袁多与饲料不良尧环境不良和环境应激有关袁表现排黄色稀粪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均有效果袁很少出现顽固性腹泻遥7治疗7.1驱虫采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渊汉中天源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能驱冤按每100g拌1000kg料驱虫袁每天1次袁连喂3d遥个别不吃料的患猪采用上述药物按比例掺水灌服遥7.2加强饲养管理和对症治疗加强猪的卫生清洁和消毒袁保持地面干燥袁全群猪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提高抵抗力遥对腹泻患猪注射环丙沙星渊江西创导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痢猪常乐冤袁按每50kg体重注射10m L袁每天1次袁连用3d遥经3d的治疗袁所有患猪恢复正常采食袁粪便也恢复正常遥8讨论与体会1冤毛首线虫发育史比较简单袁成虫在盲肠中产卵袁卵随粪便排到外界袁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袁约经3周时间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渊内含感染性幼虫冤[3]遥其他猪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在肠内进一步发育袁8d 后移行到盲肠或结肠并固定于肠黏膜上继续发育为成虫遥整个发育周期需30~40d袁成虫在大肠内寿命为4~5个月遥此病例中小猪到猪场后10d才发病袁20d时检出的虫体仍是幼虫袁尚未成熟袁说明该批小猪是进场后感染毛首线虫袁也说明该猪场原先存在猪毛首线虫病袁卫生条件和消毒工作没有做好遥在肠黏膜刮取物压片中检出少量小袋虫袁分析是共感染遥2冤因为猪毛首线虫病的病原体有很顽强的生命力袁所以在平时养殖生产中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预防遥第一袁定期驱虫袁断乳后驱1次虫袁以后每隔2个月再驱1次[4]遥猪毛首线虫对羟嘧啶尧阿苯达唑尧芬苯达唑等敏感袁其中羟嘧啶是驱除毛首线虫的特效药[5]遥此案例猪场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拌料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遥第二袁做好猪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袁由于毛首线虫卵有较厚的卵壳袁不易被消毒水杀灭袁在生产中要对粪便进行生物发酵或高温杀灭才能有效杀死虫卵袁所以有发生过猪毛首线虫病的猪场要认真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袁对垫料也要彻底发酵或高温杀灭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该病发生遥第三袁饲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遥优质饲料不仅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袁而且还能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遥杜绝饲喂霉变等劣质饲料[6]遥参考文献院[1]孔繁瑶.家畜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202-204.[2]江斌,吴胜会,林琳,等.畜禽寄生虫病诊治图谱[M].福州院福建科技出版社,2012.[3]曾振灵兽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50-165.[4]汪明.兽医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69.[5]韩先杰,高善颂.一例猪毛尾线虫病的诊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24):41.[6]甘孟侯,杨汉春.中国猪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06-408.[7]韩笑,杨扬,李铁成.一例仔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治[J].现代农业,2018(5):68.[8]宣长河,王亚军,邵世义,等.猪病诊断彩色图谱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胡宝生.一例猪毛尾线虫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2019(7):36.77. All Rights Reserved.。

猪旋毛形线虫病的诊疗措施研究

猪旋毛形线虫病的诊疗措施研究

中国动物保健2021.06随着国内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肉类需求不断增大,尤其是猪肉产品及制品的供应量稳步提升,并成为国内肉类消费基石。

但在与猪肉的接触过程中,部分疾病会出现人畜共患而对消费者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比如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猪旋毛虫病,本病顾名思义即是由猪旋毛形线虫的幼虫寄生于猪横纹肌而引起的一种线虫病。

本病除感染猪以外,人、狗、猫、鼠、兔、狼、狐狸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是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1病原猪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虫体细小,肉眼几乎难以辨识。

虫体前端细,为食道部,后部粗,包含着肠管和生殖器官。

雄虫长1.4~1.6mm ,尾端有泄殖孔,其外侧为一对呈耳状的悬垂的交配叶,内侧有20对小乳突,无交合刺;雌虫长3~4mm ,阴门位于食道部的中央,后部包含着肠管和生殖器官。

幼虫寄生在横纹肌内,称肌旋毛虫,位于横纹肌纤维内的包囊中,包囊形态呈梭形,长轴与肌纤维方向相同,内含1条或多条幼虫。

旋毛虫的发育史比较特殊,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即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都是同一个动物,虫体不需要在外界发育,但要开始下一次发育则必须更换宿主。

成虫寄生于猪、狗、人、鼠类等小肠内。

动物吃了含有幼虫包囊的动物肌肉而感染,包囊在胃内溶解,释放出幼虫,幼虫进入十二指肠、空肠,很快发育为成虫,雌雄虫交配后,雄虫死去。

雌虫钻入肠腺或黏膜下的淋巴间隙中产出幼虫,幼虫产于黏膜中,有时可以直接将幼虫产于淋巴管和肠绒毛的乳糜管中。

每条雌虫一生可产生出1万~2万条幼虫。

新产出的幼虫除少数附于黏膜表面可由肠腔排出体外,绝大多数在黏膜内侵入淋巴管和小静脉,经小循环至体循环,随血流到全身各部肌肉、组织和器官,但只有到横纹肌的幼虫才能继续发育,以肋间肌、隔肌、舌肌、嚼肌中较多,感染后第17d 开始形成包囊、第4~8周完全形成,约6个月后,包囊发生钙化,钙化后,幼虫不一定死亡,仍有活力,但其感染力大为降低,包囊内幼虫的生存时间可达25年之久。

猪毛首线虫的诊断与治疗

猪毛首线虫的诊断与治疗

注 射 器 吸 取 1毫 升 生 理 盐 水 . 再 吸取 一 滴 血 液 . 滴 于 载 玻 片. 盖 上盖玻片 . 显微镜下镜检 . 可 见 红 细 胞 呈 圆形 , 未 见 附 红 细
胞 体 3 . 4虫 卵检 测
金属筛上 . 加4 0 ℃水 至淹 没粪 球 搅 拌 静 置 3 0分 钟 , 静 止 2小 时 .
[ 1 】 姜 平. 兽 医全攻略 猪病 [ M1 . 中国农 业 出版社 , 2 0 0 9 : 2 2 6 【 2 】 秦绪伟. 一起 猪 鞭 虫病 的诊 断 与 治 疗 U ] . 养猪 , 2 0 1 6 , 6 : 8 7
8 8.
根 据 临床 症 状 结 合 实 验 室 检 测 细 菌 、 病 毒 检 测 阴性 , 肠道 内
发状 , 因此 称 为 毛首 线 虫 , 又因为虫体呈现鞭子状 , 而称为 鞭虫。
分 开饲 养 , 防止疾病传播 ; 外购育肥猪 , 及 时进 行 驱 虫 工 作
7讨 论
7 . 1 外 购育肥猪 环境应激很 容易患病 , 病 毒性 、 细 菌 性 传 染 病 比较 多 . 另 外 寄 生 虫 病 也 比较 多 。一 般 外 购 运 输 后 的 猪 首 先 开 始 进 行 电解 多 维 、 V C葡 萄 糖 等 抗 应 激 .另 外 要 询 问 畜 主 疫 苗 免
漂浮法检测 . 未 发 现 虫 卵
6 预 防
运 回 来 时 开 始 比较 正 常 . 按 照运输应 激添加 电解多维 、 V c进

行抗应激 . 半月后 少量腹 泻, 一 月时 大量腹泻 , 按 照 常 规 腹 泻 使
用 抗 生素 硫 酸 粘杆 茵 素 治 疗 . 三天症状未见好转 , 按 照 非 典 型 猪

猪毛首线虫病的治疗

猪毛首线虫病的治疗

猪毛首线虫病的治疗日期:汇报人:CATALOGUE 目录•疾病概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药物•预防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和讨论CHAPTER疾病概述01定义症状定义和症状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经过7-10天的孵化,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

感染途径传播途径感染来源生长受阻死亡率增加继发感染030201疾病对猪的影响CHAPTER诊断方法02观察症状该病通常呈慢性过程,因此要注意观察猪的症状出现时间以及是否逐渐加重。

注意病程了解流行病学临床观察粪便检查血液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测遵循实验室规范在进行实验室检测时,要遵循实验室规范,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鉴别诊断要注意与其它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猪流行性感冒、猪支原体肺炎等。

结合临床诊断时需结合临床,不能仅依靠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

诊断注意事项CHAPTER治疗方法和药物03药物治疗芬苯达唑01阿苯达唑02伊维菌素03中药辅助治疗针灸辅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补充营养改善环境辅助治疗CHAPTER预防和控制措施04保证饲料卫生定期清理猪舍饲养密度合理饲养管理定期检查对猪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治疗措施。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和疫苗接种计划,及时给猪接种疫苗。

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防止交叉感染消灭传播媒介隔离病猪生物安全措施CHAPTER案例分析和讨论05案例一:猪毛首线虫病的诊断失误总结词由于猪毛首线虫病与猪血痢等其他疾病在临床症状上相似,容易造成误诊。

详细描述猪毛首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猪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脱水、贫血和生长受阻等症状。

而猪血痢则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两者在临床症状上相似,但治疗方法却完全不同。

因此,准确诊断对于治疗猪毛首线虫病至关重要。

案例二:猪毛首线虫病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总结词详细描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成功控制猪毛首线虫病的关键。

详细描述为了成功控制猪毛首线虫病,饲养场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消毒、科学饲养、预防性驱虫等。

猪毛首线虫病的防治

猪毛首线虫病的防治
临 床 兽 医
中国畜牧 兽医文摘
2 0 1 3 年
2 9 卷
第1 期
猪毛 首线 虫病 的防
孙 华
( 江苏省南通 市通 州区四安镇农业服务 中心 ,通州 2 2 6 3 5 2 )
规模猪场对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十分重视 ,却往
根 据 临 床 症 状 、病 理 变 化 ,实 验 室 检 查 确 诊 为 猪 毛 首线 虫
而渐 进性 消瘦 ,到 1 6 日已死 亡 8 头 ,发病 率 占保 育舍 猪 的3 4 . 4 %, 猪 只采食逐渐 恢复正 常 ,第6 d 猪群 正常 。间隔 1 4 d 又用 药1 次。 死 亡 率达 4 . 5 %,在发 病期 间 用抗 菌止 泻药 物 没有 效 果 ,笔者 通 过 5 预 防 解 剖 病死 猪和 实验 室检查 ,诊 断为 猪毛首 线 虫病 5 . 1 加强饲养管理 提 高 猪体 的抵 抗 力是 预 防本 病 ,同时 还要 做 好猪 舍 的环 境 卫 1 临 床 症 状 该病 在 猪 场持 续 了 1 . 5 个 月 ,9 月1 0 日开 始 一1 0 月2 5 日结 束 , 生 ,保 持清 洁干 燥 。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猪 的保育阶段 ,体重在2 O~ 3 0 k g ,育肥舍 5 . 2 定期驱虫 发现2 头病猪,但症状较轻,轻度感染猪不表现症状,发病猪食欲 规 模 猪 场要 制定 完 整 的驱虫 计 划 ,种 公猪 、种母 猪 每 半年 至 不振 ,皮 毛粗乱 无 光泽 ,严重 感染 时 出现 顽 固性 下 痢 ,粪 中带 黏 少 做 1 次驱虫 保健 ,保 育 和育肥 阶段 的猪 各做 1 次驱 虫 。
日龄 口服 0 . 3~ 0 . 5 头 份 的猪 传染 性 胃肠 炎 和轮 状 病 能量饲料的供应 ,选用添加优质油脂的饲料。注意保温 ,保持地 疫 的 同时 ,在 7 面干燥 ,加强 光照 。提高 猪 只的抵抗 力 。 毒二联弱毒疫苗 ,2 1 日龄再注射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 ,使之建 立较 高的主 动免疫 水平 ,减 少发 病死 亡 。 5 . 2 饲 养 密 度 猪 饲 养密 度 不宜 过 高 ,注 意通 风 ,避 免高 温 、高湿及 有 害气 5 . 4 . 3 其他 7 0 k g 以下猪 只 ,交巢 穴注 射疫 苗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 l ,7 0 k g 以上 体 的危 害 。饲 喂营 养丰 富 的饲 料 ,供 给 洁净 的饮 水 ,搞 好产 房 和 猪 只 ,交巢 穴注 苗4 m l 。 . 4 . 4 预 防接种 在流行 季节 前2 O 3 0 日 进 行全 群 的免疫 接种 。 仔猪培育箱的保温 。保持猪舍内清洁卫生 。防止犬 、猫及禽鸟进 5 入猪舍 ;把握 适 当的断奶 日龄 和体 重 ,尽量减 少 猪只 应激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 f) WI E P O UC I 2
2 1 00

起 猪 毛 首 线 虫 病 的 诊 治
叶土发 ( 福建省邵武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 邵武
340) 500
中图分类号:8 27 ¥ 5 .31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0 2 15 (0 00 - 0 2 叭 10 - 9 72 1)2 0 7 一

事 动 物 疫病 的 防治 .— aly 5 5 @s a o E m i f 8 8 i . m : nc
( 辑: 编 富春妮 )
虫卵呈棕黄色 、 腰鼓形 , 卵壳厚、 光滑 , 两端有 2个形 1 发病情况 虫卵 (2 6 )I (7 3 ) m, 5~ 1 x 2 ~ 0 mx 内含 邵武市某规模猪场饲养 能繁母猪 7 2头 ,哺 乳 如瓶塞 的结节 , 仔 猪 18头 ,0 7 1 5 0日龄 育 成 猪 2 0头 。2 0 1 0 9年 1 未发育 的卵细胞 。由于虫卵颜色 、 1 结构 比较特殊 , 故 月 中旬 , 成猪 中有 6 %~ 0 育 0 7 %发病 , 主要 表现为顽 易识 别 而 确 诊 。 固性腹泻 、 消瘦 、 贫血。先后用氟苯尼考、 林可霉素 、 5 治 疗 () 伊芬 虫灭 50g 本 品 5 0g内含伊 维菌 1用 0 ( 0 强力霉素 、 博落回、 恩诺 沙星 、 磺胺 问甲氧嘧啶、 芪 黄 4g 拌料 5 0k , 0 g 连用 7d 间隔 , 多糖 、 板蓝根 、 阿维菌 素、 伊维菌素等药物 治疗均毫 素 1卧阿苯 哒唑 2 ) 无效果 , 请笔者诊治。 后 1 后 再重服用药 1 4d 次。 () 2病情严重 的猪 同时肌 肉注射左旋 咪唑 1 , 次 2 临 床 症 状 该批育成猪都 是采用 发酵床饲养 ,密度 合理 。 每千克体重 7 g .m 。 5 () 驱虫 的同时配合使 用氟苯 尼考等广 谱抗 3在 病猪表现为顽固性腹泻 , 粪便 中带黏液和血液 , 门 肛 治疗 虫体损害肠道引起的炎症 。 周 围黏 附有 红褐色 稀粪 , 食欲 不振 、 消瘦 , 脱水 , 贫 菌药拌料, 血 。病猪 体重只有 l~ 5k , 同龄健康猪体 重可 0 1 g而 () 药 2次后可完全控制住 病情 , 个 月后所 4用 1 达 2 ~ 0k 。 5 3 g 有病 猪 全 部痊 愈 。 6 小 结和 讨 论 3 病理 变化 () 1根据 临床症状 、 理变化 、 病 实验 室诊断和 治 在畜主 的要求下 , 笔者解剖体重约 1~ 5k 0 1 g的 病 重猪 2头发现可视 黏膜发 白, 肝、 、 、 胃 心、 脾 肺 肾、 疗 的效果等确诊为猪毛首线虫病 。 等器 官未见 明显病理变化 ,但在盲肠和结肠 内发现 () 猪 场 是 一 个 新 场 , 建 场 2年 , 在 猪 盲 2该 才 但 数 以万 计 的乳 白色 虫 体 。虫 体 长 2 ~ 0m 头 部 细 肠 、结肠 内发现成千上万条毛首线虫可能与猪场采 O 5 m, 而 长 , 部 粗 而 短 , 的 虫体 尾 端 呈 螺 旋 状 卷 曲 , 尾 有 有 用发酵床养猪法有 关,因为避免发酵床 内专用菌被 的虫体尾直,末端呈 圆形 。虫体头端深深扎入肠黏 消毒药杀死故都没进行过消毒 。本病在邵武市少有 膜 下层甚 至肌层 , 用刀都很难刮 下, 造成盲肠 、 结肠 发生, 笔者从 医近 3 0年还是首次诊治本病 。 黏膜卡他性 炎症 。眼观 肠黏膜充血 、 胀 、 肿 出血 、 水 () 防措施 。首先 , 3预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猪体的 肿、 坏死等 , 严重感染时盲肠和 结肠黏膜有 出血性坏 抵抗力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 还要做好猪舍的环境 死、 水肿和溃疡 。 卫生 , 保持清洁干燥, 使之不适应虫卵的发育, 阻断本 病虫卵的发育过程。 其次是用 以较理想的药物如阿苯 4 诊断要点 哒唑 ( 丙硫苯咪唑)左旋 咪唑等进行防治, 年对种 、 每 41 虫体 鉴 定 . 虫 体 呈乳 白色 、 鞭状 , 为 食道 部 , 长 的丝 公猪、 前 细 生产母猪驱虫 2 3 , ~ 次 育成猪驱虫 l2 ~ 次。 状, 占全长 23 内为 由一串单细胞 围绕着的食道 , 约 /, () 4 虽然患猪 毛首线 虫病 的病猪死 亡率低 , 但严 后为体部 , 短粗 , 占全长 的 1 , 约 / 内含生殖器 官及肠 重影 响猪 的生长发育, 3 可造成较大 的间接经济损失, 故应引起 高度 重视 。 管。雄虫长 2 ~ 5m 后端卷 曲, 0 5 m, 泄殖腔在尾端 , 有 () 5 从治疗效 果看 , 内服 阿苯哒 唑效果好 , 而用 收稿 日期:O O 0 — 0 2 l一 2 2 阿维菌素、 伊维菌素对本病基本上无治疗作用 。 作者简介 : 叶土发 (9 3 ) 男 , 16 一 , 福建邵武人 , 高级兽 医师 , 主要 从
根 雌虫长 3 ~ 3m 后端钝圆 , 9 5 m, 阴门位于 猪 毛 首 线 虫 病 , 称 猪 鞭 虫 病 , 由 猪 毛 首 线 1 交合刺 ; 又 是 粗细部交界处。 虫寄生在猪 盲肠 、 结肠 内导致猪 拉稀 的一种 寄生虫 病 。猪 毛 首 线 虫 的虫 体 前 部 呈 毛状 ,故 称 为 毛 首 线 42 虫 卵检 查 . 虫卵检查 也是诊断本病 的方法之一 。可直接取 虫, 又因整个虫体外形很像鞭子 , 故又有鞭 虫之 称 。 该病对仔猪 危害严重 , 主要 引起顽 固性腹泻 、 消瘦 、 粪便涂片或用饱和硝酸钠水溶液及饱和食盐水溶液 进行漂浮后镜检 。 毛首线虫的虫卵形态 比较有特色 : 贫血 、 甚至死 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