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杆虫毛首线虫棘头虫病

合集下载

猪蹭痒脱皮怎么回事猪场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怎样驱虫才有效

猪蹭痒脱皮怎么回事猪场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怎样驱虫才有效

猪蹭痒脱皮怎么回事猪场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怎样驱虫才有效寄生虫疾病是我们在养猪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治的对象,猪发生寄生虫后,会出现食欲下降,消瘦,掉膘等现象,对猪只健康和养殖成本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那么猪身上的寄生虫疾病都有哪些?又该如何防治呢?猪寄生虫病有哪些?1、蛔虫病: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其感染率高、繁殖力强、感染强度大。

猪感染后的危害:一是幼虫移行可导致猪内脏器官机械性损伤,引发肺炎;二是夺取患猪营养,致使患猪贫血消瘦、体重下降;三是虫体寄生刺激造成肠炎下痢;四是虫毒素引起猪机体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疾病,最终导致死亡。

本病是危害最重的猪体内寄生虫病。

2、肺线虫病。

是肺线虫寄生于猪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引起,轻度感染有强烈的阵发性咳嗽,可引发肺炎,运动采食后呼吸困难,病猪贫血消瘦,最后衰弱而死。

3、胃圆线虫病。

是胃圆线虫寄生于猪胃黏膜内引起。

当猪抵抗力强、虫寄生数量少时,未见异常;当猪体弱、抵抗力差或虫大量寄生时,虫体机械刺激可致胃炎,病猪精神较差,贫血、消瘦、发育不良,排混血黑便。

4、棘头虫病。

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引起,虫体吻突牢牢吸入小肠黏膜,吻突钩机械损伤可引起肠炎、坏死和溃疡,猪严重感染时食欲减退、下痢、排血便、腹痛等症状明显,可导致肠穿孔、腹膜炎、肠粘连。

5、姜片吸虫病。

是姜片吸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引起,主要是虫体吸附肠黏膜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及毒素作用而致病。

严重感染时可致病猪顽固性下痢、进行性消瘦、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

6、疥螨病。

疥螨寄生于猪的头、颈、肩、腿部皮肤内引起,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虫体在寄生处皮下开凿隧道,产卵繁殖,致使病猪奇痒,啃咬栏杆。

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7、血虱。

多寄生于猪颈、耳、肋部、腿内侧和腹部皮肤皱褶中。

血虱使猪烦躁不安,生长缓慢。

建议自繁自养建议养猪场自繁自养,如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应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防止寄生虫病传入。

确需购进生猪时,要从无疫情的地方购进,购前要查验检疫证明。

执业兽医之【寄生虫学】【第02部分】

执业兽医之【寄生虫学】【第02部分】

执业兽医之【寄生虫学】【第02部分】姓名:__________指导: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五、猪的寄生虫病1、猪球虫病:(1)由猪艾美耳球虫和等孢球虫寄生于猪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2)7-21日龄仔猪多发呈良性经过。

(3)发育:在宿主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阶段,在外界中进行孢子生殖,本病通过消化道传播。

(4)症状:仔猪黄白色,糊状腹泻,7-8月最严重。

(5)病理:空肠和回肠黏膜出现黄色纤维素性、坏死性伪膜。

(6)诊断:7-14日令猪腹泻用抗生素无效,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粪检卵囊。

(7)防:做好环境卫生是最好l(7)治疗:吡喹酮、硫双二氯酚、敌百虫。

3、猪蛔虫病:(1)新鲜虫体呈淡红色、圆柱状,虫卵呈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表面粗糙、高低不平。

(2)感染方式:吃奶、掘土、采食、饮水、胎盘感染。

(3)感染很普遍的原因:虫体为土源性寄生虫,不需中间宿主,卵壳厚、抵抗力强、雌虫产卵量大。

(4)症状:幼虫引起肝出血、肝炎、肝云雾状乳斑,成虫引起猪营养不良、僵猪等。

(5)诊断:饱和盐水漂浮法粪检虫卵,或剖检肝肺内的幼虫。

(6)治疗:左咪唑、阿苯达唑、阿维菌素。

4、猪食道口线虫病:(1)即“结节虫病”,集约化猪场常有发生。

(2)病理:主要寄生于结肠,幼虫使肠壁形成结节病变,成虫影响增重及饲料转变。

(3)防:为土源性寄生虫,环境卫生最为重要。

(4)治疗:左咪。

5、猪肾虫病:(1)是“有齿冠尾线虫”,寄生于猪的肾盂、肾周围脂肪和输尿管引起。

(2)形态:虫体粗壮,形似火柴杆,新鲜虫体呈灰褐色。

(3)感染途径:经口和皮肤,我国南方猪多在3-5和9-11月份发生。

(4)症状:皮肤炎症、贫血、跛行、尿液有絮状物和脓液。

(5)诊断:晨尿静置后镜检虫卵,或剖检时发现虫体。

(6)治疗:左咪唑,阿苯达唑。

6、猪棘头虫病:(1)由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空肠引起。

(2)形态:虫体大,呈长圆柱形、乳白色。

棘头虫病ppt课件

棘头虫病ppt课件

有5~6行小棘,每行6个。雄长300~680mm雄虫
长70~150mm,呈长逗点状。 • 虫卵 长椭圆形,深褐色,两端稍尖,壳厚,大小 为89~100x42~56um 内含棘头蚴。
• 生活史
• 流行特点
中间宿主 金龟子和甲虫
• 1. 8~10个月龄的猪感染率高(因仔猪拱土 能力差 甲虫幼虫) • 2. 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
• (4)基于您所诊断的结果,若防制该病,最为合理 的手段是
• A. 对发病的动物立即淘汰,病畜和健康动物分开饲 养
• B. 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加强粪便管理 • C. 搞好饲养环境与日常药物使用相结合 • D.轮换使用药物防制该病
棘头虫病
棘头虫的一般形态与生物学
• Introduction
• 一、外形 • 虫体呈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小的约1.5mm,大 的可长达650mm。前端有吻突,其上有小棘。有假 体腔,无消化系统,雌雄异体。躯干部是一个中空的 构造,里面包含着生殖、排泄神经及假体腔掖等。 • 体壁 由5层固有体壁和两层肌肉组成,各层均有结缔 组织支持和粘连着。
• 1.试根据上述情况,你诊断该病最为可能是
• A.捻转血矛线虫病 B.钩口线虫病 病 D.带绦虫病 E.食道口线虫病 C.网尾线虫
• 2. 治疗该病时,可选用下列哪种药物进行治疗
• A.磺胺-二甲氧嘧啶 B.新霉素和林可霉素 C.左 旋咪唑 D.氯硝柳胺 E. 槟楠
• 3. 该虫主要寄生于动物( 的。
• 3. 春夏为感染季节(甲虫幼虫出现在早春 ~6、7月份)发病 6~11月。
• 症状 吻突-----肠粘膜、损伤、发炎,附着部位发
生坏死,溃疡。

穿孔------泛发性腹膜炎------死亡

兽医寄生虫学

兽医寄生虫学

兽医寄生虫学一.各种动物寄生虫病(各种寄生虫病只要大概的了解其病原、流行特征、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治)(一)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6):1.弓形虫病:终末宿主是猫,磺胺类药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滋养体、包囊及卵囊有很强的感染力。

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2.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虫体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内,由吸血昆虫—白蛉传播,是流行于人、犬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引起的病症可分为内脏型和皮肤型,临床表现为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的病变常局限在唇和眼睑部的浅层溃疡;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由于眼圈周围脱毛形成特殊的“眼镜”,然后体毛大量脱落,并形成湿疹。

可用锑制剂治疗。

3.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感染人和牛、羊、猪、犬、啮齿类及一些野生动物,寄生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泳内。

日本分体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引起的虫卵结节。

4.猪囊尾蚴病: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与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犬、骆驼、猫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

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

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

5.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细粒棘球绦虫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人兽共患病。

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

致病作用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

6.旋毛虫病:由旋毛形线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为肌旋毛虫。

检测时即当发现肌纤维间有细小白点时,撕去肌膜,剪下麦粒大小的肉样24块,放于两玻片间压薄,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包囊。

(二)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10):1.伊氏锥虫病:虫体寄生在动物的血浆和组织液中亦称苏拉病。

由虻及吸血蝇类(螫蝇和血蝇)在吸血时进行传播。

动物寄生虫病学第9章 棘头虫病

动物寄生虫病学第9章 棘头虫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物热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13
2.鸭多形棘头虫与细颈棘头虫病
鸭多形棘头虫与细颈棘头虫病是由多形科的多形
棘头虫和细颈棘头虫寄生于鸭的小肠而引起的一种寄
生虫病,也寄生于鹅、天鹅、野生游禽和鸡的小肠。 在我国,鸭多形棘头虫主要发现于广东、四川、贵州 和台湾,鸭细颈棘头虫发现于贵州。
14
病原形态
1)大多形棘头虫
第9章
1 棘头虫的形态和发育 2 猪巨吻棘头虫病 3 鸭多形棘头虫与细颈棘头虫病
棘头虫病
1
1.棘头虫的形态和发育
棘头虫的形态
( 1) 一般形态
外形: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 ;
前体:前端有棘,颈部短,体不分节; 躯干:前宽后窄,体有横纹;
( 2)
体壁
五层固有体壁:外角皮、角皮、 条纹层、覆盖层、辐射层 两层肌肉:外环、内纵)组成。 棘头虫的头端
2
(3)
内部构造
吻突 颈 吻囊 伸延肌 吻腺 背韧带囊 吻腺
腔隙系统:由纵管和横管网系
组成。贮藏营养。
吻囊:肌质囊,起于吻突基部,
悬系于假体腔之内。
吻腺:又称系带或棒,呈长形
叶状,附着于吻囊两侧的体壁 上,悬垂于假体腔中。
头部 睾丸
韧带囊:包围着生殖器官,是
棘头虫的特殊构造。 无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虫体
虫卵在沟虾体内孵出幼虫, 经54---60天发育为成虫
中间宿主——钩虾
19
症状与病变
鸭棘头虫感染季节多为春
夏季,高峰在7-8月份。寄生
于小肠中段,虫体吻突吸附 肠胃壁时,引起溢血、溃疡、
化浓性炎症或造成其它病原
菌的继发感染;成年鸭症状 不明显,多为带虫者。幼鸭 感染严重时,可造成大量死 亡。尸检时,可见到肠浆膜 上有结节和桔红色的虫体。

黄蟮常见的几种病

黄蟮常见的几种病

黄鳝几种常见病的防治在养殖黄鳝过程中应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其常见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腐皮病病鳝行动无力,整天将头伸出水面,体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红斑,以腹部两侧为多,有的还会腹部出现蚕豆大小紫斑,严重的表皮腐烂成漏斗状的小洞,若剥去腐皮肉,往往可见腐皮和内脏。

防治方法:(1) 经常更换池水,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在加换新水的同时,全池泼洒漂白粉1ppm,连续3天,有较好疗效。

(3) 每立方米水体,用红霉素2.5万单位噻唑拌饵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6天2.肤霉病此病是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或饵料不足而引起黄鳝互相咬伤,伤口感染霉菌而致,伤口处长出棉絮状"白毛",病鳝食欲不振,最后消瘦死亡。

防治办法:(1) 用5%食盐水浸洗鳝种后放养。

(2) 已发病的可用0.04%的食盐和0.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3.烂尾病此病在高密度养殖的黄鳝池或运输途中容易发生,病鳝尾部发炎充血,继而肌肉腐烂坏死,以致尾柄或尾部肌肉烂掉,尾椎骨外露,病鳝的头伸出水面,反映迟钝,行动无力。

防治方法:(1)注意鳝池水面的环境卫生,可减少此病的发生和危害。

(2)用0.2ppm呋嘀唑酮全池泼洒。

(3)用每毫升0.25单位的金霉素液浸洗消毒鱼体,效果很好。

4.毛细线虫病此病系毛细线虫侵入黄鳝肠道所致,造成黄鳝消瘦,而后死亡。

防治方法:(1)放养前黄鳝池用生石灰消毒,可预防此病。

(2)每50公斤黄鳝用9%晶体敌百虫5-7.5克拌入河蚌肉中投喂,连喂6天。

(3)用贯众、荆、苏梗、苦楝树根皮等中草药合剂,按每50公斤黄鳝用药总量290克(比例按顺序为16:5:3:5),加入相当于总药量3倍水,煎至原水量的1/2,倒出药汁,再按上述方法加水煎第二次,并两次药汁拌入饲料投喂,连喂6天。

5.棘头虫病由棘头虫寄生肠道引起,肠道发炎充血,阻塞肠管,严重时造成肠穿孔,引起黄鳝死亡。

防治方法:(1)养鳝池放养前用生石灰消毒可预防此病。

兽医寄生虫病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兽医寄生虫病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兽医寄生虫病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夏季,某绵羊群放牧后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可视黏膜苍白等症状。

剖检见肝脏肿大、出血,在腹腔和肝脏中发现扁平叶状幼虫,该病可能是 ( )A、棘球蚴病B、绵羊球虫病C、血矛线虫病D、片形吸虫病答案:D2、感染阶段为囊尾蚴的是( )A、肝片吸虫B、猪带绦虫C、莫尼茨绦虫D、赖利绦虫答案:B3、猪蛔虫的感染性阶段是( )A、含有2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B、三期幼虫C、1期幼虫D、虫卵答案:A4、狮弓首蛔虫的感染性阶段是( )A、含有2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B、三期幼虫C、1期幼虫D、虫卵答案:A5、牛皮蝇的第一期幼虫寄生在牛的( )A、食道B、小肠C、鼻腔D、脊椎管硬膜的脂肪组织中答案:D6、犬,4月龄,生长缓慢、呕吐、腹泻、贫血,经粪便检查确诊为蛔虫和绦虫混合感染,最佳的治疗药物是( )A、吡喹酮B、阿苯达唑C、伊维菌素D、地克珠利答案:B7、细粒棘球绦虫主要致病阶段是( )A、囊尾蚴B、棘球蚴C、成虫D、虫卵答案:B8、弓浆虫的终末宿主为 ( )A、狗B、猪C、猫D、老鼠答案:C9、一线虫,头向背侧弯曲,有一漏斗状口囊,内含一个大背齿和两个亚腹侧齿,它是( )A、蛔虫B、结节虫C、钩虫D、冠尾线虫答案:C10、中间宿主体内没有弓形虫的哪一个发育阶段。

( )A、滋养体B、裂殖体C、包囊D、裂殖子答案:D11、某养鸡场,雏鸡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精神沉郁,普遍喜采食羽毛等症状。

病鸡鸡冠苍白、羽毛蓬乱,食欲减退,嗉囊不充实,顽固性腹泻,有时粪中带血。

剖检可见尸体消瘦,肠道呈出血性肠炎,肠壁有可见结节;肠腔内有大量白色、约25~110mm的圆筒形虫体。

治疗该寄生虫应选用的药物是( )A、左旋咪唑B、贝尼尔C、甲硝唑D、氟苯尼考答案:A12、下列虫体具有可伸缩吻突的是( )A、蛔虫B、结节虫C、棘头虫D、姜片吸虫答案:C13、某群牛发病,犊牛比成牛症状明显。

表现精神沉郁,行动迟缓,体温升高,腹泻或便血,严重时全身衰竭而死。

引起仔猪腹泻的寄生虫病

引起仔猪腹泻的寄生虫病

严 重脱 水 ,重 症 仔猪 可发 生 死亡 。通 过肠 生虫 病 。轻 度感 染 时 ,猪无 异 常表 现 ,严 道 病 变及 部分 黏膜 、粪便 压 片镜 检 出球 虫 重 感 染 时 有 腹 泻 等 症 状 ,甚 至 可 导 致 死
卵囊 即可判 断为 该病 。 猪 蛔 虫病 猪 蛔 虫 病是 一 种 常 见 的寄
嗜 、营 养 不 良 、 消瘦 、贫 血 。严 重 感 染 时 ,呼吸 困难 ,伴 有 咳嗽 、呕 吐 、流涎 、
中带 血 ,猪 体瘦 弱无 力 、步伐 不稳 ,喜 欢
饮水 ,贫血 ,减 食 或不 食 ,嗜 中性 白细胞 其他 疾病 而死 亡 。 猪 棘 头 虫病 棘 头 虫 寄生 于 猪 的小 肠
起 仔 猪腹 泻 的原 因很 多 ,营 养不 良和饲 养 他肠 道病 原 混合 或 继发 感 染表 现 明显 临床
管 理 不善 、细菌 性疫 病 、病 毒性 疾病 、寄 症状 ,是 仔猪 腹 泻的 一种 重要病 原 。 猪 食 道 口线 虫 猪食 道 口线 虫 病感 染 生 虫 病等 都 能引 起仔 猪腹 泻 。本 文 重点 介 绍 引起 仔猪 腹泻 的寄生 虫病 ,仅 供参 考 。
腹 泻 等症 状 ,少 数病 猪 因肠 管阻 塞 而 出现 增多 ,最 后 由 于严 重消 瘦 和贫 血 ,或并 发
腹痛。
猪 类 圆线 虫病 类 圆线 虫 病 是 由韦 氏
类 圆线 虫 寄生 在小 肠 所 引起 的 。主要 在 温 引起 ,虫 体 吻 突牢 牢 吸入小 肠 黏膜 ,吻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暖多雨 季 节发 生 ,特 别是 2 1 ~ 2 8 日龄 的仔 钩机 械损 伤 可 引起肠 炎 、坏 死 和溃 疡 ,猪 猪 ,可 由皮肤 感染 ,感染 后 表现 为急 性腹 严重 感染 时食 欲 减退 、腹泻 、排 血便 、腹 L 、腹 膜炎 、 泻 、消瘦 、厌 食 、呕 吐等 。发病 猪 多表 现 痛等 症状 明显 ,可 导致肠 穿 孑 肠粘 连 。 ( 周 军 李 睿鸿 湖 北省 襄 阳市襄 生 长停 滞 和发育 不 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疑的寄生虫病?
病案
患者,男,45岁。农村。因反复上腹部不适、 乏力三年,解黑便一天。病史:三年前秋天起反复 出现上腹部胀痛,无明显恶心、呕吐,偶感头晕乏 力,门诊多次以胃炎治疗,症状未见好转。近一年 来加重,并伴四肢酸重,大便柏油样,伴明显头晕, 心慌气短。患者有长期赤足旱地劳作史。查体:体 形消瘦,贫血,粪便潜血强阳性。直接涂片法未见 虫卵,改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查到虫卵,卵呈椭圆形, 内含4-8个分裂的胚细胞。
• ♀♂异体
• 间接生活史
生活史
卵(棘头蚴) 中间宿主(甲壳类动物和昆虫)
(棘头体 棘头囊〈感染性〉)
终末宿主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原棘头虫纲
棘头动物门
分类
大(寡)棘吻目:中或大型虫体,寄生于哺乳动物。
少棘科(寡棘吻科)
*巨吻属(大棘吻属)
古大棘棘头吻虫目纲 中型到大型虫体,卵椭圆形。 多形目:小寄形虫生体在,哺寄生乳鸟类类、和两鸟栖类类和。爬行类。
幼虫寄生在横纹肌内,称之为肌旋毛虫



幼虫刚侵入时呈圆柱状片
17-21天开始打卷。 像
3 - 8周形成包囊。
当包囊内达2.5个弯曲时具 感染性
幼虫
(圆柱状)
到全身各处, 只有到横纹 肌内才能发 育
7-10d 后直接产
寿命为 继续
4-16周
发育 产1000 – 5000个
♀ 幼虫/次/条。
细颈属:鸭细颈棘头虫
卵呈长纺锤形 113-129 x 17-22µ
湖沼钩虾
虫体1-2cm,橘 红色,纺锤形。
思考题
猪棘头虫和蛔虫形态上有什么区别? 猪棘头虫病的生活史、流行特点、诊断与防治?
病案
患儿,男,6岁。农村。腹痛伴恶心,呕吐物为 胃内容物。因停止排便两天,发热,病情加重两天, 来医院就诊。患儿平时卫生习惯不良,常有腹痛、 腹胀感,排便偶见数cm长的乳白色圆形线状虫体排 出。夜间有磨牙现象。腹部X线平征显示有较宽大 液气平,符合肠梗阻表现,以急腹症收住院。剖腹 探查,空肠扩张,壁变薄,隐约可见其内扭结呈蚯 蚓状虫体堵塞肠腔。
头饰样图
猪犬猫胃内
猪胃内
禽胃内
有棘颚口线虫
牛羊食道
牛羊瘤胃内
一.犬旋尾线虫病 病原 狼尾旋线虫 Spirocerca lupi
♂ 3-5cm, ♀ 5-8cm
虫体螺旋形,血红色, 粗壮。
口孔周围有两个分为 三叶的唇。
卵胎生。
生活史与症状
生活史
间接生活史,食粪甲虫为其中间宿主(鸟、两栖类 或爬行动物可为贮藏宿主)。
禽和多种动物的鼻腔、气 毛细科 毛细属 多种毛细线虫 管、肠道、肝和泌尿系等。
不同种寄生部位严格。
一. 毛首(尾)线虫病
主要病原体有:
绵羊毛首线虫T.ovis, 牛羊等反刍兽 猪毛首线虫T.suis, 猪、野猪、猴和人 球鞘毛首线虫T.globulosa,牛羊等反刍兽 狐毛首线虫T.vulpis,犬、猫、狐等
怀疑的寄生虫病?
病案
武汉某学院学生,1998年10月1日市购瘦猪肉 2.6Kg,切成0.5cm厚肉块,炭火烤吃,49人食用, 从10月18日至11月3日先后有19人发病。49人中, 吃肉串10块以上者10人,均发病,吃6-10块者11 人,9人发病,吃肉串少于6块的28人未发病。
临床表现:体温升高,全身肌肉疼痛,心悸、 胸闷、脉缓。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4例腓肠肌 活检,1例中找到某寄生虫包囊。
多形科
*多形属,细颈属
二.猪大棘头虫病 病原 蛭形巨吻棘头虫 Macro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
♂7-15 cm , ♀30-68 cm
与蛔虫比: 有吻突 体表有环纹 前粗后细
生活史
在猪3-4个M 成熟,成虫寿 命10-24个M。
日产25万以 上个虫卵 (棘头蚴)
甲虫幼虫“蛴螬”吞 食,2-3M后经棘头体 发育为棘头囊。 昆虫化蛹或成虫仍然 保有棘头囊,2-3Y。
2. 比较旋尾目和丝虫目的特征? 3. 犬恶丝虫的中间宿主,寄生部位? 4. 可引起马浑睛虫病及马或羊脑脊髓丝虫病的病原分
别为?
第五章 棘头虫病
一.概述 二.猪大棘头虫病
病原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诊断与防治
三. 禽棘头虫病
一. 概述
• 虫体形状多样,椭圆,纺锤或圆柱状
主 • 小仅1.5mm,大可达65cm 要 • 有一个可以伸缩的吻突,吻突上有棘,因故得名 特 • 无消化系统,靠角皮吸收营养 征 • 有伪体腔,体不分节
生活史:成虫寄生于右心室
和肺A,直接产幼虫(微丝蚴), 见外周血液中。幼虫亦可经胎 盘感染胎儿。多种蚊(蚤)为 中间宿主。
二.牛马丝状线虫病(腹腔丝虫病)
马丝状线虫S.equina —马属动物
鹿丝状线虫S.cervi(唇乳突丝状线虫)--牛、羊、鹿等
指形丝状线虫S.digitata —牛
虫体大小形态与心丝虫相似
肌型症状:T 38-41 ℃;
肌肉疼痛;水肿;酸性球升高。
死亡
耐过者
流行病学
分布:世界各地。我国云南、河南、西藏、吉林和黑龙江流 行较盛。
流行因素:
1.人畜共患。 2. 鼠是最重要的感染源,猪次之,而后是猫狗。 3. 包囊抵抗力很强。 4. 饭店的泔水、废肉残羹喂猪。 5. 烹调和吃肉的习惯。
诊断
马项韧带和鬐甲部 马的屈肌腱和前肢的球节悬韧带 牛皮下、肌腱、韧带等处
犬、狼等动物的右心室和肺A 心、肝、胆囊、子宫和隔肌等处的浆膜 淋巴管内
一.犬恶丝虫病
犬恶丝虫D.immitis
心丝虫象
8岁爱尔兰猎犬
虫体细长
♂12-16cm,交合刺不等长, 尾部呈螺旋形弯曲。
♀25-30cm,尾直
诊断与治疗:
幼虫钻入犬狼狐等动物的胃壁动脉,并随血流移行。
成虫在食道壁、胃壁或动脉壁形成肿瘤。临床表现 为吞咽、循环障碍、呼吸困难和呕吐等症状。
从感染到粪便中查到虫卵需5个月。
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和粪检虫卵可以确诊。
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治疗
二.犬吸吮线虫病(眼线虫病)
病原
丽嫩吸吮线虫 Thelazia callipaeda
思考题
毛首目的特征是什么? 毛首线虫的形态特征,寄生部位、食性,虫卵特征? 旋毛虫的生活史、致病与症状? 旋毛虫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制措施?
第七节 旋尾线虫病(略)
旋尾目特征
食道由前肌质部和后腺质部组成 头部有饰物 雄虫尾部多呈螺旋状卷曲,交合刺不等长 卵胎生,需中间宿主 寄生于与外界相通的组织器官
怀疑的寄生虫病?
病案
患儿,男,8岁。农村。间歇性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乏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伴粘液便2年。 近1年来便后多有直肠脱垂,但能自行恢复。本次 脱垂不能恢复1天,入院治疗。查体,体温38.5℃, 发育正常,营养不良,贫血貌,皮肤粘膜苍白,直 肠脱垂明显水肿,粘膜上可见部分虫体附着。粪便 检查见大量虫卵,卵呈腰鼓状,两端具塞。
丝虫目的虫体

腹腔丝虫科 (丝状科)

丝状属

寄生宿主与部位
马丝状线虫
马属动物腹腔
鹿丝状线虫(唇乳突丝 牛、羊和鹿的腹腔 状线虫)
指形丝状线虫
牛的腹腔
丝虫科 盘尾科
副丝属 盘尾属
双瓣科
恶丝虫属 浆膜丝虫属
多乳突副丝虫 牛副丝虫
颈盘尾丝虫 网状盘尾丝虫 吉氏盘尾丝虫
犬恶丝虫 猪浆膜丝虫
马属动物的皮下肌间ຫໍສະໝຸດ 缔组织(血汗) 牛皮下肌间生前检查:
1. 猪或猫犬采取舌肌检查。人取腓肠肌。 2.免疫学检查。
肉联厂检查方法:
1.肉眼观察:从膈肌角取小块肉样,剥去筋膜观察 2.压片镜检:24 粒麦粒大小的肉样,压片镜检 3.肉样消化法:肉样绞碎,加人工胃液消化,检查沉淀物
预防
改变吃生肉的习惯 灭鼠和圈养猪 淘洗生肉的水,废弃肉残渣等需加热煮沸后喂猪 严格肉联厂的卫生检验
×
交配后 ♂

2-6d发育成熟
侵入12 指肠和 空肠粘 膜
胃内 释放 幼虫
旋毛虫生活史
开始 打卷
形成包囊
(2.5个盘曲 时具感染性)
宿主食入 未煮熟或 生的含包 囊的肌肉
半年后钙 化,但幼 虫不一定 死
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
幼虫侵入期:感染后1W 幼虫移行期:1-4W
包囊形成期:3-8W
肠型症状:恶心,呕吐,腹泻
主,寄生部位和中间宿主?
197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 生组织热带病特别规划联合倡议要求优先防 治的主要热带病有6种,即疟疾、血吸虫病、 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和麻风。
第八节 丝虫病
丝虫目特征
食道肌腺型(前肌质部后腺体部) 寄生在与外界不相通的组织或腔道中 胎生或卵胎生,幼虫叫微丝蚴,于终末宿主血液中 需中间宿主-节肢动物
流行病学
呈地方流行,放牧猪比舍饲猪易感。 流行因素:(1)虫体的繁殖力极强;(2)虫卵抵抗力很
强;(3)中间宿主的种类多,并有生活在粪堆的习惯; (4)猪放养,并猪有拱土的习性。 多发生在甲虫活动季节。 后备猪易感
诊断
防治
三.禽棘头虫病(鸭、鹅及野禽)
多形科
多形属:大多形棘头虫 小多形棘头虫 腊肠状多形棘头虫
生活史特殊,是典型的永久性寄生虫。
人畜共患病,是猪肉产品的重要检疫项目。
插入网上资料
病原 猪旋毛虫 T.spiralis
成虫细小,肉眼几乎看不到 (♂1.5 mm , ♀3-4mm) 后部比前部稍粗,约占一半多。 雄虫无交合刺,只有耳状悬垂交配叶 胎生
成虫寄生在小肠,叫做肠旋毛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