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义龙新区总体规划-汇报20140114

2022年目标 580 8 45 45
2030年目标 1250
类型 引导型
02.04 发展目标
经济
人均GDP(万元/人)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14
55 38 ≥9 ≥45 >3 65 75 5.5 8.0 ≥95 ≥60 20 体系健全 25 100 30以下 40
引导型
贵阳-安顺-昆明区域 发展轴上的重点节点 贵州融入中国-东盟自 由贸易区的西南桥头 堡
兴兴安贞半小时经济 圈核心区 全州城镇化和工业化 进程的最核心的引擎
国家级开发区 产城一体的新区
7
01.03 聚焦新义龙
背景解读
Background
01
黔滇锁钥 西南门户
交通枢纽 四通八达
山水交映 宜居宜游
产业平台 建设基础
Strategic Planning
——义龙新区发展目标的思考
发展定位 核心职能 发展策略 发展目标 发展规模 产业定位
02.01 发展定位
Strategic Planning
战略谋划
02
生态义龙
智慧新区
以生态、文化为特色,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集高新技术、机械制造、 生态载能、旅游休闲与高效农业等产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智慧新区。 西部地区 贵州省
3
贵州贵安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 四川天府新区 甘肃兰州新区 陕西西咸新区
技术路线
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区 域 大 势
国内外环境 贵州新格局 黔西南雄心
战略时机
战略意义
核心优势 现实制约
自 身 条 件
背 景 篇
寻找义龙新区的战略意义
普安青山政府政务网

普安青山政府政务网篇一:普安青山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说明书普安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XX年12月项目名称:普安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委托单位:普安县人民政府编制单位: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组织机构代码:42920XX0—3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等级:甲级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编号:〔建〕城规编第(081128)院长:单晓刚高级工程师博士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成果出图专用章项目完成时间:20XX年院长:单晓刚高级工程师博士主管副院长:曾建江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总规划师:曾建江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所长:王诗煌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杨清华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杨毅规划师编制人员:杨清华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杨毅规划师罗文欣规划师余中刚高级工程师魏冰齐助理规划师王晟助理规划师罗琼高级工程师目录1.规划背景................................................. ................................................... ............- 1 -1.1.规划编制目的 ................................................ ................................................... ............- 1 -1.2.规划编制背景 ................................................ ................................................... ............- 1 -1.3.普安青山城镇总体规划(20XX-2030年)规划要点 ................................................- 4 -2.规划总则................................................. ................................................... ............- 6 -2.1.规划期限 ................................................ ................................................... ....................- 6 -2.2.规划范围 ................................................ ................................................... ....................- 6 -2.3.规划依据 ................................................ ................................................... ....................- 6 -2.4.规划指导思想 ................................................ ................................................... ............- 7 -2.5.规划原则 ................................................ ................................................... ....................- 7 -3.发展条件分析................................................. ................................................... ....- 9 -3.1.普安县概况 ................................................ ................................................... ................- 9 -3.2.普安县工业发展现状 ................................................ ................................................ - 10 -3.3.发展条件分析 ................................................ ................................................... ......... - 11 -3.4.SWOT分析 ................................................ ................................................................... - 16 -4.产业发展及循环经济集成规划................................................. ........................ - 18 -4.1 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 .................................................... - 18 -4.2.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规划 ................................................ ........................................ - 19 -4.3.主要装置工艺技术介绍 ................................................ .............................................- 26 -4.4.综合配套产业发展规划 ................................................ ............................................ - 28 -4.5.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 .................................................... - 28 -4.6 管理服务中心规.................................................... - 30 -5.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 - 31 -5.1.发展目标及发展定位 ................................................ ................................................ - 31 -5.2.发展战略 ................................................ ................................................... ................. - 31 -5.3.发展规模 ................................................ ................................................... ................. - 33 -6.青山工业集聚区现状分析................................................. ................................ - 34 -6.1.区域位................................................... ................. - 34 -6.2.自然条件 ................................................ ................................................... ................. - 34 -6.3.建设现状 ................................................ ................................................... ................. - 35 -6.4.基础设施 ................................................ ................................................... .................. - 37 -7.青山工业集聚区空间与功能结构规划................................................. ............ - 38 -7.1.空间结构 ................................................ ................................................... ................. - 38 -7.2.功能结构 ................................................ ................................................... ................. - 38 -8.青山工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总体布局规划................................................. ........ - 39 -8.1.工业用地 ................................................ ................................................... ................. - 39 -8.2.仓储与物流用地 ................................................ ................................................... ..... - 39 -8.3.公共设施用地 ................................................ ................................................... ......... - 39 -8.4.对外交通用地 ................................................ ............................................................ - 39 -8.5.道路广场 ................................................ ................................................... ................. - 39 -8.6.绿地 ................................................ ................................................... ......................... - 40 -9.工业及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 - 41 -9.1.工业用地规划 ................................................ ................................................... ......... - 41 -9.2.仓储用地规划 ................................................ ................................................... ......... - 42 -10.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44 -10.1.规划原则 ................................................ ................................................... ............... - 44 - 10.2.规划结构 ................................................ ................................................... ............... - 44 - 10.3.规划布局 ................................................ ................................................... ............... - 44 -11.综合交通规划................................................. .................................................. - 46 -11.1.道路交通现状 ................................................ ................................................... ....... - 46 - 11.2.道路交通发展目标及策略 ................................................ ...................................... - 46 - 11.3.对外交通规划 ................................................ ................................................... ........ - 47 - 11.4.道路交通规划 ................................................ ................................................... ........ - 47 - 11.5.公共交通规划 ................................................ ................................................... ........- 51 - 11.6.交通管理规划 ................................................ ................................................... ........- 52 -12.景观规划................................................. ................................................... ........- 53 -12.1.规划主题 ................................................ ................................................... ................- 53 - 12.2.景观规划 ................................................ ...................................................................- 53 -篇二:贵州重点项目-普安青山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重点项目-普安青山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全面查缺补漏 全力巩固提升

■100/ 2020年第36期/9月8日全面查缺补漏全力巩固提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铁清何广------------------------------------------------------黔南州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将“精准”二字 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有效解决了一些地方目标不准、底数不清、效果不佳的问题,脱贫攻坚质量不断提升。
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襟怀。
在中 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黔南州始终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 局,凝心聚力、尽锐出战,全力解决 "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贫困发 生率从2014年底的24.12%降至2019年 底的0.68%,历史性低于全省平均水 平,三都、罗甸两个深度贫困县提前 一年退出贫困县序列,在全省三个少 数民族自治州中率先实现贫困县全部 摘帽,目前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 达到脱贫标准、实现动态清零,返贫 致贫风险户也全部实现风险化解动态 清零,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在7月24日召开的中共黔南州委 十一届十次全会上,黔南州委书记唐 德智指出,全州上下要坚定必胜信 心、保持决战状态,全面查缺补漏、全力巩固提升,坚决高质量打好打 赢收官战,确保脱贫攻坚质量和成 色,确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推 动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完成 “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强机制保精准着力提高攻坚质量黔南州实现脱贫的关键之一,在 于其瞄准靶心精准发力的布局。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 来,黔南州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将"精准”二字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探索形成了“七个一”机制、"精准打法十条”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先后开展两轮“五个专项治理",建成投用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有效解决了一些地方目标不准、底数不清、效果不佳的问题,脱贫攻坚质量不断提升。
单位调查报告范文10篇

单位调查报告范文10篇报告,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位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单位调查报告篇1一、东北地区卫浴建材市场基本概况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一日千里,由此也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一派勃勃生机。
以沈阳为例,20__年,沈阳地区将陆续有100多个楼盘投入使用,预计住宅销售面积将在1100万平方米左右,建材及相相关销售在50亿元以上,卫浴洁具的销售同比将达到6~8亿元。
加上沈阳对外埠周边城市的辐射,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机吸引了众多商家的目光。
二、建材市场调查分析1、建材市场调查情况2、竞争品牌调查情况3、终端促销方式情况三、建材市场调研总结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
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建材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各种新型建材不断涌现,建材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20__年,中国建材行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产业政策调整对某些建材企业造成了一定冲击。
20__年行业发展仍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产量与销售额总体上稳健增长;中国建材行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依然较好。
20__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又快又好发展态势。
生产销售增速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有了新的改善。
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3275亿元,增长29.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534亿元,同比增长29.3%;实现利润603亿元,增长47.1%。
20__年我国建材工业完成增加值52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
20__年,在国家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措施的推动下,我国建材工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主要建材产品生产销售增速回升,价格水平止跌回稳,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建材投资热情高涨,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
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报告导读本报告剖析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重要指标即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把握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第一节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现状 (1)第二节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指标分析 (3)一、贵州省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 (3)二、全国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 (3)三、贵州省人口出生率占全国人口出生率比重统计 (3)四、贵州省人口出生率(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贵州省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国人口出生率(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国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贵州省人口出生率同全国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贵州省人口死亡率指标分析 (7)一、贵州省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 (7)二、全国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分析 (7)三、贵州省人口死亡率占全国人口死亡率比重统计分析 (7)四、贵州省人口死亡率(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贵州省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国人口死亡率(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国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贵州省人口死亡率同全国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分析 (11)一、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 (11)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分析 (11)三、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占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比重统计分析 (11)四、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表 (1)表2:贵州省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表 (3)表4:贵州省人口出生率占全国人口出生率比重统计表 (3)表5:贵州省人口出生率(2017-2019)统计表 (4)表6:贵州省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人口出生率(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国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贵州省人口出生率同全国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贵州省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表 (7)表12:贵州省人口死亡率占全国人口死亡率比重统计表 (7)表13:贵州省人口死亡率(2017-2019)统计表 (8)表14:贵州省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人口死亡率(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国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贵州省人口死亡率同全国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贵州省人口死亡率同全国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占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比重统计表 (11)表21: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第一节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现状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贵州省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个人储蓄存款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贵州省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个人储蓄存款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序言本报告对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个人储蓄存款做出全面梳理,从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个人储蓄存款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个人储蓄存款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个人储蓄存款的理解,洞悉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个人储蓄存款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第一节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个人储蓄存款现状 (1)第二节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指标分析 (3)一、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现状统计 (3)二、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现状统计 (3)三、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比重统计 (3)四、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黔西南安龙县个人储蓄存款指标分析 (7)一、黔西南安龙县个人储蓄存款现状统计 (7)二、全省个人储蓄存款现状统计分析 (7)三、黔西南安龙县个人储蓄存款占全省个人储蓄存款比重统计分析 (7)四、黔西南安龙县个人储蓄存款(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黔西南安龙县个人储蓄存款(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个人储蓄存款(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个人储蓄存款(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黔西南安龙县个人储蓄存款同全省个人储蓄存款(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个人储蓄存款现状统计表 (1)表2: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现状统计表 (3)表4: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比重统计表 (3)表5: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17-2019)统计表 (4)表6: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黔西南安龙县个人储蓄存款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个人储蓄存款现状统计表 (7)表12:黔西南安龙县个人储蓄存款占全省个人储蓄存款比重统计表 (7)表13:黔西南安龙县个人储蓄存款(2017-2019)统计表 (8)表14:黔西南安龙县个人储蓄存款(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个人储蓄存款(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个人储蓄存款(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黔西南安龙县个人储蓄存款同全省个人储蓄存款(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个人储蓄存款现状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个人储蓄存款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黔西南安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个人储蓄存款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安龙县旅游文化基本情况介绍

金州后花园——安龙一、基本情况安龙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国土面积2237平方公里,辖11镇5乡,总人口43.5万。
县境内地势西北高、南部低,中部主要为岩溶地貌,多峰林槽谷地及峰林盆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润凉爽、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夏最高气温25℃,素有“小昆明”和“天然大氧吧”之称,是理想的旅游休闲、渡假的避暑胜地,是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的“后花园”。
安龙是贵州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1652年,南明永历朝廷搬迁安龙,永历帝朱由榔在此建立陪都,故有“龙城”之称。
明“十八先生”在安龙天榜山下以身殉国的壮举,已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令人难忘的一幕,永历帝在安龙四年,留下了“永历行宫”、“御校场”、“古城墙”、“三王墓”等众多的遗址遗迹。
在清代,安龙日渐成为贵州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统管“盘江八属”的兴义府所在地。
招堤、涵虚阁、半山亭、“十里荷花”、珠泉书院、兴义府试院的出现,不仅使当时的安龙声名远播,而且也使如今的安龙充满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灵秀的山川,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
从安龙这块土地走出来的,有嘉庆年间领导盘江流域农民反清起义的布依族巾帼英雄王囊仙,清末位高权重,显赫一时的名臣张之洞、鹿传霖,武昌首义副总指挥、中国第一位苗族将军王宪章,北伐军左巽总指挥袁祖铭,布依族将军韦杵,原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前夕曾策动国民党60军长春起义的传奇将军杨滨,一代著名报人王亚明等。
安龙山奇水秀,风景绝佳。
高耸入云的龙头大山,林木蓊郁的仙鹤坪,被专家誉为“大自然的生物基因库”,也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宝地;笃山溶洞群由地下洞穴和地上穿洞、天坑组合的神奇景观,天下罕见;由亚洲第一高坝—天生桥一级电站大坝拦蓄南盘江水形成的万峰湖龙头景区,峰峦叠翠,烟波洁淼,旖旎迷人;地处天生桥电站高坝与低坝之间的南盘江峡谷,翠竹绕岸,绿崖撑云,碧水静流,美如画廊;风雨中盛开了150多年的招堤十里荷花,如今更是分外娇艳;荷香不绝,迷醉远远近近的游人。
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58卷 第2期 广 东 蚕 业 V ol.58,No.02 2024年2月GUANGDONG CANYE Feb . 202418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4.02.06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杨 婷(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 农业现代化是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
文章从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对贵州省2010—2021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
结果显示:2010—2021年,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增速有所下降;2010—2017年,贵州省农业发展水平高于其余3个一级指标,2018年,农业生产效率水平首次超过农业发展水平;2010—2021年,贵州省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的年均增速依次下降。
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种植特色农产品,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强农业生态教育和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民族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等建议,以期助推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熵权法;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4)02-18-03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支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路径[2]。
农业现代化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传统农业赋能,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专业化,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高产和绿色,最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3]。
西南民族山区是国家整体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版图之一[4],贵州省是西南民族山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对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做出全面梳理,从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
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理解,洞悉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 (1)
第二节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3)
一、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3)
三、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统计 (3)
四、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七、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9)
八、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
表2: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表 (3)
表4: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统计表 (3)
表5: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表 (4)
表6: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表 (5)
表8: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黔西南安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6 表10: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7)
表12: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7)
表13: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8)
表14: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9)
表16: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
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黔西南安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