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蓄电池 发电机 起动机技术-_第10讲 起动机工作过程与工作特性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

(2)正极板比负极板少 一片。
所以:负极板包围正极板。
目的:正极板两侧放电一 致,膨胀收缩一致,防 止弯曲。
(3)正极板厚2.2mm 负极板厚1.8mm
国外: 正极板厚1.5mm 负极板厚1.1mm
应当尽量减少极板 厚度,使其内部渗入 H2SO4,比容量大, 起动性能好。
比容量:单位极板 面积所能提供的容量。
结论:
1、充放电过程是互逆的化学反应。
放电
PbO2+Pb+2H2SO4
2PbSO4+2H2o
充电
2、放电过程中:硫酸 浓度下降,水增加。
充电过程中:硫酸 浓度上升,水减少。
正极板附近的硫酸 增、减量是负极板的 1.67倍。
3、放电终了时,只有20-30%
的活性物质转化为PbSO4,堵 塞极板,内部70-80%的活性 物质,得不到硫酸,无法反 应。
2、护板:防止异物落入。
3、底部突棱:
(1)增加支承强度。
(2)空隙存放脱落物, 以防止堆积造成极板短 路。
(四)电解液:
纯H2SO4(93%)+蒸
馏水,比重1.835。
严控含铁量小于 0.005,否则,自行放电。
电解液比重:取决于温度条件 (1.24—1.30)
(1)热:易蒸发水分,所以,比 重应小些。
§1--1 铅蓄电池的功用构造 一、功用
1、起动发 起动机、 电池电压>
动机
点火、电 发电机电
池放电。 压
2、发动机 电池放电 低速运转
3、用电负 协助发电 载太大时 机供电、
电池放电
同上 同上
4、发动机正常运转, 用电负载较小,电池 存电不足时,发电机 供电,电池充电。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形考任务(1-10)章试题与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形考任务(1-10)章试题与答案解析标红的就是正确答案盗用必究第1章(1讲)1.汽车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采用下述电压等级的电压单选题 (2 分) 2分12 V24 V48 V36V2.将汽车电器产品的壳体与车体金属连接作为电路导电体的方法,称为单选题 (2 分) 2分接地搭铁搭壳接线3.汽车蓄电池随时都能提供动力,所以说蓄电池是汽车的主要电源。
判断题 (1 分) 1分对错第2章(1讲).1.将汽车电器产品的壳体与车体金属连接作为电路导电体的方法,称为单选题(2 分) 2分.接地.B.搭铁.C.接壳.D.搭线..2.蓄电池的构造基本相同,都是由下列构件组成。
(下面所列的①②③④个选项,至少有2项是正确的。
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组合).①极板.②隔板.③电解液.④壳体.单选题(4 分) 4分.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放电时,蓄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供用电设备使用。
.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第2章(2讲).1.将一片正极板和一片负极板插入电解液时,能够得到的电压为单选题(2 分) 2分.A.2 VB.2.1 V.C.2.4 V.D.2.2 V..2.充电时,蓄电池应当连接直流电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2 分) 2分.A.电池正极接电源负极,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B.电池正极接电源负极,电池负极接电源正极.C.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D.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电池负极接电源正极..3.将电源的电能转换为蓄电池化学能的过程称为充电。
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第2章(3讲).1.启用新蓄电池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单选题(4 分) 4分.A.蓄电池型号规格必须符合汽车设计要求。
须取下加液孔盖上密封通气孔的不干胶带。
电解液密度必须符合本地区使用要求。
电解液液面高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3.1 起动机结构及原理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1)励磁式定子。
励磁式电动机定子铁心为低碳钢,铁心磁场要靠绕在外面的 励磁绕组通电建立。为使电动机磁通能按设计要求分布,将 铁心制成如图9所示的形状,并用埋头螺栓紧固在机壳上。
励磁绕组由扁铜带 (矩形截面)绕制 而成,其匝数一般 为6~10匝;铜带之 间用绝缘纸绝缘, 并用白布带以半叠 包扎法包好后浸上 绝缘漆烘干而成。
图4-22 弹簧式单向离合器
弹簧式单向离合器具有结构简单、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 因扭力弹簧圈数较多,轴向尺寸较大,多用于大中型起动机。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 曹铭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3) 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
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是通过主、从动摩擦片的压紧和放松 来实现接合和分离的,其结构如图4-23所示。
U
+ ME
–
Ra — 绕组电阻
–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 曹铭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3. 电磁转矩
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中的电流(电枢电流Ia)与磁通相互作 用,产生电磁力和电磁转矩,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公式为
T=KT Ia
KT: 与电机结构有关的常数
: 线圈所处位置的磁通
Ia:电枢绕组中的电流
汽车总线技术
起动机的分类
按总体结构不同分为: (1)普通起动机 无特殊结构和装置; (2)永磁起动机 电动机磁极用永磁材料制成; (3)减速起动机 传动机构设有减速装置的起动机。 按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 (1)机械控制式 由手拉杆或脚踏联动机直接控制起动机的主电路开关来 接通或切断主电路。 (2)电磁控制式 借点火开关或按钮控制电磁铁,再由电磁铁控制主电路 开关来接通或切断主电路。 按传动机构啮入方式不同可分为: (1)强制啮合式 依靠电磁力或人力拉动杠杆机构,拨动驱动齿轮强制啮 入飞轮齿环。 (2)电枢移动式 依靠磁极磁通的电磁力使电枢产生轴向移动,从而将驱 动齿轮啮入飞轮齿环。 (3)齿轮移动式 依靠电磁开关推动电枢轴孔内的啮合杆,从而使驱动齿 轮啮入飞轮齿环。 (4)惯性啮合式 驱动齿轮借旋转时的惯性力啮入飞轮齿环。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

Q20 Ah
20h放电率的放电电流——0.05Qe
以3-Q-90为例说明如何检验蓄电池的
质量?
1.4.2 起动容量
表征蓄电池在发动机起动时的供电能 力,由于起动容量受温度影响很大, 分为常温和低温两种。
1. 常温:30℃、3Qe电流、1.5V、持续 时间应在5min以上
2. 低温:-18℃、3Qe电流、1V、持续时 间应在2.5min以上
产生极化的原因: 欧姆极化:由内阻产生的电压降 浓差极化 电化学极化
3、脉冲快速充电
充电电流i:随时间按指数曲线而衰减 i = I0e-xt
I0:t=0时,蓄电池能接受的充电电流最大值 x:衰变率常数 x = I0 / Q
过程:正脉冲充电——前停充——负脉冲瞬间放 电——后停充——再正脉冲充电
时,它可将发电机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 起来(充电)。
1.1 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蓄电池由若干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 单格电池:电压2V、一个单格。
组成:极板组、隔板、壳体、电解液、铅连 接条、极柱等。其结构如图1-1。
1.1.1 极板组
1、正极板:活性物质(二氧化铅PbO2) 呈深棕色,厚度2.2mm
2PbSO4+2H2O 化学反应过程见图1-3a所示
二、铅蓄电池的充电过程(电能→化学能) 2PbSO4+2H2O →
PbO2+Pb+2H2SO4
1.2.1 放电过程
正极板
1. PbO2+2H2SO4→Pb+++++2SO4--
+2H2O
2.
Pb+++++2e → Pb++ (接通电路)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习题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习题蓄电池小结1.电源系要紧由蓄电池、发电机及调节器等组成。
2.蓄电池在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蓄电池在发电机起动时供电,在发动机停止或怠速时也由蓄电池供电。
4.每当出现供电需求超动身电机输出时,蓄电池也参与供电5.蓄电池能够缓和电气系统中的冲击电压。
6.蓄电池要紧包括极板、隔板、电解液和外壳等。
7·蓄电池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铅。
8.电解液由蒸馏水和纯硫酸组成,其相对密度为。
9.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都转变为硫酸铅。
10.干式荷电蓄电池在参加电解液,静置20~30分后即可投进使用。
11.蓄电池的型号中第一局部表示蓄电池的单格数,第二局部表示蓄电池的类型,第三局部表示极板类型,第四局部表示额定容量,第五局部表示特殊性12.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是单格电压落低到最低答应值,电解液密度下落到最低答应值。
13.蓄电池充电终了的特征是单格电压上升到最大值;电解液密度上升到最大值;电解液呈沸腾状况。
14.蓄电池的容量的单位为安培小时,常用的容量有额定容量和起动容量。
15.妨碍蓄电池容量的妨碍因素有:放电电流、电解液的温度和电解液的密度。
16.接通起动机的时刻不要超过5秒,两次起动之间的间隔为15秒。
17.假如能确认蓄电池的电解液没有泄漏,在电解液缺乏时,应补加蒸馏水。
18.蓄电池的充电方法有定电流充电、定电压充电和快速充电.19.充电种类有初充电、补充充电、往硫化充电等。
20.蓄电池极板硫话化的缘故要紧是长期充电缺乏,电解液缺乏等。
21.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要紧包括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检查,电解液密度的检查等。
22.一般情况下,电解液密度每下落,相当于放电6%。
复习考虑题一、咨询答题1.汽车用蓄电池有哪些功用?2.试述蓄电池的充电特性和放电特性.3.什么是蓄电池的容量?如何表示?其妨碍因素有哪些?4.蓄电池的充电种类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5.什么使免维护蓄电池?它的结构和材料有何特点?6.简述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其缘故.7.简述蓄电池的要紧部件。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1-5章,孙仁云版

《汽车电器与电⼦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1-5章,孙仁云版《汽车电器与电⼦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2020.04第⼀章绪论1-1 简述汽车电器与电⼦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汽车电器与电⼦控制系统可分为电器装置和电⼦控制系统两⼤部分。
汽车电器装置主要由供电系统、⽤电设备、检测装置和配电装置四部分组成。
汽车电⼦控制系统分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控制系统三个部分。
特点:1)低压汽油车多采⽤12V,主要优点是安全性好。
2)直流主要从蓄电池的充电来考虑。
3)单线制单线制即从电源到⽤电设备使⽤⼀根导线连接,⽽另⼀根导线则⽤汽车车体或发动机机体的⾦属部分代替。
单线制可节省导线,使线路简化、清晰,便于安装与检修。
4)负极搭铁将蓄电池的负极与车体相连接,称为负极搭铁。
第⼆章汽车供电系统1.汽车⽤蓄电池的功⽤有哪些?其主要功⽤是什么?对汽车⽤蓄电池有何要求?答:功⽤有(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系统提供电能。
(2)在发动机不⼯作或电压低时(发动机停转或怠速时)向⽤电设备供电。
(3)⽤电设备过多,超过发电机容量时补充供电。
(4)蓄电池电能不⾜时可将发电机电能储存起来。
(5)具有稳定电源系统电压的作⽤。
其主要功⽤是:(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系统提供电能。
要求:容量⼤、内阻⼩,以保证蓄电池具有⾜够的起动能⼒。
2.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是什么?答:组成部件:1极板与极板组、2隔板、3电解液、4外壳5蓄电池技术状态指⽰器功⽤:同上3.什么是蓄电池的额定容量和储备容量?答:额定容量C20:是指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的温度为250C时,以20h放电率(If=0.05C)连续放电,当单格电压降⾄1.75V(12V蓄电池降⾄10.5±0.05V,6V蓄电池降⾄5.25±0.02V),蓄电池输出的电量。
储备容量Cm:是指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的温度为250C时,以25A电流连续放电,当单格电压降⾄1.75V所持续的时间,其单位为min.。
第10章汽车电路分析

3.顶杆式开关
顶杆式开关 凭借作用于顶杆 上的外力和内部 的弹簧力改变控 制触点的闭合和 断开,主要用作 门灯开关、机械 式制动灯开关、 倒车灯开关等。
图10-18 顶杆式开关
4.扳柄式开关
扳柄式开关常 用作转向灯开 关和顶灯开关。
5.翘板式开关
翘板式开关常用 作顶灯开关、雾 灯开关、危险信 号灯开关等,一 般带有指示板照 明灯,指示板上 有表示用途的图 形符号。
紫V
收音机、点烟器、电钟等辅助 系统
灰 Gr 各种辅助电气设备的电动机及 操纵系统
黑 B 搭铁线
有些电路图中,低压导 线上标注有符号。符号 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 分是数字,表示导线的 截面积(mm 2);第二 部分是英文字母,表示 导线的主色和辅助色 (即呈轴向条纹状或螺 旋状的颜色,图10-1)。 如1.5 RB表示截面积为 1.5 mm 2 、带有黑色条 纹的红色低压导线。
为便于检 查和更换熔断 器,常将汽车 上各电路的熔 断器集中安装 在一起,形成 熔断器盒。同 时,在熔断器 盒盖上注明各 熔断器的名称、 额定电流和位 置,并且用不 同的颜色来区 别熔断器的容 量。
图10-25 熔断器盒
图10-26一汽大众宝来轿车熔断器盒
图10-27 别克凯越轿车熔断器盒
2.易熔线
33
约300
易熔线比常见导线 柔软,长度一般为 50~200 mm,主 要用于保护电源电 路和大电流电路, 因此通常接在蓄电 池正极端或集中安 装在中央接线盒内。 易熔线不得捆扎在 线束内,也不得被 车内其他部件包裹。
图10-29 接在蓄电池正极端的易熔线
3.双金属电路断路器
双金属电路断路器(bimetallic circuit breaker)是利 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变形的特点工作的。双金属片用两片线 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材料制成,当负载电流超过限定值时双 金属片受热变形,使触点分开,切断电路。双金属电路断路 器按其能否自动复位分为一次作用式和多次作用式两种。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版本号:020232026课程英文名称:AutomotiveElectronicsandElectronicControl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40讲课:32实验:8上机: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为理论性兼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生学习汽车维修工程、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机构和应用,适应社会和行业的要求,为从事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和汽车整车设计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工程人员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使学生基本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汽车现代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结构原理和简单的检测方法及手段,培养电路分析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与电子技术发展的关系,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电子控制系统的共性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特点。
2、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不同机构和类型的燃油供给系统的特点和工作方式,了解部分典型结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传统点火系统和现代电子点火系统中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掌握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典型防抱死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掌握简单的制动效能的计算。
5、掌握汽车驱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了解汽车驱动系统与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相比较各自的特点。
6、掌握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器、电子控制机构的结构、作用和特点,可以进行简单的性能分析。
7、了解汽车空调、安全气囊、导航系统等汽车电子控制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及辅助系统的使用对汽车主要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