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朝花夕拾PPT讲课课件

朝花夕拾PPT讲课课件
篇章组成
《朝花夕拾》由十篇散文组成,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 野先生》、《范爱农》。
时间线索
以作者童年、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为线索,通过回忆和怀念,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 人情世态。
主题思想
03
06
中世纪骑士教育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 义教育,关注品格培养和个性发展。
05
古希腊哲学和罗马法律为基础,注重逻 辑思考和公民教育。
04
西方教育起源
不同文化背景下童年教育观念异同
相同点
01
02
都重视基础教育,如语言、数学、科学等。
都强调品德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道 德品质。
03Leabharlann 04不同点中国教育更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西 方教育更关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02
采用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打破传统的时间顺序,增 强故事的层次感和深度。
03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和 故事情节。
语言风格特点
运用朴实自然、贴近生活的语言 ,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和共鸣。
注重语言的节奏和韵律,通过长 短句、排比等手法增强语言的音
乐性和感染力。
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
作品风格与特点
作品风格
鲁迅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幽默,思想深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批 判精神。
特点
《朝花夕拾》以回忆为主线,通过对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现了 鲁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作品中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批 判和反思。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完整版PPT课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完整版PPT课件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 心目中是一个节日。作者表达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 的急迫、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和痛 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 残。
5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 到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那么悲伤,决定放她儿子“还阳 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 忆无常的时候,对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予以辛 辣的嘲讽,虚幻的无常给予了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
赏析:
文中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所谓的 “名医 〞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 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抒发感慨极具挖 苦意味。
片段再现:阿长与〈山海经〉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 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 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 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 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 〞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 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朋友
3范爱农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 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向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 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 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
4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 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 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 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从中 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ppt课件完整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ppt课件完整版
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表现手法
《朝花夕拾》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表现手法, 提高了散文的艺术水平。
展现了鲁迅的人文关怀
《朝花夕拾》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更是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鲁迅 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回忆性散文比较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01
长妈妈
她是一个平凡而又朴素的人物,但她的身上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作者
通过长妈妈的形象,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意。
02 03
藤野先生
他是一位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教育家。作者通过藤野先 生的形象,歌颂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并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 切怀念之情。
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传统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学医,后因痛感医治心灵比医治肉体 更为重要,弃医从文。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 大贡献。
《朝花夕拾》创作动机与目的
创作动机
鲁迅在经历了多年的沉默和思考后, 决定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 期,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 俗以及人性的问题。
范爱农
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作者通过范爱农 的形象,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03 思想内涵与价值 观念
对封建礼教批判和反思
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01
通过描述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和束缚,揭露其吃人的本质,
表达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
批判封建家庭制度
02
对封建家庭制度中的家长制、族权制等进行批判,揭示其对人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 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 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 念之情。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35张PPT)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35张PPT)
重要考点
《无常》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作者借此深刻又巧妙地讽刺了现实生活中虚伪的“正人君子”。
对比手法:人鬼对比,用鬼的善良公正反衬人的冷漠自私。
关键词:《玉历钞传》、迎神赛会、活无常、城隍庙、东岳庙、“阴司间”、吊死鬼、科场鬼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重要考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部分:写的是“我”在百草园的生活。
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乏味形成鲜明对比。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
关键词:何首乌、赤练蛇、“美女蛇”、“张飞鸟”、捕鸟、画画
人物
出处
关系
典型情节及人物形象
作者态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心术不正,喜欢使坏捉弄人的妇人。
关键词:衍太太、吃冰、《天演论》、《时务报》、中国袜
人物
出处
关系
典型情节及人物形象
作者态度
《琐记》《父亲的病》
①挑唆“我”偷母亲的首饰卖钱并散布谣言(《琐记》);催促“我”在父亲弥留之际呼喊,让父亲不能安心离世(《父亲的病》)。——多嘴多舌、心术不正②鼓励孩子吃冰、打旋子,怂恿“我”看不健康的书籍,对自己的孩子却要求严格。(《琐记》)——自私虚伪、表里不一
1.《狗·猫·鼠》
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重要考点
《狗.猫.鼠》
猫的形象:欺负、玩弄弱者; 媚态十足
猫的象征意义:反语,喻指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47张ppt)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47张ppt)
种弊端,批判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分篇梳理
《 思考探究:你认为衍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 琐
记 从她冬天怂恿孩子们吃冰,让“我”看不健康的 》
书,唆使“我” 偷拿母亲的钱,然后又放出流言
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的事可以看出
她是个表里不一,喜欢搬弄是非、造谣生事的人。
分篇梳理
《 五 内容概括:本篇记叙了我儿时盼望到东关看迎神 猖 赛会前,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故事,表现了 会 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之间的隔膜,含蓄地批 》
中考链接
(1)《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 ”的充满童趣的“我”。 (2)《藤野先生》《范爱农》中有一个苦苦寻求 救国救民真理爱国的“我”。
中考链接
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 》和《藤野先生》两文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看 电影事件”,这两个事件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
受民众的喜欢。在夹叙夹议中国对打着“公理”“正
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分篇梳理

思考探究:为什么无常受到民众的喜欢?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公

正的裁判在阴间,无常句代表了公正的裁
判这一形象;同时无常也讲人情味儿。
教育思想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儿时在百 草园得到的乐趣,借此表达了教育应当尊重孩子天性, 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在接受教 育的同时,也要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怀念师长故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五猖会》 《无常》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本文追忆了童年时救养了一只隐鼠 狗
且遭到迫害的经历,集中探讨了猫和鼠的不同秉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ppt课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ppt课件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唯一一部散文集,收录了十篇回忆性 散文,通过描绘他童年的生活和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展现了 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 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回忆起自己童年的生活和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创作了这十篇回忆性散文。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 荡时期,民族危机深重,人民生活困苦。鲁迅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批判和对新生活的期望。
人物形象
01
人物形象
02
03
描述了多个鲜活的人物 形象,如善良的保姆阿 长、严格的父亲、慈爱 的母亲以及求学时期的 老师等。这些人物形象 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 的风土人情和人际关系。
具体人物
04
05
阿长:一个没有文化、 粗俗的农村妇女,但心 地善良,对鲁迅有深厚 的感情。她为他买来了 《山海经》,成为鲁迅 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人。
04
作品影响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提供了散文创作的新范式
促进了文学的普及
《朝花夕拾》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 文学风格,影响了后来的散文创作, 使散文更加注重个体情感和人文关怀。
《朝花夕拾》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 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广大读 者,促进了文学的普及和推广。
丰富了现代文学的题材
《朝花夕拾》涉及的题材广泛,从社 会批判到文化反思,从家庭琐事到人 生哲理,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
对社会的影响
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01
《朝花夕拾》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引发了社会对传统
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促进了思想解放
02
《朝花夕拾》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对于打破封建束
缚、推动思想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朝花夕拾ppt课件

朝花夕拾ppt课件
心得2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鲁迅独特的文学才华所吸引,他的文字简练而 富有力量,能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产生共 鸣。
心得3
通过阅读《朝花夕拾》,我对鲁迅的思想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用1
在阅读《朝花夕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鲁迅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应用到我们 自己的写作中,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揭露社会黑暗
《朝花夕拾》通过揭示封建社会的腐 朽和黑暗,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 束缚和摧残,有助于人们认清历史真 相,激发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呼唤民众觉醒
《朝花夕拾》以犀利的笔触和深邃的思 想,呼唤民众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 出来,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对于推 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
朝花夕拾ppt课件
目录
• 朝花夕拾背景与作者简介 • 散文内容与思想内涵 • 艺术手法与特色分析 • 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探讨 • 知识拓展:鲁迅其他代表作品简介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朝花夕拾背景与 作者简介
鲁迅生平及时代背景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 学的奠基人。
艺术特色 鲁迅的短篇小说以现实主义为基础,注重人物塑造和情节 安排,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使读者产 生强烈的共鸣。
《故事新编》等历史小说创作
《故事新编》简介
鲁迅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集,收录了《补天》、《奔月》等作品,以古代神话和历史故事为题材,通过独特的艺 术构思和想象,揭示了历史的本质和人性的和笔触, 开拓了散文创作的题材和领域,为后 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源泉。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第三单元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课件(共19张PPT).ppt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第三单元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课件(共19张PPT).ppt

01 写作背景 02 作者简介
03 主要内容 04 文章主旨 05 人物形象 06 赏析无常里的段落
01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 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 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 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 八”惨案。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 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 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 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 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 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 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赏析: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乡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 我很喜欢这句话,他对当时乡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 刻而美好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鲁迅认为乡下 人不会写出这种热昏似的妙语,也写出了当时乡下 人的素质低下,为后文写活无常作铺垫。
《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 夹议的方法,抒发对往昔亲友和 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 力、旧文化进行嘲讽和抨击。
05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06 赏析无常里的段落
赏析无常里的段落
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 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 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
0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 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 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 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 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 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 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 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 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 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 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 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 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 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孝子故事: 1、郭巨埋儿
2、老莱娱亲
3、卧冰求鲤
2.《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 猫的罪行:
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 才吃下去;
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
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
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 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 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 “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 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
长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阿长是个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 愚昧无知、略带粗野,但又爽朗、热情、 乐于帮助别人,淳朴、宽厚、仁慈的劳动 妇女。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 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 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 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 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 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无常》
人物形象分析
一、《朝花夕拾》中四个主要人物形象:
保姆、老师、父亲、朋友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 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 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 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1.“谋杀”我的隐鼠。2.“切切察察的毛病”。 3.摆“大”字的睡相。 4.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 5.“长毛”的故事。 6.买<<山海经>>。
6、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 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 朋友是 ( )
7、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 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 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 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 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 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 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 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 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 “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 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 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 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 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 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 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散文: A、《二十四孝图》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五猖会》
批判封建孝道的散文:
A、《二十四孝图》 B、《父亲的病》 4、借鬼神来谈社会的散文:
所收录的十篇散文
北京所作:
厦门所作:
1、《猫·狗·鼠》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阿长与<山海经>》 2、《父亲的病》
3、《二十四孝图》 3、《琐记》
4、《五猖会》
4、《藤野先生》
5、《无常》
5、《范爱农》
其余几篇散文简要介绍
1、《二十四孝图》:借古代二十四个所谓孝 子的故事,讽刺了封建教育制度的无效和 封建孝道的虚伪。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 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 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 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 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 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 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 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范爱农—— 为人正直,爱憎分明。
相关问题: 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的人,长头发,眼珠白多黑少, 看人总像在藐视。”这段描写文字描写的是谁? 2、鲁迅对范爱农的态度变化怎样?
《朝花夕拾》阅读检测
1、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是( ) 2、批判封建教育思想的散文有( ) 3、《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 ) ,让我感到痛
苦。
4、在日本仙台,鲁迅作出了一个重大的人生抉择, 是( )
5、《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 )的急 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朝花夕拾》
——九(下)名著阅读
内容概要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 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共10篇。主要回 忆了鲁迅少年时代及到日本留学前后的生活 片段。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所收录散文集中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 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 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和他的杂文比起 来,《朝花夕拾》更多地流露出他的温情, 他的仁爱之心。正如他自己所说“无情未必 真豪杰”。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 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 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 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 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 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 心些许的安慰。 作者借“无常”这一艺术 典型,愤慨于人世的不平,在阴间寻求寄托, 寻求“公正的裁判”。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 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 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 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 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 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 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 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 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 《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 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