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合集下载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2. 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组成和编程方法。

3. 学会分析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并进行PLC编程与调试。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机床电气控制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床电气控制概述1.1 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1.2 机床电气控制的组成与作用1.3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分类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2.1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2.2 PLC的组成与结构2.3 PLC的编程与调试方法3.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3.1 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功能3.2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读图与分析3.3 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案例分析4. PLC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4.1 PLC取代传统机床电气控制的优势4.2 PLC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案例4.3 PLC编程与调试实例5.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方法5.2 PLC的维护与故障诊断方法5.3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的基本知识。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的编程与调试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条件1. 教室: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可用于展示课件、案例分析等。

2. 实验室:配备必要的机床电气控制设备、PLC设备及其编程与调试工具。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编程与调试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期末考试:包括书面考试和案例分析,全面测试学生对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应用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1. 机床电气控制概述(2课时)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3课时)3.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4课时)4. PLC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3课时)5.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的维护与故障诊断(2课时)6. 综合练习与案例分析(2课时)七、教学资源1. 教材: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相关教材。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学大纲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学大纲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课纲领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编码:合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电气技术学时:80或 64学分:5或 4编写者:刘祖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与 PLC》课程综合了《电气控制与 PLC》、《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两门课程的知识。

主要研究低压控制电器、机床强电控制电路、可编程控制器及编程、数控系统、伺服系统。

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电气技术、电子技术等专业的职业技术课。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构造构成及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数控系统构造与接口,伺服驱动技术、光栅与编码器等方面的知识。

培育学生初步拥有认知、测试及设置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控制元件、零件的能力,最后可以掌握一般机床、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整体构造和工作原理,为此后在工作中操作、调试、维修机床打下较坚固基础。

二、教课目标与基本要求认识数控装置的软件、硬件构成;认识可编程控制器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认识接口信号互相作用,典型数控装置特征、功能,采纳方法、系统连结、调试方法。

认识电磁兼容观点,运用电磁兼容采纳抗扰乱举措。

掌握《机床电气控制与 PLC》的基本理论,常用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用途;掌握一般机床、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剖析方法;掌握进给及主轴驱动系统,常用地点检测装置的构造、原理及其应用知识,掌握数控系统I/O 接口、信号功能,电气系统的基本测试技术。

重点掌握机床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检修,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

为此后学生能测试、改造、检修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教课主要内容、重点和课时安排课题理论实验课题理论实验绪论2第 6章数控系统4第 1 章常用低压控制电器6+2第 7 章 PLC 与数控机床4第 2章机床电气基本控制线路6+2第 8章伺服系统8+4第 34+4第9章 FX 系列 PLC编4章典型机床控制线路程软件及使用方法第 4章可编程序控制器4第 10 章实验与实训16+4第 5章 FX 系列 PLC及指令648+12共计60+20=80 或 48+16=64目录绪论[ 学习目标与要求 ]认识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发展,认识FMC、FMS、CIMS、适应控制系统的观点,认识数控机床的构成及特色、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的基本要求、伺服系统对伺服电机的要求、伺服系统的构成、伺服系统的分类。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2012 -2013 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第2版
编写教师:刘祖其
编写日期:
教研室主任:
负责人审核: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首页】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2) 开关电器、漏电保护器、刀开关、组合开关、转换开关作用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前言机床电气控制是机械工业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机床系统中的核心控制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LC已经成为了机床电气控制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控制器。

本课程设计将着重讲解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控制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应用分析。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PLC的使用方法和编程技巧;•了解机床电气控制和PLC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章机床电气控制基础本章将介绍以下内容:•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机床电气控制中常用的元器件、电路及其工作原理;•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安全措施。

第二章 PLC基础本章将介绍以下内容:•PLC的定义和工作原理;•PLC的组成和结构;•PLC的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

第三章 PLC实验本章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以下实验:•使用PLC控制门窗开关;•使用PLC控制工业机器人;•使用PLC控制自动化流水线。

第四章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实例本章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介绍以下应用:•使用PLC控制机床主轴的启停和转速控制;•使用PLC控制机床夹具的升降和夹持操作;•使用PLC控制机床加工工艺的计算和控制。

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将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清晰的讲解、具体的实验和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对机床电气控制和PLC控制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了解,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

设计要求学生需要:•承担实验设计和实验记录的工作、编写实验报告;•参与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参与课内考核和课程总评成绩。

结语机床电气控制和PLC技术是现代机械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技术至关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机床电气控制和PLC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应用方法,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第一章:电气控制基础1.1 概述介绍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解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1.2 低压电器介绍低压电器的分类和功能。

讲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 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实例。

介绍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第二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基础2.1 PLC概述介绍PLC的定义、功能和应用领域。

解释PLC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2 PLC编程语言介绍PLC编程语言的种类和特点。

讲解PLC编程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2.3 PLC的硬件组成介绍PLC的硬件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讲解PLC的输入输出接口和通信接口。

第三章:PLC编程与应用3.1 基本指令讲解PLC基本指令的功能和用法。

通过实例讲解基本指令的应用。

3.2 功能指令介绍PLC功能指令的分类和功能。

讲解常用功能指令的用法和应用。

3.3 PLC控制系统设计介绍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第四章:电气控制与PLC在工业应用案例分析4.1 案例一:电动机的控制分析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讲解如何使用PLC实现电动机的控制。

4.2 案例二:conveyor传送带的控制分析conveyor传送带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讲解如何使用PLC实现conveyor传送带的控制。

第五章:PLC的故障诊断与维护5.1 PLC故障诊断方法介绍PLC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讲解如何进行PLC故障诊断和排除。

5.2 PLC的维护与保养介绍PLC的维护保养内容和注意事项。

讲解PLC的日常维护和故障预防措施。

第六章: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6.1 案例三: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析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需求。

讲解如何使用PLC实现温度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6.2 案例四:液体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液体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需求。

讲解如何使用PLC实现液体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培训课件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培训课件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培训课件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机床电气控制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将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电气元件的选择和布置,以及PLC编程和应用。

2. 机床电气控制基础2.1 机床电气控制的定义机床电气控制是通过电气元件和电气信号来控制机床运动和加工过程的一种技术。

它包括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电气元件的选择和布置等内容。

2.2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由电气元件、电气控制设备、电气控制回路和电气信号组成。

其中,电气元件包括电机、开关、传感器等;电气控制设备包括控制柜、开关箱等;电气控制回路包括电路连接、控制逻辑等;电气信号包括传感器信号、控制信号等。

2.3 机床电气控制流程机床电气控制流程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控制执行和系统监测等步骤。

信号采集是通过传感器获取机床的状态信号;信号处理是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转换;控制执行是根据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或控制;系统监测是对机床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反馈。

3. 电气元件的选择和布置3.1 电机的选择电机是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

在选择电机时,需要考虑机床的工作负载、速度要求和动力需求等因素。

常见的电机类型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步进电机。

3.2 开关的选择与布置开关是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元件,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或切换。

在选择开关时,需要考虑电流和电压的要求,以及安装环境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开关的布置需要合理安排在控制回路中的位置,保证控制信号的顺畅传输。

3.3 传感器的选择与应用传感器用于采集机床的状态信号,如温度、压力、位移等。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测量范围、精度和响应时间等因素。

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机床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4.1 PLC概述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设备,它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和逻辑运算,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机床电器与PLC》课件课题4

《机床电器与PLC》课件课题4

PLC 控制电镀生产线
学时
班级
学生学号
任务成绩
实训场地
日期
用 PLC 控制电镀生产线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资讯引导:《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 作者:王建 出版社:中国劳动出版社 (二) 决策与计划
(三) 实施
(四) 检查(评价)
6. 评分标准
序 号
工作过程
主要内容
资讯
任务相关
1 (10 分) 知识查找
3) 程序输入及调试 (1) 能正确地将所编程序输入PLC,按照被控设备的动作 要求进行模拟调试,达到设计要求。 (2) 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及万用表进行仔细检查,最好通电 实验一次成功,并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
5.任务单
任务名称 学生姓名 工具、仪表和材料 任务内容 任务目的 (一) 资讯 资讯问题:
7. 损伤导线绝缘或线芯,每根扣 1 分
8. 不按 PLC 控制 I/O 接线图接线,每
处扣 5 分
1. 不会熟练操作 PLC 键盘输入指令扣
5分
程序输入 2. 不会用删除、插入、修改等命令, 与调试 每项扣 5 分
20
3. 一次试车不成功扣 2 分,两次试车
不成功扣 5 分,三次试车不成功扣 10 分
序 号
工作过程
主要内容
资讯
任务相关
1
(10 分)
知识查找
决策计划 确定方案
2
(10 分)
编写计划
评分标准
1. 查找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对任务知识 的掌握度达不到 60%扣 5 分
2. 查找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对任务知识 的掌握度达不到 80%扣 2 分
3. 查找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对任务知识 的掌握度达不到 90%扣 1 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2. 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及编程方法。

3. 学会使用PLC对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维护。

4. 能够分析并解决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床电气控制概述1.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1.2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1.3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分类及应用2. 常用低压电器2.1 开关与保护电器2.2 控制电器2.3 变频器与软启动器3.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3.1 PLC的硬件结构3.2 PLC的软件系统3.3 PLC的工作过程4. PLC编程方法4.1 指令系统4.2 编程软件的使用4.3 编程实例5. PLC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5.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5.2 PLC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5.3 PLC控制系统的改造与维护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利用仿真软件和实验设备,进行实时演示和动手实践。

4. 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材。

2. 实验设备:PLC实验箱、机床模型、低压电器等。

3. 仿真软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仿真软件。

4. 教学课件:PowerPoint、Flash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 考试成绩: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考试、课程设计等。

3.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验教学16课时。

2. 授课方式:每周4课时,共10周完成。

3. 实验安排:每两周进行一次实验,共4次实验。

七、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周:机床电气控制概述、常用低压电器2. 第5-8周:PLC的基本工作原理、PLC编程方法3. 第9-10周:PLC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课程总结与展望八、实验内容与要求1. 实验一:PLC基本接线与编程要求:掌握PLC的基本接线方法,学会使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教案任课教师:杨益洲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授课班级:11机械78章节课题: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学时:8作业:P33 1.1 1.6 1.12教学目的: 1.掌握电器相关的基本概念。

2.掌握几种常用低压电器教学重点:接触器、继电器、低压断路器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断路器、隔离开关、接触器、热继电器、熔断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特点、绘制符号等设计选型时要注意的重要技术参数。

2、熟练掌握行程开关、按钮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绘制符号。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电子课件、大量低压电气的视频教学效果:教案课程任务常用低压电器上课日期课时8教学班级11机械7校教学周学习情境低压电器知识目标1、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类型及使用场合2、明确接触器、热继电器、低压断路器的结构和作用机理3、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图形符号的表示技能目标1、学会接触器的拆装和检修;2、学会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教学重点1、接触器的结构与图形符号的表示2、接触器、热继电器常见故障及维修教学难点1、接触器的图形表示2、接触器断电延时释放的原因主要教具电脑、投影、课件实训设备接触器、热继电器、低压断路器,电源装置辅助用具学习过程记录用纸实训分组材料工具电工工具、教学活动设计1、教师进行课程概述,提出学习要求及考核方式2、教师多媒体展示常用低压电器的类型、结构,学生记录3、学生拆装和测试接触器,教师巡回检查组织讨论4、教师演示断路器、热继电器的使用,学生查阅记录相关技术参数安全注意事项正确的分合闸顺序教案教学活动2多媒体展示,学生记录时间分配2课时教师学生引入:低压控制西路的运行及相关低压电器一、视频起重机、机床机械设备中低压电器的应用:开关类:低压断路器、控制类:凸轮控制器、接触器、限位开关、速度继电器保护类:熔断器二、课件展示1、常用低压电器分类及简介2、电磁式电器结构:电磁机构、灭弧机构、触点系统3、接触器:直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4、继电器:电流、电压、时间常用低压电器记录预期:开关电器:刀开关、负荷开关、低压断路器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继电器:热继电器、速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主令电器:限位开关、接近开关教学活动3学生拆装实训教师巡回指导时间分配2课时教师学生一、实训任务布置1、接触器拆装:观察结构组成及动作过程2、接触器通电测试及维修3、接触器技术参数的查询二、巡回指导1、正确的拆装步骤2、部件的作用3、通电测试不正常原因分析:吸不上释放缓慢、线圈过热、触点过热灼伤一、接触器拆装实训:1、两人一组,2、CJ20、C JX1两种接触器的拆装观察3、通电测试4、故障原因查找5、过程结果汇报二、资料查阅接触器型号及技术数据:型号:交流接触器:CJ20、C JX1、CJ12、CJ10直流接触器:CZ20、CZ18技术数据: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操作频率教案教学活动2多媒体展示,学生记录时间分配2课时教师学生引入:机床的运行及相关低压电器三、视频起重机、机床机械设备中低压电器的应用:开关类:低压断路器、控制类:凸轮控制器、接触器、限位开关、速度继电器保护类:熔断器四、课件展示常用低压电器分类及简介1、电磁式电器结构:电磁机构、灭弧机构、触点系统2、接触器:直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3、继电器:电流、电压、时间常用低压电器记录预期:开关电器:刀开关、负荷开关、低压断路器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继电器:热继电器、速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主令电器:限位开关、接近开关教学活动3学生拆装实训教师巡回指导时间分配2课时教师学生一、实训任务布置1、接触器拆装:观察结构组成及动作过程2、接触器通电测试及维修3、接触器技术参数的查询二、巡回指导1、正确的拆装步骤2、部件的作用3、通电测试不正常原因分析:吸不上释放缓慢、线圈过热、触点过热灼伤一、接触器拆装实训:6、两人一组,7、CJ20、C JX1两种接触器的拆装观察8、通电测试9、故障原因查找10、过程结果汇报二、资料查阅接触器型号及技术数据:型号:交流接触器:CJ20、C JX1、CJ12、CJ10直流接触器:CZ20、CZ18技术数据: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操作频率教案教学活动2教师示范元件作用,学生分组讨论记录时间分配2课时教师学生引入:电源自动跳闸现象的分析一、低压断路器1、低压断路器结构示范:触点、操作机构、脱扣器、灭弧装置2、原理分析四种脱扣方式:过电流脱扣、欠电压脱扣、热脱扣、分励脱扣3、型号与技术参数型号:DZ15、DZ20、DZ10等技术参数:断路器通断能力动作时间保护特性(两段、三段式)4、漏电保护断路器结构:漏电脱扣器零序电流互感器二、热继电器1、热继电器结构示范双金属片、辅助触点2、热继电器型号与技术参数型号:JR20、JR16、JR10等参数:整定电流整定电流倍数动作时间复位性能三、资料查询1、低压断路器DZ15技术数据2、热继电器JR20系列技术数据一、问题回答电源自动跳闸现象二、观察教师示范过程三、分组进行实物观摩四、资料查询针对教师提供的元件参照教材进行技术数据查询五、讨论对技术数据的理解1、关键数据断路器:断路器通断能力保护特性(两段、三段式)热继电器:整定电流整定电流倍数2、使用方式:断路器:过电流参数整定热继电器:整定电路倍数的选择六、学习评价自评、互评教案学习过程记录1任务书任务名称时间小组成员及分工一、学习过程记录及讨论1、桥式起重机有哪些主要控制电器?2、电器元件的作用3、接触器的主要技术数据二、实训操作过程记录小组成员分工接触器拆卸完成情况接触器通电测试情况接触器故障原因分析学习过程记录2任务自评与互评任务名称小组成员讨论20%协作20%操作40%知识20%自评互评系数综合成绩教案学习图示常用低压电器刀开关电源型转换开关断路器CKC1(CJ40)系列接触器机械联锁正反转接触器接触器铁心及短路环各种类型行程开关第一章低压电器的电磁机构及执行机构从结构上来看,电器一般都具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感测部分、执行部分。

感测部分接受外界输入的信号,并通过转换、放大、判断,作出有规律的反应,使执行部分动作,输出相应的指令,实现控制的目的。

执行部分则是触头。

对于有触头的电磁式电器,感测部分大都是电磁机构。

对于非电磁式的自动电器,感测部分因其工作原理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执行部分仍是触头。

第一节电磁机构电磁机构是各种自动化电磁式电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它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带动触点使之闭合或断开。

电磁机构由吸引线圈和磁路两部分组成。

磁路4.2.1所示。

第二节执行机构:低压电器的执行机构一般由主触点及其灭弧装置组成.(一)触点触点用来接通或断开被控制的电路。

它的结构形式很多,按其接触形式可分为34.2.2示。

312312图1.2.1常用电磁机构的形式1.铁心2.线圈3.衔铁(a)点接触(b)线接触(c)面接触图1.2.2触点的3种接触形式图4.2.2(a)所示为点接触,它由两个半球形触点或一个半球形与一个平面形触点构成。

它常用于小电流的电器中,如接触器的辅助触点或继电器触点。

图4.2.2(b)所示为线接触,它的接触区域是一条直线。

触点在通断过程中是滚动接触,这样,可以自动清除触点表面的氧化膜,同时长期工作的位置不是在易烧灼的起始点而是在终点,保证了触点的良好接触。

这种滚动线接触多用于中等容量的触点,如接触器的主触点。

图4.2.2(c)所示为面接触,它可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

这种触点一般在接触面上镶有合金,以减小触点接触电阻和提高耐磨性,多用作较大容量接触器或断路器的主触点。

1、电弧的产生与灭弧装置当断路器或接触器触点切断电路时,如电路中电压超过10-20V和电流超过80-100mA,在拉开的两个触点之间将出现强烈火花,这实际上是一种气体放电的现象,通常称为“电弧”。

根据上述电弧产生的物理过程可知,欲使电弧熄灭,应设法降低电弧温度和电场强度,以加强消电离作用。

当电离速度低于消电离速度,则电弧熄灭。

根据上述灭弧原则,常用的灭弧装置有如下几种。

(1)磁吹式灭弧装置这种灭弧装置是利用电弧电流产生的磁场来灭弧,因而电弧电流越大,吹弧的能力也越强。

它广泛应用于大电流的直流接触器中。

(2)灭弧栅灭弧栅灭弧原理:灭弧栅片3由许多镀铜薄钢片组成,片间距离为2-3mm,安放在触点上方的灭弧罩内。

一旦发生电弧,电弧周围产生磁场,使导磁的钢片上有涡流产生,将电弧吸入栅片,电弧被栅片分割成许多串联的短电弧,当交流电压过零时电弧自然熄灭,两栅片间必须有150-250V电压,电弧才能重燃。

这样一来,一方面电源电压不足以维持电弧,同时由于栅片的散热作用,电弧自然熄灭后很难重燃。

这是一种常用的交流灭弧装置。

(3)灭弧罩比灭弧栅更为简单的是采用一个用陶土和石棉水泥做的耐高温的灭弧罩,用以降温和隔弧,可用于交流和直流灭弧。

(4)多断点灭弧在交流电路中也可采用桥式触点,如图4.2.3所示。

有两处断开点,相当于两对电极,若有一处断点要使电弧熄灭后重燃需要150-250V,现有两处断点就需要2×(150-250)V,所以用利于灭弧。

若采用双极或三极触点控制一个电路时,根据需要可灵活地将二个极或三个极串联起来当做一个触点使用,这组触点便成为多断点,加强了灭弧效果。

第三节接触器接触器(Contactor)是用来频繁接通和切断电动机或其他负载主电路的一种自动切换电器。

接触器由于生产方便、成本低廉、用途广泛,故在各类低压电器中,生产量最大、使用面最广。

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吸力的作用来使触头闭合或断开大电流电路的,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电磁式电器。

接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

电磁系统是感测部分,触头系统是执行部分。

触头工作时,需经常接通和分断额定电流或更大的电流,所以常有电弧产生,为此,一般情况下都装有灭弧装置,并与触头共称触头一灭弧系统,只有额定电流甚小者才不设灭弧装置。

接触器按其主触头通过的电流种类,分为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

按主触头的极数又可分为单极、双极、三极、四极和五极等几种。

直流接触器一般为单极或双极;交流接触器大多为三极,四极多用于双回路控制,五极用于多速电动机控制或者自动式自耦减压起动器中。

一、接触器的主要技术数据(一)额定电压:接触器铭牌额定电压是指主触点上的额定电压。

通常用的电压等级为(a )闭合状态(b )断开状态图1.2.3桥式触点1.动触点; 2.静触点; 3.电弧直流接触器:220、440、660V。

交流接触器:220、380、500V。

按规定,在接触器线圈已发热稳定时,加上85%的额定电压,衔铁应可靠地吸合;反之,如果工作中电网电压过低或者突然消失,衔铁亦应可靠地释放。

(二)额定电流:接触器铭牌额定电流是指主触点的额定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