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动力系统研究
无人机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

无人机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军事侦察、搜救行动、环境监测等。
无人机的成功运行离不开可靠的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方法。
本文将探讨无人机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动力学建模的必要性无人机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了多种不同的部件和模块,如飞行器本身、传感器、摄像机等。
为了实现无人机的高效运行,需要对其动力学进行建模。
动力学建模的目的是描述无人机的运动规律及相关的物理现象,从而为后续控制方法的设计提供基础。
动力学建模的过程中要考虑飞行器本身的力学特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同时,动力学建模需要考虑到不同飞行器的特点和用途,以便应用在不同领域。
在动力学建模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数学模型和仿真方法,如质点模型、刚体模型、欧拉角等。
这些模型可准确地描述无人机的运动状态,为后续的控制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二、无人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指根据飞行器的预期运动轨迹来指定控制指令,而闭环控制是根据实际测量的状态信息进行控制,使无人机的运动符合期望的要求。
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控制方法来提高无人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PID控制是一种基于误差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控制参数来实现控制过程的稳定。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控制方法,它将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应用于控制系统中,以适应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
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控制策略的方法,通过感知系统的变化并相应地改变控制参数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三、研究热点和挑战当前,无人机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面临着一些热点和挑战。
首先,无人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方法的多样性。
不同的无人机系统有不同的动力学特点和控制需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来设计相应的控制方法。
无人机飞行器的能源技术电池与动力系统

无人机飞行器的能源技术电池与动力系统无人机飞行器的能源技术——电池与动力系统无人机飞行器是近年来崛起的一种重要的航空器,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农业、航拍、安防、地质勘探等多个领域。
在无人机飞行器技术的众多关键部件中,能源技术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对无人机飞行器的能源技术,尤其是电池与动力系统进行探讨。
一、电池技术1. 锂电池在无人机飞行器中,锂电池是最常用的电池类型之一。
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等优点,能够为无人机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供应。
目前,锂聚合物电池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无人机飞行器中,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轻的重量,能够为无人机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
2. 镍氢电池另外一种常用的电池类型是镍氢电池。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和更好的高温性能,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无人机飞行器。
相比于锂电池,镍氢电池的安全性更高,但能量密度稍低一些。
3. 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还有其他类型的电池被不断尝试应用于无人机飞行器中,如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
这些新型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循环寿命,有望成为未来无人机飞行器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动力系统1. 电动动力系统无人机飞行器的动力系统主要分为电动动力系统和内燃动力系统两种。
电动动力系统由电机、电调、螺旋桨等部分组成,是目前中小型无人机的主流动力系统。
电动动力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噪音低、维护成本低等优点,能够为无人机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持。
2. 内燃动力系统内燃动力系统则是一些大型无人机飞行器使用的动力系统。
内燃动力系统运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能够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更长的续航能力。
但相应的,内燃动力系统的噪音和维护成本较高,适用于对动力要求较高的长距离任务。
3. 新型动力系统除了传统的电动和内燃动力系统,还有一些新型动力系统不断涌现。
比如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太阳能动力系统等,这些系统在减少对常规能源的依赖、提高无人机飞行器环保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无人机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无人机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无人机已经成为现代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智能设备,其设计与动力学分析对于优化飞行性能、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到机体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
无人机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飞行器的用途和功能需求,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设计不同的机型。
例如,军用无人机需要具备飞行高度和速度高、作战能力强的特点;而民用无人机则需要考虑飞行稳定性、安全性和续航能力等方面。
在设计无人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要求的飞行性能以及机体结构、动力系统、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完善性。
在动力学分析方面,无人机的飞行动力学是指飞行器在空气中飞行时所受的各种力和力矩的作用及其对飞行器运动状态的影响。
在飞行器设计和研究中,飞行动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它对无人机的飞行性能、稳定性和操纵特性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无人机飞行动力学主要包括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分析、动力特性分析和控制特性分析等内容。
在气动特性分析中,主要研究飞行器在不同气流条件下所受到的气动力和力矩,以及其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动力特性分析则是研究飞行器的动力系统对飞行性能的影响,例如发动机的功率输出、推力效率等参数。
控制特性分析则是研究飞行器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操纵特性和稳定性问题。
在无人机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中,需要综合考虑飞行器的结构参数、动力系统参数、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参数等多个方面,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对飞行器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只有深入研究无人机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才能不断优化飞行器的性能,提高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无人机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需要综合考虑飞行器的结构、动力、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不断提高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稳定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新型无人机的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

新型无人机的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人机已经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农业植保到影视拍摄,从物流配送再到军事侦察,无人机的身影无处不在。
而在无人机的众多组成部分中,动力系统无疑是其核心之一,它直接决定了无人机的飞行性能、续航能力、负载能力以及工作的可靠性。
因此,新型无人机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成为了众多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关注的焦点。
一、新型无人机动力系统的类型与特点目前,常见的新型无人机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动动力系统、油动动力系统以及混合动力系统。
电动动力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噪声低等优点。
其主要由电池、电机和电子调速器组成。
电池为电机提供能量,电子调速器则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
然而,电动动力系统的续航能力往往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
油动动力系统则通常以燃油发动机为核心,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能够提供较长的续航时间。
但油动系统相对较为复杂,噪声较大,且对燃油的品质和维护要求较高。
混合动力系统结合了电动和油动的优势,通过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下切换使用不同的动力源,以达到最优的性能表现。
二、新型无人机动力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1、功率与重量比在设计动力系统时,需要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功率以满足无人机的飞行需求,同时要尽量减轻系统的重量。
这就要求在选择电机、发动机、电池等部件时,进行精细的权衡和优化。
2、能量密度对于电动动力系统,电池的能量密度至关重要。
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能够在相同重量下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
而对于油动系统,燃油的能量密度也是影响续航的关键因素。
3、效率动力系统的效率直接关系到能量的利用效率和续航能力。
无论是电机、发动机还是传动系统,都需要追求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4、可靠性无人机在工作中可能面临各种复杂的环境和工况,动力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以确保无人机能够稳定、安全地飞行。
三、新型无人机动力系统的优化策略1、材料创新采用新型的轻质高强材料,如碳纤维、钛合金等,减轻动力系统各部件的重量,同时提高其强度和耐用性。
无人机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

无人机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一、引言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在军事、民用、科研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无人机动力系统是无人机最基本的部分,其设计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无人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研究无人机动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二、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构成无人机动力系统一般由燃料系统、发动机、传动系统和飞控系统四部分组成。
燃料系统:燃料系统是无人机动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燃料系统主要包括燃料箱、燃油输送泵、燃油过滤器和燃油喷嘴等组件。
燃料系统的设计对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和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发动机:发动机是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核心部分,无人机发动机有单缸、多缸和涡轮增压等类型。
发动机的选择要考虑到无人机的任务需求和性能要求。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无人机动力系统的连接部分,传动系统主要有齿轮传动、链式传动和带式传动等类型。
传动系统要保证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各个部分的传动效率和传动平稳性。
飞控系统:飞控系统是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控制部分,飞控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器、电机控制器、传感器和通讯设备等。
飞控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控制准确性。
三、无人机动力系统设计的优化无人机动力系统设计的优化需要考虑到飞行任务的需求和无人机性能的要求。
1、燃料系统设计优化燃料系统设计的优化需要考虑到燃料的续航时间和燃油的供给稳定性。
燃料的续航时间可以通过提高燃料的质量和容量来达到。
燃油的供给稳定性则需要通过设计优化燃油输送泵和燃油喷嘴等组件。
2、发动机设计优化发动机设计的优化需要考虑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油效率。
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可以通过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降低发动机的重量来达到。
燃油效率可以通过设计优化燃烧室、喷油系统和气缸等组件来达到。
3、传动系统设计优化传动系统设计的优化需要考虑到传动效率和传动平稳性。
传动效率可以通过设计优化传动的齿轮比和链条长度来达到。
传动平稳性则需要通过设计优化传动系统的缓冲器和离合器等组件。
无人机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

无人机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无人机(UAV)作为一种重要的航空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商业等各个领域。
在无人机的设计与控制过程中,动力学建模与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无人机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一、动力学建模动力学建模是研究无人机运动规律和力学行为的重要方法。
它能够描述无人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特性,为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基础。
1. 飞行动力学建模飞行动力学建模主要涉及无人机的飞行力学特性和附件动力学行为。
其基础是通过物理力学原理建立无人机的运动方程,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2. 传感器建模在无人机系统中,传感器的建模对于无人机的控制和导航至关重要。
传感器可以包括GPS、惯性测量单元(IMU)、摄像头等各种类型。
通过对传感器的特性进行建模,可以提高无人机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3. 动力系统建模动力系统建模是指对无人机的动力装置进行建模和分析。
通常包括无人机的发动机、电机和蓄电池等。
通过建立准确的动力系统数学模型,可以提高无人机的动力性能和航程。
二、动力学优化动力学优化是指通过调整无人机系统的参数和控制策略,以达到性能最优化的目标。
它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
1. 路径规划与导航路径规划和导航是无人机系统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优化路径规划算法和导航控制策略,可以实现无人机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飞行和任务执行。
2. 控制系统优化无人机的控制系统优化是指对无人机控制算法和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无人机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常用的方法有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和自适应控制策略的设计。
3. 能源管理与优化能源管理与优化是指对无人机动力系统的能源消耗进行优化。
通过调整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以及功率分配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延长无人机的续航时间。
三、相关方法和技术在无人机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中,有一些相关的方法和技术被广泛使用。
1. 系统辨识方法系统辨识是一种通过实验数据推测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无人机动力的原理与应用

无人机动力的原理与应用1. 无人机动力的基本原理无人机是一种通过自身发动机提供动力来推动自己飞行的无人飞行器。
动力系统是无人机正常飞行所必须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提供足够的推力来克服重力,使无人机能够在空中悬停、向前飞行和变向。
无人机动力系统通常采用内燃机、电机或涡轮引擎来提供推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内燃机动力系统内燃机动力系统使用燃烧的燃料来产生推力。
这种动力系统通常使用汽油或航空煤油作为燃料,并通过火焰燃烧产生高温的气体来驱动发动机的旋转部件,从而产生推力。
内燃机动力系统具有较高的功率和长时间的飞行续航能力,适用于需要较长航程和高速飞行的无人机。
•电动动力系统电动动力系统使用电池作为能源,并通过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产生推力。
电动动力系统通常具有较低的功率和较短的飞行续航能力,但具有较低的噪音和较低的排放。
这种动力系统适用于需要较低巡航速度和较短航程的无人机。
•涡轮引擎动力系统涡轮引擎动力系统使用压气机和涡轮来产生推力。
这种动力系统通常具有较大功率和较长的飞行续航能力,适用于需要长航程和高速飞行的无人机。
2. 无人机动力的应用无人机由于其灵活性和多样化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人机应用领域:•航拍摄影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可以实现高空俯瞰拍摄,并在地面进行实时传输。
航拍摄影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拍摄、旅游宣传、房地产营销等领域。
•农业农业领域中,无人机可以配备传感器和摄像头,对农田进行监测、测绘和遥感分析,实现精准农业管理。
无人机还可以进行农作物的喷洒和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业效益。
•环境监测无人机可以配备各种传感器,用于进行环境监测。
例如,无人机可以监测气象信息、大气污染和水质情况,提供及时准确的环境数据,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灾害救援在灾害发生后,无人机可以飞越灾区进行搜救、物资投送和救援工作。
无人机可以通过图像分析和传感器监测,提供灾情分析和实时情报,为救援行动提供重要支持。
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的集成设计

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的集成设计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人机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从航拍、农业植保到物流配送、应急救援,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而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其集成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无人机的性能、续航能力和可靠性。
一、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的组成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主要由电池、电机、电调(电子调速器)和螺旋桨这四个关键部分组成。
电池是整个系统的能量来源,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
目前,常见的无人机电池有锂聚合物电池(LiPo)和锂离子电池(Liion)。
锂聚合物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放电能力,但相对来说安全性稍逊一筹;锂离子电池则在安全性方面表现较好,但能量密度和放电能力略逊于锂聚合物电池。
电机则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部件。
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无人机电机可分为无刷电机和有刷电机。
无刷电机由于其高效率、低噪音、长寿命等优点,已成为无人机领域的主流选择。
电调的作用是控制电机的转速,通过接收飞控系统的指令,调整电机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无人机的各种飞行姿态和动作。
螺旋桨则是将电机产生的动力转化为推力,推动无人机飞行。
螺旋桨的尺寸、形状和桨叶数量等参数都会影响其产生的推力和效率。
二、集成设计的考虑因素在进行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的集成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实现性能的最优化。
1、功率匹配电池的输出功率、电机的功率和电调的承受能力必须相互匹配。
如果电池无法提供足够的功率,无人机将无法达到预期的飞行性能;反之,如果电机和电调的功率过大,而电池无法支持,不仅会影响续航,还可能导致电池过热甚至损坏。
2、重量与尺寸无人机的重量和尺寸直接影响其飞行性能和操控性。
因此,在选择电动动力系统的组件时,需要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重量轻、尺寸小的产品。
同时,要合理布局各个组件,以保持无人机的重心平衡。
3、效率优化提高整个动力系统的效率是延长续航时间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机动力系统研究
作者:田汉曹著明
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年第07期
摘要:无人机系统中的动力装置是无人机的主要关键技术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无人机的性能、成本和可靠性。
现在主要用于军用和民用,具有较好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来看,无人机的动力还是有3种不同的设备来提供。
无刷电机因其具有高效率(通常大于80%)、低能耗、低噪音等优势,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电机的结构及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知道了无刷直流电机采用的电刷装置不是一般传统的装置,且换向器也不一样,转子的材料也有了改变,可以说从性能上看是现在最理想的调速电机。
关键词:无人机;动力系统;无刷电机;研究
1 无人机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对于无人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无人机动力系统主要部件是电机(负责带动螺旋桨),电调(负责控制电机转速电池),电池(负责给动力系统)及螺旋桨(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或升力的装置)。
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无刷电机在我们国家因其日益成熟的技术、广泛的应用和产量、价格的原因,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又因为它的生产成本比较低、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从电动遥控车到电动遥控船再到电动模型飞机,目前它正进入模型领域的各个层面,,无处不在。
之所以说动力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是因为动力系统各个部分之间是否匹配、动力系统与整机是否匹配,直接影响到整机效率、稳定性。
无人机动力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
无人机的电机主要以无刷电机为主,一头用于固定在飞机架的电机座上,一头用于固定螺旋桨,通过螺旋桨的旋转产生向下的推力。
不同规格、功率的电机配合不同大小、负载的机架,效率对于电机来说才是最主要的,而不是说越大越好。
单独的电机是不能工作的,需要电调的配合,它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
和电机一样,不同规格的电调配合着不同负载的动力系统,虽然电调用大了没太大影响,但是效率就会下降,因为电调大了,质量也就重了;是,同样以高效率为第一目直接产生推力的部件------螺旋桨。
相互匹配的电机、电调和螺旋桨在一起搭配时,可以在相同的推力下耗用更少的电量,这样就可以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锂聚合物电池是现在无人机主要使用的电池,它具有能量密度大、重量轻、耐电流数值较高等优势,而这些优势对于无人机来说都是较为适合的。
虽然手机领域也有部分使用锂聚合物电池,但就充、放电能力而言远远不及无人机的这些电池。
由于这些电池被使用在无人机的动力系统,所以也会被叫做“动力电池”。
无刷电机的主要优缺点为势如下:
电机结构如图2所示:
无刷电机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它没有电刷,所以在电机运行时就避免了产生火花的问题,从而就消除了火花对遥控设备的干扰。
然后正是因为没有了电刷的干扰,电机在工作时就大大减少了摩擦,工作时就会特别顺利,减少了许多噪音,对于无人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再从工作时间上看,无刷电机的工作时间比有刷电机的工作时间提高很多,也就是说它的寿命比较长,通常是有刷电机的10倍以上。
再从维护方面看无刷电机因为没有了电刷,所以它就省去了很多维修方面的时间与精力。
相对与有刷电机费时费力的维护也算是一个大的优势了。
在一般控制要求比较高,转速比较高的设备上通常使用的是无刷电机,比如那些精密的仪器,它对于电机的使用寿命和精度都有较大的要求,而无刷电机不需要费时费力的维护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就很符合这样的要求。
所以说无刷电机相比较有刷电机有着很大的优势。
2 无刷电机的结构及原理
无刷电机在结构上与有刷电机相似,都有定子和转子,但与有刷电机不同的是,结构与有刷电机相反;有刷电机的定子是永磁磁钢,转子是线圈绕组,并与动力输出轴相连,而无刷电机则两者互换,且连同外壳一起和输出轴相连,最本质的是去掉了作用于有刷电机交替变换电磁场的换向电刷,因此称之为无刷电机。
电机工作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简言之,无刷电机的是依靠变换输入到无刷电机定子线圈上的电流波交变频率和波形的运行原理,在绕组线圈的周围形成一个以绕电机几何轴心旋转的磁场,在这个磁场的驱动下,驱动转子上的永磁磁钢转动,从而实现电机的转动。
定子是由硅钢片组成的,每一个冲槽里面都是由一定的线圈组成,转子是永磁钢。
当我们给无刷电机里面的定子通上电时,霍尔传感器就会感应到定子的位置,然后每一次换向时,有三组不同的绕组,第一组正向通电,那么第二组就是反向的,第三组就不通电,这样就产生了转矩。
无刷直流电动机用来实现电子换向的是半导体开关器件,即将传统的接触式换向器和电刷用电子开关器件代,就要使用替。
因为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它才会被广泛应用于高档录音座、电子仪器及自动化办公设备,这是它的可靠性、无换向火花、机械噪声低等优势,无刷直流电动机由永磁体转子、位置传感器、多极绕组定子等组成。
位置传感器按照转子位置的变化,沿着一定顺序对定子绕组的电流进行换流。
而位置传感器输出控制的电子开关电路提供定子绕组的工作电压。
位置传感器有光电式、磁敏式、和电磁式三种类型。
3 无刷电机调试
无刷电机调速通过PWM实现,采用UC3637双PWM输出调制芯片作为实现的手段,UC3637是一种设计用于需要双向驱动电路的PWM型电机驱动的PWM单向电路,作为常规驱动控制芯片的替换,这种电路能增加效率并减少元器件成本。
速度误差调制信号送入该集成电路后,形成两路互补型双向脉宽输出,这两路输出信号与误差调制信号的幅值成正比,且与极性相关,因此可构成双向的调速系统,如图5所示。
无刷电机的输入电压与电机空转转速呈线性关系,所以KV值的意思是当输入电压每增加1V时,电机空转时增加的转速值。
而且还开阔性的表示了电机的一个性能。
无刷电机KV的意义,肯定会让你知道更多,无刷电机KV值有低有高,大约在1-6千,对于无刷电机这个值来说,它是个常量。
对于相同规格的无刷电机来说:绕线的匝数多的,KV值反而低,最高输出的电流小,但扭力大;反之,则相反。
不可以单从电机的KV值来评价电机的好与坏,因为不同的场可能只合适用与其相对应KV值的电机:低电压环境(7.4V)和高电压环境
(11.1V)两个环境KV值高低不同时,所用的螺旋桨是不一样的。
若转速低的就应该使用较大的螺旋桨,因为它需要提升电流,来输出较大的电流。
同理,当转速高时较小的螺旋桨,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电流过大。
所以选用什么规格的无刷电机,有环境等许多因素限制,要根据合适的场合来使用.
5 小结
直流无刷电动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无刷电机的动力系统及结构、工作原理、优势进行了分析,明白了关于无刷电机的方方面面,对于如何选用何种规格的电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无刷电机不需要费时费力的维护,但还是要定期维护而且需要根据环境来选用合适的电机。
现在无刷电机已经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了,在以后相信无刷电机的应用更为广泛,所以多多了解关于无刷电机对我们是受益匪浅的。
参考文献
[1] 于维顺.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分析[J].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998(6): 33-35.
[2] 张琛编著.直流无刷电动机原理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3] 叶金虎等.编著无刷直流电动机[M].科学出版社,1982.
[4] 陈小永.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技术研发[D].中国石油大学 2008
[5] 陈李文,马国军,张家栋.四轴飞行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
术.2013(16): 152-154 .
[6] 何帅,裴信彪,宫勋,徐东甫,白越,续志军.多旋翼无人机直流电机驱动系统优化[J].电子技术应用, 2016(9):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