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彩作品赏析
解析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题材与造型创新

解析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题材与造型创新1. 引言1.1 了解工笔重彩人物画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重要流派,其特点是线条精细、色彩明快、构图精致,以描绘人物为主要题材。
工笔重彩人物画在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传统美学理念。
这种绘画形式注重捕捉人物形体的神韵和情感,通过精细的细节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内在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
了解工笔重彩人物画,首先需要学习其技法和风格特点。
工笔重彩人物画注重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常常运用衬色和勾线等技巧来增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艺术家还需对人物的神态、动作、服饰等细节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以准确表达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情感。
通过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经典作品和名家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绘画形式。
同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影响和传承,以及艺术家们在这一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努力。
工笔重彩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珍贵遗产,对于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重视人物画创作题材与造型创新的重要性创作题材的选择对人物画的表现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
不同的题材能够展现出艺术家对不同主题的思考和表达。
重视人物画创作题材的多样化和深度化是提升作品艺术价值的关键。
艺术家可以通过挖掘传统题材的内涵和价值,也可以通过选择当代热点和社会议题作为创作题材,从而使人物画更具现实意义和表现力。
造型创新是人物画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注重细腻精湛的笔法和色彩运用,但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仅仅停留在技法的模仿和复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审美需求。
通过对传统造型进行变革和创新,结合当代审美和表现方式,使人物形象更具现代感和独特性,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重视人物画创作题材与造型创新的重要性不仅可以提升人物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也能够激发艺术家对创作的热情和创造力。
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才能够实现人物画创作的深化和升华,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3云南重彩画欣赏 2

云南重彩画欣赏云南重彩画简介云南重彩画是80年代初,由丁绍光、将铁峰等一批云南中年画家研创而成。
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应用西方现代绘画的斑斓色彩,使画面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画的内容多为反映云南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
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东西方的绘画语言、古今技法熔为一炉让画面具有教强的透视感,画面丰富艳丽透视感较强,给人一种梦幻神气,似懂非懂的感觉,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装饰性。
丁绍光等到了美国以后,云南现代重彩画也走向了世界。
在美国、日本、法国等西方画坊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国内外许多画家纷纷仿效,在高档的宾馆、酒店、酒吧或居家,挂上一俩幅具有浓郁云南民族风情的重彩画,往往给人一种高雅、别致的感觉。
其观赏价值往往是其它工艺品无可比拟的。
云南重彩画画法分析云南重彩画是崛起于云南的一个绘画流派。
画时,先用铅笔或毛笔在高丽纸上勾线,再用水粉上色。
它吸取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优点,重气韵、机理,色彩明快、醒目,极富装饰效果。
反映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的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装饰性。
云南重彩画的意境分析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灵魂。
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甚至园林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意境,论者也常以意境的有无或深浅,来品评作品的优劣和高低。
意境的创造与艺术家的人格涵养和艺术修养是分不开的。
丁绍光受过水墨画、油画、版画和艺术设计方面的教育与训练。
置身于西双版纳的景色和人文风俗的熏染中。
后又只身去了甘肃天水和敦煌千佛洞,沉迷于古代雕刻、壁画和彩塑的研究。
丁绍光作为“云南画派”的创始人,注重“装饰美”。
丁绍光在意境创造过程中,揉进现实生活,大都以云南人物、风情,服饰为题材,追求诗意的画境。
丁绍光绘画如诗的意境虽得力于其艺术修养,但更归因于他的人格涵养,主要有个性心理特质。
在他的个性心理特质中,既有爽快、落落大方的春之灿烂,又有超旷空灵的秋之静美,这和他的生活环境阅历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名家名作的工笔重彩画鉴赏!

中国名家名作的工笔重彩画鉴赏!王天胜工笔重彩作品工笔重彩画即浓重色彩的画法。
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
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
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于非闇工笔重彩作品中国画可以分为宫廷画、民间画和文人画;其中,宫廷画和民间画多以勾线为主、着色为辅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一直被沿用至今,称作工笔重彩。
从技法上讲,中国画可分为工、写两大类,即工笔与写意;工笔中有淡着色与重着色两种画法,分别叫做工笔淡彩与工笔重彩。
于非闇《大吉图》64×58cm工笔重彩的使用不仅十分广泛,而且形式多样。
从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夔凤》、《人物御龙》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已经具备了工笔重彩画的雏形。
如果从中国绘画使用的原料看,工笔重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远古的原始岩画。
据考古发现,原始岩画的红色涂绘颜料含有较多铁质,由此,可以推断它是一种矿物质颜料。
在制作岩画的过程中,“画家们”将赤铁矿磨制成粉,调和牛血等制成调和料,并用手指或羽毛等工具蘸着颜料绘制于岩壁之上。
这些原始绘画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却仍保持如初,这充分证明了矿物质颜色所具有稳定而不易变色的特性。
这也是矿物质颜料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发挥出其特性并一直沿用至今的缘故。
无论是敦煌的壁画,还是唐宋时期的卷轴画,抑或是元代的永乐宫壁画,明代的法海寺壁画等作品,都大量使用天然矿物质石青、石绿、朱砂、朱瞟、金、银、云母等颜色,这些充分证明了矿物质颜料在中国画运用的原始性及重要性,及其与重彩画发展历史的内在联系。
于非闇《花鸟蛱蝶图》98×48cm无论作为一种技法,还是作为一种功能,工笔重彩与重彩都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刻的文化价值。
它是在中国画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传统艺术,也是当代中国绘画发展和创新理应继承和转化的重要艺术资源。
中国写意重彩画的评价赏析

稿” , 心 中有 数 , 然 后下笔 , 画 出来 的作 品 自然能够高度 和谐 。 在 某一形象塑造的过 程中 , 和作者 的意匠融为一体 , 从 而产生 了艺术 风格 。中国有悠久 的灿烂的历史文化, 在唐朝就有许多
日本人 到中国学 习绘 画、 书法 、 陶艺 、 宗教。 我们正处在一个多 彩 的时代 , 人们对 中国画的色彩 艺术有课更 多 、 更高 的需求 , 艺术 家也在新 的探索 中更 多的寻求色彩 的文化底蕴 。而中国 重彩 画无论是在 塑造 的用 笔艺术上还是 以用笔为媒介 承载的 色彩艺术上都别具一 番魅 力。尤其是近 、 现代 彩墨兴起后 , 其 样式 面 目更倾 向于“ 洋为中用” 。 最 为民族艺术 , 重彩山水画在 发展 中的多样性尤具开拓空 间的潜力。
当然 , 我最喜 欢的还是 《 宗颜 问天》 和《 娇丹醉春》 这两 幅 作 品。 从 画面的整体来看 , 作者都延用 了他一贯的红黄蓝三原 色。 在这 两幅完全性质不 同的作品 中, 三原色在作者的笔下是
重彩 画在我 国具有悠 久的历史 和优 良的传统 。从马王堆
发现 的西汉 帛画算起 , 已有两千多年 的历史 , 一脉 相传 , 连续
者对色彩对 比应 用的研究 和体验 ,当然我们也看 出他本人对
某色的偏爱 。这 也想当然的和传统美学意蕴有着不可分家 的
深刻联 系。 就技巧而言 , 作者 的画算的上是大师级 画家 中最简 单 的一个 , 看 的出作画过程大概是 , 或先行用墨勾 、 斫、 洒、 泼,
视 欲追求 的画面效果 , 候干或稍 干或趁湿上 色 ; 或者色 、 墨 同 施, 把握 好水分 的干 、 湿度数 , 求 的水 色朦胧 的效 果 ; 或者色 、 墨交错 。 他画的难度在于对 画面的整体把握 , 画同经营构成与 画面意境之 间的表里关系 , 以及 内敛 、 含 蓄是 中国绘 画的总 体 特征 , 也是重彩山水画色彩审美 的底蕴 。 .
欣赏工笔名家潘絜兹的敦煌美人48图重彩五色传神生动

欣赏工笔名家潘絜兹的敦煌美人48图重彩五色传神生动潘絜兹(1915-2002),原名昌邦,浙江宣平人。
三十年代开始学画,后辗转大西北,到敦煌求艺。
他开拓了以工笔重彩表现现实和浪漫内容的绘画艺术,继承了中国古代壁画及唐代前卷轴画的严谨工细,主持了山西永乐宫等壁画的修复。
《荣宝斋画谱·潘絜兹》人物造型作为第一届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长和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会长,对中国工笔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不少人还在醉心弱不禁风的美人、三白开脸、柳眉八字、樱唇点点的时候,他已经在开拓工笔重彩审美的新领域。
与同时期工笔界的同行比,他更接近于摆脱旧工笔画脂粉气重的积习而自成家数的新画风开始出现。
1915年,潘絜兹出生于浙江省宣平县上坦村一个书香世家,祖母和母亲都是民间美术高手,先生自幼耽于书画,爱好文学,喜临仿小说肖像插图及月份牌人物。
1927年到杭州入中学,在美术教师张鹿山先生( 萧山人,上海美专毕业) 指导下,始窥门径。
此时开始接触西方现代艺术,但对其光怪陆离的脱离传统与现实的表现难以接受。
其后随父到北平定居,后来成为当时北方工笔人物画家徐燕荪先生入室弟子。
为深入领略古人堂奥,潘絜兹经常参观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厅的藏画,再参照印刷品放大临攀,深入研究过五代、宋、元、明许多名家之作。
在此期间,注意到日本新兴人物画,喜欢其细密、严谨、写实与现代精神。
1936年毕业后不久的潘絜兹,即逢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七七事变”后,潘絜兹投笔从戎,远赴湖北追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在张自忠将军第59军政治部做抗日文宣工作;1940年5月参加襄东会战两次战役,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
张将军殉国后,潘絜兹辗转千里来到重庆,后到南充定居,重操画笔,开鬻画谋生的艰苦岁月。
敦煌壁画发现的消息传来,又激起潘絜兹的热情向往。
为了去梦寐以求的敦煌,潘絜兹筹备了两年才凑齐了旅费。
1945年初,潘絜兹千辛万苦、流离辗转到了敦煌,加入到国立敦煌研究所。
重彩油画知识点归纳总结

重彩油画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概述重彩油画是一种运用浓密、艳丽的色彩,构图丰富多样,表现力强烈,以色彩和笔触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绘画形式。
它在西方油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代表了绘画艺术的一种风格和表现手法。
二、历史重彩油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艺术家们开始尝试以更丰富的色彩和更自由的笔触表达他们的创作理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彩油画逐渐成为了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艺术家们,如巴洛克时期的彼特·保罗·鲁本斯、印象派的克劳德·莫奈等。
三、特点1.浓密的色彩重彩油画以浓烈、艳丽的色彩为特点,艺术家们喜欢运用大量丰富的色彩来表现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色彩的运用与搭配是重彩油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2.丰富的笔触在重彩油画中,笔触常常是丰富多样的,有时可以是粗犷有力的,有时又可以是精致细腻的,通过不同的笔触来表达绘画的情感和内容。
3.形式运用重彩油画在形式上也是多样的,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这种形式的多样化给了艺术家们更多的创作空间和机会。
四、代表作家1.弗朗西斯科·贾内雷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绘画家,他的作品《喷泉》和《四马车》等作品是典型的重彩油画代表作品,通过精细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表达了人物和场景的丰富情感。
2. 彼特·保罗·鲁本斯作为巴洛克时期的绘画大师,鲁本斯的作品充满了浓烈的色彩和丰富的笔触,他以丰富的构图和细腻的表现手法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3. 克劳德·莫奈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奈的作品《睡莲》系列是重彩油画的经典之作,他以明快、清新的色彩和简洁的笔触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感和情感。
五、技法1.颜料运用在重彩油画中,艺术家们常常使用浓烈的颜料和高饱和度的颜色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色彩效果,他们喜欢运用大量的颜料来表现作品的浓艳色彩。
2.笔触运用重彩油画中的笔触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表现画面的纹理、形态和情感,艺术家们常常通过不同的笔触来表达作品的细节和情感。
云南重彩画简介

云南重彩画简介:云南重彩画是一种民族风味浓郁的独特美术样式,画作取得世界性的影响,获得不同民族人民的喜爱。
云南重彩画蕴含于画作中的人性价值观和追求分析,画风底蕴的文化探源等等,揭示民族意识、文化在画作成功中的重要作用。
云南重彩画是80年代初,由丁绍光、将铁峰等一批云南中年画家研创而成。
云南重彩画融合了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特色,色彩瑰丽,线条充满了音乐的旋律,构图饱满、造型严谨、肌理新颖和谐、笔墨色彩厚重、富有时代感,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应用中国画所没有的而西方现代绘画中重醒目的斑澜色彩给画面注入了勃勃生机和绚丽色彩,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内容大多是反映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的地方特色。
它将东西方绘画语言、古今技法熔为一炉,具有极强的透视感。
丰富艳丽的色彩和夸张与写实结合的人物实体,给人一种梦幻神奇、似懂非懂的感觉,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装饰性。
丁绍光等到了美国以后,云南现代重彩画也走向了世界。
在美国、日本、法国等西方画坊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国内外许多画家纷纷仿效,在高档的宾馆、酒店、酒吧或居家,挂上一俩幅具有浓郁云南民族风情的重彩画,往往给人一种高雅、别致的感觉。
其观赏价值往往是其它工艺品无可比拟的。
丁绍光曾先后先后在世界各国举办过1000多次个人画展。
在全球1500家画廊中都有作品在销售,作品收藏遍及40多个国家与地区。
1990年在第一届东京国际艺术展上被评为自14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
95年,为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和世界妇女年,他创作8幅以世界妇女为主题的作品,由联合国在全世界发行。
联合国在其发布的文稿中说:“丁绍光先生有意识地把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合起来,使他的作品成为全世界被公认的杰作”。
法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安德鲁帕里诺认为,丁绍光的绘画艺术“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他用一只神似的笔,提示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秘密,他对爱与美的升华,使他成为20世纪的乔托”。
探析当代工笔花鸟画在重彩下的表现

2018-1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艺术鉴赏探析当代工笔花鸟画在重彩下的表现王亚东(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00)摘要:重彩融合了自然、艺术、形式、技法和材料美等要素,自古有之。
在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重彩以其强烈的现代装饰性作为国人观念和审美习惯,转变的产物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中得以体现,并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本文主要通过对重彩的概念介绍、重彩在工笔花鸟画中的应用以及重彩对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归纳当代工笔花鸟画在重彩下的表现。
关键词:当代工笔花鸟画;重彩;创作影响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33-0031-01现代重彩画经过长足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融合后在表现性方面形成了更多元、自由和丰富的特点。
在工笔花鸟画中加入对重彩进行合理的使用,使得画面得到更加丰富的深层次表现。
在运用重彩的工笔花鸟画绘制过程中,把对材料与技法的认识和对传统绘画艺术中文化韵味的认知相结合,使得工笔花鸟画在更加贴近绘画内涵的方向得到体现,从而展现了更为强烈的冲击力和视觉美感。
一、视觉下的冲击———重彩“重彩”顾名思义为浓而重的画法。
通过对色彩的大量使用,使其形成纷繁复杂融合形式,色彩之间交响渗透,从而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绘画效果。
重彩画法重视对颜色的挖掘以及材质和肌理的表达,着重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重彩所呈现的富丽堂皇,艳丽多彩的效果,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视觉震撼力得到认可。
重彩画法在我国传统绘画中也有过鼎盛时期,从我国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画、敦煌莫高窟壁画以及五代徐熙父子所作重彩工笔花卉画中可见一斑。
重彩在工笔花鸟画之中的表现在明清时期一度颓靡,色彩作为绘画的辅助手段趋于次要地位,在画面中失去了其应有的表现力。
在艺术形式多元并存的当代,重彩将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兼容并蓄,并以其鲜明的风格和明快的色彩,为中国工笔花鸟画开辟了崭新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叫“岩彩画”,以天然五彩矿石研磨加工而成的一种颜料,以宣纸 (主要指高丽纸)、绢及棉、壁为依托物,用岩彩、金银等以及胶质调和 所绘制的装饰画。
高丽纸
高温结晶颜料
现代重彩画概述:
现代重彩画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现代审美条件下变革和发展的 一种新样式,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延续至今。 它重新高举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民间重彩的旗帜,重振汉唐雄风, 复兴色彩的表现力;它充分利用现代色彩、材质运用方面的特点,大胆 地把抽象构成与装饰美感引进绘画中来,以造型、色彩、肌理交织而成 的视觉美感强化了绘画的本体特征,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
刘明孝 现为四川美术学 院教师。刘明孝 的画是现代新形 态的国画,它的 布面和远古的绢 帛画一脉相承; 它的色彩和“重 彩画”相呼应
唐秀玲 1998年结 业于文化 部重彩画 高研班。 历任山东 省轻工美 校教师。
樊萍 川大教师
凤胤斐 凤胤斐 ,生 于甘肃兰州 ,现居北京 ,职业画家 ,2007年首 创《空间光 度色彩关系 法》并首用 于对重彩画 技法的当代 性探索与实 践中。
学生课堂练习
重彩作品赏析壁 画 类 重 彩云南画派丁 绍 光
重彩高研班 蒋彩萍
胡明哲
唐勇力
新锐画家
陈子 结业于中 央美术学 院重彩研 修班
胡永凯 胡永凯是 生于北方 的江南才 子,在北 京受教育 ,在上海 成名,后 移居香港 ,又以杰 出艺术家 身份获美 国永久居 留权,现 长居香港 和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