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课件:变异学研究的一个个案
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

的接受,折射出不同民族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
(3)异域文学作品进入本土后是如何被本土作家改写、再创造二
终至发生变异的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形象对《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借鉴
3.研究方法
由受众的多面性和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影响,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研究内容1在跨国界跨文化文明的范围内不同文化文明圈的接受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对于同一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于意义理解上所产生的认识差异中西方读者对司汤达红与黑的评价截然不同2各民族在不同时代不同审美趣味与追求下对异域文学作品的接受折射出不同民族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3异域文学作品进入本土后是如何被本土作家改写再创造二终至发生变异的路遥人生中高加林形象对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借鉴3
具体表现在时空和人物体系等方面
C.故事情节:重点在文本是如何通过程序化和模式化的一系列
叙事序列建构异国形象的
(2)文学外部研究
可分为社会集体想象物、作家、作家想象的异国形象与客观的
异国关系三个层面
A.社会集体想象物:指涉作家创作的年代整个社会对异国的
看法
B.作家
C.作家想象的异国形象与客观的异国关系:重点对象
(1)采用以审美方法为主、实证方法为辅的研究方法
(2)通过大量实践在理论上进行规律的探究和概括
4.比较文学接受学与接受理论
(1)接受理论
A.承认读者对作品接受的多样性,认为读者对文本的不同理解
是一种客观存在
B.一切阅读活动都在具体历史时空进行,受地域时代影响,不
同的历史距离造成了理解的多样性
C.任何理解和阐释都已读者的“先在结构”和“成见”为基础,
寒山诗在美国的盛行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一、概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自20世纪初兴起以来,不断拓展其研究视野和方法论。
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流动、翻译、接受与变异现象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变异学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方法论特点,分析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文学变异学关注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本变形、意义变化和审美影响。
这一研究领域不仅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而且有助于深化对文化差异、文学交流与互鉴的理解。
在比较文学学科中,文学变异学不仅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文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和理论资源。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学变异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文化同质化、文学市场的商业化等问题。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文学多样性,促进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成为文学变异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文学变异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现状与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推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促进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理解和交流。
1. 文学变异学的定义与起源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语言、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异现象。
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文本内容、形式、主题、意义等方面的变化。
文学变异学不仅关注文学作品的表面变化,更深入地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原因,以及它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产生的影响。
文学变异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学作品开始跨越国界,进入其他文化领域。
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发生变异,导致读者对作品的误解或曲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文学作品的变异现象,并尝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分析

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建立发展以来,呈现出“涟漪式”的叠进走向,法国学派强调实证性研究,美国学派补充了非实证性的审美研究,而中国学派中曹顺庆提出的变异学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向。
文学变异学是针对全球化发展的现状与跨文明语境下的文学变异所提出,它紧扣跨越性、文学性与异质性等特点,重新规范了影响研究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变异学解释了文学交流比较中的文学变异现象,它的比较基点不再是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求同”,而着眼于文明的异质性,建立了“求异”的比较范式。
同时,随着一些学科的发展,如译介学更多地关注了在翻译中的文化变异,又如形象学更多关注了形象制作的主体能动性,这些都不再是用传统实证性研究方法能解决的,变异学的提出使这些学科从原先实证性研究中分列出来,归为变异学研究,重建比较文学学科体系。
变异学的提出,凸显了不同文明圈中的文学与文化的异质性,以和而不同为研究目标,有助于破除某种文明中心论,建立多样化的文化生态。
一、变异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曹顺庆在《复旦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发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一文,提出变异学定义,即“比较文学变异学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支点,它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现象交流的变异状态,以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上的异质性和变异性,从而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所在”。
同时在该文中,明晰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四大研究范围,一是语言层面的变异学,也可称为译介学研究;二是民族国家形象变异学研究,又称为形象学;三是文学文本变异学研究;四是文化变异学研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曹先生在《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中拓展变异学的研究层面,增加了文学“他国化”和跨文明研究。
第4章--形象学、接受学与变异学--(《比较文学概论》PPT课件)

研 究
4、外国作家、文学和理论思潮的中国接受研究
5、翻译研究
(一)接受学的历史与现状
接受美学的国内情况
我国较早接纳“接受美学”的 比较文学著述
《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著】
主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乐黛云主编】
要 《比较文学》【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
著 述
《比较文学教程新编》【张铁夫等主编】
《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主编】
卡雷
(影响研究)做起来是十分困难的,而 且经常是靠不住的。在这种研究中,人们往 往试图将一些不可称量的因素加以称量。相 比之下,更为可靠的则是由作品的成就、某 位作家的境遇、某位大人物的命运、不同民 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及旅游和见闻等等所构 成的历史……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萌蘖与生发
卡雷的贡献
新的研究 空间
各民族间通过文学作品、旅游日记所表 现出来的“想象性的相互诠释”
研究力作
《法国游客与作家在埃及》
《法国作家与德国幻想》 形象学拓荒力作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萌蘖与生发
基亚
不再追求抽象的总括性影响,而设法深入 了解一些伟大民族传说是如何在个人或群体的 意识中形成和存在下去的,这就是近五十年来 法国的一种远景变化,它使比较文学产生了真 正的更新,给它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0世纪九十年代 初,代表学者: 莫哈、巴柔 形象学成为比较 文学学科的一种 专门研究类型。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萌蘖与生发
学术背景 19世界末20世纪初
比较文学研 究取向趋异
受进化论影响 重视归纳与综合
强调文献实证, 排斥理论综合和
美学评价
难以操作 “影响研究”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doc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2020年4月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本文关键词:比较文学,变异,学科,研究,文学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本文简介:[摘要]本文从新的视角提出文学变异学是一个比较文学新的研究领域,并分析了文学变异学提出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与比较文学跨越性和文学性两个学科特征的关联,最后辨析了变异学所包括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科领域文学变异学(一)将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本文内容:[摘要]本文从新的视角提出文学变异学是一个比较文学新的研究领域,并分析了文学变异学提出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与比较文学跨越性和文学性两个学科特征的关联,最后辨析了变异学所包括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科领域文学变异学(一)将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是一个新的提法。
这个研究领域的确立,是从比较文学学科领域的现状、文学发展的历史实践以及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拓展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的。
首先,所谓当下比较文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失范是指比较文学自身的研究领域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而且有些理论阐述还存在很多纷乱之处。
其中存在于影响研究中的实证性与审美性的纷争中就突出地表现了这种比较文学学科领域的失范现象。
影响研究的法国学派最初之所以提出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一方面回应了当时克罗齐等人对比较文学的非难,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作为一个学科必须有一个科学性基础,所以他们提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的比较,而是一种实证性的国际间文学关系史的研究。
但是,后来美国学者却质疑了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单纯强调科学实证而放逐审美价值的学科定位,认为他们的影响研究是僵硬的外部研究和文学史研究,提出要正视‘文学性’这个问题,因为文学性是美学的中心问题,是文学艺术作品得以存在的内在规定性。
也就是说,比较文学应该把美学价值批评重新引进比较文学学科领域之中。
但是,一旦文学性介入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实践之中,就使得我们面前的比较文学研究出现了新的困扰。
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的研究类型(与“研究”相关文档)共19张PPT

主要研究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直接影响和事实 联系,既要研究施以影响的民族的作家、作品, 又要研究接受影响的民族的作家、作品,还要研 究影响产生的过程、传递的途径、媒介的手段
第3页,共19页。
1.1 影响的诸种情况
❖ 正影响
外来文学有力地促进了本国文学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 负影响
(2)平行研究打破了时间、空间、质量和强度方面的限制 (3)影响研究强调的是作家、作品之间的各种外部联系,主要采用 的、考据的方 法;平行等研究注重的是作家作品内在的诸种因素、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主要 采用哲学的、审美的、批评的方法
第9页,共19页。
2.1 平行研究的对象
❖ 主题、体裁、人物、情节、风格、技巧
❖ 专播途径:研究翻译、评论、外国文学的译介等,评 论者以及传播影响的旅人、书刊、社团、沙龙等多种 媒介
❖ 接受:研究作家如何借鉴、模仿、改编、化用外民族作 家作品的情况,作品的外民族渊源;还研究对外民族作 家作品移植、改编和模仿的情形
第6页,共19页。
1.4 影响研究的理论体系
❖ 影响的超国界存在说 ❖ 影响的 意识论 ❖ 影响即对创作活动的理解论
阐发研究必须是具体的、细微的,切忌空洞无物的理论说教 接受研究可以成为探讨一个时代的民族心理、探讨集体无意识和想象力的渠道 可以是一个民族文学或一种思潮和运动给予另一个民族的影响 平行研究的对象主要有哪些? 阐发研究必须是具体的、细微的,切忌空洞无物的理论说教 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关系: 什么是平行研究的可比性? 影响研究的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影响即对创作活动的理解论 平行研究的对象主要有哪些?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研究类型 应对所采用的理论或模式、对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分析,切实注意其可行性,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影响是指一国作家在外国作家的作品中得到某种启示,他模仿和消化其中一些原先自己没有发现的因素,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文学作品书写变异的例子

文学作品书写变异的例子第一节变异学学科的基本原理一、变异学的理论核心不同文明文学的异质性与变异性大于共同性,异质性与变异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2005年中国比较文学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比较文学变异学(the theory of Variat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设想首次被中国学者正式提出。
(147)变异学的设想首先源于对法国学派学科理论的重大缺憾的反思,以及对比较文学形象学、译介学研究中涉及的变异问题的思考。
本教材将译介学、形象学从原先实证性影响研究中分离出来,归为变异学研究,变异学理论也会提醒我们在文学研究实践中注意分辨可实证的事实材料和发生变异的因素,解决跨文明研究中的异质性问题,进而掌握好我们的研究角度。
(147)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在由起点经由媒介到终点的流传过程中会发生信息的失落、变形。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可比性及理论核心是文学的差异性存在样态————异质性和变异性。
如果不考虑变异性,不考虑文学作品和理论旅行过程中的失落、变形、改变和新生,这种实证就是不可靠的。
美国学派的理论恢复了“比较”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跨学科研究,但其研究的可比性基础在于类同性。
如果说法国学派是“求同(同源)忘异(变异)”的话,那么美国学派就是典型的“求同(类同)拒异(异质性、变异性)”。
长期以来,学者囿于西方原有的求同性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框架,没有从学科理论上认识东西方不同文明文学比较的异质性。
其实西方理论并非不可用,关键是要看到其变异性。
(147-148)变异性更大的价值在于寻求不同国家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以及不同文明间的异质性因素。
比较文学变异学是将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研究支点,通过研究不同国家间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的异质性和变异性,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的一个学科。
比较文学课件:变异学研究的一个个案

案例三:欧洲人眼里的中国与中国人。在19 案例三:欧洲人眼里的中国与中国人。 世纪,中国被欧洲人视为原始和落后的国家, 世纪,中国被欧洲人视为原始和落后的国家, 中国人变成了不可理喻的人、 中国人变成了不可理喻的人、该被憎恨的 于是从18世纪的”圣哲” 18世纪的 人,于是从18世纪的”圣哲”一下子降低 魔鬼” 然而, 为“魔鬼”。然而,无论是视中国人为 天使” 还是视他们为“魔鬼” “天使”,还是视他们为“魔鬼”,西方 都没有将中国人当作正常的、 都没有将中国人当作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人类成员来对待。中西文化本来就有差异, 人类成员来对待。中西文化本来就有差异, 两者又缺少交流与沟通, 两者又缺少交流与沟通,因而产了生一种 人造的“幻景” 真实的是什么? 人造的“幻景”。真实的是什么?虚幻的 是什么? 是什么?
人造的“幻景” (一)人造的“幻景”
案例一:斯达尔夫人的《论德意志》 案例一:斯达尔夫人的 论德意志》 1814)认为德国人是绅士与学者, (1814)认为德国人是绅士与学者,影响 了法国等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对德国的看法, 了法国等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对德国的看法, 并对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人类悲剧产生重 大影响。若非如此, 大影响。若非如此,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对 德国人的认识,也许会更准确, 德国人的认识,也许会更准确,从而有心 理准备。变异体现在三个方面: 理准备。变异体现在三个方面:是学者还 是无赖?道还是无道?诚实还是虚伪? 是无赖?道还是无道?诚实还是虚伪?
(一)日本学界的“寒山热” 日本学界的“寒山热”
相对于中国学界对待寒山诗的廖落景象, 相对于中国学界对待寒山诗的廖落景象, 在旅行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时, 在旅行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时,却获得了意 外的成功。一时之间,寒山诗的各种译本、 外的成功。一时之间,寒山诗的各种译本、 注本和评论纷纷问世; 注本和评论纷纷问世;产生了许多有关寒 山的各种神话与传说, 山的各种神话与传说,其人生故事也被改 编成小说;寒山的形象, 编成小说;寒山的形象,开始走入日本画 甚至神坛。 史,甚至神坛。从故国文坛的被边缘化到 日本文学的被经典化, 日本文学的被经典化,寒山诗在日本翻译 文学中塑造了一个了不起的神话。 文学中塑造了一个了不起的神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三:欧洲人眼里的中国与中国人。在19 案例三:欧洲人眼里的中国与中国人。 世纪,中国被欧洲人视为原始和落后的国家, 世纪,中国被欧洲人视为原始和落后的国家, 中国人变成了不可理喻的人、 中国人变成了不可理喻的人、该被憎恨的 于是从18世纪的”圣哲” 18世纪的 人,于是从18世纪的”圣哲”一下子降低 魔鬼” 然而, 为“魔鬼”。然而,无论是视中国人为 天使” 还是视他们为“魔鬼” “天使”,还是视他们为“魔鬼”,西方 都没有将中国人当作正常的、 都没有将中国人当作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人类成员来对待。中西文化本来就有差异, 人类成员来对待。中西文化本来就有差异, 两者又缺少交流与沟通, 两者又缺少交流与沟通,因而产了生一种 人造的“幻景” 真实的是什么? 人造的“幻景”。真实的是什么?虚幻的 是什么? 是什么?
人造的“幻景” (一)人造的“幻景”
案例一:斯达尔夫人的《论德意志》 案例一:斯达尔夫人的 论德意志》 1814)认为德国人是绅士与学者, (1814)认为德国人是绅士与学者,影响 了法国等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对德国的看法, 了法国等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对德国的看法, 并对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人类悲剧产生重 大影响。若非如此, 大影响。若非如此,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对 德国人的认识,也许会更准确, 德国人的认识,也许会更准确,从而有心 理准备。变异体现在三个方面: 理准备。变异体现在三个方面:是学者还 是无赖?道还是无道?诚实还是虚伪? 是无赖?道还是无道?诚实还是虚伪?
据考证,昭和以来的日本学界关于寒山诗的注本)、《 诗》(原田宪雄)、《平译寒山诗》(延原大 )、《寒山诗一卷解说》 朝比奈宗原)、 川)、《寒山诗一卷解说》(朝比奈宗原)、 寒山》 入矢义高)、 )、《 《寒山》(入矢义高)、《寒山诗与寒山拾得之 说话》 津田左右吉)、 寒山诗管窥》 )、《 说话》(津田左右吉)、《寒山诗管窥》(京都 大学)、 寒山诗》 木村英一)、 )、《 )、《 大学)、《寒山诗》(木村英一)、《寒山诗私 福岛俊翁)、 寒山诗杂感》 中川口孝) )、《 解》(福岛俊翁)、《寒山诗杂感》(中川口孝) 还不包括数量甚巨的专题论文。 等。还不包括数量甚巨的专题论文。
法国著名诗人 波德莱尔
英国著名 诗人拜伦
二、寒山诗:变异学研究的一个典 寒山诗: 型个案
寒山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在当时与后 寒山是唐代的一位诗人, 世的中国都没有太多的影响, 世的中国都没有太多的影响,甚至许 多知识分子也不知道这位诗人。 多知识分子也不知道这位诗人。直到 清时被编入《全唐诗》 20世纪初 清时被编入《全唐诗》,在20世纪初 被胡适与郑振择等人请进了《 被胡适与郑振择等人请进了《中国文 学史》 但是,由于其迷离的身世、 学史》。但是,由于其迷离的身世、 文言与白话之间的雅俗之隔, 文言与白话之间的雅俗之隔,让他长 中国文学正典之外 期游离于中国文学正典之外。 期游离于中国文学学界的“寒山热”
相对于中国学界对待寒山诗的廖落景象, 相对于中国学界对待寒山诗的廖落景象, 在旅行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时, 在旅行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时,却获得了意 外的成功。一时之间,寒山诗的各种译本、 外的成功。一时之间,寒山诗的各种译本、 注本和评论纷纷问世; 注本和评论纷纷问世;产生了许多有关寒 山的各种神话与传说, 山的各种神话与传说,其人生故事也被改 编成小说;寒山的形象, 编成小说;寒山的形象,开始走入日本画 甚至神坛。 史,甚至神坛。从故国文坛的被边缘化到 日本文学的被经典化, 日本文学的被经典化,寒山诗在日本翻译 文学中塑造了一个了不起的神话。 文学中塑造了一个了不起的神话。
在文学创作领域,以一部《小说神髓》而著称于 在文学创作领域,以一部《小说神髓》 世的日本近代小说理论的开拓者坪内逍遥 坪内逍遥, 世的日本近代小说理论的开拓者坪内逍遥,也曾 以寒山、拾得为题,创作了舞蹈脚本《 以寒山、拾得为题,创作了舞蹈脚本《寒山拾 并在舞台上进行演出,据说引起轰动。 得》,并在舞台上进行演出,据说引起轰动。 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森外鸥,也曾于1916年 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森外鸥 也曾于1916 森外鸥, 1916年 创作了短篇小说《寒山拾得》 创作了短篇小说《寒山拾得》,此小说被认为是 日本近代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 日本近代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进入了日本文 学史。可见, 学史。可见,寒山的诗不仅在日本学术界引起了 强烈的关注, 强烈的关注,也在文学界与艺术界引起人的极大 兴趣, 兴趣,成为了日本文人笔下的重要创作题材与主 要外来形象。 要外来形象。
美国著名 学者赛义德
认识上的“错位” (二)认识上的“错位”
案例一: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在日本,被当作 案例一:波德莱尔的 恶之花》在日本, 是当时法国最先进的文学艺术作品来看待, 是当时法国最先进的文学艺术作品来看待,其实 世纪末的东西” 是“世纪末的东西”。与当时日本与西方的关系 相适应。错位的体现有二:精神形态与艺术品质。 相适应。错位的体现有二:精神形态与艺术品质。 案例二:拜伦在中国被当作一个“民族英雄”、 案例二:拜伦在中国被当作一个 民族英雄” 在中国被当作一个“ 精神界之战士”来看待,并且放得过大; “精神界之战士”来看待,并且放得过大;而他 放荡” 孤独” 自私” “放荡”、“孤独”、“自私”的典型的个人主 义者的一面,却有意无意被忽略了。 义者的一面,却有意无意被忽略了。错位的体现 有三:人格、名份与诗作。 有三:人格、名份与诗作。
第七讲 文学变异学研 究——以寒山诗为个案 以寒山诗为个案
一、文学流传中变异的两种情况
如果说对文学流传形态的研究,只是就一 如果说对文学流传形态的研究, 般的情况而言,可以是描述性的; 般的情况而言,可以是描述性的;那对文 学流传中变异的研究, 学流传中变异的研究,则往往要上升到根 源探讨的层面。 源探讨的层面。 一般而言,流传是相对的,因为其传承的 一般而言,流传是相对的, 种种因素是相对的;而变异是绝对的, 种种因素是相对的;而变异是绝对的,是 说任何流传都不可能是原封不动的, 说任何流传都不可能是原封不动的,因为 任何接受者都是根据自己条件来接受的。 任何接受者都是根据自己条件来接受的。
法国思想家 作家伏尔泰
《赵氏孤儿》写晋灵公时代文臣赵盾与武 赵氏孤儿》 将屠岸贾的冲突,后者借机将赵全家谋杀, 将屠岸贾的冲突,后者借机将赵全家谋杀, 可是其婴儿却为赵家的医生想法带出赵家, 可是其婴儿却为赵家的医生想法带出赵家, 后成为屠的养子,借机报了深仇。 后成为屠的养子,借机报了深仇。 《中国孤儿》写宋末元初成吉思汗入主中 中国孤儿》 遗臣忍莫堤献出儿子,赴死以代遗孤。 原,遗臣忍莫堤献出儿子,赴死以代遗孤。 妻爱达姆爱子心切,说破真情; 妻爱达姆爱子心切,说破真情;成以前曾 对她有过爱情,愿意改嫁则可子一死。 对她有过爱情,愿意改嫁则可子一死。不 料,她爱子也爱夫,坚决不从。其仁爱之 她爱子也爱夫,坚决不从。 心感动了成,于是加以赦免。 心感动了成,于是加以赦免。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北宋神宗熙宁元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北宋神宗熙宁元 1072) 年(1072)年5月,来浙江天台山巡礼参拜的日僧 成寻(1011-1081)从国清寺僧禹佳处得到《 成寻(1011-1081)从国清寺僧禹佳处得到《寒山 子诗一帖》 翌年命其弟子赖缘等五人带回日本, 子诗一帖》,翌年命其弟子赖缘等五人带回日本, 这是最早从中国入日本的寒山诗, 这是最早从中国入日本的寒山诗,并开始流传开 来。 从此开始之后的上千年时间里,在日本有多种版 从此开始之后的上千年时间里, 本的寒山诗流传,并形成了比中国丰富得多的注 本的寒山诗流传, 解本,产生了诸多研究寒山诗的一流专家。 解本,产生了诸多研究寒山诗的一流专家。
(二)日本文艺作吕中的寒山形象
一时之间,寒山也成为了日本美术作品与小说创 一时之间, 作的热门题材。 作的热门题材。 日本历代画家对于寒山及其同伴拾得的形象,都 日本历代画家对于寒山及其同伴拾得的形象, 极为偏爱, 一头乱发、裂牙痴笑、 极为偏爱,“一头乱发、裂牙痴笑、手执扫帚的 两个小疯和尚” 成为日本画界的重要题材。 两个小疯和尚”,成为日本画界的重要题材。如 果那一位不画寒山,则被认为不合时俗, 果那一位不画寒山,则被认为不合时俗,也不可 能成为一流画家。 能成为一流画家。 日本最有名的画家雪舟与狩野原信,都曾经以寒 日本最有名的画家雪舟与狩野原信 雪舟与狩野原信, 拾得为题材作过杰出的画幅, 山、拾得为题材作过杰出的画幅,并产生很大的 影响。 影响。
今天,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到“幻 今天,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到“ 的问题。 景”的问题。 赛义德在其《东方学》中,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赛义德在其 东方学》 在其《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西方学者研究东方的文献(如圣经学、阿拉伯学、 西方学者研究东方的文献(如圣经学、阿拉伯学、 印度学、汉学)的时候, 印度学、汉学)的时候,其笔下出现的都是虚幻 东方”形象。他们打着学术旗号, 的“东方”形象。他们打着学术旗号,却落入了 政治的陷井,歪曲了真实的东方与东方人。 政治的陷井,歪曲了真实的东方与东方人。 因为他们是用西方的眼光来看待东方,因此是一 因为他们是用西方的眼光来看待东方, 种变形的“虚幻东方” 种变形的“虚幻东方”。东方主义成为解决当今 世界文明冲突的关键理论之一。 世界文明冲突的关键理论之一。
在日本学界,普遍认为寒山不过是宗教神 在日本学界, 话传说中一个子虚乌有的假想伪托之人, 话传说中一个子虚乌有的假想伪托之人, 因此对是否真有寒山其人,往往持一种怀 因此对是否真有寒山其人, 疑立场。 疑立场。 日本学者入矢高义、津田左右吉、大田悌 日本学者入矢高义、津田左右吉、 藏等也都认为寒山诗是否出自一人之手, 藏等也都认为寒山诗是否出自一人之手, 是否有这样的一个诗人,都不得而知。 是否有这样的一个诗人,都不得而知。因 此日本学者对寒山生死年月的考证, 此日本学者对寒山生死年月的考证,并不 像中国学者那样热衷,但他们对于其诗却 像中国学者那样热衷, 十分喜好,评价甚高。 十分喜好,评价甚高。有的人认为此人的 诗相比于白居易,在李白与杜甫之上。 诗相比于白居易,在李白与杜甫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