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文言文的兴趣
如何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现实中,不少学生一说起文言文就面露难色甚至大摇其头。
下面收集了一些关于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方法一、内锤炼基本功,以示范作用影响学生。
1、以读打动学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入选教材的文言作品文质俱美,篇幅大多短小精悍,读来令人回肠荡气,一咏三叹。
我常利用自己的一些优势作文章。
高中、大学时,我就爱诵读古文诗词,庆幸的是这一习惯至今还保留。
02年,我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二甲”。
我相信,教师用较标准的普通话,用抑扬顿挫的语音朗读课文必然大大增强文言作品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美读中节奏的快慢、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语音的高低、语势的强弱等无不在敲击学生的心灵。
学生不会一下子领悟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但他们从老师那或舒展或紧蹙的眉宇间,从那或高吭或柔美的喉音里一定能够获得哪怕是朦胧的审美情趣。
这样做,就容易拉近作品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促进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2、以背带动学生,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只要一提到岳飞的大名,《满江红》慷慨悲壮的词句就会从我心头溢出,我会情不自禁大声背吟,一股悲愤、豪迈之情顿时涌上心间。
说到诗仙李白,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句油然漫上唇角。
行云流水般背,一气呵成般背,在学生面前往往有一定震撼力和说服力的。
当然,这全凭教师的硬功夫和生平阅历支撑起来。
课外的有兴趣背,课内的我更要求自己背出。
凡是要求背诵的课内文言文,我都告诫自己必须全文、流畅地背给学生听。
我敢当着学生的面立下这样的约定:老师背不出,同学们可以免学。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有效方式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有效方式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产,文言文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是每一个教师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文言文语法复杂、写法繁琐,同时学生对其可能存在极大的厌恶,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必要。
下文将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为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优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
众所周知,认识是对事物的第一步了解,当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时,我们必须让他们尽量多地了解一些与文言文相关的内容。
可以通过讲解文言文的历史背景、阅读经典名著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感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让他们逐渐认识到文言文精神的博大精深。
二、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读写技能,这需要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文言文,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可以使用轻松愉悦的方式,例如游戏、竞答、朗诵、演讲等,为学生设计一系列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培养学生内在动力当学生没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时,即使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再好,效果也会不尽人意。
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内在动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对文言文感兴趣的学生,会在家里主动阅读相关的书籍、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
而觉得学习文言文很难的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习文言文一段时间,也会很快失去兴趣。
因此,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加强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形成合理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支撑。
学生有了足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动力,但是,对于文言文的成绩要有一个恰当的回馈机制,尽管不需要强调成绩,但是如果只是宣扬文言文很有用就能够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不够的。
如何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如何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复杂的用法,许多高中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
那么,如何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呢?本文将从阅读材料的选择、趣味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选择有趣且有吸引力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在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兴趣的过程中,阅读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应该选择一些内容新颖、情节曲折、富有启发性的文言文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或者历史典故,如《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史记》中的英雄故事等,这样的材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与当代生活相关的文言文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比如,可以选取与环境保护、情感交流等主题相关的古代诗词,通过与现代问题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的普世价值。
二、开展与文言文相关的趣味活动除了选择有趣的阅读材料外,开展与文言文相关的趣味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可以组织一些文言文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模仿古人的朗诵方式和语调,感受古人情感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文言文写作的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文言文进行创作,如写对联、写评论等。
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从而提高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兴趣的关键。
一方面,语言生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文言文的应用场景和背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探索性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兴趣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探索文言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富有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然而,在当代社会,由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普遍不高。
本文将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一、了解背景知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高,部分原因是缺乏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古代历史文化和文言文的渊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魅力。
例如,在介绍古代文化时,可以重点讲解与文言文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来源和发展过程产生兴趣。
二、选取优秀文言文作品学生对于枯燥的文言文缺乏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些作品既可以是经典名篇,如《红楼梦》中的诗词和对白,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作品,如《论语》等。
通过讲解这些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三、创设情境,培养情感共鸣文言文常常被认为是远离生活、难于理解的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将文言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帮助他们建立情感共鸣,从而增加对文言文的兴趣。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文言文中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逐渐产生对文言文的情感认同。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趣味性传统的文言文学习往往以课本为主,信息传递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将文言文的学习内容以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比如,可以制作文言文动画或者配以配乐讲解,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言文。
五、多样化评价方式,提供学习动力学生对于成绩的追求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动力来源。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可以设置文言文朗诵比赛、文言文写作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通过评选、奖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

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字表达形式,具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魅力。
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现代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高中生们对于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有所减弱。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经典文言文的课文资料,如《红楼梦》、《论语》等,并配以现代文字的翻译和注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言文的内涵。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文言文爱好者进行讲座或演讲,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文言文的魅力和历史背景。
二、创设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创设一个有趣且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组织文言文朗诵或演讲比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言文作品进行朗诵或演讲,并给予奖励和表扬。
此外,可以举办文言文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文言文进行作文表达,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三、设置有趣的文言文实践活动为了激发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文言文实践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去文物馆、古建筑等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也可以组织学生去书法班或传统文化体验馆学习文房四宝的使用和书法技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
此外,可以邀请文言文专家或高年级的学长学姐给学生讲解和示范文言文的写作技巧,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升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结合现实生活和时事热点为了让高中生对文言文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爱,可以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和时事热点相结合,使之更具现实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文言文进行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和写作,鼓励他们通过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来思考和分析当代社会问题。
同时,可以精选一些当代文言文作品,让学生了解并探讨作者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见解,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实际应用兴趣。
总之,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任务。
高中文言文学习教学计划

高中文言文学习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使学生能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感悟古人的情感与思想。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文言文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文言文基础知识:句读、词法、词义等基础知识的教学。
2.文言文阅读:选取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之美。
3.文言文写作: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习古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3.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四、教学过程1.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1)句读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文言文的不同句读情况,让学生熟悉文言文的句读规则,并进行练习。
(2)词法的教学讲解文言文词法的特点和规则,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句子结构。
(3)词义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古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2.文言文阅读(1)选取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选取《红楼梦》、《西游记》等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之美,理解古代人的情感与思想。
(2)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能力。
3.文言文写作(1)教授文言文写作技巧讲解文言文写作的常用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写作要领。
(2)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布置文言文写作作业,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平时表现通过学生的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教育。
2.学习成绩通过测试、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
如何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

如何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对于文言文产生了兴趣减退的情况。
如何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来帮助高中生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
首先,为了使高中生产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学校和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
例如,可以通过剧本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文言文的魅力。
他们可以扮演古代著名人物,用文言文对话,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这种亲身经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言文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与热爱。
其次,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通过使用短视频、动画等形式,将古代人物和事件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同时,配以生动有趣的解说词和背景音乐,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特点。
这种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体验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古代建筑等文化遗址,使学生亲身感受文言文所描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诗词大会、古文朗诵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和追求。
这样的活动能够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和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此外,学校可以提供丰富的文言文学习资源。
除了传统的古籍文献,还可以引入一些现代文言文作品,如当代文言文小说或散文等。
这样的资源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魅力,还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同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平台或数字化教材,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接触和学习文言文,提高其学习的效果和乐趣。
最后,家庭对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有趣的古代故事和传说,培养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
同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予关心和鼓励,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字的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载体。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逐渐减弱,许多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提出了质疑。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文言文需要悉心去品味和感悟其中的深意,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
学校和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1. 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环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设计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
2. 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编排小剧场、朗诵比赛、文言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古人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谆谆教诲、引导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对文言文的喜爱和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文言文的学习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因此,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至关重要。
1. 深入浅出地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将复杂的文言文语法和词汇梳理出来,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降低语言的学习难度。
2. 阅读经典文言文篇章: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学习水平的经典文言文篇章,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背景、分析语法、讲述故事情节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文言文的魅力。
3.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教学软件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文言文内容和意义,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兴趣。
三、挖掘文言文的内涵和价值文言文作为汉字文化的瑰宝之一,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通过挖掘文言文的内涵和价值, 可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1. 重视文言文的美学价值: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艺术魅力,比如其优美的韵律、动人的意境、雄伟的辞章等,让学生从艺术角度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文言文的兴趣摘要:文言文作为古代书面语言,记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
当代青少年,只有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科技知识,才能担当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重任。
但是,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审美情趣参与意识表达技巧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
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增加文言文的阅读量,正是为了达到这目的。
当今的文言文教学却不尽人意,“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因此,教好文言文是个待解决而又棘手的问题。
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谈谈自己的认识。
1.在阅读中提高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愉悦感。
审美是一个寻求美、发现美、认识美的过程。
对学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由兴趣向知识迸发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发掘文言文中蕴含文字之美,体悟文中的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
美、人格之美,正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走进作品,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产生共鸣,产生向往的求知过程。
当然,在文言文教学中,那种只重灌输不重学生个人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作法还普遍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着教学效果。
其实文言名篇中多有审美的因素在,这些因素,沉积千年,历久弥笃,它们正在散发着深沉的光彩,正在期待着更多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去感悟。
如何恰当的运用合理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审美愉悦去阅读、学习,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篇声情并貌的朗诵,一则有趣的奇闻轶事,一段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都可以极大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挖掘美的阅读和学习中来。
2.加强古今联系,强化参与意识。
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文言字词的畏惧,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去扫清字词障碍,问题就解决的大半。
而我们最熟悉的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那么,现代汉语完全可以作为我们领会古汉语精髓的桥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巧借成语积累义项,积累了这些不同的词义,就有助于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迁移理解。
这样的训练会缩短学生与古文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文言知识不是遥不可及,只要有心它是无处不在的。
以往的课堂往往是老师讲、问,老
师繁琐的讲解和文言文阅读资料的详细注释使学生疏于思考,人云亦云。
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难就会手足无措,丧失信心,课堂提问时,便敛声屏气,更没有兴趣可言。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让学生讲,让学生问的形式。
让学生讲,可以提前分配任务,让主讲的同学充分备课,其它同学除了充分预习做好配合以外,还要准备质疑的问题。
这样,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更直接更热烈,也更易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让学生问,可以在预习课后,小组互问互答,老师补充;也可以每节课留10分钟的质疑时间。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索精神,达到学生养成自学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的最高境界;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
另外,文言文的单元检测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出一部分基础题,这样既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做学生主人的乐趣。
3.结合学生习作实际,讲解古代作品的构思及表达技巧。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往往重阅读,轻写作,往往导致文言文与作文脱节。
事实上,古代作品中的许多精品,在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以中学《小石潭记》为例稍加说明。
层次混乱、情景脱节、描写匮乏正是中学生游记的通病,而《小石潭记》是游记中的佳品,是写游记的绝好范例。
从构思看,它有两大优点。
(1)以游踪和视线为序,线索明晰。
作者先从来路写起,先听到水声,后看到潭水,再看到潭的全貌和周围的景色;接着写潭中的鱼;再把视线荡开,写溪流。
这样按照游踪的顺序,由远而近;
又顺着视线,由近及远,层次分明。
(2)因景触情,情景交融。
刚听到如佩环鸣的水声时,“心乐之”。
坐潭上时,因“其景过清”,加上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长期被贬,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寞感伤之情跃然纸上。
这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佳境。
从表达技巧看,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写景上。
一方面是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
写潭水的清澈,先正面描写“水尤清冽”;再写阳光、鱼影,“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透潭底,鱼影清晰地印在潭底的石头上,足见潭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
这种写法,有概括,有具体,形象生动。
第二方面是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
“青树翠蔓”是静景;“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枝条的动态。
鱼“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将鱼的动态与静态结合,颇有情趣。
第三方面是综合运用多种修辞。
水声“如鸣佩环”,溪岸“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运用比喻,写出水声的清脆悦耳,溪岸的曲折悠长,岸势的参差不齐。
鱼“似与游者相乐”,运用拟人,道出鱼的多情,也是将人的喜悦之情移植在鱼的身上。
若能借鉴这些描写的方法,举一反三,写景就会少些呆板、多些灵气。
以文言文的构思和表达技巧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觉得文言文有宝可掘、作文有法可依,必然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中生只有通过学习文言文,了解汉语言表达的言简意丰、思想内容的深刻、
结构的严谨等特点,才能培养热爱民族语言的兴趣,从而学习并进一步发展民族语言的表现力。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