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教学课例及分析.DOC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教案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教案范文

【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藏戏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藏戏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并能简单讲述藏戏的内容和特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1.理解藏族民间艺术,藏戏。

2.学习掌握藏戏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三、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理解和课堂讨论,掌握藏戏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藏戏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课件:《藏戏》教学课件。

3.师生造型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与激发学习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幅藏族人欢庆藏戏的场景图,向学生展示藏戏的特色和表演形式。

然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藏戏的了解程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解课文(25分钟)(1)语音训练:教师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以下问题:a.藏戏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又是在什么地方?b.藏戏的表演形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c.藏戏与其他戏剧有何不同之处?(4)交流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向全班介绍他们的探究结果。

3.进一步了解藏戏(20分钟)(1)语文环节:教师与学生进行课文理解的复述和总结。

(2)图文展示: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形象、生动的藏戏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藏戏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3)视频观看:教师播放一段藏戏表演视频,让学生通过眼睛感受到藏戏的艺术魅力。

4.感受和欣赏(20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请学生掌握一些藏戏的基本动作,如跳跃、转弯等,并进行师生互动的角色扮演。

(2)观摩比赛:学生分成小组,编排表演内容,进行小型的藏戏观摩比赛。

每个小组安排一名学生主持比赛,其他学生进行表演。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激发学生对藏戏艺术的进一步研究兴趣。

六、课后作业1.课后复习课文《藏戏》。

2.收集与藏戏相关的资料,并做一份简要的调研报告。

《藏戏》教学课例及分析(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藏戏》教学课例及分析(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藏戏》教学课例及分析(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2022-12-15《藏戏》教学课例及分析(精选13篇)《藏戏》教学课例及分析篇1课文简介:《藏戏》一文系人教课标版六(下)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作者按说明事物(藏戏)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描述了藏戏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历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和主要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本文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作者行文脉络清楚,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颇具文学色彩。

学情分析:农村六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水准,但受限于经济文化条件,孩子们眼界尚不开阔,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够,而阅读习惯(方法)、独立阅读、个性阅读这些方面尚不成熟,仍待加强,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通课文,积累言语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了解藏戏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

同时,借助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藏戏的喜爱之情,了解藏族文化。

重难点、教学关键:1、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

2、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藏戏面具图片、藏戏《诺桑王子》录像剪辑。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例纪要一、播放录像,悬疑导入1、播放《诺桑王子》短片断(2分钟)。

师:这是一种什么戏?2、简介藏戏。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在祖国的百花艺苑中独具特色。

藏戏艺术有600年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了解藏戏的传说及藏戏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藏戏这种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体会难理解的字、词、句的意思,了解各段大意。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的学习,提高分析、感悟理解、表达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 知道藏戏的由来及特点,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2. 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句段。

教学难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学习本文,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1.媒体人物的视频和课件。

2.录音的戏剧欣赏片段。

3.本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一. 激发兴趣,导入内容:1. 播放媒体——人物。

(各种戏剧的人物)2. 指名说说,人物都有哪些民族。

3. 放录音,听戏剧片段,式说中对应的民族人物。

4. 自由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种民族,为什么二. 引入课文,板书课题:《藏戏》三. 学习课文:1.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课文范读,边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清除阅读障碍。

2. 播放藏戏的资料,了解藏戏的由来。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阅读要求:(自学或同桌互学)(1)这是一篇略学课文,主要讲的什么民族的什么内容(2)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特魅力的地方是什么(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和不理解的词语)4. 检查学习情况:(1)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的需要同学帮助请提出来生:“吞噬、奇葩”指生解答:(略)(2)从藏戏方面,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指生回答:(略)教师板书:藏戏的形成、艺术特色。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藏戏具有独特的魅力5. 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总结每段的大意。

给学生时间思考,指名回答,老师明确。

6.全文分为四段:第一段(1-3自然段):用设问句揭示藏戏的特点。

《藏戏》课文教案及反思(通用

《藏戏》课文教案及反思(通用

《藏戏》课文教案及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藏戏》这篇课文。

该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5册第2单元,主要涉及了西藏民间艺术中的藏戏历史、表演形式、面具文化等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藏戏的起源、流派、角色分类、表演技巧、面具制作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藏戏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和特点,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

2. 分析藏戏中的角色分类和面具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藏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藏戏的角色分类和面具文化的理解。

重点:藏戏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阅读材料、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藏戏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藏戏,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和特点。

3. 例题讲解:分析藏戏中的角色分类和面具文化,讲解相关知识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藏戏的特点和面具文化的寓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藏戏的历史背景2. 藏戏的表演形式和特点3. 藏戏角色分类4. 藏戏面具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藏戏面具的象征意义。

答案:藏戏面具的象征意义丰富,如:红色代表忠贞、蓝色代表刚烈、白色代表纯洁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藏戏中的三种角色,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答案:①雄狮(男性角色,勇猛威武,代表正义);②仙子(女性角色,美丽善良,寓意吉祥);③巫师(神秘角色,擅长法术,具有神秘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学生对藏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课后反思,发现部分学生对藏戏角色分类和面具文化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2.感受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3.能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02教学过程一、戏曲导入,明确学习任务1.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猜测“藏戏”是哪个地方的戏曲艺术。

学生从“藏”字上应该能够推测出“藏戏”是西藏地区藏族的传统戏曲。

3.教师相机补充: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4.教师指导学生默读“阅读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5.学生总结提炼学习目标:了解藏戏的特色;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中与藏戏有关的词语1.学生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默读要求:(1)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本上标注的拼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

(2)边读边圈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利用工具书、课前搜集的资料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名交流学生自己对词语的理解。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大意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要点:(1)圈画出关键词和关键句。

(2)根据关键词和关键句,紧扣主要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

2.师生交流,梳理出文章脉络。

如:第1~3自然段,概括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第4~17自然段,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艺术特色。

第18自然段,总结全文。

四、朗读品味,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自读第1~3自然段,思考:藏戏有哪些特点?全班交流。

要点:(1)圈画出关键词:戴着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演出三五天。

(2)用上关键词,用一句话概述藏戏的特点。

2.思考:藏戏的三个突出的特点,为什么作者不用一句话表示,而要写三句话呢?自由读,思考;指名读;全班交流。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吞噬、演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的语句。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特色和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难点了解藏戏的特色和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字音方面,强调“僧、缰、噬、琼、彻”等字的读音。

词语理解方面,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鼻祖、演绎、随心所欲”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让学生多读几遍,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把握整体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感受藏戏独特的魅力和它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表达运用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播放学生喜欢的戏剧录像片段,欣赏戏剧。

看完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种戏剧与藏戏的不同之处,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观看录像,感受丰富的戏曲种类。

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2.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的民族。

那里的人们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久远的戏剧之一。

藏戏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历史悠久、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吧!(板书:藏戏)3.全班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的录像画面,精当的语言介绍,激起学生了解藏戏的兴趣和主动学习课文的欲望。

板块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速度。

边读边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藏戏》教案

《藏戏》教案

《藏戏》教案教案:《藏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藏戏》。

本课主要介绍了藏戏的起源、特点、表演形式和意义等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藏戏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藏戏的起源、特点、表演形式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藏戏的特点、表演形式和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藏戏表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藏戏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勾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藏戏的起源、特点、表演形式和意义。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藏戏的起源、特点、表演形式和意义。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堂讲解的内容,完成练习题。

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藏戏1. 起源:民间艺术形式2. 特点:面具、服装、唱腔3. 表演形式:说唱、舞蹈、戏剧4. 意义:传承文化、表达信仰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藏戏的特点。

答案:藏戏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特点包括面具、服装和唱腔等。

2. 请谈谈你对藏戏表演形式的理解。

答案:藏戏的表演形式包括说唱、舞蹈和戏剧等,通过这些形式表达民族文化和信仰。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藏戏的起源与特点。

2.学习藏戏的表演技巧和形式。

3.掌握一首藏戏剧本的演绎和表演。

4.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藏戏的起源和特点。

2.掌握藏戏的表演技巧和形式。

3.学习一首藏戏剧本的演绎和表演。

三、教学准备1.《藏戏文化导读》教材。

2.《藏戏剧本》教材。

3.音响设备和音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藏戏的起源与特点1.利用多媒体展示藏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2.组织学生观看藏戏的视频片段,并让学生描述他们所看到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3.讲解藏戏的特点,如服饰华丽、歌舞曲艺等,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藏戏与其他地方戏曲的不同之处。

4.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藏戏的独特之处,并就此展开展示。

第二课时:藏戏的表演技巧与形式1.利用多媒体展示藏戏的表演技巧和形式,并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向学生介绍藏戏的音乐形式,如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并播放相关音乐片段。

3.分析藏戏的舞蹈形式和动作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舞蹈在藏戏中的作用。

4.引导学生学习藏戏的唱腔和演唱技巧,并进行模仿练习。

第三课时:学习一首藏戏剧本的演绎和表演1.分发《藏戏剧本》教材,让学生阅读一首藏戏剧本,并进行初步解读。

2.选定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剧本中的角色,并进行角色讨论和表演练习。

3.引导学生分析剧本情节、人物性格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让他们发挥所学技巧,展示自己的才艺。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藏戏演出,让他们亲身感受藏戏的魅力。

2.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和练习藏戏相关技巧,参加社团或活动展示。

3.引导学生进行藏戏相关的研究和创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讨论、表演等环节。

2.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3.考察学生对藏戏的理解和表演技巧的掌握程度。

4.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创作,对其进行评估和鼓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戏》教学课例及分析
课文简介:
《藏戏》一文系人教课标版六(下)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作者按说明事物(藏戏)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描述了藏戏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历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和主要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本文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作者行文脉络清楚,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颇具文学色彩。

学情分析:
农村六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水准,但受限于经济文化条件,孩子们眼界尚不开阔,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够,而阅读习惯(方法)、独立阅读、个性阅读这些方面尚不成熟,仍待加强,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通课文,积累言语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了解藏戏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

同时,借助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藏戏的喜爱之情,了解藏族文化。

重难点、教学关键:
1、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

2、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藏戏面具图片、藏戏《诺桑王子》录像剪辑。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例纪要
一、播放录像,悬疑导入
1、播放《诺桑王子》短片断(2分钟)。

师:这是一种什么戏?
2、简介藏戏。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在祖国的百花艺苑中独具特色。

藏戏艺术有600
年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呢?又有着怎样的特色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我们一起来揭戏藏戏!
3、板书课题。

【短片播放,旨在艺术感染让学生获得对藏戏的初步感受;藏戏简介目的在丰富对藏戏文化的了解同时为引读课文,铺垫情感,设置悬疑。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脉
1、生浏览全文,带笔阅读——圈词标段,记感受(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
2、汇报读书听课。

师:藏戏都有哪些艺术特点呢?也就是不同于其他剧种的地方?
生汇报。

(戴面具、没有舞台。

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师:除了藏戏的这些艺术特点外,你在读中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简述藏戏形成过程。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充分自读,整体感悟,让学生在自读中有所发现,有所获得,以逐步养成学生自我阅读,读中思、读中疑的读书习惯。


三、研读藏戏特色,感悟表达特点
(一)出示研读主题
(1)( )的面具 (2)( )的舞台 (3)( )的演唱风格
要求: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某一特点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概括出来。

(二)阅读交流展示
面具:
1、生交流面具特点(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2、师拓展其它剧种中面具或脸谱。

(1)展示藏戏面具图片。

(2)出示京剧概念化脸谱。

舞台:
1、指名读相关词句。

2、交流特色(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演唱:
1、生生交流演唱特色(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
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具简陋到了极点。

(三)对照开头,体会表达
1、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特色。

2、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3、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研读主题出示从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学生的阅读,对学生自行阅读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指引;交流环节旨在呵护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倡导的是植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


四、了解藏戏形成,积累魅力语言
1、小组讨论:唐东杰布开创藏戏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艺术的传奇:一位僧人→开山鼻祖
○艺术力量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勇敢的传奇:伟大的宏愿→凶险的自然
…………
重点体会“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仍然以自学、自读、自悟为主,师生剖析少许重点语句,挖掘语言深层魅力,体悟文本后文化内涵,以达到训练学生语感的目的。


五、总结
1、师:时至今日,藏戏如雪原上一朵雪莲花盛开不衰深深扎根在高原人民的心灵深处?
她是怎样永葆艺术生命的呢?
生:师传身授,言传身教。

2、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明晰,艺术只有植根于人民,植根于生活,才会长盛不衰,才会永褒魅力。

【总结中再整体领悟文本文化精髓;质疑中再追究艺术生命源泉。


板书设计:
藏戏
戴面具师传身教
特色没有舞台传承
开创藏戏三五天没结束长盛不衰
课例分析
本课例教学,充分关注农村学生学情特点,借助图片、录像等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感情认识,在理脉络、读文本,品词句中强化感受,升华认识,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作为略读课文教学,教者奉行“用教材教”—“以学生为本”的理论观点,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时引读。

教学环节中以悬疑导入引发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中理清文脉,整体把握后再突破“藏戏特色的感受”和“藏戏形成的了解”两大难点。

自读中,通过1-3段与8-17段的对比阅读,感受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及详、略不同的表现手法,努力实现读写结合,整个课堂设计力求层进,力求自主,力求简约。

同时,教者在组织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以个人自读,小组交流,师生研读等形式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同时,不蔓不枝,立足文本。

注重阅读过程的圈点批画,与注重阅读结果的品词析句,有效结合,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落到课文字里行间的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