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教学内容
被字句对外汉语讲解

练习与巩固
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 如填空、选择、改错等, 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被字 句的用法。
语境教学策略
情境创设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 实际语境中理解被字句的使用场
景,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语境模拟
利用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 ,让学生在模拟的语境中运用被 字句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运用能
力。
语境扩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受事主语句
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即动作的受事 者。
非受事主语句
主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即动作的施 事者。
受事主语句与非受事主语句的语义差异
受事主语句强调动作对主语产生的影响,而非受事主语句则强调动作的执行者。
在语义上,受事主语句通常表达一种遭受、受害或不如意的意义,而非受事主语句 则表达一种主动、施加或如意的意义。
在使用上,受事主语句通常用于描述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而非受事主语句则用于 描述愉快或成功的事情。
03
CATALOGUE
被字句的使用条件
语义条件
语义被动性
被字句所描述的动作或状态在语 义上具有被动性,即动作或状态 的发生不是出于主语的意愿或主
动行为。
受事主语
被字句中的主语通常是动作或状态 的受事者,而不是施事者。
详细描述
示例
受事在语境中隐含,不直接出现于句 子中。
在受事隐含的被字句中,受事并不直 接出现在句子中,而是通过语境隐含 出来。这种结构通常用于表达一种自 然而然的结果或状态。例如,“他被 解雇了”这句话中,虽然未明确指出 受事是什么,但通过语境可以理解为 “他被公司解雇了”。
他被解雇了。
05
CATALOGUE
被字句对外汉语讲 解
被字句教学实施方案

被字句教学实施方案一、背景。
被字句作为语法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关键之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被字句的掌握并不深入,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被字句教学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被字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2. 掌握被字句的构成要素和使用方法;3. 能够准确运用被字句进行语言表达;4. 培养学生对被字句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被字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2. 被字句的构成要素和使用方法;3. 被字句的语法功能和语境运用;4. 被字句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情景,引起学生对被字句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2.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举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被字句的定义、基本结构和构成要素;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语境下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被字句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4.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被字句的使用方法,并及时纠正错误;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对被字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被字句的相关知识;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3.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被字句的使用方法;4. 游戏竞赛,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和竞赛,增加学生学习被字句的乐趣和动力。
六、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评估学生对被字句的理解程度;2. 练习成绩,通过布置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被字句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被字句的独立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
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课件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被字句的 运用水平。
04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常见错误类型
语序错误
被字句中主语和宾语的语序出现 颠倒或混乱。
成分遗漏
被字句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如助词 、介词等。
语义不清
被字句的语义表达不清晰,容易引 发歧义。
错误原因分析
01
中级阶段被字句教学案例
总结词
复杂、进阶、实际应用
详细描述
中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因此被字句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复杂句型和实际应用。例 如,“他被老师严厉批评了一顿”和“公司被竞争对手抢走了项目”等,这些句子结构较为复杂,涉 及到的词汇和语境也更加丰富,适合中级阶段的学生学习。
高级阶段被字句教学案例
表示被动关系
例如,“那栋楼被拆除。”
被字句与其它句型的区别与联系
与把字句的区别
与施事主语句的区别
把字句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被字句强 调动作的受事者。
施事主语句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被字 句不强调执行者。
与受事主语句的区别
受事主语句没有“被”字,直接描述 动作和受事者。
被字句的特殊用法
表示不幸或意料之外的事件:例 如,“他被解雇了。”
练习方法:模仿与替换
模仿造句
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自己 尝试构造被字句,培养其语言创 造力。
替换练习
给出不同的情境和主宾语,让学 生替换被字句中的谓语和其他成 分,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评估方法:观察与反馈
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观察其语言输出,及时发现和纠正语法错误和表达不当 之处。
02
03
语言规则掌握不牢
被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

“被”字句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近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多,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专家学者。如擅长专著的李珊(1994),金允经(1996);专章、专节较出彩的李临定(1986)、陈建民(1986);论文比较著名的王还(1983),吕文化(1994)。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实施及成果相对来说任然有些差强人意。因此上我们要更加重视“被”字句的教学研究。那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字句的教学应该教什么?教的难点在哪?又如何去处理这些难点?接下来我们就这些问题做一些讨论。
(2)马克:你的自行车轮胎怎么了?
杰森:刚才在街上被一个钉子扎了,把轮胎扎没气了。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例(1)“作弊被发现”是原因,“要接受处分”是结果。前者是后者的原因。例(2)“车胎被扎了”是原因,“车胎没气了”是产生的影响。前者直接导致后者产生影响。这两个例句清楚的表现了“被”字句的因果语义关系。通过这种方式的练习,也可以让留学生更容易掌握“被”字句的语义关系。
1.“被”字句的教学内容
1.1“被”字句
“被”字句也称为被字句式,是以“被”为被动形式标志的特定句式。古代汉语的被字句最早大约出现在战国末年,到唐代以后,被字句才逐渐被广泛运用。当时的“被”字句运用范围比较狭隘,它主要表示主语不希望、不如意的事情。到“五·四”以后,受欧洲语言语法的影响,范围才逐渐扩大。不再仅仅只表示受事主语不愉快、不希望、不如意的事情。还可以表示对受事主语具有褒义或者是中义的语义色彩。现在我们通常是这样定义“被”字句的,“它是依靠介词‘被’引进谓语动词的动作主体于动词前作状语而把动作涉及的对象置于句首的句式,有时‘被’字所介引的主体也可以不出现。‘叫’、‘让’、‘给’等词在表示被动意义时也有同样的作用。它是受事主语的一种。”[1]
被字句教学教案

被字句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被字句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被字句构造句子。
二、教学重点1.被字句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被字句的构造和变换。
三、教学难点1.被字句与主动语态句子的区别。
2.被字句的语态变换。
四、教学方法1.听讲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A.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故事情境等方法引入被字句的概念。
B.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被”字与主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2.理论讲解A.对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和构造进行讲解,和学生反复讲解区别与联系。
B.逐步解决学生关于被字句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主句与被句的区别、主语与谓语动词的变化等问题。
C.运用举例或小练习等方式概括整理关于被字句重点难点。
3.模仿练习A.听说读写相结合,以模仿练习为主,通过提炼语法结构和实现语感的协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相关能力。
B.教师适当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句进行扩展和例题讲解,或者以让学生自主模仿并尝试用被字句完成各种情况的句子来达到提高的目的。
C.积极搜集生活中真实的语言材料,精选适合学生的语言素材推动语言实践。
4.巩固提高A.教师在课堂讲解完被字句的用法和基本构造之后,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运用学习到的知识,以及丰富的语言素材,进行实践和灵活运用。
B.要求学生能够口头或书面表达一些与被字句相关的情态或时间语态可转换的练习,积极开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6.安排结束通过让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结,并提供相关链接,以方便学生在之后自我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对外汉语语法课教案被字句

对外汉语语音课教学教案
(第8组)
(一)组织教学
老师:同学们好。
老师:有没有看今天我们要讲的课文?人都来齐了吗
老师:好,我们开始上课。
(二)复习旧课
老师:我们之前学习过把字句,同学们还记得把字句的公式吗?
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呢
找一个同学回答,ppt显示“把”字句: s+把+O(object)+V+……(三)讲练新课
老师:大家提前看过课文吗?
学生:看过!
老师:那大家可以回答老师课文中的大山都遇到什么倒霉事了吗?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老师
学生:我钱包让小偷偷走了
我刚买了一辆自行车,就叫人骑走了。
因为在山上抽烟,又被公园罚了五十块钱。
老师:大家回答的很好,大家刚刚所说的句子都是被动句。
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

目录
• 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概述 • 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 对外汉语被字句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 对外汉语被字句的应用场景与实例 • 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是指针对非 汉语母语的留学生,教授汉语中 被字句的构成、用法和意义的教 学过程。
学术写作场景
总结词:专业性强
详细描述:在学术写作中,被字句的使用更为规范和专业, 如“这篇论文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个实验被 证明是有效的”等。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需要掌握被字句的 正确用法,以符合学术规范。
跨文化交流场景
总结词
文化差异明显
VS
详细描述
在跨文化交流中,被字句的使用可能会因 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在表 达“这本书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时,可 能会因文化差异而选择使用不同的表达方 式。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被字 句的使用习惯,以避免沟通障碍。
02 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的方 法与技巧
语法讲解
总结词:清晰明了 总结词:循序渐进 总结词:对比分析
详细描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字句是一个重要的语 法点。教师需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被字句的构造和 用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其基本概念。
详细描述:教师在讲解被字句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 则,从简单到复杂,逐步介绍被字句的不同形式和用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被字句的用法。
母语干扰
学生的母语语法结构和汉语被字句存在差异,容易产生母语负迁移。
缺乏练习与反馈
学生缺乏足够的练习机会和及时反馈,难以自我纠正错误。
纠正方法与策略
强化基础知识
教师需详细讲解被字句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确保学生对其有清晰的认识。
被字句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被字句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汉字“被”的读音和基本用法。
2.理解并掌握“被字句”的特点和结构。
3.能够正确运用“被字句”进行句子的构建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掌握汉字“被”的读音和基本用法。
2.理解并掌握“被字句”的特点和结构。
三、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运用“被字句”进行句子的构建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教师出示“被”字的写法和读音,学生一起跟读。
2.教师解释“被字句”的概念,并告诉学生“被字句”是汉语中一种被动语态的表达方式。
Step 2 讲解1.教师通过示范句子和解释,向学生介绍“被字句”的特点和结构。
例如:“我被妈妈叫了一声。
”,“这本书被我借走了。
”2.教师分析“被字句”的结构,并强调谓语动词需要使用被动语态。
3.教师让学生进行反复模仿,口头练习几个常见的“被字句”。
Step 3 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带有“被字句”的句子,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些编写“被字句”的练习题。
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Step 4 拓展1.教师鼓励学生多使用“被字句”进行句子的构建和表达,可以扩展练习题,并进行口语对话练习。
2.学生可以互相出题,进行“被字句”练习的问答游戏。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汉字“被”的读音和基本用法,以及“被字句”的特点和结构。
通过反复模仿和练习,我们能够正确运用“被字句”进行句子的构建和表达。
七、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
2.扩展练习:编写5个带有“被字句”的句子。
3.完成课后作业,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被”字的读音和基本用法,然后讲解和练习“被字句”的特点和结构,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被字句”进行句子的构建和表达。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能够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运用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和扩展练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被”字句的其他成分:
例如: 助词“了”:他被大家说服了。 助词“过”:他们被老师表扬过。 结果补语 :厨房被他们俩弄脏了。
**不能说:那件衣服被他拿着。
5. 介词“被”前边可以带状语:
例如: 我的自行车 刚 被人骑走了。 那个男孩子 昨天 被狗咬了。
6. “被”字句的否定式:
A + “ 没(有)”+ 被(B)+ V + O 例如:桌子上的东西没被人动过。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
2. 被字句的施事者 : A + 被(B)+ 动词 + 其他成分 例如:他的病被治好了。
3.“被”字句的谓语动词:
例如: 那个破瓶子被我扔了。 (可以说“扔瓶子”)
我的网球拍子被小王借走了。 (可以说“借拍子”)
不能说:他被朋友请。(他被朋友请去了)。 他被病了。 屋子里被他收拾得干净。
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桌子上的东西被人没动过。
此外:
可以用介词 “叫”、“让” 和“给”来代替介词“被”
“叫”“让”的公式: A + 被 / 叫 / 让+ B + V + O
例如:这个杯子(被/叫/让)人打碎了。 但不能说:这个杯子 叫 / 让打碎了。
“给”的公式 A + 被 / 给+( B) + V + O
例如: 我的杯子给打破了。 也可以说:我的杯子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