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微生物与发酵食品
微生物与食品发酵

啤 酒 酵 母 的 菌 落
红 酵 母 的 菌 落 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黑曲霉
是制酱、酿酒、制醋的主要菌种。是生产酶制剂 (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的菌种。 生产有机酸(如 柠檬酸、葡萄糖酸等)。农业上用作生产糖化饲料的菌种。 可用来测定锰、铜、钼、锌等微量元素和作为霉腐试验菌。
蒸馏酒:把经过发酵的原酒,经过一次或多次 蒸馏过程提取的高度酒酒液。 世界六大蒸馏酒 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 (Vodka)、金酒(Gin)、朗姆酒 (Rum)、 中国白酒(Spirit)。
啤酒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蔓长6m以上,通 体密生细毛,并有倒刺。叶对生、纸质,卵形或 掌形,3~5裂,边缘具粗锯齿。花单生、雌雄异 株,雄花排列成圆锥花序,雌花穗状,花期7~8 月,果期9~10月。 啤酒花药用价值:健胃消食,化痰止咳,安 神利尿。用于食欲不振,腹胀,肺结核,胸膜炎, 失眠,癔病,浮肿。
青岛啤酒节吉祥物
• 青岛国际啤酒节始创于 1991年,每年在青 岛的黄金旅游季节8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幕, 为期16天。
青岛国际啤酒节
泡菜
• 制泡菜的乳酸菌,为原核细胞:细胞无细 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 在较高温度下发酵,不利于乳酸菌形成生 长优势;在较低温度下发酵,6%的盐浓度 比8%的盐浓度能更好地促进乳酸菌的生长; 花椒和碘可使参与发酵的主要菌群乳酸菌 和酵母菌加快生长和繁殖。 • 返回
啤酒小专题
• 扎啤 就是没有经过发酵的啤酒. 普通啤酒
就是经过发酵的啤酒.
• 生啤酒中的鲜酵母可以促进胃液分解、增 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易使人发胖,所 以瘦人宜饮生啤。熟啤则经巴氏杀菌后鲜 酵母被杀灭了,所以胖人宜喝熟啤.
青岛啤酒
微生物在食品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食品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中的应用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和应用的学科,而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进行实际生产的工程学科。
微生物在食品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从食品加工、贮藏、防腐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微生物在食品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 面包和面点制作:在面包和面点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是至关重要的微生物。
酵母菌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发酵,促使面包变得松软、有弹性。
此外,芽孢杆菌可以用于酵母菌的携带细菌的选择性培养。
2. 奶制品:乳酸菌是制作奶酸奶和其他乳制品的主要微生物。
乳酸菌通过产酸作用,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奶酸奶呈现出酸性。
此外,厌氧菌也可以用于发酵产生特殊风味的奶制品。
3. 陈酿食品:陈酿食品如酱油、豆豉、豆腐等的制作离不开微生物。
在酱油的制作过程中,大豆、小麦或者其他粮食中的蛋白质被霉菌和酵母菌发酵分解,产生丰富的氨基酸和香气物质。
二、微生物在食品贮藏中的应用1. 食品防腐:食品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在食品贮藏和保存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微生物来防腐。
大肠杆菌属于一种有害细菌,可以在食品贮藏和处理过程中进行监测,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2. 发酵食品的贮藏:发酵食品如酸奶、酸豆浆、泡菜等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贮藏。
微生物在这些食品中起到保鲜和防腐的作用,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香气和口味。
三、微生物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1. 产酶微生物的利用:发酵工程中,通过培养具有产酶能力的微生物,可以大规模生产酶制剂。
酶制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起到催化反应、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等作用。
2. 产酸微生物的利用:发酵工程中,大量利用产酸微生物进行酸性发酵,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
这些有机酸可以用于调味、防腐,也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3. 发酵代谢产物的利用:发酵工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物的产生,例如酒精、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用于酒类、饮料、调味品等食品的生产。
微生物与发酵食品

2.2面包的生产
2.2面包的生产
紛目前,市面上使用较普遍的酵母菌种产品是活性干酵母。 紛活性干酵母是由酵母在低温真空条件下脱水而制成,使用前需通过温水 溶 解等手段活化。
03
发W酵食品中霉菌的利用
3.1腐乳的生产
•腐乳又名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一种发酵食品,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历 史 记载。 •按色泽,腐乳分为红腐乳、白腐乳和青腐乳。 •此外,添加其他辅料就可制成别具风味的各式腐乳,如添加黄酒的醉方, 以 及添加芝麻、玫瑰、虾籽、香油等的花色腐乳。
佥当产品中乳酸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并与空气隔离时,可久贮不坏,达 到 长期保存的目的。
第一阶段,初期发酵
佥优势菌是大肠杆菌。
酬大肠杆菌发酵产生CO2、H2,因 此,
初期会有大量的气体不断由容 器内 向夕卜逸出。
繼发酵初期乳酸量>0.3%时,由于对酸性物质的敏感性,大肠杆菌被乳酸菌取 而代之。
课后思考
♦请大家课后仔细查阅资
料,搜集微生物其他食品
领域的应用实例1・2个。
观看!
知识点:微生物与发酵食品
情境:发酵食品 任务:微生物与发酵食品
课程:食品微生物技术
I发酵食品与微生物
目录
01发酵食品中细菌的利用 02发酵食品中酵母菌的利用
03发酵食品中霉菌的利用
01
发酵I1 食品中细菌的利用
1发酵食品中细菌的利用
1.1乳酸发酵
@孚L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 大
等
I
等
J
繼蛋白质分解
成氨基酸和一 些风味物质。
翁豆腐坯中的
淀粉转化成酒 精和有机酸。
发酵食品生产技术:发酵食品与微生物

脂肪
肪
脂肪 Company Logo
四、发酵食品与微生物
(一)发酵工业常见细菌
1.毛霉属
总状毛霉
毛霉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菌丝灰白色,菌丝直立而稍短,孢子囊球形。在豆腐 坯和熟大豆上生长迅速,我国四川豆豉即用此菌制成。
鲁氏毛霉
最初是从我国小曲中分离出来的,菌落在马铃薯培养基上呈黄色,在米饭上 略带红色,厚垣孢子数量很多。能产生蛋白酶,有分解大豆的能力,我国多用 它来做豆腐乳。
1.乳酸菌
乳杆菌属
(一)发酵工业常见细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从保加利亚酸乳中分离出,常作为发酵酸奶的生产菌。最适 温度37~45℃,该菌在牛乳中有很强的产酸能力,能分解牛乳蛋白质生成氨基 酸。
嗜酸乳生长。最适温度37℃,耐热性差。最适pH5.5-6.0,耐酸性强。
酿酒酵母
发酵工业常 用的几种酵母菌
面包酵母 卡尔酵母
易变球拟酵母和埃切球拟酵母
毕赤酵母
四、发酵食品与微生物
(二)酵母菌
酿酒酵母
用来生产啤酒、葡萄酒、酒精及其他酒类,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酵母菌。在 食醋的酿造中使糖类原料转化为酒精,为醋酸菌提供醋酸的前提物质。
面包酵母
又称活性干酵母、压榨酵母,包括鲜酵母(用糖蜜为原料,将酵母菌通风发酵 培养后,经过分离、洗涤、压榨而制得的含水量71%~73%的产品,俗称压榨 酵母)和活性酵母(鲜酵母经脱水制得水分7%~8.5%酵母)两类。利用发酵糖 类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少量酒精、醛类及有机酸,来提高面包风味。
蜡状芽孢杆 菌
酿造调味品行业中的杂菌之一,尤其在淀粉质原料中大量存在,因此成为甜面
酱、米酱中的主要杂菌。在食品中 含量大时会造成肠胃疾病,引起恶心、腹泻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食品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生物过程,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来改变食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理特性。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应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延长食品的保鲜期、改变食品的营养价值等。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
一、酸奶的发酵酸奶是一种常见的发酵食品,其发酵过程是通过乳酸菌转化乳糖产生乳酸,使牛奶变为酸味的食品。
通过酸奶的发酵,不仅可以增加牛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还可以降低牛奶的pH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酸奶的保鲜期。
二、豆豉的发酵豆豉是一种发酵食品,它是由大豆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制成的。
豆豉中的大豆蛋白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被分解成体积大、口感柔软的豆豉,豆豉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益。
三、酱油的发酵酱油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它是由大豆、麦麸、盐和水经过微生物的双重发酵制成的。
在酱油的发酵过程中,大豆中的蛋白质会被微生物转化为氨基酸,增加了酱油的口感和香味。
同时,酱油中的盐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酱油的保质期。
四、面包的发酵面包是一种常见的烘焙食品,它的发酵过程是通过酵母菌的作用将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醇类产物,使面团膨胀和松软。
在面包的发酵过程中,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会被酵母菌分解为氨基酸和糖类,增加了面包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五、腊肠的发酵腊肠是一种发酵肉类制品,它的发酵过程是通过乳酸菌和厌氧菌的作用将肉中的蛋白质和糖类转化为有益的有机酸和挥发性化合物,增加了腊肠的风味和香气。
此外,乳酸菌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延长腊肠的保质期。
总结: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食品的口感、香味、营养价值得以改善。
然而,在食品发酵过程中,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时间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食品发酵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食品的种类和口味,也促进了食品产业的发展。
微生物与食品发酵

微生物与食品发酵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等。
在食品加工和制作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发酵中。
食品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反应来改善食品的品质、味道和保存性的过程。
一、微生物对食品发酵的作用1. 产生酶:微生物可以产生各种酶,例如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
这些酶可以分解食材中的复杂物质,将其转化为更简单的物质,方便人体吸收和消化。
2. 发酵代谢:微生物通过发酵代谢来改变食材的性质。
比如,乳酸菌发酵牛奶会产生乳酸,使牛奶呈酸性,增加其保鲜期。
另外,酵母菌的发酵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发酵,制作出松软的面包。
3. 产生芳香物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芳香物质,如酮、醇、醛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赋予食品特殊的风味和香气。
4. 抑制食材变质:一些微生物可以产生抑菌物质,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二、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微生物1. 酸奶: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对牛奶发酵制成的。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变酸。
酸奶富含活性乳酸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
2. 白酒:白酒是利用酒曲中的酵母菌对谷物进行发酵制成的。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将谷物中的淀粉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形成了酒精,赋予了白酒其特有的香气和味道。
3. 酱油:酱油是利用酱母对大豆和小麦粉进行发酵制成的。
酱母是一种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发酵剂,包括大豆霉、面霉和酵母等。
在发酵过程中,这些微生物分解大豆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形成酱油中的氨基酸和糖类物质。
4. 咖啡:咖啡是利用咖啡豆发酵制成的。
咖啡豆在采摘后要进行发酵,以去除豆膜和豆浆,使豆子呈现出咖啡的独特风味。
5. 奶酪:奶酪是利用乳酸菌和霉菌对牛奶发酵制成的。
乳酸菌发酵使牛奶变酸,霉菌则负责产生特殊的风味和质地。
三、发酵过程的条件与控制成功的食品发酵过程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发酵时间等条件。
1. 温度:不同的微生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食品微生物学 第九章 微生物与发酵食品

能解决,由于菌种的突变、微生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试 验工艺条件的不稳定性和局限性等问题,除了酵母、啤酒、 酒精、丙酮、丁醇、葡萄糖酸的发酵和活性淀粉的处理采用 连续发酵外,大规模生产上极少采用。
四 文化内涵:
关于酒曲,“千年酒窖万年糟”之说,引起了国内 外研究者的浓厚兴趣。 与许多民族文化融为一体。
然酿造阶段。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常以 经验掌握。由于节气、环境的变化即决定了产品 的成败,因此食品酿造甚至被赋予很多神秘色彩, 甚至出现了对曲的顶礼膜拜,与一些祭祀活动也 连起来。
三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丝状真菌的发酵(霉菌、放线菌):由于没有完善的理论指
导,因而还没有满意的设计和放大方法,而霉菌、放线菌又 是发酵工业中占重要地位的菌类。
生物催化剂(其最有效、稳定、方便的生物催化 剂形式是整体生物细胞,目前最广泛采用的是 微生物细胞)
生物反应系统
第一章 绪 论
第六节 食品发酵与酿造的特点
第一节 细菌发酵食品
一乳酸细菌以及发酵制品
1 定义 :是一类能使可发酵性碳水化
合物转化成乳酸的细菌的通称。
•凡能进行发酵代谢, 并产生乳酸成分的细菌, 均可称
异型乳酸发酵途径
(3)双歧途径
是双歧杆菌的产能模式,双歧杆菌是一类特殊的 严格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它们对葡萄糖代 谢也可以归于异型乳酸发酵。但与其他乳酸菌异 型发酵不同。
双歧杆菌无醛缩酶,也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不能通过EMP途径,但含有活性磷酸解酮酶酶类, 在这个途径中无加氢和还原反应,2mol葡萄糖转 变为3mol乙酸和2mol磷酸甘油醛,然后3-磷酸甘 油醛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转变为乳酸.
微生物与发酵食品知识点

微生物与发酵食品知识点●发酵: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通过生物催化剂(微生物细胞或酶)将有机物质转化成产品的过程(广义);在有氧条件下,糖类或近似糖类物质的分解(狭义)●酿造(天然,有环境微生物进入参与竞争)与发酵比较●同:控制环境因子,利用微生物改变原料的特性,获得所需产品●不同:●发酵食品:经过微生物(细菌、霉菌和酵母等)或酶的作用使加工原料发生许多理想的十分重要的生物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后制成的食品。
优点,微生物分解为小分子,易于吸收●乳酸细菌:一类能使可酵解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的细菌的通称●泡菜制作中微生物的消长变化●发酵乳制品:原乳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酸奶●嗜热链球菌:阳,微需氧,最适温度40-45度,能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糖,蛋白质分解能力弱,对抗生素敏感,卵圆形形成对或长链●保加利亚乳杆菌:阳,微厌氧,40-43度,能发酵葡萄糖、果糖和乳糖,但不能利用蔗糖,热耐受性差,蛋白质●嗜酸乳杆菌:阳,微厌氧35-38,还能利用麦芽糖等作为碳源,热耐受性差,蛋白质分解能力弱,同型乳酸发酵●双歧杆菌:阳●为什么使用混合菌种接种:混合时两者生长状况都比各自的好,保加利亚乳杆菌分解酪蛋白,游离的氨基酸为嗜热链球菌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后者产生的甲酸能促进前者的生长。
●干酪●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肪●硬、软、半硬●1●纳豆:发酵大豆,抑菌解酒●纳豆菌●发酵食品●发酵剂:是指生产酸乳制品及乳酸菌制剂时所用的特定微生物培养物●组成:单一/混合分类:传代式/直投式●作用:乳酸发酵;产生风味;降解蛋白质、脂肪●真菌发酵食品●霉菌与腐乳-毛霉或根霉●霉菌与豆酱-米曲霉,原理同酱油●霉菌与豆豉-毛霉、曲霉或细菌,原理同酱油●根霉与丹贝-少孢根霉●酱油制曲和酱醅发酵是两个重要阶段●1●要求●酱油生产微生物起的作用即反应式?●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变化●微生物菌体食品●螺旋藻●单细胞蛋白 SCP●优点●要求●1●食用菌●微生物多糖●醋酸细菌:氧化乙醇生成醋酸的一类细菌总称,醋酸杆菌属、葡萄糖杆菌属●醋酸杆菌属生物学特征●1●食醋酿造中的微生物●淀粉糖化微生物●乙醇发酵微生物●醋酸发酵微生物●后熟与陈酿●1●微生物与酿造酒●啤酒生产流程● 白酒的三种发酵剂●味精-谷氨酸工艺过程和微生物所起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发酵乳。
2020/10/8
35
2、开菲尔的性状:
传统开菲尔:具有强烈气泡的、含有低度酒精的、 带有酵母味的酸性奶品。
现代工艺制作的开菲尔:酒精含量小(0.01~0.05% V/V), CO2 产量小,产品呈粘稠状,滋味新鲜略带酸 味,稍带一点酵母的清淡味道,质地均一,表面平滑 而具有光泽,酸度为90~100oT。
2020/10/8
22
③、常用菌种:
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 hermophilus) 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iticphilus)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乳脂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remoris) 等……
2020/10/8
23
④ 菌种特性:
嗜热链球菌:微好氧,G+ ,最适40~45℃ ,在85℃条件下能 耐受20~30min;能发酵乳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分解蛋白 质弱;对抗生素敏感;细胞呈卵圆形,成对或形成长链,但与培 养条件有关:在30℃乳中培养,细胞成对,在45℃时呈短链;在 高酸度乳中呈长链;液体培养呈链状;平板培养时细胞膨胀变粗, 有时呈杆菌状,形成针尖状菌落;某些菌株在平板移接时,如中 间不经过牛奶培养,往往得不到菌落,这是典型的牛奶菌。产L
乳酸菌饮料的概念:是以乳等用乳酸菌或酵母使之发
酵的产品,再经加工或以此为原料而制成的饮料。
2020/10/8
17
发酵乳制品的种类:酸制奶油、干酪、酸牛乳、嗜酸
菌乳、马奶酒等。
常用的乳酸菌: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
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乳酸乳杆菌、乳 酸乳球菌、乳脂乳球菌、嗜热链球菌等。
2020/10/8
27
⑤ 用来制作酸奶的工作发酵剂有两种:
一是从市场上选购的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成的颗粒 状发酵剂。优点:不必进行菌种的保存与管理;省去 了逐级扩大培养过程;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嗜热链 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两者的比例固定,对保持酸奶 质量有很大的好处。
二是经逐级扩大培养制得的发酵剂。
反应过程:乳酸菌分解乳糖进行同型乳酸发酵或异型乳
酸发酵。
2020/10/8
18
2、酸牛乳种类:
形态上分为: 凝固型 搅拌型 饮料型
含菌与否分为:活菌型 杀菌型
论添加物分为:果汁(味)型 蔬菜汁型 营养强化型 其他
2020/10/8
19
3、酸奶的作用:
① 营养作用 乳脂肪,20~30%转化成葡萄糖、半乳糖,并进一步转化成乳
brevis)、甘露醇乳杆菌(Lacmanitopoeum)以及真菌中的根霉等。
2020/10/8
12
双歧途径(Bifidum patheay) 是双歧杆菌的产能模式。 双歧杆菌是一类特殊的严格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 高,它们对葡萄糖的代谢可归入异型乳酸发酵,但与 其他乳酸菌的异型发酵不同。
2020/10/8
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⑤ 有改善便秘的作用
乳酸等促进肠道蠕动。 ⑥ 降低胆固醇
乳清酸、羟基戊二酸等有降胆固醇作用。 ⑦ 抗癌作用
激活巨噬细胞抑制肿瘤细胞。
2020/10/8
21
4、酸奶的发酵剂
① 发酵剂:指为生产酸奶而调制的特定微生物的培 养物。 ② 制作方法: 原种 一级菌种 中间发酵剂 生产发酵剂
此外,还有醋酸细菌、枯草杆菌、开菲尔杆菌等
3
一、发酵食品 ⒈ 发酵食品的定义:
发酵食品(Fermentation Foods)是指经过 微生物(细菌、酵母和霉菌等)酶的作用使 加工原料发生许多理想的十分重要的生物化 学变化及物理变化后制成的食品。
2020/10/8
4
⒉ 发酵食品的特点、意义
• 原材料的质地得到了改善 • 风味特殊且多样化 • 营养价值大为提高 • 产品稳定性提高且便于保存 • 经济价值大大升高
(十)乳酸,代谢过程中有风味物质双乙酰产生。源自2020/10/824
保加利亚乳杆菌: G+ ;微厌氧;最适生长温度 40~43℃;在50℃下培养,细胞停止生长;能发酵葡 萄糖、果糖、乳糖,但不能利用蔗糖;蛋白质分解力 弱;对抗生素敏感;个别菌株在75℃条件下能耐受 20min;细胞两端钝圆,呈细杆状,单个或成链,频繁 传代会变形;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对细胞形态影响很大 (详见P325):属同型乳酸发酵菌,产生D(-)-乳酸。
13
3. 乳酸菌发酵制品:
泡菜 榨菜 发酵乳制品 乳酸……
2020/10/8
14
三 、泡菜
1、泡菜制作工艺 2、泡菜制作中微生物类群的变化 ①微酸阶段(肠膜明串珠菌) ②酸化成熟阶段(肠膜明串珠菌、植物
乳杆菌、短乳杆菌、发酵乳杆菌) ③过酸阶段(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 3、泡菜的腐败及软化
画上(公元前9000年)。
2020/10/8
7
4. 发酵技术
研究发酵全过程(从投入原料到获得 终产物)的:
生化变化 工艺技术要求 工艺过程的控制及理论等 即为发酵技术。
2020/10/8
8
5. 参与发酵的微生物
细菌:发酵乳制品,蔬菜和水果的乳酸发酵食 品,氨基酸,食醋
酵母菌: 面包, 酿酒 , 单细胞蛋白 霉菌: 淀粉的糖化, 酱油的酿造,酱类(大豆酱、 面酱、豆瓣酱等)的制作, 豆腐乳, 有机酸 (柠 檬酸、乳酸、醋酸等的发酵生产)
2020/10/8
25
嗜酸乳杆菌: G+ ,微厌氧,细胞杆状、两端钝 园、单个或成双或成短链条状排列,最适培养温度为 35~38℃;能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糖;蛋白 质分解力弱;对抗生素比嗜热链球菌更敏感;对热的 耐受性差;属同型乳酸发酵,产D,L-乳酸;对培养基 营养成分要求较高,用牛奶培养时,一般都添加酵母 膏、肽或其他生长促进物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需添 加西红柿汁或乳清;能耐胃酸和胆汁,在肠道中可存 活。
2020/10/8
36
3. 开菲尔的发酵剂-开菲尔粒
开菲尔粒(Kefirgrains) :它是小如绿豆、大如 小指头、形状不规则、乳白色或微黄而有弹性的菌块。
发酵剂的使用形式常有3种: 通常经20℃左右培养16-20hr后,滤去开菲尔粒后 所得的酸乳即可作为菌种(即发酵剂); 也可不过滤而直接使用培养物作下次的发酵剂。 滤出的开菲尔粒同样可以作为下次的发酵剂继续 使用。
第七章
微生物与发酵食品
2020/10/8
1
基本内容 1. 细菌与发酵食品 2. 真菌与发酵食品 3.微生物菌体食品 4.微生物多糖 5.微生物与食品风味物质 6.微生物与酿造酒 7.微生物与酱油酿造 8.醋酸菌与食醋酿造 9.发酵肉与微生物
2020/10/8
2
第一节
细菌与发酵食品
2020/10/8
酸和其他有机酸;乳蛋白,被乳酸等作用形成微细凝乳粒而易被 人体消化吸收;磷、铁、钙,可防骨质疏松症;乳酸菌还可产生 VB1、VB2、VB6、VB12、烟酸、叶酸等维生素类物质。 ② 缓解乳糖不耐症
乳酸菌产生乳糖酶降解了乳糖。 ③ 整肠作用
维持人体内有益菌群的优势。
2020/10/8
20
④ 抑菌作用 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匍萄球菌等致病
2020/10/8
26
双歧杆菌: G+或G-,专性厌氧,细胞呈棍棒状、 勺状、弯曲状、V状、球杆状、Y状等多形态,最适 37oC生长,能发酵乳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分 解蛋白质能力弱,抗生素敏感,抗酸性差,对热耐受 性差;属异型乳酸发酵,除产生L(+)—乳酸外,还有 乙酸、乙醇和二氧化碳等生成;对营养要求复杂,含 有水苏糖、棉子糖、乳果糖、异构化乳糖、聚甘露糖 和N-乙酰-α-D-氨基葡萄糖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培养基 有助于双歧杆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添加还原剂维生 素C和半胱氨酸对培养双歧杆菌有好处。
接种
大容器内发酵
破乳(搅拌、
均质) 冷却 分装
后熟
质检
合格者可上市销售。
2020/10/8
31
③、饮料型酸奶(活菌型):
凝固型酸奶 混料(加 糖、酸、水、稳定剂等,均 需先杀菌) 均质 分 装 冷却 冷藏 质 检 合格者销售
2020/10/8
32
④、饮料型酸奶(杀菌型):
凝固型酸奶 混料(加
甜味剂、酸味剂、水、稳定
酒:源于“三皇五帝”时代,大禹治水期。用根霉、毛 霉、酵母等发酵大米一类淀粉而成。
2020/10/8
6
“豆鼓”、“腐乳”、“腊八豆”等 起源于中国,用毛霉 (米曲霉)发酵大豆或其制品而成。
纳豆:日本借用中国豆鼓生产的工艺用纳豆芽孢杆菌将 大豆发酵而成。
面包:源于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西欧。 牛奶发酵产品:其制作方式发现于利比 亚沙漠岩石的壁
2020/10/8
9
二、乳酸细菌及其发酵制品 1、 乳酸细菌及其有关属
乳酸细菌: 是一类能使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转化成 乳酸的细菌的通称。
乳酸细菌并非微生物分类学上的名词。根据 Bergey’s细菌鉴定手册,目前已发现的乳酸细菌,至少 分布于19个属的微生物中,其分类位置见P318表9-2。
2020/10/8
2020/10/8
37
4. 开菲尔粒中的微生物种类:
开菲尔粒是由数种乳酸菌和酵母菌组成的混合菌 块。不同地区、不同培养时期的天然开菲尔粒,其构 成菌不固定。
其乳酸菌主要有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乳链球 菌二乙酰亚种、肠膜明串珠菌、嗜热乳杆菌、嗜酸乳 杆菌、干酪乳杆菌等;
酵母菌则有开菲尔圆酵母、酿酒酵母、假丝酵母 和乳酸酵母;
2020/10/8
15
四、榨菜
1、腌制的作用 2、乳酸发酵 3、影响榨菜品质的因素及其防治 ①白膜 ②丁酸发酵 ③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