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桡动脉采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桡动脉采

03
04
消毒
对采血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 防止感染。
定位桡动脉
在新生儿的手腕上找到桡动脉 的位置,确保采血准确无误。
采血技巧
掌握正确的采血技巧,避免对 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痛
苦。
观察
在采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 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及时处理
任何异常情况。
采血后的护理措施
止血
采血后及时进行压迫止血, 防止出血过多。
尽量一次性完成采血,避 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以免加重患儿痛苦和造成 损伤。
采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 儿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如 有异常及时处理。
桡动脉采血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桡动脉采血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对患儿影响小等优点,特别适合新 生儿等较小年龄段的患儿。
局限性
桡动脉采血技术对于一些血管条件较差、循环不良的患儿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和风险,需要谨慎操作。同时,该技术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对于不熟练的 操作者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 儿桡动脉采血技术将不断改进和 创新,提高采血效率和安全性。
培训和教育
加强采血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 采血技能和操作水平,确保采血
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应用研究
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研究,探讨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技术在不同情
况下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05 总结与展望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实践经验总结
采血成功率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技术经过多年 实践,采血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 有效减轻了患儿痛苦和家长焦虑。
安全性评估
在采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 范,注意无菌原则,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性。
小儿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方法与技巧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
11
(4)取动脉血液行血气分析检查时,必须防 止空气混入。迅速将针头插入胶塞内防止血 液与气体接触。
(5)取血后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止血5~ 10 min,对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不良的患 儿,压迫时间应延长。
(6)标本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或置入4 ℃冰 霜保存,但不宜超过2 h,以免细胞代谢耗氧 使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造成误诊、 误治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
3
桡动脉解剖特点
桡动脉在前臂中远段走行于肱桡肌和桡侧屈腕肌间, 在桡骨茎突部远端分为2支,1支于拇长展肌和拇短 伸肌腱深面,绕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至手掌深 面,末端与尺动脉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1支在 鱼际肌表面或穿拇短展肌向下至手掌,与尺动脉末 端吻合,形成掌浅弓。在桡骨茎突掌面,桡动脉分 支行于不同方向,动脉浅显。此处桡动脉直径平均 0.22 cm~0.32 cm,平均0.27 cm。穿刺点选在桡 骨茎突与第1掌间隙处较易固定。
(4)桡动脉穿刺采血取标本是一种简便、安全、快捷、有 效、可行的动脉穿刺法,尤其对危重患儿和静脉采血困难患 儿,更有临床意义。
(5)桡动脉采血,新生儿不用打开包被、尿布,体位随意, 样还可以避免因为操作时间过长造成新生儿受凉,不因婴幼 儿哭闹扭动身体而滑针,可以顺利进行穿刺,时间短,为疾 病诊断赢得时间,操作后容易压迫止血,避免引起血肿发生。
可编辑课件
14
(3)桡动脉附近无重要的神经和血管,迷走神经分布少, 不易发生神经、血管损伤,不会出现神经反射性血压和心率 降低。在NICU中对于危重新生儿,如1周内的极低出生体重 儿、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内环境极度紊乱的患儿常需动态观 察血气分析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及血生化等变化,以便及时调 整呼吸机参数,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 提供可靠依据。
新生儿动脉采血技巧 PPT课件

其他辅助用品
如棉球、纱布、胶布等,用于采血过程中 的止血和固定。
医护人员手卫生与防护措施
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和进行动脉采血前,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进行手部 清洁和消毒。
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等,以防止交叉感染和 职业暴露。同时,应注意对患儿和自身安全的保护,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制定操作流程图
根据采血步骤和注意事项,制定详细 的操作流程图,方便医护人员快速了 解并掌握采血过程。
加强患儿家长健康教育指导
告知采血目的和注意事项
向患儿家长详细解释动脉采血的必要性、目的及可能的风险,取 得其理解和配合。
指导家长正确护理
教育家长在采血前、中、后如何正确护理患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处理建议
若确认异常结果与标本质量无关,则应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告知相关风险。临床医师应 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及实验室结果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同时,实验室应保留
异常标本以备复查或进一步分析。
05
新生儿动脉采血安全管理策略
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水平培训
理论学习
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新生儿 动脉采血相关理论知识, 包括解剖位置、采血方法 、并发症预防等。
局部血肿
采血后按压不当或凝血功能障碍 导致。
感染
消毒不严格或采血后护理不当引 起。
动脉痉挛
采血时刺激动脉壁所致。
假性动脉瘤
反复穿刺或血液外渗引起。
并发症预防措施制定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确保采血环境清洁,使用一次性 采血针,避免交叉感染。
01
提高穿刺技能
02 熟练掌握动脉穿刺技巧,减少反 复穿刺造成的损伤。
实验室接收核对流程
如棉球、纱布、胶布等,用于采血过程中 的止血和固定。
医护人员手卫生与防护措施
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和进行动脉采血前,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进行手部 清洁和消毒。
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等,以防止交叉感染和 职业暴露。同时,应注意对患儿和自身安全的保护,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制定操作流程图
根据采血步骤和注意事项,制定详细 的操作流程图,方便医护人员快速了 解并掌握采血过程。
加强患儿家长健康教育指导
告知采血目的和注意事项
向患儿家长详细解释动脉采血的必要性、目的及可能的风险,取 得其理解和配合。
指导家长正确护理
教育家长在采血前、中、后如何正确护理患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处理建议
若确认异常结果与标本质量无关,则应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告知相关风险。临床医师应 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及实验室结果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同时,实验室应保留
异常标本以备复查或进一步分析。
05
新生儿动脉采血安全管理策略
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水平培训
理论学习
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新生儿 动脉采血相关理论知识, 包括解剖位置、采血方法 、并发症预防等。
局部血肿
采血后按压不当或凝血功能障碍 导致。
感染
消毒不严格或采血后护理不当引 起。
动脉痉挛
采血时刺激动脉壁所致。
假性动脉瘤
反复穿刺或血液外渗引起。
并发症预防措施制定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确保采血环境清洁,使用一次性 采血针,避免交叉感染。
01
提高穿刺技能
02 熟练掌握动脉穿刺技巧,减少反 复穿刺造成的损伤。
实验室接收核对流程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
4
股静脉穿刺采血的缺点:
• 传统的股静脉采血患儿需平卧屈膝,由 于新生儿或婴幼儿不合作,哭闹,需两 人或多人协助,且股静脉穿刺部位靠近 会阴部,清洁消毒不易彻底,针眼容易 污染;其次,股静脉垂直穿刺针在血管 内少,退针时不易固定而提出血管外, 反复穿刺增加局部损伤,易引起皮下血 肿。且在不宜温箱内操作,冬季不易保 暖。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
可编辑课件
1
桡动脉采血方法:
• 经桡动脉采血法:患儿体位不限,露出前臂, 左手掌托住患儿穿刺侧手背,拇指 自然放于其 掌心,然后将患儿腕下垫一小枕,手掌略抬高,
使桡动脉相对固定,术者右手持一次性5ml注 射器接5½ 号头皮针头以10°一2O°进针,
见回血后,同时将患儿的手轻轻放平,固定针 头,即可采所需血量,采血完毕,用干棉签纵
可编辑课件
6
查新报告显示:
• 综合分析所检文献:关于新生儿桡动脉 采血国内已有相同文献报道。
• 附加“机构”=“宜昌”=0 宜昌地区未 见相同文献报道。
可编辑课件
7
总结:
• 桡动脉采血法操作简单、安全、实用, 在我科使用状况良好,且由于操作时间 短,对患儿损伤小,患儿家长易于接受, 成功率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人 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可编辑课件
3
Hale Waihona Puke 传统股静脉采血方法:• 在股三角内股动脉表浅,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 方可触及其搏动,与其平行的股静脉在其内侧 约0.15cm,即为穿刺点。患儿取仰卧位,双 腿分开呈蛙状,暴露并垫高穿刺侧腹股沟区, 左手固定压迫采血侧下肢防止活动,右手持一 次性注射器垂直入,然后逐渐向上提针,并同 时抽吸,见有回血时停止提针,抽取所需血量, 拔针后用棉球压迫穿刺部位止血。
小儿采血的技巧ppt课件

谢谢大家!!!
2. 3.
股静脉穿刺采血
4. 穿刺后时注意事项 穿刺后应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对出血、凝血异常的患 儿,按压力度要适宜,勿造成肢青紫;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腹股沟有伤口、糜烂或感染者不作此操作。
5.
动脉采血
1 桡动脉采血
2 头皮动脉采血
3 新生儿肱动脉采血
1 桡动脉采血
触摸波动点,用指甲按印,在波动点下0.5cm-1cm处进针 目测定位,消毒后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手掌,同时压住患儿大拇指,充分 暴露穿刺部位,右手持5号半头皮针在腕横纺肌上0.2-0.3cm,桡动脉 上方以15°~20°角斜刺进针,当针头进到1/2~2/3时即进入桡动脉; 如不见回血,可稍移动针头的方向和深度,再慢慢后退,遇到一股冲力感 ,鲜血即流出,穿刺成功。
操作方法:
适用于年长患儿 在肘窝上5cm处扎上止血带,如静脉不明显时,嘱患儿手下垂反复 做几次握拳松拳动作,操作者可用右手示指在肘前轻压再抬起,可 触到有弹性感。 常规消毒待干,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一次性 头皮针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30°刺入静脉。
注意事项:不要用一次性采血针,最好用头皮钢针加注射器连接, 避免针在血管内而抽不出血。
5 股静脉穿刺采血
患儿仰卧,大腿外展与躯干成45°,垫高穿刺处,使腹股沟展平, 膝关节成90°, 操作者左示指,于腹股沟1/3处,摸到股动脉的搏动后 用指甲轻压一痕迹。 右手持注射器沿股动脉搏动的内侧垂直刺入针梗的1/2处,右手固定 针头,左手抽动注射器针栓,边退针边抽吸,直至有回血后固定针 头,(或在腹股沟下1-3cm处与皮肤成45°角斜刺,首选5.5号头皮 针进行穿刺)。
新生儿肱动脉采血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注意事项
采血前应了解患儿病情和血管情况,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采血方法。采 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 感染。
展望
01
技术改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儿动静脉采血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安全、准确、便捷的采血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02 03
临床应用拓展
随着对小儿疾病认识的深入,小儿动静脉采血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拓展。 未来可能会在新生儿、早产儿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患儿提供更 加精准、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标本处理与送检
确保血液标本的正确处理和及时送检 ,以便进行准确的实验室检查。
04
采血常见问题及处理
采血困难的原因及处理
采血困难的原因
血管较细、血管位置较深、血管弯曲、血管有阻塞等。
处理方法
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如选择较粗、较直的血管进行采血;采用热敷的方法使 血管充盈;采用拍打、按摩等方法帮助血液流通。
心理影响
小儿在采血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害怕、 焦虑和疼痛,导致情绪波动和行为反 应。
应对措施
家长应在采血前向孩子解释采血的原 因和必要性,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抚和 安全感;采血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听喜 欢的音乐或看喜欢的动画片,分散注 意力。
采血对小儿生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生理影响
小儿的血管较细,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对局部血管造成损伤,导致皮下出血或血肿。
03
头皮动静脉
适用于新生儿及小婴儿, 头皮血管清晰易见。
四肢动静脉
适用于较大儿童,四肢肌 肉发达,血管较深,易于 固定。
颈外静脉
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及 需要采集血量较多的情况。
血前的准备
了解患儿病情及采血 目的,确定采血量。
新生儿动脉采血技巧PPT课件

处理措施
发现异常结果后,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重新采血进行复查。同时,应对采血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可能导致异常 结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06
动脉采血实践操作中常见问题 解析
遇到阻力或无法穿入原因分析
血管选择不当
新生儿血管细且脆弱,若选择血管不当,如选择已经硬化或狭窄 的血管,会导致穿刺困难。
或触摸不明显的动脉。
解剖标志定位法
根据解剖标志来确定动脉位置, 如根据骨骼、肌肉等标志来定位 动脉。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解剖
学知识。
不同部位动脉选择依据
桡动脉
位于手腕部,易于触及和定位,是新生儿动脉采血的常用部位。
足背动脉
位于足部背侧,较为浅表,易于触及和定位,适用于新生儿动脉采 血。
股动脉
位于大腿根部,较深部位,适用于较大婴儿或需要采集较多血量的 情况。选择股动脉采血时需注意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动脉采血定义
动脉采血是指通过穿刺动脉血管 ,获取动脉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 检测的过程。
动脉采血作用
动脉血液样本能够准确反映体内 氧合情况、酸碱平衡及代谢状态 等重要生理指标,为临床诊断和 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动脉与静脉采血区别
采血部位不同
用途不同
动脉采血通常选择桡动脉、股动脉等 部位,而静脉采血多选择肘静脉、手 背静脉等部位。
新生儿动脉采血技巧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录
Contents
• 动脉采血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新生儿动脉特点及定位方法 • 采血前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 • 动脉穿刺技巧与操作方法 • 采血后处理及标本保存要求 • 动脉采血实践操作中常见问题解析
01 动脉采血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发现异常结果后,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重新采血进行复查。同时,应对采血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可能导致异常 结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06
动脉采血实践操作中常见问题 解析
遇到阻力或无法穿入原因分析
血管选择不当
新生儿血管细且脆弱,若选择血管不当,如选择已经硬化或狭窄 的血管,会导致穿刺困难。
或触摸不明显的动脉。
解剖标志定位法
根据解剖标志来确定动脉位置, 如根据骨骼、肌肉等标志来定位 动脉。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解剖
学知识。
不同部位动脉选择依据
桡动脉
位于手腕部,易于触及和定位,是新生儿动脉采血的常用部位。
足背动脉
位于足部背侧,较为浅表,易于触及和定位,适用于新生儿动脉采 血。
股动脉
位于大腿根部,较深部位,适用于较大婴儿或需要采集较多血量的 情况。选择股动脉采血时需注意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动脉采血定义
动脉采血是指通过穿刺动脉血管 ,获取动脉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 检测的过程。
动脉采血作用
动脉血液样本能够准确反映体内 氧合情况、酸碱平衡及代谢状态 等重要生理指标,为临床诊断和 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动脉与静脉采血区别
采血部位不同
用途不同
动脉采血通常选择桡动脉、股动脉等 部位,而静脉采血多选择肘静脉、手 背静脉等部位。
新生儿动脉采血技巧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录
Contents
• 动脉采血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新生儿动脉特点及定位方法 • 采血前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 • 动脉穿刺技巧与操作方法 • 采血后处理及标本保存要求 • 动脉采血实践操作中常见问题解析
01 动脉采血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桡动脉穿刺术PPT精选课件

19
• 课后习题: • 桡动脉穿刺的注意事项
20
7
• ②桡动脉的改进穿刺法:穿刺前用 左手大拇指在新生儿腕横纹处垂直 向下按压,按压的力度以局部皮肤 变苍白,按压的时间为2 s,如此反复 2-3次.
• 由于通过拇指指腹对桡动脉的加温 加压,将血管周围的组织向周边推 开,加之新生儿腕部的皮下组织薄, 桡动脉就会逐渐充盈显露,呈现出 一条笔直、接近皮肤颜色的血管, 显露时间为10-15 s。
桡动脉穿刺术
1
2
• 学习内容: 1、桡动脉如何定位 2、桡动脉的穿刺方法
3
4
5
• 1、桡动脉:位于腕前区桡侧,腕横纹上1~2cm, 虽然桡动脉管腔细小,搏动相对较弱,但是它非 常表浅易触及,操作方便、安全,易暴露,不受 体位和操作地点的限制,大致和一般静脉穿刺相 仿,且不易造成误入静脉和深层神经,单人可执 行,是采血最常使用的部位。
• 若患儿四肢循环差, 体温不升,桡动
脉显露困难,可将患儿放在新生儿
辐射式保暖台上保暖,温度调至
33℃或将操作者的双掌对搓至掌心
发热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热敷3-
5 min,使血管充盈扩张.
8
9
• 2、肱动脉:位于肘窝肱二头肌肌腱内侧, 在肘窝的内上方可触摸其搏动,为测量血 压的听诊部位。位置也比较表浅,搏动较 强,也是动脉采血常用部位。
• 同时可结合左手食、中指触摸桡动脉搏 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术者左手掌托住患 儿穿刺侧手背,拇指置于其掌心,将手掌 轻轻拉向手背约40 °,患儿的手掌背 伸能使桡动脉固定而不易滑动,常规消 毒皮肤及术者左手食、中指;右手持针翼 以20~30 °进针。进针部位在触摸到 的动脉搏动以下约5mm。
采血完成后,观察穿刺部位2分钟,看有无血 肿形成迹象。
• 课后习题: • 桡动脉穿刺的注意事项
20
7
• ②桡动脉的改进穿刺法:穿刺前用 左手大拇指在新生儿腕横纹处垂直 向下按压,按压的力度以局部皮肤 变苍白,按压的时间为2 s,如此反复 2-3次.
• 由于通过拇指指腹对桡动脉的加温 加压,将血管周围的组织向周边推 开,加之新生儿腕部的皮下组织薄, 桡动脉就会逐渐充盈显露,呈现出 一条笔直、接近皮肤颜色的血管, 显露时间为10-15 s。
桡动脉穿刺术
1
2
• 学习内容: 1、桡动脉如何定位 2、桡动脉的穿刺方法
3
4
5
• 1、桡动脉:位于腕前区桡侧,腕横纹上1~2cm, 虽然桡动脉管腔细小,搏动相对较弱,但是它非 常表浅易触及,操作方便、安全,易暴露,不受 体位和操作地点的限制,大致和一般静脉穿刺相 仿,且不易造成误入静脉和深层神经,单人可执 行,是采血最常使用的部位。
• 若患儿四肢循环差, 体温不升,桡动
脉显露困难,可将患儿放在新生儿
辐射式保暖台上保暖,温度调至
33℃或将操作者的双掌对搓至掌心
发热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热敷3-
5 min,使血管充盈扩张.
8
9
• 2、肱动脉:位于肘窝肱二头肌肌腱内侧, 在肘窝的内上方可触摸其搏动,为测量血 压的听诊部位。位置也比较表浅,搏动较 强,也是动脉采血常用部位。
• 同时可结合左手食、中指触摸桡动脉搏 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术者左手掌托住患 儿穿刺侧手背,拇指置于其掌心,将手掌 轻轻拉向手背约40 °,患儿的手掌背 伸能使桡动脉固定而不易滑动,常规消 毒皮肤及术者左手食、中指;右手持针翼 以20~30 °进针。进针部位在触摸到 的动脉搏动以下约5mm。
采血完成后,观察穿刺部位2分钟,看有无血 肿形成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生儿血管细小,动脉搏 动弱,不易触及,操作者 通常是平感觉来决定,在 一些特殊情况下(如SARS 患者),需要戴多层手套 采集,定位较为困难。
• 穿刺成功率低,而反复穿 刺容易损伤桡神经。
新方法定位根据手掌动脉图谱观到桡动脉与食 指的外侧缘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采用 食指解剖定位进行桡动脉穿刺定位。
传统桡动脉采血方法
• 新生儿仰卧位,手心向上,常规消毒皮肤 及操作者左手示指、中指。
• 用消毒的示、中指沿桡骨骨头摸动脉。中 指置搏动最明显处垂直进针。
• 见回血后固定,抽出足量血后拔针,局部 用无菌棉球按压5min。
传统动脉采血的优缺点
优点 • 容易采取足够量的血 • 穿刺方便 • 较安全。
缺点
新方法的优点
• 采用食指解剖定位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定位 准确,穿刺成功率高。
• 能够快速做出定位,而使标本采集的时间 大大缩短。
• 操作者的左手能够更好的为患儿的手腕进 行延伸,从而使桡动脉固定,皮肤绷紧, 更容易掌握进针力度。
动脉采血在新生儿的应用
• 为了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正确判断患者的呼吸 功能、血氧代谢及血液的酸碱度,需采集动脉血 进行血气分析检查。桡动脉是采集血样首选部位 之一,操作比较方便、安全。
谢谢大家
操作步骤
• 桡动脉穿刺时将患儿平卧于新生儿辐射台或暖箱 内,用一次性5.5号头皮针在尾部接一次性注射器。
操作步骤
• 将新生儿的左右手指平伸于掌心,给患儿的食指 外侧与掌横纹相交处作为穿刺点。将操作者的左 手食指垫在新生儿右手腕部下方,使手指伸抑约 45° 。
操作步骤
• 拇指按住新生儿的掌心,绷紧皮肤,局部皮肤用 安尔碘消毒以选好的穿刺点位中心,快速环形消 毒,直径为4cm~5cm,消毒后右手持针,进针角 度以15°左右为宜。
操作步骤
• 持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肤以后,以30°快速进针, 见有动脉血冲出,左手拇指垫高针柄15~30°,右 手抽吸,左手固定腕部,抽出足量血后拔针,用 无菌棉球按压5分钟。
注意事项
• 由于桡动脉较静脉滑,因此进针的速度宜 快,为了避免桡动脉滑动,可以让患儿的 手腕尽量向后进行延伸,从而使桡动脉固 定,皮肤绷紧,更容易掌握进针的力度, 采用食指解剖定位是以患儿的食指的外侧 向上与第一掌横纹的相交点。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技术
深静脉采血 传统桡动脉采血 桡动脉采血新方法
当传统静脉采血方法遇到新生儿
血速度慢 容易凝血 出血量少 需反复穿刺抽取 这主要由于新生儿静脉血管细小,血管充盈度差等的原因。
总结
• 由于动脉血从主动脉到末梢循环都是一致的,不受肢体局部代谢状态 的影响,指标更能真实反映肺的气体交换,全身酸碱平衡状态和代谢 状态,检验结果可靠;采血时可直接用头皮针向动脉处进行穿刺,命 中率高,采血量不受血管充盈程度的限制、创伤小,因此动脉穿刺采 血逐渐取代了以前广泛采用的股静脉穿刺采血。但值得指出的是,动 脉穿刺采血难度较大,止血比较困难,对需频繁采血的新生儿,如对 同一部位的动脉反复穿刺抽血易造成穿刺部位的各种并发症如瘀斑、 血肿等,因此在实践中要勤学苦练,不断提高穿刺技巧,选择最佳穿 刺点及方法,并采用轮流穿刺表浅动脉采血,尽可能保护血管,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
• 穿刺成功率低,而反复穿 刺容易损伤桡神经。
新方法定位根据手掌动脉图谱观到桡动脉与食 指的外侧缘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采用 食指解剖定位进行桡动脉穿刺定位。
传统桡动脉采血方法
• 新生儿仰卧位,手心向上,常规消毒皮肤 及操作者左手示指、中指。
• 用消毒的示、中指沿桡骨骨头摸动脉。中 指置搏动最明显处垂直进针。
• 见回血后固定,抽出足量血后拔针,局部 用无菌棉球按压5min。
传统动脉采血的优缺点
优点 • 容易采取足够量的血 • 穿刺方便 • 较安全。
缺点
新方法的优点
• 采用食指解剖定位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定位 准确,穿刺成功率高。
• 能够快速做出定位,而使标本采集的时间 大大缩短。
• 操作者的左手能够更好的为患儿的手腕进 行延伸,从而使桡动脉固定,皮肤绷紧, 更容易掌握进针力度。
动脉采血在新生儿的应用
• 为了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正确判断患者的呼吸 功能、血氧代谢及血液的酸碱度,需采集动脉血 进行血气分析检查。桡动脉是采集血样首选部位 之一,操作比较方便、安全。
谢谢大家
操作步骤
• 桡动脉穿刺时将患儿平卧于新生儿辐射台或暖箱 内,用一次性5.5号头皮针在尾部接一次性注射器。
操作步骤
• 将新生儿的左右手指平伸于掌心,给患儿的食指 外侧与掌横纹相交处作为穿刺点。将操作者的左 手食指垫在新生儿右手腕部下方,使手指伸抑约 45° 。
操作步骤
• 拇指按住新生儿的掌心,绷紧皮肤,局部皮肤用 安尔碘消毒以选好的穿刺点位中心,快速环形消 毒,直径为4cm~5cm,消毒后右手持针,进针角 度以15°左右为宜。
操作步骤
• 持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肤以后,以30°快速进针, 见有动脉血冲出,左手拇指垫高针柄15~30°,右 手抽吸,左手固定腕部,抽出足量血后拔针,用 无菌棉球按压5分钟。
注意事项
• 由于桡动脉较静脉滑,因此进针的速度宜 快,为了避免桡动脉滑动,可以让患儿的 手腕尽量向后进行延伸,从而使桡动脉固 定,皮肤绷紧,更容易掌握进针的力度, 采用食指解剖定位是以患儿的食指的外侧 向上与第一掌横纹的相交点。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技术
深静脉采血 传统桡动脉采血 桡动脉采血新方法
当传统静脉采血方法遇到新生儿
血速度慢 容易凝血 出血量少 需反复穿刺抽取 这主要由于新生儿静脉血管细小,血管充盈度差等的原因。
总结
• 由于动脉血从主动脉到末梢循环都是一致的,不受肢体局部代谢状态 的影响,指标更能真实反映肺的气体交换,全身酸碱平衡状态和代谢 状态,检验结果可靠;采血时可直接用头皮针向动脉处进行穿刺,命 中率高,采血量不受血管充盈程度的限制、创伤小,因此动脉穿刺采 血逐渐取代了以前广泛采用的股静脉穿刺采血。但值得指出的是,动 脉穿刺采血难度较大,止血比较困难,对需频繁采血的新生儿,如对 同一部位的动脉反复穿刺抽血易造成穿刺部位的各种并发症如瘀斑、 血肿等,因此在实践中要勤学苦练,不断提高穿刺技巧,选择最佳穿 刺点及方法,并采用轮流穿刺表浅动脉采血,尽可能保护血管,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