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治疗食物嵌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garrison 3d成形片系统与传统成形片系统用于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的疗效观察

garrison 3d成形片系统与传统成形片系统用于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的疗效观察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2020年1月 第7卷/第1期V ol.7, No.1 Jan. 202064Garrison 3D成形片系统与传统成形片系统用于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的疗效观察李一鸣(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牙周黏膜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成形片系统修复后牙邻面缺损所致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因邻面牙体缺损导致左右双侧均存在食物嵌塞的60例200颗后牙(前磨牙或磨牙),应用自体对照的方法,随机选择一侧患牙为实验组(Garrison 3D 成形片),另一侧患牙为对照组(传统成形片组)。

树脂充填后当天及一个月后复查。

术后即刻、1周和6个月回访食物嵌塞改善情况。

结果 树脂充填术后即刻和1周的临床检查显示,实验组邻接触区恢复1级率分别为87%(92/106)和82%(87/106),对照组邻接触区恢复1级率分别为37%(35/94)和32%(30/94);术后1周和6个月:实验组治愈率分别为82%和75%,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32%和21%。

结论 Garrison 3D 成形片系统修复后牙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成形片。

【关键词】Garrison 3D 成形片系统;牙邻面缺损;食物嵌塞;成形片;治疗【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20.01.64.02前磨牙和磨牙位于口角后方,常合称为后牙。

后牙的主要功能是捣碎和磨碎食物,在咀嚼食物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食物嵌塞是指在咀嚼的过程中,由于咬合压力导致食物碎块楔入相邻牙齿的牙间隙内的现象[1]。

采用传统成形片修复后牙邻面缺损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存在易形成悬突、较难恢复理想的邻面接触区,舒适度差等缺点,所以寻求新的成形系统,以规避传统成形片的缺点十分有必要。

本实验采用盖瑞森成形片及传统成形片,对邻面存在牙体缺损的后牙进行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旨在观察两种成型片系统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

Ceramage瓷嵌体修复乳磨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

Ceramage瓷嵌体修复乳磨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

2019年1月临床医学儿童乳磨牙在建合、维持正常的咬合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儿童患龋率高,《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66.00%,严重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乳牙因龋坏会引起牙髓炎和根尖炎、早失,导致恒牙错合,影响面部美观、发音及面部发育等;甚至会使儿童因咀嚼功能降低营养失调,生长缓慢、对患儿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2]。

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磨牙的接触区变大,同时牙齿间的间隙增宽,容易造成食物嵌塞而患邻面龋(Ⅱ类洞)。

目前乳磨牙Ⅱ类洞主要以复合树脂充填为主,复合树脂充填后因乳牙颈部缩窄、微渗漏等原因继发龋、脱落率高。

嵌体作为牙体缺损修复的方式之一,随着材料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

本研究通过间接法制作两种不同材料嵌体,对比复合树脂嵌体、Ceramage 瓷嵌体及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乳磨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乳磨牙龋损患儿332例,其中男169例,女163例;年龄4~7岁,平均(5.9±0.8)岁;共计354颗乳牙,其中第一乳磨牙有174颗,第二乳磨牙180颗;随机分配至Ceramage 瓷嵌组、复合树脂嵌体组及复合树脂充填组,每组118颗乳磨牙。

其中Ceramage 瓷嵌体组有患儿111例,男56例,女55例;平均年龄(6.0±0.9)岁;第一乳磨牙58颗,第二乳磨牙60颗。

复合树脂嵌体组有患儿110例,男56例,女54例;平均年龄(5.8±0.9)岁;第一乳磨牙56颗,第二乳磨牙62颗。

复合树脂充填组有患儿111例,男57例,女54例;平均年龄(5.9±0.7)岁;第一乳磨牙60颗,第二乳磨牙58颗。

三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

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治疗前均取得患儿家长的同意,在医生操作过程中患儿基本合作。

老年人口牙列缺损重度砑磨耗修复临床观察

老年人口牙列缺损重度砑磨耗修复临床观察

老年人口牙列缺损重度砑磨耗修复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牙列缺损重度砑磨耗砑的重建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54例老年口腔修复病例,分析其口腔修复、砑合接触关系情况及食物嵌塞情况。

结论:通过序列治疗,利用砑垫逐渐升高颌位至正常垂直距离,再行牙列缺损修复、牙周治疗是改善重度牙磨耗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口腔修复;牙列缺损;老年人【中图分类号】r783.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34-01牙列缺失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牙列缺损的老年患者常伴重度磨耗所致垂直距离过低、深覆砑、砑线不良、牙间食物嵌塞、颞下颌紊乱病、牙周病、伴残根、残冠、间隔缺牙或孤立基牙等,现将2003~2008年在我院就诊,54例老年患者牙列缺损重度砑磨耗的修复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4例老年患者,男26例,女28例。

年龄70~85岁,平均76岁。

牙列缺损,kennedy一类33例,二类13例,三类8例;42例余留牙有1~2度松动牙龈萎缩。

15例有颞下颌关节疾患,其中4例伴有耳鸣,14例关节弹响,2例颌面部疼痛。

x线片显示,双侧髁状突后移位1例,单侧髁状突后移位2例。

2方法(1)暂时砑重建修复:常规口腔颌面部检查,首先分析余留牙状况,做牙体、牙周治疗;制取上下颌全牙列模型,灌模;利用蜡堤转移咬关系与可调式砑架上,进行咬砑分析,结合牙列磨耗的程度、息止砑间隙的大小、砑曲线形状、牙列缺损及缺牙的位置、数目、松动牙情况等,确定需要砑面重建的牙列以及修复体的设计类型,根据分析结果及设计方案对牙列进行调砑,再常规牙体预备,取模,常规制作模型。

确定重建砑高度及需要重建的牙列,在需要重建牙列的模型上制作蜡堤。

蜡砑垫的制作:砑垫在进行重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依据牙列缺损伴随症状不同,观察出现咀嚼肌与颞下颌关节症状,设计制作不同类型蜡垫。

前牙切垫:基牙主要分布3~3;后牙砑垫:后牙重度磨耗,食嵌、牙周病,前牙及后牙缺失。

Meta分析树脂充填、嵌体修复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

Meta分析树脂充填、嵌体修复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r e a t me n t e f f i c a c y o f f o o d i mp a c t i o n wi t h t h e r e s i n f i l l i n g a n d t o o t h
i m pa ct i on
ZHO U Zh e n gI t L I U Ga o — c h e n g 2 , ZHAO L i - qi n 。
( 1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S t o ma t o l o g y , F ie d H o s p i t a l o f t h e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S h i h e z i Un i v e r s i t y : 2 .
Me t a— an al y s i s o f r e s i n f i l l i n g, i n l a y t ee t h af t er t r e at me n t t h e cl i ni cal ef f i ca cy o f f o od
t r e a t me n t i n p a t i e n t s t r e a t e d e f f i c i e n t l y Me t a— a n a l y s i s e v a l u a t e d.Re s u l t s A t o t a o l f 1 1 7 r e l e v a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b y s c r e e n i n g 3 6 Me t a—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i s I i t er a t u r e me e t i n c l u s i o n c r i t e r i a. A t o t a l o f 3 6 0 7 c a s e s we r e i n c l u de d i n t h e s t u d y t r e a t me n t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e v a l u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h o mo ge n e i t y o f v a r i a n c e t e s t

龈壁提升后高嵌体修复龈下缺损后牙的效果观察

龈壁提升后高嵌体修复龈下缺损后牙的效果观察

龈壁提升后高嵌体修复龈下缺损后牙的效果观察马红【期刊名称】《《口腔疾病防治》》【年(卷),期】2019(027)009【总页数】4页(P582-585)【关键词】磨牙; 牙体缺损; 龈壁提升; 树脂; 全瓷高嵌体; 边缘密合性; 牙周健康; 继发龋【作者】马红【作者单位】[1]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无锡214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4嵌体是后牙缺损的常见修复方法,具有磨除牙体组织少,能保存更多牙体组织的优点。

瓷嵌体的颜色与天然牙相似,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日益受到患者的喜爱。

对于缺损位于龈下的后牙,直接进行嵌体修复会增加印模和粘接的难度,无法获得理想的边缘连续性和边缘抛光效果[1]。

用树脂材料提升龈下龈壁至龈上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方法,修复后的疗效和龈壁周围的牙周反应却鲜有报道,本研究观察龈壁提升后高嵌体修复龈下缺损患牙的临床效果,为龈下缺损的后牙嵌体修复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3月—2017年4月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热压铸瓷高嵌体修复的患者86例,男35例,女51例,年龄18~56岁。

共86颗牙齿,其中磨牙55颗,前磨牙31颗,患牙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并伴有龈下牙体缺损,在根管治疗后,进行龈壁提升术后行热压铸瓷高嵌体修复。

纳入标准:后牙牙体缺损已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且有一个壁缺损边缘位于龈下0~2 mm,剩余轴壁龈上高度≥1 mm,厚度≥2 mm。

排除标准:缺损位于龈下的壁大于一个,缺损边缘位于龈下2 mm下方;有夜磨牙、紧咬牙等不良咬合习惯;有未经治疗的牙体、牙髓、根尖周、牙周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1.2.1 龈壁提升和牙体预备患牙根管治疗后,缺损位于龈下的牙体,用不同粗细的排龈线(Ultrapak,美国)排龈,充分暴露缺损的牙体组织。

如果有出血或者边缘暴露不清楚,在龈沟注入Visco-Stat Clear(Ultradent,美国)止血剂,再放入排龈线,等待约5 min,去除排龈线,强力冲洗。

食物嵌塞治疗的临床分析

食物嵌塞治疗的临床分析

食物嵌塞治疗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食物嵌塞的解决方案。

方法对300例食物嵌塞患者进行分析,用调磨和结扎充填法解决邻面接触不良者。

结果255名垂直性食物崁塞者中,对序列调磨法效果不佳的10例和已形成洞者150例运用结扎充填法后,食物崁塞临床满意者为150例,有效率达95%以上。

结论经其他治疗无效者用结扎充填法临面接触点不良患者,此疗效满意。

标签:食的嵌塞;病因;临面接触点;调磨;结扎充填在近20年的口腔临床工作中发现食物崁塞是临床常见的患者就诊原因之一,它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各样[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科室对所有口腔科门诊因食物崁塞而就诊患者进形临床分析并相应治疗,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其中老年患者水平性食物崁塞45例,垂直性食物崁塞255例,男200例,女100例,临面已形成2类洞者150例。

1.2方法1.2.1先判断食物嵌塞原因老年人或牙周病患者由于牙间乳头和牙固支持组织高度降低,使牙间外展隙增大,在进食时唇、颊舌的运动可将食物压入牙间隙造成的水平型食物嵌塞,对此应教会患者自行清洁,如教其用牙缝刷或牙签清除嵌塞的食物。

1.2.2垂直性食物崁塞严重错拥挤正畸治疗,第3磨牙对牙伸长,应及早拔除,用调方法扩大外展隙,恢复正常外溢道。

邻面接触关系正常的食物嵌塞患者,分析其咬面形态及咬关系,采用序列调方法进行治疗,消除对合杵臼式牙尖、建立面发育沟、调磨间隙远中牙齿近中斜面。

1.2.3嵌塞部位咬对调方法效果不佳及临面形成洞者给予结扎充填法,具体方法如下,对充填临面龋或上述治疗后疗效欠佳者用结扎充填法解决食物嵌塞,用直径0.8 mm左右的钢丝结扎分离牙间隙,或牙分离圈,分离嵌塞牙间隙,隔日复诊;拆除结扎用牙分离圈者,4~5 d复诊,方法与正畸等牙分离相同。

此地嵌塞间隙己略增大。

选择嵌塞间隙两侧较大的一个牙或已经形成龋洞的牙在其嵌塞面制备邻洞。

1.3操作基本步骤1.3.1操作步骤有洞者清除窝及洞壁其他物质,根据具体情况备适当的固位型,如倒凹固位,侧壁固位,龈壁固位,鸠尾固位等。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观察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观察
成 为影响老 年人 健康 的重要 因素。相关
研究 表明 , 现在 的大部分老年人都在承受 着各 种牙齿疾病 的困扰 , 生活质量大大 降
低 。因此 , 为 了改 善老 年人 的生 活质 量 ,
论著 ・ 临床 论坛
c H | N E s E c o M M u N I T Y D 0 c T o R s
老年 患者 口腔修复 临床观察
张 守 英
检查 , 拍摄 全 口或 局部 牙片 , 检查 每位 老 年患者 口腔牙 齿 的缺失 情况 , 残根 、 残 冠
口腔 疾 病 J 。
2 7 6 8 0 0山 东 日照 市 东 港 区 人 民 医 院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0 3 . 0 6 7
老年人 口腔修复方法 : 对于老年患者 口腔修复方法 的选 择可 针对老 年患 者的
时, 分析食 物嵌 塞 、 义齿 修 复 、 颞 下颌 关 节、 修复前后 的咬矜 关 系等情 况。
结 果
均每住患者 缺 失 8 . 9颗 ; 1 6例 ( 1 3 . 3 %)
为 固定 义 齿 修 复 。 义齿 修 复 情 况 : 活 动 义
齿修 复 中, 全1 2义齿 3 2例 , 占活动义齿修 复者 总数 的 3 0 . 8 %; 上 半 口义齿 2 8例 ,
由于老年 患者在 生理 、 心理 以及病理等 方
面均有 其特殊性 , 在进行 临床 治疗的过程
中应仔 细分析老年 患者 口腔修 复的特点 ,
设计合 理的治疗方案 , 提 高 老 年 口腔 修 复
的效果和水平。

食物嵌塞的治疗方法

食物嵌塞的治疗方法

食物嵌塞的治疗方法1牙体治疗;1-1调颌:适用于部分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

后牙轻度远中错颌,牙边缘嵴锐利,对颌牙有明显的充填式牙尖,牙伸长,牙错位,牙形态异常等。

调磨时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调磨后要进行脱敏处理。

1、1、1修整或重建颌边缘嵴:调磨、降低对颌牙的楔形牙尖,边缘嵴或下垂的牙尖;相邻两牙边缘嵴高度不一致,调磨使其边缘嵴高度一致,便于食物溢出。

1、1、2磨出食物溢出沟:颌面磨损严重者,正常沟裂消失,需重新磨出颊(舌)沟。

1、1、3修整牙尖外形:消除充填式牙尖。

1、1、4减少颊舌径。

1、1、5增大颊舌外展隙。

1-2充填治疗:适用于因龋病而使正常邻接关系改变的病例。

邻颌面龋洞可以制备II类洞进行充填,恢复邻接关系。

1、2、1邻颌洞形做银汞合金或树脂充填治疗食物嵌塞。

此方法尤其适合邻面龋坏的病例。

原充填体有悬突而引起食物嵌塞,应重新充填。

当牙间隙大于0.3毫米、牙位不正、接触点异常时不适宜充填治疗,以避免充填物悬突过大,影响牙周组织健康。

1、2、2.对不便于牙体修复的II类洞形,可以用正畸分牙圈先将嵌塞部位的两牙分开,再进行充填治疗,恢复嵌塞牙的邻接关系。

也可以在嵌塞部位的两牙上做正畸片断弓,通过NI-TI推簧扩展间隙,完成充填治疗。

然后去除托槽及片断弓,遗留的间隙会自行关闭。

1、2、3充填时如果不能恢复邻面接触,可以开大间隙,形成自洁区,磨出牙冠邻面倒凹,使邻间隙开放,有利于牙间隙的自洁和被动清理。

牙间隙在0.1~0.15毫米,最容易产生食物嵌塞。

牙间隙再在0.2~0.25毫米,肯定产生食物嵌塞。

牙间隙在0.33~0.75毫米,患者仅有不适感。

牙间隙大于0.75毫米时则不会产生食物嵌塞所以开大牙间隙也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

2正畸治疗:正畸治疗主要真对青少年由于牙列不齐或先天性牙列稀疏而造成的食物嵌塞,同时又符合正畸治疗的适应症。

比如偏离正常牙弓正锁颌的磨牙,与其相邻的牙很容易产生食物嵌塞,这时最好用正畸的方法排齐牙列,同时解决食物嵌塞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复治疗食物嵌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30T16:15:23.1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7月总第195期供稿作者:曾建萍
[导读] 食物嵌塞容易致使局部牙周组织发炎和受到破坏,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曾建萍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口腔科 511400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修复治疗食物嵌塞适应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口腔疾病病患186例,其中有62例130颗患牙是食物嵌塞的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修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1例,观察组中患牙63颗,对照组中患牙67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牙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修复治疗对修复患牙疗食物嵌塞的适应症有很好的疗效,对牙齿的修复有很高的效果,能够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食物嵌塞修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3.9 文献标识码:B
食物嵌塞是人们在吃东西咀嚼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咀嚼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临牙的牙间隙内的一种疾病,食物嵌塞容易致使局部牙周组织发炎和受到破坏,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本文通过观察探讨修复治疗食物嵌塞适应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口腔疾病病患186例,其中有62例130颗患牙是食物嵌塞的病患,其中男病患有36例76颗患牙,年龄为19~42岁,平均年龄为(30.5±11.5)岁,女病患为26例54颗患牙,年龄为19~44岁,平均年龄为(31.5±1
2.5)岁;其中牙邻胎面缺损有22例,牙尖缺损有20例,边缘脊缺损有6例,牙列缺损的有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修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1例,观察组中患牙63颗,对照组中患牙67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对牙邻胎面缺损、牙尖缺损、边缘脊缺损、牙列缺损等患牙患者;首先对患牙进行清理,把含龋部位使用球状针、柱状针或尖嘴针进行剔除,如有易感反应的患者可先给予2ml:4mg的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然后在进行清理;在把龋牙部位剔除完毕后,根据各患牙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如果需要重新建立和邻牙连接关系的患牙和需要重新建立咬牙合合关系的患牙可给予做义齿的方法给予治疗,首先把患牙使用球状针、柱状针或尖嘴针磨成牙胎,在把牙备好后对有嗜酸反应的患牙给予脱敏治疗,在进行取口腔牙模;对不需要重新建立和邻牙连接关系的患牙和需要重新建立咬牙合合关系的患牙,同样可以先使用球状针、柱状针或尖嘴针进行剔除,然后根据个病患和牙齿的需要给予,玻璃离子或银贡等修复用的修复剂给予修复再给予抗生素治疗[1]。

1.2.2 对照组将含有患龋部剔除后直接使用修复剂修复,再给予抗生素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良好:患者患牙嵌塞症状消失,检查咬牙合合关系正常、邻接关系紧密、牙龈正常、修复体固定位和边缘密合性好,无继发龋等继发病变。

一般:患者患牙嵌塞症状消失、检查咬牙合合关系一般、邻接有点松、牙龈正常、修复体固定位好、边缘检查可探缝隙,无继发龋等继发病变。

差:患者患牙嵌塞症状未消失、检查咬牙合合关系差、邻接关系没有改变,患牙龋病有继发病变[2]。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观察组中63颗患牙,经修复治疗后有48颗患牙恢复良好均无松动、咬牙合合正常,牙龈色泽正常、邻接关系紧密、无继发龋感染等症状,有14颗患牙恢复一般,有1颗患牙恢复差;对照组中67颗患牙中,有24颗患牙经治疗后恢复良好均无松动、咬牙合合正常、邻接关系紧密、无继发龋感染等症状,12颗患牙恢复一般,其中31颗患牙出现继发龋、牙齿松动、漏髓等病情加重症状。

两组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由表2可看出,观察组中良好为71%,一般为25.8%,差为3.2%,总有效率为96.8%;而对照组中良好为32.3%,一般为19.3%,差为48.4%,总有效率为51.6%;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食物嵌塞是一种常见并容易导致龋病的一种口腔疾病,在食物嵌塞的治疗方法有许多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不同的医生有着不同的诊治方法,但都是依据嵌塞的时间、原因、部位、大小、类型、牙齿的症状、咬牙合合的关系、和邻牙的连接关系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诊断治疗的;在以往的治疗手段中都是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以充填、服用抗生素、去龋调牙合合为主[4];但这一保守治疗对食物嵌塞的牙邻胎面缺损、牙尖缺损、边缘脊缺损、牙列缺损等形状的缺损的治疗确并不明显,可致使患牙继发龋变,导致患者的患牙出现脱落、残根、发炎、脓肿等一系列的症状出现[5]。

修复治疗是一种以患牙为牙胎进行修复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帮助患牙恢复正常的咬牙合合、和邻牙的紧密连接、保持牙齿正常的功能等;这对由于食物嵌塞而导致牙邻胎面缺损、牙尖缺损、边缘脊缺损、牙列缺损等形状的缺损的患牙的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使患牙恢复正常的咬牙合合、和邻牙的紧密连接、保持牙齿正常的功能。

综上所述,修复治疗对修复患牙疗食物嵌塞的适应症有很好的疗效,对牙齿的修复有很高的效果,能够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君侠,魏克伟,食物嵌塞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11,29(2):119-121
[2]方碧松,侯本祥,付洁等,后牙食物嵌塞症的治疗及临床特点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08,16(4):209-211
[3]时伯红,戚向敏,陈飞,金属嵌体与复合树脂修复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的疗效比较[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2):106-108
[4]马晓唏,刘战义,周晓晴.临床常见食物嵌塞疗效观察与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8):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