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食物嵌塞调牙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合集下载

种植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及防治

种植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及防治
及 防 治做 一 综 述
【 关键诃
种植修 复;食物嵌塞;防治方法;原 因;综述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3 9 5 7 ( 2 0 1 5 ) 0 1 — 3 4 — 3
中图分类号: 7 8 2 . 1 2
种 植 修 复是 将 人 工 牙 根 锚 固在 颌 骨 内 , 为义 齿 提 供 支 持 和 固定 的一 种 修 复 方 法 【 ” 。 它 不 仅 能 够 恢 复牙 列 的 完 整 性及 咀 嚼 功 能 ,且 在 不 损 害 邻
沟 内滋 生 ,刺 激 种 植 体 周 围牙 槽 骨 吸 收 ,进 一 步
为 种植 体 的 支抗 作用 ,食 物 嵌塞 使 得 邻 牙 易移 位 , 从 而 常 引起 邻 接 触 丧 失 进 一 步 加 重 [ 。We i 等 ㈣ 进行 了 2 8例 患者 的 5 5个 种 植修 复体 的随访 研 究 ,
结 果 显 示 种 植 修 复 体邻 接 触 丧 失 比例 超 过 5 0 %, 其 中最 早 的 出现 在修 复后 3个 月 ,并且 随着 时 间 的 推移 ,邻接触丧 失程度会逐 渐加重 。K o o r i 等 I l l 】
导 致 种 植 体 周 围 炎 ,甚 至 种 植 体 脱 落 【 7 J 。因此 ,
成 食物 嵌塞 的原因 之一 。咬合 力 的水平 分 力对 防止 嵌塞有 重要 作用 ,而种植 义 齿 中断 了这种 水平 应力
炎 、 软组 织 美 学效 果 不 佳 、螺 丝 松 动 等 嘲。其 中
食 物 嵌 塞 被 认 为 是 种 植 修 复 后 的最 常 见 并 发 症 之

的传递 ,使得种 植 义齿 与邻 牙 的接 触 区成 为嵌 塞 的

固定义齿修复后出现食物嵌塞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固定义齿修复后出现食物嵌塞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固定义齿修复后出现食物嵌塞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目的:针对临床固定义齿镶复后所出现的食物嵌塞现象,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并讨论处理方法。

方法:选择病例67例固定义齿镶复后出现食物嵌塞的病例,分析导致食物嵌塞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结果:观察随访1年时间,治疗有效率91%。

结论:作为口腔修复科医生在为患者镶复固定义齿时,应综合考虑包括基牙、邻牙及对颌牙的具体情况,并与口腔技工做好沟通,从而保证修复体更加符合患者口内的实际情况,将食物嵌塞发生率降至最低。

关键词固定义齿食物嵌塞修复食物嵌塞是临床上固定义齿修复后常见的一种问题,最初会引起患者胀痛不适感,继而会导致牙龈脓肿、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邻面龋、根面龋和口腔异味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同时,食物嵌塞也是导致固定义齿修复失败的原因之一。

对临床固定义齿修复后出现食物嵌塞的67例病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根据其原因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2007年2月~2010年2月收治固定义齿修复后出现食物嵌塞患者67例,男41例,女26例。

临床检查可见龈乳头炎症,严重的已出现龈脓肿,其中有15例患者已出现龈乳头退缩,3例出现牙周袋,X线片现显示已出现垂直型骨吸收。

嵌塞类型为垂直型食物嵌塞51例(761%),水平型食物嵌塞5例(75%),混合型食物嵌塞11例(164%)。

诊断标准:以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医生检查有无食物滞留或者嵌入在修复体和天然牙的邻接面为评定标准[1]。

原因分析:修复体与邻牙接触不良43例,包括接触点过松或接触点位置不正确,是食物嵌塞的主要原因642%;修复体轴面及牙颌面外形不良5例(75%);修复体牙颌平面与邻牙不一致2例(29%);基牙或邻牙松动7例(105%);修复体有悬突或龈边缘不密合3例(45%);对颌牙有充填式牙尖7例(104%)。

处理方法:对于上述各种造成食物嵌塞的原因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接触不良采取义齿拆除重做,外形不良的义齿和对颌充填式牙尖首选调颌,松动基牙或邻牙选择联冠,3度松动的患牙予以拔除。

食物嵌塞的治疗方法

食物嵌塞的治疗方法

食物嵌塞的治疗方法1牙体治疗;1-1调颌:适用于部分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

后牙轻度远中错颌,牙边缘嵴锐利,对颌牙有明显的充填式牙尖,牙伸长,牙错位,牙形态异常等。

调磨时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调磨后要进行脱敏处理。

1、1、1修整或重建颌边缘嵴:调磨、降低对颌牙的楔形牙尖,边缘嵴或下垂的牙尖;相邻两牙边缘嵴高度不一致,调磨使其边缘嵴高度一致,便于食物溢出。

1、1、2磨出食物溢出沟:颌面磨损严重者,正常沟裂消失,需重新磨出颊(舌)沟。

1、1、3修整牙尖外形:消除充填式牙尖。

1、1、4减少颊舌径。

1、1、5增大颊舌外展隙。

1-2充填治疗:适用于因龋病而使正常邻接关系改变的病例。

邻颌面龋洞可以制备II类洞进行充填,恢复邻接关系。

1、2、1邻颌洞形做银汞合金或树脂充填治疗食物嵌塞。

此方法尤其适合邻面龋坏的病例。

原充填体有悬突而引起食物嵌塞,应重新充填。

当牙间隙大于0.3毫米、牙位不正、接触点异常时不适宜充填治疗,以避免充填物悬突过大,影响牙周组织健康。

1、2、2.对不便于牙体修复的II类洞形,可以用正畸分牙圈先将嵌塞部位的两牙分开,再进行充填治疗,恢复嵌塞牙的邻接关系。

也可以在嵌塞部位的两牙上做正畸片断弓,通过NI-TI推簧扩展间隙,完成充填治疗。

然后去除托槽及片断弓,遗留的间隙会自行关闭。

1、2、3充填时如果不能恢复邻面接触,可以开大间隙,形成自洁区,磨出牙冠邻面倒凹,使邻间隙开放,有利于牙间隙的自洁和被动清理。

牙间隙在0.1~0.15毫米,最容易产生食物嵌塞。

牙间隙再在0.2~0.25毫米,肯定产生食物嵌塞。

牙间隙在0.33~0.75毫米,患者仅有不适感。

牙间隙大于0.75毫米时则不会产生食物嵌塞所以开大牙间隙也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

2正畸治疗:正畸治疗主要真对青少年由于牙列不齐或先天性牙列稀疏而造成的食物嵌塞,同时又符合正畸治疗的适应症。

比如偏离正常牙弓正锁颌的磨牙,与其相邻的牙很容易产生食物嵌塞,这时最好用正畸的方法排齐牙列,同时解决食物嵌塞的问题。

种植固定义齿水平型食物嵌塞的临床防治探讨

种植固定义齿水平型食物嵌塞的临床防治探讨

种植固定义齿水平型食物嵌塞的临床防治探讨朱岩峰;陈伟辉;陈舟【摘要】Objective This experiment was aimed at observing the effect of treating the horizontal food impaction through repairing the adjacent portion of the implant crown in different forms . Method 120 cases of teeth with posterior implant crown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amely group A , group B and group C . Group A consisted of teeth with the normal crown shape ,group B with the modi-fied crown shape while group C with the modified crown shape and the improved adjacent teeth form . The pairwise comparisons between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B and C were given preferential treatment in repair . After the crowns were dismantled a year later ,all three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n identical repair procedure . Result The food impaction rates were 57 .5% ,25 .5% , 17 .5% for group A ,B andC ,respectively . While the food impaction rates of group B and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group A (P<0 .05) ,no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 was observed (P>0 .05) . Conclusion Readjusting the implant crown shape and adjacency relation is benefi-cial for the prevention of the horizontal food impaction .%目的:观察种植冠邻面部分以改良形态修复后治疗水平型食物嵌塞的效果。

咬合重建修复中的相关牙合学问题

咬合重建修复中的相关牙合学问题
咬合重建修复中的相关牙 合学问题
目 录
• 咬合重建修复概述 • 牙合学在咬合重建中的应用 • 咬合重建中的牙合学问题 • 针对不同牙合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 咬合重建修复效果评估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01
咬合重建修复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咬合重建修复是指通过牙齿修复手 段,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咬合功能, 达到正常的咀嚼、发音和美观要求。
颞下颌关节紊乱
咬合重建过程中,若未正确恢复颞下颌关节的生理位置和功能,可 能导致关节紊乱,表现为关节疼痛、弹响等症状。
牙周组织损伤
在咬合重建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设计不合理,可能对牙周组织造 成损伤,引发牙周炎症等问题。
预防措施建议
精确诊断和治疗设计 在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前,应对患者的牙列、咬合关系及颞 下颌关节等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制定精确的诊断和治疗 设计。
牙齿形态与排列问题
牙齿形态异常
牙齿形态不规则、过小牙、 锥形牙等,可能导致咬合 不稳定、食物嵌塞等问题。
牙齿排列不整
牙齿拥挤、错位、旋转等 排列问题,可能影响咬合 关系和咀嚼效率。
牙齿倾斜
牙齿长轴倾斜导致咬合面 接触不良,影响咀嚼功能 和美观。
牙齿磨损与缺失问题
牙齿磨损
牙齿折断
长期磨损导致牙齿高度降低、牙尖斜 度改变,影响咬合关系和咀嚼效率。
系,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02
物理治疗
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可采用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
症状。
03
牙周治疗
若咬合重建过程中引发牙周炎症等问题,应及时进行牙周治疗,包括洁
治、刮治等措施,以消除炎症并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
THANKS
感谢观看

调(牙合)在牙体及牙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意义

调(牙合)在牙体及牙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意义

调(牙合)在牙体及牙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意义
徐文辉
【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8(022)002
【摘要】@@ 在牙体和牙周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调(牙合)这一环节很少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普及应用,而实际上掌握正确的调牙合原则及方法在牙体、牙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实际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1页(P184-184)
【作者】徐文辉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医院,湖北,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
【相关文献】
1.无牙体解剖结构破坏食物嵌塞的调牙合治疗 [J], 胡志刚;程辉;章少萍;郑志强;胡志坚
2.调(牙合)治疗无牙体解剖结构破坏的食物嵌塞效果观察 [J], 薛坚平
3.调牙合治疗无牙体解剖结构破坏食物嵌塞效果分析 [J], 程利峰
4.口腔数字化影像及模型在牙体解剖生理学及牙合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杨桦;李凯;张军梅;贾莹
5.咬(牙合)调整在牙体疾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J], 齐静;赵连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类型食物嵌塞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不同类型食物嵌塞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分I 生 垂直 型食 物嵌 塞发 病率 高 , 患者 比较
年轻 , 最常发生在三个磨牙 间 , 尤其第一 、 二磨 牙间 , 患 部胀痛 等 主观症 状 明显 , 患 者多有不 良剔 牙习惯 , 常以食物嵌塞 为主 述到医院就诊 , 一般 的患者局部牙周 组织
与第二磨牙间接触不 良; 对颌牙存在充填 式牙尖或边缘嵴 ; 松动牙 与邻牙 间产 生运
错位牙 、 扭转牙、 过高牙 、 过低牙 等不能与
邻牙形成正 常邻 接关 系 ; 不 良剔牙 习惯 ;
重度磨耗 、 夜磨牙 。② 水平型食 物嵌 塞原 因: 生理性 或 病理 性 牙龈 及 牙 周 组织 萎 缩, 牙周支持组织降低 , 龈外展 隙过 大 ; 口
腔 卫 生 习惯 差 。
龄4 5岁 以上 。
评效评定标 准 : 分 解 除嵌塞 、 偶 尔嵌 塞、 经常嵌 塞 三 种 , 分 别 评 价 为成 功 、 有 效、 失败 。
结 果

要 目 的 : 分 析 临 床 上 食 物 嵌 塞 现
诊断依据和鉴别 诊断 : 主要依据 医生
临床检查有无食 物滞 留或嵌 入天 然牙邻
塞 7例 ( 6 . 7 3 %) , 患者年龄 6 8岁以上 ; 混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02. 0 71
合 型食 物 嵌 塞 1 7例 ( 1 6 . 3 5 %) , 患 者年
见较大 范围牙槽 骨水平 吸 收。混 合 型食
关键词
治 疗
食物嵌 塞
病因 类 型 修 复
物嵌塞 患者 同时 具备前 两种食 物嵌 塞特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均 无 早 接 触 , 调牙 合 后 永 久粘 固 ,塞 尺 法记 录 邻 面 接触 的松 紧
度。
全 冠修 复 设计 时避 免 I I 型 面接 触 ,就 能大 大 降低 食物 嵌 塞 的发
没 有 统计 学 差 异 , 且 患者 及 其家 属 均 自愿 同意 参 加 本 研 究 。9 7
有 学 者研 究 发 现 全冠 修 复 对牙 齿 缺 损 或 者缺 失 具 有 积极 的 帮助 作用 。但 常会 出现 多种 不 良反 应疾 病 。其 中 ,食物 嵌 塞发 病率 最高 。 目前普 遍认 为食 物嵌 塞发 生 的根本 原 因是邻 面接 触 区
全 就位 后 ,成 型片 通过邻 面 时有 一定 阻力 ,正 中牙合 与侧 方牙 合
过程 中要对抗 前牙 牙周 膜 阻力 。一些 学者 研 究发现 ,多数食 物 嵌 塞 的病 因都 是第 二种 情 况 。所 以 ,预防 食物 嵌塞 的 发生 ,必 须
纠 正修 复体 的远 中倾斜 。本研 究 中,所 有病 例在粘 固前 后 都有 紧
如 下 1 资 料 与方法 | | 一般 赘捧
9 7 例 患者 ,痊 愈4 4 例 ,有效3 7 例 ,无 效 1 6 例 , 总 有 效 率
83 . 5 %。
随访 观察 :
9 7 例 患 者缺 损或 缺失 牙数 为2 3 3 颗 ,平均 每 人2 . 4 颗 。全 冠 修 复一 年后 ,2 9 例发 生食 物嵌 塞 。统计 分析 后发现 ,发生 食物 嵌


全 冠修 复体 的前倾 效果 不佳 ;其 二 :全冠 修复 体后 倾 ,咀 嚼
通 过 调 查 问 卷 方 式 了解 患 者 个 人 信 息 , 包 括 :年 龄 、 性 别 、 生活环 境 、文化 程度 、口腔疾 病症 状及 家族 疾病 史等 。拍 摄 全 口曲面 体层 片或局 部牙 片后 ,经 同一医 生进行 临床 检查 并详 细 记 录 口腔疾 病种 类 、部位 ,牙 位缺 失位 置及 数量 及是 否有 不 良修 复 体 , 同时记录 修 复前后 咬合 关系 。所 有 患者对 症 治疗 口腔基 础 疾 病 ,拔 除不 能保 留的 患牙 后 ,采 用烤 瓷 或金 属全 冠修复 。冠 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食物嵌塞调牙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食物嵌塞调牙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采用分次少量调牙合的方法治疗磨牙区牙间隙~ mm食物嵌塞患者,并随诊观察疗效。

结果 1,2,3级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显效的占%。

在随访患者中,2级患者有1例复发,3级患者有6例复发。

结论对于磨牙区牙间隙~ mm无牙体解剖结构破坏的食物嵌塞患者,分次少量调牙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调牙合;牙间隙;牙移位;磨牙;食品;异物;牙修复体修补食物嵌塞(food impaction)是指在咀嚼食物过程中,食物碎块或纤维受外力作用嵌入或滞留于两牙的邻间隙内,是一种常见的咬合病。

若不及时正确的治疗可造成牙龈充血、糜烂等,严重者造成相邻牙齿龋坏、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对牙体、牙周组织的健康产生严重损害。

牙间隙大小与食物嵌塞有重要关系,通常嵌塞间隙在~ mm症状最为严重,此时采用单纯的调牙合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食物嵌塞好发部位依次为磨牙区、双尖牙区、前牙区,其中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间食物嵌塞最常见[13]。

本研究采用分次少量调牙合的方法治疗磨牙区牙间隙~ mm的食物嵌塞患者,并结合临床病例探讨调牙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XX年7月20XX年10月到笔者科室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5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中位年龄岁(18~64岁)。

纳入标准
局限于磨牙区(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或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之间)食物嵌塞患者,嵌塞部位邻牙间隙~ mm,无邻面龋及边缘嵴破坏,牙齿松动度不超过Ⅰ度,无急、慢性牙周炎或者进行完善的牙周治疗,牙合面无重度磨耗或牙本质过敏症状。

方法
食物嵌塞间隙大小,采用塞尺(从~ mm,晶花牌,河北省沧州市,沧州市长城量具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测量,以嵌塞食物的两个牙间为一个嵌塞部位进行计算。

取研究模型
用咬合纸( mm,HANEL,瑞士Coltène/Whaledent公司)在口内记录咬合接
触点;对照口内咬合接触点,在模型上标出嵌塞部位远中牙牙合面咬合接触点,并把这些点分A、B两组,A组:咬合时产生近中向合力,B组:咬合时产生远中向合力(以患牙的牙体长轴为参照)。

调牙合治疗
磨低充填式牙尖,磨平高低不等,参差不齐,锐利的近远中边缘嵴。

磨低B组咬合接触点(主要包括各牙尖的近中斜面及远牙合边缘嵴),以咬合纸咬不到为准。

隔1月调牙合1次,调牙合2~4次,观察疗效。

治疗完成后~1年时,复诊或随诊观察疗效。

2 结果
食物嵌塞分级
按其轻重分为0~3级:0级,间隙 mm可用食物防嵌器或正畸方法治疗。

本研究采用分次少量调牙合的方法治疗磨牙区牙间隙~ mm的食物嵌塞患者,获得良好效果。

理论依据为:(1)调牙合只对部分垂直型食物嵌塞者有效,且易复发,但所有食物嵌塞者均应将调牙合作为基础治疗。

通常嵌塞间隙在~ mm时症状最为严重,此时采用单纯的调牙合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2)正常情况下牙齿有近中移位趋势,当牙合面不均匀磨耗或不良咬合关系,阻碍牙齿生理性近中移位,用调牙合的方法去除阻碍患牙近中移位的因素,患牙会向近中移位,关闭嵌塞间隙。

(3)患牙一般存在不均匀磨耗,调磨部位多存在磨耗不足的因素,而且少量多次调牙合有利于继发性牙本质的形成,避免牙本质过敏症状的产生。

随访患者中,2级患者有1例复发,3级患者有6例复发。

复发患者多喜欢吃纤维性食物,刷牙方式不正确,从不使用牙线等。

吃纤维性食物后,食物嵌塞未及时去除引起牙龈充血、糜烂等,严重者造成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

因此在调牙合治疗的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保健宣教,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对疗效的巩固和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郑弟泽,杜传诗. 牙间食物嵌塞的临床研究及治疗[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94,12(4):259262.
陈丽萍,张富强,高素娟. 牙间隙与食物嵌塞相互关系的初步探讨[J]. 口腔医学, 1998,18(2):7374.
彭敏,朱智敏,杨小民. 283例食物嵌塞患者情况调查分析[J]. 口腔医学研究, 20XX,21(4):462464.
徐军,余日月. 无解剖结构破坏食物嵌塞的病因[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8,12(3):190192.
皮昕. 口腔解剖生理学[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XX:11.
Gottehrer N R. Managing risk factors in successful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J]. Dent Today, 20XX,22(1):6469.
论文在线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