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物克隆技术
克隆技术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

克隆技术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克隆技术是一个既神秘又遥远的词汇,但是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
原本,克隆技术就是利用细胞或基因进行一定的互换或复制以达到重生的效果,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关于克隆技术的研究报道,而近年来的克隆鳄鱼、克隆羊等显示出了克隆技术在动物繁殖中的巨大应用前景。
一、克隆技术概述克隆技术主要是利用细胞核移植法来完成,即将某一个体的细胞核转移到受精卵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试管培养,让它生长成完整的个体,就成为了一种克隆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说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在人类有很多东西缺乏的时候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二、动物克隆繁殖技术的运用1.研究中的应用在动物基因学的研究中,动物克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进行基因突变等的研究。
比如说,取一个快乐的小老鼠,让它的基因突变,然后对这些不同的小老鼠进行一系列的观察。
由此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基因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以及在哪些方面会产生变异。
2.保护动物和资种繁殖在国际上,很多濒危动物的数量是极少的,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克隆技术来将其繁殖,恢复其数量呢?同时许多优良的品质在繁殖上难以实现,比如在繁殖竞赛马、葡萄、商品鳄鱼等优质种类时,某些配对往往难以找到,但克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3.治疗疾病当疑难病例中患者需要一定的自身器官移植时,配对没有成功,而克隆技术提供了一个新方案,即使用个体本身的细胞,利用剪切、扩增和转导等技术,重新构建变异体的自身器官,就是一种自体移植。
在这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方案。
三、克隆技术的局限性克隆技术的运用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它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技术,这使得它不可能被广泛应用。
其次,当前的技术还存在着很多技术上的困难,如多胚胎的形成及体细胞的老化等,这些都会影响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而且,在一些动物繁殖以及治疗疾病上它也受到了很多的局限性。
克隆技术对动物和植物研究的应用

克隆技术对动物和植物研究的应用现代科技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其中克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复制DNA,产生一模一样的生命副本。
克隆技术在动植物研究领域的应用,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科研成果和生产成果。
一、动物克隆技术1.1 哺乳动物克隆技术哺乳动物克隆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是“多利羊”。
1996年,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通过将成年细胞核移植到一只无胚胎的羊体内,成功地克隆出了一只名为“多利”的羊。
这个历史性的事件,为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开展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之后,科学家还利用克隆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了大量的动物,如牛、猪、猫、马等。
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研究,可以为生物医学领域提供重要的人类疾病模型。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制造和研究很多疾病模型(如癌症、自身免疫病、感染病等)。
这些疾病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疾病预防和治疗。
此外,哺乳动物克隆技术还可以用于动物品种改良、物种保护、动物学习行为、动物生理特征研究等方面。
1.2 非哺乳动物克隆技术非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它不仅可以用于动物品种改良、物种保护、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还可以用于生产实践领域。
例如:鱼苗克隆技术可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克隆鸟可以用于科学家研究鸟类演化历程和地理分布等问题;克隆昆虫则可以用于研究昆虫行为和控制害虫等。
二、植物克隆技术植物克隆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生殖器官(如根、茎、叶等)或者植物外部环境(如细胞培养液)等进行组织培养和再生,从而实现无性繁殖。
植物克隆技术的主要形式是组织培养和愈伤组织培养。
它可以用于许多领域,如: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园林绿化、食品工业、药用植物研究等。
2.1 果树无性繁殖技术果树繁殖是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植物克隆技术,可以利用优良品种的无性繁殖,大幅度降低繁殖成本和生产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无性繁殖技术可以利用柑橘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和再生,从而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种子繁殖。
动物克隆的技术和原理

动物克隆的技术和原理
动物克隆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复制一个动物的基因组,使其与原生态个体相同或相似的过程。
目前,动物克隆技术主要包括体细胞克隆和胚胎克隆两种方法。
体细胞克隆是利用已成熟的体细胞(如皮肤细胞)经过处理,使其转化为“全能细胞”,再将其注入到空心的卵细胞中,使其发育成胚胎,最终通过移植到代孕母体中获得一个新生个体。
这种方法最早应用于羊的克隆,被称为“多莉”,成功率较低,但是可以利用一个体细胞克隆出多个个体。
胚胎克隆是利用早期胚胎的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多个完全相同的胚胎,再将其移植到代孕母体中发育成新生个体。
这种方法的成功率相对较高,但需要采集和操作早期胚胎,对于某些动物来说难度较大。
动物克隆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细胞分裂和基因组重组的原理。
每个动物细胞都包含着完整的基因组,通过不同的基因表达和调控,才能发挥出不同的细胞类型和个体特征。
通过对细胞进行特殊处理,可以使其恢复到某种发育状态,从而重新分裂产生新的胚胎或个体。
动物克隆技术在基础研究、药物研发、种质保护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伦理和安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规范。
- 1 -。
克隆动物技术

克隆动物技术克隆动物技术是一项十分引人注目的科学技术,在动物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制造出与原始个体有着相同基因组的动物,这些克隆动物在研究生物学、疾病治疗、保护濒危物种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潜力。
一、胚胎分裂克隆技术胚胎分裂克隆技术是克隆动物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它基于一个简单的原理,即在受精卵发育初期,如果将其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细胞团,这些细胞团每一个都能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同源体克隆,即产生具有完全一致基因组的克隆动物。
这项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例如将优良的农场动物进行克隆繁殖,以提高品种质量和产量。
二、核移植克隆技术核移植克隆技术是一种将一个成熟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一个无核的受体细胞中,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使其发育成为一个克隆个体的方法。
这项技术可以通过提取体细胞进行克隆,而不是依赖于胚胎。
核移植克隆技术的突破性在于,它允许科学家从已成年个体中提取细胞,并产生与该个体基本相同的克隆个体。
这项技术在动物学研究和医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克隆动物技术的进步为科学界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应用。
首先,克隆动物技术有助于研究生物学。
通过克隆动物,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如何影响生物的特征和行为。
此外,它还使得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相同基因组不同环境下的生物表现,从而深入研究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次,克隆动物技术对医学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克隆技术,医学研究人员可以制造出与焦点研究相对应的动物模型。
这些克隆动物可以用于疾病模拟实验,加速药物研发进程,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预测。
此外,克隆动物技术还可以用于保护濒危物种。
濒危物种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了避免物种灭绝,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繁殖那些几近灭绝的物种。
它可以提供重建种群的机会,以确保物种的生存和多样性。
当然,克隆动物技术也引起了许多道德和伦理上的争议。
一些人认为克隆技术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甚至可能导致人类滥用这项技术。
动物克隆的技术和原理

动物克隆的技术和原理
动物克隆是指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从已存在的成年动物体细胞中提取核,通过人工手段将其注入另一动物体的卵细胞内,再用电脉冲作用或化学药物促进卵细胞发育和分裂,最终得到一个与原始动物完全相同的新生体。
动物克隆的原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提取供体细胞:从原始动物身体中提取一种可培养、生长稳定、有遗传稳定性的成体细胞。
2、细胞核移植:将供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内,去核卵细胞可能经过化学或物理处理来保证卵质的完整性,并且具有激活卵细胞的能力。
3、体外培养:将去核卵细胞和供体细胞体外处理,创造一个适合供体细胞所需要的环境,用适当的培养液延长供体细胞和卵细胞的存活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动物克隆技术的成功率通常较低,并且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产生遗传缺陷和问题,导致动物寿命变短或生殖亦受到不可修复的损伤。
克隆技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克隆技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克隆技术已经走出了实验室,开始广泛应用到生产中。
尤其在动物生产方面,克隆技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从肉牛、肉羊到小猫小狗,克隆技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第一部分:什么是克隆技术?克隆技术(cloning technology)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将一种物种的基因组成分完全转移到另外一个体内,使得两个个体拥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
因此,克隆技术也被称为复制技术。
最早的克隆技术在植物学中已经应用得比较广泛。
比如,将一棵花卉的芽分裂成多个种苗,这就是植物克隆的一种表现。
而动物克隆技术,则更加复杂和高级。
第二部分:克隆技术在肉牛、肉羊产业中的应用克隆技术在肉牛、肉羊的养殖中,最大的应用就是提高优质畜种的繁殖能力。
传统的养殖方式,通常是将优质的畜种大量繁殖,再通过自然选择,筛选出最优秀的品种。
但这种方式极为耗时和费力,而且不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结果。
而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将优质畜种的优良基因直接复制到下一代。
比如,国内曾经成功繁殖出了多头肉牛“天麟号”,就是通过克隆技术复制出来的。
这种肉牛优质的遗传基因被复制到下一代,其肉质、产量等指标就更高,对于肉牛养殖业来说,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而在肉羊养殖中,克隆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功繁殖出了多只繁育公羊“铁定”,也是通过克隆技术复制出来的。
这种优良的繁殖公羊有很多优势,比如繁殖力强,遗传稳定性高等,可以有效地提高肉羊生产效率。
第三部分:克隆技术在宠物领域中的应用现在,宠物买卖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而克隆技术也被应用到了这个领域。
克隆技术可以复制出和自己心仪的宠物完全一样的小猫小狗,这对于宠物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好处。
但是,也有人担心这种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比如,克隆过来的小猫小狗可能会存在一些遗传缺陷,或者行为上也可能不像真正的宠物。
因此,人们对于克隆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争议。
动物克隆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动物克隆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概述:动物克隆技术是一种通过无性生殖方式复制动物个体的技术,近年来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对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模型的建立以及药物筛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动物克隆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一、疾病模型的建立动物克隆技术可以用来建立疾病模型,为人类疾病研究提供重要的工具。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获得具有相同基因组的动物个体,其中某些个体可以携带某种特定基因突变或缺失,使得它们能够表现出与人类疾病类似的症状。
这种疾病模型的建立,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疾病的治疗方法。
例如,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得到携带基因突变的转基因动物,从而模拟人类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白化病等。
这些动物模型能够提供疾病进程的更详细信息,有助于寻找治疗方法。
二、药物筛选与评价动物克隆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还可应用于药物筛选和评价。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获得大量具有相同基因组的动物个体,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这些克隆动物个体,进行广泛的药物筛选试验。
例如,科学家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克隆一种患有特定疾病的动物模型,然后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对病情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药物疗效评估,为药物研发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三、组织和器官移植动物克隆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组织和器官移植。
通过克隆技术,科学家可以克隆出与患者组织和器官相同的克隆动物,从而获得更好的移植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移植的供体短缺问题,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此外,动物克隆技术还可以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再生医学研究。
通过克隆技术,科学家可以克隆出患有特定疾病的动物模型,并在该模型上进行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试验,探索治疗方法。
四、基因编辑和基因修复动物克隆技术还可应用于基因编辑和基因修复。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获得具有相同基因组的动物个体,然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其进行基因修复。
动物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动物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原理动物克隆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复制动物的过程。
其原理主要基于细胞核移植和胚胎分裂两种方式。
细胞核移植细胞核移植是动物克隆技术的核心原理之一,也被称为体细胞核转移。
具体步骤如下:1.提取供体细胞:从捐体中提取一种成熟的体细胞,如皮肤细胞或肌肉细胞。
2.移除卵细胞核:获取一枚未受精的卵细胞,并通过微操作技术移除其细胞核。
3.植入供体细胞核: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到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
4.人工激活和培养:利用电脉冲或其他方法刺激细胞融合,并在体外培养,使其发育成为胚胎。
5.移植到孕体:将胚胎移植到宿主母体内,继续发育成为克隆动物。
胚胎分裂胚胎分裂是另一种常用的动物克隆技术原理。
该方法通过提取胚胎的细胞进行分裂和发育,从而得到多个与原始胚胎相同的克隆胚胎。
应用动物克隆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以下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农业生产1.肉类生产: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复制优质肉牛、猪和羊等畜禽品种,提高肉类的产量和质量。
2.乳制品生产:克隆技术可以用于培育高产乳牛,提高乳制品的生产效率。
3.动物抗病性: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复制具有抗病性的动物品种,减少疾病对畜禽养殖业的影响。
医学研究1.药物研发: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培育出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用于药物研发和测试。
2.疾病模型:克隆技术可以制作疾病模型动物,用于研究和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
3.器官移植:克隆技术可以用于人工培育动物器官,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
品种保护1.濒危物种保护: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复制濒危物种,保护物种的基因多样性和数量。
2.农作物保护:克隆技术可以用于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科学研究1.生殖研究:克隆技术可以用于探索动物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基本原理。
2.遗传研究:通过克隆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基因对动物特征的影响。
3.进化研究: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动物进化过程中的变异和适应。
以上是动物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的简要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动物克隆技术摘要: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莉的降生,打破了人们的一个传统观念,那就是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而动物体细胞则没有全能性。
克隆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本文全面综述了动物克隆技术及其原理,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展望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克隆技术,进程,现状,展望前言克隆动物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科学家们曾在这方面做过许多探索,直到近20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克隆技术日趋完善,使这一目标逐渐成为现实。
世界上首只由成年动物体细胞经无性繁殖方式获得的完整个体的哺乳动物——多利一经公开报道,立即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它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业已经历分化过程的体细胞仍然是可逆的,高等生物的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这样就使人的克隆在理论上成为可能,所以由多利带来了一场“克隆风暴”,并引起了一场有关于克隆动物的全球性讨论。
1克隆技术及其原理“克隆”(clone ),即无性繁殖系(asexual reproduction )。
无性繁殖的手段有多种,包括孤雌生殖、卵裂球的分离与培养、胚胎切割和细胞核移植等。
而产生克隆动物的方法则称之为动物克隆技术[1]。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中,对“克隆”的解释是:克隆又称无性繁殖细胞系和无性繁殖系,是一个细胞或个体以无性方式重复分裂或繁殖所产生的一群细胞或一群个体,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结构。
同整个生物界的进程一样,克隆技术也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它由单个细胞获得2个以上细胞、细胞群或生物体,发展到生物体内部的生物大分子的自我复制,在DNA复制酶的作用下,DNA分子可以复制生成两个一模一样的DNA分子。
所以,克隆技术从细胞到分子、从植物到动物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高等哺乳动物的克隆成功,标志着生命高科技水平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动物克隆技术是通过显微操作技术把细胞核(供体)移人去除遗传物质的成熟卵母细胞(受体)中,细胞核在移人的细胞质的支持下,发生发育程序重编(reprogramming ),形成重组胚,使得核质重组体与正常受精卵一样,经细胞分裂、分化、并在母体内发育成一个新的动物个体称为细胞核移植技术[2]。
在高等哺乳动物中,细胞核移植技术是生产克隆动物最为有效的克隆技术,因此,动物克隆技术实际上是指细胞核移植技术。
2 动物克隆的发展历史193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胚胎学家提出了动物克隆的最早设想。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动物克隆技术已实现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
据报道,动物克隆研究可分为3个主要发展阶段[3]。
2.1 胚胎细胞克隆阶段胚胎细胞克隆是指所用供核细胞为发育至不同阶段的胚胎细胞进行克隆的技术。
1952年,美国研究所的科学家将分化程度较高的囊胚细胞注入去核的卵中,得到重构胚卵裂并发育到蝌蚪,后证明经变态变成幼蛙,这是较早的成果之一。
但直到1983年,美国科学家利用核移植技术结合细胞融合方法获得了克隆小鼠才真正拉开了哺乳动物克隆的序幕。
此后,其他科学家也相继成功地克隆出小鼠、绵羊、牛、兔等2.2 同种体细胞克隆阶段在此阶段,所用供核细胞均属同物种的高度分化的体细胞。
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用成年羊高度分化的乳腺细胞进行了核移植获得了克隆羊“多莉”。
这是第一次用成年体细胞作为供核细胞,说明高度分化的成年动物的体细胞可在适当条件下发生逆转恢复全能性,是生物技术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是克隆技术的一个里程碑。
2.3 异种体细胞克隆阶段濒危物种数量日益减少,很难提供用于克隆的卵母细胞和代孕受体,促使科学家提出了异种克隆的设想:将一种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另一种动物的去核(遗传物质)卵母细胞中,来得以实现克隆的技术。
但此阶段技术还处在实验探究阶段,还没有完全成熟。
3 现状自克隆出现后,人类对克隆的研究逐渐加深。
一部分是面对家畜的生产的研究。
例如,凋亡对转基因克隆囊胚的影响。
细胞凋亡在着床前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胚胎凋亡检测能为获得高质量的体细胞克隆胚胎提供有益信息,进而有助于提高克隆效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对牛的转基因克隆和转基因再克隆囊胚进行了细胞凋亡检测,再克隆囊胚是利用转基因克隆牛的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后获得的第二代克隆胚胎.结果表明转基因克隆胚胎的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克隆胚胎的囊胚发育率,而转基因克隆囊胚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克隆胚胎的细胞凋亡指数.此外,转基因再克隆胚胎的囊胚发育率和胚胎细胞凋亡指数与非转基因克隆胚胎的囊胚发育率和胚胎细胞凋亡指数相比差异性不显著.结果表明早期的转基因克隆胚胎发育能力的减弱可能是由于供体细胞的基因转染和药物筛选过程导致的,而再克隆对其早期胚胎的发育能力没有负面影响。
【自然科学进展09年03期】以及,胚胎移植方法和受体母猪因素对克隆猪生产效率的影响。
【目的】建立高效的胚胎移植技术体系,以提高克隆猪的生产效率。
【方法】比较不同移植方法和不同受体母猪状况的胚胎移植分娩率和克隆猪的出生效率,利用体外发育能力相似的不同品种和发育阶段的克隆胚胎混合移植确定最佳的受体母猪发情同期时间。
【结果】克隆胚胎经由输卵管伞移植比输卵管打孔移植具有更高的移植分娩率和克隆猪效率(2.2%和0.4%,P<0.01),而胚胎移植后辅助人工授精会降低克隆效率(0.6%和2.2%,P<0.01)。
利用经产母猪作为移植受体比青年猪受体具有更高的克隆效率(3.0%和0.8%,P<0.01)和平均窝产仔数((5.5±0.7)头和(2.7±0.3)头,P<0.05)。
受体母猪发情时间比胚胎激活时间晚12—36 h组的克隆效率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晚0 h和早12—24 h组的克隆效率(2.0%、0.5%和0%)。
最佳的受体母猪发情时间为晚于克隆胚胎激活后24 h,克隆效率达3.0%。
【结论】选择自然发情时间晚于克隆胚激活后24 h的经产母猪为受体,通过输卵管伞端移植胚胎,能够获得较高的克隆效率,是猪克隆胚胎移植的较理想方法【中国农业科学12年15期】还有对克隆本身的研究。
例如,基于软件多版本演化提取克隆谱系。
针对单个版本克隆检测结果不足以体现克隆特征这一问题,从软件多版本中自动提取克隆谱系,获得克隆在软件演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模式和特征。
首先基于克隆代码Token表示及其所在文件名称、函数名称等位置属性,准确映射软件历时演化版本间的克隆代码,进而识别克隆演化模式;然后匹配克隆类ID号,合并所有相邻版本间的映射结果及演化模式信息,得到克隆谱系。
同时开发了相应的克隆谱系自动提取工具FCG对6款开源软件进行了测试,发现当前版本中克隆代码平均生命周期占所研究版本总数的70%以上,且大部分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大部分克隆能被较好地维护,但也存在少量不稳定的克隆可能导致软件缺陷,需要修改或重构。
实验结果表明FCG可高效提取克隆谱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克隆及有针对性地管理克隆。
【计算机应用15年第4期】还有,量子点分子探针双标记技术研究癌细胞克隆生长行为。
目的研究癌细胞的克隆生长行为,分析癌细胞的增殖特点。
方法以乳腺癌MCF-7细胞、结肠癌SW480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胞克隆的形态学特点研究。
用量子点分子探针双色标记技术,以绿色量子点标记癌细胞胞质,黄、红色量子点标记癌细胞胞核Ki67,观察癌细胞克隆的形成速度,克隆内细胞形态、离散趋势、Ki67表达分布情况。
结果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可见,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6天形成克隆,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8天形成克隆,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12天形成克隆。
三种细胞均具有明显异型性特点;核质比大,易见病理性核分裂相;克隆周边细胞形成较多突触。
部分克隆中,边缘细胞与克隆分离或呈分离趋势。
量子点探针技术检测可见,大部分Ki67强阳性细胞分布于克隆周边或集中于一侧。
结论Ki67广泛表达于MCF-7、SW480和SGC7901三种癌细胞,且在癌细胞克隆周边表达更强或集中于一侧,癌细胞克隆呈现明显的不对称生长行为。
【肿瘤防治研究15年02】同时还有因为克隆,人类所面临的伦理道德危机。
克隆人立法的宪法规制。
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克隆技术迅猛发展,克隆人问题的现实性日益彰显。
我国秉持禁止生殖性克隆、支持治疗性克隆的指导思想,出台了相关规章禁止克隆人。
然而,目前我国克隆人的相关立法有违背宪法上的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之嫌,存在着合宪性问题。
建议全国人大根据法律保留和比例原则制定专门的《克隆技术管理法》,明确界定克隆人的相关概念,禁止任何人从事生殖性克隆,并明确规定监管机关的监管职责以及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将生殖性克隆入罪、明确立法的落日条款,以消解当前克隆人立法的合宪性问题,实现克隆人立法的宪法规制。
【北方法学13年03期】4 展望与应用前景动物克隆技术是生命科学不断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克隆技术的发展又为生命科学增添了许多内容,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动物克隆研究是要重点解决克隆中的难题,寻找切人点,推动相应基础科研工作。
克隆技术与不同领域的交叉是克隆技术的新增长点。
4.1 促进畜牧业发展克隆技术发展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是畜牧业。
畜牧业的效率主要来自动物个体生产性能和群体的繁殖性能,而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又由它们的遗传特性决定。
具有优良基因的动物有较好的生产性能。
如何能让这些优秀个体的遗传基因尽可能多地遗传给后代,这是畜牧育种工作者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4.2 拯救濒危物种克隆技术可用于拯救濒危动物,尤其对那些处于灭绝边缘的濒危动物而言,这将是其种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希望,如新西兰仅存的一头珍稀牛的克隆成功,说明异种克隆并非不可能,显示了异种克隆技术对拯救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4.3 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克隆技术与转基因动物结合,可产生转基因动物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体细胞克隆技术可使动物即将成为药物工厂。
利用转基因启动子的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和促进某种药物蛋白质生成的基因在乳腺组织中表达,那么乳质中就含有这种蛋白质的药物。
动物每天正常泌乳,这个动物就成了一个“动物制药工厂”。
如果把生物反应器已经成功的动物进行动物克隆,那就又能克隆出一个“制药工厂”。
因此,克隆技术在生物制药方面将大有可为。
4.4 发展治疗性克隆克隆技术与胚胎干细胞技术结合,发展治疗性克隆。
这将使当前医学中疑难病症的治疗发生突破性进展。
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多能性的细胞,它能无限制地增殖,并能分化成有机体的所有细胞,因此它可用来修补组织和器官。
人类的疾病是由于细胞受损和死亡而引起细胞功能的消失,例如帕金森氏病、皮肤烧伤、心肌梗死、糖尿病、肾衰竭、脑外伤、白血病及各种血液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