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重症监护》PPT课件ppt课件

46icu的分级监测分级分级适用指标适用指标监测内容监测内容监测项目监测项目一级监测一级监测生命体征平稳生命体征平稳已脱离危险的已脱离危险的恢复期和大手恢复期和大手术病人术病人常规监测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呼吸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液体温尿量液体出入量体出入量二级监测二级监测具备一个脏器具备一个脏器衰竭的指征衰竭的指征需进行受损脏需进行受损脏器支持治疗者器支持治疗者增加常规监测增加常规监测频度受损脏频度受损脏器功能监测器功能监测血流动力学呼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肝肾吸功能肝肾脑功能等监测脑功能等监测三级监测三级监测两个以上脏器两个以上脏器衰竭的病人衰竭的病人病情重病病情重病全面监测常全面监测常规监测受损规监测受损脏器功能监测脏器功能监测其它脏器功能其它脏器功能监测监测二级监测的内容二级监测的内容另外需每日测体另外需每日测体重计算热氮重计算热氮平衡动态观察平衡动态观察病情病情19
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19:46
谢谢!
19:46
使用说明:
• 在播放幻灯片前,将“宏”的“安全性” 设置为“低”时,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 随时用鼠标点击右上角的数字,即可显示 当前的时间。
19:46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19:46
19:46
ICU病人的监护
概述
ICU收治对象 ICU的收治程序
接诊 监护选择 转出ICU
19:46
ICU的分级监测
分级 一级监测 适用指标 监测内容
生命体征平稳, 常规监测 已脱离危险的 恢复期和大手 术病人
具备一个脏器 衰竭的指征, 需进行受损脏 器支持治疗者 两个以上脏器 衰竭的病人 (病情重、病 死率高) 增加常规监测 频度、受损脏 器功能监测
常用重症监护技术
19:46
谢谢!
19:46
使用说明:
• 在播放幻灯片前,将“宏”的“安全性” 设置为“低”时,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 随时用鼠标点击右上角的数字,即可显示 当前的时间。
19:46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19:46
19:46
ICU病人的监护
概述
ICU收治对象 ICU的收治程序
接诊 监护选择 转出ICU
19:46
ICU的分级监测
分级 一级监测 适用指标 监测内容
生命体征平稳, 常规监测 已脱离危险的 恢复期和大手 术病人
具备一个脏器 衰竭的指征, 需进行受损脏 器支持治疗者 两个以上脏器 衰竭的病人 (病情重、病 死率高) 增加常规监测 频度、受损脏 器功能监测
ICU重症监护教学课件ppt

隔离措施
对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设立单独的隔离病房,对
探视家属进行隔离和防护,防止病菌的传播。
03
加强空气流通
icu病房应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采用空气净化等措施,减少空气中的
细菌和病毒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的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
专业培训
对icu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紧急救治能 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
紧急演练
定期进行紧急演练,使医护人员熟悉各种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护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加强 团队协作和沟通,确保icu工作的顺利进行。
06
icu重症监护的教学意义和实践
重症监护教学的意义
提升医疗质量
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重症监护教学,提高医疗人员的 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
其他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其他设备包括输液泵、微量泵、血滤机 、除颤仪等多种设备。
除颤仪用于电复律,使心脏恢复正常节 律。
血滤机用于滤过患者血液中的废物和多 余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输液泵用于控制输液速度和量,保证药 物准确输入患者体内。
微量泵用于持续泵入小量药物,可控制 药物用量和速度。
04
实施治疗
按照制定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 、血液净化等。
监测病情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出院流程
病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认 其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可以
离开ICU病房。
出院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宣教, 包括注意事项、后续治疗计划
ICU护士讲课PPT课件

ICU护士讲课PPT课件
刀客特万
目录
01. 课件内容 02. 课件设计 03. 课件演示
课件内容
基本概念与定义
ICU:重症监护病房,为危重病人提供24小 时密切监测和治疗
护士:在医疗领域中,负责照顾病人、执行 医嘱、协助医生进行诊疗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讲课:向听众传授知识、技能或信息的过程
PPT课件: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教 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课,提高教学效果
在右侧编辑区输 入内容
问题:患者出现 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
在右侧编辑区输 入内容
课件设计
色彩搭配与布局
色彩搭配:使用柔 和、温馨的颜色, 如浅蓝、浅绿、浅 粉等,避免使用过 于鲜艳或刺眼的颜 色。
布局:采用简洁、 清晰的布局,避免 过于复杂或拥挤的 布局,确保内容易 于阅读和理解。
字体选择:使用易 读性高的字体,如 宋体、黑体等,避 免使用过于花哨或 难以辨认的字体。
01
字体,如宋体、黑体等 字号选择:标题字号建议使用24-
02
36磅,正文字号建议使用18-24磅 颜色选择:建议使用对比度较高的
03
颜色,如黑色、深蓝色等 04 行距选择:建议使用1
课件演示
演讲技巧与表达
01
保持自信:保持自信,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
02
语速适中:语速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
03
肢体语言: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护理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病情:了 解患者病情、生命 体征、意识状态等
实施护理操作:根 据患者病情和护理 计划,进行相应的 护理操作,如输液、 吸氧、吸痰等
记录护理过程:详 细记录护理操作过 程,包括时间、操 作内容、患者反应 等
刀客特万
目录
01. 课件内容 02. 课件设计 03. 课件演示
课件内容
基本概念与定义
ICU:重症监护病房,为危重病人提供24小 时密切监测和治疗
护士:在医疗领域中,负责照顾病人、执行 医嘱、协助医生进行诊疗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讲课:向听众传授知识、技能或信息的过程
PPT课件: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教 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课,提高教学效果
在右侧编辑区输 入内容
问题:患者出现 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
在右侧编辑区输 入内容
课件设计
色彩搭配与布局
色彩搭配:使用柔 和、温馨的颜色, 如浅蓝、浅绿、浅 粉等,避免使用过 于鲜艳或刺眼的颜 色。
布局:采用简洁、 清晰的布局,避免 过于复杂或拥挤的 布局,确保内容易 于阅读和理解。
字体选择:使用易 读性高的字体,如 宋体、黑体等,避 免使用过于花哨或 难以辨认的字体。
01
字体,如宋体、黑体等 字号选择:标题字号建议使用24-
02
36磅,正文字号建议使用18-24磅 颜色选择:建议使用对比度较高的
03
颜色,如黑色、深蓝色等 04 行距选择:建议使用1
课件演示
演讲技巧与表达
01
保持自信:保持自信,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
02
语速适中:语速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
03
肢体语言: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护理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病情:了 解患者病情、生命 体征、意识状态等
实施护理操作:根 据患者病情和护理 计划,进行相应的 护理操作,如输液、 吸氧、吸痰等
记录护理过程:详 细记录护理操作过 程,包括时间、操 作内容、患者反应 等
ICU监护PPT课件

3、保证管路通畅,补液完成后用肝素生理 盐水5-8ml正压封管(每毫升生理盐水含10100μ肝素)。每天测cVP前检查回血,用生 理盐水冲管。
4、 监测体温变化,注意有无菌血症,必要时 请示医生拔管,并作细菌培养。
深静脉穿刺护理要点
5、观察有无穿刺并发症,如气胸、空气 栓塞、血胸、出血或血肿、血栓形成等。
号被转换电信号,显示屏报告血压和脉 率,同时显示脉搏搏动波形。 连续、动态、精确,抽取血标本 缺点:有创、技术及设备高 影响因素:测量方法、连接方式、连接 部位、患肢血液循环、零点定位
ABP监测要点
连接管道和测压方法正确,更换体位重新校 零点
保持管道的通畅,定时用肝素生理勖水进行 少量冲
B、体温
1、方法:体表温度、深部温度(中心温度) 2、体表温度与深部温度的意义
体表温度:间接提示心排血量及全身血 液灌流状态
深部温度:判断末梢循环是否改善,休 克是否纠正,及时发现术后感染性发热,
为 人工冬眠提供持续体温监测手段。
中心温度
测量部位:直肠温度,食道温度,鼻咽温 度,耳膜温度
直肠温度—6-10cm,反应腹腔脏器温度 食道温度—探头置于食道下段,反映心脏
3、应用高新技术的治疗手段,能对重要器 官功能进行长时间的有效支持,为治疗原 发病赢得时间。
四、接诊要求
ICU主要是处理生命危急但有 可能挽救的患者,他们病情危重、复杂、多 变,各种监测、治疗频繁,着往往使意识清 楚或正在恢复意识的患者感到紧张不安。因 此,在患者进入监护室时向其进行新环境的 解释是十分必要的,这也为取得患者合作, 尽量少用镇静剂打下基础。同时,为了使工 作有序进行明确接诊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况 及转入目的,并做好相应的准备。转入时, 一般由原科医生、护士及家属陪同。患者
4、 监测体温变化,注意有无菌血症,必要时 请示医生拔管,并作细菌培养。
深静脉穿刺护理要点
5、观察有无穿刺并发症,如气胸、空气 栓塞、血胸、出血或血肿、血栓形成等。
号被转换电信号,显示屏报告血压和脉 率,同时显示脉搏搏动波形。 连续、动态、精确,抽取血标本 缺点:有创、技术及设备高 影响因素:测量方法、连接方式、连接 部位、患肢血液循环、零点定位
ABP监测要点
连接管道和测压方法正确,更换体位重新校 零点
保持管道的通畅,定时用肝素生理勖水进行 少量冲
B、体温
1、方法:体表温度、深部温度(中心温度) 2、体表温度与深部温度的意义
体表温度:间接提示心排血量及全身血 液灌流状态
深部温度:判断末梢循环是否改善,休 克是否纠正,及时发现术后感染性发热,
为 人工冬眠提供持续体温监测手段。
中心温度
测量部位:直肠温度,食道温度,鼻咽温 度,耳膜温度
直肠温度—6-10cm,反应腹腔脏器温度 食道温度—探头置于食道下段,反映心脏
3、应用高新技术的治疗手段,能对重要器 官功能进行长时间的有效支持,为治疗原 发病赢得时间。
四、接诊要求
ICU主要是处理生命危急但有 可能挽救的患者,他们病情危重、复杂、多 变,各种监测、治疗频繁,着往往使意识清 楚或正在恢复意识的患者感到紧张不安。因 此,在患者进入监护室时向其进行新环境的 解释是十分必要的,这也为取得患者合作, 尽量少用镇静剂打下基础。同时,为了使工 作有序进行明确接诊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况 及转入目的,并做好相应的准备。转入时, 一般由原科医生、护士及家属陪同。患者
重症监护技术ppt课件

(1)每分钟通气量(V或VE): 正常成年人:男性 6.6L/min 女性 4.2L/min
(2)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 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到达肺泡进行气体 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VA的正常值为70ml/s VA=(潮气量-生理死腔量)×每分钟呼吸频率 VA=(VT-VD)·RR。
33
34
(三)气道阻力检测 (四)脉搏血样饱和度(SpO2)检测
正常值96%~100%,间接了解组织氧供情况
(五)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35
(六)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 1.血液酸碱值(pH)
(1)正常值:动脉血pH7.35~7.45 [H+]:35~45mmol/L (2)临床意义 失代偿?酸中毒?碱中毒? 人体能耐受的最低pH为6.9 最高位7.7
30
(二) 呼吸功能测定
1.肺容量检测
• (1)潮气量(VT) 正常成人5~7ml/kg • 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 • 増大见于中枢神经性疾病、酸血症所致的过度通气。 • 减少见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梗塞、肺淤血。 • (2)肺活量(VC) • 正常肺活量为 30-80ml/kg。 • 小于15 ml/kg用呼吸机指征。 • 大于15 ml/kg为撤掉呼吸机的指标之一
书,医生要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 • 7、病人的转出
22
护理评估
• 意识 瞳孔 对光反射 肢体活动及感觉(glas) • 生命体征 • 呼吸状态 血气分析 • 各种管道 • 病种 • 血糖 电解质 肾功能
23
(三)治疗原则
ICU的治疗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 1、黄金时段的救治:即在创伤或危重病 发作时立即着手救治,如心脏骤停发生 之时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立即给外伤患 者伤口包扎止血、固定、休克复苏。
(2)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 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到达肺泡进行气体 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VA的正常值为70ml/s VA=(潮气量-生理死腔量)×每分钟呼吸频率 VA=(VT-VD)·RR。
33
34
(三)气道阻力检测 (四)脉搏血样饱和度(SpO2)检测
正常值96%~100%,间接了解组织氧供情况
(五)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35
(六)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 1.血液酸碱值(pH)
(1)正常值:动脉血pH7.35~7.45 [H+]:35~45mmol/L (2)临床意义 失代偿?酸中毒?碱中毒? 人体能耐受的最低pH为6.9 最高位7.7
30
(二) 呼吸功能测定
1.肺容量检测
• (1)潮气量(VT) 正常成人5~7ml/kg • 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 • 増大见于中枢神经性疾病、酸血症所致的过度通气。 • 减少见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梗塞、肺淤血。 • (2)肺活量(VC) • 正常肺活量为 30-80ml/kg。 • 小于15 ml/kg用呼吸机指征。 • 大于15 ml/kg为撤掉呼吸机的指标之一
书,医生要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 • 7、病人的转出
22
护理评估
• 意识 瞳孔 对光反射 肢体活动及感觉(glas) • 生命体征 • 呼吸状态 血气分析 • 各种管道 • 病种 • 血糖 电解质 肾功能
23
(三)治疗原则
ICU的治疗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 1、黄金时段的救治:即在创伤或危重病 发作时立即着手救治,如心脏骤停发生 之时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立即给外伤患 者伤口包扎止血、固定、休克复苏。
ICU简介PPT课件全文

2024/8/30
16
重症医学的研究内容
❖ ICU特色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 能够开展各种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方式的监测方法
2024/8/30
17
重症医学的研究内容
❖ ICU特色技术——纤维支气管镜
• 纤支镜引导下困难气道建立 •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 •等等………
2024/8/30
31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 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重 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 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
• 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要脏器 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识、ICU相关的 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
重症
ICU 病房
手术室
(重大手术、严重创伤等)
• 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 展,卫生部2009年2月23日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 管理指南(试行)》。
2024/8/30
38
ICU建设基本要求
• 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 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二级学科 ,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 接领导。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
2024/8/30
3
重症医学发展史
• 1863年,南丁格尔就曾撰文提到专门为术后病人设置 “小房间”,这便是ICU的雏形。
• 1952年以后,若干重大事件促进“术后恢复室”向更高 层次发展。
• 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作为一个独立的学 术团体宣告成立。
这表明,重症医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以及ICU作为重 症医学主要的实践场所已经成熟,并取得了巩固的学术地 位。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课件

设备维护与校准
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及时处理设 备故障和问题。
急救药品与设备
确保急救药品和设备的及 时供应,定期检查其储备 情况和使用状态,保证急 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患者与家属的管理
患者护理
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关 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需求 ,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
心理支持
为患者家属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应对紧张和担忧,提供必 要的情感支持。
关怀与陪伴
鼓励家属在规定时间内探视患者,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促进患者康复。
THANKS
家属沟通
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沟通 ,及时告知病情和治疗情 况,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 持。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和积 极配合治疗。
05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的未来 发展与挑战
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自动化监测设备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监测设备在重症监测治疗病房的 应用将更加广泛,能够实时、连续地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 ,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执行医嘱
心理护理
护士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 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保 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护士需准确、及时地执行医生的医嘱 ,包括给药、输液、采血等操作。
其他医护人员职责
影像学检查与检验
放射科医师和实验室技师负责患 者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
为医生提供必要的诊断依据。
营养与康复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PPT 课件
目录
•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概述 •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的工作流程 •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的医护人员职责
目录
重症监护PPT课件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 • 反常呼吸:反常呼吸时,纵隔随呼吸摆动,称"纵隔摆动"
呼吸系统监测
• 通气功能监测指标
➢ 潮气量 VT 8~10ml/kg
➢ 分钟通气量 MT 成人:4.5L(女),6.0L(男);新生儿:200-400 ml/kg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4.67~6.0kPa >6.67kPa <4.67kPa
中心静脉压(CVP)
循环系统监测-心率
心电监护 • 电极的连接方法
胸导:RA(白) LA(黑) RL(红)
• 心电监护的内容
心率改变 节律改变 心率、节律变化的趋势
循环系统监测-心率
• 心电监测的临床意义
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 及时发现心肌缺血 监测电解质改变 观察起搏器的功能
循环系统监测-心率
神经系统监测
• 脑功能监测
➢ 监测内容 颅内压 脑电图 脑血流图
神经系统监测
• 颅内压监测
➢ 适应症
进行性颅内压升高的病人 颅脑手术后病人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
➢ 方法
脑室内测压、腰部蛛网膜下腔测压、 硬膜外测压、纤维光导颅内压监测
泌尿系统监测
• 肾功能监测
尿量
成人:正常1500ml/d,昼夜比为3~4:1, 夜尿量<750ml
正常值 5~12cmH2O
• 临床意义
<5 cmH2O 右心充盈不足、周围血管扩张、有效血容量不足 >12 cmH2O 容量过多或心功能不全
循环系统监测-中心静脉压
• 注意事项
1.判断导管插入位置是否正确 2.将玻璃管零点置于第四肋间,右心房水平 3.确保静脉导管和测压管道系统内无凝血、空气,
管道无扭曲等 4.加强管理,严格无菌操作
呼吸系统监测
• 通气功能监测指标
➢ 潮气量 VT 8~10ml/kg
➢ 分钟通气量 MT 成人:4.5L(女),6.0L(男);新生儿:200-400 ml/kg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4.67~6.0kPa >6.67kPa <4.67kPa
中心静脉压(CVP)
循环系统监测-心率
心电监护 • 电极的连接方法
胸导:RA(白) LA(黑) RL(红)
• 心电监护的内容
心率改变 节律改变 心率、节律变化的趋势
循环系统监测-心率
• 心电监测的临床意义
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 及时发现心肌缺血 监测电解质改变 观察起搏器的功能
循环系统监测-心率
神经系统监测
• 脑功能监测
➢ 监测内容 颅内压 脑电图 脑血流图
神经系统监测
• 颅内压监测
➢ 适应症
进行性颅内压升高的病人 颅脑手术后病人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
➢ 方法
脑室内测压、腰部蛛网膜下腔测压、 硬膜外测压、纤维光导颅内压监测
泌尿系统监测
• 肾功能监测
尿量
成人:正常1500ml/d,昼夜比为3~4:1, 夜尿量<750ml
正常值 5~12cmH2O
• 临床意义
<5 cmH2O 右心充盈不足、周围血管扩张、有效血容量不足 >12 cmH2O 容量过多或心功能不全
循环系统监测-中心静脉压
• 注意事项
1.判断导管插入位置是否正确 2.将玻璃管零点置于第四肋间,右心房水平 3.确保静脉导管和测压管道系统内无凝血、空气,
管道无扭曲等 4.加强管理,严格无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6年美国巴尔地摩城市医院建立具有现代规范的综 合ICU 1962年美国巴施尼医院建立CCU病房 心梗的死亡率39%下降至19% 1963年美国首先开设了危重病医学培训课程 1970年美国设立了危重病医学会 1983年内、外、儿、麻4个科室正式成立了危重病专业
我国的ICU起步较晚,开始于80年代初期,但发 展很快。 1982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成立了加强医疗科, 从此将危重病监护的概念引入中国的医学的发展 中。 目前国内三甲医院均设有重症医学科,大部分的 二级医院也已经设置等级较底的ICU病房。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的 建制与管理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 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病房是收治内科、外科等各科病人 中患有呼吸、循环、代谢及其他全身功 能衰竭的病人,并对他们集中进行强有 力的呼吸、循环、代谢及其他功能的全 身管理。
ICU发展过程
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是ICU基本概念之一,追 述带南丁格尔时代,与术后病室的建立有密切关 系。
ICU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三)除掌握重症监护学得概论、重症监护的 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 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 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 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重症监护学概论
(一)重症监护学的概念、工作范围、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二)重症监护领域护士的专业素质、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 (三)重症患者心肺脑复苏的基本知识、基本程序和技术要 点; (四)循证医学在重症监护学中的应用。
ICU质量管理
ICU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 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 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指定专(兼) 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ICU管理制度
一、各级护理人员职责 二、各班次工作流程 三、设备使用流程和各类危机处理流程 四、护理人员准入制度 五、分级护理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消毒隔离制度
(一)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危险因素; (二)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四)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五)耐药菌及其他特殊病原体感染患者的隔离与护理; (六)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一)疼痛的概念、分类及对患者的影响; (二)危重症患者疼痛与意识状况的评估; (三)危重症患者镇痛与镇静的管理。
八、护理技术准入制度 九、仪器设备使用保养制度 十、病人转入转出流程与制度 十一、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十二、特殊检查和护理操作告知制度 十三、探视管理制度 十四、突发应急事件应急预案
十五、治疗处置室管理制度 十六、药疗室管理制度 十七、监护室感染管理制度 十八、抢救制度 十九、药品管理制度 二十、物品管理制度 二十一、贵重物品管理制度
主任、护士长任职资格 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 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管理。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 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 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ICU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一、医师 (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 合格。 (二)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 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 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掌握复苏和 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病人在ICU监护治疗期间,除了对生理需 求外,更有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 自尊自我实现的需求
怎样把人文关怀融入在ICU工作中,消除 护患矛盾?
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质责
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并不是缓解护理矛盾的唯一方 法,但是也是重要的环节。
人文素质:由知识、能力、观念、感情、意志等各种 因素综合形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是人整体素质的 一个重要方面。
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一)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三)神经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四)泌尿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五)消化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六)新生儿重症监护; (七)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 (八)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 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 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重 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ICU人员要求
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 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 护人员。 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 床位数之比应为2.5-3:1以上; 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 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就会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 验,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在工作中及时了解不同病 人的需要和病人的不同阶段的需求,调动自己各方面 的知识和技能给予病人满足。
只有对病人和生命有爱心,只要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护理工作中缓解护患矛 盾,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陶冶健康的职业情感
ICU基本设备
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 每个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 供应。 ICU应有备用的不间断 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
ICU基本设备
应配备适合的病床:护栏、自动升降、 半卧位多功能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ICU基本设备
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 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 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 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
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 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 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ICU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 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 (血库)等。
ICU基本设备
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 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 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 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 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 个以上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
ICU护理文件书写
体温单:生命体征监护的病人,一小时记录 一次生命体征。体温单的每个时间段都应该 绘制记录。
重症护理记录单:护士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 对病情危重、需要监护的患者在ICU监护治疗 期间的客观记录。根据专科特点书写。 危重患者要随时记录,要求及时准确,时间 具体到时、分。简化书写,用代码。
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 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 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 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 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 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ICU的分类
ICU 综合性ICU和ICU专科。
ICU专科主要包括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肾病重症监护病 房(U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产 科重症监护病房(OICU)、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PICU)、麻醉重症监护病房(AICU)、移植重 症监护病房(TICU)等。
ICU科室设置原则与要求 三级综合医院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 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 应该适度扩大规模。 ICU每天至少应保留1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维护病人的人格和尊严,不歧视任何病人 护士要尊重病人的文化、信仰及生活习惯 后,才能对病人进行人性化、个性化、阶 段化地服务。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爱心、同情心、责任心 与患者的沟通要注意语调、表情、态度,本着 诚信、尊重、同情心与病人交谈。 例如:亲切地与刚从麻醉中苏醒的病人交流, 告诉他“你的手术已经做完了、你现在监护室, 我是您的护士,你现在还插着管用呼吸机帮助 你呼吸,身上还有几根导管,你千万别动,一 会就会好的”,让别人一醒过来就看到一张亲 切、安详、温暖、信任的笑脸。
ICU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三)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 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 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 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 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 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ICU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二、护士 (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 合格。 (二)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 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 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 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 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 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 抢救配合技术等。
ICU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
具备发现问题、迅速分析判断、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能够准确的、持续的、系统的评估病人健康状况的能力 掌握和运用ICU的设置与管理能力 掌握与病人家属沟通的能力 掌握培训和教育的能力
ICU病人更需要人文关怀
ICU的医疗纠纷牵扯护理最多的是服务态度。
由于监护室的环境、医护人员紧张的忙碌、病 人的抢救、各种管道、监护导线的束缚、光线、 噪音、病人自理能力的缺失、隐私的暴露,无 亲属陪伴缺乏语言沟通,都给病人造成很大的 压力,易诱发不良情绪。
ICU基本设备
三级综合医院的ICU原则上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 吸机。 二级综合医院的ICU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 数量的呼吸机。 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 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 应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ICU基本设备
每床均应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泵,其中微 量注射泵原则上每床2台以上。另配备一 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ICU基本设备
其他必配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 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 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 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 气管镜、升降温设备等。 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 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
我国的ICU起步较晚,开始于80年代初期,但发 展很快。 1982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成立了加强医疗科, 从此将危重病监护的概念引入中国的医学的发展 中。 目前国内三甲医院均设有重症医学科,大部分的 二级医院也已经设置等级较底的ICU病房。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的 建制与管理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 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病房是收治内科、外科等各科病人 中患有呼吸、循环、代谢及其他全身功 能衰竭的病人,并对他们集中进行强有 力的呼吸、循环、代谢及其他功能的全 身管理。
ICU发展过程
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是ICU基本概念之一,追 述带南丁格尔时代,与术后病室的建立有密切关 系。
ICU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三)除掌握重症监护学得概论、重症监护的 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 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 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 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重症监护学概论
(一)重症监护学的概念、工作范围、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二)重症监护领域护士的专业素质、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 (三)重症患者心肺脑复苏的基本知识、基本程序和技术要 点; (四)循证医学在重症监护学中的应用。
ICU质量管理
ICU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 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 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指定专(兼) 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ICU管理制度
一、各级护理人员职责 二、各班次工作流程 三、设备使用流程和各类危机处理流程 四、护理人员准入制度 五、分级护理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消毒隔离制度
(一)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危险因素; (二)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四)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五)耐药菌及其他特殊病原体感染患者的隔离与护理; (六)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一)疼痛的概念、分类及对患者的影响; (二)危重症患者疼痛与意识状况的评估; (三)危重症患者镇痛与镇静的管理。
八、护理技术准入制度 九、仪器设备使用保养制度 十、病人转入转出流程与制度 十一、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十二、特殊检查和护理操作告知制度 十三、探视管理制度 十四、突发应急事件应急预案
十五、治疗处置室管理制度 十六、药疗室管理制度 十七、监护室感染管理制度 十八、抢救制度 十九、药品管理制度 二十、物品管理制度 二十一、贵重物品管理制度
主任、护士长任职资格 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 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管理。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 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 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ICU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一、医师 (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 合格。 (二)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 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 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掌握复苏和 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病人在ICU监护治疗期间,除了对生理需 求外,更有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 自尊自我实现的需求
怎样把人文关怀融入在ICU工作中,消除 护患矛盾?
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质责
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并不是缓解护理矛盾的唯一方 法,但是也是重要的环节。
人文素质:由知识、能力、观念、感情、意志等各种 因素综合形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是人整体素质的 一个重要方面。
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一)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三)神经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四)泌尿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五)消化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六)新生儿重症监护; (七)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 (八)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 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 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重 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ICU人员要求
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 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 护人员。 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 床位数之比应为2.5-3:1以上; 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 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就会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 验,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在工作中及时了解不同病 人的需要和病人的不同阶段的需求,调动自己各方面 的知识和技能给予病人满足。
只有对病人和生命有爱心,只要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护理工作中缓解护患矛 盾,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陶冶健康的职业情感
ICU基本设备
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 每个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 供应。 ICU应有备用的不间断 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
ICU基本设备
应配备适合的病床:护栏、自动升降、 半卧位多功能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ICU基本设备
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 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 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 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
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 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 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ICU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 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 (血库)等。
ICU基本设备
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 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 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 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 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 个以上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
ICU护理文件书写
体温单:生命体征监护的病人,一小时记录 一次生命体征。体温单的每个时间段都应该 绘制记录。
重症护理记录单:护士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 对病情危重、需要监护的患者在ICU监护治疗 期间的客观记录。根据专科特点书写。 危重患者要随时记录,要求及时准确,时间 具体到时、分。简化书写,用代码。
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 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 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 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 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 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ICU的分类
ICU 综合性ICU和ICU专科。
ICU专科主要包括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肾病重症监护病 房(U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产 科重症监护病房(OICU)、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PICU)、麻醉重症监护病房(AICU)、移植重 症监护病房(TICU)等。
ICU科室设置原则与要求 三级综合医院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 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 应该适度扩大规模。 ICU每天至少应保留1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维护病人的人格和尊严,不歧视任何病人 护士要尊重病人的文化、信仰及生活习惯 后,才能对病人进行人性化、个性化、阶 段化地服务。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爱心、同情心、责任心 与患者的沟通要注意语调、表情、态度,本着 诚信、尊重、同情心与病人交谈。 例如:亲切地与刚从麻醉中苏醒的病人交流, 告诉他“你的手术已经做完了、你现在监护室, 我是您的护士,你现在还插着管用呼吸机帮助 你呼吸,身上还有几根导管,你千万别动,一 会就会好的”,让别人一醒过来就看到一张亲 切、安详、温暖、信任的笑脸。
ICU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三)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 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 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 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 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 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ICU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二、护士 (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 合格。 (二)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 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 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 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 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 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 抢救配合技术等。
ICU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
具备发现问题、迅速分析判断、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能够准确的、持续的、系统的评估病人健康状况的能力 掌握和运用ICU的设置与管理能力 掌握与病人家属沟通的能力 掌握培训和教育的能力
ICU病人更需要人文关怀
ICU的医疗纠纷牵扯护理最多的是服务态度。
由于监护室的环境、医护人员紧张的忙碌、病 人的抢救、各种管道、监护导线的束缚、光线、 噪音、病人自理能力的缺失、隐私的暴露,无 亲属陪伴缺乏语言沟通,都给病人造成很大的 压力,易诱发不良情绪。
ICU基本设备
三级综合医院的ICU原则上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 吸机。 二级综合医院的ICU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 数量的呼吸机。 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 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 应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ICU基本设备
每床均应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泵,其中微 量注射泵原则上每床2台以上。另配备一 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ICU基本设备
其他必配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 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 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 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 气管镜、升降温设备等。 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 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