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共72页

合集下载

中国翻译名家

中国翻译名家

本帖最后由清风12 于2011-10-26 13:54 编辑周作人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

有多种译作,多为与其兄鲁迅合译之作。

陈望道浙江省义乌人。

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

译著有《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1920年8月),《马克思底唯物史观》(日本河上肇的《近世经济思想史论》部分内容,1920),日本岛村抱月著的《文艺上的自然主义》、《苏俄十年间文学理论研究》(日本岗泽秀虎著)等。

胡适胡适(1891.12.17—1962.2.24),原名胡洪,字适之,汉族,安徽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中国现代哲学家、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

郭沫若译著有:《菌梦湖》(小说)德国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泰尔;《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歌德著、1922,泰东;《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论文)日本河上肇著,1924,商务;《雪莱诗选》(诗集)英国雪莱著,1926,泰东;《浮士德》(诗)德国歌德著,1928,创造社;《沫若译诗集》印度枷里达若著,1928,创造社;《石炭王》(小说)美国辛克莱著,1928,上海乐群书店;《政治经济学批判》(理沦)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21,神州;《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俄国列.托尔斯泰著,1935,光明书局;《艺术的真实》(理论)德国卡尔.马克思著。

林语堂我国最优秀的双语作家之一。

有十一部中文著作,四十部英文著作和九部翻译作品,数百篇散文小品。

朱光潜中国现当代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美学家。

译著有哈拉普的《艺术的社会根源》、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和《歌德谈话录》等。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佛经中有大量的“秘密”,如 “咒语”等。“陀罗尼”在梵 语中的意思就是“咒语”,汉 译为“秘密语”、“真言”或 “神妙章句简单的符号”,是 佛、菩萨、诸天的秘语,总括 佛、菩萨公德、誓愿及佛法精 义的简单的语言符号。
例如,“阿弥陀佛”意为“无 量寿佛”或“无量光佛”;六 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意为 “哦!莲花里的珠宝!”
《大悲咒》共84句,全部采用 音译,第一句 “南无喝罗怛那 哆罗夜耶”意为“皈依三宝”; 《般若婆罗蜜多心经》“揭谛 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意为“去吧去吧, 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度 到彼岸, 愿正觉的法成就”。
诸如此类的陀罗尼均采用音译, 世代口耳相传,其所体现的神 秘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心理震慑 力。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 则意趣全无。
4. “顺古故不翻”
对以前已经存在并广泛使用的 约定俗成的音译词语不用意译, 而应遵循习惯沿袭其原有的音 译。
例如,“阿耨菩提”,可以翻 译为“无上”、“正等”、 “正觉”。但是,从东汉以来, 历代佛经翻译家都用梵文音译, 所以玄奘认为不需采用意译, 而应保持其约定俗成的音译。
5. “生善故不翻”
三、“五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信—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达—译文要通顺畅达,使读者清楚地理解;
雅—雅言(语出《论语·述而》)
子所雅言,诗、 书执礼,皆雅言
也。
Ps:这里严复所说的“雅”是指“汉以前的字 法句法”,他认为:只有用汉以前的古文译 书,才能把原著的“精理微言”表现出来,
才能行之远,使译文不粗俗,才能“雅”。
严复的其他翻译理论建树
这是关于翻译题材和内容的选择。

翻译名家介绍

翻译名家介绍
秋白担任他的翻译。12月21日,受陈独秀邀 请,离开莫斯科启程回国工作。 1923年1月,瞿秋白回到北京。
1928年6月,瞿秋白在莫斯科郊外主持召开中 共六大,之后,瞿秋白留在莫斯科,任中共 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团长。
1930年,瞿秋白被撤销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 表的职务,8月26日回到上海。
1931年1月,在上海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瞿秋白提倡用直译法从事翻译,但反对用“不 顺”的语言,他认为如果用“不人不鬼的话” 搞翻译,是僵死的方法,非但不能丰富汉语, 还会将汉语引入狭路。
他提出的翻译标准: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 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 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 的概念,这样的直译,应当用中国人口头上 可以讲得出来的白话来写。为着保存原作的 精神,并不用着容忍“多少的不顺”。相反 的,容忍着“多少的不顺”(就是不用口头 上的白话),反而要多少的丧失原作的精神。
“第一,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 ‘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语族之 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第二,佛经 的翻译事实上开始了白话的运用——宋儒以 来的语录其实是模仿佛经而来的。不但如此, 照现在已经发现的材料来说,中国最早的白 话文学也是在佛经影响之下发生的。” (《再论翻译》)
瞿秋白是一个革命者,总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 场上看待问题,就连看待翻译问题也不例外。 他提到的翻译观点,在许多处都涉及能叫大 众所明白的白话文。其实,瞿秋白本人熟读 经史,文言文的底子相当深厚,但他认为翻 译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大众。在这一点上,他 甚至对严复、林纾、梁启超等人进行了批评。
赵景深:“宁可错些不要不顺” 鲁迅:“宁信而不顺” 瞿秋白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说赵景深

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及其观点-文档资料

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及其观点-文档资料

重新阐释了他对翻译中“直译”与“意译”关系这一古老命题的理解 茅盾的直译很独特,不同于单纯强调语言形式等忠于原作的传统“直 译”,茅盾将直译解释为再现原作的风格,这是 一种对原作更深层次 的忠实。
例1:We great you, great king,Morus! 我皇万岁,伟大的摩罗斯皇帝
例2:It was winter-time; the air was cold, the wind was sharp, but within the colsed doors it was warm and comfortable ,and within the colsed door lay the flower; it lay in ;the bulb under the snowcovered earth. ?
王佐良 (1916-2019)(诗译)
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翻译思想的主流。 译作:《彭斯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苏格兰诗选》等 (一)关于“忠实”。译文应忠实于原作的“灵魂”,“风貌和精 神”,是“整个概念”,“整片情感”,“整个作品的意境、气氛 和效果”,“通篇的神似”,“全局在胸”, 最终的目的“应使整个译文在总体效果上与原文一致”。 (二)翻译也是一种创作活动。但译者的创造性不同于作者的创造 性。这种“创造” 思想应该是受原作制约的再创造。
Translation
中国当代翻译家及其理论
邓苡希、陆玲玲、齐鹏飞 2019年10月8日
当代翻译(新中国成立以后)
• 新中国成立初期:环境特殊、“一边倒” 苏联著作 • “文革”时期:翻译、出版领域, 基本上成 为一片荒漠 • 改革开放以来:翻译 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形 成中国翻译史上又一次(第四次)翻译高 潮。

中国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理论

一、佛经翻译时期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安世高(东汉):西域安息人,太子,博学多识,笃信佛教,弃王位而向佛,游化西域,后旅居中国,通晓汉语,注重修行,译经20多年,多是直译。

“义理明晰,辩而不华”,《明度五十校计经》,开后世禅学之源。

支谦——《法句经序》支谦(三国):月支人,博览经籍,莫不谙究。

世间伎艺,多所综习。

遍学异书,通六国语。

孙权时(二二二―二五二)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

谦以经多梵文,集众本译为汉文行于世。

约三十年间,译经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

反对译文尚质,主张“曲得圣义,辞旨文雅”,首创“会译”,译文加注也始于他,《法句经序》是中国首篇重要译论。

鸠摩罗什——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六朝),印度人,我国著名佛教学者、佛经翻译家。

出家后,通晓大乘经论,后到了中国长安,前后所译的经论,有380多卷。

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其文约而诣(畅达),其旨婉而彰”,提出了表现原作文体风格问题,促进了六朝佛学繁荣和隋唐佛教诸宗形成。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释道安(晋代):著名佛教学者,讲授《般若经》。

他不懂梵文,通过同本异译比较研究翻译。

他貌丑心慧,“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后,对佛经进行注释,凡二十二卷。

利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为后世佛经注释作出范例。

还总结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学说,具有翻译本体论意义。

(一)胡语里边,倒装句很多,翻译时必须要改过来,使之顺从汉语语法,适应中文的结构;(二)胡语的经典文字质朴,而中国人喜好文字华美,翻译时为了适合中国人好文的习惯,在文字上不得不加以润饰,以便流通;(三)胡经原原本本,十分详细,尤其是颂文部分,同一意义往往要反复三、四次,翻译时,对这些重复的句子要加以删略;(四)胡经中在长行之后,另有重颂,复述长行的内容,翻译时往往也得删除,才能使译文洗练;(五)胡经中,每说完一事,再说另一件事时,往往还要把前边那件事重说一遍,因此翻译时,也不得不对这些重复的话一并删除。

近现代翻译名家(部分)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12位翻译家

近现代翻译名家(部分)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12位翻译家

近现代翻译名家(部分)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12位翻译家近现代翻译名家(部分)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12位翻译家1 严复(1854—1921),著名学者、杰出翻译家、启蒙思想家;福建福州人,毕生致力于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五四运动的动因之一。

1877年由清政府派遣赴英国学习海军,潜心研读西方资产阶级经典著作;回国后在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习和总办;曾任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校长及译书局总办等;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后,迅速衰落贫穷。

严复深受震撼,大力推广西学,宣传维新思想。

自1895年起的20年间,共翻译了11部西方经典名著,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严译名著丛刊”8种,即《天演论》(《进化论与论理学》)、《原富》(《国富论》)、《群己权界论》(《论自由》)、《群学肄言》(《社会学原理》)和《穆勒名学》(《逻辑体系》)等;这些西方学术名著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其译作率先把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系统地引进到中国,对当时和“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在翻译理论方面,他在中国翻译史上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系统标准(1898),影响深远,一个多世纪以来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胡适语),其翻译实践和理论在中国文化史和翻译史上竖起一座丰碑。

2 曹靖华(1897—1987),俄苏文学翻译家、散文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河南卢氏人,青年时代投身于五四运动;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1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学习;1927年再赴苏联,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任教。

回国后从事俄苏文学翻译,并在大学任教;主编《苏联文学丛书》。

50年代后任中国文联委员和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任《世界文学》杂志主编(1959--1964)。

新时期以来,任国务院学位委员和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987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获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英汉互译国内著名翻译家

英汉互译国内著名翻译家

主要贡献:
梁启超的小说翻译理论,给维新前后的 “新学”又吹进了 一股清新的空气,改变了社会上对翻译小说的歧视,繁荣 了晚清小说翻译事业,迎来了文学翻译的兴盛时期。这个 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热衷于西洋文学的翻译家和一批西方 文学翻译名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林纾。 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梁启超特别重视政治小说的译介和 作用,他是中国第一位翻译政治小说的人。被中国学术界 丰为“鸿儒”,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巨人,一位百科全 书式的学者。将兴西学和译西籍作为维新变法之重和救国 之道。
翻译理论:

严复不仅是一位翻译家,也是一位翻译理论家。 他在翻译理论上提出的信、达、雅三条翻译标准, 对于我国近代、现代以至于当代的翻译活动都具有 深远的影响。
信faithfulness,意义不背原文 达expressiveness,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最准 确、最生动的译文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 雅 elegance,译文本身的古雅
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过程这提出了译文应与原文形似意似神似的理论问题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实质这实质上又提出了译文应与原文所谓等值的翻译理论无毫发出入应该是译者的最高追求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要求提出了译文应与原文达到所谓等效翻译的效果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有《适可斋记言记行》、有
《文通》(通称《马氏文通》)十卷, 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结构规 律,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

翻译思想:
一、将翻译事业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马建忠谙熟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科学与文化。甲午战争 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必须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提倡变法自强。欲知己知彼就必须全力发展翻译事业。。他 认为:第一,“翻译书院之设专以造就译才为主”,马氏所 说的造就“精通洋语洋文,兼善华文,而造其堂奥”的译才, 绝非一般外交外贸等洋务“通事”“舍人”之才,而是造就 担当翻译西学书籍,传播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肩负改造 社会重任的“国家栋梁之才”。 第二,译书乃“知己知彼” 之举,马建忠将应译之事拟分为三类:一是各国的时政,二 是居官者考订之书,三是外洋学馆应读之书。马建忠,其译 书主张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他 要“知己知彼”,把西学的 “精髓”译介到中国来,维新自强,启迪民智,共赴救亡图 存大业。

近现代十大著名翻译家!帮中国开眼看世界,助世界正眼识中国!

近现代十大著名翻译家!帮中国开眼看世界,助世界正眼识中国!

近现代十大著名翻译家!帮中国开眼看世界,助世界正眼识中国!“不是每个知道如何写作的人都能成为作家,不是每个懂两种语言的人都可以成为翻译家。

”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许钧曾说过,“十六七岁可以出来一个写作天才,但一个人不到五六十岁是成不了翻译家的。

”名翻译家和其作品是需要时间筛选的。

*来源:pic.sogou而且,“文学翻译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它处于不断淘汰的过程中,比如鲁迅当年翻译的很多作品,现在就被淘汰了。

”鲁迅的译作尚且难逃“被淘汰”的命运,想要成为翻译“大家”,太难太难。

近现代中比较著名的翻译家有哪些呢?许渊冲崭露头角1921年,许渊冲出生于江西南昌。

17岁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

*来源:pic.sogou在为当时来华援助抗日的美国空军担任翻译时,他将“三民主义”翻译成“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展露出过人的语言天赋。

书销中外百余本到上世纪末,许渊冲已经出版了译著近60本。

现在他的作品数已破百本大关,涵盖了汉英、英汉、汉法、法汉四种类型。

英译《楚辞》、《诗经》、《西厢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中国不朽诗三百首》几乎一气呵成。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

他的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来源:pic.sogou2014年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也是中国在国际翻译界获得最高荣誉的翻译家。

许渊冲将自己的人生总结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教英法,八十年代译唐宋,九十年代传风骚,二十一世纪攀顶峰”。

严复近代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第一人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

他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1898年,严复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天演论》正式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72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