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基本病变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影像诊断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影像诊断
主要见于各种慢性炎症的反复修复阶段
局限性:炎症 弥漫性:结核、慢支、免疫疾患、损伤
fibrotic lesion 影像表现
索条状密度增高影 形态僵直(石棉状) 周围结构牵拉移位
网状、线状、蜂窝状、网状结节影 弥漫分布可导致肺组织透亮度降低 T1/T2中等信号
间质纤维化
小叶核心增粗 小叶内间质增粗 小叶间隔增厚 支气管血管束异常 胸膜下弧线影 牵拉性支扩 膜玻璃影
Atelectasis肺段不张
Atelectasis小叶不张
Atelectasis盘状肺不张
二、肺部病变
Exudation 渗出性肺实变
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液体或细胞所代 替
渗出性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炎性渗出的 浆液、血液、纤维素和血细胞所代替
常见于肺炎、结核、肺水肿、肺出血
Exudation影像表现
不全性阻塞
空气贮留 过度充气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炎症
完全性阻塞
阻塞性炎症 阻塞性肺不张
阻塞性肺气肿
obstructive emphysema
肺气肿:肺组织气体过度充气膨胀的状 态
阻塞性肺气肿:因支气管部分阻塞后呼 气性活瓣阻塞,导致肺组织内气体贮留、 肺泡过度膨胀甚至肺泡破裂的病理状态
肺组织萎缩塌陷 肺内气体减少或无气 部分肺泡内渗液充填 并发炎症或支气管扩张 并发代偿性肺气肿
Atelectasis影像学特点
不张的范围与支气管阻塞的部位相关
不张的形态与合并肺组织内病变相关: 一般炎性狭窄呈尖端指向肺门的尖锐三 角形,肿瘤阻塞形成肺门附近肥厚或隆 起的近似梯形
Atelectasis 直接影像表现
-弥漫性肺气肿
双侧肺野透亮度增高,呼吸变化不大, 可见肺大泡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

纵隔向患侧移位
肺不张
肺纤维化
纵隔向患侧移位
广泛胸膜增厚 及肺纤维化
纵隔向健侧移位
大量胸腔积液
5、练习
① 写出病变在 什么部位, 有哪些征象? 属于哪一种 基本病变?

下列箭头所指病变属于肺部 基本病变中的哪一种
A( ) B( ) C( ) D( )
③ 指出下一张幻灯片中每幅 图像属于哪一种基本病变
纵隔增宽
右上纵隔增 宽呈肿块向 肺野突出, 边缘光滑, 密度均匀。 诊断:右上 纵隔肿瘤
纵隔增宽
右前纵隔见一肿块,密度不均匀,内有脂肪及钙化, 边缘光滑。诊断:前纵隔肿瘤(畸胎瘤)
纵隔向两侧增宽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
上腔静脉 主动脉弓
气管前间隙及主动脉弓左侧见结节状影,密度均 匀,边缘较清。

⑥ 钙化
右肺门及两肺 见多发大小不等的 结节状及不规则形 高密度影,密度不 均匀,边缘锐利。
钙化
右肺上叶 不规则块状 影中见多发 小斑点状更 高密度影, 边缘锐利 (钙化)。
钙化
左肺纤维化并钙化
3、胸膜病变
右侧肋膈角变 钝,膈面 不清, 上缘呈弧形凹面, 其凹面外侧高内 侧低。 诊断:右侧少量胸 腔积液
示:空洞
左肺下叶见一厚壁空洞,内壁光滑,有液平, 诊断:左肺下叶肺脓肿
③ 结节与 肿块
直径≤2cm者称结节,直径>2cm者为肿块。
结节
肿块
肿块
左肺中野 内带见一肿块, 略呈分叶状, 边缘较光滑, 密度均匀,周 围未见异常, 纵隔未见明显 增宽
肿块

结核球
肿块
肺肿瘤
肿块
左下叶后基底段见一分叶状肿块,边缘有毛刺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讲课文档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讲课文档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第一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第二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第三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第四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第一节 支气管阻塞性改变 第二节 肺部改变 第三节 肺门的改变 第四节 胸膜病变 第五节 纵隔的改变 第六节 膈的改变
第五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缘模糊片状影,壁内略不整且模糊,洞内多有液气平面。 周 围型肺癌:内壁凹凸不平,可见壁结节,外缘具备恶性肿瘤 特征。
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左上叶下舌段肺癌—空洞
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左上叶下舌段肺癌—空洞
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空洞
第七十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第三十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两肺渗出实变
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渗出实变-支气管气象
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支气管气象
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右中叶大叶肺炎
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两肺渗出实变
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右 上 肺 渗 出 实 变
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第二节 肺部病变—纤维化
三、肺纤维化(fibrosis)增殖性病变中 纤维成分代替细胞占主要成分时,称为 肺纤维化。
限局性纤维化常常是慢性肺炎及肺结核的愈 合后果。
弥漫性纤维化原因各异。见于间质性肺炎、 尘肺、特发性间质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病等。
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四页。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正文】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管及支气管疾病、肺部感染、肺肿瘤、肺间质性疾病以及胸腔和胸壁病变。

针对每个方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气管及支气管疾病1-气管炎症:气管炎通常表现为气管壁的增厚和密度增加。

在CT影像上,呈现为气道壁增厚、紊乱和密度增加,伴有气道扩张。

此外,气管炎还可能伴随有气道壁结节或溃疡。

2-气管及支气管狭窄:气管及支气管狭窄可由于气管炎、肿瘤、感染等引起。

CT影像上,狭窄区域呈现为气道腔径缩小。

当狭窄较严重时,可出现气道梗阻、支气管扩张等表现。

3-气管及支气管畸形:气管及支气管畸形可由发育异常、外伤等引起。

CT影像上可见到气管及支气管位置或形态异常,如气管偏移、扭曲等。

二、肺部感染1-肺炎:肺部感染导致的肺炎在CT影像上表现为肺实变区域的出现。

这些区域通常呈现为模糊的边界和增强的密度,可伴有空洞形成。

2-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常见的CT影像表现为干酪样坏死、钙化灶以及纤维化改变。

干酪样坏死呈现为细小的结节或斑块,密度不均匀,常伴有周围炎性浸润。

钙化灶表现为小的高密度结节或斑块。

纤维化改变呈现为肺间质纤细,肺容积减小。

3-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CT影像上表现为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

支气管扩张呈现为气道腔径增大,形成囊状或管状阴影。

肺气肿呈现为肺组织体积减小,表面凹凸不平。

三、肺肿瘤1-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肿瘤,CT影像上可出现肺实变阴影、肿块、淋巴结转移等表现。

肺实变阴影呈现为肺组织密度增加,边界模糊。

肺肿块呈现为结节状或腺管状的高密度区域。

淋巴结转移则表现为增大的淋巴结影。

2-良性肿瘤:良性肺肿瘤包括支气管肺泡瘤、血管瘤等。

这些肿瘤在CT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的结节或斑块状影像。

四、肺间质性疾病1-肺间质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肺部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的慢性疾病。

CT影像上表现为肺间质广泛纤细、肺容积减小,形成网格状影像。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3)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3)
限局性纤维化常常是慢性肺炎及肺结核的愈 合后果。
弥漫性纤维化原因各异。见于间质性肺炎、 尘肺、特发性间质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病等。
精品医学ppt
43
第二节 肺部病变—纤维化
影像表现:
局限性:结节状、肿块状、网状、线状及索条影, 边缘清,密度高,走行僵直。纤维索条与正常肺 纹理不同,可引起肺门、纵隔移位。
肺泡内渗出:斑片状模糊影。支气管气像(air bronchogram)
腺泡阴影:<1cm斑片状、结节状边缘模糊影。 转归:1~2周内吸收,肺结核大约4周有明显变化。
精品医学ppt
27
两肺渗出实变
精品医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t
28
渗出实变-支气管气象
精品医学ppt
29
支气管 精品医学ppt
气象
30
右中叶大叶肺炎
精品医学ppt
49
右肺下叶不张
精品医学ppt
24
第一节 支气管阻塞性改变
3、肺段不张或肺小叶不张:
表现为三角形致密影,基底向外,尖端指向肺门, 肺段体积缩小。
小叶不张多表现为斑片状阴影。与肺炎不易鉴别。
精品医学ppt
25
精品医学ppt
26
第二节 肺部病变—渗出
一、渗出性病变与实变(exudation and consolidation) 多见于急性炎症反应,见于肺炎、 结核、肺出血及肺水肿。病变范围不同,影像表现 不同。
呈现—马赛克灌注,磨玻璃密度区肺血管增 粗。
支扩
肺血管增粗
精品医学ppt
12
第一节 支气管阻塞性改变
二、阻塞性肺不张(obstructive atelectasis)
1、一侧性肺不张:一侧主支气管完全性阻塞 的后果。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新)

临床表现
咳嗽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以是 干咳或伴有咳痰。
呼吸困难
患者感到呼吸急促、气短、胸 闷等。
胸痛
疼痛部位常位于胸骨或两侧肋 部,可放射至肩背部。
其他症状
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02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1
X线检查是呼吸系统影像学检查的基础手段,主 要用于观察肺部、胸膜、纵隔等部位的病变。
动态观察
观察病变的动态变化,如吸收、消散 或进展等,有助于鉴别诊断。例如, 肺炎在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影像学表 现会有明显的吸收和消散,而肿瘤则 可能继续进展。
临床表现鉴别
症状与体征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例如,肺炎患者通常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而肺癌患者则可能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等 症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肺部炎症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炎症病变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肺部纹理增粗、斑片状或大 片状密度增高影,有时还伴有胸腔积液。
常见类型
常见的肺部炎症病变包括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等。
诊断要点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肺 部炎症病变。
肺部肿瘤病变
肺部肿瘤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肺栓塞等。
常见类型
02
常见的肺部其他病变包括肺气肿、肺大泡、肺栓塞、肺结核等。
诊断要点
03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病理诊
断,可以确诊肺部其他病变。
04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鉴别 诊断
影像学特征鉴别
影像学表现
根据病变部位、形态、密度等影像学 特征进行鉴别诊断。例如,肺炎的影 像学表现为肺部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 增高影,而肺癌则表现为肺部结节或 肿块影。

【医学课件】呼吸系统基本病变影像

【医学课件】呼吸系统基本病变影像
液气胸( hydropneumothorax ):
胸膜腔内液体与气体同时存在为液气胸 见于支气管胸膜瘘、外伤、手术后及胸腔穿刺后

步骤1


胸、 液
步骤2


步骤3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3、胸膜肥厚、粘连、钙化(pleural thickening, adhesion and calcification)
(1)包裹性积液(encapsulated effusion) (2)叶间积液( interlobar effusion) (3)肺底积液( subpulmonary effusion) (4)纵隔包裹性积液
流程 图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胸腔积液示意图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1



步骤2
空洞的三种形态
图片1
图 片

上 肺
步步骤骤11

壁 空
步步骤骤22

步步骤骤33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1
空 洞
步骤2
步骤3
肺脓肿 空洞、液平及胸腔积液

侧 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空腔(intrapulmonary air containing space)
生理性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形成原因不同,结构不同 先天性肺气囊壁为发育不良的支气管壁,肺大泡、肺气囊 为肺泡壁
表现:<1mm空腔,周围无病变,感染时可有腔内液平面,
周围可有斑片影
步骤1
空 腔
步骤2

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全)

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全)

增 殖 灶
浸润型肺结核 图片
纤 维 增 殖 灶
III型肺结核
浸 润 型 肺 结 核
虫蚀样空洞
空洞表现
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肺结核空洞
厚壁空洞
薄壁空洞
结核球X线表现: 肺内干酪样病变被纤维组织包绕而形成,圆形
X线表现
• 部位:好发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 性质:多样,可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模糊阴影或
结节、索条影,空洞形成,可以是渗出、增生、 播散、纤维和空洞等并存。
• 结核球: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直径较小, 单发或多发,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伴钙化, 可有小空洞存在,常有卫星灶。
• 干酪性肺炎:大叶性或片状高密度阴影,高千 伏或体层摄影显示病变中多发虫蚀样空洞,下 肺常有支气管播散病灶。
原发综合征
(2)胸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病灶吸收后,淋巴结干酪坏死,形成 胸内淋巴结结核
肺门淋巴结核 图片
CT表现 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原发病
灶表现为小叶性高密度影,可早期发现原 发灶内的干酪坏死
(二) 血源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分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慢性血行播散型肺 结核 (1)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大量细菌一次或短期进入肺内形成病灶。 病灶细小,易漏诊,两周后出现“粟粒样结 节”, 呈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的特点,正常肺 纹理常 被遮盖
在实变的高密度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 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肺实变
右中叶实变(肺炎) 图片
CT:支气管气像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三)结节状阴影
1. 腺泡结节影: φ<1 cm呈类园形,花瓣状 高密度影,边缘较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肿块(mass)
肺内团块状阴影, 可为良性或恶性、 单发或多发
6、空洞与空腔(cavity,air containing space)
空洞形成的前提为肺组织坏死并与引流 支气管沟通,洞壁结构由坏死组织、肉 芽组织、纤维组织、肿瘤或洞壁周围的 薄层肺不张所形成
➢依病理改变可分为薄壁空洞、厚壁空洞、无 壁空洞
space)
1、渗出性病变(exudation)
定义:渗出的液体和/或细胞取代了肺含 气部位(呼吸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空气, 渗液可为炎性渗出,水肿液,血液
病因:各种肺炎及结核
X线表现:
➢炎性渗液蔓延特点:边缘模糊、形态多样、大 小不等,累及叶边缘
➢支气管气像/空气支气管征(air bronchogram) ➢密度:与渗出量及成分有关 ➢吸收时间
包裹性积液(encapsulated effusion) 液体积聚于粘连的脏壁两层胸膜之间
叶间积液(interlobar effusion)
液体积聚 于水平裂 或斜裂
肺下积液(subpulmonary effusion)
液体积聚于肺底与膈之间
➢“膈圆顶”最高点偏外侧1/3; ➢“肋膈角”变深变锐; ➢透视下肝下界位置正常; ➢患侧倾斜60°可见游离积液征象; ➢平 卧 位 透 视 液 体 流 至 患 侧 胸 腔 背 部 , 可
1、肺泡充实性病变 2、增殖性病变 3、纤维化 4、钙化 5、肿块 6、空洞和空腔 7、肺不张 8、肺气肿 9、多发性小结节及粟粒状病变 10、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
1、肺泡充实性病变
CT:肺窗上出现高密度影
➢肺实变,肺泡腔的大部分或全部气体被病理性 液体及细胞取代;密度高于血管,为均匀性高 密度影,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同步运动
2、位置改变 3、运动改变
二、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CT表现
(一)、气管、主支气管基本病变 (二)、肺部气管基本病变
CT可直接显示气管及支气管内病变
支 气 管 异 物
支气管结石
炎性息肉
气管癌
气管钙化
(二)、肺部疾病基本病变
渗出与实变
病变密度高
磨玻璃密度
充气支气管征
2、增殖性病变(proliferative lesion)
肺部慢性炎症形成肉芽组织在平片上的 表现
病理以细胞增生为主,见于慢性肺炎、 肺结核、矽肺
X线表现
形态:结节、肿 块、肺段或叶性 密度增高
密度高 边缘清楚 变化缓慢
3、纤维性病变(fibrotic lesion)
空腔不伴有肺组织坏死,空腔的壁为正 常肺组织结构所形成
(三)肺门改变
1、肺门大小改变
➢肺门增大(pulmonary hilar enlargement): 见于肺血管病变、淋巴结、支气管腔内外肿 瘤
➢肺门缩小:血管细小所致
2、肺门密度改变 3、肺门位置改变
(四)胸膜病变
胸腔积液 气胸、液气胸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胸膜肿瘤
1、胸腔积液
游离性胸腔积液(free pleural effusion)
➢ 少量积液 ➢ 中等量积液 ➢ 大量积液
局限性胸腔积液(localized pleural effusion)
➢ 包裹性积液(encapsulated effusion) ➢ 叶间积液(interlobar effusion) ➢ 肺下积液(subpulmonary effusion)
见患侧肺野密度均匀增高,真正膈肌显 示
肺底积液
2、气胸、液气胸
空气进入胸腔形成气胸(pneumothorax) 当胸腔内液体与气体并存,则形成液气胸
(hydropneumothorax)
↑ 气胸
液气胸→
3 、 胸 膜 肥 厚 、 粘 连 、 钙 化 (pleural thickening,adhesion and calcification)
少量积液
液体上缘在第四前 肋前端以下
X线表现
➢侧肋膈角变平、变 钝,同侧膈肌存在
➢同侧膈肌被掩盖
中等量积液
液体上缘在第四肋前端平面以上,第二 肋前端平面以下
肋膈角完全消失,同侧膈肌被掩盖,液 体形成的上缘呈外高内低的抛物线影
大量积液
患侧胸腔饱满,肋间隙增宽,膈肌下降, 肺野均匀致密,纵隔向健侧移位
左上叶不张
一侧肺不张
(二)肺部病变
渗出性病变(exudation) 增殖性病变(proliferative lesion) 纤维性病变(fibrotic lesion) 钙化(calcification) 肿块(mass) 空 洞 与 空 腔 (cavity,air containing
肺组织破坏后以纤维组织修复,则形成 纤维化
可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纤维化
➢局限纤维化可为索条(与肺纹理走向不同)、 结节、肿块、段及叶性阴影(与增殖难鉴 别),范围大可伴牵拉、移位
➢弥漫纤维化呈弥漫分布网状、线状、颗粒状、 蜂窝状影
4、钙化(calcification)
肺内退行性变 或坏死组织内 有钙盐沉积时 形成的大小不 等、形态不一、 密度极高的阴 影
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基本病变
异常影像学表现
基本病变X线表现 基本病变CT表现
一、呼吸系统基本病变X线表现
支气管阻塞性改变 肺部病变 肺门改变 胸膜病变 纵隔病变
(一)气管、支气管阻塞性改变
不完全阻塞 完全阻塞
1、不完全阻塞 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emphysema)
多见于各种胸膜炎症导致纤维素沉着, 肉芽组织增生或外伤出血机化
(五)纵隔改变
1、形态改变:增宽(局限、弥漫、对称、 非对称)
2、密度改变:增高多见 3、位置改变:纵隔、支气管、胸膜等病
变均可导致位置改变
(六)横膈改变
1、形态改变:
➢胸膜粘连-平直、变钝、幕状阴影 ➢胸膜占位-膈肌局限性扁丘状肿块,随膈肌
阻塞性肺气肿,据发生 部位及范围不同分
➢局限
➢弥漫
(胸廓、肋骨、肋间隙、 膈肌、心影、透亮度、 肺大泡、肺纹理)
一侧肺气肿及两肺弥漫气肿
慢阻肺
2、完全阻塞
阻塞性肺不张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一侧性 ➢肺叶 ➢肺段 ➢肺小叶
右肺上叶不张
横S征
右肺中叶不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