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质量检验规范

避雷器质量检验规范
避雷器质量检验规范

避雷器质量检验规范

目的:本文件的目的是确定公司生产的避雷器基本检验方法,在对避雷器整体装配完成后的产品进行最终检查和试验时应按本文件进行。

参考文件

JB/T8952-2005《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 11032-201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T 2900.19-1989 电工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

JB/T 7618-1994 避雷器密封试验浸泡法

GB/T 6553 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是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漏电起痕性和耐电蚀损的试验方法GB/T 16927.2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

GB/T 775.1 绝缘子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试验

GB/T 775.3 绝缘子试验方法第3部分机械试验方法

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 19519-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

一般性检查

1、避雷器的尺寸符合相应的图样,包括高度、伞径、伞数、角度(跌落式和防雷过电压保护器)。

2、复合外套的外观检查:复合外套表面单个缺陷面积不应超过25mm2,深度不大于1mm,凸起表面与合缝应清理平整,凸起高度不得超过0.8mm,粘接缝凸起高度不应超过1.2mm,总缺陷面积不应超过复合外套总表面0.2%。

3、避雷器名牌标志清晰,应有以下标识:持续运行电压、直流1mA参考电压、制造厂名、避雷器型号、制造年月与出厂编号。

技术性能

1、避雷器机械性能

1.1避雷器弯曲负荷

当避雷器非悬挂使用时,应进行弯曲负荷试验。

避雷器顶端承受的导线最大允许水平拉力F1,其值按表1规定:

12

1.2 避雷器拉伸负荷

当避雷器悬挂使用时,应进行拉伸负荷试验。避雷器的额定拉伸负荷为避雷器自重的15倍。

2、避雷器的最大残压值

陡波电流冲击残压、雷电冲击残压、操作冲击残压应符合GB11032-2011的6.3条的规定。

避雷器在陡波冲击电流、雷电冲击电流及操作冲击电流下的最大残压值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

表2 避雷器主要参数表

3

3.1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

每只避雷器的参考电压在选定的参考电流下测出。在例行试验中,应规定选用的参考电流下的避雷器最小参考电压值。见表2规定。

3.2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压

每只避雷器直流1mA参考电流下的直流参考电压应满足表2的规定。

4、避雷器的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

在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通过避雷器的泄漏电流一般不超过50μA。

5、避雷器的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试验

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能力试验后观察试品,电阻片应无击穿、闪络、破碎或其它明显损伤的痕迹,且试验前后残压变化应不大于5%。

6、避雷器的持续电流

试验应在整只避雷器上进行,对试品施加持续运行电压,测量通过试品的全电流和阻性电流。持续电流试验值见表3。

表3 持续电流试验值

避雷器复合外套外绝缘耐受电压应符合GB311.1对高压电器外绝缘的规定。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电压详见表4。

表4 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电压值

避雷器外套的爬电比距应满足IV级重污秽地区即31mm/kV的使用要求。

9、避雷器局部放电

避雷器应测量局部放电量。避雷器在1.05倍的持续运行电压下局部放电量应不大于10pC。

10、短路电流试验

额定电压42kV及以上的避雷器和保护发电机用的避雷器应具有压力释放装置,并依据6.22条进行短路电流试验,以验证避雷器的故障不会导致外套粉碎性的爆破,且产生的明火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熄灭。11、避雷器气候老化试验

试验方法应符合GB11032-2010第10.8.14条的规定。

试品为两只。一只是具有同种设计最小爬电距离和最高额定电压的最长的电气元件,另一只是上述电气元件取出内部零件的外套,外套两端应密封。

12、浸水试验

将避雷器浸没到盛满沸腾的去离子水的容器中42小时,水中NaCl的含量为1kg/m3。

13、短路电流试验

试验方法应符合GB11032-2010第8.7条的规定。试验电流值见表5:

表5 避雷器短路试验要求的电流值单位:A

钢筋焊接方法及质量验收标准

钢筋电阻点焊 一、概念 钢筋电阻点焊——将两钢筋安放成交叉叠接形式,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加压形成焊点的一种压焊方法。 二、施工操作工艺 1、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焊接骨架和钢筋焊接网,宜采用电阻点焊制作。 2、钢筋焊接骨架和钢筋焊接网可由HPB300、HRB335、HRBF335、HRB400、HRBF400、HRB500、CRB550钢筋制成。 3、当两根钢筋直径不同时,焊接骨架较小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3;当较小钢筋直径为12~16mm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2。 4、焊接网较小钢筋直径不得小于较大钢筋直径的0.6倍。 5、电阻点焊的工艺过程中,应包括预压,通电、锻压三个阶段。 6、焊点的压入深度应为较小钢筋直径的18%~25%。 7、在点焊生产中,应经常保持电极与钢筋之间接触面的清洁平整;当电极使用变形时,应及时修整。 三、质量标准 1、每件制品的焊点脱落、漏焊数量不得超过焊点总数的4%,且相邻两焊点不得有漏焊及脱落; 2、应量测焊接骨架的长度和宽度,并应抽查纵、横方向3~5个网格的尺寸,焊接骨架长度、宽度和高度允许偏差值分别为±10㎜、±5㎜、±5㎜。骨架受力主筋间距和排距允许偏差值分别为±15㎜、±5㎜。 3、焊接网外形尺寸检查和外观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网间距的允许偏差取±10mm和规定间距的±5%的较大值。网片长度和宽度的允许偏差取±25mm和规定长度的±0.5%的较大值。网片两对角线之差不得大于10mm;网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2)接网焊点开焊数量不应超过整张网片交叉点总数的1%,并且任一根钢筋上开焊点不得超过该支钢筋上交叉点总数的一半。焊接网最外边钢筋上的交叉点不得开焊; (3)接网表面不应有影响使用的缺陷。当性能符合要求时,允许钢筋表面存在浮锈和因矫直造成的钢筋表面轻微损伤。 钢筋闪光对焊 一、概念 钢筋闪光对焊——将两钢筋以对接形式安放在对焊机上,利用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闪光和飞溅,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二、施工操作工艺 1、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对焊机功率大小,可选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等对焊工艺.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宜采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 ⑴连续闪光焊 当钢筋直径小,钢筋牌号低,在表1规定范围内,可采用连续闪光对焊。 工艺流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施焊时,先闪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促使钢筋间隙中产生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钢筋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过程.当闪光达到规定程度后(烧平端面,闪掉杂质,热至熔化),即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挤压,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钢筋上线直径,应根据焊机容量、钢筋牌号等具体情况而定,并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

ZMOAⅢ氧化锌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仪产品技术规范书(参考Word)

Z M O A-Ⅲ氧化锌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仪 技术规范书 一、概述: ZMOA-Ⅲ氧化锌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仪是专门用于检测10kV及以下电力系统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MOA阀电间接触不良的内部缺陷,根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596-1996中14.2的规定,发电厂、变电所在每年雷雨季前和必要时应该对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做直流1mA电压(U 1mA )和0.75 U 1mA 下泄漏电流的检测。 本公司根据实地测量需求对仪器进行了改进,将直流高压电源、测量和控制系统有机结合,缩小仪器体积,减轻重量。操作设置人性化,通过遥控器实现远程遥控测量,并根据测量规程要求增加了自动测量环境温度功能,带有大容量存储器,可存储50组测试数据,掉电不丢失。配备高速热敏打印机大大提高了测试结果打印速度。是电力系统以及氧化锌避雷器生产厂现场检验必不可少的设备。 二、产品关键字: 无间隙避雷器测试仪、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仪、避雷器测试仪 三、采用标准:

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

DL/T 846-2004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系列标准》 DL/T 848-2004 《高压试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96-2005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1094.1-GB1094.6-96 《外壳防护等级》 GB2900 《电工名词术语》 GB/T16927.1~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GB4793-1984 《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 GB191 《包装贮运标志》 GB/T.3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与配合》 四、仪器特点: 1.温度测量:自动感应环境温度并记入测试结果。 2.遥控测试:通过遥控器实现远程遥控测试,让测试更加安全、方便、快捷。 3.内部电源:可使用AC220V交流电,也可由内置充电电池供电使用。 4.使用方便:中文菜单,测量数据显示直观,内置前换纸打印机换纸方便,打印速度快。 5.测量准确:全数字化处理,内建精密数学模型,测量精度高,测试结果重复性好。 6.可存储50组测试数据,掉电不丢失,并能随时查看打印。 7.携带方便:高度、体积、重量仅为同类产品的3 0 %~7 0 % ,携带方便。 8、功能齐全:测量、显示、时钟、温度、结果打印一步到位。 五、主要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电压:0~30kV 纹波系数:≤1.5% 电流:0~1000μA 2.分辨率:电流:0.5μA 电压:0.1 kV

无线网桥安装技术规范标准

无线网桥设备安装技术规范

1 安装条件 1.1 避雷针要求 无线网桥野外安装时,如附近没有高大建筑物或避雷针保护,需要考虑防雷措施,通常使用避雷针,一般在城区安装或周边有避雷针保护时,可不单独设置避雷针。 避雷针是基本的防雷措施,目的是通过避雷针尖端击穿空气引发放电并将雷电产生的电流(电荷)通过接地引线导入大地,从而保护其它设施。所以,正确的使用避雷针可以有效保护其它设备。但是错误的安装和使用避雷针,对其它设备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加大设备遭受雷击的概率。 ●避雷针制作要求 由于避雷针利用的是间断与空气接触面积小,空气容易被击穿的原理,所以顶端需要磨尖。 所有金属部分必须镀锌,并保护镀锌层。 避雷针顶端应刷锡,刷锡长度应大于70mm。 避雷针必须接地,避雷针不接地会成为引雷针。 ●避雷针保护角度 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角度是避雷针顶端45°角以下的物体,如下图所示为避雷针的保护角。 ●避雷针的接地电阻要求 由于避雷针是通过自身引雷并快速放电的方式来防雷的,所以避雷针必须接地,如果避雷针不接地将成为引雷针。 避雷针接地电阻越小越好,接地电阻越小,则雷击时放电效果越好,放电越快。建议避雷针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最高不超过4欧姆。 ●避雷针需要与被保护的设备绝缘隔离,且不能与被保护的设备共用同一个接地

由避雷针的特性可以看出避雷针是引雷的,避雷针在遭受雷击时在接地通路上会放电。所以,避雷针与被保护的设备需要绝缘隔离,否则避雷针在放电时对于其它设备反倒是雷击效果。由于避雷针由于尖端放电特性,比一般设备易引起雷击放电,所以如果避雷针无法与被保护设备绝缘隔离,反倒加大了其它设备雷击的概率。因此,避雷针接地需要与设备接地分开,不能共用一个接地。 1.2 安装金属抱杆要求 ●金属抱杆规格及要求 网桥需固定在直径40-55mm的镀锌或镀锡管上。 ●金属抱杆长度要求 由于不同型号的设备安装天线数量不同,为保证金属抱杆能满足安装设备和天线的最小空间要求,且能保证设备和天线满足适当的角度调整,对金属镀锌管长度要求如下:安装无线网桥设备时,使用单立杆时,金属管安装设备和天线部分的长度需要高于水泥基础1.1米以上。也可以使用Y型支架,使用Y型支架时,两边的支架安装设备和天线部分的长度需要分别大于0.6米。 1.3 供电要求 ●供电电压 网桥的PoE供电模块正常供电电压为110V~240V,低于或高于该电压均会影响设备正常工作或导致PoE供电模块异常损坏。针对野外供电电压不稳以及电压偏高的情况,需要设计一套适应工作电压的PoE供电解决方案(如稳压电源、UPS供电)。 ●供电要求 由于网桥属于精密电子设备,对于供电要求较高,且易受其它供电设备的冲击和影响,所以网桥供电的取电应与其它大功率设备如抽油机、输油泵等分开取电。在同一位置取电时,应加装UPS、稳压电源或隔离变压器,过滤掉大功率电机等工作时对电源的影响和干扰。 ●供电距离 使用PoE供电模块通过网线给网桥供电时,供电距离最远为120米,建议不超过100米。超过该距离建议将输电线路移至网桥附近,以满足建议供电距离要求。 ●网线选择 请选用正规厂家的纯铜或无氧铜CAT5超五类双绞线。超五类双绞线网线芯径要求为24AWG(直径0.51mm)的纯铜或无氧铜。假冒或劣质的CAT5网线一般采用的是CAT3或CAT4的线芯,有的线芯不是纯铜的而是钢丝外镀铜的,这些劣质网线都会影响网桥的供电距离以及数据传输时的带宽。推荐采用的网线品牌为:正品的国际品牌如西蒙、康普、安普、康宁网线或国产的TCL电工、一舟、VCOM(唯康)、普天、清华同方等。其中国产品牌的假货相对较少,安普的网线假货最多。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JESMAY 培训资料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焊接在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也是制造电子产品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在电子产品实验、调试、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工作量相当大,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电子产品的故障除元器件的原因外,大多数是由于焊接质量不佳而造成的。因此,掌握熟练的焊接操作技能对产品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焊点的质量要求:保证焊点质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应该包括电气接触良好、机械接触牢固和外表美观三个方面,对焊点的质量要求,须避免虚焊。1.可靠的电气连接锡焊连接不是靠压力而是靠焊接过程形成牢固连接的合金层达到电焊接是电子线路从物理上实现电气连接的主要手段。气连接的目的。如果焊锡仅仅是堆在焊件的表面或只有少部分形成合金层,也许在最初的测试和工作中不易发现焊点存在的问题,这种焊点在短期内也能通过电流,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和时间的推移,接触层氧化,脱离出现了,电路产生时通时断或者干脆不工作,而这时观察焊点外表,依然连接良好,这是电子仪器使用中最头疼的问题,也是产品制造中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2.足够机械强度为保证被焊件在受振动或冲击时不至脱落、同时也是固定元器件,保证机械连接的手段。焊接不仅起到电气连接的作用,松动,因此,要求焊点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可采用把被焊元器件的引线端子打弯后再焊接的方法。作为焊锡材料的铅锡2。要想增加强度,就要有足够的,只有普通钢材的合金,本身强度是比较低的,常用铅锡焊料抗拉强度约为3-4.7kg/cm10% 连接面积。如果是虚焊点,焊料仅仅堆在焊盘上,那就更谈不上强度了。3.光洁整齐的外观并且不伤及导线的绝缘层及相邻元件良好桥接等现象,良好的焊点要求焊料用量恰到好处,外表有金属光泽,无拉尖、的外表是焊接质量的反映,注意:表面有金属光泽是焊接温度合适、生成合金层的标志,这不仅仅是外表美观的要求。 主焊体所示,其共同特点是:典型焊点的外观如图1①外形以焊接导线为中心,匀称成裙形拉开。 焊接薄的边缘凹形曲线焊料的连接呈半弓形凹面,焊料与焊件交界处平② 滑,接触角尽可能小。③表面有光泽且平滑。1图④无裂纹、针孔、夹渣。焊点的外观检查除用目测(或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测)焊点是否合乎上述标准以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焊接质量的;导线及元器件绝缘的损伤;布线整形;焊料飞溅。检查时,除检查:漏焊;焊料拉尖;焊料引起导线间短路(即“桥接”)目测外,还要用指触、镊子点拨动、拉线等办法检查有无导线断线、焊盘剥离等缺陷。(二)焊接质量的检验方法:⑴目视检查目视检查就是从外观上检查焊接质量是否合格,也就是从外观上评价焊点有什么缺陷。目视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是否有漏焊,即应该焊接的焊点没有焊上;① ②焊点的光泽好不好; ③焊点的焊料足不足;(a)(b) ④焊点的周围是否有残留的焊剂;正确焊点剖面图2图6-1 JESMAY 培训资料

避雷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技术规范 DL/T613—1997 Specific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import AC gapless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5-19批准1997-10-01实施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1991年电力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的任务制订的(后补列为95DB087—95计划)。 本规范是根据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按国际标准IEC99—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有关国家标准制订的。由于国家标准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IEC99—4标准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避雷器的规定有所不同,增加了制订本规范的难度。在本规范的制订中尽量总结我国进口与国产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使用与生产经验,体现其先进性与实用性,为引进产品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舒廉甫、梁毓锦、李启盛、陈慈萱、刘先进。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3kV~500kV交流电网进口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谈判,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个别地区的特殊使用条件应由订货单位向外商及制造部门提出,本规范不作规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6—93标准电压 GB311.1—83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2900.12—89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T5582—9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IEC71(93)绝缘配合 IEC99—4(91)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名词术语、符号定义 名词术语、符号定义与所引用的标准一致。

焊接检验标准

焊接检验标准: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 焊接检验标准: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 焊接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GB/? 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 -1998? 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不良缺陷定义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R角”过大/小: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小。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硬划痕:由于硬物磨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深度的划痕(用指甲刮有明显感觉)。 虚焊:因焊接操作不当造成的焊接不牢固。 裂纹:焊后焊口处出现的裂痕。 5、焊接检验标准 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焊缝长度、高度不均不允许超过长度、高度要求的10%。焊点要求:焊点长度8~12mm,两焊点之间的距离200±20mm,焊

HY5W-72-186避雷器技术规范书[1]

HY5WZ-72/186变压器中性点特制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 技术规范 孙浩良 二00六年十一月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HY5WZ-72/186复合外套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复合外套避雷器的采购,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 2执行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执行时,所列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相应的执行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156—93标准电压 GB311.1—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2900.12—89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T5582—9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IEC71(93)绝缘配合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使用条件 3.1系统最高工作电压 与电力系统标称电压相适应的系统最高工作电压见表1(有效值)。 3.2系统额定频率 50Hz。 3.3海拔高度 不超过1000m。 3.4环境温度 最高温度不高于54℃; 最低温度不低于0℃; 最大日温差不大于25℃。 3.5最高相对湿度 25℃下为90%。 3.6最大风速 不大于35m/s。 3.7日照能量 在风速0.5m/s下为0.11W/cm2。 避雷器运行在该日照下,复合外套表面的温度一般不超过60℃。

3.8污秽等级 根据避雷器安装地区的污秽情况选用避雷器外绝缘污秽等级。见表2。 表2电力设备污秽分级标准 注:本规范执行污秽等级Ⅳ级。 3.9耐地震能力 地震烈度8度地区: 地面水平加速度0.25g; 地面垂直加速度0.125g。 4技术参数 4.1直流1mA参考电压 避雷器本体,应测量通过直流参考电流为1mA时的直流参考电压,其值不小于下表: 4.2 0.75倍直流1mA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不大于50μA。 4.3避雷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 避雷器雷电冲击(波头时间1μs-10μs)伏秒特性曲线应比被保护的变压器中性点雷电冲击伏秒曲线低10%以上。 4.5额定拉伸负荷 避雷器应承受至少15倍避雷器自重的额定拉伸负荷1min不损坏,完全符合《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标准要求。 4.6密封性试验 避雷器本体应有可靠的密封,在运行中不应有因密封不良而影响避雷器的性能。 4.7短路电流性能 保证在通过以下短路电流时,避雷器不发生损坏: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1目的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2责任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C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二、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 烘焙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I 、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 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

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表面气孔:I、II级焊缝不允许;III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气孔2个,气孔间距≤6倍孔径 咬边:I级焊缝不允许。 II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III级焊缝:咬边深度≤0.1t,,且≤1mm。 注:,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三、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级焊缝不得存在未焊满、根部收缩、咬边和接头不良等缺陷,一级和二级焊缝不得存在表面气孔、夹渣、裂纹、和电弧擦伤等缺陷 2二级焊缝的外观质量除应符合本条第一款的要求外,,尚应满足下表的有关规定 3 三级焊缝应符合下表有关规定 焊缝质量等级 检测项目二级三级 未焊满≤0.2+0.02t 且≤1mm,每 100mm 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mm ≤0.2+0.04t 且≤2mm,每 100mm 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mm 根部收缩≤0.2+0.02t 且≤1mm,长度不限≤0.2+0.04t 且≤2mm,长度不限 咬边≤0.05t 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

电子元器件焊点要求及外观检验标准

核 准日 期 日 期 審 核制 作日 期 開平帛漢電子有限公司焊接項目焊接外觀檢驗標准 內 容 說 明 及 圖 示 文件編號 版本焊錫須受熱熔化后﹐讓其完全擴散到銅 箔四周呈平滑性凹面﹐且焊錫有光澤。明顯可見零件腳。 焊錫之零件腳不潔﹐而造成虛焊。在焊錫處可見到焊油或涂料等污點。明顯可見零件腳。 焊錫稍多﹐但焊錫分布平滑﹐且有光澤。可看見零件腳。 不良 腳有污點 基本符合 (良) 基板 零件腳 銅箔焊錫 良 不良 焊接時銅箔不潔﹐造成冷焊不良。 焊錫時錫絲預熱未達到熔化﹐焊錫面不良且呈凹凸不平﹑鋸齒狀。 焊錫過多﹐分布不良呈球面狀﹐看不見零件腳之痕跡。 不良 不良 通用標准A0 BH-WI-03-003第1頁 共42頁 電子元器件焊點要求及外觀檢驗標准

線纏繞標准規格 引線旋轉由實線起至虛線止 線在旋轉纏繞須大于180°且小于360° 180° 文件編號 內 容 說 明 及 圖 示 日 期 審 核開平帛漢電子有限公司焊接外觀檢驗標准 日 期 核 准通用標准 焊接項目日 期 制 作BH-WI-03-003版本 第2頁 共42頁 A0 電子元器件焊點要求及外觀檢驗標准

變壓器端子焊接 良 輸入端引線線徑為1.0mm。 引線必須彎腳180° 焊錫要良好﹐可看見引線之輸廓。引線應平坦整潔繞在端子上。 不良 引線未插入孔內彎腳。 引線焊接不良﹐兩端不平直高低相差1mm。焊錫不良。 文件編號 內 容 說 明 及 圖 示 日 期 審 核開平帛漢電子有限公司焊接外觀檢驗標准 日 期 核 准通用標准 焊接項目日 期 制 作BH-WI-03-003 版本 第3頁 共42頁 A0 電子元器件焊點要求及外觀檢驗標准

跌落式避雷器的专用技术规范

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专用技术规范

1、总则 1.1 投标须知: 1.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10kV架空线路绝缘导线、裸导线的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技术规范书,提出了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的设计、制造、试验、检验、包装及供货要求。1.1.2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本标书文件,投表人提供的设备技术规范应与本标书中规定的要求相一致,也可推荐满足本标书中要求的类似定型产品,但是必须提出详细的规范偏差; 1.1.3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有关资格文件; 1.1.4投标人必须以书面形式对本标书的条文作出应答,否则视为废标。如有异议,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标书的意见和同标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5本标书所提出的技术指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技术指标执行; 1.1.6本标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部份,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2 投标人在投标时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1.2.1投标人应提供与本招标书中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的核心部件---(氧化性避雷器) 必须取得国家电网公司集中招投标活动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结果的证明函件; 1.2.2投标人应是防雷设计、施工等范畴的生产厂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专业证书); 1.2.3投标人提供的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应是避雷器需要检修或更换时,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借助绝缘拉闸操纵杆对准避雷器原件上的圆环进行方便的操作,其操作方法等同跌落式熔断器; 1.2.4投标人提供的可拆卸跌落式避雷器产品在电网内无不良运行记录; 1.2.3投标人必须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的产品图片必须与供货产品一致,如有偏差视为弃标; 1.2.6应提供投标书与招标书的差异表。 2、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本标书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除本标书中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因遵循最新版本的有关标准(GB、DL、IEC和IEEE标准),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果投标方有自己的标准或规范,须经需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投标方提供的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限流元件应遵循如下主要标准:

避雷针塔安装方法措施

一、防雷避雷针安装设计施工依据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IEC 61024 《建筑物防雷》 ●GB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YD/T926-1~3 《大楼综合布线总规范》 ●GB/T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99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二、整体防雷示意图纸 综合防雷系统 外部防雷措施内部防雷措施 接闪器引 下 线 屏 蔽 接 地 装 置 共 用 接 地 系 统 屏 蔽 隔 离 ( ) 等 电 位 连 接 合 理 布 线 电 涌 保 护 器

一、防雷避雷针安装设计施工依据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IEC 61024 《建筑物防雷》 ●GB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YD/T926-1~3 《大楼综合布线总规范》 ●GB/T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99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二、整体防雷示意图纸 综合防雷系统 外部防雷措施内部防雷措施 接闪器引 下 线 屏 蔽 接 地 装 置 共 用 接 地 系 统 屏 蔽 隔 离 ( ) 等 电 位 连 接 合 理 布 线 电 涌 保 护 器

(完整word版)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附件2: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起重机械及其它钢结构的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的外观质量检查,当图样工艺或技术条件另有规定时不受本要求限制。 2、检查工具:(1)焊缝检验尺(2)钢直尺 3、检查方法: (1)焊工施焊完毕后,应将熔渣和两侧飞溅清理干净,进行自检,并按规定打上焊工代号钢印,然后交检验员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后道工序。 (2)应对焊缝表面缺陷,如裂纹、表面气孔、咬边、弧坑和焊瘤等进行宏观检查,必要时(可疑处)用五倍以上放大镜仔细观察。焊缝外形尺寸(焊缝宽度、宽度差、焊缝高度、高度差)应用焊接检验卡尺进行检查。 (3)测量咬边深度,用钢直尺测咬边长度。 (4)检查焊缝的错边量。如钢板焊后产生角变形,可用钢直尺量得空隙尺寸,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角变形度数(可预先计算好,列出空隙尺寸与度数的对应值)。 (5)用钢直尺从基准线量至焊缝隙中心,经测量焊缝的不直度和中心偏移量。 4、表面质量要求: (1)焊缝外观形状、尺寸、平直度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纸的规定。 (2)焊缝表面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气孔、烧穿和焊瘤。自动焊表面不得有未焊透、咬边和凹坑。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必须清除干净。 (3)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4)T形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要求,外形应平滑过渡。 (5)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5%。 (6)焊缝不得有低于母材的凹瘤,低于母材的凹瘤深度不得大于0.5mm,凹瘤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mm,凹瘤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 5、焊缝尺寸及其偏差的规定 (1)平焊缝余高应≤3mm,余高差≤2mm。 (2)对接焊缝的宽度,其下限以填满焊缝坡口而不产生边缘未熔合为原则,其上限为坡口宽度加4mm。宽度差≤3mm。 (3)焊缝的不直度不得大于3mm,且不应有明显突变,在1m长度上只允许一个

点焊规范

点焊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点焊通常分为双面点焊和单面点焊两大类。双面点焊时,电极由工件的两侧向焊接处馈电。典型的双面点焊方式是最常用的方式,这时工件的两侧均有电极压痕。大焊接面积的导电板做下电极,这样可以消除或减轻下面工件的压痕。常用于装饰性面板的点焊。同时焊接两个或多个点焊的双面点焊,使用一个变压器而将各电极并联,这时,所有电流通路的阻抗必须基本相等,而且每一焊接部位的表面状态、材料厚度、电极压力都需相同,才能保证通过各个焊点的电流基本一致采用多个变压器的双面多点点焊,这样可以避免c的不足。 目录

是焊件在接头处接触面的个别点上被焊接起来。点焊要求金属要有较好的塑性。如图1所示,为最简单的应用点焊的例子。 图1 最简单点焊 焊接时,先把焊件表面清理干净,再把被焊的板料搭接装配好,压在两柱状铜电极之间,施加压力P压紧,如图2所示。当通过足够大的电流时,在板的接触处产生大量的电阻热,将中心最热区域的金属很快加热至高塑性或熔化状态,形成一个透镜形的液态熔池。继续保持压力P,断开电流,金属冷却后,形成了一个焊点。如图3所示,是一台点焊机的示意图。 图2点焊过程图3点焊机 点焊由于焊点间有一定的间距,所以只用于没有密封性要求的薄板搭接结构和金属网、交叉钢筋结构件等的焊接。如果把柱状电极换成圆盘状电极,电极紧压焊件并转动,焊件在圆盘状电极只间连续送进,再配合脉冲式通电。就能形成一个连续并重叠的焊点,形成焊缝,这就是缝焊。它主要用于有密封要求或接头强度要求较高的薄板搭接结构件的焊接,如油箱、水箱等。 编辑本段点焊方法 单面点焊时,电极由工件的同一侧向焊接处馈电,典型的单面点焊方式,单面单点点焊,不形成焊点的电极采用大直径和大接触面以减小电流密度。无分流的单面双点点焊,此时焊接电流全部流经焊接区。有分流的单面双点点焊,流经上面工件的电流不经过焊接区,形成风流。为了给焊接电流提供低电阻的通路,在工件下面垫有铜垫板。当两焊点的间距l很大时,例如在进行骨架构件和复板的焊接时,为了避免不适当的加热引起复板翘曲和减小两电极间电阻,采用了特殊的铜桥A,与电极同时压紧在工件上。 在大量生产中,单面多点点焊获得广泛应用。这时可采用由一个变压器供电,各对电极轮流压住工件的型式,也可采用各对电极均由单独的变压器供电,全部电极同时压住工件的型式。后一型式具有较多优点,应用也较广泛。其优点有:各变压器可以安置得离所联电极最近,因而。 其功率及尺寸能显著减小;各个焊点的工艺参数可以单独调节;全部焊点可以同时焊接、生产率高;全部电极同时压住工件,可减少变形;多台变压器同时通电,能保证三相负荷平衡。 编辑本段点焊电极

避雷器泄漏电流带电测试仪技术规范书

避雷器泄露电流测试仪技术规范书 桂林供电局 2012年01月

目录 1. 总则 (1) 2. 技术性能要求 (1) 3. 供货范围 (2) 4. 供方在投标时应提供的资料和参数 (3) 5. 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3) 6. 技术服务与设计联络 (4)

1. 总则 1.1 本规范书适用于避雷器泄露电流测试仪技术规范书,它提出设备的功能设计、性能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GB/T 1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必须已经生产过三台以上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使用条件下持续使用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提供的产品应有省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2. 技术性能要求 2.1 技术参数 全电流测量范围:0~10mA有效值,50Hz / 60Hz 准确度:±(读数×5%+5uA) 阻性电流基波测量准确度(二次法不含相间干扰):±(读数×5%+5uA)电流谐波测量准确度: ±(读数×10%+10uA) 电流通道输入电阻:≤2Ω

避雷针塔安装方法措施

避雷针塔设计安装方法 一、防雷避雷针安装设计施工依据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IEC 61024 《建筑物防雷》 ●GB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YD/T926-1~3 《大楼综合布线总规范》 ●GB/T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99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二、整体防雷示意图纸 综合防雷系统 外部防雷措施内部防雷措施 接闪器引 下 线 屏 蔽 接 地 装 置 共 用 接 地 系 统 屏 蔽 隔 离 ( ) 等 电 位 连 接 合 理 布 线 电 涌 保 护 器 三、避雷针塔安装滚球半径计算法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N—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 k—校正系数, 在一般情况下取1;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 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 1.5;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 取 1.7;位于山顶上或旷野的孤立建筑物取2; N 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A 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四、避雷针塔品牌材质分类 避雷针分为:提前放电避雷针、先导放电避雷针、限流避雷针、优化避雷针、普通避雷针 避雷针材质:不锈钢、纯铜、热镀锌、钛合金避雷针、铝材、玻璃钢避雷针、其他钢材等 避雷针品牌: 1)进口品牌:艾力高避雷针、PULSAR避雷针、OMEX避雷针、富兰

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焊接在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也是制造电子产品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在电子产品实验、调试、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工作量相当大,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电子产品的故障除元器件的原因外,大多数是由于焊接质量不佳而造成的。因此,掌握熟练的焊接操作技能对产品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焊点的质量要求: 对焊点的质量要求,应该包括电气接触良好、机械接触牢固和外表美观三个方面,保证焊点质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避免虚焊。 1.可靠的电气连接 焊接是电子线路从物理上实现电气连接的主要手段。锡焊连接不是靠压力而是靠焊接过程形成牢固连接的合金层达到电气连接的目的。如果焊锡仅仅是堆在焊件的表面或只有少部分形成合金层,也许在最初的测试和工作中不易发现焊点存在的问题,这种焊点在短期内也能通过电流,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和时间的推移,接触层氧化,脱离出现了,电路产生时通时断或者干脆不工作,而这时观察焊点外表,依然连接良好,这是电子仪器使用中最头疼的问题,也是产品制造中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 2.足够机械强度 焊接不仅起到电气连接的作用,同时也是固定元器件,保证机械连接的手段。为保证被焊件在受振动或冲击时不至脱落、松动,因此,要求焊点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可采用把被焊元器件的引线端子打弯后再焊接的方法。作为焊锡材料的铅锡合金,本身强度是比较低的,常用铅锡焊料抗拉强度约为3-4.7kg/cm2,只有普通钢材的10%。要想增加强度,就要有足够的连接面积。如果是虚焊点,焊料仅仅堆在焊盘上,那就更谈不上强度了。 3.光洁整齐的外观 良好的焊点要求焊料用量恰到好处,外表有金属光泽,无拉尖、桥接等现象,并且不伤及导线的绝缘层及相邻元件良好的外表是焊接质量的反映,注意:表面有金属光泽是焊接温度合适、生成合金层的标志,这不仅仅是外表美观的要求。 典型焊点的外观如图1所示,其共同特点是: ①外形以焊接导线为中心,匀称成裙形拉开。 ②焊料的连接呈半弓形凹面,焊料与焊件交界处平 滑,接触角尽可能小。 ③表面有光泽且平滑。 ④无裂纹、针孔、夹渣。 焊点的外观检查除用目测(或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测)焊点是否合乎上述标准以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焊接质量的检查:漏焊;焊料拉尖;焊料引起导线间短路(即“桥接”);导线及元器件绝缘的损伤;布线整形;焊料飞溅。检查时,除目测外,还要用指触、镊子点拨动、拉线等办法检查有无导线断线、焊盘剥离等缺陷。 (二)焊接质量的检验方法: ⑴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就是从外观上检查焊接质量是否合格,也就是从外观上评价焊点有什么缺陷。 目视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①是否有漏焊,即应该焊接的焊点没有焊上; ②焊点的光泽好不好; ③焊点的焊料足不足; ④焊点的周围是否有残留的焊剂; 图2正确焊点剖面图 凹形曲线 主焊体 焊接薄的边缘 图1 (a)(b)

避雷器技术规范

避雷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技术规范 DL/T613—1997 Specific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import AC gapless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5-19批准1997-10-01实 施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1991年电力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的任务制订的(后补列为95DB 087—95计划)。 本规范是根据中国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按国际标准IEC 99—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有关国家标准制订的。由于国家标准GB 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IEC 99—4标准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避雷器的规定有所不同,增加了制订本规范的难度。在本规范的制订中尽量总结中国进口与国产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使用与生产经验,体现其先进性与实用性,为引进产品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舒廉甫、梁毓锦、李启盛、陈慈萱、刘先进。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3kV~500kV交流电网进口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谈判,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个别地区的特殊使用条件应由订货单位向外商及制造部门提出,本规范不作规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经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6—93 标准电压 GB 311.1—83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2900.12—89 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T 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 11032—89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避雷装置的原理及安装规范

避雷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安装规范 目录 一、工作原理 (1) 二、避雷装置的组成 (2) 1.接闪器 (2) 2.引下线 (2) 3.接地装置 (2) 三、避雷装置的安装 (3) 1.接闪器的安装 (3) 2.引下线的安装 (4) 3.接地装置的安装 (8) 四、接地电阻 (10) 1.接地电阻的概念及要求 (10) 2.接地电阻的测试 (11)

避雷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安装规范 避雷装置,是用来保护建筑物或构筑物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将雷击电荷或建筑物的感应电荷迅速引入大地,以保护建筑物、电器设备及人身不受损害。一套完整的避雷装置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和避雷网等,是安装在需要被保护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顶部,用于接受雷电电荷的装置。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是将雷电流引入大地的通道。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工作原理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避雷装置的基本原理是让由地球大气层中雷云感应的电荷及时地通过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引入地球表面,将电荷减低或者中和,避免其过分的积累而引发巨大的雷电击中事故,从而保护可能被雷电击中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 同时,在雷电发生时,接闪器还能吸引雷电的放电通道,主动地将雷电电荷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导入地球大地中,避免因雷电产生的巨大电流对建筑、设备、人及其它构筑物造成破坏或伤害。 避雷针是避雷装置中接闪器所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尖端放电现象,在雷雨天气,高楼或者较高的构筑物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以及建筑物等上空会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的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会聚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的尖端就会聚集大部分的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所以电容就很小,也就是说他能容纳的电荷很少。但是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的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就会形成通路,从而是带电云层通过避雷针、引下线、接地装置与地球表面形成闭合回路,这样,带电云层上的电荷就可以通过避雷装置导入大地中和,使其不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等构成危险。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1目的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2责任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C 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缺陷类型说明评价标准 假焊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不允许 气孔焊点表面有穿孔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 裂纹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不允许 夹渣固体封入物不允许 咬边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H≤0.5mm允许 H>0.5m m不允许 烧穿母材被烧透不允许 飞溅金属液滴飞出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

过高的焊缝凸起焊缝太大H值不允许超过3mm 位置偏离焊缝位置不准不允许 配合不良板材间隙太大H值不允许超过2mm 二、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 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I 、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 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表面气孔:I、II级焊缝不允许;III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 ≤0.4t;气孔2个,气孔间距≤6倍孔径 咬边:I级焊缝不允许。 II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III级焊缝:咬边深度≤0.1t,,且≤1mm。 注:,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