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 第六章 旅游市场 第三节 全球国际旅游市场

合集下载

旅游学概论 第六章 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 第六章 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
§6.1 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学概论
一、不同学者的旅游业概念
美国旅游学家唐纳德· 兰德伯格——《旅游业》:“旅游业是 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业。旅游关联到旅客、 旅行方式、膳宿供给、设施和其他各种事物。它构成一个综合性 的概念──随时间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个正在形成和正在统一的 概念。 ” 日本学者土井厚先生——《旅游业入门》:旅游业就是在旅 游者和交通、住宿及有关单位中间,通过办理旅游签证、中间联 络、代销代购,为旅游者导游、交涉、代办手续,利用本商社的 交通工具、住宿设备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报酬的行业。 日本旅游学家前田勇先生——《观光概论》:“旅游业就是 为适应旅游者的需要,由许多不同的独立的旅游部门开展的多种 多样的经营活动。”
第六章 旅游业
Tourist Industry
旅游学概论
学习目的:
•掌握旅游业的概念、性质和构成 •掌握旅游业的一般特点
•了解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
通、旅游娱乐、旅游商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以及它们各自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旅游学概论
本章重点、难点:
•旅游业的界定
•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 •旅游业的构成 •旅游业各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
景点等产品和服务,然后对这些单项产品进行设计组
合并融入自身的服务内容如导游服务等,使之成为能 满足旅游者整体需要的包价旅游产品的旅行社。 • 分为旅游批发商(Tour Wholesaler)和旅游经营商 (Tour Operator)两个亚类。
旅游学概论
旅游批发商 Tour Wholesaler 经济实力较雄厚,在 是否从事 组成自己的包价旅游 零售业务 产品后一般不从事零 售业务,而是通过独 立的零售商向旅游大 众零售。 产品的设 多以现成产品为主 计组合 风险 经营风险较小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题库及参考答案各章节的练习题完整版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题库及参考答案各章节的练习题完整版

第一章旅游学概论第一节旅游的含义及特征1.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对旅游的定义被()所采用。

(A)A旅游科学专家联合会(AIEST) B世界旅游组织(WTO )C旅游旅游理事会(WTTC)2.自2011年起,每年的为“中国旅游日”。

(A)A 5月19日B 农历三月初三C 9月27日D 农历二月初二3.试阐述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技术性定义。

答:世界旅游组织的技术性定义: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关于旅游统计标准的一本科技手册中对旅游所下的定义是: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点:第一,规定了外出旅游的目的,包括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圣及其它;第二,离开其惯常环境到其它地方的旅行;第三,在外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

4.在旅游含义的不同表述中,人们已取得哪些共识?答: (1)旅游是人们离开自己的定居地,去异国他乡的活动。

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2)旅游是人们前往旅游目的地,并在那里作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这种短期停留有别于移民性的永久居留。

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

(3)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旅游者的活动,而且涉及这些活动在客观上所产生的一些现象和关系。

这一点反映了旅游现象的综合性。

5.旅游是人们离开自己的定居地,去异国他乡的活动。

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

(A)A 异地性B 暂时性C 综合性D 单一性6.旅游是人们前往旅游目的地,并在那里作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这种短期停留有别于移民性的永久居留。

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 B )。

A 异地性B 暂时性C 综合性D 单一性7.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旅游者的活动,而且涉及这些活动在客观上所产生的一些现象和关系。

《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

《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

《旅游学概论》课程期末复习资料《旅游学概论》课程讲稿章节目录: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十九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兴起第二章认识旅游活动第一节旅游活动的界定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三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第四节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第三章旅游者第一节旅游者的界定第二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第三节旅游者的类别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第三节旅游资源的特点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五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第五章旅游业第一节旅游业概述第二节旅游业的产品第六章旅游业中的主要经营部门第一节旅行社业第二节饭店与住宿业第三节旅游交通第四节旅游景区(点)第七章政府调控与旅游组织第一节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第二节国家旅游组织第三节我国的旅游组织第四节国际旅游组织第八章旅游市场第一节旅游市场的概念第二节旅游市场细分第三节全球国际旅游市场状况第四节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第九章旅游的影响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第二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第四节可持续旅游发展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考核知识点: 人类旅行需要的出现和旅行活动的历史发展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随着产品交换的发展,到了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之际,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为了实现产品交换,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需要前往其他地区交换产品,对外出旅行的需要也由此产生。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人类最初的主动旅行外出,不是出于消遣性动机,而是出于现实的商贸目的而自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正如世界旅游组织在其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辟了旅行的通路”。

★考核知识点: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产业革命对旅游活动发展所产生的推动性影响包括:(1)生活环境的变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2)工作性质的变化;(3)阶级关系的变化(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扩大了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4)运输条件的变化(蒸汽火车和轮船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交通条件)。

旅游学概论第6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

旅游学概论第6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
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
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
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
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又可分为省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地 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等
3/3/2020
23
6.2.2 旅游规划的内容
(二)我国旅游规划种类
2.旅游区规划(tourism area plan) 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
3/3/2020
5
6.1.2 旅游资源的分类
• 在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和 旅游规划开发过程中,都会涉及到旅游资源分类 这一基础性问题。
• 早期的旅游资源分类方法较为简单,伴随着旅游 学研究的深入和旅游开发实践的发展,从专业研 究和实践需要的角度出发,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形 式的分类方法。
(一)按规划范围分类
2.国家旅游规划
主要解决旅游政策;物质结构规划,旅游吸引物、 旅游发展区、国际旅游入境口岸和国内交通服务 网络;其它主要基础设施规划;住宿及其它旅游 设施和服务的数量、类型和质量层次;主要旅游 路线和它们的区域联系;旅游组织机构、法规和 投资政策;旅游营销战略和促销计划;教育培训 计划;设施开发和设计标准;社会文化、环境和 经济影响分析;国家旅游规划实施要点,包括发 展阶段、近期发展策略和项目计划等问题。
(1)旅游资源状况 (2)客源市场状况 (3)国家或地方旅游开发政策 (4)旅游开发地的经济承载能力 (5)旅游开发地的社会环境 (6)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其他条件的状况
3/3/2020
27
6.3.2 旅游开发的内容
(一)景点或风景区的规划与建设
旅游开发的直接落脚点是旅游景点或风景区的建设,整 个旅游开发工作也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所以必须对旅游 景点或风景区有一个具体的开发规划和设计方案,并以此 为基础进行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

第三章 国际旅游市场

第三章 国际旅游市场

旅游供给市场(tourism supply market): 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提供旅游产品的旅游经营者群体, 即旅游目的地市场( tourism destination market ),简 称国际旅游地市场。 思考: 国际旅游市场的构成除供需双方外,受哪些条件影响? 旅游产品、旅游价格、旅游信息、汇率变化等。
黄金周居民出游意向调查分报告(全国假日 办,2008年) 收到答卷19135份,有效答卷14666份。调查结果显示: 1、60%的受访者有出游意向 57.33%的受访者计划在国内旅游,其中:32.88%受访者 有意在市内及城市周边休闲旅游,24.45%的受访者有意 跨区域国内旅游;2.97%的受访者计划出境旅游;23.99 %的受访者有意探亲访友,其中:15.49%的受访者计划 异地过夜探亲访友;13.11%的受访者计划在家休息。 2、出境游人数较少,港澳是最主要的目的地 在60%希望出游的受访者中,仅有3%表示出境旅游。在 这其中,22%的消费者选择港澳作为旅游目的地。亚洲其 他地区,如传统的新马泰、日韩也是出国游的热点地区。 欧洲游也成为出境长线游的首选。
第二节 国际旅游者市场
一、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形成条件 二、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影响因素 三、国际旅游者市场分类 四、国际旅游者市场分析方法 五、国际旅游者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形成条件
一、国际旅游者(international visitor market)市场的形 成条件 注意: 又叫国际旅游客源国,而只有当一个国家能够产生和输出 大量国际旅游客源,才能称为国际旅游客源。 1、一定的人口数量 2、旅游购买力(tourist payment capacity) 3、旅游购买欲望(tourist baying want) 4、旅游者权利(tourist authority)

《旅游学概论》第六章:旅游市场

《旅游学概论》第六章:旅游市场

(四)心理细分
心理细分是指按消费者心理行为细分市场。 心理细分是指按消费者心理行为细分市场。此类划分 的依据主要是消费者性格、生活方式、旅游目的、 的依据主要是消费者性格、生活方式、旅游目的、购买时 间和旅游者所追求的利益等。 间和旅游者所追求的利益等。
第三节 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一、旅游需求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一)地域细分
地域细分是指按地理位置来细分旅游市场, 地域细分是指按地理位置来细分旅游市场,涉及游客 的来源及游客所来自的国家的分析。 的来源及游客所来自的国家的分析。 它以现在及潜在的客源发生地为研究的出发点, 它以现在及潜在的客源发生地为研究的出发点,根据 旅游输出国与接待国之间的距离, 旅游输出国与接待国之间的距离,可分为远程旅游市场和 近程旅游市场; 近程旅游市场;根据旅游者的国际流向可把旅游市场细分 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机会市场;根据旅游发生国而划 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机会市场; 分为不同国家旅游市场。 分为不同国家旅游市场。
(五)旅游市场具有高度的竞争性
有市场就有竞争,竞争与市场同在。现代旅游市场激 有市场就有竞争,竞争与市场同在。 烈竞争表现在高层次上的竞争。 烈竞争表现在高层次上的竞争。 旅游资源分布广泛, (1) 旅游资源分布广泛,每个国家都具有发展旅游业 的资源条件。 的资源条件。 旅游者个人的兴趣爱好、社会地位、 (2) 旅游者个人的兴趣爱好、社会地位、文化素质以 及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需求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 及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需求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 (3)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决定了未来的旅游市场不可能 使每一个人都进入国际旅游市场。 使每一个人都进入国际旅游市场。
(一)旅游市场上旅游产品和旅游者的异地性
旅游活动却不同,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 旅游活动却不同, 统一的。就是说, 统一的。就是说,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必须是 统一的。因为旅游产品不能像一般产品那样, 统一的。因为旅游产品不能像一般产品那样,在空间上具 有位移性,在时间上具有可储存性的特点。 有位移性,在时间上具有可储存性的特点。对旅游产品只 能是一种异地消费。 能是一种异地消费。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全套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全套

第一章旅游学概述【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观国之光”一语出自《__易经_____》,这便是“观光”一词的由来。

2.2008年世界旅游日主题口号是: 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1. 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把旅游定义为( A )所采用。

A 旅游科学专家联合会(AIEST) B.世界旅游组织(WTO) C 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2. 1954年,德国的克拉普特以形成旅游消费的动力和以旅游消费的过程为中心为题,写出了( A )一书。

A 《旅游消费》B 《旅游及旅游收入的经济理论》C 《旅游活动》三、多项选择题1.旅游的主要特征有( ABD )。

A.消遣活动; B.文化活动; C.消费活动; D.以审美为特征的活动2.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有( ABC )。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B.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C.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我国旅游实际相结合的方法;D.认真读书,学好理论四、简述题1.怎样给旅游下定义?在旅游含义的不同表述中,人们已取得哪些共识?答: 基于不同的目的——理论研究的、统计的、立法和行政的、市场开拓的,人们对旅游的定义做过很多界定。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旅游是包含有众多特征很难准确给予定义的一个概念。

在旅游含义的不同表述中,人们已取得以下共识: (1)旅游是人们离开自己的定居地,去异国他乡的活动。

(2)旅游是人们前往旅游目的地,并在那里作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这种短期停留有别于移民性的永久居留。

(3)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如何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答: 旅游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现象,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同时具有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种属性,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

具体来说:(1)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2)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3) 旅游形式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日益丰富3.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答: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本质,直接具体对象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第六章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第六章旅游业)

二、旅游交通业
游客人数的变动必然导致旅游交通在旅游旺季运力 紧张,旅游淡季运力过剩,为了调节旅游人数的变化, 使游客的数量和旅游交通的运输能力大致相匹配,旅游 交通部门往往利用票价浮动的杠杆来调节旅游需求,如 民航部门在旅游淡季对机票进行打折,以免造成运力的 浪费;铁路、公路和水运部门在旅游旺季提高票价以调节 客流。
一、旅行社
9.编印旅游指南、旅游地图、名胜介绍等明信片及小册 子。
一、旅行社
10.拍摄旅游纪录片、录像片,制作旅游幻灯片等。 11.向旅游者提供导游和陪同人员。 12.根据旅游者的要求,联系有关部门,组织对口专业旅 游,安排座谈会、学术报告、技术交流和文艺表演等。 13.发售旅行支票。 14.旅游业务咨询。
第六章 旅游业
旅游业的三 大支柱产业
(传统看法)
旅行社业 旅游交通业 旅游饭店业
旅游业四大 支柱产业
1、旅行社 2、旅游交通 3、旅游饭店
4、旅游购物
新增
一、旅行社
(一)近代旅行社业的产生 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正式创办了世界上第一 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成为世界旅行代理业 务的开端,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七)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趋势 3.品牌化经营
在旅行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旅行社的品牌经营应运而生。
旅行社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一靠产品有特色,文化 内涵丰富,不落俗套;二靠产品质量上乘、稳定,信誉度 高;三靠企业的形象策划,如设计鲜明独特的图形徽标,. 生动易传的宣传口号,装修醒目的门市部,工作人员的 统一着装以及渗透在全体职员行动中、企业活动各个环 节中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
二、旅游交通业
(一)旅游交通业的特点 3.舒适性 旅游交通工具和公共交通工具相比更强调舒适性。 不管是飞机、旅游列车还是旅游车船公司,在内部设施、 服务质量、服务项目等方面,都追求舒适性。旅游交通 工具如飞机、列车、汽车等,往往带有空调、音像设备 和角度可调的高靠背椅等,这样游客在乘坐时能使身体 得到休息,精神得以放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5年
1985年
1950年
1950年
(五)流向风景名胜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
北京
西安
我国入境 国际游客 入境后主
要流向
上海 广州 杭州
桂林
苏州
庐山
黃山
长江三峡 昆明
著名风景名胜区对游客吸引力大
设施齐全

物质条件优越 信息集中

生活方式理想、娱乐
中心城市经济发达、文பைடு நூலகம்繁荣
(六)从严寒地区流向温暖地区或反
356.0 404.6
2004 2005
760.3 808.1
旅游收入/10亿美元 447.4 444.7 438.0 455.0 473.4 459.5 474.2 514.4
622.3 682.2
国际旅游接待量的地区分布
年份 地区
全球
1996
接待人次 所占比重 (百万) (%)
592.1
100.0
第三节 国际旅游市场
本节主要 内容
国际游客客流量:指一定时期内 进入同一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
旅游者数量
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指在一定时期内 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旅游动机与经济能力 及其他客观条件等因素所选择的目的地
及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流动方向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指国际 旅游者的流向和流量带有
规律性的特征
国际旅游客源分布:指国际客源 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
非洲
19.5
3.3
27.6
3.95
36.2
4.5
中东
15.1
2.6
20.6
2.95
38.4
4.7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旅游
1500
收入
1000
500
0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国际旅游客流量——旅游收入(亿美元)
二、全球国际客流分布
2006年主要旅游目的地接待国际旅游者 人数(百万人次)
法国
79.1
西班牙
58.5
一、全球国际旅游客流量
1990与2000年比较
国际旅游人次(亿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
2000年:6.98
2000年:4760
1990年:4.58
1990年:2678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1950年~2000年国际旅游客流量——旅游人次 ( 单位:万人)
1.南非 开普敦
3.秘鲁 马丘比丘 5.巴西 里约热内卢 7.意大利 罗马 9.西班牙 巴塞罗纳
2.澳大利亚 悉尼
4.法国 巴黎 6.美国 纽约 8.英国 伦敦 10.中国 香港
(四)国际游客流量正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
1950年与1985年世界旅游收入增长 与亚太地区旅游收入增长比较
世界旅游收入
亚太地区旅游收入
美国
51.1
中国
意大利
英国 德国
墨西哥 奥地利
俄罗斯
49.6 41.1 30.7 23.6
21.4
20.3 20.2
前10 个国家
全球国际旅游 者的80%主要 前往旅游地区
全部集中在欧洲、美洲、 东亚地区
欧洲
美洲
1998年主要旅游目的地接待人数在全球国际旅游总人 数中所占比例
旅游目的地
所占比例
三、全球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一)国际旅游客流以近距离(邻近国家)为主
全球近距离旅游人数 占国际旅游总人数
美国50%国际游客
前往
80%
加拿大
加拿大80% 的国际游客
前往
美国
原因
省钱——距离近,费用少,有 支付能力的人较多
方便——生活习 惯、民族风俗、 文化传统接近, 语言容易沟通
省时——出入境手续和 交通较为便利
2000
2005
接待人次 所占比重 (百万) (%)
698.8
100.0
接待人次 所占比重 (百万) (%)
807.8
100.0
欧洲
347.4
58.7
403.3
57.5
443.9
53.9
美洲
115.5
19.5
129.0
18.5
133.1
16.4
亚太
94.6
15.9
118.3
16.9
156.2
20.5
法国
西班牙 美国
11、1% 7、5% 7、3%
意大利 英国
中国
墨西哥 加拿大 波兰 奥地利
5、5% 4、1% 3、9% 3、1%
3、0%
3、0% 2、7%
全球国际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欧洲 美洲 东亚太 非洲 中东 南亚
方向流动。
冬天
夏威夷
夏天
北戴河
四、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1986~2005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及收入情况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旅游人次/百万 304.5 360.1 384.8 425.5 455.9 461.1 502.2 515.3
(二)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不断走向分散化
西欧、北欧、北美 东亚太、大洋洲 非洲、中东、拉美
传统市场 新兴市场 后发市场
(三)中远程国际旅游市场逐渐兴旺和发达
欧洲游客
亚洲、美洲 非洲、大洋洲
北美游客
欧洲、亚洲、非洲
亚洲游客
欧洲、美洲
据《悉尼先驱晨报》5月4日消息,全球最为著 名的旅游点评网站TripAdvisor日前评选出了2011 年十大最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1994 1995
535.8 550.4
旅游收入/10亿美元 143.3 176.5 204.0 220.8 264.1 277.9 317.1 322.9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旅游人次/百万 592.2 617.4 625.8 643.3 687.3 684.1 702.6 6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